logo-ben.gif (1319 bytes)
解深密經疏


卷一卷八

卷八卷十六

 解深密經疏卷第九
  唐西明寺沙門圓測撰
  自下第三舉喻重釋。有十種喻即分為十。雖有十義如其次第約六境說。初二約色次一約聲次一約香次二約味次二約觸後二約法。
  善清淨慧。如螺貝上鮮白色性不易施設與彼螺貝一相異相。
  此即第一螺貝白色一異喻。梵音傷佉此云螺貝。謂彼螺貝喻諸行相四麈異故。鮮白色性喻勝義諦色性通故。由如螺貝與鮮白色不可言一四麈色性總別異故。或可通別異故不可言異無別體故。真諦記云。第三喻說為顯利鈍兩種方便。若但說義不立譬者唯利能入鈍不能入。若具足說義喻二種利鈍俱入故借淺事以顯深理。此中具舉六麈為譬若解一種餘類可知。傷佉即是白色螺也。白色與螺若言一者則但色是螺餘三麈四大皆應非螺。又如白色唯眼境界螺亦應爾。又如白色通餘諸物螺亦應爾。螺既不通白色亦爾不應通物。無此義故不可言一。若言異者義亦不可。見其白色不應通螺體別異故。又此白色應無所依不關螺故。又應此螺不具八物與色異故。赤色與金乃至於觸例皆如是。具說如彼。深密經云譬如珂白不可言一異。解節經云譬如傷佉白色不可言一異。
  如螺貝上鮮白色性。金上黃色亦復如是。
  此即第二金與黃色一異喻。例前可知。
  如箜篌聲上美妙曲性不易施設與箜篌聲一相異相。
  此顯第三箜篌聲曲一異喻。謂聲與曲不可言一總別異故。(聲是總。曲是別。)或可聲曲異故不可言異無別體故。若依深密箜篌與聲辨非一異。若依彼經。箜篌是總具五麈故。聲是其別是一分故。解節亦同。故彼經云如毗拏音聲不可言一異。真諦記云。毗拏者是音樂器。此間毗巴大略相似。
  如黑沈上有妙香性不易施設與彼黑沈一相異相。
  第四沈與妙香一異喻。沈與妙香不可言一總別異故。不得言異無別體故。深密經云沈水香味不可言一異。解節經云如沈香香氣不可言一異也。
  如胡椒上辛猛利性不易施設與彼胡椒一相一異。
  第五胡椒辛味一異喻。椒與辛味不可言一總別異故。不得言異無別體故。深密經云畢缽辛味不可言一異。解節經云摩梨遮與辛辣味不可言一異。
  如胡椒上辛猛利性。訶棃淡性亦復如是。
  第六訶梨淡味一異喻。準上應知。深密經云訶梨勒苦味不可言一異。解節經云呵梨勒澀。
  如蠹羅綿上有柔軟性不易施設與蠹羅綿一相異相。
  第七綿與柔軟一異喻。蠹羅綿者相傳說是蒲柳華也。綿與軟觸不可言一總別異故。不可言異無別體故。深密經云。兜羅柔軟。解節經云。綿纊柔軟。
  如熟酥上所有醍醐不易施設與彼熟酥一相異相。
  第八熟酥醍醐一異喻。雖舉醍醐意取滑觸。酥與醍醐不可言一總別異故。不可言異無別體故。真諦記云。酥與醍醐但舉其觸不談其味。深密解節亦同此經。
  又如一切行上無常性一切有漏法上苦性一切法上補特伽羅無我性不易施設與彼行等一相異相。
  第九理事一異喻。言一切行無常性者行謂一切有漏無漏四相所遷故名無常。故涅槃云諸行無常是生滅法一切有漏法上苦性者諸有漏法麤重所隨說名為苦。如對法說。一切法上補特伽羅無我性者一切法言總攝有為無為諸法。補特伽羅者此云數取趣。以諸有情隨善惡業數取諸趣名數取。趣舊云人者譯家謬也。然無我義有其二種一者生空二者法空。今於此中說前非後故云補特伽羅無我性也。問。理有四種何為說三而不明空。答。今於此中顯三法印謂有漏者皆悉是苦諸有為者皆是無常遍一切法悉皆無我。空無所印故此不論。此中意云。無常等性與行等法不可言一事理別故。不可言異無別體故。是故世親三十頌云。依他起自性分別緣所生圓成實於彼常遠離前性故此與依他非異非不異如無常等性非不見此彼。護法釋云。此圓成實與依他起非異非不異。異應真如非彼實性非異此性應是無常彼此俱應淨非淨境即本後智用應無別。云何二性非異非一。如彼無常無我等性無常等性與行等法異應彼法非無常等不異此應非彼共相。由斯喻顯此圓成實與彼依他非一非異。法與法性理必應然勝義世俗相待有故。
  又如貪上不寂靜相及雜染相不易施設此與彼貪一相異相。如於貪上於瞋癡上當知亦爾。
  此即第十煩惱性相一異喻。謂貪瞋癡性皆有二相。一者自相謂貪瞋等性各別故。二者共相謂雜染等皆共有故。共相有二。一不寂靜相似囂動故。二雜染相相應所緣二縛雜故。謂彼貪等性相別故不可言一。相離貪等無別體故不可言異。問。貪瞋等一一皆有不寂滅相及雜染相諸宗共許法處所攝。然此所說一切行與無常等共相道理應通十二如何此經唯法處攝。解云。薩婆多宗說一切行及無常等一一皆通十二處攝。然彼法處唯別非總謂受想行三種無為及無表色如是七種餘十一處所不攝故。依經部宗法處有二一別二通。若別法處大同薩婆多。而差別者彼宗無作非色非心。通法處者彼宗十二皆名法處。第六意識所緣境故。今依大乘大同經部。通別二種皆名法處。故成唯識第五卷云色等五識唯了色等名色等識。法識通能了一切法故名法識。或能了別法獨得法識名。解云準此大乘法處具有二種。今於此中據實為論一切行等通十二處。此經且依意識所緣及通法處二種義故一切行等皆名法處。此即第四舉法同喻。
  如是善清淨慧。勝義諦相不可施設與諸行相一相異相。
  如文可知。
  善清淨慧。我於如是微細極微細甚深極甚深難通達極難通達超過諸法一異性相勝義諦相現正等覺。現等覺已為他宣說顯示開解施設照了。
  此即第五結通外疑。謂佛所說甚深勝義如何了知。故佛說言我於如是超過諸法一異性相成等正覺為他宣說。然此勝義超過十信已前外異生境非彼所說非彼所思故言微細極微細。又過彼前內異生位非言所及非思所思故言甚深極甚深。或過等覺已下諸菩薩位非言所說非心所及故言難通達極難通達。又解。過三僧祗所說所思故說六句。如是等義如理應思也。
  自下第二舉頌略說。於中有二初發起頌文後舉頌略說。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曰。
  此即初也。
  行界勝義相離一異性相。若分別一異彼非如理行眾生為相縛及為麤重縛。要勤修止觀爾乃得解脫。
  自下第二舉頌略說於中有三。初之二句歎理甚深次有四句顯執有失後之二句明修得果。言行界者。行謂遷流有為諸行。界是性義。自有二說。一云有為自性名之為界。一云諸行皆以真如為自性故名為行界即以行界為勝義也。次有四句顯執有失。謂執一異等皆非如理非如理故二縛所縛。二縛之理如上已說。後有二句明修得果。謂迷執者要修止觀方得解脫。梵音名奢摩他。此翻名止。體即定。止息散亂名之為止。梵音毗缽舍那。此云觀也體即是慧。審察諸法名之為觀。後瑜伽處當廣分別。解脫即是有為無為二種解脫。有為解脫者即是心慧二種解脫。無為解脫即是無為四種涅槃。此意說言。若欲斷除二種縛者要經三大阿僧祗劫勤修止觀方可解脫二種縛也。瑜伽五十九意同此經。故彼論云復次何能斷煩惱云何當言已斷煩惱。謂修奢摩他故修毗缽舍那故能斷煩惱。若諸相縛已得解脫諸麤重縛亦得解脫當言已斷一切煩惱。如世尊言相縛縛眾生亦由麤重縛善雙修止觀方乃俱解脫。
  自下第四釋遍一切一味相。於中有二初長行廣釋後舉頌略說。(或可頌文如來說中乃可分別。)就長行中復分為三一如來告問次善現奉答後世尊正說。
  爾時世尊告尊者善現曰善現。
  此即第一世尊告問。於中有二初約時標所問者後正明告問。此即初也。言爾時者佛說真如一味相時。或可善現發問之時。真諦記云。言爾時者有十一種。一佛在世時。二轉法輪時。三成就相續人聚集時。四聞思修時。五下種成就解脫時。六成立自正義時。七破邪執所立義時。八破壞生死牢獄義時。九由說正義為歡喜破除邪義所障眾生時。十正修行人領受寶祠時。佛為大眾說能分張正法授與大眾即是法實祠大眾也。十一於修行中正定智拔起抑下捨置之時。由如是等義故言爾時也。言善現者若具梵音名修浮吼底。此云善現。相傳說云其人初生宅室皆空父母驚怪以問相師。相師報云現空唯善無所加也故名善現。或云空生。即由此義。無著論中名為善吉。笈多所翻直本般若名為善實。真諦金剛般若記云東方世界青龍陀佛於此影響也。廣如彼記。又相傳云自有經文位登阿鞞跋致地。然未見誠。文或相傳云婆羅門子祈天而生。生始長大又請延佛為設大會送佛祗園返護羅漢。或云是淨音響王太子。問。如何此會唯告善現比丘不告餘三部眾及菩薩眾耶。真諦師云。不告餘部有其三義。一初轉法輪時比丘先入道為佛弟子餘眾後入故。二百臈比丘尼禮敬一臈比丘所以者何由比丘力成就戒故又終身不離依止比丘三根性勝丈夫根性堅利女性闇弱是故律明為女人說法過五六語波逸提。五語者謂五陰六語者謂六入為女說法不得陰入外義根性闇弱不能多受故。若廣分別不告餘部及以菩薩皆有五義恐繁不述。又五分律第六卷云五語者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六語者眼無我耳鼻舌身心無我。四分等律皆不釋也。今解。命須菩提如智度論第四十卷。須菩提有二因緣大。佛命說法不命餘弟子。一者好行無諍定二好深行空法。問。若爾如何不告菩薩。答。如智度論第十一云須菩提常行空三昧復斷漏盡眾生生信命令說法。法華論中以五義故佛命聲聞不告菩薩。大智度論第四十一廣釋不告菩薩及餘弟子。佛亦不為說所由應知。準彼智度唯告善現。今此經中應知亦爾。
  汝於有情界中知幾有情懷增上慢為增上慢所執持故記別所解。汝於有情界中知幾有情離增上慢記別所解。
  此即第二正明告問。此中所言增上慢者如法華經未得謂得未證謂證名增上慢。解節同此。深密經云依我我慢者譯家謬也。今於此中約慢有無以發兩問。真諦記云。前問有增上慢後問無增上慢。前問凡夫後問聖人。前問顯示不可治人後問可治人。又前問空果行人後問不空果行人。又前問顛倒修人後問不顛倒修人。又前問邪定聚人後問正定聚人。然釋此文依真諦記有慢無慢各有四義。有慢四者。一增上慢依止謂有取五陰。二慢因謂慢隨眠。三慢體即是上心。四慢事用即是因上心慢能生諸業果報等。言知幾有情者顯慢依止。懷增上慢者顯慢之因。增上慢所執持故者顯慢體也。記別所解者顯慢事用。無慢四者。一無慢依止謂無漏五陰相續。二無慢因即是未知欲根。三無慢體即是知根。四無慢事用即知已根。言知幾有情者無慢依止。離增上慢者謂無慢因及無慢體。(解節經云無增上慢不由增上慢。深密經云離我離慢。此二經各具二文。今此本中唯有一句含有二義是故但云離增上慢也。)記別所解者無慢事用。
  自下第二善現奉答。於中有二先釋後問後答前問。
  爾時尊者善現白佛言世尊。我知有情界中少分有情離增上慢記別所解。
  此即初也。謂唯初地已上菩薩如實了知遍一味相法空勝義由此不起法增上慢非諸二乘及異生等。故言少分有情離增上慢記別所解。問。如何二乘知其分齊為菩薩說。答。佛加被故總相略知而非究竟一一了知故。大品經舌相品云須菩提為菩薩說法皆是佛力。問。此善現由加被力若能解者應斷法執。若不解者如何能說。解云。由加力故能信知解亦能說空。不爾應斷法執過故。智度論云二乘未證法空理故。問。此善現即是二乘如何奉答在淨土耶。答。佛加被故得往淨土。或佛所化而非實身。或可穢土有此問答。
  自下第二答第一問。於中有三初略答次世尊下述己所見後世尊下申己所念。
  世尊我知有情界中有無量無數不可說有情懷增上慢為增上慢所執持故記別所解。
  此即初也。謂我知有情界中無量有情壞增上慢記別所解。記別之相如後當說。
  然此所說懷增上慢諸說不同。若依薩婆多宗有四種人起增上慢所謂異生及下三果。如大婆沙四十三云起增上慢三說不同。有說異生起五謂四善根及四果預流起四除第一。一來起三除前二。不還起二除前三。阿羅漢無增上慢。有說異生起九謂有漏善根四向四果。預流果起七除前二。一來向起六除前三。一來果起五除前四。不還向起四除前五。不還果起三除前六。阿羅漢向起二除前七。阿羅漢無增上慢。預流向無起增上慢義。評曰聖者亦於勝有漏善起增上慢。故六聖者如前所起各復增一。廣說如彼。依經部宗同薩婆多於理無違。於彼部中有多計故。今依大乘大同二宗。慢通異生有學聖者。故成唯識第六卷云云何為慢恃己於他高舉為性能障不慢生苦為業。此慢差別有七九種謂於三品我德處生。一切皆通見修所斷聖位我慢既得現行。慢類由斯起亦無失。解云。言七慢者。五蘊論云云何為慢謂慢過慢慢過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慢謂於劣計己勝或於等計己等心高舉為性。過慢謂於等計己勝或於勝計己等。慢過慢謂於勝計己勝。我慢謂於五取蘊隨觀為我或我所心高舉為性。增上慢謂於未得增上殊勝所證法中謂我己得。卑慢謂於多分殊勝計己少分下劣。邪慢謂實無德計己有德心高舉為性。集論第四雜集第六瑜伽八十九皆同五蘊。若依智度論五十六云增上人者是佛弟子得禪定未得聖道自謂已得。言九慢者。發智論第二十云有九慢類謂我勝我等我劣有勝我有等我有劣我無勝我無等我無劣我。顯揚第一但列三種慢類。故彼論云如經說三種慢類我勝慢類我等慢類我劣慢顯。解云。義準說九於理無違。此七九慢依成唯識於五處生。故彼第六云此慢差別有七九種謂於三品。我。德處生。解云。且七慢中慢過慢慢過慢卑慢依三品起。我慢一種依我處生。邪慢增上依德處生。故雜集論第六卷云。於下中二品處生慢。依中上品處生過慢。依上品處生慢過慢。依上品處生劣慢。於五取蘊執我我所由此起我慢。於未得勝德計己得勝德起增上慢。於實無德計己有德即是邪慢。若辨九慢自有兩說。若依發智論如俱舍第十九說。如是九種從前七慢三中離出謂從前慢過慢卑慢如是三種。若依見生行次有殊成三三類。初三如次即過慢慢卑慢。中三如次即卑慢慢過慢。後三如次即慢過慢卑慢廣如婆沙。若依品類足釋慢類者。且我勝慢勝從三慢生謂慢過慢慢過慢三由觀劣等勝境別故。故婆沙第百九十九云依品類足論我勝慢中攝三種慢若於劣謂己勝即是慢若於等謂己勝即是過慢若於勝謂己勝即慢過慢。餘八慢類如理應說。解云。餘八慢類如理應說者。我等慢類依中上品攝二種慢於等計等此即是慢於勝謂等即是過慢。我劣慢類但依上品攝一種慢謂於多勝計己少劣即是卑慢。有勝無劣同我劣說有等無勝同我等說有劣無等同我勝說。如此九中三依三品三依中上三依上品如前可知。而今此中說有慢者七九慢中但約增上。於中三說不同真諦三藏但說異生以為有慢。依有所得觀以為真觀起上慢故。有說此中通說異生二乘有學為有慢者羅漢已斷煩惱障故。故法華經第一卷說實得阿羅漢若不信此法無有是處。有說亦通羅漢所以者何雖無煩惱慢有所知慢故。問。若爾如何會釋法華所說。答。彼約煩惱此據所知說有說無互不相違。問。七地已來諸菩薩等於增上慢亦得起不。答。有三釋。一云初地已上不起上慢已得勝義一味相故。一云七地已還起亦無失如經所說故意起故。一云前七地中不唯得起煩惱障慢所知障慢亦得現行地地相望有勝劣故。
  問。佛知一切眾生邊際不。如是問答如大婆沙一百八十六。彼云毗奈耶說世尊於菩提樹下建立有情為三聚。謂齊爾許名邪定聚齊爾許名正定聚齊爾許名不定聚。問。為依有情分齊建立為依法分齊耶。若依有情者云何非是得有情海邊際耶。若依法者聲聞亦能如是建立佛與聲聞有何不共。有說依有情建立。問。若爾如何非是得有情海邊際耶。答。佛得有情海邊際亦無有過。然總相得而非別相。謂一切有情不出四生如是而得。有說依法建立。問。若爾聲聞亦能建立。佛與聲聞有何不共。答。聲聞因從佛聞。佛無師自能建立。是為不共。有說若三千世界及千歲已來依有情建立。若餘世界及餘時依法建立。依智度論亦有問答。故第二十八云。問。一切眾生可得悉知不。若悉知即眾生有邊。若不知何以故說欲知一切眾生心所趣向云何佛有一切智。答曰。眾生心心數法可得悉知。何以故如經中說一切實語中佛最第一。若不能悉知一切眾生心得其邊際者佛何以言悉知亦不名一切智人。而佛語皆實必應定有一切智人。復次眾生雖無邊一切種智亦無邊譬如函大蓋亦大。若智慧有邊眾生無邊者應有是難。今智慧及眾生俱無邊故汝難非也。復次若言有邊無邊此二於佛法中是置答。是十四事虛妄無實無益故不應以為難。具如彼說。又三十云。問曰菩薩若能滿一切眾生願者則眾生有邊即無有受諸飢寒苦何以故一切眾生皆滿所願離苦得樂故。答云滿一切者名字一切非實一切。如法句偈說一切皆懼死莫不畏杖痛恕己可為譬勿殺勿行杖。雖言一切畏杖痛如無色眾生無身故即無杖痛色界眾生雖可有身亦無杖痛欲界眾生亦有不受杖痛。而言一切語應得杖者說言一切非實一切。
  自下第二述己所見。於中有二初明自他住處後我見下敘他記別。
  世尊。我於一時住阿練若大樹林中。
  此明自所住處。眾樹聚集故深密經云名為林。如我憶念過去世時住於一處阿練若園。阿練若者即是梵音。此云空閒靜處。真諦釋云。阿練若者自有三義。一者離聲處謂國邑音聲所不至故。二者離斫伐處謂采薪所不至故。三者離鬬諍處謂一切煩惱總能動亂善法名為鬬諍若住此處能伏煩惱故名離鬬諍也。從一拘盧舍外外去乃至百千由旬皆名阿練若處。若薩婆多部解一拘盧舍五百弓。依正量部解一拘盧舍凡一千弓也。一弓八尺凡八百丈地。若準此間應成四里少許。毗曇論云。四肘為一弓。五百弓名一拘盧舍。一拘盧舍半名阿練若處。大毗婆沙一百三十六云四肘為一弓五百弓名阿練若處。從此已去名邊遠處。即五百弓成摩揭陀國一俱盧舍成北方半俱盧舍。所以者何摩揭陀國其地平正去村雖近而不聞聲。北方高下遠猶聲及是故北方俱盧舍大。俱舍第十二廣辨其量。彼云頌云極微微金水兔羊牛隙麈蟣蝨麥指節後後增七倍二十四指肘四肘為弓量五百拘盧舍此八踰繕那。論曰。極微為初指節為後應知後後皆七倍增。謂七極微為一微量。積微至七為一金麈。積七金麈為水麈量。水麈積至七為一兔毛麈。積七兔毛麈為一羊毛麈量。積羊毛麈七為一牛毛麈。積七牛毛麈為隙游麈量。隙麈七為磯。七蟣為一蝨。七蝨為●(麥+廣)麥。七麥為指節。三節為一指。二十四指橫布為肘。豎積四肘為弓。謂尋豎積五百弓為一俱盧舍。一俱盧舍許是從村至阿練若中間道量。說八俱盧舍為一踰繕那若廣分別如婆沙論一百三十六說。無性攝論云遠離聚落拘盧舍名阿練若。十住論云離眾憒鬧名阿練若。瑜伽復云謂住空閒山林坰野受用邊際所有臥具遠離一切村邑聚落名阿練若。頭陀經云阿練若法令身遠離憒鬧住於空閒。遠離者離眾惱亂。若放牧處最近三里能遠益善。身遠離已亦當令心遠離五欲五蓋名阿練若。智論亦同。
  時有眾多苾芻亦於此林依近我住。
  此明眾所住處。言苾芻者唐言乞士。舊云比丘。金剛仙云此是梵音此方義釋或云乞士或云破惡或云怖魔。無正名相翻故存梵語。依智度論有其五義。一名乞士清淨活命故。(彼第三卷云。離四口食故名清淨。四口食者。一下口食有出家合藥種穀殖樹等不淨活命者是名下口食。有出家人觀視星宿日月風雨雷電礔礰不淨活命者是名仰口食。有出家人曲媚豪勢通使四方巧言多求不淨活命者名方口食。有出家人學種種咒術卜筮吉小術不正如是等不淨活命者是名四維口食也。)二破煩惱名比丘。(比此云破。丘名煩惱。)三出家人號。四名清淨持戒。五名怖魔。(比名怖。丘名魔。)依瑜伽論有五苾芻。故第二十九云苾芻有五種一乞匃苾芻二自稱苾芻三名想苾芻四破壞煩惱苾芻五白四羯魔受具足戒苾芻。真諦記云。在因名怖魔乞士破惡。至果轉怖魔為殺賊改乞士為應供說破惡為不生。
  自下第三記別所解。於中有二初總敘諸計後別敘諸計。
  我見彼諸苾芻於日後分展轉聚集依有所得現觀各說種種相法記別所釋。
  此即第一總敘諸計。如後所說依五蘊等作種種解以為勝義不說一味法空道理為勝義諦。如是乃至八聖道中自性差別及對治等計為勝義成增上慢。故今敘之。現觀者。依瑜伽論五十五云決定義是現觀義。依俱舍論第二十二云於諸諦境現見分明名見現觀。然此現觀諸教不同。依俱舍論有三種現觀謂見緣事有差別故。或說六種如瑜伽五十五等。或說十種如集論第七雜集十三。或說十八如顯揚十七。然今所說有所得現觀者謂諸苾芻依初法輪所說十三法門如言執義不了無所得一味法句勝義起增上慢便謂證得究竟勝義。問。諸苾芻依何現觀記別所解。答。通說見修無學及前方便。故下經云由得念住乃至得八支聖道故。
  自下第二別敘諸計。於中有二。初約六種善巧所觀境界記別取解。後復有類得念住下約道品中七種觀門記別所解。
  七種觀門記別所解。
  於中一類由得蘊故。得蘊相故。得蘊起故得蘊盡故。得蘊滅故得蘊滅作證故。記別所解。
  此即第一六種善巧所觀境界記別所解。六善巧者謂蘊處緣生四食四諦并十八界。理實處界攝法周盡而諸有情意樂差別故約蘊等開為六門。若真現觀要證一味勝義諦理方名現觀。而諸苾芻懷增上慢得蘊等相謂真現觀故今此中敘六種計。雖有六門攝為五段。一明五蘊二類處緣生三明四食四明四諦五明十八界。此即第一釋蘊六句。問。此六句為一類計為六計耶。解云。解節相續皆作此說有諸比丘證見陰相說為證法有諸比丘證見陰生以為證法故知六句皆有別計。今此本經一一門中俱說一類故知同彼分為六計。或可一門合為一計於理無違。然此六句釋有二義。一句數多少二辨差別相。言多少者。依深密經唯有五句少第一句。(一者陰相二陰生相三陰滅相四陰滅法五陰滅現證法也。)依解節經具有六句意同此經。(一陰二陰相三陰生四陰變異五陰滅六證陰滅道。)今依此經三處不同。第一卷中有其六句如經可知。第二卷初唯有五句一諸蘊所有自相二者生相三者滅相四者永斷五者遍知。第二卷末有七種相故彼云假名安立以為色蘊或自性相或差別相。假名安立為色蘊生為色蘊滅及為色蘊永斷遍如或自性相或差別相。問。如何此經句數多少有此異耶。解云。據實前後總有九句謂初卷六句外更加永斷遍知及開相為二謂自性差別。然此第一及第二末總別具說故置總句。第二卷初總不離別不別說總。又初卷中自性差別合為蘊相至於第二相中分為自性差別。又初卷中唯說滅道不論苦集。第二卷末永斷遍知不說滅道者影略互顯故不相違。言差別相者。真諦師云。問。此五蘊等八萬法門得一味義其相云何。若依上座部則有八萬四千法門。今依正量部但有八萬。答。約六種法相顯一味義。或有比丘由見陰者記自所得此則第一執有五陰不能了別大師所說但唯音聲無有別法名為五陰由不了知此一味故起如是執謂實有五陰由此執故起於顛倒由此倒故起增上慢。或有比丘證見陰相者此即第二顯五陰相或假名相或實法相功德相過惡相因緣相三世相生住滅相苦等四諦相三界相無漏界相一向答相分別答相及問答相置答相四食相乃至有漏色心非色心等相陰有如是種種道理名為陰相由不了別道理一味故起此實有道理執因此執故起於顛倒由顛倒故起增上慢。或有比丘證見陰生者此即第三顯生相由不了別因果一味故執五陰真實有生由此執故起於顛倒由顛倒故起增上慢。或有比丘證陰變異者此即第四顯陰變異相由不了別無滅一味故起此實變異執由此執故起於顛倒由顛倒由顛倒故起增上慢。或有比丘證見陰滅者此即第五顯陰相不了別清淨一味故起此實清淨執由此執故起於顛倒由顛倒故起增上慢。或有比丘證陰滅道者此即第六顯陰滅道由不了別境智一味故起實滅道執由此執故起於顛倒由顛倒起增上慢。就五陰法門既有此六義為六種一味如是十二入等一切法門中例皆如此。又有別解。第一句顯言說品類即是五陰但有言說無有別故。第二句顯義及理品類義有假名實法三世相等種種不同如前所列道理一無我。第三句顯應滅品類即是集諦煩惱業故。第四句顯應知品類即是苦諦。。第五句顯所證得品類即是滅諦。第六句顯應修品類即是道諦。於入等中例有此六也。今解不爾。言得蘊者總顯所證五蘊法門即是總句。言得蘊相者得蘊自性差別相。此二句是總通下諸句。故第二云假名安立以為色蘊或自性相或差別相乃至色蘊永斷遍知或自性相或差別相。言自性相者自法自體名為自性如色受蘊等。於自性上辨差別義名差別相如說常無常漏無漏等。言得蘊起故得蘊盡故者此二句顯生滅無常見。故下經云諸蘊生相滅相。又諸經云諸行無常起盡法故。又瑜伽八十五云云何諸行無常決定起盡相應故。言得蘊滅故得蘊滅作證故者此二句如次顯示滅道二諦。斷苦集諦得滅諦故。由道斷蘊作證滅故。十二處等皆準此釋。廣辨五蘊義如別章。
  如此一類由得蘊故。復有一類由得處故。復有一類得緣起故。當知亦爾。
  此即第二類處緣生皆有六句類蘊應知。處及緣生義如別章。
  復有一類由得食故。得食相故。得食起故得食盡故。得食滅故得食滅作證故。記別所解。
  此即第三約四食門記別所解。配釋六句準上應知。辨四食相義如別章。
  復有一類由得諦故。得諦相故。得諦遍知故。得諦永斷故。得諦作證故。得諦修習故。記別所解。
  此即第四約四諦門記別所解。於六句中初二是總如上應知。後四如次苦應遍知集應永斷滅應作證道應修習。若依瑜伽第五十五云。問何緣故說遍知苦諦永斷集諦觸證滅諦修習道諦。答由彼苦諦是四顛倒所依處故為除顛倒故遍知苦。既遍知苦即遍知集由彼集諦苦諦攝故雖遍知苦仍為集諦之所隨逐故須更說永斷集諦。言觸證者是現見義由於滅諦現前見故不生怖畏愛樂攝受是故次說觸證滅諦。若勤修道乃能成辦所說三義是故後說修習道諦。問。餘三諦亦應遍知如何唯說苦應遍知。答。此如婆沙七十九說。彼云問契經但說苦諦應遍知如何阿毗達磨說一切法是所遍知。脅尊者言。世尊唯說應遍知苦或謂唯苦是應遍知故對法中說一切法是所遍知。世尊唯說集應永斷或謂唯集是應永斷故對法中說有漏法皆應永斷。世尊唯說滅應作證或謂唯滅是應作證故對法中依得作證說諸善法皆應作證。世尊唯說道應修習或謂唯道是應修習故對法中總說一切善有為法皆應修習。此則顯示經義不了阿毗達磨是了義說。廣如彼論多復次說。廣辨四諦義如別章。
  復有一類由得界故。得界相故。得界種種性故得界非一性故。得界滅故。得界滅作證故。記別所解。
  第五約十八界記別所解。於六句中初二後二準前應知。中間二句釋有差別。種類眾多名為種種。數過一故名為非一。故雜阿含經第十六云佛告比丘云何種種界謂十八界眼界色界眼識界乃至意界法界意識界是名種種界。若瑜伽二十七約五蘊明種種非一二義差別。彼云云何名蘊種種差別性謂色蘊異乃至識蘊異。云何名蘊非一眾多性謂色蘊非一眾多品類大種所造差別故去來今等品類差別故。若瑜伽五十六云。云何種種界謂即十八界展轉異相性。云何非一界謂即彼諸界無量有情種種差別所依住性。云何無量界謂總彼二名無量界。又瑜伽八十三云。若能了知十八界者名非一界智。了知彼界種種品類名種種界智。通達了知彼界趣地補特伽羅品類差別故。十八界義如別章說。
  解深密經疏卷第九

