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怎样证空性(必是现量,否则非证)可以参考已证到的大师的作品: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网上送花 ]

《淨心之行--輪番觀住修法》
全知麥彭仁波切

頂禮文殊師利童子!

三有輪迴諸過患,由自心力煩惱生,
非理作意煩惱因,如理作意能除彼。

此者分三:
1:如何修持
2:彼於相續中生起之量
3:彼之必要。


今初者(如何修持):
於彼尤生貪心境,以意明顯觀於前,
彼者可分為五蘊,首當觀身諸相狀,
血肉骨骼髓及脂,皮髒諸根之支分,
便溺蟲髮指甲等,所有不淨之諸物,
地等諸界之聚合,各各能分之種類,
彼等所有諸存在,乃至究竟之微塵,
次第分析於各自,觀察生貪或不生,
除此不淨分散物,所謂之身別無餘。
身者不淨之幻輪,脈骨糞便積聚處,
猶如水面之浮泡,見此義時正念住。
此念相續消失時,受想行識各自性,
析為異體亦伺察,猶如水泡與陽焰,
芭蕉幻事現見時,彼亦毫無貪執處。
此知心念之相續,未散之際善護彼。
倘若一旦忘失彼,勿續當移觀餘法。
如是不淨之諸物,無有精華之蘊聚,
雖生不住剎那滅,對此應當正思維,
往昔所生無邊法,一切世間今已滅,
以至現未亦復然,所作性故哀傷因。
故諸眾生定死亡,突然死緣亦不定,
三有所現一切法,悉暫變性當思維。
總之諸行皆無常,各自具有異相狀,
若能盡力以慧觀,明觀次第而思維。
何時蘊聚所貪境,現見猶如閃電雲,
如水泡般搖動性,乃至心念之相續,
未散之際思此理,次後眾多聚為蘊,
各蘊每一剎那間,皆為痛苦之本性,
縱現安樂亦遷變,生起痛苦之因故。
諸蘊乃為苦根本,三有所生諸痛苦,
如是盡力作思維,此皆蘊聚過患故。
具有漏法五蘊中,應知即使針尖許,
無不皆為苦與患,諸蘊故為痛苦源。
猶如不淨之泥水,火坑以及羅剎洲,
知此如是心安住,然此痛苦所依處,
異體無常蘊聚中,何者乃為所云我。
設若觀察我本空,河流及雨空屋般,
如是知後生定解,乃至未散此中住。
若散失時則復然,如前依次作觀察。
有時亦於無次第,種種觀察任一思。
於此數數作觀察,有時觀察他蘊聚,
有時觀察自蘊聚,有時伺察諸所作。
貪著何亦如此破,總之伺察此四者。
(異體、無常、痛苦、無我),
放置非理作意者,伺察之輪轉不息,
生定解如伺察量,如是種種之所緣,
心識明確諸觀察,如草一一燃火般,
入此相續不間斷。
我於往昔諸時中,心生非理作意者,
寂滅分別眾相續,此位安置觀察修。
設若生起疲倦時,對治伺察無力為,
諸煩惱亦尚未生,於捨性中而休息。
一旦倦消復原力,又復如前分別察,
如是伺察之心識,隨念正知而安住。
設若忘失正念時,煩惱又復再生起,
見敵手持兵器般,分別伺察再發起。
如黑暗中現光明,如是伺察分別心,
雖小於惱作妨害,大者治惱何須說。
有為輪迴諸過患,如是觀知有多少,
無為涅槃亦量等,當知無上寂清涼。

二者(彼於相續中生起之量):
何時修後於自他,五蘊及諸有為法,
異體以及無常法,痛苦本性與無我。
內心生起勝定解,勿須功用勤作中,
諸法猶如破爛相,時能摧伏煩惱耶。
遠離煩惱波浪故,此時無濁之意海,
無異類似於自在,獲得寂止三摩地。
心於安住寂止中,看視心性證勝觀,
此乃三乘所共許,亦為最初入門道。

三者(彼之必要):
何時緣起如幻化,諸法本來無生故,
無有法我空性中,遠離一異等二邊。
無二平等性法界,乃為大乘道所證,
殊勝光明之法界,亦為善逝如來藏。
了悟此性即證得,不住有寂大涅槃,
此乃勝淨與大樂,大無為及恆常法。
本具功德之大我,無上般若波羅密。
無上秘密精藏義,俱生義之大樂界,
以致自生智慧體,此中圓滿諸佛法。
彼依上師之竅訣,直接解說大圓規,
是故大乘顯與密,共同前行淨心道,
斷除有為迷亂網,分別觀察乃善道。
首以分別觀察力,制伏起惑之相狀,
生起蘊空定解後,遠離三界願貪求。
此後次第諸緣相,漸近寂滅於空性,
所斷對治不求故,遠離偏袒諸貪執,
無貪大悲之現相,法界空中如鳥翔,
無畏遊戲三有中,獲得佛子聖果位。
依靠如是之聖教,寂止勝觀道前行,
清淨心之諸行相,已說三乘深要道。
清淨心之諸行相,分別伺察愈修持,
如是如是煩惱減,煩惱如是愈減薄,
如是易於修寂止,如火所煉之純金,
耐錘且易變眾形,無貪之心亦如是。
何者天界千年中,於三寶處皆供施,
所需一切之資具,何者僅於彈指傾,
心識若觀一切法,痛苦無常空無我,
經云此較前福德,無計其數而超勝,
宣說大乘四法印,八萬四千法蘊者,
此二功德說同等,故此善說彼修後,
則以深廣智慧藏,為於千萬經部中,
精要如理修持故,無難得已速解脫。
此說善根濁時過,尤被此患迫害眾,
以離貪法甘露力,願得寂滅之果位。
麥彭(不敗)文殊歡喜者著。茫嘎拉(吉祥圓滿)!


