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这个南传弟子对法无我的阐述对不对他认为在南传法中本来就有法无我了

  早期佛教其实一直是无我见,把人无我、法无我合而说无我,并不去分别二无我说。

  但在当年佛教内部为驳斥说佛教支派说一切有部的以为名色法具有不变性,而执名色法为“我”的邪见时。

  因此而兴“破法执”之说。是破斥其派执着名色法由极微颗粒组成,其极微颗粒不变化等见。

  而根本不是破斥执着佛法之“法”。如果是破斥佛法本身,那就不是佛教了。

  关于佛法之法在于解脱前,你必须执着。但此执着非彼执着,此执着其实作认真义、精进义解释。而在解脱后,你就自然没有这种执着,因为已经无须精进。但在以后对于别人的讲法时,你还是必须运用此法。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本贴由DDD于2001年3月18日09:32:21在脉搏乐趣园〖慈氏学论坛〗发表.

  --------------------------------------------------------------------------------

  本贴内容不代表脉搏乐趣园立场,欢迎在netsh.com开创自己的俱乐部!

  --------------------------------------------------------------------------------

  本贴跟从标题:

  南传法中本来就有的法无我在哪里?若是根本就没这个提法(何为法何为法我如何是无)如何叫本来就有呢? 【大千】 09:04:42 3/19/01| (无内容)

  请问南传本来就有法无我是出自哪个经论或是大师?该文并未阐述南传是怎样定义法无我的。 【燧石】 20:15:19 3/18/01|04 (无内容)

  意思早在那里里,去看看清净道论第十八章第三节法住智 原来 07:40:01 3/24/01| (无内容)

  是“第十八说见清净品(三)依经典及譬喻而确定名色“吗?里面连法无我几个字都没有啊?

  --------------------------------------------------------------------------------

  是版本不对吗?我手里的是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印行的中国佛教文化丛书<清净道论>,觉音著,叶均译,还有别的版本吗?

  【大千】 14:59:53 3/26/01| (114)

  是让您看法无我那个意思有没有,不是让看法无我这个词有没有. 原来 16:28:42 3/26/01| (无内容)

  师兄说得太好了!您看这里的那一句是在讲法无我的意思? 我把这节的开头、结尾和中间的大概结构照录一下,让手上没有《清净道论》的师兄们感受一下觉音大师的智慧和文采。

  ——————————————————

  第十八 说见清净品

  (三)依经典及譬喻而确定名色

  他既然以如实自性而确定了名色,为了更舍有情及补特伽罗等的世间之想,为了超越对有情的痴迷,为了置其心于无有痴迷之地,依诸经典,确定“只是名色,而无有情及补特伽罗”,并以比喻而确定(名色)。即如这样说:

  譬如部分的结集说为车,

  有了诸蕴而成有情的假名。

  ……如此曾有数百经,但说名色,而无有情及补特伽罗。是故譬如车轴、车轮、车厢、车辕等部分集成一形之时,说它为车,依第一义说,于一一部分去观察之时,则无有车;……(屋喻、拳喻、军队、城市和树等喻)如是仅于五取蕴存在之时而名有情及补特伽罗,于第一义中,观察一一法,则无执着者的所谓“我”或“我是”的有情,只是第一义的名色而已。作如是观者的见名为如实之见。

  其次如果舍此如实之见而执有“有情”者,则认为(自己)有灭或不灭。认为不灭者则堕常见,认为灭者,则堕断见。因为没有为彼(有情)出生的其他之法象从乳出酪那样的,所以那执“有情为常”者名为滞着,执“有情为断”者名曰过度。……古人说:

  实际只是名与色,

  没有人和有情的存在;

  空如造作的木偶,

  一团苦,如草木。……(芦束喻、鼓声喻、盲者和跛子喻等)

  如是以种种的方法而确定名色者,克服了有情之想,立于无痴之地如实而见名色,当知为见清净。确定名色及行的辨别,也是见清净的同义语。

  ————————————————————————————

  目标明确,结构清晰,简洁明了,紧扣主题。这里无的是人我?还是法我?觉音大师还说得不够明确吗?