  解深密經疏卷第十
  唐西明寺沙門圓測撰
  自下第二約道品三十七法記別所解。此有兩釋。一云前蘊等法約所證境記別所解。後念住等依能證行記別所解。一云彼諸苾芻非但緣於蘊等法中六相以為勝義現觀境界。亦緣念住正斷等法六種別相計為真實現觀境界。故不能了真勝義中一味相也。故解節云或有比丘證見念處及念處相等記自所得。又深密云如是諸比丘取念處相說為證法。具說如彼。於中有三。初約念住記別所解次如有一類下類釋正斷神足根力覺支記別所解後約八聖道記別所解。
  復有一類由得念住故。得念住相故。得念住能治所治故。得念住修故。得念住未生令生故。得念住生已堅住不忘倍修增廣故。記別所解。
  此即第一約四念住記別所解。言念住者謂四念住即身受心法。依正理論七十一云何緣於慧立念住名。慧由念力持令住故。俱舍二十五云毗婆沙師作如是說慧由念力持令住故。理實由慧令念住境如實見者能明記故。依毗婆沙第九十六云由念勢力析除自體故名念住。自體即是有漏五蘊。要由念住析除彼故。依智度論第十九云隨順智慧緣中止住是時名念處。依瑜伽二十八云。問念住何義。答若於此念住若由此住念皆名念住。於此念住者謂所緣念住。由此住念者謂若慧若念攝持於定是自性念住。所餘相應諸心心所是相雜念住。辨體性者。依薩婆多以慧為體。若大乘以念慧為體。故雜集論十云念住自體者謂慧及念。由佛經中有於身等循觀言故及有念住言故如其次第。依瑜伽云若慧若念攝持於定是名自性念住。又此復三種一聞所成二思所成三修所成。聞思所成唯是有漏。修所成者通有漏無漏。就釋文中文有六句。深密經有七句。於第六句開為二句謂念處生已住及不失修行相。解節經文依真諦記開為十句。真諦記云。問曰經意或有比丘證見念處等十句欲何所顯。答曰為顯十義說此十句。初句證見念處者即是境界念處。第二念處相者即是自性念處。第三念處對治者顯念處道所治四倒。第四念處對治道者顯能治道即是雜念處治四倒故。第五念處修習者即是修念處方便道。第六未生念處證見念生者即是無礙道謂八忍。第七已生念處證見念住者即解脫道謂八知。第八不忘失即是修道乃至金剛心。第九增長者即無學道謂金剛後心。第十圓滿者即神通道三輪利物也謂神通記心正教。如四念處有此十句四正勤乃至八聖道例亦如此。具說如彼。今解不爾。一一法門例有六句。初二句準蘊應知。下有四句不同蘊等。言得念住能治所治者顯四念住能治四倒。謂身念住觀身不淨能治淨倒受念住觀受無樂能治樂倒心念住觀心無常能治常倒法念住觀法無我能治我倒。廣如瑜伽二十八等。言得念住修故等者此三句文約四種修釋四念住。然此四修。薩婆多宗念住現前名為行修。亦名得修起得能得未來種類名準得修。故俱舍論二十六云修有四種一得修二習修三對治修四除遣修如是四種依何法立。頌曰立得修習修依善有為法。依諸有漏法立治修遣修。論曰得習二修依有為善。未來唯得。現具二修。治遣二修依有漏法故。有漏善具足四修。無漏有為餘有漏法如次各具前後二修。若廣分別如順正理七十四婆沙一百五說。今依大乘諸教不同。若依集論第五雜集第九亦依四修修念住等。彼約四正斷明四種修。故彼論云更辨諸道修之差別略說有四種謂得修習修除去修對治修。得修者謂未生善法修習令生。習修者謂已生善法修令堅住不忘倍復增廣。除去修者謂已生惡不善法修令永斷。對治修者謂未生惡不善法修令不生。如是四種修差別相隨其所應依四正斷說。瑜伽六十六亦同集論。若依此經唯初二修明修念住。言得念住修故者總標二修。言未生令生者別顯得修。言生已堅住等者別顯習修。問。如何不說後二種修。答。此中俱說修諸善法不說餘惡不善法故。或可具四前能治中攝二修故。言得念住未生令生故者。準顯揚第二云未生善法為令生故。未生者謂所未得。善法者謂聞思修所生三慧由無過義故名為善。為令生故者謂令彼得故。言得念住生已堅住不忘倍修增廣故者此習修文諸教不同。若準顯揚有其七種一已生善法二令住三不忘四令修滿五令倍修六令增長七令廣大。故彼論云已生者謂已得故。令住者謂聞慧。令不忘者謂思慧。令修滿者謂修慧。此上三句顯唯守護已所得善。令倍修令增長令廣大者。如其次第不唯於彼生知足故。若依瑜伽二十八具足列名而不解釋。二十九文但有前四闕後三句。
  如有一類得念住故。復有一類得正斷故得神足故得諸根故得諸力故得覺支故當知亦爾。
  此即第二類釋五門。謂如念住有其六句正斷神足根力覺支皆有六句準上應知。言五門者。一者正斷謂四正斷。即已生惡不善法為令斷故於諸未生惡不善法為令不生故於其未生一切善法為令生故於其已生一切善法為欲令住令不忘失等。依俱舍論云何故說勤名為正斷。於正修習斷修位中此勤力能斷懈怠故。或名正勝於正持策身語意中此最勝故。順正理毗婆沙亦同。依智度論第十九云破邪法正道中行故名正勤。又云四種精進心勇發動故名正勤。辨體性者。大小諸教皆以精進為體。言神足者謂四神足。即欲勤心觀三摩地。依俱舍云何緣於定立神足名。諸靈妙德所依止故。有餘師說神即是定足謂欲等彼應覺分事有十三增欲心故。(毗婆沙師覺分十一。加欲心故成十三事。)又違經說。如契經言吾今為汝說神足等。神謂受用種種神境分一為多乃至廣說。足謂欲等四三摩地。此中佛說定果名神欲等所生等持名足。正理大同。毗婆沙云能為神妙功德所依故名神足。若廣分別如大婆沙百四十一說。依智度論云攝心安隱於緣中故名如意足。又云行四正勤時心小散故以定攝心故名如意足。又云智定力等所願皆得故名如意足。具說如彼。依瑜伽云。問何因緣說名神足。答如有足者能往能還騰躍勇健能得能證世間所有殊勝之法世殊勝法說名為神彼能到此故名神足。廣說乃至能得能證出世間法由出世法最勝自在是最勝神彼能證此故名神足。廣說如彼。辨體性者。大小諸教皆用三摩地為體。言諸根諸力者謂五根五力。即信精進念定慧。依俱舍論何緣信等先說為根後名為力。由此五法依下上品分先後故。又依可屈伏不可屈伏故。依順正理云何緣信等立根力名。以增上故難屈伏故。何緣此五先說為根後名為力。由此五法依下上品分先後故。又依可屈伏不可屈伏故。下品信等勢力劣故猶為所治同類屈伏。上品翻此故得力名。毗婆沙云。勢用增上故名為根。難可摧制故名為力。依智度云軟智心得故名根利智心得故名力。又云於知眾生根中得自在方便力故名為根五力增長能破煩惱度眾生得無生法忍是名為力。復次天魔外道不能阻壞故名為力。具說如彼。依瑜伽論增上義故說名根。難伏義故名力。具如彼說。顯揚雜集等意同瑜伽。辨體性者。大小諸教皆用信等五法為體。言覺支者謂七覺支。即念擇法精進喜安定捨覺支。依婆沙云助如實覺故名覺支。問覺支者是何義耶為能覺悟故名覺支為覺之支故名覺支。有作是說是能覺悟故名覺支。問若爾即應一是六非。答六是覺支能隨順覺從勝而說亦名覺支。復有說者是覺之支故名覺支。問若爾即應六是一非。答擇法是覺支亦是覺餘六是覺支而非是覺如正見是是道亦正道支。具說如彼。順正理論意同婆沙。依智度論云無學實覺此七事能到故名分。又云修道用故名覺見道用故名道。中邊論云此支助覺故名覺支。由此覺支位在見道。依瑜伽論云諸已證入正性離生補特伽羅如實覺慧用此為支故名覺支。辨體性者。大小諸教用慧精進念定喜受輕安行捨為體。
  復有一類得八支聖道故。得八支聖道相故。得八支聖道能治所治故。得八支聖道修故。得八支聖道未生令生故。得八支聖道生已堅住不忘倍修增廣故記別所解。
  此即第三約八道支記別所解。能治是八聖道。所治是八邪。餘同前釋。言八支聖道者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毗婆沙云。問言道支者是何義耶為能求趣故名道支為道之支故名道支。有作是說此能求趣故名道支。問若爾則應一是七非。答七是道分能隨順道從勝而說亦名道支。復有說者是道之支故名道支。問若爾即應七是一非。答正見是道亦道支餘是道支而非道。如擇法是覺亦是覺支餘六是覺支而非覺。智度論云得是諸安隱具足已欲入涅槃無為城故行是諸法是時名為道。瑜伽論云。問何因緣故名八支聖道。答諸聖有學已見跡者由八支攝行跡正道能無餘斷一切煩惱能於解脫究竟作證是故名為八支聖道。辨體性者諸說不同。若依俱舍六法為體正語業命同戒故。毗婆沙師七法為體身語二業不相雜故。正理亦同。毗婆沙論有三釋。或說為六或說為七意同俱舍。或說為八正命非正語業故。依雜集論云道支自體者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如是八法名道支自體。問。七覺八道依何位說。答。依婆沙自有兩說。一云見位八正道修位七覺支。一云見道名覺支修道名八道。評家正義前說為正。依俱舍論亦有兩釋。一說同婆沙。一說七覺在見道八道通見修。今依大乘。智度論自有兩說同大婆沙雜集中邊七覺為見八道為修。顯揚論說七覺在見八聖道中正見通於見修餘七唯修。瑜伽七覺為見八聖道中正語業命唯立修道。餘不別說。廣辨道品義如別章。
  自下第三申己所念。於中有三初略述己念次重述己念後讚世尊德。
  世尊。我見彼已便作是念此諸長老依有所得現觀各說種種相法記別所解。
  此即第一略述己念。
  當知彼諸長老一切皆懷增上慢。為增上慢所執持故。於勝義諦遍一切一味相不能解了。
  此即第二重述所念。
  是故世尊甚奇乃至世尊善說。
  自下第三讚世尊德。於中有三初略讚善說次舉所讚教後顯非餘境。此即初也。
  謂世尊言。勝義諦相微細最微細甚深最甚深難通達最難通達遍一切一味相。
  此即第二舉所讚教。微細等文已如上釋。
  世尊。此聖教中修行苾芻於勝義諦遍一切一味相尚難通達。況諸外道。
  此即第三顯非餘境。謂諸二乘及諸外道不能通達遍一味相皆是此中起增上慢。
  爾時世尊告尊者善現曰如是如是。善現。我於微細最微細甚深最甚深難通達最難通達遍一切一味相勝義諦現正等覺。現等覺已為他宣說顯示開解施設照了。
  此即第二印所讚德(準上科段當云第二世尊正說。此後應分子科。按有脫文。)如汝所讚於微細等一味勝義自覺悟他。又解。初是總讚能自覺他後是別讚能自覺他。讚自他覺重言如是。
  第二依徵廣釋。先徵後釋。
  何以故。
  此即徵也。
  此即廣釋。於中有三初法次喻後合。法中有三初約清淨所緣顯一味相次善現修觀行下約三遍義以辨一味後善現如彼下即以離三過釋一味相。就初段中先釋後結。釋中復二初約清淨所緣顯勝義諦後此清淨下以清淨所緣顯一味相。前中有二初約蘊上清淨所緣顯勝義諦後類處等清淨所緣是勝義諦。
  善現。我已顯示於一切蘊中清淨所緣是勝義諦。
  此即初也。一切蘊者五蘊非一故言一切。或可漏無漏等非一故言一切。此意說云於蘊等上有勝義諦亦名清淨所緣由緣此境得心清淨故。是故顯揚十六卷云復次頌曰清淨之所緣常無有變異善性及樂性一切皆成就。論曰由勝義諦離一異性故當知即是清淨所緣性何以故由緣此境得心清淨故。具說如彼。或可勝義即體離繫故名清淨。問。上經中未說此言如何說言我已顯示。解云。諸部般若及無量義中皆說真如也。
  我已顯示於一切處緣起食諦界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支道支中清淨所緣是勝義諦。
  此即第二釋類處等清淨所緣是勝義諦。所以者何勝義諦理遍諸法故。
  此清淨所緣於一切蘊中是一味相無別異相。
  自下第二約清淨所緣顯一味相。於中有二初約諸蘊釋一味相後類處等釋一味相。此即第一約蘊上清淨所緣顯一味相。於諸蘊上清淨所緣無別異相。無別異義即一味故。
  如於蘊中。如是於一切處中乃至一切道支中是一味相無別異相。
  此即第二類處等諸法一味。
  是故善現。由是道理當知勝義諦是遍一切一味相。
  此即第二結勝義諦是一味相。謂由前所明蘊等法中清淨所緣勝義諦相無別道理。故知勝義諦相即是遍一切。
  善現。修觀行苾芻通達一蘊真如勝義法無我性已。更不尋求各別餘蘊諸處緣起食諦界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支道支真如勝義法無我性。
  自下第二約三遍義以釋一味。言三遍者謂真如勝義及法無我此三皆遍蘊等法中故說此三名為一味。於中有二先釋後結。釋中有二先反解後順釋。此即初也。謂勝義諦有眾多義。依大般若有十二名謂真如法界法性不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如是乃至餘教所說不可具述。今於此中且約三義以釋一味。言真如者。如成唯識第九卷云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異謂此真實於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即是湛然不虛妄義。問。豈不前說真勝義諦離諸名言如何於此說名真如。解釋此難如成唯識第二卷說。真如亦是假施設名遮撥為無故說為有遮執為有故說為空勿謂虛幻故說為實理非妄倒故名真如。言勝義者。勝謂勝智。義即境義。謂此真如二種勝智所緣境義故名勝義。是故顯揚第十六云論曰此勝義諦當知即是圓成實自性。問何因緣故七種真如名勝義諦。答由是二最勝智所行故謂出世間智及此後得世間智由此勝義無戲論故非餘智境。自餘別義如二諦章。言法無我者。如集論第三說何等無我相。謂如我論者所立我相蘊界處非此相。由蘊界處我相無故故名無我相。雜集第八亦同此說。問。空與無我二種何別。答。諸教不同。依俱舍論四說不同。故第二十六云違我所見故空違我見故非我又云內離士夫故空不自在故非我又云於此無我故空自非我故非我又云為治我所見故修空行相為治我見故修非我行相。大毗婆沙第七十九亦有兩說同俱舍初二釋。順正理論第七十四云無主宰故空違我相故非我又云為治我所見故修空行相為治我見故修非我行相。此同俱舍論第四釋。依智度論第三十二云。不見實是名空。不見我是名無我。依集論第三云。何等空相。謂若於是處此非有由此理正觀為空若於是處餘是有由此理如實知有是名善入空性。於何處誰非有。於蘊界處常恆凝住不變壞法我我所等非有由此理彼皆是空。於何處誰餘有。即此處無我性此無我性無我有性是謂空性。成實論第十五云。如法印經中說行者觀色無常空虛離相。無常者謂色體性無常。空虛者如瓶中無水名曰空瓶。如是五蘊中無神我故名為空。又聖行品云有二行。空行無我行。於五陰中不見眾生是名空行。是五陰亦無是無我行。
  唯即隨此真如勝義無二智為依止故。於遍一切一味相勝義諦審察趣證。
  此即第二順釋一味。釋此文諸說不同。一云唯此皆是一蘊遮表異故說二。言唯是遮遣遮餘蘊等。此者表示此一蘊也。此意說云唯此一蘊真如勝義及有無無二法無我境三種無分別智為依止故。後所得智於彼一切一味相審察趣證故。知真如是一味相。一云無二智者人法二無我智。餘如前說。一云行者以三種無分別智為依止故即用此智於遍一切一味相中審察趣證。餘如初說。或可餘如前說。上來總有三說。一云唯此皆是一味真如亦有三釋準上應知。一云唯謂一蘊此即真如亦有三釋準上應知。如是上來總有九釋。或可唯是真如此即一蘊亦有三釋準上應知。雖有此釋文辭不便。總釋意云。前文遮求餘法勝義故名反解。此文成立唯求一蘊故名順釋。真諦釋三遍兩段經云。前文釋通達三境。後文釋審察趣證。此三別者。若依小乘三無漏根有差別故此即見修無學位差別故。今依大乘地地皆有入住出分如其次第配屬應知。
  是故善現。由此道理當知勝義諦是遍一切一味相。
  此即第二結文可知。
  善現。如彼諸蘊展轉異相。如彼諸處緣起食諦界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支道支展轉異相。
  此下第三以離三過釋一味相。即真如等離有因等三種過失故成一味。於中有二先釋後結。釋中有二初明蘊等展轉異相後辨真如無別異相。此即初也。文有二節。初明諸蘊展轉異相後如彼下類處等展轉相異。由此蘊等相別異故有三過失。一者有因因所生故。二者有為相所遷故。三非勝義應更尋求非究竟故。
  若一切法真如勝義法無我性亦異相者是則真如勝義法無我性亦應有因從因所生。若從因生應是有為。若是有為應非勝義。若非勝義應更尋求餘勝義諦。
  此下第二顯勝義諦無別異相。於中有二初返顯勝義有三過失後善現下順釋勝義離三過失。此即初也。文有二節。初牒異相後顯三失。言三失者如前已說。或可五失一應有因二從因生三應有為四非勝義五應求勝。即準此文圓鏡智等從因生故是有為攝非勝義諦故。親光等釋受用身即是無常生者必滅一向記故。有說是常。(勘文。)如是等義第五卷中當廣分別。
  善現。由此真如勝義法無我性不名有因非因所生亦非有為是勝義諦。得此勝義更不尋求餘勝義諦。
  自下第二順釋勝義離三過失。於中有二初正釋勝義離三過後唯有下以理重成。此即初也。謂若別異有三失故。故知勝義唯是一味離三種失。
  唯有常常時恆恆時如來出世若不出世諸法法性。安立法界安住。
  此即第二以理重成。謂彼勝義一味真如唯常恆時如來出世若不出世一切諸法法性安立法界安住更無變異種種異相。依解節經但說恆常乃至法性法界法住。真諦解曰。於道前位中先來本有故名為恆非佛出世方始有故。道中後位此理無滅故稱為常佛出世後理無盡故。法性者即自性住佛性約道前位能為菩提以作根本眾生由此得發心故。法界者即引出佛性約道中位界名為諸行根本引出萬行故。法住者即至得果佛性約道後位至涅槃法體常住故。今依此本云常常時恆恆時者。解云。一味真如從本已來前時非一名常常時後時非一名恆恆時。於如是時諸法法性安立法界安住。然此法性安立法界安住自有二義。準餘二本分為三種。一諸法法性二安立法界三安立安住。若準無性攝論第四分為二種一諸法法性安立二法界安住。安住即是安立異名。若依瑜伽分為三種謂法性法界法住。安住即是法住。故第十卷云是諸緣起無始時來理成就性是名法性。如成就性以無顛倒文句安立是名法住。由此法住以彼法性為因是故說彼名為法界。解云。瑜伽舉彼緣起顯彼理性。或可彼論即說緣起有此三句非顯彼性。然釋三句其理無別。
  是故善現。由此道理當知勝義諦是遍一切一味相。
  是第二結文應知。
  善現。譬如種種非一品類異相色中虛空無相無分別無變異遍一切一味相。
  第二舉喻重說。言種種非一品類者。凡論色蘊有其三種。一者四大及所造相。二者有見有對無見有對無見無對三句差別之相。三者變壞謂前二種皆有變壞名變壞相。具此三種故言種種非一品類。或云異相也。然虛空中無能所造相故名無相。無有有見有對色等種種差別故名無分別。分別即是差別異名。解節經云。虛空無相無有差別無有變異。具此三義名一味相。
  如是異性異相一切法中勝義諦遍一切一味相當知亦爾。
  第三舉法同喻。言異性相者即自相差別。故深密云自相差別。此意說云。一切諸法皆有二相一者自性二者差別。而勝義中無一切法自相差別故名一味。故佛地經云譬如虛空雖遍諸色種種相中而不可說有種種相體唯一味。如是如來清淨法界雖復遍至種種相類所知境界而不可說有種種相體唯一味。佛地論第五依他起性同皈真如圓成實性故名一味。又遍計所執所顯真如無差別故名為一味。
  自下第二舉頌略說。於中有二初發趣頌文後舉頌略說。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曰。
  此即初也。
  此遍一切一味相勝義諸佛說無異。若有於中異分別彼定愚癡依上慢。
  自下第二以頌略說。於中有二初有半頌舉佛同說讚一味相後二句辨愚異執顯理甚深。前中上句頌一味相遍諸蘊等下句明其勝義諸佛同說。或可勝義諸佛說無異者無異即是一味義也。下半頌中前句辨異計後句計所依。然此頌中依解節經更有一頌及奉持長行應非正本。所以爾者唐本深密皆無後頌。又後奉持真諦自云後去流通非此品內乃是攝最後流通文安此末了。前序亦然抄經前序安第一品也。今判此釋亦不順經。經末奉持曼殊室利以為後故。深密頌云如來應說法一切一味相不離第一義見別是憍慢。解節經有其二頌。法通相一味諸佛說平等若於中執異是人增上慢逆生死流道微細深難見欲染癡覆故凡人不能得。
  解深密經疏卷第十

  解深密經疏卷第十一
  唐西明寺沙門圓測撰
  心意識相品第三
  將釋此品略有二義。一釋品名二正釋文。言心意識相品者。心意識名有通有別。如成唯識第五卷云。謂薄伽梵處處經中說心意識三種別義。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別名識是三別義。如是三義雖通八識而隨勝顯。第八名心集諸法種起諸法故。第七名意緣第八識恆審思量為我等故。餘六名識於六別境麤動間斷了別轉故相謂體相。或是相狀。品義如前雖有二門此品中明通名三義於中就勝故說第八。或可此中別名三義雖有兩釋前說為勝。是故題云心意識相品。
  就所觀境自有二種一者勝義二者世俗。上來已釋勝義諦訖。自下第二辨世俗諦。於中有二初長行廣釋後以頌略說。前中有二先問後答。問中有二初舉所問教後依教發問。
  爾時廣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於心意識秘密善巧菩薩。
  此即初也。言廣慧菩薩者從慧立名。真諦記云。廣慧對佛說法之人。一切菩薩無不具此廣慧之德但此中從廣慧法門立名。佛地論云深廣圓滿善通達故名為廣慧。智度論云道俗種種經書論議無不悉知名為廣慧。瑜伽論云謂即此慧無量無邊所行境故名為廣慧。謂世尊說於心意識秘密義中如實了知名善巧菩薩。
  於心意識秘密善巧菩薩者齊何名為於心意識秘密善巧菩薩。如來齊何施設彼為於心意識秘密善巧菩薩。說是語已。
  此即第二依教發問。文有二節初牒所問教後齊何下正設問辭。問有二意。初齊何名為於心意識秘密善巧菩薩者問菩薩位即是教所說義。後如來齊何施設彼為於心意識秘密善巧菩薩者問如來依何菩薩施設彼教。施設即是宣說之義。
  此下第二依問正答。於中有二初讚問許說後廣慧當知下對問正答。前中有二初讚其所問後敕聽許說。前中有二先總後別。
  爾時世尊告廣慧菩薩摩訶薩曰善哉善哉。
  此即初也。所問深義能益復廣是故重讚善哉善哉。十地論第一云善哉者所說法中善具足故。瑜伽八十三云善哉者是諸賢聖所稱讚故。九十八亦同。大智廣論四十一云善哉善哉者讚德之美也。又智度論六十六云言必可信能問於佛斷大眾疑能大利益故言善哉。無上依經第一卷云若有煩惱不能染著是名善哉。
  廣慧。汝今乃能請問如來如是深義。
  自下別讚。於中有二。初讚問勝義後讚問有益。此即初也。
  汝今為欲利益安樂無量眾生。哀愍世間及諸天人阿素洛等為令獲得義利安樂故發斯問。
  自下第二讚問有益。文有兩節。初明總益後哀愍下明別利益。言利益安樂者。如佛地論第一卷云現益名樂當益名利世間名樂出世名利離惡名樂攝善名利福德名樂智慧名利。無性攝論第七亦有七對大同佛地第一。若依佛地第七有其五對。故彼論云謂淨法界及妙智皆能安立一切眾生利益安樂。令修善因名為利益令得樂果名為安樂。又令離惡名為利益令其攝善名為安樂。又拔其苦名為利益施與其樂名為安樂。此世他世世出世等應知亦爾。解云。利益安樂與第一卷相違應知。言哀愍等者。明其利益自有二種。言世間者五蘊世間成人之法。人天等者蘊所成人謂五蘊假者。依智度論有三世間一器世間二五蘊世間三眾生世間。今於此中辨教所益是故但說五蘊眾生。或可所益諸眾名為世間。領解眾首名天人等。問。豈不頌言我於凡愚不開演如何此云哀愍世間及天人等。答。說教所為有其多義。若為令離惡修善通為有姓無姓故說。若為趣無上正等菩提但為菩薩種姓不定者說。
  汝應諦聽。吾當為汝說心意識秘密之義。
  此即第二敕聽許說。言諦聽者。依功德施般若論云諦聽者心專一境。瑜伽八十三云言諦聽者謂如是相法勸令審聽。
  自下第二對問正答。此心意識即是八識故。今先辨八識差別。後方正釋心意識義。
  八識差別略辨六義。一種數多少二釋名字三出體性四所依根五所緣境六心所相應。言種數者。諸聲聞藏但說六識而無七八。具如諸教。今依大乘自有兩釋。一龍猛等但說六識。是故清辨菩薩所造中觀心論入真甘露品云離六識外無別阿賴耶識眼等六識所不攝故猶如空華。故知彼宗唯立六識。二彌勒宗依金光明等具立八識。然依此宗西方諸師有其三說。一菩提留支唯識論云立二種心。一法性心真如為體此即真如心之性故名之為心而非能緣。二相應心與信貪等心所相應。解云。唯識意之性故識之性故亦名意識於理無違。二真諦三藏依決定藏論立九識義如九識品說。言九識者眼等六識大同攝論。第七阿陀那此云執持執持第八為我我所。唯煩惱障而無法執定不成佛。第八阿梨耶識自有三種。一解性梨耶有成佛義。二果報梨耶緣十八界。故中邊分別偈云根麈我及識本識生似彼依彼論等說第八識緣十八界。三染汙阿梨耶緣真如境起四種謗即是法執而非人執。依安慧宗作如是說。第九阿摩羅識此云無垢識真如為體。於一真如有其二義。一所緣境名為真如及實際等。二能緣義名無垢識亦名本覺。具如九識章引決定藏論九識品中說。三大唐三藏依楞伽等及護法宗唯立八識不說第九。破清辨云所立量中便有自教相違之失。楞伽等經皆說第八阿賴耶故。問。若爾如何大品經等唯說六識。護法會釋如成唯識第五卷說。然有經中說六識者。應知彼是隨轉理門或隨所依六根說六而識類別實有八種。問。豈不龍猛唯立六耶。解云。據實龍猛等信有七八位在極喜大菩薩故。而彼論中說六識者述大品經等意故不相違。真諦師說九種識中後之三識皆有多失。且如第七有二種失。一阿陀那者第八異名而非第七。故此經等說第八識名阿陀那。二義相違。所謂唯煩惱障便違此經八地已上有染末那。或不成佛違莊嚴論等轉八識成四智義也。第八賴耶能起法執或云緣十八界皆不應理。心所法中無明無明數如何得與法執俱起。又新翻辨中邊論云頌曰識生變似義有情我及了此境實非有境無故識無。長行釋云頌云變似義者謂似色等諸境性現變似有情者謂似自他身五根性現變似我者謂染末那與我癡等恆相應故變似了者謂餘六識了相麤故。具說如彼。故知第八不緣心等。若廣分別如成唯識也。又真諦云阿摩羅識反照自體無教可憑。復違如來功德莊嚴經。彼云如來無垢識是淨無漏界解脫一切障圓鏡智相應。準經可知無垢識者即是淨分第八識也。又決定藏論即是瑜伽。彼論本無九識品也。
