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乘有恶意是可笑的...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不过,对某些号称汉传“大乘”学人的作风和见地我也不敢苟同,也“攻击”过某些典型的发言者。我对南传的偏爱是基于人本位、经验本位的解脱道淳朴观行作风,我对唯识的正理思维的推崇则是基于对废弃文字经教的反智观念的反动。不论是理或事都是从有分别(思/观)到无分别,从法住-到涅盘,没有前前哪有后后?我认为从涅盘入涅盘的顿悟期待至少没有普遍性可言,很多人想得这个便宜最后只是安住于赖耶无明窟,一点法住分别的正智都没有,捷径成了弯路,弄不好还悟入外道本体观,混入世间学的发生论。

我之所以很尊重吉美的历史观,是因为观点类的差异是必然多元的。即使他未必正确,他比许多谈禅的仍然认真和严肃得多。

我现在还觉得讨论流弊也意义不大了。不欺己才能不欺人,关键是自己要谨慎和追求如何获得正见,得益于真实的解脱,这是基点。

我们对南传有许多不了解之处。《摄阿毗达磨义论》据说甚深微密,早于叶均以前很多/法舫已经翻译过,台湾罗庆龙学过唯识后学之,之后认为原始佛教中一切教理、解脱道、菩萨道修行方法次第都说明白了,或许由于论藏庞大复杂难会而支离、误读,实际上成为印度所以大小乘分化的部分原因。

“上座部在大小乘分化前数百年就传到斯里兰卡等地,上座部圣典包括了修行菩萨道的一套完整方法,至今仍不乏真心修行菩萨道的人。
“菩萨道修行办法,必须修解脱道至行舍智,有证果能力而不证果...
等完备的叙述,并履实而言之成理。
“不了解或误解巴利论藏造成教理和修行方法的分歧”难以避免。

南传一些大师对清净道论也有看法。但论确实是严谨的。
12缘起是佛陀缘起观的中心。慧地品虽然以之为纲,但好象看不出其中主张涉及的蕴、界、处诸“法”有自性,说其因缘观待、缘生到可以看出来的。我提到它的“丰富”——意思在微观内涵,不在宏观构架。另外我们也不可能用唯识家的思维方法要求它。

汤用彤先生曾经说连一切有部也不可把他们所立四大观和朴素唯物论类同比较,如其说地水火风以坚湿暖动为性,其实还是感觉元素,不同于离识的客在之谈。说明佛法有变有不变,认识有些一贯的东西是对强调分期流变差别的有益补充。

从历史学、语言学、研究者状态等角度看,作到客观和耐心的研究其实是极其困难的。差别本来是受制约的缘故,学者受困于历史形态是有不敏。这又是本人认同实用主义学佛观的一个基点。
因为很多问题凭我们今天的条件,即使天才也无法搞清“客观的”历史真相的。只有每个人各自能接受认可的历史。历史还真是“唯识”的。

虽然争论南北问题的言论很多,但我觉得往往双方都没有太深入,不只于对方,对自宗深入也很希有,包括我自己也一样。这就是我羡慕大千兄的理由,社会众学人入手很少能依止明师、起步平正的。
慈氏学会的底蕴与口头禅们相比,如云天与草砂之别。我看到某些学禅的煞有其事点化大千兄时,颇觉滑稽。

像我和这里的原来、白马....等接触南传不久后觉得耳目一新,他山之石可以治我邦流弊,这点是坚定的。
但是我个人想,如果认为“北传没有长处,菩萨道非佛法,唯识没必要...”的话那就走得太出格了。
有人批评我兼学而不中...等,其实我连专学深入的福报因缘都差得远,至今跟着业力走,按照自己方式追求真理,弯路肯定难免,希望到处能请教有真见地的人。

围绕解决自己的问题,不至于把宗系理论看得绝对,这是我的看法。但对于理论也不能不深入到问题,关键是在问题,而问题是有针对解决的对象的。我是学工科的,喜欢从实践应用角度去建立理论的价值意义。

以上废话算是向老师或学长真实的思想汇报交流,千万不要认为含有自是非他之意。


本贴由1234于2001年4月12日17:24:25在乐趣园慈氏学论坛〗发表.

本贴内容不代表乐趣园立场,欢迎来netsh.com建立自己的乐趣俱乐部

原标题:【第十七章说慧地品,干干净净就是讲十二缘起,中心思想是讲没有人我。】是大千在2001年4月12日15:48:03发表
本贴跟从标题: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浏览次]

选择类别: 
朋友Email:
您的Email: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