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这样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具体存在和存在的普遍特性有着区别,具体存在的事物是无常变化的.事物是具体存在的本身,而存在的普遍特性则是具体存在本身所表现,这种表现经由观察被发现而后被抽象为存在的普遍特性.
佛教的哲学观念的对象是物质和精神,这涵盖所有世间的事物.而这所有被涵盖的世间事物本身都呈现出变化无常的特性(无常)和不随个人主观所转移的特性(无我)被称为无常和无我.
这里所有世间的事物就是具体存在, 无常和无我就是存在的普遍特性(这是由观察被发现抽象的).
前者的具体存在不是永恒,后者的存在普遍特性则是永恒.

关于佛教解脱的心理学特性.
佛教所探索的是人类内心烦恼的呈现和构成原因.
举人类因失去亲人而难过的例子可以知道,人类抱有具体存在应该有永恒性的希望错觉.这种盼望具体存在呈现永恒性的心理认知,构成人类对此事难受的原因.因为永恒的不是存在本身,而是存在的普遍特性(无常\无我).
生尔在世,此心就要面对具体存在和存在的普遍特性.无法回避.
于是佛陀发现这个真理后就教导人类应该客观认识真正的具体存在和存在的普遍特性,即身心和身心呈现的无常本质.理解这一客观事实后,整个心理的错误认知就会自动消失,这一消失本身是错觉的结束.错觉的结束带来人类用新的眼光看世界,他不再拒绝具体存在的呈现,也不拒绝存在之普遍特性的呈现.用如实的心看世界.于是他不再为这世界的变化而悲伤,不再为这世界的呈现而得意忘形.绝对宁静的处世在心中被建立.人不会再进入过去的错觉.即以为具体存在将永恒.他认识和生活,但不再沉醉于世界的干扰中.因为那干扰原来自于人类的错误认知.
这就是佛教心理学意义上的永恒-----有余涅磐.当有这样心理水平的人类死亡后,由于没有心理攀缘和心理动力,就不再生起而彻底消逝-------无余涅磐.



本贴由5724于2001年6月19日07:56:43在〖慈氏学论坛〗发表.


原标题:【请师兄讲一下不“用“圣人”之论”的佛法。】是大千在2001年6月19日04:59:58发表
本贴跟从标题: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浏览次]

选择类别: 
朋友Email:
您的Email: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