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莊嚴經論成宗品讲记(上)

  題目:大乘莊嚴經論成宗品讲记

  主講:妙境長老

  時間:83年 9月

  地點:福嚴佛學院

  讀這大乘莊嚴經論,這大乘莊嚴經論的第二品叫,成宗品就是解釋這個

  問題,這一品也就是完全解答這個問題的。

  應言莊嚴大乘經論,這第一行是大乘莊嚴經論,這是唐三藏法師波羅頗

  迦羅蜜多羅譯,最初譯的時後是這樣的名稱,但是在成唯識論述記上,窺基

  大師(是玄奘法師的弟子),他說應言莊嚴大乘經論,應該是這麼說,能莊

  嚴大乘經故,這部論能使令大乘經得到莊嚴,所以叫莊嚴大乘經論。先云大

  乘莊嚴經論者非也,是以前翻譯的人,因為這個時候唐三藏法師還沒回到中

  國來,這個說是大乘莊嚴經論是不對的,無有大乘莊嚴經故,這話是在成唯

  識論述記第四卷是大正藏四十三本354頁在最上那一格。

  這下邊莊嚴論頌文是彌勒所說,這一頁第二行說是無著菩薩造,這部論

  是無著菩薩造,但成唯識論述記上窺基大師說,這莊嚴論有頌文還有長行,

  這頌文是彌勒菩薩說的,長行釋者世親所為,長行解釋這個頌文的是世親菩

  薩造的,不是無著菩薩造,但舊人不知總謂天親作謬也,這是窺基大師他這

  樣說,他必是聽玄奘大師說的。

  ■成宗品第二

  這個莊嚴經論的第二品叫成宗品。

  ■釋曰:有人疑此大乘非佛所說。云何有此功德可得,我今決斷彼的疑網,

  ■成立大乘真是佛說。

  大乘經不是佛說的,有人這樣疑惑,當然這是小乘佛教的學者這樣說的

  。怎麼會有這樣的功德,大乘經裡面說這些功德的事情。我今決彼疑網成立

  大乘真是佛說。這應該說是世親菩薩探取彌勒菩薩的話說的。這個我今應該

  是彌勒菩薩說,彌勒菩薩說:我今決斷彼的疑網,成立大乘真是佛說。

  ■偈曰:

  是彌勒菩薩說這個偈。

  ■不記亦同行,不行亦成就,體非體能治,文異八因成。

  這樣的偈,這偈是什麼意思呢?

  ■釋曰:成立大乘略有八因。一者不記、二者同行、三者不行、四者成就、

  ■五者體、六者非體、七者能治、八者文異。

  世親菩薩解釋了。成立大乘略有八因,成立大乘是佛說有八個原因、八

  個理由。一者不記、二者同行、三者不行、四者成就、五者體、六者非體、

  七者能治、八者文異。就這八個理由。

  ■第一不記者,先法已盡後佛正出,若此大乘非是正法,何故世尊初不記耶

  ■?譬如未來有異世尊即記,此不記故知是佛說。

  說是第一不記者,怎麼講呢?先法已盡後佛正出,就是過去的佛法已經

  滅盡了,後來的佛現在出現世間,若此大乘非是正法,何故世尊初不記耶?

