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引起中观唯识自空他空争论的根源和修行见地的误区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网上送花 ]
本贴内容为转载作品,版权为原转载处所有,内容观点不代表乐趣园立场。

引起中观唯识自空他空争论的根源和修行见地的误区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网上送花 ]
本贴内容为原创作品,版权为作者和版主共同所有,内容观点不代表乐趣园立场。

--------------------------------------------------------------------------------
  
  很多人包括参加中观唯识之间争论的人都认为中观和唯识均为了义,根本上是一致的,但具体如何一致的,则见解各异。本文把中观和唯识分成了义中观,了义唯识,不了义中观,不了义唯识,以此辩明中观唯识义理的玄奥处和常见的误区。
  一般说来,了义中观容易认同了义唯识,不了义中观也容易认同不了义唯识,一交叉就显示出差别了。有类似的说法是:圣者对中观唯识的理解和学人对中观唯识的理解不同,学人之间又有不同的程度差别,所以就产生争论了。
  本文先显明中观唯识的本义,再对比说明不了义中观唯识的误区。
  中观的本义,表达最精确、简明的,是天台宗的三谛说。中国人的习性虽然不大进行长篇思辩论述,但并非没有理论思维习惯,只是一下子抓住问题的要害,因而没有必要再绕来绕去罢了。明了俗谛、真谛和中谛的三位一体,是正确辨明一切形而上学的核心。在唐代,一般禅宗和尚才称禅师,其余教下的称义学沙门,唯有天台宗是个例外,也可称禅师,其中颇有深义。
  三谛说的精华,是把真谛和中谛区分开来,符合龙树在俗谛真谛后立中道的义理。宁玛派的《定解宝灯论》也说轮番观修二谛从而契入中观的道理。唯识的三性也和三谛密切相关。其实各宗的了义教理在实质上都符合三谛说,而天台宗明确地表达出来了。
  “谛”,是真实道理的意思,不是虚假的,而是的确存在的。俗谛表达了缘起的道理,真谛表达了缘起的背面,也就是无自性,或性空的道理,应注意这里的无自性还不是中谛的离言空性。俗谛是假观智观察到的真理,真谛是空观智观察到的真理,中谛是中观智观察到的(离言的)真理。
  这么说了以后可能对中观义理在词义上有了比较清楚的概念,但实修上如何操作可能还不甚了了。这时借助了义唯识,可能就比较容易了解了。
  俗谛缘起的道理,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至少表面上如此)。用空观智去观察真谛的性空真理,如何把握?答案是,按照“唯识无境,唯能无所”去理解空观真谛,就对了。“唯识无境,唯能无所”,在实践上,就是只有观,没有观的内容。空观没有观的内容,不见世间万法;而假观是有观察缘起的内容的。有人把空观理解成对着墙壁,眼前白茫茫一片,这是不对的,因为“白茫茫一片”就是观察的内容,而空观应该没有内容。“白茫茫一片”是顽空,死空,唯识无境是活泼泼的,是一种性空光明。
  应注意的是,即使这活泼泼的空观,这个性空光明,也只是一种殊胜境界而已,虽然在某一阶段也值得追求,但它不是中道。六祖云“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南泉说“道不属知(俗谛),不属不知(真谛),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一般小乘比较注重空观境界的追求,小乘的涅盘也是以空观为根,与大乘的无住涅盘有一些差别。
  如何达到中谛呢?中谛是离言的,无法直接描述,但实践上,就在假观和空观的转换之间,容易抓住机会入道。如何抓住机会,就看个人的造化和福智资粮了。至少,空观的这一步是可以明确把握的,然后就在空观假观之间转换,轮番观修二谛,总有入道之时。
  了义唯识的唯识无境义理,可以极大帮助把握空观。缘起和性空,假观和空观,是一体两面的关系,而两面都只是表象,一体的体相就是中道。缘起的那一面是富于变化的,可以变化大千世界(劫成住),也可以凝聚成一点(劫坏空);性空的那一面是不动的,是不动的光明,不动明王。当缘起的一面凝聚成一点时,就只剩下性空光明的一面,可以说,事物回复到本初的原始光明状态。这一切都还只是面上的事情,透入体相,达到中道,方悟无住涅盘。