  【大千】 08:33:46 3/27/01| (1K)

  以前的【吉美旺秋】师兄引用阿姜查的论点的注释重贴

  --------------------------------------------------------------------------------

  【吉美旺秋】的旧贴

  当你独自地坐某个地方,舍弃任何的佛理哲言。你感觉自己有什么呢?

  只有物质的身和精神的心这两样东西,如此而已。这个坐在这里的物质躯体叫做”身”。而每一刻都在觉知和思考的则是”心”。这两样东西也叫做”名(nAma)”和”色(rUpa)”。”名”,意思是指没有”色”或形状。所有的念头和感觉,或受、想、行、识四种精神上

  的蕴(khandha),都是(名),即精神,它们没有形体。当眼睛见到形体时,那个形体叫做”色”,而那时的觉知叫做”名”。它们总称为”名”和”色”,简单地说就是身和心。在身和心之中或之外没有一个”我”或”人”存在。这叫”人无我”。

  然后认识这身和心的本质是什么, 身和心是不停变化的,没有人能阻止这一不停变化的无常规律,因为没有人能阻止,所以称”无我”\”无我所有”。 这叫”法无我”----即一切事物也是非我,非我所有的。他们没有主宰。

  至于”无我之我”一句是如此解释的,句子中第一个”我”是一个泛指的代词,没有实际。第二个”我”是实际的真我。句子前面加了个”无”字,意在进一步破除人们设想的,可能在”我”的名词后面还有个真我的设想。这句话中佛陀彻底否定了这个”真我”的存在。在实际存在中根本没有个我存在。

  原来 17:35:17 3/28/01| (1K)

  觉音大师还说得不够明确吗?

  --------------------------------------------------------------------------------

  第十九章  (六)遍知智——法住智(最后一段)

  忆念无我者,于相及转起如实知见,因此名为正见。

  如是由彼而善见一切诸法为无我(注:请大家仔细看这句),断除对于彼等的疑惑。而如实智,正见,度疑的此等三法是异义异文,或为一义而异文?而如实智、正见、度疑的此等三法是一义而异文”。

  由此(如实之)智而具观者,于佛教中名为得入息者(圣果)、得建立者(圣道)、决定至者及小须陀洹。

  原来 17:31:56 3/28/01|01 (385)

  嘻嘻!

  --------------------------------------------------------------------------------

  其次如果舍此如实之见而执有“有情”者,则认为(自己)有灭或不灭。认为不灭者则堕常见,认为灭者,则堕断见。何以故?因为没有为彼(有情)出生的其他之法象从乳出酪那样的,所以那执“有情为常”者名为滞着,执“有情为断”者名曰过度。

  世尊说:“诸比丘,为二种恶见缠缚的天人,或者滞着,或者过度。唯具(正)眼者而见(真实)。诸比丘,如何为或者滞着?诸比丘,即乐于有,喜于有及悦于有的天人。若对他们说有之灭的法时,则心不踊跃、不欢欣、不安住、不信解。诸比丘,是为或者滞着。诸比丘,如何为或者过度?即有人为有所逼恼而觉羞惭厌恶、欢喜无有,以为此我于身坏死后,是断、是灭,死后更无存续,故为寂静、胜妙、真实。诸比丘,是名或者过度。诸比丘,如何为具(正)眼者而见?诸比丘,兹有比丘,见五蕴如实,既见五蕴如实,便为它们的厌离、离贪与灭而行道。诸比丘,是为具眼者而见”。

  第十九章  (六)遍知智——法住智

  他这样的了解:于过去由业缘而生的诸蕴,已在彼处而灭;由于过去的业缘而于此有生起别的诸蕴;但没有一法是从过去有而来于此有的。于此有由于业缘而生的诸蕴将灭,于再有(来世)别的(诸蕴)将生;自此有亦无一法将去于再有。

  譬如讽诵,不是从阿阇梨之口而入于弟子之口,但不能说不是由于他的讽诵之缘,而于弟子之口起了讽诵。又如(病者的)使者所饮的咒水并未入于病者的腹中,但不能说不是由于此缘而得治病。亦如对镜化妆他的面,并未施于镜中的面像,但不能说不是由于此缘而得知其化妆。(譬如从灯点灯)并非从这一盏灯芯上的灯焰跑走另一盏的灯芯上面去,但不能说不是由于此缘而生那一灯芯的灯焰。如是没有任何一法是从过去有而转移至此有,亦不从此有而转移至再有的,但不能说不是由于过去有的蕴、处、界之缘而生此世(的蕴处界),或由此世的蕴、处、界之缘而生再有的蕴、处、界的。

