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识论》释唯识不是独识
[慈氏学论坛] [回复] [引用回复] [表格型] [跟帖] [关闭] [浏览0次]

用户名: 大 千

    “既有异境,何名唯识?”奇哉固执,触处生疑。岂唯识教,但说一识?“不尔,如何?”汝应谛听,若唯一识,宁有十方凡圣、尊卑、因果等别?谁为谁说?何法何求?故唯识言,有深意趣。识言总显一切有情各有八识、六位心所、所变相见、分位差别,及彼空理所显真如;识自相故,识相应故,二所变故,三分位故,四实性故。如是诸法,皆不离识,总立识名。唯言但遮愚夫所执定离诸识实有色等。
    若如是知唯识教意,便能无倒,善备资粮,速入法空,证无上觉,救拔含识生死轮回,非全拨无恶取空者,违背教理,能成是事。故定应信一切唯识。

——————————
大千试译白话:
    (论敌发问:)自识之外,既然还有他心存在,怎么能说唯识呢?
    (答:)真是奇怪啊!竟然如此固执,在每一点上都会产生疑问。难道唯识教法中说过只有一个识吗?
    (论敌发问:)不是这样的话,应该是怎样的呢?
    (答:)你们应该仔细听着,如果只有一个识,怎么会有十方世界的凡夫与圣者、尊贵者与卑微者的因果差别呢?还会有谁为谁说法吗?还有什么法可求、又有什么人在求呢?所以唯识的说法里有很深的含意,唯识的“识”字,总的表示一切有情都有各自的八识、六类心所、所显现的相分见分、时分位置上的分类差别、以及由其中空无自性的道理所显示的真如;因为(上面所说的八识)是“识”的主体,(六类心所是)与心王“识”相应而起的作用,(相分见分是心王和心所)二者所显现的影像,(不相应行法,即非心非色的假安立的抽象概念是)前三者(心王“识”、心所和影像)在不同时分位置上的状态,(真如是)前四类法的真实本性。这样一切法都不离识,所以总的称为唯识。唯识的“唯”字,只是要否定凡夫所执着的必定有脱离各种心识而真实存在的物质等。
    如果能这样来理解唯识经论中的意义,就能够正确顺利地准备资粮,迅速悟入诸法空性,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拯救有情脱离生死轮回,这不是否定一切的恶取空者违背教理而能做到的,所以一定要相信一切唯识的道理。

 



本贴于2009-05-12 10:47:14在 乐趣 哲学宗教慈氏学论坛发表.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推荐到首页]

 
加入我的乐趣收藏夹 乐趣举报信息留言
[发表新帖] [回复该帖] [引用回复] [表格型] [关闭]


快速回复:
主题
内容
图片链接
选项显示签名
        

郑 重 声 明
1. 任何言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与乐趣无关;
2. 禁止发表反动、色情和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信息;
3. 禁止利用本论坛进行赌博、非法买卖等违法行为;
4. 禁止发表恶意攻击他人的言论;
5. 任何转载或转贴都应注明真实作者和真实出处;
6. 禁止发表任何涉及政治、军事、外交等内容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