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的问题,在大乘看----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手机短信 ]
本贴内容为转载作品,版权为原转载处所有,内容观点不代表乐趣园立场。

关于唯识不了义的大乘主张之引证

说唯识不了义的不止"小乘".按照印顺法师的说法,阿含是根本原始佛教的第一义悉檀,般若是对治悉檀,唯识\如来藏是为人向善悉檀,秘密大乘等是世间悉檀,如佛陀预言佛法发展是如乳掺水转相稀杂,确如其然.而在大乘中,对很多法义认识不统一,如究竟法空\心外有无色等,又如唯识的重要经论本身也有否认无余涅盘后还有余依以及能"回小向大"的.愿意了解分歧的人,自己可以参考.........

入中論善顯密意疏卷十

宗喀巴大師造

 釋第六勝義菩提心之七

未三成立唯字表心為主


上文已說破離心作者,唯字義盡,故彼唯字不破外境。除前理外,今更以說心為主之餘門,明不破外境。頌曰﹕

“如覺真理說名佛,如是唯心最主要,經說世間唯是心,故此破色非經義。”

如于真實義覺慧圓滿,說名曰佛。略去前句醒寤之義,亦可名佛。如是色心二法中,唯心為主。當知略去後句‘為主’之義,經說世間三界唯心。故此唯心,是遮色等為成就世間之主因。若說唯心有自性,都無外色,則非經義。故此十地經義,當許唯如我等所說也。若如汝宗,頌曰﹕

“若知此等唯有心,故破離心外色者,何故如來于彼經,復說心從痴業生。”

若佛由知三界唯是有自性之心,故于十地經中破外色者,則佛世尊何故復于十地經中,說識從無明愚痴及諸行業生耶?如雲﹕‘無明緣行,行緣識。’十地經說識是無明諸行之果,未說識有自性。若說是緣起,復說有自性,則彼說者應成迷亂。自宗必不俱許彼二。當知是為引導眾生,依眾生力而許也。自宗不可俱許彼二者,謂識有自性,應不觀待無明及行。然實觀待,故無自性也。內識畢竟非有自性,如眩翳人見毛輪等,要有顛倒因緣,彼方得有。若無顛倒因緣,彼即無故。要有顛倒因緣乃有識者,由經中流轉緣起顯示。若無無明即無識者,由還滅緣起顯示。其後又雲﹕‘菩薩如是觀察有為,多諸過患,無有自性,不生不滅。’誰有心者,見此教已,復計識為實有。如是計者,唯由自內實執宗之所迷耳。六十正理論雲﹕‘佛說此世間,以

無明為緣,故世即分別,雲何不應理。若無明滅者,此法即隨滅,是無明遍計,雲何不明顯。’義謂若有自性,即是實有。迷惑滅時理應明顯,不應隨滅也。為顯心為主故。頌曰﹕

“有情世間器世間,種種差別由心立,經說眾生從業生,心已斷者業非有。”

有情世間,是由各自業及煩惱,感得我事。器世間種種差別,下自風輪,上至色究竟天,亦唯由諸有情心所造共業之所感生。如孔雀翎等各種雜色,是由彼眾生自不共業之所感生。如蓮華瓣各種顏色,是由眾生共業所感。餘亦應知。經雲﹕‘隨有情業力,應時起黑山,如地獄天宮,有劍林寶樹。’唯識教中亦說二種世間,是由共不共業所感。故唯識宗,亦非不許有器世間也。如是一切眾生皆從業生,心已斷者業即非有,要有心者乃能造業。故業亦依心。

如是依十地經說無作者受者,明唯字破餘作者。依經說十二有支皆依一心,顯唯字以心為主。前者約遮品說,後者約表品說。由眾生流轉,唯心是主要之因,餘非主要之因。故經安立唯心為主,不立外色。頌曰﹕

“若謂雖許有色法,然非如心為作者,則遮離心餘作者,非是遮遣此色法。”

