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三十颂讲记6-2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网上送花 ]
本贴内容为原创作品,版权为作者和版主共同所有,内容观点不代表乐趣园立场。

    第三是寻。寻求,遇见事情,追根究底,要打破沙锅问到底, 若对善寻求就是善法,对恶寻求就是恶法。
  第四是伺。伺察,对于一件事情,要详详细细地推求,比寻追究得更深。 寻是粗粗追究,而伺则详细地追究。但寻的粗粗追究,也比一般人追求得深。寻是推究到”知其然“,而伺呢则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伺也是对善则善、对恶则恶,不定。
  寻与伺这两个心所,是只与第六意识相应,它们所缘取的对象,无论善恶,都叫意言境。寻与伺两个都是以思、慧为体,寻是思强慧弱,伺是思弱慧强。
  这下咱们说完了心所法,心所法的性类也顺带说了一下,说遍行是通于三性的,它是随自性善恶而善恶。别境心所也是通于三性,也是随自性善恶而善恶。善心所,这是自性善。不定心所亦是通于三性的。但烦恼不大一样,随地方不同性类就有些变化。根本烦恼的嗔只在欲界,是自性不善。贪等根本烦恼,在色界、无色界是无记性,而在欲界呢,若是分别的,就是不善,俱生发恶行的也是不善,俱生不发恶行的则是无记性。随烦恼中,小随的忿等七烦恼是自性不善,只在欲界。诳、谄在欲界是相应不善,在色界是无记,骄在欲界是不善,在色界、无色界是无记性。中随只在欲界,是自性不善。大随,在欲界是不善,在色界、无色界是无记性。
  依止根本识,
  五识随缘现,
  或俱或不俱,
  如波涛依水。
  这是第十五颂。这个颂子上来先说的是第三能变的所依。大家应该记得,在说初能变时,没有说所依,那么是不是说初能变就不要所依了呢?不是的,它也得要所依,不过是初能变的重点儿不在这儿,它的重点儿是作为别人的所依,就象在一个家庭中,家长是他的妻子、儿女的所依,妻子、儿女都是依靠他养活的,反过来说,其实妻子、儿女也是他的所依,妻子、儿女是他的精神依靠,是他的精神所依,妻子、儿女是他活着的动力。我记得看过一个小说,说二战时有一个人,一家人失散了,他就尽力地寻找,直到战后好久,他找到了小女儿,他抱着小女儿哭了一场,最后说,我又有家了。大家看,有了小女儿他才觉得有了活着的意义。我的意思是说依靠是相互的,不是单方面的,第八识也是有所依的,是末那识。
  第三能变的所依是什么呢?颂子说,”依止根本识“,根本识就是第八识。前边儿咱们说过,心心所要生起,得有因缘依、增上缘依、等无间依,又叫因缘依、俱有依、开导依。因为第三能变包括六识,它们有些微的不同。
  因缘依是自种子,这没话说。种子流就是阿赖耶识这个我们可得记死。
  增上缘依呢?这就得多说几句了。《八识规矩颂》中说,”五识同依净色根“,前五识是以五净色根为所依,五净色根从哪儿来?是依阿赖耶识的执受而有,所以,可以说前五识是以阿赖耶识为所依。第六识呢,它是以第七识为所依,第七识是以第八识为所依的,所以,可以说,第六识还是以第八识为所依。前边儿我记得说过的,阿赖耶识是前五识生起的增上缘。第六识的生起需要自种子、根本依、境、作意、染净依六个助缘,这六个助缘呢,自种子是亲因缘,就是因缘依,境是所缘缘,前念六识是此念六识的等无间缘,根本依、作意、染净依是增上缘。
  于凌波先生还把增上缘依分成同境依、分别依、染净依、根本依,分别依就是第六识,染净依就是第七识,根本依就是第八识,同境依是说,比如眼识要生起现行,眼根与眼识是同缘一境,这就叫同境依。
  下边儿说的是第三能变是不是同时生起的。颂文呢,主要说的是前五识。说前五识根据它生起所需要的诸缘,诸缘若具备了,则它们就同时生起,若诸缘不具备,那就不同时生起。
  其实咱前边儿稍稍带带地已经说了一点儿了,在刚开始说第三能变时就举出眼识,说它要生起现行必需九缘:1、根。眼根,就是说要看东西,眼睛不能坏。2、境。看桌子就得有桌子,看小说就得有小说,3、自识种子。没有眼识种子,眼识根本就生不起来。4、分别依。就是第六识。因为第六识的作用就是分别,没有第六识你就不知道看见的是什么东西。5、染净依。就是第七识。6、根本依。第八阿赖耶识。7、作意。作意心所有很强的警觉性,它是起心动念的开始,有了它心识才能从种子位达到现行位。8、空间。就是距离适当。你把书本紧贴在眼上,或者拿到一百米以外,就看不见书上的字。9、光明。光线太暗的地方就看不见东西了。