  就是現在說釋迦牟尼佛出現世間,為眾生說了很多的佛法,若是這些流通的

  大乘佛法不是釋迦牟尼佛說的正法,何故世尊初不記耶?什麼原因釋迦牟尼

  佛在世的時候他沒有預先說呢?說我滅度以後到什麼時候,那個人寫了很多

  的經,就說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什麼地方,佛應記預先說明這件事嗎!那釋迦

  牟尼佛沒有說這句話,經論上都沒有這句話,那就可以知道是佛說。我們從

  佛說的經上,可以看到釋迦牟尼佛預先說未來的事情,說一些事情,譬如說

  未來有些不同的事情,到什麼什麼時代有個惡國王破壞佛法,釋迦牟尼佛經

  裡面說,說是什麼什麼時代有惡比丘破壞佛法,佛也是有說這話,但沒有說

  什麼什麼時候有人自己寫出很多的經典冒充是佛說的,佛沒有說這句話,沒

  有這麼講,沒這麼講,此不記故所以知道大乘是佛說。這是第一個理由。

  ■第二同行者,聲聞乘與大乘非先非後一時同行,汝云何知此大乘獨非佛說。

  這大乘經典和小乘阿含經典,一時,非先非後,都是也不先也不後,是

  同時地流行在這世間,小乘的經也在這流行,大乘佛法也在這流行,汝云何

  知此大乘獨非佛說,你怎麼會知道大乘不是佛說,單獨大乘不是佛說,阿含

  經是佛說,你怎麼可以這樣說話呢,你根據什麼說的呢,這是第二個理由。

  ■第三不行者,大乘深廣非忖度人之所能信,況復能行,外道制諸論,彼種

  ■不可得,是故不行,由彼不行故是佛說。

  第三個是不行,怎麼叫不行呢?大乘佛法裡面說得道理是非常地深,而

  那文句也非常地廣,像那大般若經六百卷,華嚴經你看有恆河沙數偈,恆河

  沙數品,很多很多地,這樣義深文廣,非忖度人之所能信,不是虛妄分別的

  人,沒悟聖道的人所能夠信的。這個凡夫多分別,就是按照自己的虛妄分別

  去分別那件事,啊!是這樣子,是這樣子,就是這樣想,這個大乘經是非常

  深妙,虛妄分別心的人他不能信的,他不相信這件事,況復能行,何況還能

  修行更不可能的,外道諸論彼種不可得,這個外道,佛法以外其他的宗教,

  他們這些種類的人,他們更不可能去相信佛法、弘揚佛法、讚歎佛法,這不

  可能的,他們是不可能去修學佛法的,所以在他們的書本上都沒有佛法,這

  裡面就是沒有直接說出小乘佛教學者,沒得聖道的人也是,他們也不能相信

  佛法,那麼也不能學習大乘佛法,所以在那些經論裡面沒有大乘佛法。

  在這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上有人提出問題,說是這樣微妙的摩訶般若波

  羅蜜這種微妙的法門,誰能夠相信呢?誰能相信這佛法呢?是阿難尊者回答

  或是佛回答說:要正見成就的人才能相信,或是到阿羅漢以上的人才能相信

  ,阿鞞跋致菩薩才能相信,那麼龍樹菩薩解釋這正見成就是誰呢?誰能成就

  正見?誰能成就正知正見?你可以回答這問題嗎?誰能成就正知正見?從小

  乘佛法來說要初果才能成就正知正見,他才成就正見了。這話我們想一想對

  不對,譬如說一個法師他也學習佛法,他說的佛法說的對不對,我們用經論

  上的佛法去比量一下,他說沒有說錯我們就可以說這個人知正見了吧!是不

  是,可以這樣說吧!但是這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沒這麼說,這原因在那裡,這

  個得初果的聖人,他是見到真理了,見到真理了他的正知正見成就了,他死

  掉了以後,第二生再來人間,或者是在天上,不須要有人對他講,他的正知

  正見還在,還保持不失掉,成就正見了。我們凡夫不一定,我們今世很用功

  修行,也有正見,但死亡了以後再來人間,信佛不信佛不一定,所以不說凡

  夫要說聖人,說他成就正見了。那麼這個大品般若經說,這個小乘佛教凡夫

  忖度人,他可能不相信大乘,但是得了初果的人,他來讀這大乘佛法的時候

  ,他就相信了,他相信,正見成就人相信,得阿羅漢的人他讀這般若經讀大

  乘佛法他也相信,在阿鞞跋致發無上菩提心不退轉的菩薩他也能相信,所以

  這上面說,這個忖度人就,是虛妄分別的人,虛妄分別的人不信,況復能行

  ,外道諸論彼種不可得是故不行,由彼不行故是佛說,由那些虛妄分別的人

  他也不會去學習佛法,也不會流通佛法,所以知道能流通佛法的這一定是佛

  說,的大智慧境界,那就是佛說了,因為不是這種人你說不上來這樣的佛法

  的,這種深妙的佛法,那虛妄分別的人他沒有這智慧,不能相信的。

  ■第四成就者,若汝言餘得菩提者說有大乘,非是今佛說有大乘。若作此執

  ■反成我義。彼得菩提亦即是佛,如是說故。

  這怎麼講呢?若是你這樣說,說是餘得菩提者,除了釋迦佛其他方世界

  有成得無上菩提的人,它說有大乘佛法,說有大乘經典的,非是今釋迦牟尼

  佛說有大乘,今釋迦牟尼佛只是說了阿含經,沒有說大乘經,你要是這樣講

  的話,若是你這樣執著呢,那你這種知見反到是成立我所主張的道理。說是

  他方世界也另有人在他方世界成佛了,說大乘經典,那就是佛嗎!那麼大乘

  就是佛說嗎!那麼那個佛說大乘釋迦牟尼佛也是佛,當然也說大乘,所以亦

  即是佛如是說故,那麼我主張大乘是佛說的道理就成立了。

  ■第五體者,若汝言餘佛有大乘體此佛無大乘體,若作此執亦成我義。大乘

  ■無異體是一故。

  若汝說其他方的佛,他有大乘的佛法,那麼此釋迦牟尼佛沒有大乘佛法

  ,若作此執也是能成立我所主張的道理。大乘,彼佛說的大乘佛法,此佛說

  的大乘佛法都是一致的,沒有差別的。

  ■第六非體者,若汝言此佛無大乘體,則聲聞乘亦無體。若汝言聲聞乘是佛

  ■說故有體,大乘非佛說故無體,若作此執有大過失,若無佛乘而有佛出說

  ■聲聞乘者理不應故。

  你說釋迦牟尼佛沒有說大乘佛法,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呢,那聲聞乘的佛

  法也是沒有了,沒有大乘就不能有小乘佛法的。若是你說小乘佛法是佛說的

  所以有小乘經論,有小乘經,有小乘經體,大乘不是佛說的所以沒有大乘佛

  法,你若是執著這樣子的話,有很大的過失,什麼呢?說是若說沒有大乘佛

  法,若無佛乘,就是沒有佛乘就是大乘,若是沒有大乘佛法,那麼而有佛出

  現世間去說聲聞乘,理不應故,道理是不對的。這道理是不對的,這話是什

  麼意思呢?你修學小乘佛法,最高就是得阿羅漢果入無餘涅槃了,不能成佛

  。不能成佛就是沒有佛了,沒有佛誰來世間、出現世間說小佛法呢?這個要

  成佛非要學習大乘佛法才可以,才能成佛的,學小乘佛法不能成佛的。

  這個我們讀這個阿含經,如果認為大乘非佛說,假設有這種執著有這種

  想法的話,你一定把大乘經論好好讀一讀,把小乘經論也好好讀一讀,深入

  的去讀,然後再想一想大乘是不是佛說,如果說是小乘的經論也沒有怎麼讀

  ,一知半解;大乘經論也沒怎麼讀,也是或是一點都一知半解,聽人說大乘

  非佛說,哦!大乘非佛說,這樣子不可以,這樣子是不對的,譬如說有人說

  某某人非常有道德,這這一說你就相信嗎,有人說某某人怎樣壞怎樣壞,他

  這麼一說你就相信了,都是不對的,不應該那樣,尤其是佛法你要深入的去

  認識一下,深入的去學習,然後再想一想是不是佛說,應該這樣子。

  那麼我們去讀阿含經的時候,會得到一個什麼樣的認識呢?阿含經就說

  一切法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就叫你修四念處入無餘涅槃,他沒

  有叫你發大悲心要成佛啊,不要入無餘涅槃,以能常在世間弘揚佛法教化眾

  生,沒有這件事沒有這話,那讀阿含經你讀一讀沒有這個話,沒有這個話那

  就不可能成佛了,就是得阿羅漢果嗎!我今年的四月間,到新加坡去遇見一

  個錫蘭比丘,他好像快到九十歲了,我問他,我說你將來到什麼地方去,我

  問你,我這話就是有意的問他,但是我沒有完全說明白,我就你將來到什麼

  地方去,這人很聰明,我將來還來人間,弘揚佛法。我說:「你不到涅槃,

  無餘涅槃那裡去,你不得阿羅漢果嗎?」說:「不!我若得阿羅漢,我就完

  了。」這翻譯的人就是這麼說,「我若得阿羅漢,我就完了。」這話呢,就

  用這個完字也說的很明白,你入了無餘涅槃就不能再來人間弘揚佛法了,就

  是永久的休息了,不能發生作用了,所以他就是「完了」,若是得阿羅漢果

  入無餘涅槃就是完了,所以我不得阿羅漢,我要做菩薩,再來人間弘揚佛法

  ,這樣子就是用慈悲心了,要有慈悲心才行。那麼這個意思就是,大乘佛法

  裡面,你讀華嚴經也好,你讀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也好,你讀這些大寶積經,

  讀法華經,我們很明顯的看出來啊,他勸你發無上菩提心,要廣度眾生,不

  要入無餘涅槃,就是要提倡大悲心,這樣子你才能夠,三大阿僧祇劫你的智

  慧圓滿了、福德圓滿了,得無上菩提了。就能成佛了,成佛了以後來到人間

  隨機說法,也說小乘佛法,也說大乘佛法,這時候才有佛出現世間。說是沒

  有大乘經,都沒有這回事,那都是那些人假造的,那麼就是沒有大乘佛法,

  沒有大乘佛法,還有人成佛嗎?沒有了嗎!沒有人成佛,那麼誰來世間弘揚

  佛法,小乘佛法也沒有了,大乘佛法沒有,小乘佛法也沒有了,所以這上面

  說:若汝言此佛無大乘體則聲聞乘亦無體。你看,這不就是這麼道理。

  若汝言聲聞乘是佛說故有體,大乘非佛說故無體,若作此執有大過失,

  若無佛乘而有佛出說聲聞乘者,理不應故。這是不對的。那麼讀這個,你們

  各位可以看這個印順老法師的攝大乘論講記,你讀一讀,他在解釋這一段文

  他說一個事,他說一個譬喻,譬如說擠這個牛奶,擠這個牛奶你要在這乳房

  上擠才有牛奶,他不在那裡擠,在牛角上擠牛奶,擠不到,沒有牛奶可擠。

  這是說呢,你讀這阿含經,你想成佛是不可能的嗎!他沒有勸你發菩提心嗎

  !那能成佛呢!所以你要是沒有大乘,那就是沒有佛,沒有佛,小乘也沒有

  了。所以啊!一定要有大乘佛法,有大乘佛法,才有人成佛,成佛才能宣揚

  佛法,這道理就是這樣子。所以這個窺基大師說這個偈是彌勒菩薩說的,現

  在彌勒菩薩說:大乘是佛說。說出這樣的理由。

  ■第七能治者,由依此法修行得無分別智,由無分別智能破諸煩惱,由此因

  ■故不得言無大乘。

  這是能治,由於此法,由於你學習這個大乘佛法,你修學這個現在說這

  個十項殊勝殊勝語,你學習這樣佛法,學習這樣佛法啊,你努力的修行,你

  終究有一天成功了,得無分別智,大乘的無分別智,無漏無分別的智慧,就

  是見真理的智慧,無分別智,就是由無分別智能破諸煩惱,用這個無分別智

  能破除見煩惱、愛煩惱,無量無邊的無明煩惱都破掉了,能破掉煩惱了呢,

  就得無上菩提了。由此因故不得言無大乘,你修學大乘佛法,能使令你得到

  這麼樣高深廣大的利益,得大功德,所以你不能說沒有大乘,你不可以這樣

  說的,你這樣說就說錯了。

  ■第八文異者,大乘甚深非如文義,不應一向隨文取義言非佛語。

  大乘佛法是特別地深奧,和小乘不同。非如文義,你不能夠像文字上表

  面上的道理那麼解釋,不可以的,那樣不對的,不能從表面上解釋的。所以

  你不能夠從表面上,隨那個文表面上的意思去那麼說,說這個,說一個故事

  ,像那個譬喻品,說一個長者,火宅被火燒了,那個長者來到火宅救他的兒

  子,這什麼意思呢,認為這個很淺,其實那是很深妙的、很深奧的,你看那

  個,這個譬喻品啊,其中有一個意思啊,就是那長者聽人說他的兒子在火宅

  裡面,火要燒了,聽人說他的兒子要被火燒了,那麼這個地方,我們就一般

  人來說就很難解釋了,這個長者是譬喻佛,佛什麼事情還別人說才知道的嗎

  !但是在文上就是聞人說,但是智者大師在解釋這個地方就解釋的非常妙,

  那就是於真實義還不相違,而又能夠聞人說,這個聞人說這三個字就解釋得

  很圓滿,所以的確是很妙,不能夠,非如文義,不應一向取義言非佛語,不

  能那麼說的。

  ■復次,若汝言初不記者,由佛無功用心捨故,若作此執是義不然。

  這底下就是大家來回辯論這個道理。若汝言,若是你說初不記者,是第

  一個前面把這個八因解釋完了,這底下又重頭來辯論,若汝言,若是這個反

  對者,這個小乘,貪著小乘三藏學者,這個人,就是不承認你這個說法,說

  初不記者,就是那個第一個,先法,第一段大乘非是正法,何故世尊初不記

  耶,這個地方,說是佛在世的時候,沒有說這件事,沒有預言這件事,由佛

  無功用心捨故,那個小乘佛教學者說出個理由來,佛為什麼不記,佛沒有記

  ,為什麼沒有記呢?由佛無功用心捨故,這個啊功用心,無功用心,我們做

  什麼事情要功用心,心要去用點力,心要動起來,去思惟去觀察,才會說話

  ,才會知道一些事情,如果心裡不動,也不能說話、也不能做事了。那佛不

  是,佛是心裡面不動,就什麼事情都知道,就是無功用心,那麼佛這個心捨

  故,就是棄捨這件事,不說。有這件事,但是佛沒有說,這簡單說就是這麼

  意思。就是那個小乘佛教學者,就是解釋這個不記的理由,就是有這件事,

  但是佛沒有說,你不能說不記就是沒有這件事,這彌勒菩薩的意思是說,因

  為佛不記,就表示沒有這件事,而那個小乘佛教學者說呢,不是,是有這件

  事,而佛沒有記,這樣調過來,這樣調過來講,若作此執是義不然,你若這

  樣執著的話呢,不對,這個道理說得不對。

  ■偈曰:

  ■諸佛三因緣,現見亦護法,如來智無礙,捨者不應爾。

  這彌勒菩薩又反駁他這個道理,說是底下是天親菩薩解釋。   

  ■釋曰:若此大乘非佛說者,是為大障。

  你要說這個大乘的經,修多羅,不是佛說的,你要這樣子執著,這是一

  個最大的障礙,最大的業障。

  ■諸佛有三因緣,何故不記。

  諸佛有三個理由,三個情況,因為什麼他不預記呢?那三因緣呢?

  ■一、無功用智恒起是眼恒見。

  佛的那個無功用心,常是明明了了的發生作用的,是眼恒見,佛那個天

  眼、佛那個法眼、那佛的那個宿命智,能觀察過去,能觀察現在,能觀察未

  來,常常是明明了了的,能看見地,怎麼能說不記呢!是這樣意思。

  ■二、恒作正勤守護正法。

  而佛的大悲心啊,救護一切眾生啊,就是用法來救護眾生地啊,這個法

  流行世間,佛那個大悲心,佛恒作正勤守護正法,佛常是不懈怠,要守護正

  法在世間上流行的。那麼你,他怎麼會不記呢!一定是能,若是有這件事,

  那一定會記預,預言這件事的。

  ■三、如來智力無有障礙。由此三因,汝言捨而不記者,不應道理。

  第三個理由,佛的那個智慧力量沒有能作障礙,說這件事能蒙閉住叫你

  不知道,不可能的。佛那個智慧沒有能障礙他的,他就會知道,你有什麼什

  麼都會知道的,不是因為不知道所以不記,也不是,也不是說有而佛好像捨

  掉了,棄捨了,不守護正法了,所以不記,也不是,所以有這三個理由,佛

  是,若有這件事,佛一定會預言這件事的。有這三個理由,你言,你說佛的

  無功用心棄捨了這件事,而不作預言,不應道理,不合道理。

  ■復次,若汝言有體者,即聲聞乘是大乘體。何以故?即以此乘得大菩提故

  ■,若作此執是義不然。

  這個意思剛才我們說過。若汝言有體者,即聲聞乘是大乘體。若是你這

  樣說,說大乘佛法也有,有大乘佛法,什麼是大乘佛法,即聲聞乘就是大乘

  佛法,阿含經這就是大乘佛法,不是離了阿含經另外有什麼大乘佛法,不是

  的,何以故?你有什麼理由這樣講呢?說即以此乘得大菩提故。你就是修學

  阿含經,三十七道品,苦寂滅道,修這戒定慧,你就可以得無上菩提的,說

  這就是大乘佛法,不是另外有什麼,如果你這樣講,若作此執是義不然,這

  個道理不對。

  ■偈曰:

  ■非全非不違,非行非教授,是故聲聞乘,非即是大乘。

  ■釋曰:有四因緣非即以聲聞乘為大乘體。非全故、非不違故、非行故、非

  ■教授故。

  就是有四個理由,不是即聲聞乘就是大乘,聲聞乘不是大乘,有四個理

  由。就是非全故。這一個理由。非不違故、非行故、非教授故。這四個理由

  。

  ■非全者,聲聞乘無有利他教授。但為自厭離欲解脫而教授故。

  這個聲聞人,這個聲聞乘就是小乘佛法,小乘佛法沒有利他的教授,沒

  有這個教授,沒有這個教授你發無上菩提心,你要廣度眾生,沒有這種教授

  。那麼呢聲聞乘怎麼教授呢?他只是告訴你啊,常教授你啊,厭,自厭離欲

  ,厭啊!厭煩這個色受想行識,厭惡這個臭皮囊,這就是厭,厭煩生死,三

  界如牢獄,這是厭。離欲,要棄捨這個欲,棄捨這色聲香味觸的欲,然後解

  脫,解脫這個欲,解脫愛、解脫見、解脫欲界煩惱、解脫欲界生死,就為這

  件事,佛教授,教授你修這個戒定慧,修這個四念處去了生死,只是這樣子

  。就是這樣說呢,沒有利他教授,只有自利教授,就是教授不全,不是圓滿

  地,這叫非全。

  ■非不違者,若言聲聞乘以自方便而教授他,即是他利教授,是義不然。何

  ■以故?雖以自利安他,彼亦自求涅槃勤行方便,不可以此得大菩提故。

  如果說,你說聲聞乘啊,就是自己修行了生死的這個方便,這個方法,

  去用這個方法去教授別人,這就是他利教授嗎,你怎麼能說沒有他利教授呢

  。你說這個道理不對,何以故?你說用你自己修行的這個戒定慧,去教授別

  人,也就是利益別人,安樂別人,但是那個人也是自己趣求涅槃,精勤修行

  這個法門,你不能夠用這樣的法門去得無上菩提的,阿含經那個法門不能得

  無上菩提,只能得涅槃,只能得阿羅漢果,只能這個,不能得無上菩提的啊

  。

  我們讀阿含經啊,會看出來啊,這些我們有一樣事可以看出來,有的人

  來問佛﹕我請問佛,我有什麼問題,請問佛希望佛慈悲回答,佛就說:「恣

  汝所問」。恣汝所問,這個恣,就是隨你問,隨你問什麼問題我可以答覆你

  ,恣汝所問。你若是有人提出問提,問舍利弗尊者、目健連尊者、阿那律尊

  者、問大阿羅漢呢,阿羅漢怎麼回答呢?是「知者當答」,知者當答,阿羅

  漢他就不敢說恣汝所問,不敢,不敢說。只是說知者當答,你問的問題我若

  知道呢,我就回答。若不知道就不能回答,這聖人說話,就是老老實實說,

  老老實實說,但是佛的境界那是大智慧,無量無邊、無障境界,所以能說敢

  說這種話,恣汝所問。阿羅漢就不行,這就看出阿羅漢和佛是有很大一段距

  離的就。就是修學阿含經的法門啊,也是能了生脫死得涅槃的,但是那種人

  達到了什麼程度呢?就是「知者當答」,達到這麼個程度,這就看出來修阿

  含經的法門啊,不能成佛啊,說是這個不可以此得大菩提故,不可以,不可

  以此得大菩提,那麼一定是修什麼法門得大菩提?就是大乘佛法。所以龍樹

  菩薩在大智度論上說啊:為什麼要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呢?因為佛在阿含經

  裡面,沒有說菩提道,沒有說菩薩道,就是沒有說成佛的法門。所以你說阿

  含經就是成佛的法門,這句話是不對得,這句話不對。這麼意思,不可以此

  得大菩提。

  ■非行者,若汝言,若能久行聲聞乘則得大菩提果,是義不然。非方便故。

  ■聲聞乘非大菩提方便,不以久行非方便能得大乘果。譬如搆角求乳,不可

  ■得故。

  若汝,若是你說,你若能夠精進不懈怠,久行聲聞乘行,長久的修行這

  個聲聞乘行,你就能得無上菩提,你這麼講的話,得無上菩提果,是義不然

  ,這個道理不對啊。因為那的個小乘佛法那個法門,他不是得無上菩提的法

  門,不是那個法門,不是那個法門。我去台北市一條路,我到高雄是一條路

  ,說是我去高雄也到台北,你怎麼走也走不到高雄嗎!就是不是那一條路嗎

  !這道理,到無上菩提,他就是要另一條路,要有大悲心才可以,所以這個

  你說聲聞乘的法門就是成佛的法門,不對,非方便故。聲聞乘非大菩提方便

  ,不以久行非方便能得大乘果。說是這個聲聞乘他不是大菩提的法門,不能

  夠久行非方便能得大乘果,不可能的,久行也還是不行,就是不行。譬如搆

  角求乳,對!就在這裡,譬如搆角求乳,譬如一個人啊,在那個牛角那個地

  方去啊,去努力求這個乳啊!不可得故,得不到,得不到牛奶地。

  ■非教授者,如大乘教授聲聞乘無,是故聲聞乘不得即是大乘。

  又一個意思啊,像大乘佛法裡面的教授聲聞乘的阿含經裡沒有,沒有的

  。這是很明顯的,你讀這華嚴經啊,讀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啊,讀法華經啊,

  讀這寶積經啊,沒有嗎!聲聞乘裡沒有,沒有這個法門。你不能認為阿含經

  就是大乘佛法,這是不可以的。不過阿含經啊,菩薩也應該讀,也應該學習

  ,這是也應該學習,但是他終究是不能得大菩提,是不能的。

  ■復次,今更示汝相違義。

  還要再開示你啊,不同的道理。再開示你。

  ■偈曰:

