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法之敌——佛教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手机短信 ]
本贴内容为转载作品,版权为原转载处所有,内容观点不代表乐趣园立场。


/dhiti
  当佛陀的最初五弟子之一的尊者阿说示对还没有接触佛教但想接触的舍利弗尊者说:“因缘所生法,缘谢法还灭。我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的时候,他其实已经表示了佛教的一个秘密。就是佛教乃是缘起法之敌,而非缘起法之友。舍利弗尊者马上也理解了这个意思, 证悟了初道果.
与缘起法为友会有什么结果呢?
与缘起法为友会就有生、老、病、死、爱别离、仇人相会、求不得、忧愁悲伤,总而言之的五蕴身心就是大苦的聚合。
佛陀揭示缘起并非是要后人去喜欢缘起法,赞叹缘起法,而是希望后人能因此面对缘起法,了解缘起无常、苦空、无我的本性,从此放下对于缘起所生一切有为的世间法的贪恋,熄灭缘起。
因为解除了对于缘起法的无知与贪恋,所以缘起的作用就将消失,缘起对于那了悟了其性的“人”的作用在其“人”证道后消失,在死亡时彻底结束——五蕴身心也完全灭尽,由于没有缘起作为动力的原因,这一灭尽后五蕴就不再生起。这也就是佛教的大涅磐。
因此佛教其实是缘起之敌,佛陀发现的道路就是与缘起法做战的方法。它斩断缘起的根本——无明和欲爱。
什么是缘起法呢?
就是由无明(对于一切事物无常、苦、无我的无知)缘起身口意三业行,身口意三业行缘起攀缘的意识,攀缘的意识缘起名色(精神、物质)的聚合,名色(精神物质)的聚合缘起眼、耳、鼻、舌、身、意六处,眼、耳、鼻、舌、身、意六处接触色声香味触法缘起眼、耳、鼻、舌、身、意六类知觉,眼、耳、鼻、舌、身、意六类知觉缘起苦、乐、中性三种感受,苦、乐、中性三种感受缘起对于欲望、形相、精神的三种爱染,对于欲望、形相、非形相的三种爱染缘起有关欲望、错误的戒律、我身实在、我语四类执取,欲望、错误的戒律、我身实在、我语四类执取缘起欲望世界、形相世界、非形相的精神世界的存在状态,欲望世界、形相世界、非形相的精神世界的存在状态缘起各类生、死、病、死、爱别离、仇人相会、求不得、忧愁悲伤,大苦的聚合的五蕴身心。
而涅磐就是这缘起之火的熄灭,缘起之火的熄灭也就是轮回的结束,有为法的终结,烦恼的结束,永恒不死的亲证。
而从无知到明智的道路就是戒律、禅定、内观,特别是其中的内观是必然之途。这道路是熄灭缘起的道路,它是与缘起发展反向的道路。
总而言之,当佛陀为人类讲解缘起法的时候,是希望人类了解缘起的害处,彻底了解之后就从事于与缘起作战的工作。他根本不是要他的弟子去崇拜信仰缘起,而是要人们面对缘起,在这种面对中彻底了解缘起所生起事物的无常、苦、无我的本质,放下对于缘起轮转的错误欢喜,摧毁缘起的环节,从而永远停止缘起的纠缠束缚,亲达不存在缘起的无为法——涅磐。
但为什么这能呢?
因为它通过如实知见斩断了缘起的树根——无明,从而也结束了从此开始的缘起系列。
这就是道路,如闪电摧毁生与死的城堡,如太阳洞穿愚昧的暗夜,如武士杀死欲爱烦恼之盗匪,如利刃斩杀缘起之巨蛇。
彻证这一切的“人”因为无明的结束,所以所谓的身口意三业行,攀缘的意识,名色(精神物质)的聚合,眼、耳、鼻、舌、身、意六处,眼、耳、鼻、舌、身、意六类知觉,苦、乐、中性三种感受,对于欲望、形相、非形相的三种爱染,有关欲望、错误的戒律、我身实在、我语四类执取,欲望世界、形相世界、非形相的精神世界的存在状态,各类生、死、病、死、爱别离、仇人相会、求不得、忧愁悲伤,大苦的聚合的五蕴身心都将结束,并且在结束后永远不再生起。那也就是寂静,清凉,永恒,无为,无生,无死,自由,无我的大涅磐。