  一般所谓见性,其实是指领悟了唯能无所的境界,得见性空光明,只能说似见性,刚好能够自救而已,以祖师禅的严厉口吻,还可以说它“入地狱如箭射”。真见性者必须要契入中道。
  接下来说唯识本义。唯识无境、唯能无所已经说过相当于空观。能即性空光明,所即缘起万象,这里讲的是真能所。有人说,种子为根,现行为境,根境相触生识,识为能,境为所,这里他说的能所只是似能所。
  种子现行之间的缘生关系相当于假观。不管种子还是现行,都只在俗谛范围。
  唯识的三性,遍计所执性讲的是把似能所当成真能所,由此产生的颠倒认识,认识此点的目的是破除遍计所执,达到唯识无境唯能无所,达到空观境界。而依他起性讲达到空观或唯识无境后,再起假观观察到一切万法的缘起,这时,原来所谓遍计所执的颠倒认识,也被看成缘起法的一部分。不一定要消灭似能所和似能所产生的认识,要去除的只是对似能所的执着。好比挤压眼睛会产生重影,我们一般不会要求挤压眼睛不产生重影,而只是要认识到重影不是真的,不要被骗。了义唯识的圆成实性指的是在唯识无境的性空光明和观察种子现行的缘起万象之间不再有任何滞碍,也就是契入中道的意思。遍计所执和依他起不太容易区分,只能说,在领悟性空光明或唯识无境之前,一切万法都是遍计所执;在其后,一切万法都是依他起;契入中道,才是圆成实。
  由于有真见性,似见性,真能所,似能所的区别,所以也就有了义中观唯识和不了义中观唯识的差别和争议了。
  不了义中观,主要偏差在于混淆真谛和中谛,把它们合起来当成一个,论说中有时采用真谛的内涵,有时采用中谛的内涵,因此造成思想的模糊混乱。下面列举三点偏差。
  1。常见。对缘起性空的理解,把缘起当成是永恒的;性空只是缘起的一个性质,不是实际境界。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常见,有的可能还认为:物质和精神都不会消失,永远在变化,就象辩证唯物主义那样。产生这种观点的根源主要是没有认识到缘起可以收缩为一点,劫灭时的确有物质精神消失的大空境界,性空光明是一个实际境界。
  2。断见。似见性当真见性。对缘起性空的理解,认为缘起是幻象,本来什么都没有,这样性空就失去了光明的特质。这种思想发展下去就认为反正什么都没有,干什么都行。
  3。错误理解语言表达的范围。在道理未清,境界未到之前,就打杀一切道理和境界的追求,封死了自己和别人前进的道路。
  三谛是否可以用语言表达?正确答案是,俗谛可以用语言表达,较容易被认同。真谛虽然也可以用语言表达,但没有那个体验的人不容易真正理解。中谛则完全无法用语言表达,即使在两个觉悟的人之间也只能意会,不可言诠,说似一物即不中,“中谛”只有代号作用。禅宗用“三句”来说明同样的意思:说得第三句(俗谛),自救不得;第二句(真谛),刚好自救,第二峰头可以稍露消息;第一句(中谛),千圣不传,因为无法传,只能以心传心。合并真谛中谛的一个过患就是,认为真谛一点也不能说,不让人分辨真谛和中谛,蒙混过关,把似见性当真见性,自欺欺人。很多人都是这样,泛泛而谈时,好象很有道理,一落实到具体的看法,不是把中谛和真谛混淆,就是把中谛和俗谛混淆。
  不了义唯识,主要问题还是没有认识到性空光明境界的存在。主要偏差在于下列三点。
  1。真谛俗谛混淆。只从俗谛立场去理解唯识无境,认为世间万物都是识所变现,就是唯识无境,看不出唯识无境是真谛的现量境界,就是只有认识,没有认识对象,根本不存在变不变现的问题。有的人说起来也知道“只有认识,没有认识对象”的说法,但不知道这个道理的应用环境,把这个真谛道理和种子现行间缘起变现的俗谛道理混起来说,把不同层次的东西硬拉到同一层次来。
  2。遍计所执和依他起混淆。有人虽然知道遍计所执是妄觉,依他起是真实缘起,但没有实际禅观经验,没有经历性空光明境界,只从文字上区分遍计所执和依他起,不能了解遍计所执所要去除的只是执着,所以在谈论道理时要么就连属于依他起的概念一起去掉,成为否定一切的断见;要么就否认不见缘起万法的性空光明境界,依缘起而成常见。这里就可以看出,不了义的唯识和不了义中观在常见和断见上都有了共同语言。
  3。依他起和圆成实混淆。有人认为如实了解依他起,就是圆成实,没有想到:如果清净依他起等于圆成实的话,弥勒菩萨再安立一个圆成实之名岂不是故意惑乱人。这实际上是把真谛当成中谛了,因为:在了解真谛以前,俗谛的内容实际上是遍计所执;了解真谛以后,俗谛的内容才是依他起。能如实了解依他起,说明已经能了解真谛了,但还不一定能了解中谛。
