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是以前写的一段。
用等无间缘解释种子相似相续,是按等无间缘的原始意思。
唯识在其框架内解释了四缘说,也解释了业力论,也解释了三性,
但这三者并不是只能在唯识框架内解释,脱离唯识框架也可以讲业力、三性和四缘。
韩老讲三性就不依赖于唯识,印度教、小乘、中观讲业力都不依赖唯识,同理,四缘说也不是必须依赖唯识。
我觉得正确的逻辑是倒过来,先讲四缘、业力、三性,把这些当作约束条件和素材,满足这些约束条件和利用了这些素材的理论该是什么样呢?唯识几乎是必然的结果。
我按这个思路理解的唯识,和有些人理解的唯识可能略有差异。比如,我认为用等无间缘解释种子相似相续是很自然的,不许用等无间缘解释种子相似相续反而是很奇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