  言釋名者。先通後別言八識者是其通名。八謂標數。識即了別通性及相。簡唯六識故言八識即六釋中帶數釋也。言名別者。眼等六識皆依主釋謂依眼之識名為眼識乃至依意之識名為意識。第七末那此云意。如成唯識恆審思量勝餘識故。若依此釋意即識故名為意識是持業釋。八阿賴耶此云藏識。具有能藏所藏執藏義故。此即如次果於因中藏因於果中藏境於執中藏。具如成唯識論及攝大乘。此亦持業藏即識故。
  言體性者。且依三義一約三性二約三科三依法數。若依三性分別八識一一皆通三性。攝妄皈真皆真如故。託因緣起皆名依他。隨執情有是所執性。故唯識第九卷云謂唯識性略有二種一者虛妄謂遍計所執二者真實謂圓成實。復有二性一者世俗謂依他起二者勝義謂圓成實。三科出體。五蘊門中八識皆用識蘊為體。十二處中皆意處攝皆有無間滅依義故。十八界中前五種識一一皆用自識界及意界一分為體第六七八三識一一皆用意識及意界少分以為自性。
  辨所依者。八識所依各有三種。一因緣依。謂能親生八識種子故成唯識第四卷云一因緣依謂自種子諸有為法皆託此依離自因緣必不生故。二開導依謂前念滅自類八識各望後念為開導依。故唯識云三等無間緣依謂前滅意諸心心所皆託此依離開導根必不轉故。三俱有依。然俱有依諸識不同。眼等五識各有四依。一同境根謂眼等五根各望自識。二分別根謂五識俱同緣意識。三染淨根謂第七末那。四根本依謂第八識。故唯識云由此五識俱有所依定有四種謂五色根六七八識隨闕一種必不轉故同境分別染淨根本所依別故。第六意識俱有所依唯有二種。故唯識云第六意識俱有所依唯有二種謂七八識隨闕一種必不轉故。第七末那俱有所依唯有一種。故唯識云第七意識俱有所依但有一種謂第八識藏識若無必不轉故。第八賴耶俱有所依亦唯一種。故唯識云阿賴耶識俱有所依亦但一種謂第七識彼識若無定不轉故論說藏識恆與末那俱時轉故。解云。八識所依有漏無漏無有差別。
  顯所緣者有其四種。一五識所緣二意識所緣三末那所緣四阿賴耶境。一一門中先辨有漏後顯無漏。有漏五識於五境中各唯緣一。謂眼識緣色乃至身識緣觸。(唯是現量。)若無漏位。依成唯識論第十卷有兩師義。故彼云成所作智相應心品有義但緣五種現境莊嚴論說如來五根一一皆於五境轉故。有義亦能通緣三世諸法佛地論說成所作智起三業諸變化事決擇有情心行差別領受去來現在等義。(亦唯現量。不通真智。)有漏意識遍緣十八界。諸論皆同。(通量非量。或現或比。)若已轉依亦遍緣諸法。故唯識云妙觀察智相應心品緣一切法自相共相皆無障礙。(唯是現量。通真俗智。)有漏第七唯緣第八賴耶見分執為我法。諸論悉同。(唯是非量。)無漏末那。依唯識論三釋不同。故彼云平等性智相應心品有義但緣第八淨識如染末那緣藏識故。有義但緣真如為境緣一切法平等性故。有義遍緣真俗為境佛地經說平等性智證得十種平等性故莊嚴論說緣諸有情自他平等隨他勝解示現無邊佛影像故。(唯是現量。通真俗智。)有漏賴耶所緣境諸論不同。若依瑜伽五十一唯說二種。故彼云謂若略說阿賴耶識由於二種所緣境轉一由了別內執受故二由了別外無分別器相故。若依成唯識第二卷前文緣三種境謂外器世間有漏種子及有根身。若依唯識第二後文緣四種境前三之外更加法處實色。故彼云略說此識所變境者謂有漏種十有色處及隨法處所現實色。(唯是現量。)問。何故此識不緣心等。解云。如唯識第二卷云異熟識變必有實用若變心等便無實用相分心等不能緣故。變無為等亦無實用。故異熟識不緣心等。無漏第八。依唯識論第十有兩師義。故彼云大圓鏡智相應心品有義但緣真如為境是無分別非後得智行相所緣不可知故。有義此品緣一切法莊嚴論說大圓鏡智於一切境不愚迷故佛地經說如來智鏡諸處境識眾像現故。又此決定緣無漏種及身土等諸影像故。(亦唯現量。通真俗智。)八識緣假實。實境有為無為三世等別。廣如唯識論等說。
  言心所相應者。依唯識論護法正義於五十一心所法中有漏五識各與三十四心所相應。謂遍行五別境五善有十一根本惑三謂貪瞋癡隨惑有十謂中二大八。然善十一中有兩師義。故唯識第六云有義五識唯有十種自性散亂無輕安故。有義五識亦有輕安定所引善者亦有調暢故成所作智俱必有輕安故。無餘心所如論廣說。有漏意識與五十一心所相應。諸論共同亦無異義。有漏末那護法正義唯與十八心所相應。故成唯識第四云然此意俱心所十八前九法八隨煩惱并別境中慧。解云。前九法者謂遍行五及四煩惱。四煩惱者謂我知我見我慢我愛。無別心法義如論說。有漏賴耶唯與五種遍行相應。故論頌云觸作意受想思相應無餘心所。具如論說。無漏八識皆二十一心所相應。謂遍行五別境五善有十一。於中別者。妙觀察智因位亦得尋伺相應於藥病等未自在故。若至佛果尋伺即無無思成事故。若廣分別具如諸論。心意識義具如別章。
  就釋文中文別有二。初明心意識秘密之義後廣慧如是下辨秘密善巧答前兩問。前中有二初明第八眾名差別後廣慧阿陀那識下明諸識俱轉差別。前中有四一釋種子識二辨阿陀那三明阿賴耶四顯心名。此即第一釋一切種子識。一切種子即三習氣。此中意說由第八識攝持三種習氣結生相續。故成唯識第八卷云復次生死相續由諸習氣然諸習氣總有三種一名言習氣二我執習氣三有支習氣。其種子識自有二種。一識所持種名種子識。二能持種識名為種識。雖有二種今此正明能持種識。身分生時執持所依及種子故。彼所持種即三習氣故今略辨三種習氣。
  然三習氣略以四門分別。一釋名字二出體性三生果差別四四緣分別。第一釋名。有通有別。三習氣者是其通名。三是標數。言習氣者說名言等名之為習第八中種習之氣分故名習氣。即六釋中帶數釋也。言別名者。如成唯識然諸習氣總有三種。一名言習氣謂有為法各別親種。名言有二。一表義名言即能詮義音聲差別。二顯境名言即能了境心心所法。(如其次第舊云言說名思惟名也。)二我執習氣謂虛妄執我我所種。我執有二。一俱生我執即修所斷我我所執。二分別我執即見所斷我我所執。隨二我執所熏成種令有情等自他差別。三有支習氣謂招三界異熟業種。有支有二種。一有漏善即是能招可愛果業。二諸不善即是能招非愛果業。解云。三習氣相如論應知。三種習氣皆依主釋。謂名言習之氣種子故乃至有支習之氣種子故。
  言出體者。如前所說隨二名言所熏種子為名言習氣二種我見所熏成種為我見習氣乃至由善惡業所熏種子為有支習氣。種現分別唯種非現三科出體。名言習氣五蘊門中一分種子五蘊以為自性。除無漏種種隨所生同蘊攝故。處界門中一分十二處種十八界種以為自性。除無漏種準蘊應知。我見習氣五蘊門中行蘊一分所攝處界門中法處法界少分為體。有支習氣五蘊門中色行二蘊以身語業是色蘊故意思業種行蘊攝故。處界門中色處聲處法處色界聲界法界一分為體。法數出體。名言習氣百法門中通用百法種子為體。形像百法皆熏種故。我見習氣用別境中慧及十煩惱中薩迦耶見以為自性。有支習氣十一色中色聲二法及心所中思為自性。意思業故。
  言生果者有其二義。一依成唯識通約諸法以明生果。二依攝論就十一識以辨生果。言通約諸法以明生果者。名言習氣通生百法。而差別者九十四法本質及影皆名言生。六種無為本影不同。本質六種不從種生圓成無為無生義故。影像六種從名言起依他無為據實有為託因生故。故唯識論云名言習氣謂有為法各別親種。問。有為法中實法有體可言種生。不相應等既無實體如何因起。解云。據實假法不從種生。故成唯識論第二卷云假法如無非因緣故。解云假法既非因緣義唯假法亦非所生。然以假從實說為假種從因緣生。故唯識論第二卷云名相分別三種習氣我見習氣能生自他身中百法差別有支習氣能生百法善惡趣別。無為假法準前應思。言就十一識辨生果者。如攝大乘論第四卷云此中若身身者受者識彼所受識彼能受識世識數識處識言說識此由名言熏習種子。若自他差別識此由我見熏習種子。若善趣惡趣死生識此由有支熏習種子。廣如彼釋。
  言四緣分別者。名言習氣是正因緣。餘二習氣增上緣。故成唯識第八卷云隨二名言所熏成種作有為法各別因緣。又彼復云應知我執有支習氣於差別果是增上緣。若廣分別成唯識論第八疏。就種識中文別有二。初約趣生略明身分生起。後於中下依種子識廣辨受生差別。
  廣慧當知。於六趣生死彼彼有情墮彼彼有情眾中或在卵生或在胎生或在溼生或在化生身分生起。
  此即初也。言六趣者。如下經說那落迦傍生餓鬼天阿素洛人。然此六趣諸宗不同。依薩婆多宗唯立五趣。故大婆娑第一百七十二云如契經說五趣謂那落迦傍生餓鬼人天。又云謂有餘部立阿素洛為第六趣彼不應作是說契經唯說有五趣故。廣說如彼。問。若爾阿素洛何趣所攝。答。婆娑有二說。一云天趣。評家正義鬼趣所攝。正理二十一俱舍第八大同婆沙。依經部宗唯立五趣。故成實論第十四云業有六種謂五趣業及不定業。今依大乘。有處唯五。如佛地經及維摩等。問。若爾阿素洛何趣所攝。答。依佛地經第六卷云諸阿素洛種類不定或天或鬼或復傍生故不別說。有處說六。如即此經及法華經等。或有處說或五或六。若依瑜伽立五為正。故第四云又諸非天當知天趣所攝然由意思多懷詐諂約誑多故不如諸天為淨法器由此因緣有諸經中說為別趣實是天趣。又第二云如是安立世界成已於中五趣可得謂那落伽傍生餓鬼人天。依智度論立六為正。故第三十云又摩訶衍中法華經說有六趣眾生觀諸義意應有六道。復次分別善惡故有六道善有上中下故有三善道天人阿修羅。惡有上中下故有地獄畜生餓鬼道。廣說如彼。又第十云佛不分明說有五道。說五道者是一切有部僧所說。婆嗟弗姡路部僧說有六道。復次應有六道何以故三惡道一向是罪處若福多罪少是名阿修羅。生處應別以是故應言六趣。問。琰摩王何趣所攝。答。依大婆沙鬼趣所攝。故彼一百七十二云施設論說如今時鬼世界王名琰摩。又云瞻部洲下五百踰繕那有琰摩王界是一切鬼本所住處從彼流轉亦在餘處。若依瑜伽地獄趣攝。故第二云隨一有情由感雜染增上業生在那落迦中作靜息王。言卵胎溼化生者。即是四生。瑜伽第二云。云何卵生謂諸有情破殼而出。彼復云何如鵝鴈孔雀鸚鵡舍利鳥等。云何胎生謂諸有情胎所纏裏剖胎而出。彼復云何如象馬牛驢等。云何溼生謂諸有情隨因一種溼氣而生。彼復云何如蟲蝎飛蛾等。云何化生謂諸有情業增上故具足六處而生或復不具。彼復云何如天那落迦全及人鬼傍生一分。若廣分別如毗曇第八顯宗十二俱舍第八順正理二十二婆沙一百二十。問。前說六趣何故復說四種生耶。答。俱舍第八云施設足論作如是說。四生攝五趣非五攝四生。不攝者何所謂中有。由是道理天等六趣攝生不盡故復重說卵等四生。問。若爾何故更說六趣。答。欲顯善惡受生差別故說六趣。問。若爾可故不說界耶。答。界通非情故此不說。真諦三藏亦同此意。六趣四生義如別章。
  然釋此文有其兩解。一云於六趣生死彼彼有情者明所捨身。墮彼彼有情眾中者辨所受身所受身中自有二類一六趣身二四生身。若依此釋身分生起通前二類。一云所受身者皆是四生。墮彼彼有情眾中是其總因。或有卵生等者別顯四生。故金剛仙論云卵生等者受生差別有色等者麤細差別。若依此說身分生起依四生說。
  自下第二約種子識廣辨受生差別。於中有二初明受生分位差別後明種依二執受。
  於中最初一切種子心識成熟展轉和合增長廣大。
  此即初也。文有三節。初明種識成熟次展轉和合三增長廣大。言於中最初一切種子心識成熟者此明種識成熟。謂於此趣生受生位中最初結生一切種子心識成熟初結生時種識成熟成羯羅藍名為結生。故瑜伽論第一卷云。爾時父母貪愛俱極最後決定各出一滴濃厚精血二滴和合住母胎中合為一段猶如熟乳凝結之時當於此處一切種子異熟所攝執受所依阿賴耶識和合依託。云何和合依託謂此所出濃厚精血合成一段與顛倒緣中有俱滅同時即由一切種子識功能力故有餘微細根及大種和合而生及餘有根同分精血和合搏生。於此時中說識已住結生續即此名為羯羅藍位。此羯羅藍中有諸根大種唯與身根及根所依處大種俱生即由此身根俱生諸根大種力故眼等諸根次第當生。又有此身根俱生根所依處大種力故諸根依處次第當生。由彼諸根及所依處具足生故名得圓滿依止成熟。乃至彼云羯羅藍識最初託處即名肉心。是識於此處最初託即從此處最後捨。依俱舍論第九云。有言精血即成根依謂前無根中有俱滅後有根者無間續生。又云有餘師云別生大種如依果糞別有蟲生。瑜伽所說同初師釋。若依順正理二十四取後說為正。廣如彼說。
  言展轉和合者。此有兩釋。一云初受生之時以識為緣根大種等展轉和合。故瑜伽第一卷云即由一切種子識功能力故有餘微細根及大種和合而生等。一云識與羯羅藍展轉和合。故攝大乘論云於母胎中識羯羅藍更相和合。無性釋論第三云異熟與其赤白同一安危。世親釋論意同無性。梁朝攝論第三云。論云是識託柯羅邏於母胎中變合受生。釋曰是識即是意識於一時中與柯羅邏相應故言託柯羅邏。此果報識異前染汙識故言變。由宿業功能起風和合赤白令與識同言合。即名此為受生。
  言增長廣大者。亦有兩釋。一云由前展轉和合力故羯羅藍等漸增長位根大種等增長廣大。一云由和合故名色漸漸增長廣大。故瑜伽第二云又羯羅藍漸增長時名之與色平等增長俱漸廣大如是增長乃至依止圓滿。應知此中由地界故依止造色漸漸增廣由水界故攝持不散由火界故成熟堅硬由無潤故由風界故分別支節各安其所。若分位者有二種位。一者胎藏八位二者通相八位。胎藏八位謂羯羅藍等。故雜集第六云自此已後根漸生長如緣起說。故列頌云最初羯羅藍次生遏部曇從此生閉尸閉尸生鍵南次缽羅賒佉後髮毛爪等及色根形相漸漸而生長。又瑜伽第二云。復次此胎藏八位差別。何等為八謂羯羅藍位遏部曇位閉尸位鍵南位缽羅賒佉位髮毛爪位根位形位。若已結凝箭內仍稀名羯羅藍。若表裏如酪未至肉位名遏部曇。若已成肉仍極柔軟名閉尸。若已堅厚稍堪摩觸名為鍵南。即此肉團增長支分相現名缽羅賒佉。從此以後髮毛爪現即名此位。從此後眼等根生名為根位。從此以後彼所依處分明顯現名為形位。大唐三藏云。羯羅藍此云和合。頞部曇此云胞。閉尸此云凝血。鍵南此云堅厚。缽羅奢佉此云支分。缽羅此云分。奢佉此云支。真諦三藏云。本識與父母遺體和合名為受生。於胎藏中略有五位。一者柯羅邏翻為凝滑。識與父母精血和合如薄酪即執為根爾時名為初受生。二者第二七日名頞呼陀翻為胎結。始有一胎結在凝滑中如凝酥在白酪乳中。三者第三七日名閉尸翻為肉團。男則上闊下狹女則下闊上狹肉猶少軟。四者第四七日名伽訶那翻為堅實。爾時肉團始堅強。五者第五七日名彼羅捨佉翻為枝枝。爾時始有頭足手腳等相貌方有業風吹破開九孔生大苦受。次後以去則有筋肉骨髮爪等。梁攝論疏第五卷說。問。羯羅藍等八位經幾許時方得圓滿。答。如瑜伽論第二卷說。彼云又於胎中經三十八七日。此之胎藏一切支分皆悉具足。從此以後復經四日方乃出生。如薄伽梵於入胎經廣說。此說極滿足者或經九月或復過此。若經八月此名圓滿非極圓滿。若經七月六月不名圓滿或復缺減。五王經云。何謂生苦。人死之時不知精神趣向何道未知生處普受中陰之形至於三七日中父母和合便來受胎。一七日如薄酪二七日如稠酪三七日如凝酥四七日如肉團五皰成熟巧風入腹吹其身體六情開張在母腹中生藏之下熟藏之上。母噉一杯熱食灌其身體如入鑊湯母飲一杯冷水亦如寒冰切體。母飽之時迫迮身體痛不可言母飢之時腹中了了亦如倒懸受苦無量。至其滿月欲生之時頭向產門劇如兩石挾山欲生之時母危父怖生墮草上身體細軟草觸其身如履刀劔忽然失聲大呼。此是大苦。又大集經二十五云。云何名為觀於生苦。從業因緣父母和合初受意識歌羅羅時其身猶如亭歷子許。是時未有入出氣息。乃至云歌羅羅時住六七日。六七日轉名頞浮陀是時形色猶如小棗住七七日轉名伽那是時形色如胡桃殼住八七日轉名閉尸形色猶頻婆羅果是時身邊有五胞出謂頭手腳。十三七日始有腹相。二十七日男女根別。二十一七日始生骨節。乃至三十六七日其身具足血肉毛根。三十八七日具足身枝。四日夜住在胎中臭穢之處爾時還憶本生之事憶已愁苦作是念言若我出胎當修善法願後更莫生如是處修不放逸遠離受生。始出母胎爾時舉身受迫迮苦外風觸手身亦復受苦身初至地以水摩洗復受大苦猶如地獄。爾時還失憶宿命事。生已復有老病死隨逐不捨。具說如彼。若廣分別如解脫道論第七卷及入胎經說。通相八位者。如瑜伽第二云云何八位謂處胎位出生位嬰孩位童子位少年位中年位老年位耄熟位。處胎位者謂羯羅藍等。出生位者謂從此後乃至耄熟。嬰孩位者謂乃至未能遊行嬉戲。童子位者謂能為彼事。少年位者謂能受用欲麈乃至三十。中年位者謂從此位乃至五十。老年位者謂從此位乃至七十。從此已上名耄熟位。
  依二執受。
  第二種識依二執受。於中有三初標章舉數次依數列名後約界分別。此即初也。上來已辨根等依識生起增長。此下明識依色根等。
  一者有色諸根及所依執受。二者相名分別言說戲論習氣執受。
  此即第二依數列名。謂受生位有異熟識執受二種為所緣境。一者執受五根及彼所依色香味觸為所依止。二者執相名分別三法習氣為所緣境。除無漏種非所緣故此所攝受皆是所緣。是故瑜伽五十一云。謂若略說阿賴耶識由於二種所緣境轉一由了別內執受故二由了外無分別器相故。了別內執受者謂能了別遍計所執自性妄執習氣及諸色根根所依處。此於有色界。若在無色唯習氣執受了別。了別外無分別器相者謂能了別依止緣內執受阿賴耶識故於一切時無有間斷器世間相。譬如燈燄生時內執膏炷外發光明如是阿賴耶識緣內執受緣外器相生起道理應知亦爾。又成唯識第二卷云。賴耶所緣有其三種一器世間二有漏種三有根身。阿賴耶識因緣力故自體生時內變為種及有根身外變為器。即以所變為自所緣行相仗之而得起故。廣說如彼。此中所說執受義者是能執受。執受五根及彼所依令不損壞為自所依。攝受種子為自所有亦名所依。
  然此執受諸教不同。俱舍第二云十八界中九無執受。彼約一義釋執受故。又彼云有執受此言何義。心心所法共所執持攝為依處名有執受損益展轉更相隨故。乃至廣說。正理第四有三師釋。一同俱舍。正理釋云。若爾色等即應一向名無執受心心所法不依彼故非根性故。不爾色等若不離根雖非所依而是心等之所親附故無此失。二毗婆沙師說。若諸色法逼迫斷壞便能生苦與此相違即能生樂。是己身攝名有執受。三有餘師說若諸有情執為自體一切處時方便防護乃至廣說。若爾應違契經所說故契經言若於是處識所執藏識所隨攝名有執受。雖有是說而不相違。有執受法略有二種。一者有愛及有身見執為己有名有執受若淨智生即便斷滅。二者為因能生苦樂至般涅槃隨轉不捨。是為經論各據一義。解云。經約有愛身見執為己有名有執受。論有三釋初師意說執為依處次師意說能生苦樂後師意說執為自體並符本論己身所攝名有執受即當為因生苦樂義。然第二師唯生苦樂初後兩師兼取餘義。經論合說總有四釋具說如彼。若依毗婆沙第一百四十八執受納息六教不同。恐繁不述。今依大乘三說不同。或有唯約生苦樂故名為執受。故集論云五色界全四界一分名有執受。既不說聲故知唯約生苦樂故名執受也。或有唯約攝為自體名有執受。如瑜伽五十一等云若無第八依止執受不可得故。又五十六云五執受非執受所餘一向非執受。準此等文唯約攝為自體明執受也。或有通約二義以明執受。如五十三云識執不執者。若識依執名執受色。此復云何。謂識所託安危事同和合生長。又此為依能生諸受。與此相違非執受攝。又瑜伽論第一百云。執受法者謂色法為心心所執持由託彼故心心所轉安危事同。同安危者由心心所任持力故其色不斷不壞不爛即由如是所執受色或時衰損或時攝益其心心所亦隨損益。與此相違名非執受。今此經中說執受者且依二義一者賴耶執根依處為自所依。二者執持種子為自所攝。具如諸論。
  有色界中具二執受。無色界中不具二種。
  此即第三約界分別。即準此文依大乘宗無色界中無眼耳等十種色界。非如摩訶僧祗部說具十色及五識身。而本業經無色諸天來入會中法華經中聞有頂香。如此等文皆依法處所攝色說。
  解深密經疏卷第十一

  解深密經疏卷第十二
  唐西明寺沙門圓測撰
  此即第二釋阿陀那識。
  廣慧。此識亦名阿陀那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隨逐執持故。
  梵云阿陀那此翻名執持。謂由此識隨逐於身執受色根令不失壞故說此識名為執持。依攝大乘有其二義釋阿陀那。一執受色根令不壞故二執受自體取彼生故。如彼第一具廣分別。依成唯識具有三義。故第三云以能執持諸法種子及能執受色根依處亦能執取結生相續故說此識名阿陀那。此當二論所說執受。
  此即第三解阿賴耶。
  亦名阿賴耶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攝受藏隱同安危義故。
  梵云阿賴耶此翻名藏。藏有三義一者能藏二者所藏三者執藏。故成唯識第二卷云此識具有能藏所藏執藏義故謂與雜染互為緣故有情執為自內我故。攝論第一亦辨三義。故彼論云復何緣故此識名阿賴耶識。一切有生雜染品法於此攝藏為果性故又即此識於彼攝藏為因性故或諸有情攝藏此識為自我故說名阿賴耶識。解云。藏義三種別者。第一能藏此即果法於因中藏謂識中種生現七識染果不離能生因故。第二所藏此即因種於果中藏謂所熏種藏在能熏七現識中成因性故。第三我愛所執藏義此即境於能執中藏。今依此經不同諸論謂由此識於有根身能攝受彼為所依止於彼藏隱與所依身同安危故。此即現識藏所依中故。名為藏於所藏中一分之義故。深密云於彼身中住者故。一體相應故。住者即此攝受藏隱一體相應同安危義。
  此即第四釋其心義。
  亦名為心。何以故由此識色聲香味觸等積集滋長故。
  梵音質多此翻為心。有其多義。一名集起集諸法種起諸法故。如成唯識第五卷說。二名積集。有其二義。一諸法種子所積集故。如攝論第一由種種法熏習種子所積集故。二外六境界積集滋長故。三名採集。採集種種所緣境故。如深密經及五蘊論。今依此經依第二義故名為心。此有二義一者積集二者滋長。由色等境之所積集及滋長故。若依成唯識論第三卷有七種名。此經四名外更加三名。三名者何。如彼論云或名所知依能與染淨所知諸法為依止故。釋如攝論十殊勝中第一殊勝名所知依。世親釋云。所應可知故名所知。所謂雜染清淨諸法即三自性。依是因義無性釋云。所應可知故名所知。依謂所依。此所依聲簡取能依雜染清淨諸有為法。不取無為由彼無所依義故。所依即是阿賴耶識是彼因故能引彼故如其所應。解云。世親菩薩許第八識通與三性為所依止。無性菩薩唯與依他起性為依不與遍計圓成為依。是彼因故者與染分依他為依。能引彼故者與淨分依他為依。問。如何兩論有此相違。解云。世親約通依故通三性。無性約親依故唯依他。各據一義亦不相違。或名異熟識。能引生死善不善業異熟果故。解云。異熟有三。一轉變而熟故名異熟。二異時而熟故名異熟。三異類而熟因是善惡果為無記故云異熟。三中唯取第三異類以前二名通餘果故。或名無垢識。最極清淨諸無漏法所依止故。解云。梵音阿末羅識此云無垢識。即妙覺位大圓鏡智相應心體名無垢識。最極清淨諸智定等無漏道法為依止故。故如來功德莊嚴經云如來無垢識是淨無漏界解脫一切障圓鏡智相應。廣如唯識疏第三卷說。
  自下第二明諸識俱轉差別。於中有三初法次喻後合。前中有二初阿陀那與六識俱轉後廣慧若於下明意識對五俱轉多少。初舉本末以辨俱轉後以意對五明其俱轉。然瑜伽等且約初義以辨俱轉。此中應說末那俱轉而不說者舉初舉後準可知故略而不說。故瑜伽等通約末那以辨俱轉。
  前中有二。初總標俱轉後逐難重釋。
  廣慧。阿陀那識為依止為建立故六識身轉。謂眼識耳鼻舌身意識。
  此即初也。以阿陀那為依止故六識身轉。謂眼識等。
  此中有識眼及色為緣生眼識。與眼識俱隨行同時同境有分別意識轉。
  自下第二逐難重釋。於中有二。初明眼識必意識俱後明四識與意識俱。此即初也。言此中者。依理門說有其二義一起論端義二簡持義上來總言諸識俱轉而未分別五必依意意不依五為欲發起如是義端故言此中。又於俱轉含有多義不可頓說簡餘諸義持取此義故言此中。言有識眼者。謂眼二種一有識眼名同分眼二無識眼名彼同分。簡彼同分名有識眼。
  然此同分及彼同分諸教不同。一薩婆多依十八界以釋同分彼同分義。謂十八界有業用者名為同分若無業用名彼同分。故俱舍論第二卷云。十八界中幾是同分幾彼同分。頌曰法同分餘二作不作自業。法同分謂一法界唯是同分。由諸聖者二念已去無我觀智緣一切法無不周遍是故法界恆名同分。雜心釋云一切法界意識境故。大婆沙云以無有法非三世攝意識境故。具說如彼。問。十七界意識所緣應皆同分無彼同分。答。十七界不依意識立為同分及彼同分。但依各別根境眼對色色對眼乃至身對觸觸對身。問。若爾意界及意識界唯應對法界立同分彼同分。是則緣餘十七界者應非同分。答。理應如是。然以意界及意識界能遍了一切法故依自作用立為同分。如眼等根有見等用必不立為彼同分故。有餘師說。法界總攝一切法盡。以十七界亦名法故。彼不應作是說。法名雖通而法界別故。由此前說於理為善。(解云。準此薩婆多宗通一切法非法界攝。)餘二。謂餘十七界皆有同分彼同分。何名同分彼同分耶。謂作自業不作自業。若作自業名為同分不作自業名彼同分。此中眼界已正當見名同分眼如是廣說乃至意界皆各於自界應說自用。迦溼彌羅國毗婆沙師說彼同分眼但有四種謂不見色已正當滅及不生法。西方諸師說有五種謂不生法復開為二一有識屬二無識屬。乃至身界應知亦然。意彼同分唯不生法。(解云。準此羅漢最後蘊同分意界約能緣義說為同分。不爾如何說為同分。)色界為眼已正當見名同分色。彼同分色亦有四種。乃至觸界亦爾。各對自根應說自用。應知同分及彼同分。眼若於一是同分於餘一切亦同分。彼同分亦如是廣說乃至意界亦爾。雜心亦爾。若依婆沙有其三釋。初師說同俱舍等。有作是說諸見色眼於自有情名同分眼於餘有情名彼同分眼。諸不見色眼於自有情名彼同分眼於餘有情亦名彼同分眼。復有說者諸見色眼於自有情名同分眼於餘有情非同分亦非彼同分。諸不見色眼於自有情名彼同分眼於餘有情非同分眼亦非彼同分。彼不應作是說云何有眼而非同分亦非彼同分。應作是說於三說中初說應理。具說如彼。又俱舍云。眼不共故依一相續建立同分及彼同分。色是共故依多相續建立同分及彼同分。如說色界聲香味觸應知亦爾。聲可如色。香味觸三至根方取是不共故一取非餘。理應如眼等不應如色說。雖有是理而容有共。所以者何香等三界於一及餘皆有可生鼻等識義。眼等不爾故如色說。若依雜心。謂眼見色是有分不見色是餘有分。謂色眼所見是有分所不見是餘有分。差別者若眼是一有分餘一切亦有分。若一餘有分餘一切亦餘有分。色若見者是有分非餘。耳鼻舌身聲香味觸亦如是。第一義如眼說。俗數如色說。解云。雜心意不分明。毗婆沙云。如色界聲香味觸界亦爾。同分彼同分品類差別皆相似故。然於此義或有欲令唯嗅嘗覺各自身中諸香味觸。彼作是說香味觸界依世俗理如色界說謂諸世間作如是語汝所嗅香我等亦嗅汝所嘗味我等亦嘗汝所覺觸我等亦覺。依勝義理香味觸界如眼界說謂一有情所嗅香界餘不能嗅若一有情所嘗味界餘不能嘗若一有情所覺觸界餘不能覺。問。若一觸界二有情身各在一邊共所逼觸豈非勝義如色界說。答。如是觸界有多極微和集一處二身逼觸各得一邊無共得者故勝義理如眼界說。香味二界準此應知。復有欲令亦嗅嘗覺他及非情諸香味觸。若已受用及受用時依世俗理如色界說謂諸世間說共得故。依勝義諦如眼界說一所受用餘不得故。若未受用香味觸界依勝義理亦得如色界說謂在未來當至現在有多人等共得義故。若依前義應作是說香味觸界依世俗理如色界說依勝義理如眼界說。若依後義應作是說香味觸界若已受用及受用時依世俗理如色界說依勝義理如眼界說。若未受用依勝義理亦可得言如色界說。是故諸論皆作是說。如色界聲香味觸界亦爾。以香味觸可共得故。眼等六識同分彼同分生不生法故如意界說。