至于有人问起缘起之根——无明——是什么缘起?
回答是无明由愁等而成就。如是因果相续无有终期。所以由于因果的连结而转起的十二支的缘起之轮,是无法知道其开始的。

于是有人更加问道:如果这样,不是与“无明缘起行等等”的以无明为开始之说相矛盾吗?

回答是,并没有说无明为开始,这是作取其要害的最要之说法。在过去、现在、未来的轮回轮转中无明为最要者。由于执著无明而其余的烦恼等障碍于愚昧的人,正如由于捕捉蛇首而其余的蛇身卷于腕臂一样。而断除无明之时,则其余的烦恼等亦得解脱,正如斩了蛇首亦得解脱卷住腕臂的蛇身一样。即所谓:“由于没有无明的剩余所以离贪及灭而行灭等”。如是执著无明而有缚,破除无明而成不再生起轮回——即解脱,这是说那无明为(缘起支中的)最要之法,而非作开始之说。如是当知此“有轮回但不可能知道其开始”。
但无明实际存在吗?存在在哪里呢?
   实际存在,存在在有情的认识中,时时发生作用。
   又或有人说佛教本身就赞叹缘起法,这全然是对于佛教的无知,佛教所赞叹的是缘起法的被发现这件事情,赞叹这一论题,而根本不是赞叹缘起法。因为此法实在无法赞叹,其实在乃是生法、死法、老法、病法、爱别离法、仇人相会法、求不得法、忧愁悲伤法,总而言之就是五蕴身心聚合的大苦法。
   至于说佛教是依据缘起法得解脱更是荒谬得无可复加,佛教其实是因为摧毁了十二支缘起法才有解脱果的成立。才有佛教的成立。依据缘起只有凡夫妇之法。乃是面对了缘起的现象,认识它的本质,摧毁、放下、结束才是佛教的正途。佛教讨论它是为了结束它而不是继续它。在缘起里根本没有一丝的解脱。
所以可以说
世间是缘起,缘起即世间.
涅磐非缘起,故名出世间.

阅读本文的重点参考书目:
《佛陀的启示》(斯里兰卡*罗侯罗尊者 著)
《清净道论》第十七章*说慧地品*慧地之六—释缘起缘起(印度*觉音尊者著)
《摄阿毗达磨义论》(缅甸*阿那律陀尊者 著)
(注:中译本和电子版,可以网上下载如www.fodian.net网页中的南传佛教典籍部分)

回应人: 夕阳下 发表日期: 2001-08-15 18:59:57
文中前一部分所谓“缘起法”,如果改为“缘生法”好象会更好。当然不改也可。
分析上文,“缘起法”其实有两层意思“
1.缘所生起的法。 修行之敌,应离。
2.缘起的这个道理。应赞叹。 
按印顺法师的分类:1.为“意境法”;2.为“文义法”和“依归法”
所以,清楚这两层意思,就可。

回应人: dhiti 发表日期: 2001-08-15 20:01:04
是的!
1.缘所生起的法。是解脱之敌,应灭。
2.缘起的这个道理。由于指示了敌人的本质,使我们有了应付自如的方法,应赞叹。

这是佛教徒必须搞懂的重要问题.
有许多佛教徒只知道因缘,还来什么个说结缘,续缘,这都是对于佛教没有正确的认识造成的.
所以全面的认识佛教而不是片面的认识佛教很重要.