  忆念无我者,于相及转起如实知见,因此名为正见。如是由彼而善见一切诸法为无我,断除对于彼等的疑惑。而如实智,正见,度疑的此等三法是异义异文,或为一义而异文?而如实智、正见、度疑的此等三法是一义而异文”。

  由此(如实之)智而具观者,于佛教中名为得入息者(圣果)、得建立者(圣道)、决定至者及小须陀洹。

  原来 17:28:19 3/28/01|08 (1K)

  愚以为,师兄所录的观点还是人我。   愚以为,师兄所录的观点还是人我。这无疑是伟大、光荣、正确的,但是是什么就是什么。

  大乘佛教的人我就包括了我和我所,所以,身外无我,只是破我所,并不等于大乘的“法无我”。

  大乘的法无我又包括“即蘊我”、“離蘊我”和“與蘊非即非離之我”,所以,分析名色五蕴上无主宰充其量是破掉了“即蘊我”,还是人我。

  觉音大师的“一切诸法为无我”是说在五蕴上找不到一个主宰,也就是说一切法上无有人我,一切法不是我所。而并未否定法的独立性的存有。

  若要破法我,唯大乘之两轮,一个是中观的二谛,缘起性空,唯名言假立而无自性;一个是瑜伽之三性,唯识无境,只有能认识的识,没有所认识的对象。

  以下是《成唯识论》(卷一)的相关部分,可能有助于说明我的观点,请师兄指教。

  “論曰。世間聖教說有我、法,但由假立非實有性。我謂主宰,法謂軌持(注意!),彼二俱有種種相轉。我種種相。謂有情命者等。預流一來等。法種種相。謂實德業等。蘊處界等。……

  云何應知,實無外境唯有內識似外境生,實我、實法不可得故。

  如何實我不可得耶?諸所執我略有三種:一者執我體常周遍。量同虛空。隨處造業受苦樂故。二者執我其體雖常而量不定。隨身大小有卷舒故。三者執我體常。至細如一極微。潛轉身中作事業故。初且非理。所以者何。執我常遍量同虛空。應不隨身受苦樂等。又常遍故應無動轉。如何隨身能造諸業

  ……

  又所執我復有三種。一者即蘊。二者離蘊。三者與蘊非即非離。初即蘊我理且不然。我應如蘊非常一故。又內諸色定非實我。如外諸色有質礙故。心心所法亦非實我。不恒相續待眾緣故。餘行餘色亦非實我。如虛空等非覺性故。中離蘊我理亦不然。應如虛空無作受故。後俱非我理亦不然。許依蘊立非即離蘊應如瓶等非實我故。又既不可說有為無為。亦應不可說是我非我。故彼所執實我不成

  又諸所執實有我體。為有思慮為無思慮。若有思慮應是無常。非一切時有思慮故。若無思慮。應如虛空不能作業亦不受果。故所執我理俱不成

  又諸所執實有我體。為有作用為無作用。若有作用如手足等應是無常。若無作用如兔角等。應非實我。故所執我二俱不成

  又諸所執實有我體。為是我見所緣境不。若非我見所緣境者。汝等云何知實有我。若是我見所緣境者。應有我見非顛倒攝。如實知故。若爾如何執有我者。所信至教皆毀我見稱讚無我。言無我見能證涅槃。執著我見沈淪生死。豈有邪見能證涅槃。正見翻令沈淪生死

  ……是故我執皆緣無常五取蘊相。妄執為我。然諸蘊相從緣生故是如幻有。妄所執我橫計度故決定非有故契經說:“苾芻當知,世間沙門婆羅門等所有我見一切皆緣五取蘊起。實我若無云何得有憶識誦習恩怨等事。所執實我既常無變。後應如前是事非有。前應如後是事非無。以後與前體無別故。若謂我用前後變易非我體者。理亦不然。用不離體應常有故。體不離用應非常故。然諸有情各有本識。一類相續任持種子。與一切法更互為因熏習力故。得有如是憶識等事。”故所設難於汝有失非於我宗。若無實我誰能造業誰受果耶。所執實我既無變易。猶如虛空。如何可能造業受果。若有變易應是無常。然諸有情心心所法因緣力故。相續無斷。造業受果。於理無違