  次釋同分彼同分名。依俱舍論有其三義。故彼問言云何同分彼同分義。根境識三更相交涉故名為分。或復分者是己作用。或復分者是所生觸。同有此分故名同分。與此相違名彼同分。由非同分與彼同分種類分同名彼同分。正理同俱舍。雜心論云。問有分餘有分有何義。答有分時說有分。眼界有二種有業及無業分。彼有業分為無業分所分故說有分。彼無業分亦為有業分所分亦說有分。二分俱得有分相。依經部宗未見正文。準同大乘於理無違。今依大乘諸論不同。若依世親安慧五蘊論唯約五內處釋同分義。故彼論皆云幾同分謂五內有色界與彼自識等境界故。幾彼同分謂彼自識空時與自類等故。解云。同分等境義故名同分。集論第三雜集第五意同五蘊。故集論云云何同分彼同分。幾是同分彼同分。為何義故觀同分彼同分耶。謂不離識彼相似根於境相續生故。離識自類相似相續生故。是同分彼同分義。初是同分。諸根與識俱識相似於諸境相續生故。由根與識相似轉義說名同分。第二是彼同分。諸根離識自類相似相續生故。由根不與識合。唯自體相似相續生。根相似義說彼同分。色蘊一分眼等五有色界處一分是同分彼同分。又瑜伽五十六亦依五內處說。彼云問十八界中幾是同分幾彼同分。答有識眼界名為同分所餘眼界名彼同分。如眼界乃至身界亦爾。唯根所攝內諸界中思量同分及彼同分。非於色等外諸界中。當知法界諸有所緣如心界說。諸無所緣如色等說。若深密經闕無此文。梁攝論所列。解節經云依有識眼根緣外色麈眼識得生。真諦解云。若死人眼名無識眼故言有識以簡無識。此釋不然。若捨命後不成眼故也。下有識耳等準此應知。
  與眼識俱隨行等者。此名眼識起時必有分別意識同時隨行同緣一境。
  有識耳鼻舌身及聲香味觸為緣生耳鼻舌身識。與耳鼻舌身識俱隨行同時同境有分別意識轉。
  此即第二釋餘四識與意識俱。準上應知。
  廣慧。若於爾時一眼識轉。即於此時唯有一分別意識與眼識同所行轉。
  自下第二別釋俱轉多少於中有二。初明意識與眼識俱轉。後明意識與眼等二三四五識俱轉。此即第一明意識與眼識俱轉。一緣合故。
  若於爾時二三四五諸識身轉。即於此時唯有一分別意識與五識身同所行轉。
  此即第二明隨所緣境等緣合多少。是一意識與眼等五識俱轉多少其數不定。深密經云無分別意識。依解節經等皆云分別意識。與此本同。故知分別為正。
  此即第二舉喻重釋。於中有二初水浪多少喻二鏡影多少喻。
  廣慧。如大瀑水流若有一浪生緣現前唯一浪轉。
  前後二喻有差別者諸說不同。一云二喻意趣各別。如真諦記。水生浪譬六識與本識同生滅義。鏡生影譬諸識雖起非本識體轉作六識。一云二喻意趣無異。同顯諸識俱轉義故。如瑜伽論第五十一顯揚十七。今解二喻諸教不同。有處欲顯所依能依二種差別故說二喻。如瑜伽六十三云。云何名為勝義道理建立差別。謂略有二識一阿賴耶識二轉識。阿賴耶識是所依轉識是能依。此復七種所謂眼識乃至意識。譬如水浪依止瀑流或如影像依止明鏡。如是名依勝義道理建立所依能依差別。有處為顯第八與七俱轉。如瑜伽五十一顯揚十七。有處為顯第八與七不異義故。如成唯識第七云。八識自性不可言定一行相所依緣相應異故又一滅時餘不滅故能所熏等相各異故。亦非定異經說八識如水波等無差別故定異應非因果性故。如幻事等無定性故。如前所說識差別相依理世俗非真勝義。真勝義中心言絕故。如伽他說心意識八種俗故相有別真故相無別相所相無故。今此經文意含有如上所說諸義。或可此經二喻意異。前喻俱起及因果相續不斷義。如成唯識第三卷云恆言遮斷轉表非常猶如瀑流因果法爾。具說如彼。後喻俱起及八不轉成七及受用無盡義。前中有三。初一緣一浪喻。次多緣多浪喻。後然此下自類無斷喻。此即第一一緣一浪喻。
  若二若多浪生緣現前有多浪轉。
  此即第二多緣多浪喻。
  然此瀑水自類恆流無斷無盡。
  第三自類不斷喻。入楞伽經亦同此意。故彼頌云如海遇風緣起種種波浪現前作用轉無有間斷時藏識海亦然境等風所繫恆起諸識浪現前作用轉。
  又如善淨鏡面若有一影生緣現前唯一影起。
  自下第二鏡影多少喻。於中有三初一緣一影喻二多緣多影喻後非此下受用無盡喻。此即第一一緣一影喻。
  若二若多影生緣現前有多影起。
  此即第二多緣多影喻。
  非此鏡面轉變為影。亦無受用滅盡可得。
  此即第三受用無盡喻。言非此鏡面轉變為影等者。真諦記云。鏡影生藉緣鏡不轉作影。六識藉緣麈生者竝用前六識種子生後六識非為本識體轉作六識。今解。轉變自有二義。一者因變種子賴耶變成七識。二者果變現行第八變自相分而不能變眼等七識。今此經中約果變義故非此鏡面轉變為影。又此鏡面現影無滅意顯第八生果無盡。問。如何合中唯舉水波。解云。義準可知略而不說。若爾如何深密解節具合二喻。解云。梵本有此差別。
  自下第三舉法同喻。於中有二。初明一緣一識轉後明多緣多識轉。
  如是廣慧。由似瀑流阿陀那識為依止為建立故。若於爾時有一眼識生緣現前即於此時一眼識轉。
  此即第一明一緣一識。
  若於爾時乃至有五識身生緣現前即於此時五識身轉。
  此即第二明多緣多識轉。準上應知。
  此下第二辨秘密善巧答前兩問。於中有二初依問正釋後廣慧齊此下結答前問。前中有二初明地前非佛所說後明地上是佛所說。
  廣慧。如是菩薩雖由法住智為依止為建立故於心意識秘密善巧。然諸如來不齊於此施設彼為於心意識一切秘密善巧菩薩。
  此即初也。法住智者。依薩婆多宗知果法所住因故名法住智。故大婆沙一百一十云。問何故名法住智。答法者是果住者是因。知果法所住因故名法住智。謂知三界下中上果所住之因名法住智。廣說如彼。依經部宗。知法常住故名法住智。故成實論第十六云知諸法生起名法住智如生緣老死乃至無明緣行。以有佛無佛此性常住故曰法住智。今依大乘。依顯揚論第十五云法住智者謂依素怛纜等安立法門智。依瑜伽論同顯揚論。故第十云云何法住智謂如佛施設開示無倒而知。又九十四云。云何法住智。謂如有一聽聞隨順緣生緣起無倒教已。於緣生行因果分位。住異生地便能如實以聞思修所成作意如理思惟。能以妙慧悟入信解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諸如是等。如其因果安立法中所有妙智名法住智。今此所說意同顯揚瑜伽第十。此意說云地前菩薩雖由法住智力了知心意識中世俗差別而未證解於心意識秘密勝義是故世尊不齊於此施設彼為善巧菩薩。
  廣慧。若諸菩薩於內各別如實不見阿陀那不見阿陀那識不見阿賴耶不見阿賴耶識不見積集不見心。
  自下第二正明地上是佛所記。於中有二。初總答兩問後是名下別答兩問。謂前答中含有二義。一者教所詮義以答初問。二者依義設教即答後問。於中有二。初約第八三名辨如實知後約十八界明如實知。此即初也。
  然釋此文諸說不同。真諦記云。菩薩若如此前來見識色等此依俗解佛不記說此人解心意識秘密義。由如實不見前來所明識義佛方記說此人解心意識秘密義。此明識虛妄無所有即真。由達本秘密於虛妄之末方始明了也。又解云。於內各別者內謂真如諸法自體故名為內。各別者隨詮顯真名為各別。此意說地上菩薩依勝義諦由根本智於內各別由證真如境上如實不見阿陀那用如實不見阿陀那體。賴耶及心體用差別準此應知。又解云。於內各別者。阿陀那等諸法體上皆有自共相道理。於中自相現量境故名之為內。諸法自相各附自體名為各別。是故雜集第一云自內所受是知義。此即現量知自相義。又瑜伽第二復作此言依知言說者謂各別於內所受所證所觸所得由此因緣為他宣說。若依此釋正體後得皆是現量。如實了知陀那自相離諸分別故名不見。非無分別乃名不見。
  不見眼色及眼識不見耳聲及耳識不見鼻香及鼻識不見舌味及舌識不見身觸及身識不見意法及意識。
  此釋不見十八界故名善巧菩薩。
  是名勝義善巧菩薩。如來施設彼為勝義善巧菩薩。
  此即第二別答前兩問。文有兩節。初是名勝義善巧菩薩者牒上所證之義以答前問。後如來施設彼為勝義善巧菩薩者牒上能詮之教以答後問。或可是名兩字該通兩段。
  廣慧。齊此名為於心意識一切秘密善巧菩薩。如來齊此施設彼為於心意識一切秘密善巧菩薩。
  此即第二結答前問。如文可知。
  自下第二舉頌略說。於中有二。初發起頌文後舉頌略說。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日。
  此即第一發起頌文。
  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
  此即第二舉頌略說。然釋此頌諸論不同。依攝大乘無性釋曰。言甚深者世聰叡者所有覺慧難窮底故。言甚細者諸聲聞等難了知故。是故不為諸聲聞等開示此識彼不求微細一切智智故。一切種子如瀑流者剎那展轉相續不斷如水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者懷我見者不為開示恐彼分別計執為我。何容彼類分別計執窮生死際行相一類無改易故。世親釋云。阿陀那識者所釋翼名。甚深細者難了知故。一切種子如瀑流者次第轉故一切種子剎那展轉如瀑水流相續轉故。恐彼分別執為我者一行相轉故分別執可得。成唯識論護法釋云。以能執時諸法種子及能執受色根依處亦能執取結生相續故說此識名阿陀那。無姓有情不能窮底故說甚深。趣寂種姓不能通達故名甚細。是一切法真實種子緣繫便生轉識波浪。恆無間斷猶如瀑流。凡即無姓。愚即趣寂。恐後於此起分別執墮諸惡趣障生聖道故我世尊不為開示。深密頌云。諸種阿陀那能生於諸法我說水鏡喻不為愚人說。解節經曰。執持識深細諸種子恆流於凡我不說彼勿執為我。
  解深密經疏卷第十二

  解深密經疏卷第十三
  唐西明寺沙門圓測撰
  一切法相品第四
  將釋此品有其二種。一解品名二釋文義。題云一切法相品者自有兩釋。一云三性非一故言一切。皆持自性軌生物解名之為法。相謂體相或相狀相謂所執等是一切法體性相狀。總說三性名一切法即持業釋。若一一性名一切法是依主釋以一一性非一切故。一云一切法者。略有二釋所謂有為及無為等中即有五謂心心法等。廣有百法謂八識等。然此三性是一切法體性相狀故名一切法相。若依此釋於三性中前之二性名一切法相即持業釋二性皆具一切法故。後圓成實名一切法相是依主釋是一切法之體相故。雖有兩釋後釋為勝。下經文不違理故。如下經說所執依他皆云一切圓成實性是一切法平等真如。此品廣明一切法相三性道理故名一切法相品。深密題云聖者功德林菩薩問品者梵本經文有此異故。第二正釋文。就所觀境自有二種一真俗諦境二有無性境。上來已釋真俗二境。自下當辨有無性境。初明有性即是三性。後說無性即三無性。於二品中依有立無。有性是本所以先明無性是末故在後說。由斯理故世親菩薩三十頌云即依此三性立彼三無性。就此品中文別有二初菩薩請問後如來正答。就請問中復分為二初舉所問教後依教發問。
  爾時德本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於諸法相善巧善薩。
  此即初也。文有兩節。初約時分辨問答者。深密經云功德林者以德成人如樹成林法喻雙舉名功德林。今德本者從無量劫久殖德本。解云。此是從因立號。種殖福智二種德本故言德本。於諸法相善巧菩薩者舉所問教。諸法相者辨所觀法。善巧菩薩者能觀人也。
  於諸法相善巧菩薩者齊何名為於諸法相善巧菩薩。如來齊何施設彼為於諸法相善巧菩薩。說是語已。
  此即第二依教發問。文有兩節。初牒所問教後齊何等者正發問辭。問有二意。一問菩薩善巧齊何分位二問施設善巧之名。或可前明所詮之義後問能詮之教。
  自下第二世尊正說。於中有二初讚問許說後諸法相下對問正說。前中有三初標問答者次讚問有益後敕聽許說。
  爾時世尊告德本菩薩曰。
  此即初也。
  善哉德本。汝今乃能請問如來如是深義。汝今為欲利益安樂無量眾生哀愍世間及諸天人阿素洛等。為令獲得義利安樂故發斯問。
  第二讚問有益。文有二節。初讚問深義後讚問有益。準上應知。
  汝應諦聽。吾當為汝說諸法相。
  第三敕聽許說。
  自下第二對問正說。於中有二初約所觀辨諸法相後復次德本下約能觀人明善巧菩薩。前中有二先法後喻。法中有三初標章舉數次問答列名後次第別釋。
  謂諸法相略有三種。
  此即初也。然此略言自有兩釋。一者廣略略。謂一切法廣雖百法略唯三性。今對百法故言略也。二者要略略。故攝大乘云謂所知相略有三種。無性釋云略有三種者謂一切法要有所應知所應斷所應證差別故。
  第二問答列名。先徵後列。
  何等為三。
  此即徵也。
  一者遍計所執相。二者依他起相。三者圓成實相。
  此即列名。然三相名有通有別。言三相者是其通名。三謂標數。相即體性或相狀相。即六釋中帶數釋也。具如別章。
  言別名者。一者遍計所執。攝大乘論第四卷云。云何成遍計所執何因緣故名遍計所執。無量行相意識遍計顛倒生相故名遍計所執。自相實無唯有遍計所執可得是故說名遍計所執也。解云。此文雙答二問。或可次第答前兩問。世親釋云。無量行相者所謂一切境界行相。意識遍計者謂即意識說名遍計。顛倒生相者謂是能生虛妄顛倒所緣境相。自相實無者實無彼體。唯有遍計所執可得者唯有亂識所執可得。無性釋云。無量行相者謂種種我法境界影像。(一云依他因緣我法一云所執我法。)意識遍計者謂即意識說名遍計。顛倒生相者謂亂識所取能取義相生因。(一云遍計所執境義相生顛倒亂識之因。一云所執無量行相與依他起相見生因。)故名遍計所執者謂即遍計所執義相名為遍計所執自性。自相實無唯有遍計所執可得者謂於實無我及法中唯有遍計所執影像相貌可得故名遍計所執。依成唯識第八卷云。周遍計度故名遍計謂能遍計虛妄分別。分別謂所妄執蘊處界等若法若我自性差別總名遍計所執自性。然能遍計自有兩說。一云八識及諸心所有漏攝者皆能遍計。虛妄分別為自性故。皆似所取能取現故說阿賴耶。以遍計所執自性妄執種為所緣故。(此是安慧論師義也。)有義。第六第七心品執我法者是能遍計。唯說意識能遍計故。廣說如彼。(此即護法菩薩宗。)深密經云虛妄分別相因緣相第一義相。真諦三藏所翻諸論分別性依他性真實性。楞伽經云妄計自性緣起自性圓成自性者。譯家別故。今言遍計所執者舉遍計意取所執。若遍計所執者是依主釋。若以所執對性即持業釋所執即性故。二者依他起。攝大乘云。若依他起自性實唯有識似義顯現之所依止。云何成依他起。何因緣故名依他起。從自熏習種子所生依他緣起故名依他起。生剎那後無有功能自然住故名依他起。世親釋云。謂從自因生。生已無能暫時安住名依他起。無性釋云。謂從遍計所執名言熏習種生。依自種子他所生故名依他起此說彼體依他而生。生剎那後無有功能自然住者此說彼體依他而住。由此二因名依他起。所言住者。依勝軍義生剎那後別立住時名依他住。依護法宗即生剎那暫有用故義說為住。有為諸法依因託緣而得生起名依他起。故三十唯識云依他起自性分別緣所生。護法釋云依他眾緣而得生起名依他起。三者圓成實性。攝大乘云。由無變異性故。又由清淨所緣性故。一切善法最勝性故。由最勝義名圓成實。世親釋云。由無變異性故者謂無虛誑性如不虛誑臣。由最勝義名圓成實者謂由清淨所緣性故最勝性故名圓成實如圓成衣。無性釋云圓滿成就真實為性。略不說喻。餘同世親。成唯識云。二空所顯圓滿成就諸法實性名圓成實。顯此遍常體非虛謬簡自共相虛空我等。解云。二空所顯者略出體性。具三義故名圓成實。一者圓滿即顯遍滿義簡色是質礙等自相。二者成就即顯常義簡諸共相苦無常等雖是共相即無常故。三者諸法實性顯非虛誑簡於虛空外道我等雖說遍常是虛謬故。又成唯識云無漏有為離倒究竟勝用周遍亦得此名。然此經中說初非後。說得名者皆持業釋。遍計所執乃至圓成即是性故。
  自下第三次第別釋。別釋三分為三。
  云何諸法遍計所執相。
  就初相中先問後答。此即問也。
  謂一切法名假安立自性差別乃至為令隨起言說。
  此即答也。謂一切法無實自性但隨妄情名言假立我諸自性。如說謂我或說色等我法自性。或說假我或說實我或可見色不可見等我法差別。如是假立自性差別已乃至為令世間有情隨起言說。依成唯識第八復云。謂所妄執蘊處界等若我若法自性差別。此所妄執自性差別總名遍計所執自性。廣說自性及差別義如世親無性攝大乘釋第四卷及瑜伽論七十三等。
  云何諸法依他起相。
  此下第二辨依他起。先問後答。此即問也。
  謂一切法緣生自性。則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無明緣行乃至招集純大苦蘊。
  此即答也。文有兩節。初總相出體。謂從緣生一切煩惱業生雜染從緣生故皆名依他。汎論依他自有二種一者雜染二者清淨。故成唯識第八云有漏無漏皆依他起依他眾緣而得起故。頌言分別緣所生者應知亦說染分依他。此經亦爾說染非淨。
  言則此有故等者指事別釋。然前二句有差別者。薩婆多宗。如俱舍論第九卷云何故世尊說前二句謂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為於緣起知決定故。依無明有諸行得有非離無明可有諸行。又為顯示諸支傳生。謂依此支有彼支得有由彼支生餘支得生。又為顯示三際傳生。謂依前際有中際得有由中際有後際得生。又為顯示親傳二緣謂有無明無間生行或展轉力諸行方生。(一云無明支後即起行支名無間生行。起無明已次起無記心後起行支名展轉力諸行方生。一云無明望行名無間生。無明望識等名展轉生。)有餘師釋。如是二句為破無因常因二論。(此有立破。具如彼論。)軌範諸師釋此二句。為顯因果不斷及生。謂依無明不斷諸行不斷即由無明生故諸行得生。如是展轉皆應廣說。若廣分別如順正理第二十五。依瑜伽論第十卷云。問云何說言此有故彼有。答由未斷緣餘得生義故。問云何此生故彼生。答由無常緣餘得生義故。依雜集第四云。相者謂無作緣生故無常緣生故勢用緣生故是緣生相。由此相故薄伽梵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無明緣行乃至廣說。此有故彼有者顯無作緣生義。唯由有緣故果法得有。非緣有實作用能生果法。此生故彼生者顯無常緣生義。非無生法為因故少所生法而得成立。無明緣行等者顯勢用緣生義。雖復諸法無作無常然不隨一法為緣故一切果生。所以者何以。諸法功能差別故。如從無明力故諸行得生乃至生力故得有老死。若廣分別如彌勒菩薩所問論第五卷說。招集純大苦蘊者。依俱舍論。如是純言顯唯有行無我我所。大苦蘊言顯苦積集無初無後。集言為顯諸苦蘊生。依大毗婆沙第二十四云。復次此十二支緣起法有根有莖有枝有葉有華有果猶如大樹。此中根者謂無明行。莖者謂識名色。枝者謂六處。葉者謂觸受。華者謂愛取有。果者謂生老死。此十二支緣起法樹或有華有果或無華無果有華有果者謂異生及有學無華果者謂阿羅漢。依瑜伽第十云。問於緣起中何等是苦牙誰守養苦牙何等為苦樹。答無明行緣所引識乃至受是苦牙受緣所引愛乃至有是守養苦牙生與老死當知是苦樹。
  若依攝論約十一識明依他起。故攝大乘云。論曰此中何者依他起相。謂阿賴耶識為種子虛妄分別所攝諸識。此復云何。謂身身者受者識彼所受識彼能受識世識數識處識言說識自他差別識善趣惡趣死生識。此中若身身者受者識彼所受識彼能受識世識數識處識言說識此由名言熏習種子。若自他差別識此由我見熏習種子。若善趣惡趣死生識此由有支熏習種子。乃至云如是名為依他起相。世親攝論第四釋云。身謂眼等五界。身者謂染污意。無性云眼等五識所依意界名身者識。能受者謂意界。無性云第六意識所依意界名受者識。彼所受識者謂色等六外界。彼能受識者謂六識界。世識者謂生死相續不斷性。無性云世識者謂似三時影現。數識者謂算計性。無性云謂似一等算數影現。處識者謂器世間。無性云謂似聚落園等影現。言說識者謂見聞覺知四種言說。如是諸識皆用所知依中所說名言熏習差別為因。自他差別識者謂依止差別。此由前說我見熏習差別為因。無性云謂身等識我我所執相續不斷執我我所他他所等有差別故。善趣惡趣死生識者謂生死趣種種差別。此由前說有支熏習差別種子。無性云謂似天人及捺落迦傍生餓鬼死生影現也。廣如無性世親釋論第四。然此諸識有差別者。若依無性。眼等五識所依意界名身者識。第六意識所依意界名受者識。解云。無性論意眼等五識所依意界即是賴耶名身者識。第六意識所依意界即是末那名受者識。若依世親與此相翻。第七末那名身者識。第八賴耶名受者識。故彼論云身者謂染汙意受者謂意界。又此諸識數有差別。若依梁論及成唯識皆云十一。若依攝大乘自有兩文。前文十一。後文十二謂開善趣惡趣死生識以為二故一善趣惡趣識二死生識。故彼論云業果異熟無數量故所受死生無數量故。無性釋云善趣惡趣及與死生。解云。說故及言故知十二。世親不釋故為十一。於理無違。
  云何諸法圓成實相。
  自下第三釋圓成實。於中先問後答。此即問也。
  謂一切法平等真如。
  此即答也。於中有二初正出體後顯勝用。此即初也。謂前所說遍一切法一味真如以為體性。若依中邊圓成實性自有二種。故第二云此圓成實總有二種無為有為有差別故。無為總攝真如涅槃無變異故名圓成實。有為總攝一切聖道於境無倒故亦名圓成實。若依攝大乘圓成實性自有四種。彼論云云何應知圓成實自性。應知宣說四清淨法。一者自性清淨謂真如空實際無相勝義法界。二離垢清淨謂即此離一切障垢。三者得此道清淨謂一切菩提分法波羅蜜多等。四者生此境清淨謂諸大乘妙正法教。由此法教清淨緣故非遍計所執自性。最淨法界等流性故非依他自性。如是四法總攝一切清淨法盡。此中有二頌。幻等說於生說無計所執若說四清淨是謂圓成實自性與雜垢清淨道所緣一切清淨法皆四相所攝。廣如無性世親釋論第五卷說。
  此經上來別約三法釋三性義。若依中邊第二成唯識第八約四諦義通釋三性。若依雜集第五約蘊界處三科法門通說三性。若依大般若約一切法通釋三性。故無性釋論第四卷云。如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中亦說。佛告慈氏。若於彼彼行相事中遍計為色為受為想為行為識乃至為一切佛法。依止名想施設言說遍計以為諸色自性乃至一切佛法自性。是名遍計所執色乃至遍計所執一切佛法。若復於彼行相事中。唯有分別法性安立。分別為緣起諸戲論。假立名想施設言說謂之為色乃至謂為一切佛法。是名分別色乃至分別一切佛法。若諸如來出現於世若不出世。法性安立法界安立。由彼遍計所執色故。此分別色於常常時於恆恆時是真如性無自性性法無我性實際之性。是名法性色。乃至由彼遍計所執一切佛法故此分別一切佛法於常常時於恆恆時乃至是名法性一切佛法。廣說如經。
  於此真如諸菩薩眾勇猛精進為因緣故如理作意無倒思惟為因緣故乃能通達。於此通達漸漸修習乃至無上正等菩提方證圓滿。
  此顯勝用。謂於真如。諸菩薩眾資糧位中勇猛精進。於加行位無倒思惟。由此因緣見道位中乃能通達。住修道位漸漸修集。至究竟位方證圓滿。若依瑜伽第七十三有其三用一證得清淨用二解脫二縛用三引發功德用。故彼論云乃至能令證得清淨能令解脫一切相縛及麤重縛亦令引發一切功德。解云。如次即當見等三道。
  然此三相體性寬狹諸說不同。且依真諦三藏說云。第八賴耶名依他起。眼等七識為分別性。依他無生分別無相為真實性。又解。眼等八識為依他起。所變相分為分別性。依他無生分別無相為真實性。又解。眼等八識見分相分名依他起。妄所執境為分別性。依他無生分別無相為真實性。如上兩解理且不然。眼等八識及諸相分等從緣生云何遍說第八賴耶名依他起眼等七識為分別性。分別無相依他無生不異二性如何說彼名真實性。如此等過不可具陳。已外諸說恐繁不敘。今述諸教所說三性總有二門。一所執雜染不倒門。謂妄所執實我實法都無所有但隨妄情而施設故說之為有如是皆名遍計所執。一切雜染諸有漏法從緣生者名依他起依因託緣而得生故。一切有為無漏道諦及諸無為名圓成實二種皆是不顛倒故。二所執緣生不變門。謂妄所執實我法等隨情有故名所執性。有漏無漏一切有為皆依他起。一切諸法平等真如不變異故名圓成實。於上二門諸教不同。自有聖教說前非後。如楞伽經第四卷說大慧正智如如者不可壞故名成自性。辨中邊論亦同此說。自有聖教說後非前。如瑜伽論七十四云。問第二自性幾所攝答四所攝。問第三自性幾所攝答一所攝。自有聖教二種俱有。如成唯識第八卷云。分別緣所生應知且說染分依他淨分依他亦圓成故。或諸染淨心心所法皆名分別能緣慮故是則一切染淨依他皆是此中依他起攝。攝論第四云二者依他雜染清淨性不成故。世親釋云由即如是依他起性若遍計時即成雜染無分別時即成清淨由二分故一性不成。無性釋意亦同此說。今此一部說後非前唯說真如圓成實故。或可說前非後唯說染法為緣生故。或可通有二義前二說故。若廣分別如三性章。
  自下第二舉喻重釋。於中有二初明翳淨眼境三相喻後善男子下頗胝迦寶四事喻。前中三喻即分為三初眩翳過患喻次眩翳眾相喻後淨眼本境喻。例有二節初正明喻說後舉法同喻。