回应人: 关节熊 发表日期: 2001-08-15 20:17:26
。。。。。。。总而言之,当佛陀为人类讲解缘起法的时候,是希望人类了解缘起的害处,彻底了解之后就从事于与缘起作战的工作。他根本不是要他的弟子去崇拜信仰缘起,而是要人们面对缘起,在这种面对中彻底了解缘起所生起事物的无常、苦、无我的本质,放下对于缘起轮转的错误欢喜,摧毁缘起的环节,从而永远停止缘起的纠缠束缚,亲达不存在缘起的无为法——涅磐。
但为什么这能呢?
因为它通过如实知见斩断了缘起的树根——无明,从而也结束了从此开始的缘起系列。。。。。。。。
此段话中:“缘起”只是“轮回”的意思,非指一切法而言啊
对吗?

 回应人: dhiti 发表日期: 2001-08-15 20:28:45
"缘起“=“轮回”=一切法.
三者意思在大方向的表达上其实类似.
缘起是偏于轮回的运行机制来说;轮回则是缘起的具体描述;而一切法(专指有为的世间法)是存在在轮回中的内容

 回应人: 洪椿晓雨 发表日期: 2001-08-16 18:52:31
标准的小乘教法,法执还在,不得真涅磐。缘起性空是涅磐法,而不是缘灭,若执缘灭,缘即不灭,何以故?无明在啊。

回应人: dhiti 发表日期: 2001-08-16 20:29:12
是啊!是标准的小乘教法,法执还在,不得真涅磐。
还执着个"缘起性空是涅磐法"不放.

什么是执着?
对于无常\苦\无我的事物以为是常乐我的而起起种种不如理的贪求是为执着.

除此之外并没有第二种执着.

所谓缘灭,就是无明灭所以行灭......,是说执着熄灭了,在这里根本不存在另外一个执不执着的问题.

所以必须搞清一些基本概念说话方好.同时也不要执片面之见以为如法之教导.

回应人: 洪椿晓雨 发表日期: 2001-08-16 21:58:35
法执是第二种执着。
小乘教法本来是没有法执的,可在佛入灭后一段时间里慢慢变成了教条,法执就产生了。
而佛教原来只有一乘,就是佛乘。
佛性是常、乐、我、净,在缘起生灭中遍一切处地存在。只有祛除我法二执才能立即证得。

 回应人: dhiti 发表日期: 2001-08-16 22:09:52
教条主义和法执着根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但佛教的教条主义是好的,否则自以为是的人依己不依法的人还会更多些.

你懂得什么是法执吗?先转引一篇文章解释一下——

“法”执之“法”,实指名色之法。而非指佛法之“法”。
这是佛教中最易误会的句子。
“有法执”之说
早期佛教其实一直是无我见,把人无我、法无我合而说无我,并不去分别二无我说。
但在当年佛教内部为驳斥说佛教支派说一切有部的以为名色法具有不变性,而执名色法为“我”的邪见时。因此而兴“有法执”之说。是破斥其派执着名色法由极微颗粒组成,其极微颗粒不变化等见。
而根本不是指执着佛法之“法”。
关于佛法之法在于解脱前,你必须执着。但此执着非彼执着,此执着其实作认真义、精进义解释。而在解脱后,你就自然没有这种执着,因为已经无须精进。但在以后对于别人的讲法时,你还是必须运用此法。
所以说缘起法的原理是任何佛教徒所必须真实了解的.
至于龙树所说的缘起性空我想这里不必再为你讲解,你还是先进入正见的佛教再说.
如果连缘起的道理也诽谤,那此生学佛为空.
话是说得重点了,希望认真去读一些佛教经典,不要片面的理解佛教和道听途说佛教.这都不是佛陀所赞许的.



本贴由1234于2002年3月08日13:53:57在乐趣园慈氏学论坛〗发表.

欢迎在netsh.com建立自己的乐趣俱乐部

本贴跟从标题: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手机短信 ] [浏览次]

选择类别: 
朋友Email:
您的Email: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