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名言种子在刹那相续地生起三界,但每个有情由于业力所障,只能感知到业力所引生的那一道的现行果报。也就是说,虽然某人现在人道,他的名言种子同时也在生起其它五道,只是他感知不到而已。
觉林:名言种子在业力未尽,即业种的增上缘仍在的情况下,才刹那相续地生起,但不是整个三界,只会在其引业所引之地显现。这里显示了业种的决定作用,业决定之理,不作不得。
赖耶中隐藏着三界的名言种子,但业种未作增上缘时显然不会生现行。业种有寿尽相,寿尽则名言种子失其动力而隐入种子赖耶。故“他的名言种子同时也在生起其他五道”显然是不细致的的推断。业种的增上缘未至,名言种子不能生现行,可类比常识中的“种子遇缘才能生长”,否则种子永远隐藏。所以,一般来说人道中的人,隐藏有其他五道的名言种子,但一般不是生起或显现其他五道。所以,人一般不用去担心其他五道中的“我”,呵呵。
至于说到于人道没后的尸体,也不再是同一阿赖耶识的执持了。如果识已他处投生我们通常叫做尸体的,只是四大而以,相对有情来说只是依报世界而已,与原来那个阿赖耶识没什么关系了,因为业种已寿尽,此尸体已非原阿赖耶识的名言种子显现了,却是仍在此世界活着的人的名言种子显现。原阿赖耶识的名言种子已落谢而隐。除非其仍投生于此人道世界,但也不再是原来那种根身的执持。
有些情况如极乐世界的莲花预先存在,将落恶道的临死之人能看到投生地的苦处,那时因为业种已开始现行。极乐世界莲花是因此发愿人与阿弥陀佛殊胜愿力共业召感并获加持,此业种子因加持力迅速成熟而生莲花。而人道中引满业尚未尽,故身在人道而极乐世界已有莲花相待。但此人愿力亦是缘起,少少发愿若不持续,极乐世界中莲花也会消失。
在下以为这里值得商榷处是反映了将“业种并入名言种子”带来的过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