  善男子。如眩翳人眼中所有眩翳過患。遍計所執相當知亦爾。
  此即第一眩翳過患喻。此喻意云。由眼有翳便發眼識及眼識同時分別意識。由此二識引生第二念中分別意識作毛輪等解。然毛輪自有二種。一者分別意識所計實毛輪等即說此為眼翳過患以此過患喻所執性。二者即彼分別意識所依所託似毛輪相即說此為眩翳眾相喻依他起。如後當說。此用過患喻所執性故言遍計所執當知亦爾。或可眩翳過患者即說眩翳名為過患。此意說言由所執故生依他起似由眩翳現毛輪等故。瑜伽論七十三云如眼若有翳等過患便有髮毛輪等翳相現前可得若無彼患便不可得但有自性無顛倒取。問。如何依他喻所執性。答。無淨色喻圓成故故無有失。問翳眼眼識。見毛輪不。解云。西方諸師自有兩釋。一安慧宗。眼等五根亦緣毛輪第二月等。故雜集云迦末羅病損壞眼根見青為黃。護法菩薩說眼等識緣實境起。是現量故。瞿婆論師二十唯識梵本記中自有二說。一云五識唯緣實境。是故阿毗達磨經云無有眼等識不緣實境起意識有二種緣實不實境。故知五識唯緣實境一云五識亦緣不實。是故經云由亂眼根及眼識引亂意識生由不亂眼及眼識引不亂意識。故知五識見第二月及空華等。此中所說過患等文依前三說準即可知。
  如眩翳人眩翳眾相或髮毛輪蜂蠅苣勝或復青黃赤白等相差別現前。依他起相當知亦爾。
  第二眩翳眾相喻。喻依他相當知亦爾。謂眩翳人似毛輪相非實似實故。喻依他起非有似有當知亦爾。
  如淨眼人遠離眼中眩翳過患。即此淨眼本性所行無亂境界。圓成實相當知亦爾。
  第三淨眼本境喻。謂彼淨眼本所行境青黃等色自性清淨無毛輪等眩翳過患。圓成實性當知亦爾自性清淨於依他起無所執性。
  此下第二頗胝迦寶四色喻。於中有二初廣辨四喻後如是德本下舉法同喻。前中四喻即分為四。
  善男子。譬如清淨頗胝迦寶若與青染色合則似帝青大青末尼寶像。由邪執取帝青大青末尼寶故惑亂有情。
  此即第一青色相應喻。文有五節。義含四種。意喻三性。文五節者。一清淨頗胝迦者依他起。二若與青染色合者喻言說習氣。此明依他起與言說習氣合。三即似帝青大青等者喻依他起由我法分別名言種子力故雖在內識而似外現。四由邪執取帝青等者此喻由邪執故執為實有。五惑亂有情者此喻邪師將己所執惑亂有情令生實解。義含四者。準下合文喻中有四。一頗胝迦者喻依他起。二與青染色合者喻名言熏習與依他合。三由邪執取等喻彼能執。四即彼所執情有理無喻圓成實。言意三者。謂青染色合乃至惑亂有情喻所執性。頗胝迦寶喻依他起。無實帝青喻圓成實。下三色喻皆具諸義準此應知。譬如清淨頗胝迦寶者此出寶體。此處無名故不翻之。應師經音云此云水玉或云白珠。深密經云清淨瑠璃者譯家別故。若依俱舍妙高山王四寶所成謂金銀吠瑠璃頗胝迦。此頗胝迦即當赤色。又即彼云日輪下面頗胝迦寶火珠所成月輪下面頗胝迦寶水珠所成。準此等文其頗胝迦亦具眾色。今於此經且舉白色以對四色。由此下文不說白色。若與青染色者明色轉變。謂頗胝迦與青色合即似帝青大青末尼寶像。帝青等者謂天帝釋青及大青。末尼寶者此云如意珠。即說頗胝迦名為如意。或可所似帝青等即是末尼。由邪執等者顯諸世間執似為實為他宣說迷亂有情。此意說云。阿賴耶識由我法執習氣力故變似我法諸有情類執為實我惑亂有情。據實頗胝迦上無實青等。於賴耶上無所執性應知亦爾。後當分別。
  若與赤染色合則似琥魄末尼寶像。由邪執取琥魄末尼寶故惑亂有情。
  第二赤色相應喻。深密經云置赤色中即出赤波頭摩尼摩尼寶光明現前。
  若與綠染色合則似末羅羯多末尼寶像。由邪執取末羅羯多末尼寶故惑亂有情。
  第三綠色相應喻。末羅羯多此處無名故不翻之。有說此云煞色寶。由此寶故煞一切色盡壞故。依深密經但言綠色。
  若與黃染色合則似金像。由邪執取真金像故惑亂有情。
  第四黃色相應喻。與深密經有差別者。此云金像。彼云金色摩尼之寶。後三種喻準初可知。
  如是德本。如彼清淨頗胝迦上所有染色相應。依他起相上遍計所執相言說習氣當知亦爾。
  自下第二舉法同喻。合上四義即分為四。一合種子二合相執三合依他四合成實。此之四義於前喻中文雖有五義合有四故以四義合上喻文。此即初也。然此四義自有兩說。一云初一執緣次三如次喻其三性。一云初二喻所執性由種現執成所執故。此即初也。謂於頗胝迦上所有染色相應義故頗胝迦上似青色像現。如是由依他上妄執種子為因緣故於賴耶上似色聲等依他相現。
  如彼清淨頗胝迦上所有帝青大青琥魄末羅羯多金等邪執。依他起相上遍計所執相執當知亦爾。
  此下第二合現行執。謂由前說執種子故能生依他似色等相。由現執故執彼為實。由此義故此上二段意顯三中遍計所執。
  如彼清淨頗胝迦寶。依他起相當知亦爾。
  第三合依他起。謂頗胝迦即似青等。如是依他由種子故似色聲等種種相現。
  如彼清淨頗胝迦上所有帝青大青琥魄末羅羯多真金等相於常常時於恆恆時無有真實無自性性。
  第四合圓成實。於中有二初重舉前喻後釋法同喻。此即初也。於頗胝迦上無實青等名無有真實亦名無自性性。或可無真實者遮青等實。無自性性者雖無青等實而有頗胝迦性。
  即依他起相上由遍計所執相於常常時於恆恆時無有真實無自性性。圓成實相當知亦爾。
  此即第二釋法同喻。於依他上無有所執實我等性即此名為無自性性。或可於依他上無有所執實而有無自性性。於常常時及恆恆時者自有兩釋。一云依前前無故說常常言於後後無故說恆恆言。一云顯無有真實故說常常時無自性性故言恆恆時。
  問。此三性與七真如如何相攝。解云。如成唯識第八卷說。彼云如是三性與七真如云何相攝。七真如者一流轉真如謂有為法流轉實性。(有為有二種。一四相所為故名有為。二煩惱所為故名有為。此即煩惱所為。)二實相真如謂二無我所顯實性三唯識真如謂染淨法唯識實性。(今此所取能觀染淨唯識觀智即是真如也。)四安立真如謂苦實性五邪行真如謂集實性六清淨真如謂滅實性七正行真如謂道實性。此七實性圓成實攝根本後得二智境故。隨相攝者流轉苦集三前二性攝妄執雜染故。餘四皆是圓成實攝。辨中邊論第二卷云。差別真實略有七種謂流轉實相唯識安立邪行清淨正行。云何應知此七真實依三根本真實立耶。頌曰流轉與安立邪行依初二實相唯識淨正行依後一。顯揚論第三瑜伽七十七應準此攝於理無違。次後又問三性五事相攝云何。諸聖教說相攝不定。一瑜伽七十四說。依他性攝彼相名分別正智。圓成實性攝彼真如。遍計所執不攝五事。彼說有漏心心所法變似所詮說名為相。似能詮現施設為名。能變心等立為分別。無漏心等離戲論故但總名正智不說能所詮。四從緣生皆依他攝。二依辨中邊第二卷說。依他起性攝相分別。遍計所執唯攝彼名。正智真如圓成實攝。彼說有漏心及心所相分名相。餘名分別。遍計所執都無體故為顯非有假說為名。二無倒故圓成實攝。三依楞伽經第七卷說。依他起唯攝分別。遍計所執攝彼相名。正智真如圓成實攝。彼說有漏心及心所相見分等總名分別虛妄分別為自性故。遍計所執能詮所詮隨情立為名相二事。四依世親攝大乘論第四卷說。名屬依他起性。義屬遍計所執。彼有漏心心所法相見分等由名勢力成所遍計故說為名。遍計所執隨名橫計體實非有假立義名。如前四教所說五事三性相攝文雖有異而義無違。護法菩薩取初為勝。不雜亂故。復有問言。諸聖教中說有五相此與三性相攝云何。所詮能詮各具三性。謂妄所計屬初性攝。相名分別隨其所應所詮能詮屬依他起。真如正智隨其所應所詮能詮屬圓成實後得變似能詮相故。二相屬相唯初性攝。妄執義名定相屬故。彼執著相唯依他起。虛妄分別為自性故。不執著相唯圓成實無漏智等為自性故。瑜伽八十一二性是所詮遍計所執性是能詮。第七十四顯揚十六能詮所詮皆通三性。委細分別具如唯識第八卷疏。
  自下第二約能觀人明善巧菩薩。於中有二初長行廣釋後以頌略說。前中有二初略辨三相勸物令知。後依前三相正顯觀門。又釋即分為二初正辨觀門後如是德本下重牒前觀以答前問。前中有三初明菩薩了知三性。次善男子下知三性故了知三相。後善男子下知三相故斷染證淨。雖有兩科且依後釋。此即第一了知三性。三性別故即分為三。
  復次德本。相名相應以為緣故。遍計所執相而可了知。
  此即初也。謂所詮相與能詮名互相繫屬以為緣故妄所執相遍計所執而可了知。故瑜伽七十三云遍計所執自性緣何應知答緣於相名相屬應知。若廣分別如三無性論。彼第一云分別性者無有體相。名等五法所不攝故。外曰無體相云何分別。答但有名無義。何以故。如世間於義中立名。凡夫執名分別義性。謂名即義性。此為顛倒。但有名分別。無實體故。何以故。此名及義互為客故。云何知然。由三義故此理可知。一名前覺不生。二多體相違失。三雜體相違過。具如彼論。攝大乘論同三無性。
  依他起相上遍計所執相執以為緣故。依他起相而可了知。
  此釋依他。謂執遍計所執相分別以為緣故依他起性而得生起。故顯揚第十六云於依他起自性執著初自性故起於熏習則成雜染。又云於所執想所起執故應可了知是依他起。若能執者從緣生故。故佛性論第二卷云問曰依他起性緣何因故得成耶答曰緣執分別性故得顯現。問。依他起通染及淨。如何但言所執相執以為緣故依他起性而可了知。會釋此難如瑜伽論第七十四說。故彼云問若依他起自性亦正智所攝何故前說依他起自性緣遍計所執自性執應可了知。答彼意唯說依他起自性雜染分非清淨分。若清淨分當知緣彼無執應可了知。
  依他起相上遍計所執相無執以為緣故。圓成實相而可了知。
  此釋圓成實。謂於依他起上無所執相以顯真實故言無執。故瑜伽七十三云。緣遍計所執自性於依他起自性中畢竟不實應知。或可無執即是聖道。不執著故名為無執。此意說云。不執著道以為因故證得清淨圓成實性。故瑜伽云。世尊於餘經中說緣不執著遍計所執自性。應知此性者依得清淨說不依相說。解云。餘經者即此經也。依得清淨者依內證得真如聖道顯所證理。或可由聖道力斷染證得清淨真如依能證道顯所證理。不依相說者此文不依遣所執相顯圓成實。若依前說言餘經者指所餘經。有云。無執者無能執依他及所執分別故言無執。故佛性論云問曰真實性緣何因得成。答曰由分別依他二性極無所有故得顯現。解。此譯家謬。遣依他起違自所宗瑜伽等故。此下第二知三性故了知三相。三相不同即分為三。
  善男子。若諸菩薩能於諸法依他起相上如實了知遍計所執相即能如實了知一切無相之法。
  此即第一知所執故了知無相。謂如前說相名相應以為緣故如實了知遍計所執名相假立無實自性。由此即能如實了知一切所執無相之法。
  若諸菩薩如實了知依他起相即能如實了知一切雜染相法。
  此即第二了依他故知雜染相。謂能了知從相執起皆是依他即能了知雜染是依他起。前是總觀。後是別觀。前後二相準此應知。又云。初約自性辨依他觀。後約差別辨依他觀。又云。前依盡所有性。後是如所有性。
  若諸菩薩如實了知圓成實相即能如實了知一切清淨相法。
  此即第三了圓成實知清淨相。謂遍計所執無執以為緣故即能了知諸清淨法皆圓成實。
  此下第三知三相故斷染證淨。於中有二初了知無相斷雜染法後斷雜染故證得清淨。
  善男子。若諸菩薩能於依他起相上如實了知無相之法即能斷滅雜染相法。
  此即初也。然無相法自有三釋。一云即所執性隨情說有據理即無相常無故故名無相。故中邊云遍計所執此相本無故名無相。若依此釋謂能了知無相法故依他起性雜染相法即不得生故說能斷雜染相法。若無所執雜染相法不得生故。故瑜伽論七十四云。問遍計所執自性能為幾業。答五。一能生依他起自性。二即於彼性能起言說。三能生補特伽羅執。四能生法執。五能攝受彼二種執習氣麤重。一云依他起上無所執性所顯真如離諸相故名為無相。故攝論云真如永離一切色等相故故名無相。又廣百論云真如空理離有無等一切法相故名無相。若依此釋謂能了知無相法故即能斷滅依他起性雜染相法。一云所執圓成皆名無相前二義故。若依此釋謂能了知遍計所執無相法故即能悟入圓成實性無相之法由能悟入圓成實故即能斷滅依他起性雜染相法。故瑜伽七十四云。問若觀行者如實悟入遍計所執自性時當言隨入何等自性。答圓成實自性。問若觀行者隨入圓成實自性時當言除遣何等自性。答依他起自性。
  若能斷滅雜染相法。即能證得清淨相法。
  此即第二斷雜染故證得涅槃謂由斷滅雜染法故即能證得清淨涅槃。
  問。此三相觀依何位說。若在地前如何能斷雜染相法要無漏道方能斷故。若在地上入初地時證二空理如何先起二性觀耶。解云。此三相觀分成兩位。初二性觀依加行位作四尋思四如實智。第三圓成在十地位。是故無著攝大乘論立三性觀釋此經意。彼第六卷論云。如是菩薩悟入意言似義相故。悟入遍計所執性。悟入唯識故。悟入依他起性。云何悟入圓成實性。若已滅除意言聞法熏習種類唯識之想。爾時菩薩已遣義想。一切似義無容得生。故似唯識亦不得生。由是因緣住一切義無分別名。(無分別名者能詮真諦平等法名以所詮真如是一切義無分別理。今能詮名從所詮立名名無分別名。此所詮真如從能詮立目故云無分別名。)於法界中便得現見相應而住。爾時菩薩平等平等所緣能緣無分別智已得生起。由此菩薩名已悟入圓成實性。即準此文圓成實觀唯在地上。故成唯識第九頌云。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
  自下第二重牒前觀以答二問。於中有二初重牒觀門後齊此已下正答二問。前中有二初牒知三性故了知三相後牒知三相故即斷染證淨。
  如是德本。由諸菩薩如實了知遍計所執相依他起相圓成實相故。如實了知諸無相法雜染相法清淨相法。
  此即第一牒上知三性故了知三相。準上可知。
  如實了知無相法故斷滅一切雜染相法。斷滅一切染相法故證得一切清淨相法。
  自下第二牒上知三相故斷染證淨。謂由了知遍計所執無相義故展轉漸證圓成實性由斯證得清淨涅槃。又解。了知遍計所執無相真如故能斷雜染證涅槃果也。
  齊此名為於諸法相善巧菩薩。如來齊此施設彼為於諸法相善巧菩薩。
  此即第二依上觀門正答二問。謂佛依上了知三性諸菩薩眾即說名為善巧菩薩。如來依此善巧菩薩施設聖教名為善巧菩薩。然此菩薩善巧分限諸說不同。一云十信已上皆名善巧。一云十迴向中第十迴向名加行道即依彼位起四尋思如實智故。一云初地已上證清淨如及俗相故。
  自下第二以頌略說。於中有二初發起頌文後舉頌略說。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日。
  此即初也。
  若不了知無相法雜染相法不能斷不斷雜染相法故壞證微妙淨相法。不觀諸行眾過失放逸過失害眾生懈怠住法動法中無有失壞可憐怨。
  此即第二以頌略說。上來長行順釋了知三性德。此頌反顯不了無相失。如何說此反順釋者。理實長行及頌皆有反順。為存略故各據一邊影略互顯。依深密經頌及長行皆順釋者譯家別故。有其二頌即分為二。初有一頌正頌不了無相失。後之一頌重釋不觀眾行失。前中有二。初之二句舉不了知顯不斷雜染失。後有二句約不斷染顯不證圓成失。壞謂失壞。謂不斷染故失壞證得微妙真如淨相法也。失壞者是不能證義。就釋後頌文別有二。初之二句明放逸失。後有二句明懈怠失言不觀諸行眾過失等者。謂由愚癡不能觀察諸行過失遂起放逸傷害眾生。言懈怠住法動法中等者此明第二解怠過失。謂懈怠者過失之因功德之障。言住法者即是涅槃常住不滅故名為住。言動法者是生死法前生後滅流轉三有故名動法。又解。住法者是定。動法者是散亂。言無有失壞可憐愍者。謂由懈怠故於住法無於動法有。由是無有故成失壞。由失壞故甚可憐愍。廣釋失壞如瑜伽論第三十六及七十三。深密經云。如實知諸法即捨染法相捨染法相已證於清淨法。不觀有為過懈怠放逸害諸法常不動離相名菩薩也。
  解深密經疏卷第十三

  解深密經疏卷第十四
  唐西明寺沙門圓測撰
  無自性相品第五
  將釋此品有其二義。一解品名二釋文義。題云無自性相品者。謂無自性略有三種一相無自性性二生無自性性三勝義無自性性。無自性言顯三無性故言無自性也。相即體相。或謂相狀。此三無性如其次第即用三性以為體相。此品廣明三無自性體相相狀故言無自性相品。深密經云成就第一義菩薩問品者從人立名。譯家別故。
  自下正釋文義。就釋有情無性境中上來已釋三性境訖。自下第二釋三無性。於此品內有其五分。一菩薩請問分。二爾時世尊下如來正說分。三爾時勝義生下領解受持分。四爾時勝義生菩薩下校量歎勝分。五爾時勝義生下依教奉行分。就請問中文別有三。初標問答者次我曾下申所問事後未審下依教發問。
  爾時勝義生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
  此即第一標問答者。言勝義生者。勝義即是所證之境勝智之境名勝義。生者能證之智緣勝義生名之為生。故攝論云。於此證會故名為生。於此所緣勝智生故。就能所證以立其號名勝義生。
  我曾獨在靜處心生如是尋思。
  自下第二申所問事。於中有二初陳己疑思。後舉所問教。此即初也。謂昔我曾獨在山林間房靜處如是尋思世尊如何先說有性後說無性。深密經云空閒之處生覺觀心者。如前分別譯家別故。凡論尋思有其四種。一者三界有漏分別心心所法。二者尋伺。故深密云空間之處生覺觀心。三者唯尋。故集論第六云尋思行者緣入出息念境。俱舍論第二十二云尋多亂心名尋行者彼依息念能正入修。或可通說尋伺名尋思行者。四者慧數。如四尋思處處說故。今於此中第四為勝。
  自下第二申所問教。於中有二。初舉有性教後世尊復說下顯無性教。就前文中有十三門攝為五段。一明蘊教二明諦教三明諸界四明念住五八聖道。
  世尊以無量門曾說諸蘊所有自相生相滅相永斷遍知。
  此即第一辨蘊教門。於中有二初正明蘊教後類顯三教。此即五相辨蘊聖教。無量門者此有兩釋。一云蘊中所有自共相等諸門非一故名無量。一云可見不可見有色無色等諸門非一故名無量。所有自相即是別相。如說色是質礙如是識是了別。生相滅相即是通相。色等皆有生滅相故。永斷遍知即苦集相。永斷集諦苦煩惱故。遍知苦諦生死果故。或可所有自相者即是自相差別相。如是二相遍於生滅。永斷遍知如下領解中說。
  如說諸蘊。諸處緣起諸食亦爾。
  此即第二類釋三門。謂如蘊中所說五相十二處教緣起諸食應知亦爾。謂處自相能見色故名之為眼眼所見故名之為色乃至能知法故名之為意意所知故名之為法。緣起自相智所對法別有心所覆蔽為性名為無明如瑜伽論五十六說乃至漸衰頓滅名為老死。諸食自相分段而吞名為段食乃至了別執持名為識食。生滅二相永斷遍知準上應知。問。如何勝義諦品以六相分別蘊等具說四諦。於此品中但說苦集而非滅道。解云。前品欲辨現觀有差別故具說四諦。今此品中有性無性二教差別是故此中略而不說。由得蘊故滅及依證。
  以無量門曾說諸諦所有自相遍知永斷作證修習。
  第二辨四諦教有其五句。所有自相自有兩說準上應知。謂逼迫名苦。召集名集。滅盡名滅。能通名道。遍知等四別顯四諦。遍知苦諦。永斷集諦。作證滅諦。修習道諦。
  以無量門曾說諸界所有自相種種界性非一界性永斷遍知。
  第三辨諸界門。所有自相準上應知。次之二句謂十八界展轉異相名種種界。即十八界無量有情所依差別名非一界。如瑜伽論五十六說。若依八十三與上相反。如初卷記。永斷遍知準上應知。
  以無量門曾說念住所有自相能治所治及以修習未生令生生已堅住不忘倍修增長廣大。
  第四辨念住教。於中有二初釋念住後類五門。前中五句所有自相自有二釋準蘊應知。此四念住以慧為體住身等境應言慧住。而言念住與念相應住身等境故名念住。此六釋中鄰近釋也。後四句者。一能治四倒二未生令生三生已堅住四不忘倍修增長廣大。如初卷說。
  如說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支亦復如是。
  此即第二類釋五門。謂如念住有其五句。四正斷門四種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皆有五句準上應知。
  以無量門曾說八支聖道所有自相能治所治及以修習未生令生生已堅住不忘倍修增長廣大。
  第五八聖道支。有其五句準上應知。此後七門即是三十七品觀。義如別章。
  世尊復說一切諸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
  第二顯無性教。謂依下經三時法輪於第一時說四諦教於第二時說無相教第三時中說了義教。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無自性性。而今此中約第二時對第一時以為發問所依。前說有相後說無相。此無相言違前有相故以無相為問所依。問。若準此經初唯說有後但說無。無量義經前後兩時皆說空有。故彼經云善男子我起樹王詣波羅奈鹿野園中為阿若拘鄰等五人轉四諦法輪時亦說諸法本來寂靜中間於此及以處處為諸比丘并眾菩薩辨演宣說十二因緣六波羅蜜亦說諸法本來空寂具說如彼。即此二經如何會釋。解云。如智度論諸佛說法有其二事一者秘密二者顯示。無量義經依秘密門。今依此經是顯示門。各據一邊互不相違。
  第三依教發問。於中有三初陳己疑情次請願解釋後申所釋經。
  未審世尊依何密意作如是說一切諸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
  此即初也。謂佛先說蘊處界等十三法門皆有自性後復說言一切諸法皆無自性無生滅等。前說有性後說無性二教相違。未審世尊依何密意作如是說無自性等。若深密經有其五節。一一切法本來無體。二一切法本來不生。三一切法本來無滅。四一切法本來寂靜。五一切法本來自性涅槃。
  我今請問如來斯義。唯願如來哀愍解釋。
  此即第二請願解釋。
  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所有密意。
  等三申所釋經。
  自下第二如來正說。於中有二初讚問許說後勝義生當知下依問正說。前中有二初讚問有益後敕聽許說。前中有四一辨能說者二讚問應理三讚問深義四讚問有益。
  爾時世尊告勝義生菩薩日。
  此即初也。
  善哉善哉勝義生。汝所尋思甚為如理。
  此即第二讚問應理。
  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乃能請問如來如是深義。
  此即第三讚問深義。此上二種文義俱善是故重言善哉善哉。
  汝今為欲利益安樂無量眾生哀愍世間及諸天人阿素洛等。為令獲得義利安樂故發斯問。
  此即第四讚問有益。準上應知。
  汝應諦聽吾當為汝解釋所說一切諸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所有密意。
  此即第二敕聽許說。
  此下第二依問正說。於中有二初長行廣釋後舉頌重說。前中有五。一約三無性釋經諸句。二復次勝義生下約三性觀辨立三無性意。三復次勝義生下約位辨立三無性意。四復次勝義生下約三無性觀辨一乘義。五復次勝義生下約無性教辨取解不同。此即第一約三無性釋經諸句。於中有二。初約三無性釋諸經中說一切法皆無自性。後勝義生當知下約初後無性釋一切法無生滅等。前中有三初標章略說次善男子下問答廣釋後善男子下釋已總結。前中有二初依三無性顯經密意後依數列三無性名。
  勝義生。當知我依三種無自性性密意說言一切諸法皆無自性。
  此即初也。謂世尊言一切諸法無自性者我今具依三無自性說一切法皆無自性。一切諸法即是三性。即三性立三無性。故諸經言一切諸法皆無自性。是故成唯識三十頌云。即依此三性立彼三無性故佛密意說一切法無性。
  所謂相無自性性。生無自性性。勝義無自性性。
  此即第二依數列名。謂即三種相無自性等。
  此下第二問答廣釋。於中有二初依法正說後舉喻重釋。前法說中三種無性即分為三。此即初也。於中有五一問二答三徵四釋五結。
  善男子。云何諸法相無自性性。
  此即問也。
  謂諸法遍計所執相。
  此即第二依問正答。謂三性中遍計所執以為自性。
  何以故。
  第三徵也。以何義故說所執相名相無性。
  此由假名安立為相。非由自相安立為相。
  第四依徵別釋。此由假名安立為相者此釋相言謂依名言所立相故。非由自相安立為相者釋無性言。總解意云遍計所執情有之相以理無故說為無性。由此即說彼所執相以為自性。故顯揚云謂所執性體相無故名無自性性。又三無性云如所顯現是相實無故分別性無相為性。瑜伽七十三云云何相無自性性謂一切法世俗言說自性。
  是故說名相無自性性。
  此即第五結文可知。
  云何諸法生無自性性。
  自下第二釋生無性。文有五段準上可知。此即問也。
  謂諸法依他起相。
  此即第二依問正答。謂三性中依他起性以為自性。
  何以故。
  第三徵也。以何義故說依他起名生無性。
  此由依他緣力故有。非自然有。
  此即第四依徵別釋。此由依他緣力故有者此釋生言。謂由依他緣力故有故說為生。非自然有者釋無性也。總解意云。依他諸法依因緣故說之為生而非自然自在天等邪因所生說名無生。故顯揚云依他起性緣力所生非自然生故無生。又三無性云依他性者由緣力生不由自生是故依他無生為性。依瑜伽七十三云云何生無自性性謂一切行眾緣所生緣力故有非自然有。
  是故說名生無自性性。
  第五結文可知。
  云何諸法勝義無自性性。
  此下第三釋勝義無性。於中有二。初約依他起解勝義無性後復有下約圓成實解勝義無性。前中有五準上應知。此即問也。
  謂諸法由生無自性性故說名無自性性。即緣生法亦名勝義無自性性。
  第二依問正答。文有兩節初將釋第三牒前第二,釋義如前。後即緣生法等者依第二性立第三無性。謂依他起上無圓成實。故緣生法非但說名生無自性性亦名勝義無自性性。故顯揚云依他起性由異相故亦得建立為勝義無性何以故由無勝義性故。
  何以故。
  第三徵也。何故緣生亦名勝義無自性性。
  於諸法中若是清淨所緣境界我顯示彼以為勝義無自性性。依他起相非是清淨所緣境界。
  第四依徵別釋。文有二節。初釋所緣清淨勝義後明依他無彼清淨勝義。此釋真如淨智所緣名為清淨勝義。故顯揚云當知勝義即是清淨之所緣性何以故由緣此境得心清淨故。