《修持淨心之行引導》
全知麥彭仁波切
頂禮金剛上師!
修持淨心之行引導時,以如法的行為在寂靜處安坐,思維暇滿難得等理後,心裡對修法生起歡喜心。於自己的頭頂上明觀世尊釋迦牟尼佛,周圍有大小乘的很多僧眾圍繞。如是明觀後,於彼等敬獻七支供,語言稱頌:『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獅子……隨喜懺悔諸善根,迴向眾生及佛道。』當作是念:於此座中願我與一切有情之心相續中,生起淨心之行的修習次第,並以猛勵敬信從內心深處而祈求加持。又作是念:願諸有情獲得圓滿佛陀之大寶果位而修持淨心之行的修習次第。首先將對自己引生貪心或其餘之境觀想如尸陀林解剖屍體一樣,從右眼開始各分為皮、肉、骨、內臟等不淨物。以意將三十六種不淨物各各分析至究竟微塵,如是內心明知身體的種種過患。復於身體的骨肉等各各分析為堅硬之地大,暖熱之火大,動蕩之風大,血液小便等潮濕之水大,孔隙之空大等。以慧眼觀視,彼諸法相非為一體,猶如凶殘之毒蛇集聚一處,如是蘊聚亦為虛假之身相。其坐修時間沒有長短限制,乃至自心尚未如是明現之間應不斷修習。經藏中云:『猶如大米、青稞、黃豆等堆集一處,智者士夫對此各各分辨時,則知此是大米,彼是青稞』等。同樣對蘊聚之界分析、伺察時,能認知此蘊聚上有如是如是之異體法。
首於色蘊分析:如是一次明觀後;再於受蘊分析:其分為苦、樂、捨三種覺受,樂受又分為見美色、聞妙音等多類,各類又分為多種,於此種種覺受進行分析、伺察;復次想蘊:有善惡之種種想,分別又有柱子、寶瓶、象馬、男女等很多不同界性之想,故於想蘊亦應生起是各種異體法之定解;復次行蘊:生起除心相應受、想以外之心所、作思、接觸等各種皆為行蘊。此又可分多種:諸如相應善心所之信心、慚愧心等,相應惡心所之無信、無慚、貪瞋等眾多分類。其中如貪與否之心所,若以境、時、相而分則有無量,故意念行蘊亦即多種法而作伺察;復次識蘊:有眼、耳、鼻、舌、身、意六種根識,思維其各者亦有眾多分類,諸如持蘭色、黃色等各種眼識,對此應當進行伺察。如經云:『諸色如聚沫,諸受似浮泡,諸想同陽焰,諸行喻芭蕉,諸識如幻事,日親之所說。』(日親指釋迦牟尼佛)。為此若能生起殊勝之定解,乃至其尚未忘失之間而安住。若稍有忘失或相續中斷,則不必刻意思此,應轉移到另外的無常法進行思維。當諸法自體在形成之時,不會住於第二剎那而無間變化。以從最初產生至最終毀滅之際,僅是一剎那間之生滅,故如閃電般。這樣似於長劫安住之器世間亦即如此,凡是所作法皆以剎那生滅之假立相續而住,如同河流水與燈火尖,如是了知後而安住。
然諸器情世間有成則必有滅,如外在的四季遷變、內在的從小到老、從高到低、從盛到衰、從樂到苦等自他所見聞的各種諸法皆為剎那生滅之本體,一切所作猶如閃電、河流、雲霧等變化之理,對此乃至尚未生起明顯之定解間不斷修習。此念若稍有消失,又於眾多法聚的剎那不住、變化之有漏蘊聚善加觀察,不僅粗法與相續,且於每一剎那皆為苦性。諸如現在之痛苦為苦苦;雖然現似安樂,但剎那不住而毀滅,如是形成相續為變苦;現在雖是安樂或為痛苦、無記,如具有毒素之食物,終究無不成為痛苦之因,依於前前剎那相續產生後後剎那,若不具前一剎那之因,則不生後一剎那之果,以成生果之障故,一切剎那皆為苦因乃為行苦。凡是與此三苦所聯係以及三界所攝之有漏諸蘊乃為痛苦之根本,如同火宅、糞泥。乃至尚未生起如是穩固之信解間而精進思維。
另外,對地獄寒熱等六道的各種痛苦,以及對自心最有害之痛苦,無論見聞任何苦境,有無次第或多少不定,凡是三界中的大小痛苦皆當盡力思維,如是痛苦形相各異、種類眾多、極難忍受。乃至尚未獲得聖道之前,不斷產生、不計其數,彼諸痛苦皆從有漏近取蘊聚之相續而生,至心內未明前應當伺察其過患而引生定解,並於生起定解中安住。乃至此力存在之際如是憶念而安住。如果一旦失此分別念之力,則又由前三種伺察所引生的定解來了知所作性之五蘊乃為無常、異體、痛苦的本性,是故當知僅為誤執有補特伽羅、人我、自我而已,其實補特伽羅、人我、自我之本體何者亦不成立,如明眼者能確知花繩本非蛇相。同樣以智慧之眼能了知,由微塵與剎那蘊聚之相續,除不觀察而假立為我以外,再無其餘堪忍實體之我。總而言之,雖然所證的主要是無我,但不必僅此抉擇,如果以前面三種伺察的方法來著重抉擇時,此力亦能無難易知。彼也於無我之定解尚未消失間而修習。若又始於產生其它分別念時,即不能跟隨此念,應當如前觀察諸蘊異體,依緣次第而修習。有時觀察自續五蘊,有時觀察他續五蘊,有時觀察總的所作法,凡於此三中何者易便而應作伺察。起座時,迴向善根,並於安閑中休息。
再者,正座時伺察之輪轉動不息,如草燃火,以致其它分別念無有生起的機會,應當如此盡力護持相續,中間若心生疲勞時,當無任何念思而休息。一旦又生起其餘之分別念時,則思生起此念有何用處,為此應當生起數數之如理作意,乃至於所緣能任運地生起強有力之定解。於座間時,若心有散亂亦應以上述思維之力,令心境中呈現出如理作意而成就大義。經藏所云之修習次第,無論是智者或愚者皆易了知,除觀修大義以外,勿須觀待勤苦勞作,如是修持後,則於心相續中能產生相應的覺知。
此者:言不為主修為主,若修不說心內知,
不修僅說如鸚鵡,是故應當觀住修,
班瑪江誠所勸請,並供紙等作記錄,
麥彭尊者總攝要,一飲茶間直接作。
茫嘎拉。