  耳识呢,不是这样,它的生起,只需要八缘就行了,是哪八缘呢?1、耳根,要听声音,你是个聋子,那是听不见声音的。2、声音,想听音乐,可没有音乐你听什么?3、自识种子,没有耳识的自种子,耳识也就现行不起来。4、分别依,第六识。5、染净依,第七识。6、根本依,第八识。7、作意。8、空间。
  鼻识、舌识、身识,这三识的生起,只需要七缘,1、根,鼻根、舌根、身根。2、境,香境、味境、触境。3、自识种子,鼻识种子、舌识种子、身识种子。4、分别依,第六识。5、染净依,第七识。6、根本依,第八识。7、作意。
  这个颂子的颂文就说了,说这前五识呢,它是随着诸缘的具不具备而显现的,缘具了它就现,缘不具它就不现。若单有眼识显现的缘具,则单有眼识显现,单有耳识显现的缘具,则单有耳识显现,鼻识、舌识、身识也是这样。若有眼识与耳识的缘共同具备,则眼识与耳识一起现行,眼识若与鼻识的缘共同具备,则眼识与鼻识共同现行。当然了,三个识的缘同时具备就三个识同时现行,四个识的缘同时具备就四个识同时现行,五个识的缘都具备就五个识都现行。这得视具体情况而定,没有一定的规式。这就是”五识随缘现,或俱或不俱“。
  说是说五识,其实六识、七识、八识的生起也都是需要诸缘的,第六意识的生起是需要六个助缘──境、作意、染净依、根本依、自种子。第七识起现行要四个助缘──境,即阿赖耶识的见分;作意;根本依;自种子。阿赖耶生起现行,需境、作意、末那识、自种子四缘。
  ”如波涛依水“是咋说呢?这是个比喻,阿赖耶识如水,其它识如波,假如说诸缘具备了,那么,波涛就起来了,大家看那水,不要去看那大江大河,去看那小湖,自然,不是说大江大河不行,而是说小河的表现看起来很清楚,小湖水面平静,当风吹到哪儿哪儿起波浪,在这儿就是说,哪一个识的缘具备就哪个识现行。《楞伽经》中有个颂子,是这么说的,”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蛮好,大家记住。
  意识常现起,
  除生无想天,
  及无心二定,
  睡眠与闷绝。
  这第十六颂是说的第三能变的起灭,不过呢,它是偏向第三能变中的第六意识。上个颂子中说是说第三能变的同时不同时的,但从颂文中看出,主要是说的前五识同没有说第六意识,上一颂说你,这一颂就说我,这样才公平。而且上一颂说你说了三句,这一颂说我就要说四句。
  ”意识常现起“,这个”常“不是恒常,是与前五识比起来,比前五识活动的要经常,但当第六意识与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比起来,当然就不如人家经常了,这就是要想活得如意,就要学会给谁比,”别人骑马我骑着驴,回头看见推车的,比上不足我比下有余“,这按河南话就叫”小如意儿“。我比不过末那、阿赖耶我就不给你比,我给前五识比,柿子我拣软的捏,这就是阿Q精神,若不会一点儿精神麻醉在这世界上活还真的很难受。为什么前五识是”五识随缘现,或俱或不俱“,而第六识是”意识常现起“?原因就是前五识要生起现行需要九个缘或八个缘或七个缘,而第六识只要有境、作意、染净依、根本依、自种子六个缘,大家看,前五识活动所需要的缘有些呢很容易就没有了,比如,空间、光明,而第六识活动所需要的缘想没有也不容易。第二个原因就是前五识不和寻、伺相应,而第六识和寻、伺相应,寻、伺咱们知道就是寻求、伺察,就是思虑的深浅不同而已。前五识根本不和寻、伺相应,就是说,前五识只有自性分别。什么叫自性分别?噢,原来你们还不知道啊~~所谓自性分别,就是作为识的本能的分别能力,是基本的觉知能力。识是什么?咱说过是了别。而第六识它不但有自性分别,而且还有计度分别和随念分别。计度分别就是推理、判断,就是说对事物可以作出思考判断,随念分别就是想到什么之后随着就产生一系列的联想。所以,意识的活动范围是很宽的,它不活动的情况几乎是没有的,只说是几乎没有,可不是说绝对没有,有那么几种情况下它也是不会活动的,哪几种情况呢?就是颂子中的”生无想天,及无心二定,睡眠与闷绝“。
