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伦*尊者 小传 有关禅修中“苦受”的开示.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网上送花 ]

.       .        

严格地正念於接触的警觉。我们应该严格地、热诚地、强度地正念。疲倦时不要休息,痒时不要抓,抽筋时不要动。我们应该保持身心绝对地静止,奋力直到结束。不舒服真的是基准;舒服将使我们漂流於迷惑之流。我们应该穿透苦受;  有穿透苦受才会如实进步。孙伦西亚多(Sunlun  Say^adaw  1878~1952),他的名字这样称呼是因为他来.自中缅甸靠近敏建(Myingyan)的孙伦村的洞窟寺院。他生於一八七八年,本名乌丘.定(U  Kyaw  Din)。他曾被送到寺院去学习,但学得不多。在十五岁时,在敏建的.行政局担任职务,和同村的马雪意(Ma  Shwe  Yi)小姐结婚。叁十岁时辞职,回到.家乡做农夫。他发现他的农作物收成特别好,而别人的收成却不好。一九一九年,当.地发生传染病,他的农作物依旧很丰收。在缅甸人的观念里,假使有人的世间财产突.然地快速增加,即象徵他即将死亡。因此,他很焦虑,请教星象学家来相命,他被告.知说∶「有两脚的生物即将离开他的家。」这句话的意思是,他快死了。

乌丘定非常恐惧,决定做大善事,他在家门前  起大帐棚,一连叁天施饭供众。.第叁天,有位磨坊职员,不请自来的参与这个盛会;他一直在谈有关於毗婆舍那的修.行。乌丘定听到这些法後深受感动。那天晚上他失眠了。他想从事那样的修习,然而.,他不敢告诉别人关於他的愿望,因为他对经典完全不认识。隔天,他问磨坊职员∶.「一个人对经典都不了解,可以修行吗?」这位职员回答∶「修习止观并不需要教理.的知识,  要你有深厚的兴趣和精进即可。」他告诉乌丘定修习吸气和呼气。从此,.一有空闲,他就会注意他的呼吸。有一天,他遇到一位朋友告诉他说∶「  是注意呼.吸是不够的,还需要注意呼吸碰到鼻端。」

.    乌丘定就这样修习呼吸触感的觉知,随着他的修习愈来愈强烈时,他不仅知道他.的呼吸的触觉,还注意到割玉蜀黍穗轴时,手拿刀柄的触觉,或汲井水时,手碰到绳.子的触觉,或走路时,双脚碰到泥土的触觉。在所做的每一件事,他都努力地去警觉.他的触觉。同样地,当在照顾牛时,他就坐在树下,练习呼吸的正念。在这样练习的.过程当中,他开始注意到有颜色的光和几何图形的出现,虽然他不知这是怎麽回事,.但是他可以感觉这是他修习的结果,也使他更精进修习。随着更密集的修  ,渐渐地.,有时候会有很强烈的苦受出现,但这些感受并不障碍他继续的修  。他相信,这是.他修行的结果,若要有进一步的成果,他需要克服苦受并超越它,所以,他尽更大的.努力,发展出更严格的正念,直到他能克服苦受,并进入更高层次的修行境界。

.    因为他这样认真热诚的努力,在一九二○年中,他就证得初果,第二个月证得二.果,第叁个月证得叁果。这时,他和妻子商量,请她答应,让他出家做和尚。经过很.多次的反对,妻子终於同意了。但要求他,在出家前,最後一次帮她播种碗豆种子。.然而,当乌丘定在农田播种时,有很强烈的欲望,想要舍弃这世间的一切。於是他把.牛放走,将牛轭挂在树上。然後,他到村子的寺院,请求和尚接受他做沙弥。之後,.他就到附近的山洞很认真的修行,直到一九二○年十月证得阿罗汉果。他证果的成就.,在很多比丘间传扬开来,很多人都来测试他。虽然他几乎是个文盲,但是,他的回.答也能满足最有学问的和尚。纵使他们经常不同意他的回答,但是将他的答案和经文.核对时,他们就会发现,很多经典上的文字叙述都支持他的论点。因此,从世界各地.,很多有学问的和尚都来跟他学习,在他的指导之下修习正念。这其中包括一位很饱.学的和尚,名为尼温西亚多(Nyaung  Say^adaw)在密集的修行後,也证得究竟的解.脱。孙伦西亚多於一九五二年般涅盘。