  我若實無。誰於生死輪迴諸趣。誰復厭苦求趣涅槃。所執實我既無生滅。如何可說生死輪迴。常如虛空。非苦所惱何為厭捨求趣涅槃。故彼所言常為自害。然有情類身心相續煩惱業力輪迴諸趣。厭患苦故求趣涅槃。由此故知。定無實我但有諸識。無始時來前滅後生。因果相續。由妄熏習似我相現。愚者於中妄執為我

  (这里才开始破法我)如何識外實有諸法不可得耶。外道、餘乘所執外法理非有故。

  外道所執云何非有。且數論者執。我是思。受用薩埵刺闍答摩所成大等二十三法。然大等法三事合成。是實非假。現量所得。彼執非理所以者何。大等諸法多事成故。如軍林等。應假非實。如何可說現量得耶

  ……  有外道執。地水火風極微。實常。能生麁色。所生麁色不越因量。雖是無常而體實有。彼亦非理。所以者何。所執極微若有方分。如蟻行等。體應非實。若無方分。如心心所。應不共聚生麁果色。既能生果。如彼所生。如何可說極微常住

  ……

  餘乘所執離識實有色等諸法。如何非有彼所執色不相應行。及諸無為。理非有故。且所執色總有二種。一者有對極微所成。二者無對非極微成。彼有對色定非實有。能成極微非實有故。……

  (以下广破极微,略)

  餘無對色。是此類故。亦非實有。或無對故。如心心所。定非實色。諸有對色現有色相。以理推究離識尚無。況無對色現無色相而可說為真實色法。表無表色豈非實有。此非實有。所以者何。且身表色若是實有。以何為性。若言是形便非實有。可分析故。長等極微不可得故。若言是動。亦非實有。纔生即滅無動義故。有為法滅不待因故。滅若待因應非滅故。若言有色非顯非形。心所引生能動手等名身表業理亦不然。此若是動義如前破。若是動因應即風界。風無表示不應名表……

  (该论破法我的内容太丰富了,这里就不贴完整了)

  【燧石】 20:38:42 3/28/01| (4K)

  .白.马.兄关于缘起、空性、因果与断桥兄探讨一问转 首先,您的两个问题,是很难回答的,因为这是佛教里最根本的问题。何况以事例说明。以小马的见地,恐怕很难回答地令您满意。您既有问,我就拼上这把老骨头说说试!并推荐大家考虑“经量唯识见”。该见地是从“当下”的“我”入手去思考,而不去考虑玄妙的无生空性。这样子的见地容易被理解。

  略说如下

  本质上,因果不异空性。因为“因果”即是缘起义。“因”、“缘”具足,“现象”产生;“因”、“缘”绝断,现象寂灭。缘起的规则是“无常”。

  一 关于缘起与空性

  佛陀时代并没有“空性”这样的称呼;佛陀把解脱者的归处称为“涅磐”。世尊住世时本来是多说缘起、说无常、无我的,而依於缘起的无常无我,即体现了缘起的寂灭空性。现代中观论大师印顺这样说:“缘起甚深。而缘起的寂灭性更甚深。”阿含常说缘起,后世大乘则偏重说“缘起的寂灭性”,实质上缘起和缘起的寂灭性是一回事。而“无我”与“空性”,也并非性质有什麽不同。印顺法师说,“大乘从空门入,多说不生不灭,但生灭与不生灭,其实是一”; “一分学者重视事相,偏执生灭无常与无我;一分学者特别重视理性,发挥不生不灭的性空,这才互不相谅而尖锐的对立起来。”从现在的情况看,则大陆大乘教偏重理性,而南传法显得偏重事相。偏重理性若误解空性,误解“轮涅不二”,最终容易执持一个真常唯心或吠檀多不二论的“有”,难以得到解脱;而偏重事相若无正确见地,要在一生得最终大解脱也很难。