若謂雖許有色法,然說色法非如內心能為眾生之作者。是則唯破離心之作者,非遮遣此外色也。此中數論師等,計自性等為作者,佛弟子眾許內心為作者。色非作者則俱無諍也。故當觀察自性等餘作者。為破無作者相之自性等故,于名言中說有作者功能之唯心乃是作者。由破自性等作者,自即據有驅自性等出境之所諍地。如有二王欲王一國。逐走敵人,自即得有其國。民眾是二王所共需者,故于國民都不損害。如是此色,亦是二者所共需,都不損害。故定應知此色是有也。

午二明外境內心有無相同

由前所說道理,頌曰﹕

“若謂安住世間理,世間五蘊皆是有,若許現起真實智,行者五蘊皆非有。”

若謂安住世間建立之道理,則世間共許外色等五蘊皆是有。若許是現起親證真實義之智者,則行者住根本定時,五蘊皆非有也。由是當知,頌曰﹕

“無色不應執有心,有心不應執無色。”

若許無外色者,則亦不應執有內心。若許有內心者,則亦不應執無外色。若時以正理推求假立義,了知無外色者,亦應了達無有內心,以內外二法之有,皆非正理所成立故。若時了達有內心者,亦應了達有外色。以二法俱是世間所共許故。此說唯識師,許心色二法有無不同者,其所無之色,謂無外色。如論雲﹕‘無外所取由自種,變似青等。’釋雲﹕‘雖無青等外色。’說無色時于所破上加外簡別。釋又雲﹕‘故彼唯字不破所知,更以異門明不破外境。’說破色非是經義時,解釋破色即是破外境故。若不如是解,但依文者,則釋雲﹕‘故彼唯字不破所知。’亦應說唯識宗,許唯字破所知心也。若謂唯識宗不許有色者,則唯識宗成立阿賴耶識時,攝大乘論雲﹕‘復次結生相續已,若離異熟識,執受色根亦不可得。’又雲﹕‘若離異熟識,識

與名色更互相依譬如蘆束相依而轉,此亦不成。’應皆成相違,以許有色法,即須許有外境故。以是當知,雖許以識為緣生名色等,不須許有外境。不可違此而說。明唯識宗不共建立時,多作如是說故。即由聖教亦應了達內心外境有無相同。頌曰﹕

“般若經中佛俱遮,彼等對法俱說有。”

色等五蘊,佛于般若波羅蜜多經中,俱遮其自性故,如雲﹕‘須菩提,色自性空。’乃至﹕‘識自性空。’對法藏中則由自相共相等門,俱說五蘊為有也。如是頌曰﹕

“二諦次第縱破壞,汝物已遮終不成。”

是故他宗是破壞上來所說,外境內心勝義俱無,世俗俱有,聖教以正理所成立之二諦次第。縱使如是破壞,然汝唯識師所計之依他起實物,終不得成。何以故?依他起實有,前已數破。故汝徒勞無益也。不可破壞二諦次第,應許勝義中無,世俗中有。頌曰﹕

“由是次第知諸法,真實不生世間生。”

由上來所說次第,當知諸法,于真實義本來不生,于世間名言中則有生也。此中即說諸法不生是依勝義,于名言中則許有生。故于所破定當加簡別。

午三解楞伽經說唯心之密意分二,未一明說唯心都無外境是不了義,未二明通達不了義經之方便。初又分二,申一以教明不了義,申二

以理明不了義。初中又二,酉一正義,酉二明如是餘經亦非了義,今初

問;十地經義雖如是說,然楞枷經雲﹕‘外境悉非有,心變種種相,似身受用處,故我說唯心’此中身謂眼等有色根。受用謂色聲等五境。外謂器世間。由離內心無外境故。內識生時變似根身受用處所。故身等境事,似離內識別有外境。是故三界唯心也。為顯此經是密意語,頌曰﹕

“經說外境悉非有,唯心變為種種事。”

彼經密意,頌曰﹕

“是于貪著妙色者,為遮色故非了義。”

諸有情以貪著妙色為緣,隨貪嗔慢等而轉,不得自在。由貪著彼故造諸重罪,退失福德智慧資糧。世尊為破以色為緣所起煩惱,故說唯心。如于有貪眾生說除外境貪之骨鎖,雖非實有亦如是說。