.    孙伦西亚多是个非常真诚的人,言语简洁,意志坚强及有决心。从他的照片来看.,他是很坚毅的人,他的目光凝定,眼睛清澈,下颚坚挺着。如果一般人看到他的照.片,就可以感受他有超凡的勇气。这是真正证悟者的特性。. 
..孙伦西亚多的苦受开示.
 
.    乐受像隐藏的敌人,它捕捉无警觉的行者;苦受像显着的敌人,行者能确认它和.发出正确的行动,以致潜藏在苦受的  恚没有机会生起。在天生对苦受的厌恶和建立.正念的热心努力之间,行者既不浸淫在其中,也不退缩,他将能完全地从苦受中离执.,停住在感受,注视感受,不想任何与感受有关连的念头,苦感提供容易散漫的心一.支稳固钩住的桩,苦受从不欺骗行者现象的真相——苦。.真的没有理由懊悔。苦受是一个有效的禅修对象,它将带领行者平稳地走上获得.终极目标的道路。行者通常不喜欢苦感的事实,但苦感能够使行者建立更深和更强的.正念。在他不喜欢的对象观行,他将记住唤醒必要的热心去克服苦感。它是不同於乐.感。因为他喜欢乐感的话,他会倾向於陷溺於它,以快感满足他自己,而不愿尝试正.念於它。当他这样做,潜伏在乐受的贪欲和诱惑将压伏他,行者将无能把握从感受观.感受,但是感受将带他向产生链上的下一个欲望环结,导引至来生。

.    好像一个游泳者在激流中一样,他被要求在终点的标竿拿取花束。假如他是顺流.游泳又失手的话,他将被水流的力量带离这个标竿。假使他逆流游泳而失误,他将仍.在标竿的下方,因此有机会自觉和熟思地再尝试,顺流游泳者就像应用乐受的行者,.假如他无能正念於乐受,他将因执着於它而不再禅修。逆流的游泳者就像应用苦受的.行者,假使他不能正念於苦受的实相,他仍将知觉它,并能够振奋活力和正念,以完.成他的任务。    . 
..持续观察进入顺境後,有些人的情形会在那时生起疼痛的感受。这时不必气馁,.它  是纯大苦聚所具有的特性,如经上所说∶

