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译法都有自己的道理,多看几种版本有利于探索梵本原貌。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梵本就可能有几种版本,所以译师可能所据不同。同一梵本,翻译的处理也有不同,体现了译师各自的考虑。比如梵藏本都是带有序结的全本,而罗什和玄奘法师则只译正文,可能是为突出精华和便于记诵吧。多看几种版本,就能既知道背景情况,又便于精练地念诵。
    韩老说,翻译,就是译师讲解他理解的原文,所以多一种译本,就等于多一位译师给我们讲解梵本原文,有利于我们体会梵本真义。所以韩老认为多学一种语言,以能够对照不同文本(如汉、藏、巴利、梵文本)学习的方法,是能够帮助净化(消除误解和讹传)和活化(增加新译经论和新译本带来新的思想和理解)佛教的重要方法。
    咱们就举师兄的话作个例子,师兄不要怕疼,大千的棒子是冲着道理来的,不伤师兄的脑袋。
    比如,师兄和回兄讨论中提到,“可见空还是最终的真理”,这是以边见为正见,佛教对这个终极真理是有准确表述的,那就是非空非有的中道见,说空说有都是执其一端。《心经》说“是故空中无色。。。”不是总结,是因果关系句,此句之前讲的正是“最终的真理”:“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其它梵藏译本多有译为“一切法空性无相……”(法成本等),空相就是空性,意思是说这个最终真理是否定一切相的。金刚经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也是否定一切相的意思。所以《心经》接着说“是故空中无色……”,是根据道理具体解释否定一切相的内容,也就是把对空性的表述具体化了。说无色等,并不是说空性是空,而是非有之义,心经亦有非空之义,到最后一句,有的译本是这样的:“无智,无得,亦无不得。”(法成本,藏译本也是这样)。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空有都是虚妄,最终的真理是离一切相的,只可遮诠,说它不是什么,不可说它是什么,所以不可说它是空。“拟一物即不中”,是不是这么个意思?


本贴由版主于2001年6月23日 07:06:38修改过


本贴由大千于2001年6月23日06:56:04在〖慈氏学论坛〗发表.


原标题:【和兄弟们讨论:如何理解佛经的不同版本?】是小夜叉在2001年6月23日02:21:16发表
本贴跟从标题: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浏览次]

选择类别: 
朋友Email:
您的Email: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