  是故亦說名為勝義無自性性。
  第五結文可知。
  復有諸法圓成實相亦名勝義無自性性。
  此下第二約圓成實釋三無性。於中有四一標二徵三釋四結。此即標也。謂三性中圓成實性以為自性。
  何以故。
  第二徵所由也。何以復說圓成實性名為勝義亦名無性。
  一切諸法法無我性名為勝義亦得名為無自性性。是一切法勝義諦故無自性性之所顯故。
  第三依徵正釋。文有二節初標後釋。謂法無我性有其二義一名勝義二名無自性性。是諸法中勝義諦故諸法無性所顯理故。故顯揚云謂圓成實勝義無性由此自性體是勝義又是諸法無性性故。又復彼云由此自性即是勝義亦是無性由無戲論我法性故。依三無性論與此不同。故彼云約真實性。由真實無性故說無性者此真實性更無別性還即前兩性之無是真實性。真實是無相無生故。一切有為法不出此分別依他兩性。此三性既真實無相無生由此理故一切諸法同一無性。此一無性真實是無真實是有。真實無此分別依他二有。真實有此分別依他二無。故不可說無不可說有乃至廣說。解云。通遣依他故不同此。
  由此因緣名為勝義無自性性。
  此即第四結文可知。
  問。若依此經勝義無性自有二種一依他起二圓成實。如何三十唯識說後非前。解云。據實具有二義故此經文及顯揚論皆作是說依他起性無勝義故亦得說為勝義無性。而諸論中不明前者成唯識第九卷中護法釋云而濫第二故此不說。問。此經意即依三性立三無性體即三性。何故三無性論於一真如立三無性。故三無性論第一卷云約此三性說三無性由三無性應知是一無性理。約分別者由相無性說名無性依他起者由生無性說名無性真實性者由真實無性故說無性。具如彼說。解云。此有兩釋。一真諦三藏云。於一真如遣三性故說為三種無自性性。於中圓成實性安立諦攝。三無性者皆非安立。如三無性論。二唐三藏云。如顯揚等即依三性立三無性以此為正。所以者何。世親菩薩三十唯識作此頌言即依此三性立彼三無性故佛密意說一切法無性。護法釋云於有及無總說無性故名密意。又顯揚論無著所造與攝大乘等同類一義。又瑜伽論廣引此經及三無性通有及無。故知三無性論譯家謬也。所以者何。三十唯識三無性論世親所造如何二論有此差別。又彼世親依彌勒宗及無著等。故知同一無性者真諦謬耳。或可今勘真諦三無性論即無著所造顯揚論無自性品。然彼真諦譯為別本。(今勘目錄及顯揚不錯。)
  自下第二舉喻重釋。釋三無性即分為三。
  善男子。譬如空華。相無自性性當知亦爾。
  此即第一釋相無自性性。譬如空華由眩瞖故於虛空中似華相現。據實空中本來無華。遍計所執亦復如是。即用所執為初無性。故言相無自性性當知亦爾。
  譬如幻像。生無自性性當知亦爾。一分勝義無自性性當知亦爾。
  第二釋生無性及一分勝義無性。如阿毗達磨經說幻等八喻顯依他起。今此第二生無自性性及一分勝義無自性性皆用依他以為自性。故如幻像當知亦爾。問。大般若等即用幻等喻其空義。如何此經喻依他起。解云。幻等自有二義一非有似有二無實像等。是故二經各據一義故不相違。
  譬如虛空惟是眾色無性所顯遍一切處。一分勝義無自性性當知亦爾。法無我性之所顯故遍一切故。
  此即第三釋一分勝義無自性。譬如虛空有其二義一無色所顯二遍一切處。真如勝義無自性性當知亦爾一法無我性之所顯故二遍一切法故。故佛地經十虛空喻喻淨法界。此亦如是。問。對法瑜伽喻色無處說為虛空。依佛地論及成唯識五蘊無處說為虛空。如何會釋。解云。瑜伽及對法等隨轉理門同薩婆多。唯識等論真實理門。各據一義故不相違。
  善男子。我依如是三種無自性性密意說言一切諸法皆無自性。
  此即第三釋已總結。
  自下第二約初後無性釋一切法無生等句。於中有二。初約相無自性性釋無生等句。後善男子下約勝義無自性性釋無生等句。
  勝義生。當知我依相無自性性密意說言一切諸法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
  前中有四。一標二徵三釋四結。此即第一以理標宗。謂諸經說一切諸法無生等言。三無性中約相無性說無生等。
  何以故。
  此即第二外人反徵。
  若諸自相皆無所有則無有生。若無有生則無有滅。若無生無滅則本來寂靜。若本來寂靜則自性涅槃。於中都無少分所有更可令其般涅槃故。
  此第三釋。文有四節。一釋無生二釋無滅三釋本來寂靜四釋自性涅槃。如經可知故不繁釋。
  是故我依相無自性性密意說言一切諸法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
  此即第四結文可知。
  善男子。我亦依法無我性所顯勝義無自性性密意說言一切諸法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
  自下第二約勝義無自性性釋無生等句。於中有四一標二徵三釋四結。此即初也。謂圓成實勝義諦中有其四義一者無生二者無滅三本來寂靜四自性涅槃。故諸經中亦依圓成實勝義無性說無生等。
  何以故。
  第二外人反徵。謂外反徵雖說四義未辨其因。依何因故名無生等。
  法無我性所顯勝義無自性性。於常常時於恆恆時諸法法性安住。無為。一切雜染不相應故。
  自下第三依徵正釋。文別有二。初總標三因以答徵詰後舉三因釋無生等。此即初也。文有二節。初出勝義無性體。有其二種一者依他二圓成實。今於此中取後非前。後於常常時等者正明三因。一於常常時於恆恆時諸法法性安住故無為。二無為故無生無滅。此即安住故及無為故二因成立無生無滅二義也。一切雜染不相應故者以第三因成立經中本來寂靜及自性涅槃二義也。以一故字含有三義故成三因也。
  於常常時於恆恆時諸法法性安住故。無為。由無為故無生無滅。
  自下第二重舉三因釋無生等。於中有二。初以二因釋無生等。後一切雜染不相應因釋成本來寂靜及自性涅槃。此即初也。謂法無我勝義諦理於常常時於恆恆時諸法法性安住故得成無為也。由無為故無生無滅二義得成也。
  一切雜染不相應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
  此即第二一切雜染不相應因成立二義。一者本來寂靜二者自性涅槃。
  問。經所說不生等言如何唯依初後無性。答。汎論無性自有二種。一者大小二藏共說無性二唯菩薩藏所說無性。言共說者。如世親攝論第五卷說。說一切法無自性意今當顯示自然無者由一切法無離眾緣自然有性是名一種無自性意。自體無者由法滅已不復更生故無自性此復一種無自性意。自性不堅住者由法纔生一剎那後無力能住故無自性。如是諸法無自性理與聲聞共。言不共者。即彼論云如執取不有故許無自性者此無自性不共聲聞。以如愚夫所取遍計所執自性不如是有。由此意故依大乘理說一切法皆無自性。集論雜集及攝論意亦同此。雖有二說今此經中依不共門說無性等。然不共門說無性等依三無性諸經不同。自有聖教依初無性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滅等。如廣百論第十卷云佛自決判我依遍計所執自性於餘經中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又瑜伽論第七十四莊嚴第五無性世親攝論第五竝同此說。梁本攝論通依三種無自性性說無自性等與此不同。自有聖教依三無性說一切法皆無自性依初無性說無性等。瑜伽論第七十三故彼論云問世尊依何密意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答由依彼彼所化勢力故說三種無自性性。又云問世尊依何密意說一切法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答依相無自性性說如是言。自有聖教依三無性說一切法皆無自性依初後二說無生等。如即此經及深密經。自有聖教依三無性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滅等。如雜集論第十二說。彼云一切法者即三自性謂遍計所執自性依他起自性圓成實自性。遍計所執自性定無自相。自相無故名相無性。相無性故名為無性。依他起自性待眾緣故非自然生。無自然生(原本無自然生衍刪)性故名生無性。生無性故名為無性。圓成實自性清淨所緣故。於依他起中無遍計所執相所顯自體故勝義為自體故。無性所顯故名勝義無性。勝義無性故名為無性。由此道理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無自性非一切種性相俱無說為無性。又彼說言一切諸法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此依何密意說。如無自性無性亦爾。如無生無滅亦爾。如無生無滅本來寂靜亦爾。如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亦爾。又即彼云相秘密者謂於三自性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等。梁論第六亦同雜集。所以如是諸教異者。此所遣性唯所執性故廣百論等唯約遍計所執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滅等。欲顯因緣生義不無是故此經通依三無性說一切法皆無自性但約初後二種無性說無生等句。然依他起雖依他起而無自然無因生義故雜集等具約三性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滅等。三無性義具如別章。
  是故我依法無我性所顯勝義無自性性密意說言一切諸法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
  第四結文可知。
  問。如上所說諸密意言四秘密中依何密意。解云。依雜集說有四秘密。故彼論云一令入秘密二相秘密三對治秘密四轉變秘密如是四種於大乘中略攝如來一切所說秘密道理。令入秘密者。謂於聲聞乘說色等諸法皆有自性。為令無怖畏漸入聖教故。相秘密者。謂於三自性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等。對治秘密者。謂為調伏諸過失者如來宣說種種密教如為對治八種障故說最上乘。何等為八一者輕佛二者輕法三者懈怠四者少善生喜足故五者貪行六者慢行七者惡作八者不定性。為對治輕佛障故說往昔毗婆尸佛即我身是。為對治輕法障故說於無量恆沙佛所修行大乘乃得生解。為對治懈怠障故說有眾生願生安樂國一切得往生稱念無垢月光佛名決定當得無上菩提。為對治少善喜足障故於施等行或時稱讚或時毀呰。為對治貪行障故稱讚佛土富樂莊嚴。為對治慢行障故稱讚諸佛或有增勝。為對治悔行障故或有眾生於佛菩薩起不饒益說彼有情雖行輕毀亦得生天。為對治不定種姓故令捨聲聞下劣意樂記大聲聞當得作佛又說一乘更無第二。轉變秘密者謂經所說隱密名言如說覺不堅為堅善住於顛倒極煩惱所惱得最上菩提。此中密意於不散動起堅固勝覺所以者何堅有二義一者真實二者散動由此散動令心剛逸故亦名堅。善住於顛倒者翻常樂我淨四倒為無常等故名顛倒於此不退故名善住。極煩惱所惱者謂於長時精動苦行極為勞倦所逼惱故。得最上菩提者若具如上所說三事定速當證無上菩提。今此經中明密意者。如世尊說以無量門會說蘊等十三法門皆有自相即當四中令入秘密。世尊復說一切諸法皆無自性無生滅等即是四中相秘密也。無性世親攝論第五約三自性說相秘密。雜集十二莊嚴第六依三無性說無性等名相秘密。即彼雜集及莊嚴論順此經文。
  自下第二約三性門立三無性意。於中有二初反釋後然由下順解。
  復次勝義生。非由有情界中諸有情類別觀遍計所執自性為自性故亦非由彼別觀依他起自性及圓成實自性為自性故我立三種無自性性。
  此即初也。觀謂觀待。或觀察義。此中意云。謂諸有情非由別觀三種自性如其次第遣三性故立三無性。所以者何非唯相無自性性遣遍計所執餘二亦遣所執性故。不遣依他及圓成實立後二種無自性性依他圓成不可遣故。又解。此中立三意者為除有情所執過患立三無性。非彼有情於三性中一一別執三有自性為除彼故立三無性。但諸有情不了依他及圓成實於二性上起增益執由此建立三種三無性。於二說中後說為勝。順文相故。依深密經不違此經。
  然由有情於依他起自性及圓成實自性上增益遍計所執自性故我立三種無自性性。
  此下第二順解。於中有二先標後釋。此即標也。此意說云。於二性上遍計所執相非由自相安立為相故立相無自性性。於依他起上無自然生增益故立生無自性性。於圓成實上無此所執性故立勝義無自性性。非謂別觀三種自性為自性故故謂三種無自性性。
  由遍計所執自性相故彼諸有情於依他起自性及圓成實自性中隨起言說。
  此即釋也。總說意云。由所執相能起言說由言說故成三種因由三因故起諸執著由執著故生依他起三種雜染流轉六趣生死過失。是故此中約所執相立三無性。於中有二初由所執相能生執著後如如下由執著故生流轉法。前中有二初由所執相能起言說後如如由言說故能生執著。此即初也。理實二性皆離名言。而由遍計所執相故於二相中有言說起。
  如如隨起言說如是如是。由言說熏習心故由言說隨覺故由言說隨眠故。
  此即第二由言說故能生執著。於中有二初由言說故成三種因後由三因故能生執著。此即初也。言如如者顯所說法所說非一故曰如如。隨彼如如起諸言說是故重言如是如是。由諸言說成三種因。一由言說熏習心故此明三熏習中名言熏習。二由言說隨覺故此解名言隨覺分別如人天等解言說者。三由言說隨眠故此不解名言隨眠分別如牛羊等不解言說但由隨眠而起分別。此即顯由起言說故成三種因。
  於依他起自性及圓成實自性中執著遍計所執自性相。
  此明由三因故能執著。於三因中前之一因顯執因緣。後之二因顯增上緣。由此三因於二性中執著遍計所執自性。
  如如執著如是如是。於依他起自性及圓成實自性上執著遍計所執自性。
  此下第二由執著故生流轉法。於中有二初牒前能執顯流轉因後正明能執生流轉果。此即初也。言如如者顯所執境所執非一故曰如如。隨彼如如起諸執著是故重言如是如是。由此執著於二性中執著遍計所執自性以此執著為流轉因。
  由是因緣生當來世依他起自性。
  此下第二顯流轉果。於中有二初生依他起後生三雜染。此即初也。問。依他雜染有何差別。答。總別有異。或可寬狹不同。依他是寬。從緣生者皆依他故。三雜染中不攝長養五根等故。
  由此因緣或為煩惱雜染所染或為業雜染所染或為生雜染所染。於生死中長時馳騁長時流轉無有休息。
  此下第二生三雜染。於中有二初由三雜染流轉生死後由三雜染流轉六趣。此即初也。謂由此執為因緣故生三雜染。三雜染者謂惑業生所緣相應二縛所縛故名雜染。由此雜染分段變易二生死中馳騁流轉無有休息。二種生死義如別章。
  或在那落迦或在傍生或在餓鬼或在天上或在阿素洛或在人中受諸苦惱。
  此即第二由三雜染流轉六趣。言那落迦。依順正理二十一云。迦是樂名。那者言無。落是與義。無樂相與名那落迦。或復落迦是救濟義。那名不可。不可救濟名那落迦。依大婆沙百七十二云。捺落名人。迦名為惡。惡人生處名捺落迦。依毗曇論第八卷云。不可樂故名地獄。言傍生者。毗曇論云身橫行故名畜生。順正理云彼趣多分身橫住故或彼趣中容有少分傍行者。婆沙論云其形傍故行亦傍以行傍故形亦傍故名傍生。有說遍諸處故名傍生謂此遍於五趣有故。言餓鬼者。毗曇論云從他希求故名餓鬼。順正理云多懷怯劣其形瘦悴身心輕躁故名餓鬼。婆沙論云飢渴增故名為餓鬼。有說被驅役故名鬼恆為諸天處處驅役常馳走故。所言天者。毗曇論云光明故名天。順正理云天謂尊高神用自在眾所祈告故名為天。婆沙論云光明增故名天以彼自然身光恆照晝夜等故。阿素洛者。正理云素洛名天是自性義。阿是非義。顯彼非天自在減天名阿素洛。婆沙論云素洛是天彼非天故名阿素洛。復次素洛名端正彼非端正名阿素洛。所言人者。毗曇論云意寂靜故名人。順正理云多思慮故名人。婆沙論云能寂靜故名人以五趣中能寂靜意無如人者。廣釋如彼。正理婆沙具如別章。
  解深密經疏卷第十四

  解深密經疏卷第十五
  唐西明寺沙門圓測撰
  自下第三約位辨立三無性意。於中有二。初約五位說生無自性性。後彼雖如是下約加行等位說後二種無自性性。夫論觀門有其五位。如成唯識第九卷說。何謂悟入唯識五位。一資糧位謂修大乘順解脫分。解云始從十信至十迴向。二加行位謂修大乘順決擇分。解云在十迴向第十終心。三通達位謂諸菩薩所住見道。四修習位謂諸菩薩所住修道。五究竟位謂住無上正等菩提。今依此經分為兩段。初約五位辨生無自性性即當唯識初資糧位及十信前種解脫分善根位也。後約加行等位說後二種無性即當唯識中間三位。除無學位非所為故。此即初也。於中有三初明說教所為次我為彼下對機正說後彼聞下聞教勝利。
  復次勝義生。若諸有情從本已來未種善根未清淨障未成熟相續未多修勝解未能積集福德智慧二種資糧。
  此即初也。然彼所為有其五位。一種善根位謂十信前種解脫分善根位也。種解脫分善根之法如優婆塞戒經中說。二清淨位謂即十信謂能隨分淨罪業故。故深密經第二卷云未清淨罪業者清淨罪業。緣起經云內法異生不共無明已永斷故不造罪業也。三成熟相續位謂即十解。能令信等相續成就故。深密云依彼成熟善根力故。四多修勝解位謂即十行。決定勝解多現前故。五積集福智資糧位即十迴向。具足福智二資糧故。此中意說。未種善根令種善根乃至未具資糧令得具足故。為此等故說生無性。又解。此文辨資糧位五事差別。非立五位配四十心。五事差別如前分別。
  我為彼故依生無自性性宣說諸法。
  此即第二對機正說。謂諸有情從本已來未悟諸法緣生道理妄執無因自然而生。是故世尊依生無自性性說一切法皆從因生不由自然。
  彼聞是已能於一切緣生行中隨分解了無常無恆是不安隱變壞法已。
  此即第三聞教勝利。四種勝利即分為四。一解了無常利二怖畏厭患利三止惡修善利四五事具足利。此即初也。謂世尊說從無明緣行乃至老死不從自在天等所生。由斯有情隨分解了一切諸法無常無恆。是無常故即不安隱非如涅槃離生滅故即是安住。又諸有為前滅後生漸次衰壞變壞之法。
  於一切行心生怖畏深起厭患。
  此即第二怖畏厭患利。如文可知。
  心生怖畏深厭患已遮止諸惡。於諸惡法能不造作於諸善法能勤修習。
  此即第三止惡修善利。如文可知。
  習善因故未種善根能種善根未清淨障能令清淨未成熟相續能令成熟。由此因緣多修勝解亦多積集福德智慧二種資糧。
  此即第四五事具足利。釋五事相準上應知。
  此下第二約加行等位說後二種無自性性。於中有三。初明說教所為次如來為彼下對機正說後彼聞已下辨教勝利。
  彼雖如是種諸善根乃至積集福德智慧二種資糧。然於生無自性性中未能如實了知相無自性性及二種勝義無自性性。
  此即初也。於中有二初明未了二種無性後辨不了無性之性。謂諸有情聞說諸法從緣而生不從自在天等所生由斯解了無常等義積集福智二資糧等。而未能了諸有為行皆如幻等非實有性便執諸法定有實性。此多不了相無性性或復不了如上所說二種勝義無自性性。
  於一切行未能正厭未正離欲未正解脫未遍解脫煩惱雜染未遍解脫諸業雜染未遍解脫諸生雜染。
  此即第二明不了失。謂未能了相無自性性故於一切行未能正厭等。言正厭是加行道。正離欲者是無間道。正解脫等是解脫道及勝進道。煩惱業生三種雜染如攝大乘及唯識等說。
  如來為彼更說法要。謂相無自性性及勝義無自性性。
  此下第二對機正說。於中有二初正說教後明說教之意。此即初也。謂十迴向終加行位等宜聞此教故為說之。
  為欲令其於一切行能正厭故正離欲故正解脫故。超過一切煩惱雜染故超過一切業雜染故超過一切生雜染故。
  此第二明說教之意。為欲令其加行等位速能成辦加行等道及令超過三種雜染。是故更說二種無性。
  彼聞如是所說法已。於生無自性性中能正信解相無自性性及勝義無自性性簡擇思惟如實通達。
  此下第三辨教勝利。於中有二。初明加行位中所得勝利。後於依他起下辨地上二位所得勝利。此即初也。此中正明於加行位所得勝利。然加行位諸說不同。有說即屬第二僧祗極歡喜地近方便故如未至定即屬初禪。有說正在第十迴向第一僧祗未入地故。雖有兩說護法菩薩存第二解。如成唯識第九卷說近見道故立加行名。於此位中聞後二種無性教故作四尋思四如實觀存能緣識遣所取空即是相無自性性。即彼無性所顯勝義名為勝義無自性性。若廣分別如成唯識第九卷說。故今說云於二無性簡擇思性即四尋思。如實通達即四如實智也。又解簡擇思惟者四尋思位。如實通達者初地已上通達位也。
  於依他起自性中能不執著偏計所執自性相。
  此下第二辨地上二位所得勝利。有六勝利即分為六。一遣所執相二不起三因三滅依他起四斷當苦因五能引三道六離三雜染。此即初也。謂地上二位聞前所說二無性故能不執著偏計所執。
  由言說不熏習智故由言說不隨覺智故由言說離隨眠智故。
  此即第二不起三因。謂不執故三因不成。因不成故生三種智。言三智者一言說不熏習智二言說不隨覺智三言說離隨眠智。然此三智自有二說。一從境得名謂後所得智緣三境生立三智名。一云從因得名謂即二種無自性智從三種因之所生故立三種名。
  能滅依他起相。
  此即第三滅依他起。謂不起三因成三種智由三智故能滅依他也。
  於現法中智力所持能永斷滅當來世因。
  此即第四斷當苦因。由前三智滅依他故於現身中有方便智。以方便智所攝持故彼根本智能永斷除當來世因。
  由此因緣於一切行能正厭患能正離欲能正解脫。
  此即第五引三道。所謂加行無間解脫也。
  能遍解脫煩惱業生三種雜染。
  此即第六離三雜染。如文可知。
  此下第四約三無性辨一乘義。於中有三。初約聖道辨一乘義。次善男子下明趣寂聲聞定不成佛。後若迴向下明迴向聲聞定得成佛。總釋意云。第一段中約三種姓如來方便說為一乘。就實正理具有三乘各證無餘究竟涅槃。勝鬘經意亦同此說。第二段意定性二乘唯證二乘無餘涅槃必無後時得成佛義。故瑜伽云二乘所證無餘涅槃唯有真如清淨法界。第三段意不定種姓迴向聲聞必當成佛。是故法華方便品說為二乘種姓理實決定得成佛果。若依此說方便說三就實為一。故法華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法華勝鬘各據一義。今此一部義俱有。故解深密是最了義。(義如別章。)就初段中復分為三。初明三乘各證自乘無餘涅槃。次約聖道方便說一。後明理實三乘差別。
  復次勝義生。諸聲聞乘種姓有情亦由此道此行跡故證得無上安隱涅槃。諸獨覺乘種姓有情諸如來乘種姓有情亦由此道此行跡故證得無上安隱涅槃。
  此即第一。謂三乘種姓各以無性妙清淨道證無餘依妙涅槃界。然彼聖道能通義故名之為道。即彼聖道諸聖遊履亦名行跡。由此道跡離諸煩惱有漏苦身證得常住寂滅之樂是故說為安隱涅槃。
  一切聲聞獨覺菩薩皆共此一妙清淨道皆同此一究竟清淨更無第二。我依此故密意說言唯有一乘。
  此即第二方便說一。言聲聞者諸佛聖教聲為上首從師友所聞此教聲展轉修證永出世間小行小果故名聲聞。言獨覺者常樂寂靜不欲雜居修加行滿無師友教自然獨悟永出世間中行中果故名獨覺。或觀待緣而悟聖果亦名緣覺。言菩薩者希求大覺悲愍有情或求菩提志願堅猛長時修證永出世間大行大果故名菩薩。具如瑜伽釋論廣解。總說意云。謂彼三乘皆共此一妙無性道即說此道名究竟淨。唯有此道更無第二故約一道說為一乘。故深密云唯有一清淨道更無第二。而不別說究竟清淨故知究竟清淨即是妙清淨道也。又云一言自有三種。一道一故名一。二果一故名一三理一故名一。今依此文有其二種。妙清淨道即是道一。究竟清淨即是果一。依此二一更無第二。故深密意說唯有一乘。而不同下第四卷中約理無別故說一乘。然一乘者唯一佛乘。故勝鬘經云聲聞緣覺皆入大乘大乘即佛乘也。又法華經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或可法身以明一乘。故法華論云以如來法身與聲聞法身法身無異故與授記。後當分別。此即六中帶數釋也。論體性者。若受用身四智心品所攝蘊等以為體性。若就法身真如為體。總相出體。於一乘門教理行果以為一乘。