復次﹕此經是不了義,非是了義。由何決定?頌曰﹕

“佛說此是不了義,此非了義理亦成。”

此經說唯心都無外境,大師自說是不了義,故由聖教即能成立為不了義。此經是不了義。以正理亦能成立也。

月稱論師,不說外經悉非有等,唯心之唯字,如十地經,不破外境破餘作者。說此唯字是破外境。然釋此經是不了義。清辯論師則釋此經說心似身受用處者,謂心帶彼影像而生。外境悉非有者,謂破心無相而見。故說此唯字亦不破外境也。
...............
...............

唯識三十頌》懸論

法尊法師

五、抉擇五法三自性

唯識宗人的知見,是只空對境外色,不空內識,前面已經講過了。但是有些

人不承認,以為唯識宗的知見,是連內識也空了的,便混人中觀里面去了,若說

唯識宗也空了內識,試問有只空外境未空內識這樣知見的人,屬于那一宗的見呢?

恐怕除了唯識宗,其它那一宗也不屬?要知道解深密說無自性,和般若說無自性,

本不相同。不能因為解深密說諸法無自性,就說唯識和中觀相同。唯識說三性都

無自性,是這樣說的﹕初即相無性,次無自然性,後由遠離前所執我法性,遍計

所執是相無自性,說他起是生無自性,圓成實是勝義無自性。說他起的無自性,

是說他不自然生故,謂之生無自性;圓成實的勝義無自性,是說圓成實既是勝義,

又是遍計所執無自性所顯出來的。就是說圓成實既是勝義也是無遍計所執的自性。

如說牛本身是牛,同時也沒有馬的自性性,就叫他做牛無自性。所以唯識所說說

圓無自性,是下得有界說的,其實是說說圓有自性,只有遍計執才無自性。

有些人說﹕唯識宗說有,是依世俗說的;若說勝義,還是說諸法皆空。但是

瑜伽師地論攝抉擇分,抉擇五法時,又明明說真如正智是勝義有,可見唯識正義,

還是沒有說諸法空的道理。

相、名、分別、正智、真如五法里面,真如是圓成實攝無問題,正智可是圓

成實攝亦可是依他起攝。相大約是說他起攝,名分別大約是遍計執攝。各人查一

查瑜伽就知道!我說相亦可攝于遍計執,名是以聲為體,分別以心為體,也可攝

于依他起,為什麼呢?這個道理,認個人去想好了。五法里面,不屬于依他的,

可說很少,遍計圓成都是說于依他的、若沒有依他的所依,也沒有遍計圓成的能

依了。圓成勝義是有,即難說依他沒有;依他是有,即難說五法沒有。唯識上自

性空的法,也就很少了。

有些人說﹕唯識說有,只是假有,並不說有自性。這與由假說的我法,完全

是一樣的假立了。這種假有又走到中觀里去了,假有,在中觀宗中也承認的。若

是月稱還稍稍辨難,若是清辨直接就承認了。

六、三轉法輪與了不了義

唯識論已說假法不能為種子作所依,反面就是說種子的所依必是實法。阿賴

耶識,為種子作所依,當然是實有。種子既是實有,種子生起的現行,也不會非

實有,種于是阿賴耶的相分,種子相分既是實有,更不能說見分自證分非實有。

阿賴耶的相見等分是實有、七轉識的相見等分也該是實有,同時是識故。如像一

家弟兄,不應該那一個的勢力大些便是實有,勢力小些便非實有。所以不獨識是

實有,就是不離識的色,也是實有。一般並唯識的人,籠統一京,就說色都是沒

有的,不分清離識不離識。這樣一來,就與現量相違,小乘外道尚且不說違現量

的話,何況大乘唯識教呢?簡單的說,深密若說諸法皆空,便與般若全無差別,

如何還說是非有非空了義之教呢?

本來三轉法輪之判了非了義,也就很難。唯識宗說﹕初在仙人墮處施鹿林中,

初轉法輪說小乘教,落于常見。次于鷲嶺二轉法輪說大乘般若,落于空見。第三

在廣嚴城等處說解深密等,才說非有非空了義之教。一般學唯識的人,都知道這

個說法,但是如何是墮常的有,如何是墮斷的空?如何又是不墮二邊的非有非空?