  ■發心與教授,方便及住持,時節下上乘,五事一切異。

  還是不同的。

  ■釋曰:聲聞乘與大乘有五種相違。

  彼此不同的。

  ■一、發心異。二、教授異。三、方便異。四、住持異。五、時節異。聲聞

  ■乘若發心、若教授、若勤方便皆為自得涅槃故。

  這底下解釋。這個聲聞乘的人啊,他要發心的時候,發心就是發出離心

  ,就是三界是生死苦海啊,要從這裡跳出去,要得涅槃,發心只是這樣。若

  教授,或者是善知識教授這聲聞人,也就是教授他要他生出離心、修戒定慧

  ,得初果、得二果、得三果、得四果、得無餘涅槃,就是這樣子,若勤方便

  ,就是啊,得到了教授以後,努力的修行去,就是修這個戒定慧,得涅槃了

  ,皆為自得涅槃故,發心也是自得涅槃,教授也是教授你自得涅槃,你自己

  努力修行也是自己得涅槃,都是這麼一個,不出這麼範圍的。

  ■住持亦少。

  就是這個,你修集的福慧的資糧也是少,也是少的。這大乘佛法裡面,

  你想得無上菩提,若是得見道,得初歡喜地,初得無漏的智慧,要準備福慧

  的資糧,多畜多準備,多積集福、多積集智慧,從這裡面來保護你的菩提心

  啊,保護你大乘的菩提心啊,來住持這個菩提心啊,很多的這個大菩薩,要

  積極修了很多六波羅蜜,修了很多的福,修了很多的慧,來保護這個無上的

  菩提心啊,用這個福慧來住持這個無上菩提心。這和聲聞人不同。住持亦少

  ,聲聞人他修的福慧這資糧比較少。

  ■福智聚小故。

  他得到的福德智慧,福聚和智聚都是小。

  ■時節亦少,乃至三生得解脫故。

  栽哉福智,乃至到得到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那個時間也是少,就

  是最快的三生可以得阿羅漢果,這是頭一生栽哉善根,第二生再來栽哉善根

  ,第三生就得聖道了。就是這樣子,所以他的時間是少,三生得解脫故。

  ■大乘不爾,發心教授勤方便,皆為利他故。

  最初開始發無上菩提心的,就發大悲要廣度眾生的啊,不為自求阿耨多

  羅三妙三菩提啊,這就和小乘人不同。說教授也不同,教授你的時候,他教

  授你啊要發大悲心,你要廣度眾生地啊,也是不同。勤方便他也是,自己也

  修行同時也廣度眾生的,不能夠自為得利,為自得涅槃,不能那樣,皆為利

  他故。

  ■住持亦多、福智聚大故,時節亦多,經三大阿僧祇劫故。如是一切相違,

  ■是故不應以小乘行而得大乘果。

  這三大阿僧祇劫下面有解釋,攝大乘論後面有解釋啊。所以這樣啊,如

  是一切和小乘,大乘小乘是不同地,不應以小乘的修行而得大乘的無上菩提

  果的,你這樣說是不對的。

  ■復次,若汝言,佛語有三相。一者、入修多羅。二者、顯示毘尼。三者、

  ■不違法空。汝以一切法無自性而為教授,違此三相故非佛語。若作此執是

  ■義不然。

  一者、入修多羅。第一、佛的說的話,佛這個法語啊,其中有三義,有

  三個相貌,第一個是入修多羅,佛這個與裡面,從佛其他的這個經裡面說這

  道理是相合契合的,沒有矛盾的,這入修多羅喔。二者、顯示毘尼。毘尼翻

  成中文就是翻成滅,翻成滅的意思。就是你啊依據、隨順佛語去修行的話,

  能滅煩惱,有這種作用,而不是說了很多的戲論,沒有實際的意義,那沒有

  用。佛語不是,佛就是說這個法語,有作用,你那個修行去,能夠提昇自己

  的品德,能滅自己的這些過失,能滅除煩惱,有這種作用。三者、不違法空

  。佛說這個法語啊,不違背法空的道理,總是與法空相契合的。

  但是這小乘佛法這個說呢,在阿含經上呢,的卻是也說到我空、也說到

  法空,但說到法空的地方少,說我空的地方多,這個我空分兩種,這個我分

  兩種,執著有我,有兩種執著,一個是計蘊是我,一個是離蘊是我,那麼這

  個計蘊,這個色受想行識,這五蘊就是我,這樣執著,第二執著是離開了這

  五蘊,另外有個我,這五蘊不是我,另外有一個我,這執著我是有這麼兩種

  ,兩種是計蘊是我,計蘊沒有我,我們也可以說這是我空,那麼離蘊也沒有

  我,也可以說是我空,但是裡面有的分別呢,離蘊是我是無我,計蘊是我叫

  做空,離蘊沒有我叫我空,離蘊沒有我叫作我空,而那個無我,離蘊沒有我

  叫無我,計蘊無我叫空,有這麼一點分別。其實都是空,但是有點分別。這

  上面說呢,不違法空啊,可以這個法空這個字,可以通於兩種解釋,就是計

  蘊沒有我,那麼呢通於這兩種,都可以說是空,都可以說是法空,啊!五蘊

  沒有我,那麼也可以說是空,也可以說是法空,那麼離蘊也沒有我,也可以

  說是法空,都是空。那麼呢,這是但是這種解釋呢,在大乘佛法來說,只是

  我空,其實還是我空,只是限於我空,大乘說是另外說法空,計五蘊是不可

  得的。色即是空,受想行識即是空,那麼變成法空了。那麼這個地說是,不

  違法空,就是沒有詳細分明的解釋,但是應該包括這些意思,都可以說這是

  法空。

  那麼這樣子說呢,這個反對者說,佛語有三相啊,第一個相是入修多羅

  ,就是佛語和修多羅,修多羅也是佛語,就是佛說的這個話,和佛說的其他

  的話,都是相合的,沒有矛盾,就是這樣意思。第二個顯示毘尼,你能夠用

  功修行你能滅煩惱。第三個不違法空,實在這不違法空就是修多羅,佛所有

  的法語大意,就是要說空,是這麼意思。汝以一切法無自性而為教授,這是

  小乘佛教學者批評大乘佛教的話,大乘佛法裡面說,一切法無自性,這樣去

  教導眾生修行的話,違此三相,違背了佛語有三相,不相合,你這一句話和

  這個佛語有三相有衝突,所以你說的不對,你大乘非佛說,是這樣意思。若

  作此執是義不然。

  ■偈曰:

  ■入自大乘經,現自煩惱滅,廣大甚深義,不違自法空。

  ■釋曰:今此大乘亦不違三相,入自大乘修多羅故。現自煩惱毘尼故。由菩

  ■薩以分別為煩惱故,廣大甚深即是菩薩法空。不違此空得大菩提故。是故

  ■此乘與三相不相違。

  也是契合的,沒有矛盾。大乘佛法能滅除啊,愛見煩惱,還能滅除一切

  習氣,是比阿羅漢更清淨,現自煩惱毘尼故。前面說是現自煩惱毘尼故,由

  菩薩以分別為煩惱故,那麼阿羅漢啊,常樂我淨的分別,這是煩惱,常樂我

  淨是四種顛到,我們的色受想行識是無常、是無我、是不淨、是苦,但是我

  們認為是常樂我淨,色受想行識是常、是樂、是我、是淨、就是顛到了,這

  是顛到分別,如果去掉這四種分別,就叫無分別,但是大乘佛法呢,不只於

  此,一切法的分別都是煩惱,一切法有分別都是煩惱,所以能無分別啊,比

  阿羅漢比小乘佛法的無分別是更深一層的,是這樣意思。甚深即是菩薩法空

  ,那麼說一切法無自性,這在大乘佛法裡面是非常廣大非常深奧地,即是菩

  薩的法空的境界,那麼這裡面也包括我空的。不違此空得大菩提故,我們大

  乘佛教的學者,能夠按照一切法無自性的空去修,你不違背此空,你能這麼

  樣修行,就能得無上菩提的,所以佛語有三相,在大乘佛教裡面也是契合他

  ,並不矛盾。大乘佛法也是這樣子。

  ■復次,前說不行者,我今更示此義令汝信受。

  在前面,「不記亦同行,不行亦成就,體非體能治,文異八因成。」這

  是彌勒菩薩取出來八個理由,成立大乘是佛說,在第三頁的前半頁,解釋過

  了,但是在這裡呢,又將前面的那個第三個理由:不行,又再重新解釋,這

  樣意思。前面解釋那個不行的時候,在第二面第五行,第五行的下半行是「

  第三不行者,大乘深廣非忖度人之所能信,況復能行,外道制諸論彼種不可

  得,是故不行,由彼不行故是佛說。」前面是這樣解釋,這底下又再解釋,

  說是「復次,前說不行者,」說的那個不行的理由啊,「我今更示此義令汝

  信受」,我現在再開示此一條的道理,使令你信受大乘是佛說。

  ■偈曰:

  ■有依及不定,緣俗亦不普,退屈忖度人,寧解大乘義。

  這裡面呢用五個理由啊,來解釋這個不行,是寧解大乘義啊,由這五個

  理由,就可以知道這忖度人呢他,那能明白啊大乘佛法的道理呢,是這個意

  思。這底下解釋:

  ■釋曰:由有五因彼忖度者不能得入大乘境界。彼智有依故、不定故、緣俗

  ■故、不普故、退屈故。彼有依者,智依教生,非證智故。

  這個五個原因就是,有依、不定、緣俗、不普、退屈,這五個理由。所

  以他不能夠得入大乘境界,得契入就是理解的意思。啊!他不能理解大乘佛

  法的真理。是第一個理由,這底下把這五個理由列出來:彼智有依故。這是

  一個。不定故、緣俗故、不普故、退屈故。這五個理由。

  說是第一個理由是有依。這個有依怎麼講呢?就是這個忖度人啊,他的

  智慧,是依教而生的,依教而生是什麼呢?這個教指佛的法語,佛教化眾生

  說的這一切的佛法,這一切的佛法是要假借語言文字來表示的,這些語言文

  字的佛法叫做教,叫做教。學習佛法的人就根據佛的語言去理解什麼是佛法

  ,你理解了就是你有了智慧了,你這個智慧怎麼來的呢?就是依教而生,就

  是依據佛的語言生出來的智慧,那麼這樣的說法啊,我們這一切的凡夫啊,

  不管是小乘是大乘,所有的凡夫,學習佛法的人,一開始都是這樣子,都是

  依教而生,你離開了佛法的語言,離開了這語言文字的佛法,你怎麼能明白

  佛法呢,所以依教生。

  非證智故。這個證智呢,就是依教而生的智慧,就是聞慧,由聞慧而思

  慧而修慧,再進一步就是證智,聞思修三慧,啊!聞所成慧,聞所成慧、思

  所成慧,啊!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這是三種智慧,這三種智慧

  啊,是一切學習佛法的人的學習佛法的次第。這個修慧,聞慧就是聽聞,我

  聽聞你的話,我心裡面有多少理解,就個理解就是由聞而來的智慧,這是最

  開始的,最淺的一種智慧,第二種智慧是思慧,可是在解深密經上的解釋,

  或者是辯中邊論上的解釋,聞慧是學習佛法的人,初開始成就的智慧,是最

  淺薄的,我們用淺的這個字來形容這聞慧,應該是對的,但是啊那個經文上

  ,那個論文上,解釋這個聞慧的時候,他解釋的時候,是什麼叫做聞慧呢?

