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慈氏学论坛
[发表新帖] [回复] [置顶] [设为精华帖子] [树型] [推荐到首页] [关闭] 你是第1个浏览者
下一页 1/1页
发帖人 主题:  二因习气不再争论了,发个我的作业草稿,里面有对二因习气的论述 楼主
用户名: 海南鸡蛋
注册日: 2009-02-26
发表于 2009-05-21 18:43:33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只是草稿,并且连一半也还未完成,后面有些观点还没得到老师的肯定,请诸位师兄参考。

二能变小议

唯识学的主题是“识所缘,唯识所变”。一切的万有现象,都是由识所变起的。而识本身,也是由种子变起的。所以这个“变”就是讲一切万法产生的原因和过程的。那么所有的变,究其根本,不出因能变和果能变两种。也就是种子生现行和现行识体变见相二分。种子生现行叫做转变,现行识体变见相二分叫做变现。这两种能变,摄尽一切事物的产生和显现。

因能变 因就是指发生一切诸法现象的种子。种子能够生起万有诸法的现行,就叫做因能变。那么从唯识所变的角度出发,既然一切现象都是由识自体所变的相,那么究这识体的产生就是必要的了,所以这里的因能变着重是指种子生起现行识的自体,也就是识得自证分。能够产生八识自体现象以及一切万法现象的种子有两类:1是等流种子;2是异熟种子。八个识得自体(自证分)都是由这两类种子转变而成的。其实一切种子都是名言种子,也都是等流种子。从种子亲生自果的角度我们名为等流。因为这自果与那种子必是同等流类的,故名等流。一切种子当中,有一部分种子是无记性的。它势力羸弱不能凭自力生起自类现行果,只能借助势力强盛的善恶种子帮它生起现行。我们就把这帮助无记种子生果的的善恶种子叫做异熟种子。因为它与所助生的无记果性质是异类的,故名异熟。总之,因能变就是指两类种子转变生起八识及心所的自证分。下面略述这这因能变中的两种因,亦即两类种子。


1 等流种子 种子亦名习气,故等流种子也叫做等流习气。习气是指前七现行识在第八识中留下的气分,故名习气。种子这名是相对于它所生的现果而言的,那么相对于能产生这种子的前七现行识来说,种子就是前七的果,是它留下的气分,名为习气。种子和习气是从不同的因果关系中立名的。等流习气产生的亲因缘是前七现行识的三性诸法。这前七识的三性诸法是能熏,第八识是所熏。前七转识的善、恶、无记诸法在现行的当下,即在第八识的自体(自证分)中留下个个自己的气分,以此作为将来万法生起现行的根本依据。此中有两个问题:A何名等流?B 为何只有前七转识是种子之因,第八识为何不是?


A 等流即是同等流类的意思。因果相望,道德属性(善恶无记)和自性都保持不变。比如这前七是善性的,那么所熏的种子也保留着善的性质不变,将来还要同等流类转变生起善性的果法。在比如这能熏法是前七转识中的心法,那么这所熏的种子也会保留着心法的功能,将来会同等流类生起这心法的现行来,色法亦然。虽然不可说这种子本身与能熏诸法的自性完全相同,比如能熏的色法现行是有质碍,能熏的心法现行是有能缘势用,而所熏的色法种子却无质碍,所熏的心法种子也没有能缘的势用。但种子是作为一种潜在功能存在的,它本身虽然与能熏之因法并非完全相同,甚至是相异的,一显一隐性不同也。但是它却能够把能熏的现行法的本质属性、道德属性的信息完全保留下来,将来遇缘具足时,会按照能熏现行法的本质和道德属性的原样来显现现象。这就是等流之意。


B为何只有前七转识是种子之因,第八识为何不是?因为,第八识只是所熏,它不具有能熏的作用。它性昧劣隐晦,担当不了能熏的角色。它只符合作为所熏得对象的条件。符合能熏的条件的,是前七转识。那么第八识不是能熏,它的自种子是由谁来熏成的呢?答曰:是由前七转识的见相二分熏习而成的。前七转识的见相分除了个个熏习自己的种子之外,前五的影像相分会以前五自证分所给予的能熏之力在熏成自种的同时,还会连带熏成第八识本质相分的种子。第七识的见分在熏成自己的能缘后三分种子之外,还会同时连带熏成第八识的见分种子,因为第七识的见分是以第八识的见分为本质所缘的。第六识活动能力极强,活动范围最广,故它的见分和相分都会在熏成自种的同时,熏成第八识见、相二分的种子。此中所说第八识见分种子,包括后二分的种子。


总而言之,能够亲自生起自类果法的种子就叫做等流种子。一切种子都能亲生自果,所以一切种子都是等流种子。所谓异熟种子,只是某些种子在相对于所助生的果法呈现增上作用时而安立的名称。