卻少去理會。就說解深密經來說吧,解深密經說佛初轉法輪時,說色蘊自性,色

蘊生,色蘊滅,遍之永斷等;如是列學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四食,三十七菩提

分法等自性差別。二轉法輪的時候,說諸法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性

淨涅磐;于是皆你贊是甚奇希有,但是稱贊過後,仍然說是不了義,又說第三轉

法輪的教法,但第三轉法輪仍然說諸法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性淨涅磐,這第三

時了義之教與二時的不同,又在何處呢?

第一時說五蘊四諦等,唯識宗能不承認有四諦吧?說四諦舉五蘊乃至八聖道

品為例,唯識能不承認五蘊等是有嗎?既然初時所說的法,唯識都承認有,豈能

說五蘊等依他起法是無自性嗎?若有自性,何以說初時說法落于有邊,墮于常見,

是不了義?

第二時說諸法無自性,第三時也說諸法無自性,差別又在那里?沒有差別,

如何又說第二時教落于無邊墮于斷見,是不了義,既是初時二時都非了義之教,

那麼這三時了義之教,對于初二時教,自當有所補充解釋﹕對千第二時教所補充

的意思,就是說遍計所執是無自性,說他圓成是有自性,算是加了一個注解。至

于初時教之有,那一部分當有,那一部分不當有,解深密經中卻沒有解說。若以

三時來判教,自然應當把一切佛法,都攝入三時教中,佛成道後第一次說法教弟

子,曾叫喬陳如等五人,把裙子穿整齊,這算不算數呢?

又佛悟道以後,不動道場,就說了一個偈子,佛說我所證得的法,是甚深是

寂靜是光明是無為。如此的甘露妙法,是難有人信解的。佛說涅磐是甚深寂靜光

明無為,是不是了義教呢?若是了義教,是不是第三時教?若是第三時教,豈不

成未轉第二法輪之前,先轉第三法輪了。又佛臨涅磐的時候,給弟子說,凡順清

淨的,都是應該遵守的,違清淨的,都是當戒的,這數法是不是三轉法輪,是不

是了義呢?這是佛最後說的教法,此不了義,誰能更說?

 

七、唯識宗內部爭執

唯識的問題是很多的,不單與他宗辨論如是,就是本宗內部,亦有許多辨論。

如像前面說的一分家二分家三分家四分家,便是一例。中國因為奘法師譯成唯識

論,揉取了護法菩薩的學說為主,兼收他家之長,就認為只有護法一家是唯識正

義,其他都不是唯識,這是大錯特錯,凡是承認沒有心外之境的,都是唯識知見。

十大論師的學說,在印度是並行的,因為奘法師譯唯識論的時候,窺基法師添加

了一點意見,說本來十大論師的見解在印度就常起爭論,要是一起譯到中國來,

不是中國的學佛人,也要興爭論嗎?這是窺基法師免眾生爭論的意思,奘法師采

納了,便選了護法的正義來譯。所以中國學唯識的人,只知道有護法,而說其余

各家都不是唯識正義。


...........
就唯識宗內還

有多種派別,就是一識同時可緣多色的問題,有的說一時只能有一識,一識只能

緣一色。有的說雖只一識,但一識可緣多色。有的說一時可有多識,同緣多色,

即一時可緣多色,如說一時,可生起多數眼識,各緣青黃赤白等色。此說和等無

間緣沖突,等無間緣說一識只能開尋引生一識故。第一說和第二說,那一個是對

的,很難決定,護法菩薩便是主張第一說的。

 