  就是通達了什麼是佛法,這個智慧是淺是深,但是在佛法上說這是初開始的

  智慧,那麼進一步就是思惟,你聽聞了以後再思惟,常常的這樣去思惟,常

  常思惟的時候呢,初開始的聞慧就進步了,這個修慧就是修禪定,得到禪定

  以後,得到未到地定也可以在內,那麼到了四禪,色界的初禪、二禪、三禪

  、四禪、或者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也可以,非非想定不在

  內,那麼在禪定裡面去成就了禪定,在禪定裡面再去如理作意,這時候叫做

  修慧。那麼這個修慧呢,是通於凡聖,通於凡聖。這個如果沒有入聖位之前

  ,你在禪定裡面的思惟,只是一個得入聖道的一個方便,還不算是證智,這

  樣說,智依教生,非證智故,還不是證智,就是在禪定裡面啊,你在思惟諸

  法無我,諸法實相的道理的思惟的時候,有一天,一下子太陽出來了,就是

  這無漏無分別的智慧成就了,這個時候叫做證智,這個證智就是如實覺知名

  之為證,如實覺知名之為證,如實覺知名之為證。

  我們聽佛說,色受想行識裡面無我、無我所,我們假設也相信這個道理

  ,是無我無我所的,這個還不行,其實這個呢,色受想行識是無常的,是無

  我的,是如幻如化的,是空的,但是沒有入聖道的時候,這樣的思惟觀察,

  都不是真實的智慧,不能說是證智不能稱之為證,就是你真實知道了,那才

  算是證智,有人說糖是甜的,但是你沒吃過糖,只是記住這個字,啊!糖是

  甜的,不是苦不是酸但,是那個甜究竟怎麼甜還是是不知道,就不能算證,

  證就是你真實吃了糖,啊!甜是這樣子,就是你真實是見到諸法無我的道理

  了,這就叫作証智,証智是離文字相的,是不能用語言文字去分別、去思惟

  、去觀察的,說是離文字相的,所以這上面說,說智依教生,非証智故,你

  依教而生的智慧,都不是真的,那麼你要經過一番的修行,真實覺悟了,這

  個時候那個智慧叫作証智,那個証智是離言說相的,所以不是教,所以這智

  慧分這麼兩類,就是依教而生的智慧,是依証而生的智慧,証智是聖人的智

  慧,依教而生的智慧啊,還是凡夫,好聽一點說就是賢人,賢人的智慧是依

  教而生。我們凡夫的智慧呢是依煩惱生的,依貪瞋癡煩惱生的智慧。

  現在說啊,這個忖度人啊,前面也是說這個忖度人,到這裡現在明白啊

  ,什麼叫忖度人,就指這個學習小乘佛法的,沒入聖道的凡夫,叫做忖度人

  。就是思惟的,憑思惟去了解事情的人,所以他的智慧是依教而生,非証智

  。非証智,所以這種人呢,他的智慧太小了,他是不能夠寧解大乘義,他怎

  能明白大乘義,是不能明白的,所以教生非証智故,那麼這樣說,我們在這

  裡可能會有疑問了,就是要是小乘佛教學者得了初果須陀洹以上,他就有証

  智了,他能相信大乘嗎?我上一次講曾經講到這裡,你們可能沒記住了吧。

  這個得了初果,但這話我上次說了,是大品般若經就是大般若經,說到這個

  問題,就是成就正見的人,就是初果二果以後,這些人是成就正見了,他們

  要是聽聞大乘佛法的時候,能相信,能相信的。那麼呢,所以這樣說,非証

  智故啊,因為他沒得証智,他是只依教而生的智慧啊,所以他們對於佛法,

  對於大乘佛法、大乘經典,還不能明白,他寧解大乘義啊。

  ■不定者,有時更有異智生故。

  這不定怎麼講呢,說有的時候啊,更有不同的智慧生起,這是怎麼回事

  呢,就是啊我們這智慧小的人,智慧不大的人,譬如現在出現了一個情況,

  不太明白,我們觀察一下怎麼回事,啊!明白了,是什麼回事,但想了一想

  ,不對,我剛才說的不對,是這樣子。我們會這樣子啊,會有這種情形。但

  是大智慧人不是,他一下子看明白了就是這樣子,不會在那隔了一回想一想

  ,又推翻自己以前的想法,不是的,大智慧人不這樣子。我們智慧不夠的人

  ,忽然間想是這樣子,忽然間想是那樣子。那麼這個不定就是譬如是小乘這

  些凡夫的人,就是這樣子不定,所以呢他今天誹謗佛法,幾天可能相信佛法

  ,還是不一定。我們看出印光老法師傳,他在做佛教徒之前誹謗過佛教的,

  蕅益大師他也是,但是後來又相信佛法了,就是這個在凡夫的時候就有這個

  問題,這就表示什麼呢?表示智慧小,智慧不圓滿的意思。不定者,有時更

  有異智生故。

  ■緣俗者,忖度世諦,不及第一義諦故。

  我們凡夫啊,這個忖度人啊,他的眼耳鼻舌身意,就算是怎麼聰明智慧

  ,但是他不能超越世俗諦,不能超越這些色聲香味觸法的這些虛妄境界,他

  就在這上分別、思惟。不及第一義諦故,他的那個智慧,達不到那個離一切

  相的第一義諦,達不到那裡。達不到那裡啊,所以也還是表示他的智慧小,

  說小,所以寧解大乘義,是這樣意思。

  ■不普者,雖緣世諦但得少解,不解一切故。

  這個不普,不普遍。不普遍什麼意思呢?就是他這個人啊,他學習了佛

  法,也能從文字上去解釋,什麼叫做五蘊、什麼叫做十二入、十八界、十二

  因緣、三十七道品,這個語言文字的佛法他也能分別。但是只但得少解,少

  少的有一點理解。不解一切故,不能夠普遍的通達一切佛法的,他還是不能

  。語言文字的佛法也一直是了解了一少份,也不是普遍,所以也還是智慧小

  。

  ■退屈者,諍論辯窮即默然故。

  退屈什麼意思呢?就是諍論,同人家大家的看法不一樣,有了諍論的時

  候,他的辯才窮盡了,到此就不能再有所說了。窮盡了即默然故,就默然無

  聲的沒有話說了,那麼就是被人家折伏了,所以叫做屈,就被人家折伏了,

  不能再進一步的伸訴他的真理,所以叫退屈。智慧小就是這樣子了,這個由

  這五個原因啊,所以不能得入大乘境界。

  ■大乘者,即無所依乃至終不退屈。

  這若大乘佛法裡面,當然這就指佛菩薩說的,指佛菩薩,佛菩薩為大乘

  ,那麼他的智慧呢,當然都是得無生法忍以上的境界,那都見到第一義諦了

  ,所以他的智慧是証智,他不是依教而生的,所以是無所依。乃至終不退屈

  ,他不定也沒有這個不定這件事。也不是緣俗,當然他也緣俗,但是也緣第

  一義諦的。不普,他是緣世俗諦,而這些人啊,這個如理智、如量智也是無

  量無邊的所緣境,也是特別通達的非常廣大的,也不是少份。也不退屈,不

  退屈的原因在那裡呢?

  ■不退屈者,無量經中有百千偈說大乘法,由得此法辯才無盡,是故大乘非

  ■忖度人境。

  就是這個大乘佛法裡面啊,有無量無邊的修多羅,這個修多羅裡面有百

  千偈,而這個大乘的這些佛菩薩這聖人啊,他們得了大乘法,見到第一義諦

  ,通達無量無邊,能說無量無邊的修多羅,所以他們說大乘法,他們由得此

  法,成就了大乘的功德法,所以他們的辯才是無窮無盡的。是故大乘非忖度

  人境,就是不是這些小乘佛法裡面的忖度的人境界,所以他們不相信。

  這裡面這一段文的意思,我這麼推測,什麼意思呢?前面說是那個:一

  時同行,一時同行啊,是聲聞乘和大乘佛法,非先非後一時同行,汝云何知

  此大乘獨非佛語,那麼這地方也就是有一個問題,小乘佛法大乘佛法,同時

  在世間上流行,那麼為什麼他就相信小乘,不相信大乘呢?那麼我也可以提

  出一個問題。那麼現在這地方有解釋,因為小乘人這個忖度人,有這五個理

  由,他寧解,不能解大乘義,就是這樣意思,應該是答覆這個問題地。

  ■問汝說:聲聞乘非佛菩提方便,若爾何者是耶?

  這個提出這個問題,你說這是小乘的一個忖度人提出的理由,提出一個

  問題。你說這個聲聞乘,不是得無上菩提的一個方法,不是得無上菩提的方

  便。若爾何者是耶?那麼什麼是得無上菩提的方便呢?是這樣意思。

  ■偈曰:

  ■廣大及甚深,成熟無分別,說此二方便,即是無上乘。

  這樣意思。這底下解釋這個頌:

  ■釋曰:廣大者,謂諸神通。由極勤方便令他信解故。

  這個廣大指什麼說的呢,就是指佛菩薩的神通,六種神通:天眼通、天

  耳通....這個神通。由極勤方便令他信解故,因為佛菩薩這個大慈悲心來廣

  度一切眾生,使令眾生能相信佛法,很不容易。要極勤方便令他信解故,若

  從佛菩薩來說,佛來到人間度化眾生八相成道,那其實就是佛的神通境界嗎

  !那麼若是佛,當然有時候現佛身,當然有的時候也現人身、也現天身、也

  現比丘身、比丘尼身、也能現居士身、宰官身,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

  而為說法。那麼這是久遠久遠地來度化眾生,栽哉善根,令眾生栽哉善根,

  最後才能以佛身來度化他得大解脫,所以這是極勤方便,佛菩薩的大悲心,

  現了這麼多的神通,極盡勤啊,不只是一次,一次又一次,無量劫來現出種

  種的神通的方便,才能使令眾生相信佛法,理解佛法的,所以這就是菩薩的

  廣大神通,佛菩薩廣大神通的境界。這個廣大神通呢,當然這是由佛菩薩的

  慈悲心推動出來的。

  ■甚深者,謂無分別智,由難行故。

  這個甚深是指什麼說的呢?就是指佛菩薩那個無分別的智慧,因為佛菩

  薩能見到諸法寶相的真理,就是由無分別智見到的,就是見真理的智慧,見

  真理的智慧所以是甚深,真理是甚深,所以智慧也是甚深。他能見到甚深的

  真理,所以這個智慧也名為甚深,就是那無分別智慧,因為這個真理是離一

  切相的,所以見真理的智慧是無分別的。你有分別就有相了,有相就不能見

  真理了,所以無分別智。這個智慧啊,由難行故,不是那麼容易就成就了的

  ,很難啊,難行而能行,最後再成就這無分別智慧,要到無上菩提的時候才

  能圓滿的無分別智慧的,所以叫做甚深。

  ■如其次第,一為成熟眾生,二為成熟佛法。

  如這個文上所說的這個次第,先後的次第。

  第一那個廣大的神通,就是佛菩薩為眾生栽哉善根,然後再令善根成熟

  ,這都是屬於佛菩薩的這個大神通境界,當然也有智慧在裡面。那麼呢,栽

  哉善根的時候,善根還沒有成熟,還需要繼續地去教化眾生令他成熟。這個

  成熟就像這個,種這個生果,水果,成熟了,成熟了就橙子也好、蘋果也好

  ,就好吃了。這個善根若成熟了呢,就可以得解脫了,種熟脫的意思。

  二為成熟佛法,第二個就是這個甚深,廣大及甚深,這無分別智的甚深

  ,為成熟佛法。這個成熟佛法,其實即是得解脫,這可以完全在利益眾生這

  一方面說呢,這個由現神通,令眾生栽哉善根得成熟,然後啊,佛菩薩的大

  慈悲再教化他,令他成熟佛法,就是成就無分別智,見第一義諦了。成熟佛

  法,什麼是佛法,明白一點說就是無上菩提是佛法,十力、四無所畏、十八

  不共這一些,這都是佛法,就是令他得無上菩提了。不過要照般若經說呢,

  令眾生得三乘聖道,就叫做成熟佛法了。那麼這是這兩部份,兩部份啊,就

  是令眾生成熟佛法,就是得解脫。

  ■即說此二為無上菩提方便。

  這兩種,這兩種方法即是無上菩提的方便。一個神通,菩薩的神通,佛

  菩薩的無分別智,佛菩薩自己也是成就神通,成就無分別智,用神通無分別

  智,又去成就眾生,令眾生成熟,善根成熟,令眾生成熟佛法,就是這樣意

  思。所以即說此二為無上菩提的方便,如果沒有這兩個,是很難度化眾生,

  很難得無上菩提的了。

  ■此二方便即是無上乘體。

  這個體啊,我上一次說過,就是內容好了,就是大乘佛法的內容,就是

  這個。那麼呢神通就是定,無分別智,無分別那個就是指慧,定慧。有定有

  慧也就是有戒,或者說是神通地度化眾生就是大悲,一個悲一個智,當然這

  個要說悲呢,小乘佛法裡面就不圓滿了。

  本贴由【转贴】于2001年3月05日09:56:50在〖慈氏学论坛〗发表.