  关于中观自续派和中观应成派的争论。自续认为俗谛中名言有自性,而应成则认为俗谛中名言也没有自性。矛盾来源于立场不同,矛盾的核心还是混淆了中谛和真谛。自续派实际是站在真谛的立场来论说的,而应成派是站在中谛立场来论说的。自续派站在真谛立场,我们前面说过,他应该能如实了解俗谛的依他起性,而他有“如实”的体验,自然会许名言有自性。应成派站在中谛的立场,超越真俗,自然认为轮回(俗谛)和涅盘(真谛)都是名言假立,都无自性。立场的层次本来不同,但若将真谛和中谛看成等同,以为大家都在同一观察点,就会产生争论了,好比二楼的人看见大佛的腰带,三楼的人看见大佛的头,尽管看见的东西不同,但他们若了解各自的立场就不会产生争论,他们若以为立场一样,就会认为对方的眼睛一定有问题,怎么自己看见的东西别人看不见。
  自空和他空的争议,本质上还是立场的差异造成的。关键是“自”“他”如何定义。比如我们说张三“他”得病了,这是一个事实,张三会说“我(自)得病了”来表达同样的事实,其中并无矛盾。分析自空和他空,关键要了解,他空有两种,一种为了义他空,一种为不了义他空,不能一概认为是不了义的。不了义他空是站在俗谛立场看问题,认为万法因缘而生,不断变化,没有恒常的东西,这就是空性,这种对空性的认识就是不了义他空,因为这种说法隐含着一个观察缘起变化的不变的观察者。《定解宝灯论》说他空对离言空性(即中谛)没有功德也没有过失,指的就是这种不了义他空。自空是站在真谛立场看问题,这时只有观,没有观察对象和观察者,不见世间缘起万法。没有观察对象,说是空,没有隐含观察者,所以是自空。自空是一种殊胜境界,对悟入离言空性(即中谛)有帮助,但若执着此境界,贪着涅盘乐,也有偏空的过失。若是站在中谛的立场,以中谛为“自”,以俗谛和真谛为“他”,把俗谛和真谛的空称为“他空”,这样的他空就是了义他空。“自”即中谛本身,是离言空性,实际上不能用语言表达,不能说自己是空还是不空,只能说俗谛和真谛为空,这种了义他空也不能说隐含或不隐含观察者,它是离言的。这样看来就可以了解,宁玛派的《定解宝灯论》说自己是中观应成见,又有其他经典说宁玛派是他空见,实质上并不矛盾,因为《定解宝灯论》强调的最终离言空性和其他经典说的了义他空见实质上是一个东西,都是中谛。
  本文的观点是,了义他空的表达毕竟容易和不了义他空混淆,而且有些表达容易引起有一个恒常认识主体的误解,所以这些表达方式最好是作为三谛这一三位一体的骨干的注解和血肉,而不要把它当成理论体系的支柱。
  三位一体的三谛,就象一个三棱镜,七色彩虹世间万象由此而生。七色彩虹隐喻俗谛世间七种表象:实物、机能、感觉、情绪、言辞概念、自我、信息(规律)。白色隐喻真谛的性空光明,即洞察力。世出世间,一切万法,都在三棱七彩之中。
  举一个三棱七彩与修行相关的例子结束本文。
  清醒时,七彩俱在;
  入梦时,七彩合为三彩,意生身(类似于中阴身)活动;
  无梦熟眠时,三彩又合为一彩(俗谛),纯净母光(真谛)显现,但因清醒时的知觉是妄觉,所以一般人母光显现了也不知道;
  在离言的第四态上(中谛),一彩(俗谛)一白(真谛)圆融无碍。
  高峰禅师醒梦睡时作主的公案,最后要说的就是无梦时也能作主,就是真的圆融无碍了。他修的实际上相当于六成就法中的睡梦瑜珈。


本贴由梦三七于2001年12月01日21:33:17在乐趣园〖藏传佛教论坛〗发表.

--------------------------------------------------------------------------------

欢迎在netsh.com建立自己的乐趣俱乐部

--------------------------------------------------------------------------------
本贴跟从标题: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网上送花 ] [浏览5次]

--------------------------------------------------------------------------------

 
选择类别: 推荐给朋友
朋友Email:
您的Email:
   
 


      


本贴由1234322于2001年12月02日01:27:09在〖慈氏学论坛〗发表.


本贴跟从标题: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网上送花 ] [浏览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