  然此一乘聖教甚多譯者非一意趣深遠。是故新舊競興諍論。一真諦等一類諸師依法華等諸經及論皆作此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故涅槃經第七卷云二十五有有我不耶佛言善男子我者即是如來藏義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又第二十五云眾生佛性不一不異諸佛平等猶如虛空一切眾生同共有之。(此說理性)又第二十七云師子吼者名決定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又云譬如有人家有乳酪有人問言汝有酥耶答言我有酪實非酥以巧方便定當得故故言有酥眾生亦爾悉皆有心凡有心者定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義故我定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此說行性)又三十三云一切眾生同有佛性皆同一乘同一解脫一因一果同一甘露一切當得常樂我淨是名一味。(通說理行)又法華經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又云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又勝鬘經聲聞緣覺皆入大乘。又須真天子所問經云文殊師利言一切皆得審當作佛卿莫疑也所以者何一切當得如來覺故廣說如彼。又入楞伽第二明五乘性云闡提二種一者焚燒一切善根二者憐愍一切眾生作盡願。二中從一定不成佛具說如彼。四卷楞伽第一卷說言雖有異意同前本。準此等經無姓有情亦得成佛。又梁攝論第十五云五救濟乘為業乃至彼云未定根性聲聞能安立彼為修行大乘故。釋曰乃至若得信等五根不名定根以未得聖故。若得未知欲知等三根則名定根以得聖故。若至頂位不名定性以不免四惡道故。若至忍位名為定性以免四惡道故。若依小乘解未得定根性則轉小為大若得定根性則不可轉。如此聲聞無有改小為大義云何說一乘。今依大乘解未專修菩薩道悉名未定根性故一切聲聞皆有可轉小為大義。安立如此大小乘人令修行大乘。智度論八十四云有四種道人天道並三乘道為四。菩薩法應引導眾生著大道中。若爾任入大道者著三乘中若不任入涅槃者著人天福樂中作涅槃因緣。又法華論云聲聞有四種一者決定二者增上慢三者退菩提四者應化聲聞。二種聲聞如來與授記謂應化聲聞退已還發菩提心者。決定增上二種聲聞根未熟故如來不與授記。菩薩與授記者方便令發心故。準此等文決定無有無姓有情亦無定姓聲聞獨覺必不成佛。而深密經及瑜伽等定不成者約根未熟時分而說非謂決定不成佛也。故寶性論第二卷云向說一闡提常不入涅槃無涅槃性者此義云何。為欲示現謗大乘因故乃至依無量時故如是說。以彼實有清淨性故不得說言彼常畢竟無清淨心。問。依瑜伽第八十云於無餘依涅槃界中遠離一切發趣事業一切功用皆悉止息。若如上說決定聲聞亦得成佛。彼瑜伽文如何會釋。答。依法華第三卷云我滅度後復有弟子不聞是經不知不覺菩薩所行自於所得功德生滅度想入於涅槃我於餘國作佛更有異名是人雖生滅度之想入於涅槃而於彼土求佛智慧。大智度論第九十三亦同此說。又涅槃經二十三云聲聞獨覺八萬六萬四萬二萬一萬住處名為涅槃。無上法主聖王住處乃得名為大般涅槃。又楞伽第四頌云譬如海浮木當隨波浪轉諸聲聞亦爾相風所漂蕩離諸隨煩惱熏習煩惱縛味著三昧樂安住無漏界無有究竟趣亦復不退還得諸三昧身無量劫不覺譬如昏醉人酒消然後寤得佛無上體是我真法身。第二亦同此意。又法華論云實無而有增上慢人以有世間三摩跋提實無涅槃而生涅槃想對治此故說化城譬喻應知。又云第四人者方便令入涅槃城故涅槃城者諸禪三昧城過彼城已令入大般涅槃城故。準此等文瑜伽所說無餘涅槃即彼楞伽所說三昧樂定。離分段故名為無餘非實無餘有變易故。勝鬘經說無無餘故。彼經云是故阿羅漢辟支佛有餘生法不盡故有生。有餘梵行成故不純。事不究竟故當有所作。不度彼故當有所斷。以不斷故去涅槃界遠。乃至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唯有如來得般涅槃。準此應知。八萬劫等入三昧樂假名無餘。無實身智俱滅無餘涅槃。然須陀洹等者從本為名實是無學。是故二乘定得成佛。由此諸經實說一乘假說二乘。二者大唐三藏依諸經論立有五姓。無姓有情無涅槃性。定姓二乘必不成佛。故善戒經第一卷云若無菩薩姓雖復發心勤修精進終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地持論第一卷云非種姓人無種姓故雖復發心勤修精進必不究竟阿耨菩提瑜伽第三十五亦同地持。又此經云一向趣寂靜聲聞種姓補特伽羅雖蒙諸佛施設種種勇猛加行方便化導終不能令當坐道場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深密解脫經第二云成就第一義寂滅聲聞姓人一切諸佛盡力教化不能令其坐於道場得無上菩提我說名為寂滅聲聞。又大菩薩藏經第五卷云正定眾生是正法器如來說法若不說法皆得解脫。邪定眾生非正法器若使如來為彼說法若不說法終不堪任證於解脫。如來如實知彼有情非法器已而便棄捨。央掘摩羅經第三卷云三聚眾生別即是聲聞乘大乘唯二聚可治。不可治所言邪定者謂彼一闡提。正定謂如來菩薩及二乘。又善戒經第三卷云眾生調伏有其四種一者有聲聞姓得聲聞道二緣覺姓得緣覺道三有佛姓即得佛道四者有人天姓得人天樂是名為四。勝鬘經云又如大地持四重擔何等為四一者大海二者諸山三者草木四者眾生。如是攝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建立大地堪能荷負四種重任喻彼大地。何等為四謂離善知識無聞非法眾生以人天善根而成就之求聲聞者授聲聞乘求緣覺者授緣覺乘求大乘者授以大乘又大般若五百九十三云若有情類於聲聞乘姓決定者聞此法已速能證得自無漏地於獨覺乘姓決定者聞此法已速依自乘而得出離於無上乘姓決定者聞此法已速證無上正等菩提若有情類雖未證入正性離生而於三乘不定者聞此法已皆發無上正等覺心。十輪經第九意同大般若。依菩薩地持第二卷云人成就者略記四種有聲聞種姓以聲聞乘而成就之有緣覺種姓以緣覺乘而成就之有佛種姓以無上大乘而成就之無種姓者則以善趣而成就之。瑜伽三十七亦同地持。又瑜伽論第二卷云無涅槃法者便闕三乘菩提種子。又瑜伽六十七云住無種姓人是名畢竟無般涅槃法乃至廣說。又五十二云若於通達真如所緣緣中有畢竟障種子建立不般涅槃種姓補特伽羅若不爾者建立為般涅槃法種姓補特伽羅。又莊嚴論第一卷云無性有二一時邊無般涅槃二畢竟無般涅槃。時邊無般涅槃法有四一者一向行惡行二者普斷諸善法三者無解脫分善根四者善因少不具足。畢竟無涅槃法者以無因故無般涅槃姓但求生死不求涅槃人。又梁朝攝論第十四云彼障因不具一切眾生界住二種定中諸佛無自在。天親釋曰眾生無涅槃性名因不具諸佛於此位中不能令般涅槃神通亦無自在諸貪著生死不信樂大乘。又大唐攝論云有情界周遍具障而闕因二種決定轉(造業受果二種決定)諸佛無自在。世親釋論第十卷云若諸有情界無涅槃法名為闕因。此意說彼無涅槃因無種姓故諸佛於彼無有自在。又大業論亦同此意。又無性云。謂具煩惱業異熟障故名具障無涅槃因無種姓故名為闕因諸佛於上所說有情皆無自在令得涅槃。廣說如彼。依佛地論有五種姓義如常說。乃至彼云第五種姓無有出世功德因故畢竟無有滅度之期。又十地論第十一云邪定聚名無般涅槃性。準此等文無性有情無涅槃因定姓一乘必不成佛。
  若爾如何說為一乘前所引教如何會釋。解云。如涅槃云善男子我者即是如來藏義又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常住無有變易。又寶性論第一卷云問云何得知一切眾生有如來藏答依一切諸佛平等法性身知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如此等文皆是真如法身佛性此即五姓皆有佛性。又涅槃云譬如有人乃至定當得故者。如此等教皆是行性定當得故。約不定姓少分而說。又法華經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者。釋此經文諸說不同。羅什等云。言無二者無聲聞緣覺。無三者無聲聞緣覺及大乘中偏行六度獨善菩薩。復有人云。言無二者謂無第二即是緣覺言無三者謂無第三聲聞乘也。一云此前兩解唯因乘仍見佛乘有極果性不故破焉。今者正判無二無三約佛三身以顯此義。所言無二唯有如來報佛一乘無彼聲聞緣覺二乘。勝鬘經云聲聞緣覺乘皆入大乘者即是佛乘。法華經云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所言無三唯有如來法身一乘而無聲聞緣覺及佛三乘。攝大乘云菩薩未入二地生如是想謂三乘人三行差別迷一乘理。法華經云尚無二乘何況有三。涅槃云如來聲聞緣覺同一佛性同一無漏。前破二皈一是破小入大後破三皈一是泯事歸理。雖有三釋第二為正。故法華論末云第二方便品示現破二明一。(或有本云破三明一。然諸本中多云破二明一)。又華嚴經第十二十八第六十等皆云無二乘之名。又法華經第三卷云世間無有二乘而得滅度唯一佛乘得滅度耳。又云唯有一佛乘息處故說二。梁攝論云信等五根不名定根等者。大業大唐二本攝論皆無此言故不可依。智度論云若不任入涅槃者著人天福樂中作涅槃因緣者。人天樂中自有二種一者畢竟無涅槃姓但以人天而成就之二者暫時無涅槃姓人天成就作涅槃因。雖有二種彼論且依暫時無姓一邊而說或可彼顯菩薩悲願欲令盡無餘涅槃非悉一切皆入涅槃。法華論云決定增上二種聲聞根未熟故如來不與授記菩薩與授記方便令發心故者。菩薩與授成佛之記為欲令彼於大乘中發信心故此即方便非實成佛。法華經云是人雖生滅度之想入於涅槃而於餘國求佛智慧者。依正法華第四卷云一切志在無為之想謂當滅度甫當往至他佛世界。又第三云臨欲滅度佛在前住誨以要法發菩薩意不住生死不住滅度解三界空。第四卷文意同此也。此文既云臨欲滅度準此應知住無餘依臨入無餘發菩提心非是已入而能發心。釋通智度準此應知。又涅槃云八萬劫住處等者。三藏釋云預流等位迴心向大受變易生行菩薩行至十信位住於八萬六萬劫等名為住處。真諦三藏九識章云。問大本云緣覺十千劫到到何位是何宗。答此是寂宗意。除三界惑迴心學大乘入十信信法如如。準知真諦亦說十信為所到處。問。若爾如何說為涅槃。答。佛依迴心向大聲聞以火燒身示現涅槃說為涅槃非實涅槃。此如瑜伽論第八十云彼既如是增壽行已。留有根身別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現。於無餘涅槃界而涅槃。由此因緣皆作是念某名尊者於無餘依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根實身即於此界瞻部洲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一切諸天尚不能覩何況其餘眾生能見。此意說云為除疑情同法者前示現入於無餘涅槃故名涅槃非彼實住無餘涅槃或可諸佛菩薩化入無餘為引攝一類及任持所餘顯彼二果非究竟。如首楞嚴三昧經云舍利弗菩薩如是以辟支佛乘入於涅槃而不永滅乃至廣說。楞伽第二第四所說三昧樂門者。謂預流等迴心向大令身久住依邊際定資有漏業受變易生經八萬劫或六萬等至十信位即說彼定名三昧樂而非已住無餘涅槃名為三昧。由此理教言八萬劫乃至十千劫住處者即非已入無餘涅槃而沒發趣故瑜伽第八十云問迴向菩提聲聞為住無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貌三菩提耶為住有餘依涅槃界耶。答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無餘依涅槃界中遠離一切發趣事業一切功用皆悉止息。又云問於無餘依涅槃界中所得轉依當言何相。答無戲論相又善清淨法界為相。又解深密經第四及深密解脫皆云於無餘依涅槃界中一切諸受無餘永滅廣說如經。是故三乘非無差別。
  辨假實者。諸教不同。有處實說一乘假說三乘。如法華經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又云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又勝鬘云聲聞緣覺皆入大乘。又涅槃經第二十五云一切眾生皆歸一道一道者謂大乘也。諸佛菩薩為眾生故分之為三等。有處實說三乘假說一乘如即此經第二卷云一切聲聞獨覺菩薩皆共此一妙清淨道等。又第四卷云如世尊說若聲聞乘若復大乘唯是一乘此何密意等。又出生菩提心經爾時迦葉婆羅門白佛言世尊解脫解脫有差別不。佛言解脫於解脫無有差別道於道無有差別。乘於乘而有差別。譬如王路有象轝者有馬轝者有驢轝者。彼等次第行於彼路同至一城。如是等教誠證非一。然說一乘意趣不同故諸聖教種種有異。若依顯揚第二十卷以六因釋說一乘意。故彼論云問何故如來宣說一乘。答由六因故一即彼諸法約無差別相說故。(此約所證一味真如無差別故。)二約無分別行相說故。(此約能證平等智說。意同此經道一故說一乘。此上二義攝論所無。)三眾生無我及法無我平等故。(此依二種無我故說一乘。此即攝論法等無我等合為第三。)四解脫平等故謂差別求者有事虛妄分別煩惱對治所緣法性不相違故。(此當攝論解脫平等差別。求者舉能證人。三乘不同名差別求。有事煩惱者即修所斷。虛妄分別煩惱者即見所斷。能斷二惑見修二道名為對治。所證解脫名所緣法性。此意說云。能求三乘雖有差別而見修所證涅槃無差別故名不相違也。)五善能變化住故。(此即攝論依變化故說為一乘。)六行究竟故。(此同攝論究竟說一乘。)依莊嚴論以十種義以釋一乘。其莊嚴論頌是慈氏釋即世親共成一部。(舊相傳云無著菩薩造者謬也。)然彼論中先以八義釋諸經中佛說一乘後以引攝任持二義釋諸如來說一乘意。故彼論云如是處處經中以此八意佛說一乘而亦不無三乘。問若爾復有何義以彼意而說一乘。偈曰引接諸聲聞攝住諸菩薩於此二不定諸佛說一乘。廣說如彼。後無著菩薩造攝大乘論引莊嚴頌以明十義。後世親無性各造釋論以釋十義。故無著菩薩攝大乘論云。論曰若此功德圓滿相應諸佛法身不與聲聞獨覺乘共以何意趣佛說一乘。此中有二頌為引攝一類及任持所餘由不定種姓諸佛說一乘。法無我解脫等故姓不同得二意樂化究竟說一乘。世親說云。釋曰此中二頌辨諸佛說一乘意趣。為引攝一類者。謂為引攝不定種姓聲聞等令趣大乘。云何當令不定種姓諸聲聞等皆由大乘而般涅槃。及任持所餘者。謂為任持不定種姓諸菩薩眾令住大乘。云何當令不定種姓諸菩薩眾不捨大乘勿聲聞乘而般涅槃。為此義故佛說一乘。由不定等句義已說(已上二義大業及無性莊嚴論亦同。梁論意別。故彼論本頌云未定姓聲聞及諸餘菩薩於大乘引攝定姓說一乘。釋曰有諸聲聞等於大乘根姓未定攝引令信受大乘攝令修行大乘乃至佛說一乘引攝令入住大乘。有諸菩薩於大乘根姓未定云何安立彼於大乘令不捨於大乘乃至佛說一乘引攝令入住大乘。有諸菩薩於大乘根性已定無退異意為此菩薩故說一乘。解云。本論及釋佛為三人說為一乘前二未定第三已定。諸論皆無。故不可依也。)法無我解脫乃至廣說。此中復由別意趣力唯說一乘。何別意趣。謂法等故等。(梁論為顯論一乘意是故說偈。前偈以了義說一乘。後偈以秘密義說一乘。)法等故者。法謂真如。諸聲聞等同所歸趣所趣平等故說一乘。無我等故者。謂聲聞等補特伽羅我皆無有。由無我故此是聲聞此是菩薩不應道理。由此無我平等意趣故說一乘。解脫等故者。謂聲聞等於煩惱障同得解脫故說一乘。如世尊言解脫解脫無有差別。(已上三義諸論皆同。)姓不同故者。種姓差別故。以不定姓諸聲聞等亦當成佛。由此意趣故說一乘。(大業無性意同此論。梁論云。有二乘人於自乘位根性未同。此人雖求二乘道未得二乘根性未定故可轉作大乘根性。為化此人故說一乘。若莊嚴論引入大乘故說一乘者意同梁論。解云。此意引攝不定即同第一引攝一類。與諸論異。故不可依也。)得二意樂故者。得二種意樂故。一攝取平等意樂。由此攝取一切有情言彼即是我我即是彼。如是取已。自既成佛彼亦成佛。由此意趣故說一乘。(諸本大同。然梁論云聲聞等人於一切眾生得平等意。無性莊嚴諸佛於一切眾生得自體平等意。大業唐本不云諸佛及聲聞等也。)二法性平等意樂。謂諸聲聞法華會上蒙佛授記。得法性平等意樂。未得法身。由得如是平等意樂作如是思惟。諸佛法性即我法性。(諸論皆同。唯莊嚴論云聲聞得作佛意。謂諸聲聞昔行大菩提聚時有定作佛性彼時佛加故勝攝故得白知作佛意。由此人前後相續無別故說一乘。解云。譯家不同不可會也。)復有別義。謂彼眾中有諸菩薩與彼名同蒙佛授記。由此法如平等意樂故說一乘。(諸論皆同。唯莊嚴論似無此段。)言化故者。謂佛化作聲聞乘等。如世尊言我憶往昔無量百返依聲聞乘而般涅槃。由此意趣故說一乘以聲聞乘所化有情由見此故得般涅槃。故現此化。(諸論皆同。梁論云。復次佛化舍利弗等聲聞為其受記。欲令已定根性聲聞更練根性為菩薩未得定根性聲聞令直修佛道由佛道般涅槃。餘本無也。)究竟故者。唯此一乘最為究竟過此更無餘勝乘故。聲聞乘等有餘勝乘所謂佛乘。由此意趣諸佛世尊宣說一乘。(諸本皆同。大業本云。此即是一乘以究竟無有別趣故。然有差別以聲聞乘等異於佛乘。解云。譯家不同。)
  非於一切有情界中無有種種有情種姓。或鈍根性或中根姓或利根姓有情差別。
  此即第三辨三乘差別。文有二節。初標非一後約根分三。言非一者謂於一切有情數中非無五種種姓差別。言五姓者所謂三乘不定無姓。言無姓者謂於身中無有三乘涅槃種姓。就有姓中有其四種。一聲聞種姓謂於身中唯有聲聞涅槃種姓。二獨覺種姓三菩薩種姓此二種姓唯同聲聞。四不定種姓謂於身中具有三乘涅槃種姓而彼迴心定趣佛果由佛菩薩大悲方便所攝受故。然彼種姓自有二種一性種姓二習種姓。釋此種姓西方諸師諸說不同。一唯本非新如護月菩薩亦名月藏彼立唯有法爾種子而無新熏。二唯新非本如難陀及勝軍等彼立唯有新熏種子而無法爾。三亦本亦新如護法菩薩具立新熏法爾二種子為性種姓新所熏種為習種姓。若廣分別如成唯識第二卷。如是五姓具如別章。或可此云非一種姓者。三乘不定四姓非一故言種種。約根分三者。謂諸聖者隨根利鈍有上中下故立三乘。由此道理密意說一非無三乘故說一乘。深密解脫意亦同此。
  此下第二明趣寂聲聞定不成佛。於中有四一標二徵三釋四結。
  善男子。若一向趣寂聲聞種姓補特伽羅雖蒙諸佛施設種種勇猛加行方便化導終不能令當坐道場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即標也。謂彼趣寂是定姓故雖諸佛化定不成佛。
  何以故。
  此第二徵。
  由彼本來唯有下劣種姓故。一向慈悲薄弱故一向怖畏眾苦故。
  此第三釋。於中有三初總標三因次牒前二因顯二過失後舉前二失釋不成佛。此即初也。謂彼定性二乘種姓皆是本來劣種姓故此即總因。一向慈悲薄弱故者是獨覺障。一向怖畏眾苦故者此是聲聞障故。無上依經第一卷云有四種障。一棄背大乘是闡提障。執著我見是外道障。厭畏疲極是聲聞障。背利益他是緣覺障。故知後二是二乘障。理實二乘皆具二障。無上依經具依相顯各說一障。
  由彼一向慈悲薄弱是故一向棄背利益諸眾生事。由彼一向怖畏眾苦是故一向棄背發起諸行所作。
  此即第二顯二過失。如經可知。
  我終不說一切棄背利益眾生事者一向棄背發起諸行所作者當坐道場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第三顯不成佛。由二過故終不說言得成正覺。
  是故說彼名為一向趣寂聲聞。
  第四總結可知。
  此下第三迴向聲聞定得成佛。於中有四一標二徵三釋四結。
  若迴向菩提聲聞種姓補特伽羅我亦異門說為菩薩。
  此即標也。謂迴向聲聞即是瑜伽五種姓中不定姓者。或是漸鈍二菩薩中漸悟所攝彼定成佛。故法華云汝等所行是菩薩道。皆依此中不定者說。又莊嚴論第六卷云為對治不定障故大乘經說諸佛授記聲聞當得作佛及說一乘更無第二。雜集十二亦同。
  何以故。
  此第二徵。
  彼既解脫煩惱障已。若蒙諸佛等覺悟時於所知障其心亦可當得解脫。
  第三廣釋。謂佛化導斷所知障漸次證得無住涅槃。由斯理故決定成佛。
  由彼最初為自利益修行加行脫煩惱障是故如來施設彼為聲聞種姓。
  此即第四結其本名。
  然說聲聞諸教不同。有處說二。所謂趣寂迴向聲聞。如即此經。深密解脫有處說三。謂退菩提寂滅聲聞及增上慢。如入楞伽第七但列其名而不解釋。或有三種。所謂變化誓願法性。如瑜伽論第七十三。故彼論云復次云何立聲聞乘。謂三因緣故一變化故二誓願故三法性故。變化故者謂隨彼彼所化勢力如來化作變化聲聞。誓願故者謂有補特伽羅於聲聞乘已發誓願即建立彼以為聲聞。法性故者謂有補特伽羅本性已來慈悲薄弱於諸苦事深生怖畏由此二因於利他事不深愛樂非為是事樂處生死彼由安住此法性故立為聲聞。又覺法性故謂於一切安立諦中多分修習怖畏行轉由此因緣證得圓滿。如聲聞乘獨覺亦爾。出無佛世而證正覺。與此差別。即上相違三因緣故應知菩薩有處說四。一者決定二增上慢三退菩提四者應化。如法華論列名不釋。或說四種。一者變化二增上慢三迴向菩提四一向趣寂。如瑜伽八十。彼云云何名為四種聲聞。一者變化聲聞。(法華論應化。寶積論應聲聞。)二者增上慢聲聞。(寶積論云我慢聲聞。)三者迴向菩提聲聞(法華退菩提。寶積作菩提)四者一向趣寂聲聞。(法華決定聲聞。寶積寂滅性。)變化聲聞者為欲化度由彼所化諸有情故或諸菩薩或諸如來化作聲聞。(七十三但云諸如來不言菩薩也。)增上慢聲聞者謂但由補特伽羅無我智及執著邪法無我智計為清淨。迴向菩提聲聞者謂從本來是極微劣慈悲種姓由親近如來住故於廣大佛法中起大功德想熏修相續雖到究竟住無漏界而蒙諸佛覺悟引入方便開導由此因故便發趣廣大菩提由樂寂故於此加行極成遲鈍不如初始發心有佛種姓者。一向趣寂聲聞者謂從本來是最極微劣慈悲種姓故一向棄背利益眾生事故於生死苦極怖畏故唯有安住涅槃意樂畢竟不能趣大菩提。或說四種。謂應聲聞我慢聲聞作菩提願聲聞及定滅姓聲聞。如寶積論第三。解云。如次即當瑜伽四種聲聞。名雖有異義同瑜伽故不繁述。如何諸教多少異。據實具四如瑜伽等。而差別者瑜伽等四攝聲聞盡法華論說退菩提者便不攝本不退者。故今寶積瑜伽為勝。或可法華退菩提者舉別顯總以迴向中是一分故如說思數以攝行蘊。楞伽三中除變化者非實聲聞故略不說。然七十三變化即是諸論變化聲聞。法性即是決定聲聞。誓願即當迴向聲聞於聲聞乘已誓願後未發大願名為誓願亦名迴向。若已發大菩提者即是菩薩誓願所攝不名聲聞。增上慢者即誓願攝。或可誓願法性二攝故此不說。此經不說變化增上義同前說解。
  解深密經疏卷第十五。

  解深密經疏卷第十六
  唐西明寺沙門圓測撰
  自下第五釋密意教意解差別。於中有三。初略標依教意解差別。次善男子下廣辨依教意解不同後善男子如是已下總結依教意解差別。
  復次勝義生。如是於我善說善制法毗奈耶最極清淨意樂所說善教法中諸有情類意解種種差別可得。
  此即初也。釋此經文自有三釋。一云善說即三藏中素怛纜藏。善制法者是達摩藏。毗柰耶者即毗柰耶。一云善說即是三中素怛纜藏阿毗達摩。善制法毗柰耶者即毗柰耶。一云善說善制法者通舉三藏如來善說善制法故。毗柰耶者此云調伏三藏皆有調惡之用名毗柰耶。又亦名滅三藏皆有滅惡之義故。無性攝論云或一切善能滅眾惡名毗柰耶。言善說善制者。瑜伽八十三云道理所攝故任持勝德故文義巧妙故。謂文句善圓滿故故名善說。制立一切所應學處故名善制。法毗柰耶者。瑜伽九十八云八聖道支會正理故說名為法。能滅一切諸煩惱故名毗柰耶。最極清淨意樂所說者辨能說者說法意樂。然說法意樂諸說不同。若依龍猛說法有二一生死人說法必依尋伺二法身菩薩說法不依尋伺。故智度論第十七云復次爾時菩薩常入禪定攝心不動不生覺觀亦能為十方一切眾生以無量音聲說法而度脫之是名禪波羅蜜。問。如經中說先有覺觀思惟然後能說法。入禪定中無語覺觀不應得說法汝今云何言禪定中不生覺觀而為眾生說法。答曰。生死人入禪定先以語覺觀然後說法。法身菩薩離生死身知一切諸法常住如禪定相不見有亂法身菩薩變化無量身為眾生說法而菩薩心無所分別。如阿修羅琴常自出聲隨意而作無人彈者。此亦無散心亦無攝心是福德報生故隨人意出聲。法身菩薩如是無所分別亦無散心亦無說法相是無量福德禪定智慧因緣故是法身菩薩種種法音隨應而出。廣說如彼。無有尋伺說法眾中如來最勝故言最極清淨意樂所說。若依親光八地已上皆無尋伺而能說法。彼說尋伺唯有漏故。無有尋伺說法眾中如來最勝故言最極清淨意樂所說。依護法宗。金剛已還諸菩薩眾為他說法必假尋伺。於藥病等未遍知故。由此道理八地已上無漏尋伺亦能說法。於佛果位已究竟故無功用說不假尋伺而能說法。故成唯識第七卷云未究竟位於藥病等未遍知故後得智中為他說法必假尋伺非如佛地無功用說。是故說言最極清淨意樂所說。問。十地菩薩依尋伺說。智度所說如何會釋。答。論者意異不可會釋。如智度說尋伺俱起。彌勒等宗必不俱起。如是等異其例非一故不須會。問。依護法宗十地已還皆依尋伺。金剛喻定是第四定既無尋伺應不說法。答。雖無第四靜慮尋伺而由上起下地尋伺於等覺位亦得說法。不起滅定現諸威儀亦準此釋。言善教法中者是所說教。瑜伽九十四云。由四種相應知世尊所說聖教名善說法。一能趣寂靜能令證得有餘依涅槃界故二能般涅槃能令證得無餘依涅槃界故三能趣菩提能令證得聲聞獨覺無上正等三菩提故四善逝分別最極究竟現量所顯無上大師所開示故。具上諸義故言善教法中。言諸有情類意解種種差別可得者。此即正明意解不同。有其四種一信解教義二唯信教義三信教不信義四教義俱不信。故言種種。如後當釋。
  自下第二廣釋依教意解不同。於中有二。初舉所依教後於是經下正釋有情意解不同。前中有二。初明教所依理後由深密意下明依理說教。
  善男子。如來但依如是三種無自性性。
  此即初也。謂依所說三無自性於不了義隱密相教為所依止。
  由深密意。於所宣說不了義經以隱密相說諸法要。謂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
  此即第二依理說教。文有三節。初說教之意次辨教隱密後正示密教。言由深密意者說教之意。謂能證知三種無性甚深密意。言於所宣說不了義經以隱密相說諸法要者辨教隱密。諸謂聖教隱顯不同。今於此中隱有說無故言隱密。言法要者要謂要略。此中意者。由深密意於不了經依三性以隱密相說一切法無自性等諸法要言。言謂一切法皆無自性等者此即第三正示密教。如前廣說。
  自下第二正明有情意解不同。於中有四一五事具足信解人二五事不具能信人三生信隨言執著人四五事全無不信人。然此四人種善根等五事多少分成六人。一五事具足二有四闕一三有三闕二四有二闕三五有一闕四六五事全無。此即初也。於中有二。初明成就五事。後彼若下聞教解悟。
  於是經中若諸有情已種上品善根已清淨諸障已成熟相續已多修勝解已能積集上品福德智慧資糧。
  此即初也。
  彼若聽聞如是法已於我甚深密意言說如實解了。
  自下第二聞教解了。於中有二初明聞教解了後於如是下解了勝利。此即初也。謂聞法已於佛所說密意言說所顯法義如實解了。
  於如是法深生信解。於如是義以無倒慧如實通達。於此通達善修習故。速疾能證最極究竟。