.        观五蕴是苦,如病、如痈、如刺、如患、如恼等等。  .    .    即使没有疼痛的感受,也会在每次的观照中,清楚地见到无常、苦、无我其中一.项。禅修者虽如法观察,仍觉未臻完善,以为能观之识与所观之境并未紧紧相随,这.是太迫切的缘故,反而无法完整地体会到叁法印。对他的观察不满意,就常变换姿势.,静坐时,他想着可经行得更好;经行时,又想回到静坐,坐下後又想调整手脚,想.换个地方,又想躺下,每换一个姿势以後又无法持续太久,变得焦躁不安。但不用感.到失望。这是他尚未了解身心缘起的真相,也未体会到缘起的寂静。他做得很好,但.感觉背道而驰,他应该坚守某个姿势,随後就会发现能安住於那个姿势上面。持续精.勤看着身心现象的变化,心会逐渐专注和明觉,焦躁的感觉终会完全消失。
 . 
.    一旦能平静地面对身心的变化,心变得清晰且能敏锐地观其生灭,好像不用作意.就很流畅的观着,即使微细的身心现象,也不用费任何力气。无常、苦、无我的真相.,不须透过思惟就明显地呈现。无论身体某处生起感觉,注意力即落於该处,不过那.触受有如羊毛般柔顺。有时全身出现的观察点太多了,必须加速观照,身心好像要往.上拉拔,接着感觉它们变得稀稀落落,禅修者能平静地、轻易地观察到。有时生理的.反应完全消失,  剩心的变化,喜乐生起,如淋细水般,令人陶醉,并且宁静充盈,.或看见到如晴空般的光明。不过这些特别的体验不会使人动摇,让喜悦冲昏了头,但.他仍可享受着。此时应警觉在享受这种体验,应注意有喜乐、宁静、光明,这些现象.若未消失,就不须去理会,转而注意其他生起的现象。
  . 
.    同样,没有理由害怕苦受。有一些技巧唤醒充分深度和强度的正念来克服苦受的.苦痛和伤害,这苦痛是因行者认同痛的部分和苦果,但是当能够穿透感受和消除与感.受认同的身——即能被伤害的「我」,已经充分建立起来的话,那麽苦受  是苦受,.而不再是任何痛的来源。
  . 
.    禅修的终极目的是消除「我」的迷惑,行者在与苦受的挣扎中必须对准「我」的.思想,一打再打。让我们谈谈苦受生起。行者保持苦受的正念直到苦受耗尽,因此,.苦因在果中被消灭,他一做再做直到完全熟练,他最後驾驭於因上灭因,在因上结束.因,以致於它能永不再生出在无尽循环中会转化成其他因的苦果,在因上灭因就是觉.悟。且正是由於消除「我」的错误思想的效率品质,孙伦西亚多叙述∶「不舒服真的.是基准;舒服会使你们漂流於轮回中。」苦受是行者的内在敌人,一旦内在敌人能克.服,外在的苦源不再能触及他。  

.    在一段热诚的修习之後,真实解脱智会呈现给行者,  有极少的人能修得解脱智.。要到达这片刻,行者必须完全完美地建立身体的正念,他必须完全完美地建立感受.的正念基础,这意思是他必须完美地克服苦受,苦受是行者在他的进展的道上所面对.的最大障碍,这是使他经常退缩之处。要克服它们,他需要绝不畏缩的活力、决心和.意图心,同样也需要技巧。然後这些感受使行者具有充足的专注和正念的力量,去处.理下一阶段的微细过程——建立对识的正念。当正知正念完全完美时,他将面临建立.正念於精神对象和根本原理的工作。这时候就是真理的关键时刻,假使行者没有完美.地建立根本原理的正念,当解脱智呈现时,他将羞愧於它,他将抓不住它。但是假使.他是完整完美建立警觉的四个面向(注∶请参阅阿姜达摩答罗),他完整地开展七觉.支,然後在完美和具备这七觉支的时候真实解脱智将会生起。
  . 
.    不幸地,不完美的行为特性是行者的典型。他厌於热情地努力,容易慌张,热心.跟随光明和色彩,倾向於停留在平静,随时夸大少许的成就,宁愿误用附属的力量,.容易怀疑,害怕苦受,当真实的真理呈现时却惊恐和笨拙。我们不必到别处寻找这类.的行者,我们就是这原型。我们喜欢收获修禅的利益,但却不愿播好种;我们希望得.到报酬,但是却不愿投资。我们谈论我们的目标,  有非常努力才能达到该目标;我.们自我欺骗,以为自己已经进入唯有完美真实的修行者才能证入的果位。
  . 
..当心穿透感受,行者将不再感觉他的脚、手、身体的形式;他将不再感觉「我」.在受苦。这些概念化的思想将单独被对感受简单、清晰的警觉所取代,因为感觉苦的.「我」的意念被消除,行者不会感觉苦受的不舒服,几分钟前行者所感受到的痛或灼.烧感,现在  是一个没有痛苦成分的强烈感受。 
 . 
.    叁种感受∶苦、乐和中性——最後一个是最微细的,通常不适合一般人当做正念.建立的初始对象。当它在修行的後来生起时,行者必须当下如实正念於它。而且当它.生起时,行者必须已经开展捕捉微细的中性感受的力量。  