  佛陀常说的中道,由后世龙树推演成中论、中观。中观是真俗“非一非异”的,不承认非缘起的等一质料体(即真常唯心或吠檀多不二论所认可的“见性”、“大我”)。不离开“此有则彼有,此无则彼无”的缘起谈空。

  二 关于中道与中观见

  阿含经里世尊这样说:“世人颠倒依于二边。若有.若无。世人取诸境界。心便计着。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计于我。此苦生时生.灭时灭。迦旃延。于此不疑.不惑.不由于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见。如来所说。所以者何。迦旃延。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迦旃延。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缘无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所谓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谓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

  世尊为度众圣声闻众入于解脱,将缘起摄定于“十二因缘”;从未涉及“人”以外山川大地、宇宙洪荒的因缘关系。后世大乘法相唯识则将缘起扩展到整个存在(所谓小乘之“人无我”、大乘“人无我”、“法无我”,万法唯识)。按“此有故彼有”的缘起义,缘起具有无生性。后世大乘中观说世间不异于涅磐(即轮涅不二),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涅磐也具有无生性。

  下面引吉美的中观见解释。

  中观要说的事情是无生性,为什么说无生性?因为缘起的有此故有彼,无此故无彼性。在缘起的有此故有彼,无此故无彼性中,找不到一种自生或他生或上帝\梵所生事物的特性,所以叫无生。因为一切法都具有因缘合和而成,所以一切法本性为无生性。无生所以无灭性。

  龙树在《中论》一书中,论证般若经而说其中观见精髓:

  不生者。

  诸论师种种说生相。

  或谓因果一。

  或谓因果异。

  或谓因中先有果。

  或谓因中先无果。

  或谓自体生。

  或谓从他生。

  或谓共生。

  或谓有生。

  或谓无生。

  如是等说生相皆不然。此事后当广说。

  生相决定不可得故不生。

  不灭者。若无生何得有灭。以无生无灭故。

  余六事亦无问曰。不生不灭已总破一切法。

  这是要有相当佛教经典基础才能了解的一段话,否则很容易理解错误,大家可以思考一下。由于能直观到一切法的无生特性,所以对于一切法就没有了执着,没有了执着就证达涅磐。关于中观见地所说的无生性,其实就是无我性的另一种角度的表达方式。

  三 关于金刚乘的空性

  关于金刚乘空性的定义,可以参考宗萨钦哲仁波切的《佛教的修行与见道》。(如可以请留EMAIL我可以发文章给你)。宗萨说:“真正的空性超越了‘存在、不存在、既存在又不存在、既非存在亦非不存在’这四种极端,它也超越了可能产生执着的主客二元对立。在相对的层次上,佛陀教导以空性见地来对治众生相信现象实存的这种虚妄见地,因为现象本身既非真实存在,也不是它们的‘不存在’就是真实存在。你误以为,空性就是你原先认为真正存在的现象不再存在时所留下的‘空无所有’,然后你又执着于它们的‘不存在’是真实的——这样的见解完全扭曲了空性的真谛。这种谬误远比原先执着事物实存的见地更难根治。空性的见地不会把你带到愚人的天堂,也不会以各种想像的未来苦恼和折磨来吓唬你。空性展现出事物的本来面目,也就是‘实相’。”宗萨又说,无二分别就是空性。“只要有主体、客体,就有二元对立——二元对立是自我的观点,不是空性见地。”

  这样子去理解空性会非常难。离开缘起去理解空性,这个空性是很容易被理解错误;因为人们单向、线性的思维方式必定要落实到某个“目标”上。所谓“说似一物即不中”。

  三 关于空性与法身的关系

  有时候“空性”也被称为“法身”。见吉美所说如下:

  法身的概念是因不同的佛教派系各有其不同的解释。

  1.原始佛教和早期派系中“法身”的概念是指“戒律、禅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五种,这在南传三藏中的《相应部*舍利弗尊者相应》等经典和汉译的《杂阿含经》中都有记载。佛陀说圣者的“戒律、禅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五分法身永远不灭。这里法身指的是佛教的实践解脱之方法和此实践的结果。