  自下第二解了勝利。於中有二初明解了法義勝利後亦於下信佛勝利。此即初也。文有兩節。初於法信解。後於義信解。就信義中文復三節。初於見道如實通達。次修習位依此通達能善修習。後於究竟速疾能證菩提涅槃。
  亦於我所深生淨信。知是如來應正等覺於一切法現正等覺。
  自下第二信佛勝利。
  自下第二五事不具能信人。於中有二初明不具五事後能生信心。
  若諸有情已種上品善根已清淨諸障已成熟相續已多修習勝解未能積集上品福德智慧資糧。
  此即初也。此明行人雖不具五由成四事而能生信。四事差別如前已說。
  其性質直是質直類。雖無力能思擇廢立而不安住自見取中。
  自下第二明能生信心。於中有三。初明不住自見能生信心。次於此經下由生信心故自輕而住。後於此經下由自輕故能修福智。前中有三。初明不住自見次辨聞教生信後顯其信相。此即初也。性質直者謂即是信。故維摩云直心是道場。言直心者即是信心。智度論云佛法海中信能入故。故知質直即是信心。此意說云。性質直故雖無慧力簡擇聖教是非道理而不安住自見取中。更復進求了義經故如是於餘不了義經不如真文而生執著。
  彼若聽聞如是法已於我甚深秘密言說雖無力能如實解了。然於此法能生勝解發清淨信。
  自下第二明聞教生信。由彼不住自見取故彼聞法已雖無力能解了言說然於此教而發信心。
  信此經典是如來說。是其甚深。顯現甚深。空性相應。難見難悟。不可尋思非諸尋思所行境界。微細詳審聰明智者之所解了。
  自下第三顯其信相。謂信此經具六義故是其甚深。一信此經典等者謂信此經是佛說故是其甚深。二顯現甚深者謂此經典分明顯現甚深義故名顯現甚深。三空性相應者謂此聖教詮空性故與空相稱故名空性相應。四難見難悟者謂此經典凡夫不能見二乘不能悟。又解凡夫二乘皆不見悟故名難見難悟。五不可尋思等者謂此聖教超尋思境故不可尋思也。尋思即是三界有漏心心所法。或可尋思即不定中尋伺二法。六微細等者謂此聖教地上菩薩微細詳審聰明智者所解了也。
  於此經典所說義中自輕而住。作如是言諸佛菩提為最甚深諸法法性亦最甚深。唯佛如來能善了達非是我等所能解了。
  自下第二由生信故自輕而住。於中有二初於所說義自輕而住後於能說教自輕而住。此即初也。於此經所說義中自輕己智不能解了。便作是言諸佛所有能證菩提真俗二智為最甚深所證諸法真俗二性亦最甚深遠離所取能取性故。唯佛如來而能了達非我少智之所能知。如婆沙說諸法性相甚深微妙唯一切智乃可窮盡。又勝鬘云若善男子於諸深法不自了知仰推世尊非我境界唯佛所知。有如是等諸教非一。
  諸佛如來為彼種種勝解有情轉正法教諸佛如來無邊智見。我等智見猶如牛跡。
  此即第二約能說教自輕而住。然諸如來隨所攝受有情意樂轉正法教能說智無量無邊。我等智見比佛智見猶如牛跡等於大海。深密經云。以諸如來無邊智慧所知如海而我知見如牛跡水。
  於此經典雖能恭敬為他宣說書寫護持披閱流布殷重供養受誦溫習。然由未能以其修相發起加行。
  此即第三由自輕故能生福智。於中有二初由自輕故未能通達後未通達故更修福智。前中有二先釋後結。此即初也。謂彼菩薩以自輕故於此經典起恭敬等十種法行。然由未能以其修相發起福智二各加行。
  十法行者諸教不同。依大般若五百七十三但列其名而不解釋。故彼經云佛告阿難受持此經有十法行一者書寫二者供養三者施他四者諦聽五者披讀六者受持七者廣說八者諷誦九者思惟十者修習。大般若第四百及四百二十七莊嚴論第十三勝天王第七無上依經第二亦但列名。瑜伽七十四辨中邊論第三顯揚第二如是等教。廣釋雖有前後次第不同而義無異。故顯揚云。一於菩薩藏法若多若少尊重恭敬書持法行。二若劣若勝諸供養具供養法行。三若自書已由矜愍心施他法行。四若他發意恭敬尊重以微妙聲宣揚闡讚由宗仰故諦聽法行。五發淨信解恭敬重心披讀法行。六為欲修習法隨法行從師受已諷誦法行。七既諷誦已為堅持故以廣妙音溫習法行。八悲愍他故傳授與彼隨其廣略開演法行。九獨處閒靜極善研尋稱理觀察思惟法行。十如所思惟修行奢摩他毗缽舍那為欲趣入乃至為令諸所求義成就法行。莊嚴十三與此稍異。故彼論云一書寫二供養三流傳四聽受五轉讀六教他七習誦八解說九思擇十修習。解云。彼論與顯揚義不同者。於顯揚等第六諷誦第七溫習合為習誦以為第七。更加教他即為第六。於餘教中皆無此義。然彼論意為他略說名為教他為他廣說名為解脫。餘教意者若略若廣皆為他說即合為一。故不相違。今依此經亦同般若俱十法行。然此文中有其七種。一為他宣說即是廣說。二書寫護持即是書寫或可護持即是一行。三者披閱即是披讀。四者流布即是施他。五殷重供養即是供養。六者受誦即是諷誦或是受持。七者溫習是即受持或是諷誦而無聽聞思惟修習。此品下文具有其八種。一聞已信解二書寫護持三供養四流布五受誦六溫習七如理思惟八以其修相發起加行。而無廣說披讀二種。如下第七地波羅蜜多品中但云十種法行而不引名。智度論五十六雖不具足略釋其相。依瑜伽論此十法行能生三道。故七十四云問如是十種法行幾是能生廣大福德道。答一切。問幾是加行道。答一謂第九。問幾是淨障道。答一謂第十。若廣分別如梁攝論第十舊中邊第二新中邊第三瑜伽七十四。
  是故於我甚深密意所說言辭不能通達。
  此第二結。由彼未能起加行故於我甚深所說言辭不能通達。
  由此因緣彼諸有情亦能增長福德智慧二種資糧。於後相續未成熟者亦能成熟。
  此即第二未通達故更修福智。謂此菩薩未能修習二加行故不能通達密意言辭。由此十行因緣力故便能修習福德智慧二種資糧。於後身中所未成熟皆能成熟。今言成熟於一一位所修具足名為成熟非五事相續成熟。或可利他令他成熟。又云由此因緣等者。就生信中文別有二初廣釋生信後總結信用。上來廣釋生信。此即第二總結可知。
  自下第三生信隨言執著人。於中有二初明師計後辨弟子。前中有二初對前辨異後明如言起執。
  若諸有情廣說乃至未能積集上品福德智慧資糧。性非質直非質直類。雖有力能思擇廢立而復安住自見取中。
  此即初也。文有四節。一五事有無二質非質直三有力無力四安立不安立自見取中。言廣說等者。然釋此文自有四說。一云此中唯取總闕五事。故深密云不種善根乃至不能成就福智。然與第四有差別云此中信法不信義第四法義俱不信也。一云此中總有三人。一有初一闕四二有初二闕三三有初三闕二。一云此中總有四人。於前三中更加有初四闕一。而與第二異者彼第二人其性質直此第三人性非質直。一云此中總有五人。於前四中更加五事俱闕而與第二第四人異。準前應釋。雖有四釋第四為正。順文相故。言而復安住自見取中者。更不進求了義大乘恆執如言不了教故。故雜集論第十二云。復次何緣一分眾生於方廣分廣大甚深雖生信解而不得出離耶。答由深安住自見取故常堅執著如言義故。深安住自見取者更不進求了義經故常堅執著如言義者恆堅封執不了義經故。如聞一切法畢竟無自性言故便撥一切諸法性相皆無所有。如是於餘不了義經堅執如言義亦爾。是故雖信大乘而不得出離以大乘經由種種意說故。
  彼若聽聞如是法已於我甚深密意言說不能如實解了。
  自下第二如言起執。於中有二初明如言執後由此已下顯執過失。前中有二初聞而不了後信而執著。此即初也。謂彼菩薩聞此教已性非質直住自見故於我甚深密意教中不能如實解了密言。
  於如是法雖生信解然於其義隨言執著。
  第二信而執著。於中有二。初正明執著後顯執著相。此初即也。於密意教雖生信解由不了故如言執著。
  謂一切法決定皆無自性決定不生不滅決定本來寂靜決定自性涅槃。
  此即第二顯執著相。據實道理於此經中有其四句。一一切諸法皆無自性準上經文通約三種無自性說即用三性以為自性。二無生無滅三本來寂靜四自性涅槃此之三句準上經文唯約二種無自性性。謂相無自性性勝義無自性性。依廣百論等四句總依初無性說。集論雜集四句皆通三無性說。如前分別。然佛密意不了教中但言諸法皆無自性。乃至復云自性涅槃。然彼安住自見取人不解如來密意趣故雖生信解如言起執謂一切法決定無性乃至決定自性涅槃。然彼執人諸教不同。依智度論第十八卷。有三邪見一破果不破因二因果俱破不破一切法三破一切法皆無所有。即依第三是惡取人。廣如彼說。依勝鬘經即說名為習諸外道。若依集論第六雜集十二皆言若諸菩薩隨言取義不如正理思擇法故。廣如彼釋。今依此經但言有情亦不說名菩薩外道。準義即同集論等說。雖闕第五福智資糧而具前四善根等故。
  由此因緣於一切法獲得無見及無相見。
  自下第二顯執過失。於中有二初正顯執失後雖於下釋通伏難。前中有五一略標二失二由得下辨二失相三外人徵詰四依徵廣釋五釋已總結。此即初也。由此執著為因緣故於一切法獲得二見一者無見二無相見。然此二見自有兩釋。一云無見者撥無依他及圓成實。無相見者撥無所執如名言相。一云無見者即大法鏡經二十八不正見中第一相見。無相見者即次三見謂損減施設見損減分別見損減真實見。故雜集論第十二卷釋彼經云。言相見者謂聞大乘經中所說一切諸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等言。不善密意但隨此言義便生勝解謂佛所說一切諸法定無自性定無生等執著如是無性等相是名相見。執著如是無性相時便謗三性於此三性起誹謗行即次三見謂損減施設見損減分別見損減真實見。廣如彼釋。彼與此經名差別者。彼據執著無性等相名為相見。此就行解執有為無名為無見。彼據損減三性理故名損減見。此據撥無三性相故名無相見。
  由得無見無相見故。撥一切相皆是無相。誹撥諸法遍計所執相依他起相圓成實相。
  此即第二釋二失相。然釋此文亦有兩解。一云由得無見無相見故者雙牒二見。撥一切相皆是無相者總顯二見所成過失謂撥一切三種性相皆是無相。誹撥諸法者別顯撥三相失。一云由得無見無相見故者雙牒二見。撥一切相皆是無相者別顯無見。誹撥諸法等者別釋無相見。
  何以故。
  此第三徵。徵有二意。一云何以先無依他圓成後無所執。一云前二性有可說撥無後所執無撥無何失。
  由有依他起相及圓成實相故遍計所執相方可施設。
  自下第四依徵廣釋。於中有二初先信三性施設次第後依次第以答外徵。此即初也。如上所說由諸有情於二性上增益所執故立三種無自性。此亦同彼所說次第。
  若於依他起相及圓成實相見為無相。彼亦誹撥遍計所執相。
  此即第二依前次第以答外徵。若依後徵文有二節。初明依二性故雖無實性而隨執情假施設有。後明隨情施設有故執彼為無亦成誹撥。由斯理故瑜伽七十四云。問若無遍計所執自性當有何過。答於依他起自性中應無名言無名言執。此若無者應不可知雜染清淨。依佛性論三自性中皆有損減增益二謗。
  是故說彼誹撥三相。
  第五總結可知此經所說誹撥三相即諸經等惡取空也。
  說惡取空聖教非一。寶積經云。如是迦葉寧起我見積若須彌非以空見起增上慢所以者何一切諸見以空得解脫若起空見則不可除。譬如迦葉醫師授藥令病擾動是藥在內而不出者於意云何如是病人寧復差不。不也世尊是藥不出其病轉增。如是迦葉一切諸見唯空能滅若起空見則不可除。無上依輕第一卷云。復有增上慢人在正法中觀空生於有無二見是真空者直向無上菩提一道淨解脫門如來顯了開示正說。於中生空見我說不可治。阿難若有人執我見如須彌山大我不驚怪亦不毀呰增上慢人執著空見如一毛髦髮作十六分我不許可。依此等經自有兩說。若清辨等依龍猛宗說空有者。依世俗諦有空不空。依勝義無法不空。若執著空名惡取空。故般若鐙論第八卷云。論者言若第一義中有陰等者除此有物立於空法。而第一義中實無一法是不空者。如偈曰若一法不空觀此故有空無一法不空何處空可得。釋曰空不空者於世諦中依止法體如是分別。此義云何。如有舍宅有人住故名舍不空人不住故則名舍空。今第一義中無一法不空何處得有空法可得。已說善取空。當說惡取空。又如偈曰如來說空法為出離諸見諸有見空者說彼不可治。釋曰云何名見空者謂執著於空言有此空。此執著空有何過失。如來說彼空見眾生不可療治。此義云何。如服下藥動作諸病而復不泄反成重病。如是說空法為捨諸惡見若還執空者說彼不可治。以是義故捨空無過。解云。惡取空者如瑜伽師所立空理以為真理名惡取空。故般若鐙云。十七地論者言。如所分別自體無故分別體空。此諸法空真實是有。云何真實。不觀作者故。論者言汝此見者名著空見。外人言何故名我以為著空。論者言由一切法無體故空空非實法不應執著。廣說如彼。若護法等依彌勒宗說空有者。善取空者謂於依他所執性無即於此無我性有如是有無總說為空。惡取空者於依他上所執性無及於依他圓成性有俱不信受而作此執一切諸法都無所有是惡取空。故善戒經第二卷云。有二種人遠離佛法非佛弟子永失佛法一者說色乃至涅槃有真實性(所執性也。)二者不信世流布性。(依他性故。)如是二人不任受持菩薩禁戒如其受者受者不得師則有罪。何故不得誹謗實法著非法故。菩薩戒者非口所得心口和合然後乃獲。復言若有說言大乘經中一切法空亦得大罪。不能善解大乘經義生憍慢心言我善解。隨其自心妄想思惟為人廣說亦得大罪。若言一切諸法性無云何得有流布於世亦得大罪。何以故謗一切法者即是外道富蘭那等真弟子也。富蘭那謂諸法性無而佛法中亦有亦無。若有人說一切法空當知是人不中共住共語論議布薩說戒。若與共住乃至說戒則得大罪何以故不解空義故。乃至彼云云何正解。如色。說色乃至涅槃分別無有種種相性是名色空。以色真實流布於世是名不空。以是義故說色一法亦有亦無解是二故亦法亦空終不於中妄生計著是名真解空義。具說如彼。又瑜伽三十六云云何復名善取空者。謂由於此彼無所有即由彼故正觀為空。復由於此餘實是有即由餘故如實知有。如是名為悟入空性即實無倒。地持第二亦同此說。雜集第六云。空相者謂若於是處此非有由此理正觀為空若於是處餘是有由此理如實知有。是善入空性。如實者不顛倒義。顯揚十五云。空自相者非定有無非定有者謂於諸行中眾生自性及法自性畢竟無所有故。非定無者謂於此中眾生無我及法無我有實性故。佛性論第一云。二諦不可說有不可說無非有非無故。真諦不可說有不可說無者無人法故不可說有顯二空故不可說無。俗諦亦爾分別性故不可說有依他性故不可說無。復次真諦不定有無人法無不無二空有不有。俗諦亦爾分別性故非決定無依他性故非決定有。已說善取空。當說惡取空。瑜伽三十六云。云何名為惡取空者。謂有沙門或婆羅門由彼故空亦不信受。於此而空亦不信受。如是名為惡取空者。何以故。由彼故空彼實是無。於此而空此實是有。由此道理可說為空。若說一切都無所有何處何者何故名空亦不應言由此於此即說為空。是故名為惡取空者。又瑜伽七十五云。復次於大乘中或有一類惡取空故作如是言。由世俗故一切皆有由勝義故一切皆無應告彼言長老何者世俗何者勝義。如是問已。彼若答言若一切法皆無自性是名勝義。若於諸法無自性中自性可得是名世俗何以故無所有中建立世俗假設名言而起說故。應告彼曰汝何所欲名言世俗。為從因有自性可得為唯名言世俗說有。若名言世俗從因有者名言世俗從因而生而非是有不應道理。若唯名言世俗說有名言世俗無事而有不應道理。又應告言長老何緣諸可得者此無自性。如是問已。彼若答言顛倒事故。復應告言汝何所欲此顛倒事為有為無。若言有者說一切法由勝義故皆無自性不應道理。若言無者顛倒事故諸可得者此無自性不應道理。佛性第一亦同瑜伽。又彼論第二云。復次增上慢人取空為見是真空解脫門。約此空解脫門起於空執謂一切有無並皆是空。此空執者即無所有。無所有故因果二諦道理並失。執此空過故即墮邪無。是等執者由空而起故成邪執。一切邪執莫不由空故能滅除。此執既依空起故不可治。由此人故佛語迦葉若人起我見執如須須山大我亦許之何以故以可滅故。若此增上慢人所起空執猶如髮端四分之一我急呵責決定不許。廣百釋第六卷云。復次諸法真理何者是耶。謂一切法空無我理。若爾此理亦有過失。所以者何如有一類聞空無我謂法皆無誹撥一切因果正理乃至斷滅一切善根。此自見有過非空無我咎。由惡取空妄起邪見行諸惡行。空無我理心言不測非彼所證。愚夫聞說諸法皆空不知聖意便撥世俗因果亦無滅諸善法。此豈是空無我過失。聖說空教有何意耶。為遣一切虛妄有執。若爾亦應說諸法有為遣妄執諸法空故。實爾若有執諸法空如來亦說諸法是有。既為遣執說有說空諸法真理為空為有諸法真理非有非空分別戲論皆不能及。何緣聖說非虛妄耶。為除邪執故非虛妄。空有二教俱能除執何故如來多說空教。以諸有情多分執有生死多分從有執生是故如來為除有執滅生死苦多說空教。若空若有皆是教門何故前說空為真理。方便假說亦不相違。又此空言是遮非表。非唯空有亦復空空。遮遣執心令契諸法非有非空究竟真理。諸法真理實非空性空為門故假說為空。真理非空空為門者真理非有應有為門。隨機說門有亦無過然其門義順在於空。有有有等皆順執心空空空等皆違妄執。故有智者聞說空言應離一切有無等執。悟法真理非有非無。勿起有無分別戲論。
  辨惡趣過失相者。如瑜伽論三十六說。故彼論云如有一類聞說難解大乘相應未極顯了密意趣義甚深經典。不能如實解所說義起不如理虛妄分別。由不巧便所引尋伺起如是見立如是論一切唯假是為真實若作是觀名為正觀。彼於虛假所依處所實有唯事撥為非有。是則一切虛假皆無何當得有一切唯假是為真實。由此道理彼於真實及以虛假二種俱謗都無所有。由謗真實及虛假故當知是名最極無者。如是無者一切有智同梵行者不應共語不應共住。如是無者能自敗壞亦壞世間。隨彼見者。世尊依彼密意說言寧如一類起我見者不如一類惡取空者。何以故起我見者唯於所知境界迷惑。不謗一切所知境界不由此因墮諸惡趣。於他求法求苦解脫不為虛誑不作稽留。於法於諦亦能建立。於諸學處不生慢緩。惡取空者。亦於所知境界迷惑。亦謗一切所知境界由此因故墮諸惡趣。於他求法求苦解脫能為虛誑亦作稽留。於法於諦不能建立。於諸學處極生慢緩。如是損減實有事者。於佛所說法毗柰耶甚為失壞。廣百論第六卷亦同瑜伽。故論云復次劣慧者前不應輒說空無我理增其惡見。所以者何。故次頌曰寧彼起我執非空無我見後兼向惡趣初唯背涅槃。論曰彼謂世間諸劣慧者。我執即是薩迦耶見其我所見亦帶我執故我執言亦攝彼見。我執雖復不稱正理而寧起彼過失輕故。空無我見雖稱正理然彼不能如實了達因斯誹撥諸法皆無過失重故寧彼不起。云何此二過失輕重。謂初我執唯背涅槃後惡取空兼向惡趣。彼劣慧者惡取空時尚厭善根況諸含識。彼由厭背善及世間斷滅善根損害舍識。非唯棄背清涼涅槃亦持自身之地獄火。起我見者無如是事。所以者何彼貪我樂欲我離苦不造眾廣修諸福脫諸惡趣不失人天但怖涅槃不證解脫。故契經說寧起我見如妙高山非惡取空增上慢者。若爾諸法空無我理鄰近險趣聖不應說。劣慧者前實不應說而勝慧者隨此修行獲大義利故須為說。
  雖於我法起於法相而非義中起於義想。
  自下第二釋通伏難。通二伏難即分為二。初通信法不應成過難。後通信法應具福智難。前中有二。初正通伏難後釋所由。此即初也。謂彼菩薩雖依我教起於教想非正義中起正義想雖能信教而成過失。
  由於我法起法想故及非義中起義想故。於是法中持為是法於非義中持為是義。
  此即第二釋其所由。由於我法起法想故於是法中信為正法。而於非義起義想故非正義中執為正義。
  彼雖於法起信解故福德增長。然於非義起執著故退失智慧。智慧退故退失廣大無量善法。
  此第二通信法應具福智難。謂外難云。此位菩薩四事具足聞教能信如何不具福智資糧。故作此通。彼難於法起淨信故福德增長於非義中起執著故退失智慧由退智故失無量善。
  問。種姓菩薩有退以不。設爾。何失。若言退者樂廣莊嚴經如何會釋。經云性地菩薩若一時殺閻浮提眾生雖有此罪不墮地獄若殺四天下乃至三千大千眾生亦不墮地獄何以故此人曠劫修行多供養諸佛功德智慧善根純熟雖造重罪以福德大故罪即消滅不墮地獄。又無性攝大乘釋第七卷初無數劫云堅固心昇進雖遇惡友方便破壞終不棄捨大菩提心現世當來所修善法運運增長終不退減。世親第七亦同無性。若不退者地持經說性地菩薩墮地獄等如何會釋。解云。於此義中自有兩說。一龍樹宗種姓不退。是故寶鬘論中有人問龍樹云地持經說種姓菩薩墮阿毗地獄此義云何。龍樹答云雖有此言我不敢作如是說。何以故不增不減經中明性地菩薩畢竟不墮地獄同樂廣莊嚴。而地持等說言入者權恐地前菩薩令其生怖速證初地非其實入阿毗地獄。(此段引經如金剛仙說。)馬鳴菩薩起信論亦同上釋。故彼論云如修多羅中或說有退墮惡趣者非其實退但為初學菩薩未入正信而懈怠者恐令勇猛故。二彌勒宗自有兩說。一云同龍樹宗。一云依本業經十住已上名種姓位。於十住中前六名退。第七不退。故知種姓亦有退義。又瑜伽論四十七云又諸菩薩勝解行位於菩薩修所作狹小所作有缺所作不定所得有退。又云解行菩薩或於一時於大菩提雖已發心而復退捨。善戒經第八地持第九亦同此說。又瑜伽三十七云若諸菩薩住勝解行地乃至猶往惡趣此盡第一無數劫邊際。善戒經第三地持第二亦同此說。然樂廣莊嚴經及攝大乘論言不退者從多分說而非盡理。
  復有有情從他聽聞謂法為法非義為義。若隨其見彼即於法起於法想於非義中起於義想。執法為法非義為義。
  自下第二明弟子計。於中有二。初別釋二計。後由是緣下總結二計。前中二計即分為二初依聞隨言執著人後不隨其見不信人。前中有二初明如言起執後顯執過失。此即初也。謂此有情從第三師聽聞所說隨其師見於法為法非義為義彼與本師無別異見。而差別者其第三師聽聞佛教此第四人從他傳聞與師同計。若準對法如前分別說第三師以為菩薩。依深密經說第三師名邪見人。故深密云復有眾生於彼邪見人邊聞法也。
  由此因緣當知同彼退失善法。
  此即第二顯執過失。同前第三失無量善。
  若有有情不隨其見從彼欻聞一切諸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便生恐怖。
  自下第二不隨其見不信人。於中有二初明聞教不信後由此下顯不信失。前中有三初聞教生怖次生邪解後因解起謗。此即初也。謂此有情從第三師聞彼所說而不隨其前師所見言一切法決定皆無自性等見。從彼欻聞一切諸法無性等言心生怖畏如何諸法無自性等因此於教亦生恐怖。有三種人於教生怖。如雜集論第十二云復次何緣一分眾生於方廣分廣大甚深不生勝解反懷怖畏耶。由遠離法性故未種善根故惡友所攝故。法性者謂菩薩種姓是彼自體故。由一分眾生無菩薩種姓故心性下劣於廣大甚深教不能勝解是故怖畏。又一分眾生雖有菩薩種姓而於大菩提未種正願等諸善根故於此不能勝解是故怖畏。又一分眾生雖已種善根而為誹謗大乘眾生惡友所攝故於此不能勝解是故怖畏。
  生恐怖已作如是言此非佛語是魔所說。
  此即第二因生邪解。謂生怖已因其怖畏便生邪解言是佛教定非佛說即作是言此非佛語是魔所說。
  作此解已於是經典誹謗毀罵。
  此即第三因解起謗。然慢法緣有其二種。或有四種。故大般若五百五十九云。具壽善現復白佛言彼愚癡人幾因緣故毀謗深法。佛言善現由二因緣一為邪魔之所扇惑二於深法不能信解。復次善現由四因緣毀謗深法一為惡友之所誘誑二為不能勸修善法三為懷惡喜求他過四為嫉妒自讚毀他。由具如是四因緣故彼愚癡人毀謗深法發起無邊極重惡業。又大般若三百七十四百三十五大品經十八智度論六十三諦法四緣大同前說。
  由此因緣獲大衰損觸大業障。
  此即第二顯不信失。謂由前說謗法因緣獲大衰損證大業障。
  由是緣故我說若有於一切相起無相見於非義中宣說為義。
  自下第二總結二計。於中有二初結前計後結後計。此即初也。由是從他聞法起執以為緣故。世尊自說於三性相起無相見非義之中宣說為義便成邪見。
  是起廣大業障方便。由彼陷墜無量眾生令其獲得大業障故。
  此即第二結後計也。如文可知。或如言起執文別有二。初廣釋如言起執後由是緣故下總結。雖有兩釋後解為勝。
  自下第四安住自見不信人。於中有二初明不具五事後顯其不信。
  善男子。若諸有情未種善根未清淨障未熟相續無多勝解未集福德智慧資糧性非質直非質直類雖有力能思擇廢立而常安住自見取中。
  此即初也。文有二節。初明五事不具後辨三類差別。準前可知。
  彼若聽聞如是法已不能如實解我甚深密意言說。亦於此法不生信解。
  自下第二顯其不信。於中有五。一聞經不信二起二種想三生二種執四因生邪解五正明起謗。此即初也。謂由安住自見取故聞此密教不生信解。
  於是法中起非法想。於是義中起非義想。
  此第二釋起二種想。由前聞教不信解故於法義中起二邪想。
  於是法中執為非法。於是義中執為非義。
  此第三釋生二種執。由前二想起二執故也。
  唱如是言此非佛語是魔所說。
  此第四釋因生邪解。由於法義起二執故。以因此緣起斯邪解。
  作此解已於是經典誹謗毀罵撥為虛偽。以無量門毀滅摧伏如是經典。
  此第五釋正明起謗。於中有三初正明謗經次憎信經者後辨謗法緣。此即初也。
  於諸信解此經典者起怨家想。
  此第二釋憎信經人也。
  彼先為諸業障所障。
  此即第三辨謗法緣。謂三障中為業障故所以謗法。
  由此因緣復為如是業障所障。如是業障初易施設乃至齊於百千俱胝那庾多劫無有出期。
  此即第二顯謗過失。謂由先世業障所障復為現在謗法業障之所覆障。如是業障初造時雖易施設。當受苦果逕於百千俱胝那庾多劫無有出期。言俱胝那庾多者。如俱舍論第十二卷引經說云。有一無餘數始為一。十一為十。十十為百。十百為千。十千為萬。十萬為洛叉。十洛叉為度洛叉。十度洛叉為俱胝。十俱胝為末陀。十末陀為阿庾多。十阿庾多為大阿庾多。十大阿庾多為那庾多。如是展轉滿六十數。具如彼說。或可初易施設者過去業障初所造故易可施設輕重之相。今謗法業受苦無窮難可分別。其謗法失具如大般若一百八十一法華第二等。
  然上諸說有差別者。初之二人教義俱信。第三人中及二弟子合有三人。初之二人信教失義。後之一人修義失教。第四一人教義俱失。又四人中前之二人並是菩薩。而差別者初具五事後具四事。第三一人。依深密經五義俱無名為邪見。若依此經具有四事但言有情。依對法論及大品名為菩薩。所以如是諸教不同。
  就意解不同文別有三初總標次別釋後總結。上來已釋二段文訖。
  善男子。如是於我善說善制法毗柰耶最極清淨意樂所說善教法中有如是等諸有情類意解種種差別可得。
  此即第三總結應知。
  解深密經疏卷第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