2 异熟种子 异熟,就是异类、异性、异时而成熟的意思。这种子所生的果法,相望于作为自己产生的增上缘的那些种子,道德属性完全不相类同,所以叫做异熟。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因为,一切种子当中,有一类种子,是无覆无记性质的,它的势力极为羸弱,仅仅靠自力没有办法生起自己的现行无记果,那么它只有依靠善恶(有漏)种子的强盛势力的帮助,才能够生起现果。我们就把这能够帮助无记种子生现果的有漏善恶种子,叫做异熟种子,也叫异熟习气。异熟种子产生的亲因缘是前六现行识的有漏善恶诸法,由它们在第八识中熏留的各自气分。


那么异熟种子的现行亲因与等流种子的现行亲因有着明显的不同和区别。等流种子的现行亲因范围大,包含了异熟种子的现行亲因,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何原因呢?


A第七识是无覆无记性,既然性属无记,则就没有明显的善恶属性,当然它的种子就没有势力帮助其它无记种子产生现行。这第七识不但不能够作为异熟因,同样它也不是异熟果。何以故?因为异熟果是无覆无记性的,由没有能力自生现行的无覆无记种子所等流生出。而第七识的识性是有覆无记,虽然没有明显善恶,但却与烦恼相应,它的具有一定得势力,能够自生现行,不需要善恶种子的帮助。所以第七识因为这有覆无记的属性,它既不具备帮助无覆无记种子生现得势力,又能自生现行不用别人的帮助,所以它不是异熟习气的亲生之因。


B 为何异熟种子的亲因定义里强调是“有漏善恶呢?因为,无漏的善法种子,虽然有强盛势力,但是却与这有漏的异熟识性质完全相反,所以它不能熏成异熟习气。有漏无漏性相反故,有漏不能熏无漏,无漏自也不能熏有漏,这在《成唯识论卷二》“种子本有与新熏”的部分早有说明,不再赘述。而等到第八识丢掉了异熟之名时,那么就成了纯粹无漏的阿陀那识,不再作为所熏了,此时的无漏善法现行也就无所谓熏异熟种子了。那么,等流种子的亲因为什么是包含了有漏和无漏的?因为,见道第一刹那的无漏智慧产生的当下,这现行的无漏善法即熏自己的种子,这种与现也是同等流类的,所以被包含在等流种子的范围内。那么此中又有问难:上面不是说无漏不能熏有漏吗?为何此时又说见道位的无漏现行能够熏暂未转依的有漏异熟识?答曰:上面说无漏不能熏有漏,是因为那能够牵引异熟识轮回六道的种子唯是有漏的善恶法,无漏的善法种子当然不能熏成有漏的善法种子,这无漏善法种子怎么能成为业识轮回六道的动力因呢?岂不荒谬。无漏善法现行不能熏有漏善法种子,但不等于说无漏善法现行,不能够依靠这有漏的第八异熟识,来熏成自己的无漏善法种子。何以故?要知道无漏种子无始以来即含藏在这有漏的第八识的自证分当中,所以有漏第八识自然能够充当无漏现行法的熏习。又问难:不是说有漏无漏性全相反,为何有漏第八能藏无漏种子,能被无漏现行所熏?答曰:因为此种子性虽无漏,但却是约它的能熏现行和所生现果而言的。种子自己本身,只是能够保留自己的能熏与所熏二现行的性质罢了。按照《成唯识论卷二》“行相所缘门”来说,种子其实是摄用归体,它本身不过是第八识的相分而已,是和第八识同一属性的。种子不过是潜在的功能而已,既然是潜在的势力,在没现行的时候就不会显发自己的有漏无漏或善恶属性,所以无漏种子就可以长时保存在有漏第八识中。(未完……)


该贴于2009-05-21 18:51:13被海南鸡蛋编辑过


发帖人 主题:  有三个问题没写清楚 第2楼
用户名: vava99
注册日: 2009-02-12
发表于 2009-05-22 10:59:49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海南鸡蛋师兄的论文写得还不错,我看后觉得还有三个问题没写清楚。

1、第八识是所熏,不具有能熏性,能生起第八识的种子仅为前七识所熏,那么当前七识断灭的时候第八识怎样生起呢?

2、能生起第八识现行的种子名为第八识的自种,均为前七识所熏,但是文章只提到前七识的见分相分可以熏习出第八识的见分相分自种,那么第八识自证分和证自证分的自种是谁熏进去的呢?

3、第八识的种子含本有和新熏两种,能生起第八识现行的所谓第八识自种为前七识熏习的有漏种子,它们是如何在第八识相续的现行中保存其中未现行的有漏种子和无漏种子的?