八、阿賴耶識有無問題

還有一種順理行和順教行的差別,順教便是對于瑜伽師地論所說法教,完全

隨順,如何說便如何信。隨理的對于瑜伽師地論說了的話,都須依考慮考慮,就

是阿賴耶識的有無,他都要考慮的。這兩派又生出辨論了。

說瑜伽師地論說阿羅漢入了無余涅磐,便灰身泯智,再不能回小向大。阿羅

漢入了無余涅磐,究竟是個甚麼光景。第一阿羅漢入了無余涅磐還有沒有阿賴耶

呢?若有阿賴耶,便該有他所依的第七識,若有第七識便也該有第六識, 沒有第

六識第七識,便和二無心定有甚差別呢?唯識宗說阿賴耶識,阿羅漢位舍;所謂

舍者,說唯識說只有舍阿賴耶名,因為阿賴耶是我愛執藏之意,小乘證羅漢果時,

亦斷俱生我執,無我愛執藏故。但阿賴耶識的體是不是存在呢?應說存在,叫做

第八識,也可以叫做異熟識,又可名阿陀那識;因為阿羅漢的有漏血種是未斷盡

的,有執持之意。但是若入無余涅磐後說有阿賴耶,便不能說阿羅漢灰身泯智也

不能說不能回小向大了。

以上就是證羅漢時無賴耶名有賴耶之體,今應再問﹕羅漢入天余涅磐時,賴

耶體為有為無?若謂有者,則不應說灰身泯智,亦不能說不能回小向大。又阿羅

漢入無余涅磐,與佛入無余涅磐有無差別?唯識說阿羅漢位通指大小乘,無余涅

磐也無差別,瑜伽說阿羅漢入涅磐時是沒有斷所知障的,只因舍了第八識,同時

也把所知障舍了,瑜伽是明白說阿羅漢入涅磐後,沒有第八識,那末佛入無余涅

磐也沒有第八識。何以佛入涅磐後還能饒益眾生、阿羅漢入涅磐便無此勝用!

瑜伽就說佛因為有大悲大願,所以入涅磐後,還能起來饒益眾生;阿羅漢沒

有這樣的悲願,所以沒有這樣的勝用。那麼更進一步,問唯識宗是不是許有三身

的?若許佛有三身,法身常住不必說,報身也是歷劫常在不示涅磐的,化身隨機

示觀緣盡示滅;其示滅的時候,還歸于報身可矣,實不須入無余涅磐,直截的就

說佛的應身歸人報身,不必更繞許大的圈子,用悲願來解釋了。這是瑜伽和唯識

宗三身沖突的地方,楞伽經是唯識的經,也和瑜伽沖突。說楞伽說,阿羅漢入涅

磐後,如人醉酒一般,後時遇緣還能醒起,回小向大的。學唯識的人都承認楞伽,

既可引楞伽成立唯識,亦可引楞伽破阿羅漢究竟入無余涅磐不能回小向大了。又

華嚴經,因為他有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幾句經文,就說是唯識的根本經。但是經

並未說阿賴耶,有時也說一切法皆空,而與唯識起些沖突。一部經中總不會完全

說唯識義,故也可以找些出來觀察觀察,練習自己的慧根。

引這許多唯識宗內部的沖突,為的使大家知道這些,都是唯識宗人的見解,

不要說只有我的見解才是,別人的見解都不是。若如此說,未免太執著了一點,

果要如此執著,則佛說的活也可以不信了。佛說無外境我明明見有外境,佛說諸

法無常,我明明看見這張桌子常住不變;佛說無我,我明明看見有我。若依自己

的見解,便整個佛法都可推翻,就是涅磐也可以否認說涅磐我終沒見過,那里會

有涅磐呢?唯識宗的知見,說了大概,要說中觀的知見罷,恐怕更難懂了。折回

來還是說唯識。

唯識宗,既成立阿賴耶是實有,實有的法便有種子,阿賴耶互生了。再迸一

步,縱沒第八識的種子,是由前七識燻起的,但是阿賴耶相應的遍行心所,又是

誰燻起的呢?若這樣的層層追問,唯識宗的難題尚多,茲亦不及多說了。



本贴由中观眼于2002年8月26日08:28:01在乐趣园慈氏学论坛〗发表.

欢迎在netsh.com建立自己的乐趣俱乐部

本贴跟从标题: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手机短信 ] [浏览次]

选择类别: 
朋友Email:
您的Email: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