  大乘莊嚴經論成宗品讲记(下)

  ■問:若爾,有人於中怖畏,過失云何?

  說是若是這樣的話,大乘佛法也很有道理,那麼呢可是小乘佛法裡面的

  人就害怕對大乘佛法說的道理啊,有恐怖心,有恐怖心。我們讀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上說:是五百部,是小乘的部派佛教,在大智度論上說是有五百部

  ,就是有那麼多不同意見的小乘學者,聞畢竟空如刀傷心,聽聞了大乘佛法

  一切法無自性的畢竟空的道理啊,就像用刀傷他的心似的,那麼樣的難過,

  那麼樣的痛。就是對大乘佛法,這個心情啊是那樣的。龍樹菩薩用如刀傷心

  那樣來形容這件事。所以這個小乘佛教學者和大乘的不和,由這一句話也看

  出來,也會看出來,我們從南傳佛教史,這個錫蘭原來是有大乘佛教的,為

  什麼沒有了呢,就是叫小乘學者滅亡了,把大乘佛教滅亡了。

  說是若爾,有人於中怖畏,啊!在這裡面害怕,對大乘佛教有點害怕,

  認為這不是佛法,害怕。過失云何?他害怕了,那麼他就要破壞佛法,破壞

  大乘佛法,第一句話就是「大乘非佛說」,用這樣的話來破壞大乘佛法,那

  麼他會得什麼樣的罪過呢?過失云何?

  ■偈曰:

  ■不應怖而怖,由怖被燒然,怖引非福故,長時過患起。

  這樣說。

  ■釋曰:若人非怖畏處妄生怖畏。是人即墮極熱惡道而被燒然。何以故?由

  ■此怖畏引大非福聚生。由此罪故能令是人經無量劫受大熱惱。

  是這個大乘佛法啊,是個安樂處,所以不是怖畏處,但是妄生怖畏,虛

  妄地、錯誤地對於大乘佛法有恐怖心。這個人他生了怖畏,他就要破壞大乘

  佛法,所以他就會墮落到極熱的,就是猛火的地獄,到無間地獄去了,極惡

  的這個惡道就是到地獄道,而被燒然,被那個猛火燃燒,使令他受苦啊。在

  這般若經裡,大般若經有講這個事,在法華經裡面也有講這件事。

  因為什麼生怖畏以後,就會到了猛火地獄裡面去受苦呢?由此怖畏引大

  非福聚生,因為他對於這個大乘佛法有恐怖心,其實也就是有一點討厭、不

  高興,他就會引發出來,引生大非福聚,就是造罪了,就是去破壞大乘佛法

  ,說大乘非佛說,那麼使令很多很多的人對大乘佛法沒有信心,沒生信心的

  不生信心,已生信心的動搖了,使令很多的人不能在大乘佛法裡面栽哉善根

  、得成無上菩提,他破壞了很多人的善根,所以大非福聚生。

  經無量劫受大熱惱,不過這裡面有個問題呢,我們這世是上,在這個世

  界上的人啊,若是造了這種罪,那麼到了地獄去受苦,經無量劫這句話有點

  問題,有什麼問題呢?因為這個世界啊,只能一個中劫,這個世界只能存在

  一個中劫,這世界就破壞了,成住壞空嗎!怎麼能說無量劫呢,他在地獄裡

  受苦,這個最多受了一中劫嗎,一中劫這個世界壞了,地獄也就沒有了,那

  麼還能在地獄受苦嗎?所以說經無量劫這句話怎麼講呢?就是在這大般若經

  說了,就是到他方世界的地獄裡面去受苦,所以說是這樣的展轉的就是無量

  劫了,這麼意思。所以令是人經無量劫受大熱惱。

  ■問:彼人復有何因生此怖畏。

  就是那個人啊,有什麼原因對大乘佛法有這種恐怖呢,這樣說。

  ■偈曰:

  ■非性非法朋,少慧少因力,怖此深妙法,退失大菩提。

  這就說出這個理由來。

  ■釋曰:若人生怖由四因緣。

  對於大乘佛法引起這種恐怖,有四個原因的。

  ■一、非種性,離菩薩性故。二、非法朋,離善知識故。三、少慧力,未解

  ■大乘法空故。四、少因力,先世不種諸波羅蜜自性善根故。由此因緣於甚

  ■深妙法橫生怖想。由此想故於大菩提福智二聚應得不得,是名為退。汝今

  ■應知,此退過患最極深重。

  說出了四個理由。

  第一個是非種性,離菩薩性故。這個非種性這個怎麼講呢?就是離菩薩

  性故,也可以說就是沒有,沒有菩薩的種性的關係。這個性,用這個性,有

  的地方也就寫這個性,有的也寫這個豎心旁的性,種性。這個種性這個種啊

  ,就是種子的意思,種子。就是沒有大乘善根的種子。這個在瑜伽師地論上

  說呢,就是有大乘善根的人,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

  波羅蜜的善根,栽哉過六波羅蜜的善根,他今生能遇見了大乘佛法的時候,

  自然就生歡喜心,他就相信,他也就能承擔這件事。我發無上菩提心,廣度

  一切眾生,他就能這樣子,沒有這個善根的人,沒有栽哉個善根的人,就是

  默然,就是不感覺有什麼興趣,或者是討厭,就是這樣子。現在這上說呢:

  非種性,離菩薩性故。

  這個在瑜伽師地論上的意思呢,說這個眾生啊,有菩薩種性的人,有菩

  薩這種善根的人,就是從無始劫來,法爾所得,佛法的法,爾時世尊這個爾

  ,法爾。法爾這個怎麼講呢,自然的,自然的他就有這樣的善根,這就是啊

  在成唯識論說就是,本性住種性,本性住種性。法爾所得就是自然而有的,

  本性住種性,就是性種性,還有習所成種性,這樣就是這麼兩種種性。本性

  住就是你這個本性裡面,就存在,本來就有這種種性的存在,不是因為學習

  而有的,不是學習來的,就是從無始劫來法爾所得,自然你就有,這是在瑜

  伽師地論有這樣的說法。這習所成種性呢,不是法爾所得,就是你遇見善知

  識了,你能相信佛法,相信大乘佛法,你在佛法裡面肯努力,薰習,薰習這

  樣的善根,學習來的,你自己努力栽哉的,叫做習所成種性。但是在攝大乘

  論裡,我們現在學的這個攝大乘論呢,看後邊文上有,他似乎沒有提啊,這

  個本性住種性,他只提習所成種性,這個無著菩薩他也可能就是啊,提倡這

  個,你若肯努力,你就可以做菩薩,你就可以成佛,提倡這一點。

  那麼這上說是非種性啊,離菩薩性故。那麼這個瑜伽師地論是彌勒菩薩

  說,現在這個大乘莊嚴經論,這個頌文也是彌勒菩薩說。那麼呢現在世親菩

  薩這樣解釋:非種性,離菩薩性故。那麼也可以,就說是這個,從這兩個意

  思解釋也都可以,就是非種性,就是他沒有這大乘佛法,在大乘佛法裡面沒

  有薰習這個善根。

  二、非法朋,離善知識故。這個非法朋啊,可以做兩個解釋,就是有惡

  知識,非法的朋友,非法是個惡,惡朋友,就是惡知識。曾經在大乘佛法裡

  面,以前就曾有過這種栽哉,有這種惡知識的教導,是大乘佛法是非佛說,

  你栽哉過這個善根了,所以再遇見了大乘佛法,就是大乘非佛說,就是這樣

  子。或者是這個說是離善知識,他遠離了好朋友,這好朋友他沒有交好朋友

  ,所以這樣子他今生就是這樣對大乘佛法沒有緣。

  三、少慧力,如果說是雖然是有惡知識,但是你本身智慧大還不要緊,

  你還是能相信大乘佛法的。如果不是,你少慧、智慧小、未解大乘法空故,

  他對大乘佛法他沒有去學習,他就武斷的就說:這不是佛法。未解,他不能

  解釋、不能理解大乘法,一切法空的道理,所以他就是這樣子了。

  四、少因力,先世不種諸波羅蜜自性善根故。這樣說呢,這個非種性,

  離菩薩性故,這樣說這個在唯識的經論上呢,就說是這個眾生裡面啊,就是

  有出世間的種性,有聲聞種性、有辟支佛種性、有佛種性,也有的眾生什麼

  也沒有,也沒有聲聞種性、也沒有辟支佛種性、也沒有佛種性,那麼這個非

  種性,離菩薩性故,就是這個眾生,他沒有佛性,這就可以這麼說。或者只

  有聲聞種性、辟支佛種性,沒有菩薩種性,從無始劫來,法爾就是這樣子。

  也可以這麼解釋,那麼這一段的少因力,先世不種諸波羅蜜自性善根故,就

  是過去世,過去世他沒有在佛法裡面栽哉過大乘六波羅蜜的自性善根。這個

  這裡說這個自性就是別的意思,這個自性就是別別的體性的善根,譬如說布

  施的善根、持戒的善根、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各式各樣的善根。這他

  先世沒有在大乘佛法,就是沒有學習過,沒有修學過大乘佛法,沒有栽哉善

  根,所以今生啊遇見大乘佛法的時候,不行,他不是那麼合適。由此因緣於

  甚深妙法橫怖想,就是有了害怕,心裡面不快樂。

  這上面說:怖此深妙法,退失大菩提。由此想故,由於有怖想,恐怖想

  ,所以對這個大乘佛法,說這個無上菩提這個事情:福德聚、智慧聚,應得

  不得,他應該成就的,但是因為有怖想,所以不得,不能成就,是名為退。

  這個唯識上經論上說這個退有兩種退,一種是得退、一種是未得退,就是不

  得退。得退呢,已經成就了然後又失掉了,叫得退。第二種不得也名之為退

  ,不得是怎麼叫退呢?就是你應該得而沒得,所以也叫做退。你有這個條件

  可以成就的,但是有其他的障礙,你沒有成就,那麼也叫做退。這裡就是等

  於說這個不得退,你應該於大菩提福智兩種聚,你應該成就而不成就,是名

  為退。就是退失大菩提,不是說已得大菩提而退,不是這個意思。說是這你

  現在應該知道啊,你因為這個怖想啊,而退失了這個大菩提的功德,你的過

  患是太大了,別的事情差一點不要緊,這個地方你不對,你的過失太重了。

  ■已說怖過及怖因,次說不應怖畏因。

  前邊啊這兩段文,是第一段不應怖而怖,由怖被燒燃,這是說怖的過失

  。非性非法朋這一個偈說怖的因緣。次說不應怖畏因,這以下說這個不應該

  怖畏的原因。

  ■偈曰:

  ■無異即互無,有異即險處,無譬種種說,續說多門說。

  ■非有如文義,諸佛甚深體,聰慧正觀人,應知不應怖。

  這是說不應怖畏的理由。

  ■釋曰:無異即互無者。

  這個頌文上第一句無異即互無怎麼講呢?