  同时佛教的记录戒律、禅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三藏经典也指这里的法身。

  成就法身的意思在这里指的是如实的、完全的完成佛陀所教导的洞察真理和不死的法。

  2.在早期大乘佛教,如龙树那里,“法身”概念指的是空性,也就是不生不灭的空性,缘起的空性。《维摩结经*方便品》对此有明确的说明。

  成就法身的意思在这里指的是由修行而证达缘起空性。

  3.在以后的大乘佛教里,无著菩萨把“法身”概念指的是真如性,更标准的翻译就是如实性的意思。就是事物所具有的如实的自性,按后来他后续者佛教大师陈那和法称更进一步地引经论证,法身”概念指的其实就是事物的二无我性。

  无著还把“法身”概念分为两种,除了真如性一种外,把佛教经典说为法身。

  同时把“成就法身”定义为通过六度行而证得法身真如性的真理而成就觉悟佛身。

  这在《金刚般若论》中有明确表述。

  《大乘义章》里也解释了“成就法身”,第一层“成就法身”意思指通过觉悟一切法无我的本性而成就佛身,这是智慧上的解释;(显法本性以成其身)其中的一切法无我的本性是法身义。

  第二层“成就法身”意思指以一切的自利和利他的佛法功德而成就佛身。(以一切诸功德法而成身)一切的自利和利他的功德法是法身义。

  4.金刚乘密宗把法身定义为一切法的无我本性,主客观无别的智慧。和前面的表述基本也相同。

  法身和无我的关系是,无我是法身的定义之一种。

  成就法身也就意味着觉悟了无我的真理本性。

  当然在经典佛教里还有把法身说为常乐我净的,这是就法身的特性而言的。意指一切法无我这一事实规律是永恒不变的。而不是指存在象一个印度教一样的大我、大梵存在。

  许多佛教人产生的错觉往往是把法身的特性常乐我净认识成是一切法的本性,如果那样就和印度教的观点一模一样了。

  因此我们知道,“法身和无我的关系是,无我是法身的定义之一种。成就法身也就意味着觉悟了无我的真理本性。 ”因此我们若能了知无我,便能得正确的空性见(因为不同的空性见是从不同的角度去看的,而第一义的“空性”并不动)。因此我们学习佛教,必须首先确立“无我”的真实见地。

  关于无我,佛陀如是说:

  有苦而没有什么受苦的

  有作而无作者的存在

  有灭而无入灭者

  有道而无行者的存在

  那么无我又是谁觉悟的呢?

  佛言:这个问题提的不适合。

  我们应当说:有此故有彼,无此故无彼。

  离开人,还是存在着的真理那才是真理。

  离开人而消失的真理就不是真理。

  四 关于“无我又是谁觉悟的呢”

  见如下吉美所写:

  感官(如眼睛)、感官对象(如某棵树)、精神(识蕴)是认知发生的基础条件;

  当有适当的条件使感官、感官对象、精神(识蕴)三者相遇时,认知就发生了。

  所以我们由此得知,认知的发生是由于因缘条件的相遇才会有,当这些因缘条件没有或者结束时,认知现象也就结束。在其前、其中、其后根本找不到任何一个“能主宰的我”。只能经验五蕴在工作,而无人、无我。

  认知本身因为是因缘合和所以也是无常暂时的,当感官、感官对象、精神(识蕴)相遇的条件结束时,认知无常。

  经典上说:犹如鼓锤击鼓而发声,鼓锤不发声,鼓也不发声,但两者因缘合和而发声。

  凡人对于这些因缘所成就的事物不如实认识,而产生这些是“我“、”我所有“的错误认识,紧紧执取与爱恋,但当这些所谓“我“、”我所有“的事物因缘败坏时,就不能接受,因为他们以为这是“我“、”我所有“的,不应该这样。因此痛苦悲伤。。。。。。

  而解脱者,如实认识这一切法依因缘生灭的客观规律,知道,这不是“我“,不是”我所有“,当事物败坏时,他们坚定的认识无常无我的真理,不再悲伤痛苦,由此证得永恒的涅磐。

  以上是佛教中最高最深的法义。

  五 关于经量唯识见

  我们要认知“无我”的真相,就要首先努力培养“无我”的见地。我们既然生而为人,就具有了“自我”;然后我们才可能去考虑“自我”的归宿。追寻我们自身的归宿,只要由观察我们自身出发就可以,不必由观察整个宇宙存在出发。看如下吉美所做“经量唯识见”。