发帖人 主题:  鸡蛋炒得火候虽够,只惜调味配色略显美中不足! 第3楼
用户名: 奪命剪刀脚
注册日: 2008-08-26
发表于 2009-05-23 08:19:59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如果未写好的后半截一样如此平铺直述地转译《识论》(或辞典,或唯识基础教材),未免嫌单调了点儿!

 

因能变与果能变的安立,象征着唯识学史发展重心上的一个转折。因为这两个命题的出现,大抵有个先后次第,并非同时间被一齐推出的。因能变,象征早期唯识学(可以《庄严》《摄论》为代表)偏重种子识变的演述角度,也就是本坛所宗古义唯识的本色。果能变,亦即三类现行识变,却是到了世亲的《三十论》才明白确立的,这被认为与唯识新义的启创不无关系(1)。

 

即由此二类能变之施设,可以概观无着、世亲昆仲的学解差别于一斑,那么《二能变小议》似乎还颇有一段值得深入小议的空间,不必只是单纯介绍种、现相资的运作机理而已。

因、果二变除了反映出上述古、新二义的不同背景外奘传新义一家于其中之定义其实也微有异辞。一般来说,按《成唯识》的介绍,理应唯第八赖耶才许兼有果二变之义,余七转唯具果能变义。但是窥基大师却认为转变之义通现,亦即前七亦具因能变义,以七能熏种之故;这被简称为现因变,有别于赖耶的种因变。大师并归结出:第八前六中异熟无记心等唯果变而非因种子因变而非果七识亦因亦果能变。(《识论述记》卷四)

 

基师在《识论述记》里的这端创见却遭到弟子慧的反对,且全无缓颊地宣称:准论文及本疏(i.e. 基师《述记》)因变但种子果变唯现行(《了义灯》卷五) 这或可算作奘传师资于因变唯种子还是俱通种二义的小小矛盾吧?

 

鸡蛋那段因能变不知道写完了没?想必不会闲扯这些吧? 剪刀担心太平淡了,所以给点噪音当伴奏罢!

【附带一提鸡蛋帖中 A第七识是「无」覆无记性这句想必有处误敲

 

~~~~~~~~~~~~~~~~~~~~~~~~~~~~~~~~~~~~~~~~~~~~~~~~~~~~~~~~~~~~~~~~~

 

(1) 三十论》带有新义色彩的看法只是学界的一类意见够不上是共识比如大千他们执持古义的似乎便不以为然。又如吕澄前辈《安慧三十唯识释》所云:如三类识变,本指其事,解为能变,则指法体,于是因果二变意义纠纷,卒不可了 古义在这里,特别是对于果能变义,显然是不怎么捧场的呀!


该贴于2009-05-25 08:20:52被奪命剪刀脚编辑过
发帖人 主题:  呵呵,我这个本来就是作业,还谈不上论文 第4楼
用户名: 海南鸡蛋
注册日: 2009-02-26
发表于 2009-05-23 12:51:21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我还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把成论和述记的原义吃下来就不错了,还谈不到古义新义的区别那么远。我是尊奉慈恩一系的。
关于师兄说的种因变和现因变的问题,我是这样考虑的:因能变的因字,是指事物的亲因缘义,种子固然是万法产生的亲因缘,但是能熏的前七转识同样也是种子的亲因缘。前七现行到种子熏成,其中自然也是有转变的,故因与变二义皆俱,故现因变也被包括在因能变当中。
第七是有覆无记性,敲错了一个字。
至于现在学界对护法系的新义是否重视,这不是我考虑的事情。反正我的学习就是以成论和述记为主的。至于全面的认识新义古义到底哪个更符合无著、世亲的本怀,那对我来说应该是N年以后的事情了呵呵。
发帖人 主题:  什么学校会出这种作业? 鸡蛋在佛学院或哲学系里孵着吗? 第5楼
用户名: 奪命剪刀脚
注册日: 2008-08-26
发表于 2009-05-25 08:19:35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发帖人 主题:  在自己窝里里孵着呢 第6楼
用户名: 海南鸡蛋
注册日: 2009-02-26
发表于 2009-05-27 13:19:03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发表新帖] [回复] [置顶] [设为精华帖子] [树型] [关闭]
下一页 1/1页
 
加入我的乐趣收藏夹 乐趣举报信息留言


快速回复:
主题
内容
图片链接
选项显示签名
        

郑 重 声 明
1. 任何言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与乐趣无关;
2. 禁止发表反动、色情和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信息;
3. 禁止利用本论坛进行赌博、非法买卖等违法行为;
4. 禁止发表恶意攻击他人的言论;
5. 任何转载或转贴都应注明真实作者和真实出处;
6. 禁止发表任何涉及政治、军事、外交等内容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