  第一种情况就是生无想天。 无想天是在色界四禅广果天,生在这里的人寿命是五百劫,在这五百劫时间里,意识不起现行。生无想天是修无想定而得的果报,为什么修无想定呢?有一类人,他们觉得现在活得挺烦的,于是就思维,人生为什么这么痛苦呢?噢,原来是老在东想西想。人活在世上会有这么多的不如意,就是因为人老在想事情,想东想西的不着边际就永不安宁,于是就刻意地不想,一直向”不想“这个目标努力,把不想作为目的地,久而久之,真的做到了不想,没有了诸多的妄想,这时候他们感到不想确实比有想安宁多了,这是得了无想定,但他们自认为是达到了涅槃的境界。这些人生到无想天,无想天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生去的,也需要好久好久的修行,久到什么时间呢?三种情况:A。上品修,来生可生无想天;B。中品修,或来生,或第三生,或百千生之后可生无想天;C。下品修,或可生到无想天, 甚或生不到无想天(业受报四种情况───顺现受,即当生受。顺生受,即来生受,顺后受,即第三生及三生之后受。不定受,即受的时间不确定。无想定没有顺现受),在我将生时还有第六识现行,但一生到无想天,就没了第六识,在无想天住五百大劫当然,也不是那么绝对,这有几种情况,下品住不到五百大劫,上品可住五百大劫。住五百劫后就要堕落,重入轮回,这时又有了第六意识。那么,我不想入轮回行不行呢?不行,到这时就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降,使得你只能再入轮回,根本就不是你想不想的问题。
  再一种就是修无想定。无想定就是刚才说的,这些人他们认为烦恼的根源是人会东想西想,所以就不要想,这是一种什么状态呢?这个可不是枯木禅,枯木禅就是没有知觉,如枯木瓦石一样。有这么一个公案,一个老太太一直供养这一个禅师,这一天老太太告诉女儿,说,今天送饭时你一把把老禅师给抱住,看他有什么反应。女儿就这么做了,老禅师说,三冬无暖气,枯木与寒烟。女儿把老禅师的话告诉了老太太,老太太一把火把老禅师住的庵给烧了:我一直供养着一个俗汉。这个就是枯木禅,枯木禅是没有感觉,无想定是有感觉的,佛法是让你有觉知但不能动心,你也得知道好与不好,但不能因为好就贪,因为不好就嗔,这是正确的,如果说你把自己藏在某个状态中,对现实的一切都没有了感觉,这就不对了,这就是慧的观照能力死掉了,你只是定,其实定就是把自己的心安住在某个特定的状态中,当你把心沉溺在某个特定的状态后,你就对其他的一切没有了感觉,熟视无睹了,禅定也是这样,是把心沉溺在了某个状态之中,对其他的都没有了感知,这该怎么说呢?这实际上对你生命的改善是没有用的,你只有在这个状态中才能没有烦恼,你从这个状态中出来后,你还是没有免役能力,相反,我们面对现实,我们对现实有觉知,在这觉知中把我们的抵抗能力培养出来了,这就与逃避式的把心沉溺在某个特定的状态中是两回事儿。无想定就是把心沉溺在了无想的状态,它对一切都保持单纯,这与佛法说的智慧状态不一样。无想定是修行的状态,而无想天是修无想定所得的果报,它们不一样。
  再看灭尽定。灭尽定是是从”受“(受心所它是引起爱欲的根本)与”想“(想心所可以引起见解的争论)二位上下工夫修禅定,使得第六识以及与第六识相应的心所、第七识、与第七识相应的一分染污或全分染污(包括相应的心所)不起现行了。二乘人的生空灭尽定,就末那识来说,是只灭除了与我执相应的末那,而菩萨的法空灭尽定,有漏末那统统灭了。就小乘来说,二果罗汉还不能入灭尽定,必需三果以上。
  第四是睡眠。这个呢是颂子的,无心两个字应该是通到了睡眠。在五十一心所中有一个睡眠心所,是不定位的一个,就是说睡眠也是生命中的一个状态,而这里则指极重的睡眠,就是无心睡眠。眠心所是浅的睡眠,还是有心位,这睡的极死的睡眠,这是极度的疲劳而引起的睡眠,这时第六意识不起。
  第五是闷绝。比如说你与人打架,被人家把你打闷过去了,这时候你第六意识不起,可是你没有死去,这时七识、八识还有。或者你病了,脑炎,这时也是的,或者你成了植物人,这都是第六意识不起。还有极度的恐惧、极度的高兴等,都会出现闷绝的情形,你就不省人事了,这就象电路短路一样。
  三能变到这里就完了。下边儿就开始说唯识。


本贴由刚晓于2001年11月23日05:37:11在〖慈氏学论坛〗发表.


原标题:【唯识三十颂讲记1-1】是刚晓在2001年11月23日05:24:53发表
本贴跟从标题: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网上送花 ] [浏览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