  经量唯识见如下所引佛语:

  如果舍此如实之见而执有“有情”者,则认为(自己)有灭或不灭。认为不灭者则堕常见,认为灭者,则堕断见。何以故?因为没有为彼(有情)出生的其他之法象从乳出酪那样的,所以那执“有情为常”者名为滞着,执“有情为断”者名曰过度。

  世尊说:“诸比丘,为二种恶见缠缚的天人,或者滞着,或者过度。唯具(正)眼者而见(真实)。诸比丘,如何为或者滞着?诸比丘,即乐于有,喜于有及悦于有的天人。若对他们说有之灭的法时,则心不踊跃、不欢欣、不安住、不信解。诸比丘,是为或者滞着。诸比丘,如何为或者过度?即有人为有所逼恼而觉羞惭厌恶、欢喜无有,以为此我于身坏死后,是断、是灭,死后更无存续,故为寂静、胜妙、真实。诸比丘,是名或者过度。诸比丘,如何为具正眼者而见?诸比丘,兹有比丘,见五蕴如实,既见五蕴如实,便为它们的厌离、离贪与灭而行道。诸比丘,是为具眼者而见”。

  再简单点的表述,可以如下:

  当你独自地坐某个地方,舍弃任何的佛理哲言。你感觉自己有什么呢?

  只有物质的身和精神的心这两样东西,如此而已。这个坐在这里的物质躯体叫做”身”。而每一刻都在觉知和思考的则是”心”。这两样东西也叫做”名(nAma)”和”色(rUpa)”。”名”,意思是指没有”色”或形状。所有的念头和感觉,或受、想、行、识四种精神上

  的蕴(khandha),都是(名),即精神,它们没有形体。当眼睛见到形体时,那个形体叫做”色”,而那时的觉知叫做”名”。它们总称为”名”和”色”,简单地说就是身和心。在身和心之中或之外没有一个”我”或”人”存在。这叫”人无我”。

  然后认识这身和心的本质是什么, 身和心是不停变化的,没有人能阻止这一不停变化的无常规律,因为没有人能阻止,所以称”无我”\”无我所有”。 这叫”法无我”----即一切事物也是非我,非我所有的。他们没有主宰。

  至于”无我之我”一句是如此解释的,句子中第一个”我”是一个泛指的代词,没有实际。第二个”我”是实际的真我。句子前面加了个”无”字,意在进一步破除人们设想的,可能在”我”的名词后面还有个真我的设想。这句话中佛陀彻底否定了这个”真我”的存在。在实际存在中根本没有个我存在。

  有许多佛教人一想到佛教的”无我”,会将他们一贯认为的”自我”毁灭,神经就紧张了起来。因此用许多别的有我的观念来解释可以有我的”无我”之理。 其实就是无我的,那是一个事实。其实什么也没有被毁灭。因为本来就只有无我变化的身和心。

  没有个大我\真我! 但人总是喜欢大我\真我。。

  六 关于南传法脉的空性观

  空性就是不存在(SUNYE,SUNYET).

  那不存在的是什么

  就是事物中不存在永恒坚固\有我可以主宰的特性.

  又有"度肯"(DUKEN),就是不存在永恒坚固\有我可以主宰和苦.

  事物是客观存在的,这就是有的方面;

  但客观存在的事物是没有永恒坚固\有我可以主宰的特性,这就是空性的方面.

  如实的了解一切事物这有和空的双重特性,就是中道之义,又名正见,如实智慧,法眼,法住智等等.

  能得到这一认识即是见法义.能确实直证到这一事实就会放下,放下的一瞬间就能体证真正的涅磐智慧.

  佛陀说:彼圣者先生法住智,后有涅磐智.

  其中的先生法住智就是亲证无我之智,涅磐智就是随亲证无我之智后而来的离欲\离著之智.

  这是佛陀教导印定佛教与非佛教的根本原则,任何一种可主宰的特性在万事万物中是根本不存在的.

  佛陀说:"一切法无我\无我所有\无我之我"想来想去真是快乐至极,真了不起的世尊.

  原来 22:29:54 3/28/01| (10K)

  那就没有办法了,你可以去看看以前吉美师兄的贴子. 原来 22:28:51 3/28/01|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