《中觀見之甚深引導》 
全知麥彭仁波切 

南無曼札西日耶(頂禮文殊師利)!
修持淨心之行已,則於無有人我相,
引生殊勝定解時,所云之我依蘊聚,
不察分別假立般,五蘊以及無為法,
一切諸法皆如是,分別假立謂彼此。
雖然執為種種法,若察不得實有義,
無分體之究竟上,細之極微亦不成,
然以緣起生力現,有事依緣而生起,
無事依於而假立,未察許執事無事。
勝義理論觀察時,本來無基亦離根,
同時空顯如夢幻,水月谷響尋香城,
眼翳以及陽焰等,正空而現現而空,
現空如幻理中修,此即相似之勝義。
分別心具此定解,雖出定位所現見,
如幻化之無垢慧,未離外境之所緣。
若未寂滅能執相,即未超離分別故,
離戲法性未現見,如是定解生起時。
僅僅執著於幻化,分別所立亦不執,
所取之體不成立,能執之心亦不得,
故無執中鬆閑住。如是住時雖不滅,
內外諸法之顯現,於此無執本性中,
所有假立之諸法。本來不生亦不滅,
遠離能取與所取,法界之中平等性,
遠離有無等承認。離言義之自性中,
無有疑惑之覺受。此乃諸法之法性,
非為相似真勝義,各別自證智所證,
入定無念之智慧,若於此中修持時,
空與緣起雙運者,二諦無別實相義,
即大中觀之瑜伽。此義超離心所境,
倘若欲依無二智,速能如是證悟者,
應修密乘之竅訣。中觀修習之次第,
究竟甚深之精要,先修淨心之行已,
次第感受而抉擇。現空幻化定解道,
無破無立之意義,般若波羅蜜多界,
平等性中自解脫。若因乾渴而受苦,
僅知有水不解渴,親臨水處並飲水,
方能解除渴苦般,經云知與受如是,
是故依靠眾理論,勤苦伺察僅了知,
如此輪翻修不必。當依覺受次修習,
速能獲得深法忍,文殊歡喜金剛者,
於水龍年十一月,二十九號直接寫,
願眾證深中觀義。
茫嘎拉。




本贴由林居士于2001年9月06日16:35:49在〖慈氏学论坛〗发表.

Click here to visit our sponsor
Valuesponsor Advertising Network

原标题:【或者从意识怎么起修?】是1234322在2001年9月06日16:03:58发表
本贴跟从标题: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网上送花 ] [浏览次]

选择类别: 
朋友Email:
您的Email: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