  ■若汝言聲聞乘即是大乘無異大乘體,若汝是者,即聲聞辟支佛乘復無有體

  ■,何以故?由得佛故。如是一切皆是佛乘,何因怖耶。

  先來解釋這個,無異即互無怎麼講?若汝言,若是你這樣說,聲聞乘就

  是大乘,聲聞乘的佛法就是大乘佛法。無異大乘體,離開了聲聞乘,另外沒

  有大乘佛法了,假設你這樣說:聲聞乘就是大乘。若如是,若這樣講呢?即

  聲聞辟支佛乘復無有體,這樣講沒有大乘體只有小乘,你若這樣這個小乘也

  沒有了,是這樣意思。若如是者,即聲聞辟支佛乘也沒有體了。何以故?由

  得佛故,如是一切皆是佛乘,這個意思啊,這個地方說沒有詳細說,我們第

  一次講的時候講過這個道理,就是若你成了佛,得佛故,然後這個佛的大悲

  心不入無餘涅槃啊,所以他再來人間度化眾生,才能說這個小乘佛法,才有

  小乘佛法,若離開了小乘沒有大乘,就是沒有佛了,沒有佛就沒人得佛,也

  就沒有人來說小乘佛法了,是小乘佛法也沒有了,所以就是這樣意思。即聲

  聞辟支佛乘復無有體,也沒有了。如是一切皆是佛乘,這又說如果說你認為

  小乘就是大乘,就是大乘就是佛乘,那麼就都是佛乘,那麼你有什麼理

  由又害怕這個佛乘呢,就是這麼意思,那就不應該害怕了嗎。

  ■有異即險處者,若汝許有異大乘體,此體即是一切智道,最為第一險處,

  ■由難度故此應仰信,何因怖耶。

  是第二句。假設你啊同意離開了小乘另外有大乘佛法的體,體性。你若

  是同意這樣說法的話,那麼此大乘佛法的體性,即是一切智道,即是一切智

  道啊,這個大乘佛法的體,這個主要就指這語言文字的大乘佛法,這語言文

  字大乘佛法呢,佛法的體,就是一切智,就是無上菩提,無上菩提,即是通

  往無上菩提的道路,這個大乘,語言文字大乘佛法是通往無上菩提的道,即

  是一切智道。是最為第一險處。

  這個無上菩提啊,是啊,求得無上菩提要在生死裡面流轉生死、廣度眾

  生,這件事是一個很苦的事情啊,難行能行、難忍能忍,是第一險處。由難

  度故,說這樣子這個大悲心這麼樣重啊,為了度化眾生在三界裡面受了很多

  的苦,這是一個不容易做的到的事情,難度,不容易過。那麼呢此應仰信,

  說這種難行能行的偉大的精神啊,我們應該生恭敬心才對,有這樣大菩薩、

  這樣佛啊,這樣的大悲心度化眾生,我們應該仰敬,恭敬生信心才對,何因

  怖耶?那有什麼理由害怕這件事呢,不應該嗎。何因怖耶?這是第二個,第

  二個有異即險處,這底下第三句無譬。

  ■無譬者,於一時中無二大乘並出可以相比,何因怖一不怖二耶?

  這無譬啊,於一時中,就是同一個時間裡面,無二大乘,沒有兩個大乘

  ,不同的大乘佛法,沒有。只有這麼一個大乘佛法,無二大乘。並出,沒有

  兩種不同的大乘佛法出現世間,同時出現世間,可以相比的。此大乘彼大乘

  互相對比的,沒有。那麼這樣說啊,何因怖一不怖二耶?那你有什麼理由,

  就害怕這個大乘,害怕這個大乘,你不怖另外一個大乘,你有什麼理由這樣

  子呢?因為這若是相比對的時候,我不害怕啊,我害怕那個,才有這些分別

  心嗎,現在沒有對比的,沒有對比,你還怕什麼呢?就這麼意思,這麼意思

  。所以何因於一時中無二大乘並出可以相比,何因怖一,害怕這個,害怕這

  個大乘,而不怖另一個大乘。這個意思我剛才說這樣,不知你們聽的明白不

  這個話,若有兩個對比,所以有個好的有個壞,我喜歡這個好的,我不喜歡

  那個壞的,若是不對比的時候就是這樣子嗎,你就沒有那個分別心嗎,你何

  必有這個害怕呢,就是這樣意思。

  ■種種說者,今此大乘非獨說空,亦說大福智聚,應解此意,何因獨怖空耶?

  這個種種說怎麼講呢?今此大乘裡面,不是單獨說空的,不是單只是說

  一切法空。亦說大福智聚,也宣說、也讚歎眾生發無上菩提心,也栽哉大福

  、栽哉大智慧啊,發大悲心啊,也說種種的不同的事情的。應解此意,這樣

  說呢,你也應該明白,明白啊佛在大乘佛法裡面說這麼多的利益眾生的事情

  ,何因獨怖空耶?你什麼理由啊,你只是害怕空呢?害怕空做什麼呢?

  ■續說者,一切時中決定相續說空。汝非乍聞,何因怖耶?

  續說怎麼講呢,一切時中啊,佛在大乘佛法裡面,一切時中不只是一時

  ,一切時中決定相續說空,相續的說一切法空。那麼呢!以前這麼說,以後

  這麼說,一直相續這樣講解這個空義,是汝非乍聞,你並不是忽然聞才聽說

  一切法空的道理嗎,那麼何因怖耶?什麼原因會生恐怖呢?這樣意思。

  ■多門說者,彼彼經中多門異說顯大要用,破諸分別得無分別智,若異此說

  ■無大用者,如來但應言空不說如法性實際等,既說有多門,何因獨怖空耶?

  這又是這樣說。多門說者彼彼經中,就是華嚴經、法華經、般若經、維

  摩經,很多很多的經。多門異說。就是從不同的立場,不同的言說,不同的

  解釋。顯大要用,這個顯示出來這個大乘佛法重要的作用。破諸分別,能破

  壞眾生種種的虛妄分別,使令眾生得無分別智。若異此說無大用者,若是不

  這樣講,若不這樣講,若不是這麼多門異說顯大要用,不這麼說,無大用,

  沒有那麼多的啊,偉大的作用。如來但應言空,那佛就是說一個空好了,就

  不會再說如說法性說實際等。那麼說空、說如、說法性、說實際,這就是多

  門異說顯大要用,這樣意思。

  說如啊,是站在無差別的意思,說諸法空的,無差別,若有差別就不是

  如了,如是相通的意思。那麼這一切法的因緣生法,都是有不同的相貌的,

  但是他的體性呢,是無差別的,所以叫做如。從這一方面說。

  這個法性是不變的意思,性以不變為義,不變的意思。這樣一切因緣生

  法啊,是在時間上是有變化的,常常有變化,但是這個法的體性,諸法空的

  體性,是不變的,那麼叫做法性,從不變上說的,就是那個空性是不變義的

  。

  這個實際,實際是什麼呢,就是不虛妄,這因緣生法是虛妄的,因緣生

  法是虛妄不真實,那麼但是因緣生法的體性呢,他是真實的,他不虛妄,這

  個虛妄這句話怎麼意思呢?就是欺誑的意思,這個因緣生法啊,有欺誑我們

  的意思。你看那個白雲,像棉花似的,但是過一會又像一棵樹,又像一個大

  魚似的,就是變的。那麼在我們世間法上說,我們感覺榮華富貴很快樂,你

  去貪求他去,結果你還沒成功那就不要說,成功了以後結果是苦惱,所以有

  個欺誑性,有欺誑性。你認為是快樂的結果是令你苦惱,不就是欺誑性了,

  有欺誑性。現在是因緣生法有欺誑性,但是因緣生法的性是沒有欺誑性,不

  欺騙的,是安隱處,所以叫做實際,是真實的境界,不欺誑,這個意思。

  就是同是諸法空,但是不同的立場呢,就說出了不同的名詞,不同的名

  ,那麼他就顯示出來他的作用,顯示出來他的作用了,所以叫做多門異說顯

  大要用,這樣。如來但應言空,若異此說無大用者,如來但應言空不說如,

  不說法性、實際等,又是如來藏的,就不應該這麼說。即說有多門,既然佛

  說法有不同的立場,何因獨怖空耶?那你什麼原因,就是對於空特別害怕呢

  ?這是沒有理由的。

  ■非有如文義者。大乘甚深不如文義,何因隨文取義而怖空耶?

  非有如文義,這是第二個頌。這樣啊,不要我一個人講,你們如果有什

  麼疑問,或者我說的不明白的時候,你們可以提出討論,可以。那我們接著

  說第五頁,非有如文義者。

  這是第二個頌的第一句,解釋這個。非有如文義者,大乘甚深婀,這個

  大乘佛法是要比小乘佛法深啊,甚深。是不如文義,你不能夠啊只從文字的

  表面上去分別他的義理的,不能這樣子,不如文義。何因隨文取義而怖空耶

  ?你什麼原因、什麼理由啊,隨文取義而害怕空呢?這個大乘佛法說一切法

  空,同時,空的同時一切法還是宛然而有的,不是斷滅了,不是這個意思。

  這個宗咯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後邊的毗婆舍那章,特別地提到這一

  點,當然現在是說的唯識,宗咯巴大師他是中論的學者,中觀論說一切法空

  ,同時也一切法是宛然而有的,那唯識呢,說遍計執是空,依他起還是宛然

  而有的,所以並沒有斷滅。可是在強調一切法空的時候,那麼對於大乘佛法

  ,沒能深入認識的時候,就隨文取義,就是認為是斷滅了,所以就有點害怕

  ,那麼呢何因隨文取義而怖空耶?這樣意思。

  ■諸佛甚深體者。佛性甚深卒難覺識,應求了別。何因怖耶?

  這第二個頌的第二句。

  這個佛性的道理啊,是特別地深奧的,一下子你少時間很難去覺悟認識

  他的,不是那麼容易明白的。應求了別,你應該有耐心啊去尋求,尋求各種

  經論、尋求善知識,去認識、去了別這個道理。何因怖耶?你什麼理由一下

  子就會害怕呢?害怕這個道理。不應該這樣子。

  ■由如是等因緣故,聰慧正觀人於此大乘不應怖畏。

  由前面說這些因緣故,這個聰慧的人,這個正觀的人,於此大乘佛法不

  應該怖畏。這個聰慧啊,這個聰是約耳說,約六根說,代表那六根,慧就是

  意根。這個正觀呢是說聽聞佛法以後,他有能夠修行的人,前面聰慧是約解

  說的,正觀是約行說的,就是有行有解的人,你對大乘佛法,你有能力會通

  達的,你不應該怖畏,這樣意思。

  ■已說不應怖畏因,次說能行此法智。

  ■偈曰:

  ■隨次聞思修,得法及得慧,此智行此法,未得勿非毀。

  這底下解釋。

  ■釋曰:若人最初依善知識能起正聞。

  假設一個人最開始的時候,已能依止一個善知識,從他那裡呢能起正聞

  ,正確地去學習佛法、聽聞佛法。

  ■次於正義能起正憶。

  第二個階段呢,你學習來的佛法,學習來的佛法呢,就是有名就有義,

  種種的文啊,就有種種的義,文和義是不相離的,那麼呢你從文字上認識的

  義,從這個義上能起正憶,就是正思惟,這個正思惟啊,我感覺在我們漢文

  的佛教裡面啊,就是缺少這一樣,缺少這個正憶,缺少這個正思惟,只能有

  多少聽聞,少少的思惟思惟就停下來了,缺少這個正思惟的智慧。

  ■次於真實境界得生正智。

  這個次於正義能起正憶,那麼正思惟的時候,這個正思惟如果長時期的

  正思惟,這個智慧會進步,智慧就進步了。正思惟的結果呢能降伏煩惱,所

  以正思惟以後啊,不但是智慧進步了,煩惱也輕了。你常常這樣做你會感覺

  到,這個正思惟有這種作用,但是只是煩惱輕微,並不是斷惑証真,還沒有

  。

  這底下嘛,次於真實境界得生正智,次於真實境界得生正智,那麼就是

  啊,這裡說真實呢,就是那個憶,這個憶啊,不管是中觀論或者現在唯識論

  啊,都有相同的意思,相同的意思。什麼叫做真實義,我們現在啊,說明白

  佛法的道理,這個義,這個道理不能離開文,明白義,不能離開這文句去明

  白道理的,就是依文去解義,沒有文的時候也就沒有義了,這個義不是義,

  文所表的義還不是義,這個真實是什麼呢?就是文義都離開了,離開了文和

  義,那個義。就是什麼呢,我們依文去解義都是分別心的境界,這個不是真

  實義,那個真實義就是無分別的境界,無分別的境界就是了文義了,離開了

  種種文義而去,才能夠照見那個第一義的,才能照見那個第一義的,那個義

  是離一切相的了,那就叫真實義。那個真實義就是要憑這個修慧,憑修慧的

  用功修行,用功修行的時候得生正智,就無分別智出來了,那個是正智,這

  時候就是聖人了,就是得無生法忍了。說於真實境界得生正智。

  ■次從彼彼得證法果。

  初開始得了初歡喜地了,或者得須陀洹果了,這是初開始的境界,還要

  繼續用功修行,從彼彼,譬如說是你從三十七道品說,這個初果就是七菩提

  分,初果以後這八正道分,繼續修行才得二果、三果、四果,這樣啊。從彼

  彼果得証法果,次從彼彼得証法果,那麼或者是得。這裡有幾種情形,就是

  得了正智以後呢,這個得初果的時候還沒有禪定,得初果的時候還沒有禪定

  ,那麼你還須要修禪定,修禪定從禪定裡面又會得種種神通,那麼呢,你又

  會得陀羅尼、得種種三摩地門、無量無邊的三昧的。這個佛在海龍王經上說

  ,對目犍連尊者說,說舍利弗入的三昧你不知名。對目犍連尊者說,說是舍

  利弗尊者入的什麼三昧,你不知那三昧的名字,但是佛入的三昧,舍利弗不

  知道名字啊。三昧是無量無邊的,所以次從彼彼得証法果,是無量無邊的勝

  境,還要繼續修行的。

  ■次從彼後起解脫智。

  當然這得了根本智,那麼又得後得智,根本智也好,後得智也好,初開

  始的時候,若繼續進走就是逐漸的逐漸的深廣了。那麼呢,入了聖位以後得

  了正智,就是得了解脫,得了解脫是少份解脫,並不是無量無邊的解脫,所

  以你啊繼續用功的時候呢,是從彼彼法門,就會成就了,各式各样無量無邊的

  解脫智,就是解脫一切煩惱的智慧。

  ■是人此智隨深入遠能行此法,汝若自無此智,不應決定言非佛語。

  是人此智隨深入遠,說這個人啊得了正智、得了解脫智,得了種種法果

  ,得了種種法、得了種種果,那麼他的智隨深入遠,就是隨順,也就是漸漸

  的,你的智慧深了。入遠,你的功德是廣,特別廣大了。福慧、定慧、慈悲

  ,是愛見的慈悲,是無相的慈悲,無量無邊的功德,逐漸的逐漸的都深遠了

  ,一直到成佛的時候才圓滿。能行此法,說這個人啊,他能在大乘佛法裡面

  這樣薰習,能行此法,就有這麼多的無量無邊的成就。汝若自無此智,說是

  你現在這就指那個小乘佛教學者,謗誹大乘的那個人,你若是在佛法裡面,

  還在凡夫位,虛妄分別心,你沒有啊,汝若自無此,你自無有這種智慧,就是

  沒有這個正智,以後的種種功德都沒有成就,你不應決定言非佛語,你不應

  該自己就決定說大乘不是佛說的,不應該這樣決定。因為什麼你的智慧太微

  小了,那裡知道這種事情,應該謙虛一點嗎,你謙讓一點反省自己,我現在

  是個什麼人,我怎麼可以說出這種話來呢。這上面是說啊,當然這個長行文

  是世親菩薩說,若是我們就從凡夫位說,我們就是對小乘佛法裡面,雜阿含

  經、長阿含經、增一阿含、中一阿含,還有很多的阿昆曇論,還有很多的律

  ,我們都沒有看過,就看小小的一部份而已,是大乘佛法裡面更是很多的經

  論都沒有讀,只是一知半解一些些,然後聽人說:「大乘非佛說」,啊!大

  乘非佛說。對不對,對不對啊?真的,什麼事情要有反省,要反省一下。

  ■已說能行此法智,次遮怖畏此法句。

  前面這一節是說「能行此法智,隨次聞思修,得法及得慧,此智行此法

  ,未得勿非毀」。這地方說啊,若你說大乘非佛說,你在大乘佛法裡面若真

  實能修行得大利益啊,你要知道這件事啊。所以這是已說能行此法智。次遮

  怖畏此法句,遮就是不許,不同意你怖畏大乘佛法的法語,你不要害怕。

  ■偈曰:

  ■不解解不深,深非思度解,解深得解脫,諸怖不應爾。

  這是勸我們不要害怕,不要怖畏。這底下解釋。

  ■釋曰:不解者,若汝言:如是深法非我所解。如是起怖畏者不應爾。

  第一句前兩個字不解者,像大乘佛法那麼樣的深奧,不是我能明了的。

  因為這樣的理由你就害怕了,不要害怕嗎。這是勸我們不要害怕,如是深法

  非我所解這種話呢,這種話啊,也倒是人之常情,我不懂就是我不懂,但是

  不懂並不是決定的,還是能懂的。

  這個,我說一件小小的事情,就是現在這個在香港有個楞嚴王,你們誰

  知道叫海仁老法師,海仁老法師,香港的佛教徒,出家的佛教徒、在家的佛

  教徒都知道他是楞嚴王。他這個人呢,小孩子的時候沒有讀過什麼書,讀得

  很少,好像是放牛什麼的,但是因為有善根,所以出了家,出了家呢你看他

  是廣東中山人,好像是中山人,那麼呢出了家以後啊,他並不滿足現狀,在

  廟上住可能比家裡能好一點,可能,但是不滿足這種境界,就是到江浙一帶

  去參學,就到江浙一帶去參學。這是在抗戰以前,七七事變以前的事情,這

  事情就不簡單,你在廟上出家,有師父,還有這麼樣廟的生活,就這樣生活

  下去就好了嗎。不,我要去學習佛法,這就了不起,這件事啊,你看從廣東

  要到江浙一帶多遠啊,那麼那不是容易就去了。當然就是聽諦閑老法師講楞

  嚴經,講楞嚴經聽不懂,就是不明白,不明白那麼怎麼辦呢?你看這些問題

  就在這裡啊,如是深法非我所解,聽不懂就算了我不聽了,我回小廟去吧!

  不是,就想辦法,想辦法就有人告訴他,你到金山寺去坐禪,坐禪三個月,

  這一冬天坐三個月,然後再來聽就聽懂了。好,他就去,到那坐三個月,三

  個月坐完了果然是再來聽諦閑老法師講楞嚴經,聽懂了,就明白了。

  說世間上的事情沒有決定的,如是深法非我所解,你說現在是這樣,但

  是不決定,你若慢慢的努力,他就能解,還是能解的,所以這個話呢就是,

  如是起怖畏者,不應爾。因為不解就起怖畏,這是不對的,你還應該想辦法

  才對。

  ■解不深者,若汝言佛解亦不深,如其解深何故說深。如是起怖畏者不應爾。

  不解解不深,這解不深什麼意思呢?有這種智慧,若汝言假設你這麼說

  ,佛他的解,佛的智慧啊,解的這個佛法也不深,你為什麼說出這種話來呢

  ?如其解深何故說深,假設他若是能夠理解這個深奧的道理的話,為什麼說

  這個很深,為什麼說這句話呢?說這句話就表示他不解,表示他解的不深,

  這個在大智度論裡面說一件事,說這個大海,我們這人啊,有五尺、六尺或

  者七尺高,大海大海感覺到很深,但是阿修羅王他感覺大海很淺,阿修羅王

  站在大海裡面,他還能高過須彌山,他的身體,他就說大海不深了。佛解亦

  不深,為什麼呢?如其解深何故說深,你說深就表示你解的不深,就表示這

  個意思。那麼這是這麼說,你這樣子說起怖畏者,這是不對的。其實佛當然

  是佛對於一切法都不感覺深的,他說深說淺是給我們說的,我們要從這裡面

  說佛不解深,是說錯了,這是不對的。所以如是起怖畏者不應爾。是不對的

  。

  ■深非思度解者,若汝言:何故此深非思量境界,如是起怖畏者不應爾。

  這是第二句,這深非思度解這句話怎麼講?說是佛法裡面說那個第一義

  諦啊,那個深啊,不是用分別心能解的,就是深非思度解,這樣意思。的確

  是這麼意思。這個深啊不是用分別心能解釋的能明白的。若汝言:何故此深

  非思量境界,若是你提出來這個問題啊,說這個深,為什麼不是分別心的境

  界呢?如是起怖畏者不應爾,你說是不是分別心的境界,我又沒有無分別的

  智慧,所以我沒有辦法解了,這樣是不應爾,如是起怖畏者不應爾,這是不

  對的。因為這無分別智,不是天生的,都是修學來的,說我現在沒有,但是

  你不要失望,你還繼續用功修行也會成就的嗎,所以不應該怖,如是起怖畏

  者不應爾。

  ■解深得解脫者,若汝言:何故獨解深義能得解脫,非思量人能得解脫。如

  ■是起怖畏者不應爾。

  這是第三句。解深,得解脫者。若是你說呀,什麼原因啊獨解深義能得

  解脫?要明白那個深義啊,離一切名相的第一義諦,你要明白了才能得解脫

  ,是的。因為你若是對這個義,你若不通達的時候,不能斷煩惱。我們從經

  論上文字上,去明白道理,這個義我們明白了,還不能夠斷煩惱,還不能斷

  煩惱,不能斷煩惱就不能得解脫,你若能明白那個超越一切名義以上的,離

  一切分別,離一切相的義的時候,那個時候才能斷煩惱,所以深入諸法實相

  的時候,才能斷煩惱的,斷煩惱才能得解脫,是的,說是何故獨解深義能得

  解脫,那時候能斷,能夠斷煩惱所以能得解脫,所謂斷煩惱就是斷煩惱的種

  子。非思量人能得解脫,你沒得無分別智,你還是要明白用分別心去分別的

  時候,這個人不能得解脫,但是要通過這裡,從這裡通過。要那樣太難了,

  那麼我就起怖畏,我害怕這個事情,如是起怖畏者不應爾,這樣是不對的。

  那麼很多的聖人都是修來的,他能成功得無分別智,你也一樣嗎!所以如是

  起怖畏者不應爾。

  ■如是已遮怖畏此法句,次以不信成立大乘。

  這個頌啊,就是遮止這個怖畏,你不要怕。次以不信成立大乘。

  ■偈曰:

  ■由小信界伴,不解深大法,由汝不解故,成我無上乘。

  ■釋曰:小信者,狹劣信解故。

  就是你對於小乘佛法的信,那是很狹很劣的一個信解,對於小乘佛法。

  就是有對小乘佛法有信解,但是站在大乘佛法的立場呢來看,你的信解還是

  很狹劣的,這當然是指在凡位的學習的人,不是指聖位,聖位若是初果須陀

  洹以上,見到第一義諦了,也不可思議的,所以他也能信解大乘佛法的。

  ■小界者,阿梨耶識中熏習小種子故。

  這個界就是種子的意思。這個小界上什麼意思呢,就是那個人啊,他在

  佛法裡面啊,也學習過、也修習過四念處的,他薰習了這個小乘佛法善根的

  種子故,那叫做小界,小界,在阿梨耶識中,阿梨耶識,阿梨耶識攝大乘論

  後邊有解釋,這裡不說了。

  ■小伴者,相似信界為眷屬故。

  這個伴是伴旅,就是這裡就是朋友,相似信界為眷屬故,這個相似信界

  呢,就彼此相通的,彼此相通的在小乘佛法裡面栽哉過的人,這都是你的眷

  屬故,師兄弟這些人,有這些眷屬。那麼就是完全是在小乘佛法這個範圍內

  。

  ■此三若小則不信別有大乘。

  說是這個信也小、界也小、伴也小,此三若是完全屬於小乘的範圍,你

  就不信別有大乘,你就不相信另外有大乘佛法。我那天好像說過,我在今

  年的四月間,到過新加坡,到新加坡去遇見一個錫蘭比丘,我上一次說那個

  比丘也是錫蘭比丘,但年紀大,我現在說這個比丘,年紀沒有那麼大,我問

  他,我說你相信大乘佛法不能,他說我從小出家,我的師長就告訴我,就是

  這個是佛法,其他都不是佛法,所以對大乘佛法、北傳佛教沒有信心,就是

  這樣子。所以這說此三若小呢,則不信別有大乘,就是不相信,不相信別有

  大乘。

  ■由此不信則成我所立是無上法。

  由此不信,由這三種人的不信,也就可以成立我所立的是大乘法,我們

  的信心所建立的,我們建立了這大乘佛法的信心,這個大乘佛法是對的,這

  看出來什麼呢?因為我們和這一樣嗎,道理是一樣嗎,我們在大乘佛法裡面

  栽哉過大乘的種子,我的師長也是大乘佛教的學者,我的師兄弟也是大乘佛

  法的學者,周圍都是大乘佛教徒,當然我們相信大乘佛法,說是由此不信則

  成我所立是無上法。這是最高深的。

  什麼世間上什麼事情,你沈一會,會好的多,你沈一會,你不要著急,

  你沈一會。那麼呢世間上事情啊是那樣子,就是我們出世間學習佛法也是,

  你沈靜一下,然後再決定一件事,可能會少犯錯誤,所以對學習佛法呢,尤

  其是我們是初學,說是我已經得了博士學位了,要我看來還是初學,要我看

  還是初學,只要你沒有入聖位,應該都說是初學,所以啊就是謙讓一點好。

  ■已說成立大乘,次遮謗毀大乘

  ■偈曰:

  ■隨聞而得覺,未聞慎勿毀,無量餘未聞,謗者成癡業。

  這是遮謗毀大乘。

  ■釋曰:汝隨少聞得有覺悟,不應隨聞復生謗毀。汝於未聞無信可爾,何以

  ■故不積善故。未聞者多慎勿謗毀。汝無簡別若生謗毀更增癡業壞前聞故。

  這個意思。說是你啊隨順你的因緣,少少的聽聞一點佛法,有一點覺悟

  ,有一點的覺悟,這樣的情形呢孤陋寡聞啊,是不應隨聞復生,你就不應該

  隨你所聞,被他困住了,對於你所末聞的就謗毀了,這是不對的,不應該這

  樣,不應隨聞復生謗毀。你對於那個沒聽聞的道理啊,沒有信心,當然這也

  是值得同情的,也值得同情的。

  有一句話是說「初生牛犢不怕虎,長出角來反怕貓」。這什麼道理呢,

  就是經驗多了,你看那些很有學問的,他就是特別謙虛啊,謙虛什麼?就是

  不知道事情太多了,那麼所以容易犯錯誤的是誰呢?就是才開始學的人,而

  學的人,啊!這是對的、這是不對的,就是那麼早就下武斷、判斷,就是容

  易犯錯誤。這地方說是,汝隨少聞得有覺悟,不應隨聞復生謗毀。就是這麼

  意思。

  汝於未聞無信可爾,何以故?不積善故。你沒有去栽哉善根。未聞者多

  慎勿謗毀。你沒有聽到啊的事情,沒有學習的事情太多了,太多了的時候,

  你的知識有所缺,智慧就不大,你要謹慎一點啊,不要謗毀,不要謗毀。這

  樣子態度才是對的,沒有聽聞的事情就叫你相信,也不合道理,也是不合道

  理,你聽聞了你再去思惟觀察,這樣子或信或不信,也還合乎道理。我沒有

  聽聞的事情就,喔﹗就決定怎麼樣,這是太武斷了,未聞者多慎勿謗毀。汝

  無簡別,若生謗毀更增癡業,壞前聞故。汝無簡別,你沒有聽到那件事,對

  那件事不是深入的研究過,深入研究過,你沒有簡別,就沒有辦法去簡別,

  這就是對的、是不對的,你沒有這個條件去簡別這件事,若生謗毀的話呢,

  更增癡業,本來你沒有學習過你就是有點愚痴了,你現在再謗毀呢,就是增

  加了你的愚痴,增加了愚痴的罪過。壞前聞故,把以前聽聞的少少的智慧自

  已也破壞了,所以不要謗毀。

  ■已遮謗毀,次遮邪思。

  這些是不要有邪意念。

  ■偈曰:

  ■如文取義時,師心退真慧,謗說及輕法,緣此大過生。

  如文取義時,師心退真慧。第六頁後半頁第三行最下邊:已遮謗毀,次

  遮邪思。前面那個偈頌啊,是勸這些不相信大乘佛法的人不要謗毀大乘,這

  是已遮謗毀。次遮邪思,這下邊這一個頌啊,是遮止邪,偏邪的思惟,雖然

  沒有發言謗毀大乘,但是心裡面有不合道理的想法。

  ■釋曰:師心者,謂自見取。

  這個如文取義啊,這個聞思修三慧,聞慧的人,多數都是這樣子,依文

  取義,多數是這樣子。思慧的人呢,就不一定。修慧的人,那就是更深妙了

  ,這個如文取義啊,在大乘佛法裡面呢,不完全是適合的,所以這底下就勸

  我們不要這樣做。

  這個師心怎麼講,謂自見取,就是這個人,這個取這個字放在前面,就

  是愛著,這個取當愛著講,愛著自己的見解,叫自見取。我的看法是最好的

  ,你的看法是不對的,那麼這樣的人啊,為什麼會這樣子呢。

  ■非智者,邊求義故。

  說這個人沒有親近過善知識,他在那個無智慧的人邊求義,所以他就會

  有這種情況,有這樣的情形。自見取,我的見解是對的,這就叫做師心。依

  自己的心為師,不肯去參考他人的見解,叫師心。

  ■退真慧者,如實真解未得退故。

  這個退真慧怎麼講呢,是這個真慧啊,是如實真解,就是如佛法的真實

  義,理解了,你理解了佛法的真實義,那就叫做真慧。如實真解叫做真慧,

  怎麼叫做退呢?未得退故,這我們前面解釋過,這個退有兩種,一個是得退

  ,一個是未得退。得退就是你已經得到了,後來又失掉了,這叫得退。未得

  退就是你的條件、你的因緣,應該能夠成就,你應該能成就這樣的智慧的,

  但是有其他的障礙沒成就,那麼這叫做未得,未得退,這叫做未得退。現在

  說退真慧啊,是屬於未得退,而不是得退。這個退真慧的原因就是因為師心

  ,師:依自己的心為師,所以就會有這樣的損失,有這樣的過失能退真慧。

  ■謗說者,毀善說故。

  這個謗說怎麼講呢?毀善說故,他破壞大乘佛法的善說,微妙的佛法叫

  善說,他破壞大乘佛法嘛,叫謗說。

  ■輕法者,嫉所聞故。

  那麼聽聞了大乘佛法的時候,他心裡面嫉恨,不高興,不高興。一聽說

  是大乘就不高興了。因為師心的關係沒得到真慧,因為師心的關係,就可能

  會發生這種過失,就會謗說或輕法,輕法者,嫉所聞故。

  ■緣此非福次身受大苦報,是名大過起。

  緣此非福,這個緣啊就是因,因緣的缘,就是因的意思,也就是那個依

  止的依的意思。緣此,因此,所以這個非福,因此非福,因為你師心退真慧

  啊。這個師心呢,也就是那個邪思,就是邪思的意思,因為師心就會引起謗

  說和輕法的這種非福,有了這樣的非福的時候呢,次身受大苦報,在這個現

  在這個身體以後,就會受那個大苦的果報,那麼就是到三惡道去了嘛,受大

  苦報,叫做大過起,這是大過生起了。如文取義啊加上這個師心啊,這

  就叫做邪思,由邪思退真慧,由退真慧所以謗說輕法,所以大過生,這就是

  不要邪思。

  ■已遮邪思,次遮惡意。

  這還有個惡意。

  ■偈曰:

  ■惡意自性惡,不善不應起,況移於善處,應捨大過故。

  這個頌。

  ■釋曰:惡意者,是憎嫉心。自性惡者,此心是自性罪,尚不可於過失法中

  ■起,何況於非過法中起。是故急應須捨大過患故。

  這個憎嫉心,這惡意是什麼呢?指憎嫉說的,這個憎啊和嫉,就是不高

  興,不高興大乘佛法,憎惡嫉恨,這是嘛自性惡,這個憎嫉之心啊,這個罪

  是自性罪,本身就是有罪過的,自性罪。這話怎麼講法呢,你譬如說是這個

  毒藥,毒藥本身就是有毒,那麼這個清水啊沒有毒,但是你把毒藥放在水裡

  面去的時候,這個水就有毒了,可是水加上毒,水成毒了,這個水本身並沒

  有毒,是外加上去的,這個水有毒和毒藥本身的毒對比起來呢,毒藥是自性

  毒,水不是,水是合和而成為毒,和毒藥合和起來而成為毒的,所以他是外

  加的,不是本身有毒。那麼譬如說自性惡,說憎嫉啊,那麼就是自性惡。這

  唯識的經論,分別的一切的名相啊,都比較微細,他把我們這個心啊,這個

  心意識的心啊,惡心所、善心所都把他列出來名字來,剩下來的一念心就是

  無記的,他也不是善也不是惡,但是他與惡心所在一起的時候叫做惡事,他

  與善心所在一起的時候叫做善事,那麼這樣說呢,這個心本身不是惡不是善

  ,但是他同惡合作,同善也合作,那麼就是合和惡合和善。現在說這個憎嫉

  啊,他是自性惡,他本身就是惡的,所以此心是自性罪,他本身就是有罪過

  的。站在佛法的態度來說呢,這種憎嫉這種心情啊,尚不可於過失法中生起

  ,何況於非過法中起。

  這樣意思,譬如在佛法裡面,站在佛法的態度啊,那個人啊沒有杵惱我

  ,這個人杵惱我了,他杵惱我的時候,我就不高興了,那麼這是一個情形,

  另那個人沒有杵惱我,我就不高興了,這是兩個情形。兩個情形在這裡就表

  示這個意思。是尚不可於過失法中起,就是那個人杵惱我,我都不應該煩惱

  嘛!何況那個人沒有杵惱我呢,這是這樣意思。說是憎嫉心啊,尚不可於過

  失法中,在惡法中都不應該對他起憎嫉心,不憎惡人,對惡人我們不要憎恨

  ,應該發慈悲心才對,所以尚不可於有過失的事情裡面起憎嫉心,尚不可於

  過失法中起,何況於非過法中起,何況在沒有過失的大乘佛法裡面起憎嫉心

  呢。

  是故急應須捨大過患故。所以啊,就是勸這個小乘,貪著小乘三藏學者

  ,就是勸這個人,這樣的人啊急速的啊、趕快的啊,要棄捨這種憎嫉心,因

  為這種憎嫉心有大過患啊,你們趕快地要棄捨啊,這個地方是遮惡意,就是

  勸這樣的人啊,你不要對大乘佛法有憎嫉心,不要這樣子。

  ■成宗品究竟。

  這個大乘莊嚴經論,這個第二品的成宗品完了。在這一品裡面,完全成

  立大乘佛法是佛說,勸不相信的人,你不要謗毀,也不要有憎嫉,是這樣意

  思。

  這一段啊一共是在這第三頁上,一共是說成立大乘略有八因,有八個原

  因、八個理由。我念一遍,不記,一是不記,第二是同行,這個第一不記,

  第二同行應該是容易理解的。第三個是不行,這個不行就是啊,這個小乘佛

  教的學者,那上面說是大乘佛法是深廣的,非忖度人所能信,現在知道啊,

  如果按照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上的法語,那麼就可以知道這一句話,「非忖度

  人之所能信」這句話,就指沒入聖位的小乘佛教學者,若是入了聖位的,譬

  如須陀洹以上的聖人,對大乘佛法還是有信心的,還是能信的,就是未入聖

  位的人,就是忖度人,他就有困難,加上有外道都是,都於佛法更不用說了

  ,更是不相信的。那麼這兩種啊,這些凡愚的人啊,他們程度太低了,所以

  這個對於深廣的大乘佛法是不能夠信,也不能去流通弘揚,也不能修行了。

  那麼這就可以知道大乘佛法的深妙,也可以知道這就是佛說,這是這一個解

  釋一下。底下那個第四個成就,第五個體,第六個非體,那麼這個也容易懂

  。那意思就是說,說釋迦牟尼佛沒有說大乘佛法,但是他方世界的佛說大乘

  佛法,那麼當然佛佛道同,他方世界的佛說,那麼當然指釋迦牟尼佛也能說

  的,那麼大乘還是佛說,這個是成就和體非體。這個反倒是非常重要的一個

  理由,成立大乘是佛說的一個重要的理由。就是如果沒有大乘佛法也就是沒

  有佛了,沒有佛誰來說小乘佛法呢?那麼就是連小乘佛法也沒有了,這樣解

  釋的話呢,我們想一想,如果說小乘佛法是根本佛教,這句話對不對,應該

  說大乘佛法是根本的佛教,因為小乘是由大乘而來的,所以大乘佛法應該稱

  之為根本佛教,但是我們現在的佛教,一般流行的這句話,事實上是指阿含

  經為根本佛教,這個大乘佛法是由阿含經流出來的,可是在這裡這個頌啊,

  這個大乘莊嚴經論這個頌上面說呢,我們從這個頌上的義,來觀察這句話,

  應該改變一下,「大乘佛法是根本的佛法」,應該是這樣。第七是能治,第

  七是能治這句話呢,就是不管你說大乘是不是佛說,而修學大乘佛法的能破

  煩惱,能得無上菩提,那麼你說他是佛說不是佛說,這是這個能治,這是第

  七。第八是文異,大乘佛法的文啊文句,和小乘佛法不一樣,那麼這一共舉

  出來,我一開始的時候提過,這八因啊,這個頌:「不記亦同行,不行亦成

  就,體非體能治,文異八因成」。在成唯識論述記上,窺基大師說呢,這是

  彌勒菩薩說的頌,這可見那個八因是彌勒菩薩說的,是彌勒菩薩說的,彌勒

  菩薩衰愍我們人間的佛教,有這個大小乘的不合和的問題,說出來八個理由

  ,來開示我們,我們心裡面想一想,看看究竟應該怎麼樣,這裡就說到這裡

  。

  本贴由【转贴】于2001年3月05日09:58:43在〖慈氏学论坛〗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