.    我们已经注意到,苦受是在毗婆舍那道上的最大障碍,  有当行者能够克服那个.障碍,才能够往前锻  ,以得到苦受之外的报偿,完全克服苦受并从中学习是可能的.。因为苦受无法脱离无常律,所以必定会在某个时刻终止。它的终止可以多种方式发.生。它的强度能够退去;但是这并不是真的终止,某些苦受的份量仍会留下。行者真.正克服苦受时候是当行者停留在感受,注视感受而没有任何与感受有关连的思想,它.被耗尽了,它终止了,它拉断了,它摆脱了或熄灭了。所谓耗尽是说它逐渐消退,直.到没有任何保留;说它终止是说当行者跟随它直到它不再存在,像一条走到路底的道.路,像从头到尾感觉一条绳子的尽头;说它拉断是说它突然断掉,正如一条拉紧的绳.子拉断;它摆脱像蛇脱皮一样。它熄灭就像一盏灯耗尽它的油和灯芯。  

.    痛是苦的、痒是苦的、热是苦的、冷是苦的,在这些苦之内有不舒服的成分,这.种不舒服的成分,是我们所有经验的基本,感觉肢体疲倦而希望改变姿势,或心局限.在狭窄的触而希望能自由享受官能的对象的行者,渴望从他的姿势和局限的心的不舒.服脱离出来,但是一个人怎麽可能经由渴望感官的喜悦和舒服得到觉悟,并脱离身心.过程的痛苦?「不舒服真的是基准;舒服会使我们漂流於轮回中。」孙伦西亚多这样.说。他说的是以苦克服苦的功效。  

.    行者如何正念於苦感以耗尽它、终止它、拉断它、摆脱它、熄灭它?唯一的答案.是行者此时此刻应严格地正念於苦感,当它生起时,知道它生起。但是行者如何在面.对苦受时,保持坚定心而不再畏缩?他如何在生起的即刻,如实捕捉苦感? 
 . 
.    首先,正念於苦受,并凝聚身心,保持两者完美地静止,屏息注视苦受。在你能.容易做到的范围内停止呼吸,这不是停止呼吸的练习,它  是在实现一种能有效执行.的正常修习。无论何时做极须专注的工作时,很自然地会屏息,例如穿线入针孔,操.作者通常抑制他呼吸直到工作完成,同样的态度,行者将以屏息注视苦受,这使他能.练习较大的警觉和更严格的正念。  .我们发现这种技巧的重要成份是坚决。行者应有不畏缩的活力,他应该热心的、.热诚的、认真的和精力充沛的。佛陀要求他的徒众具有的美德,他都应该拥有。从迷.惑中脱离并不是经由深思、熟虑、懈怠而成就的,成就唯有经由行者掌握的最有力及.持续发挥的所有身心能力。孙伦的修法需要的正是这个。 
 . 
.    虽然禅修的精神对象需要坚决,但在激发生理力量以正念於情感感受中,坚决却.不一定需要。不管怎样,它仍然是需要的,要激发不间断正念的热情和认真。行者苦.受的训练若已经帮助他开发那些品质,那麽情感的感受的正念练习并不困难,还有,.因为情感的感受通常随伴着苦的肉体感受,行者可能转移他的注意至那些肉体的感受.,如此经由对苦的肉体感受的征服来克服情感的黏着。  . 
. .




本贴由肖像于2001年9月10日15:05:41在〖慈氏学论坛〗发表.

Click here to visit our sponsor
Valuesponsor Advertising Network

原标题:【打坐一个小时就是我的极限。每每到50多分钟时,】是我是谁在2001年9月08日18:33:26发表
本贴跟从标题: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网上送花 ] [浏览次]

选择类别: 
朋友Email:
您的Email: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