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恩,名言已经是寻求决定心了,也是意识的遍计。那中观为什么还要这样说呢?方便说?
【大 千】
我承认的中观是般若经和龙树论,他们都说名言是意识的遍计所执,当然是空无所有的。因为凡夫只知名言境界,所以凡夫所见闻觉知的一切法都是名言,如《大般若经》说“诸所有法无非假名”,如果假名是有,那“诸所有法”都就是有了,或者说,如果名言是有,那凡夫所知一切法都就是有了,那就没有遍计所执可空了。上贴我已经引了般若经和龙树论都说“名相亦空”,师兄如果不信,我就再引般若经证,或者师兄自己去看,师兄仍不信,您也就别再问了,我也没有任何别的话可说了。
(小品)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一
是一切皆不可得。不可得空故,但以名字说。菩萨摩诃萨亦如是行般若波罗蜜,不见我、不见众生,乃至不见知者、见者,所说名字亦不可见。
(小品)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
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见色名字是常,不见受想行识名字是常。不见色名字无常,不见受想行识名字无常。不见色名字乐,不见色名字苦。不见色名字我,不见色名字无我。不见色名字空,不见色名字无相,不见色名字无作,不见色名字寂灭。不见色名字垢,不见色名字净。不见色名字生,不见色名字灭。不见色名字内,不见色名字外,不见色名字中间住。受想行识亦如是。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一
须菩提!若有为法但有名相、等是名相,名相亦空。……是名相亦无生无灭,无住、异。”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五
但有假名字故可说是众生。是名字亦空,如响声实不可说相。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六
但假名字故诸佛现身,所假名字亦空。
——————————————————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十一
如是一切但有假名。此诸假名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两间。不可得故。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六十六
如一切法名唯客所摄。于十方三世无所从来无所至去亦无所住。一切法中无名。名中无一切法。非合非离但假施设。何以故。以一切法与名俱自性空故。自性空中若一切法若名。俱无所有不可得故。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百六
我都不见有一法可名菩萨摩诃萨。亦都不见有一法可名般若波罗蜜多。如是二名我亦不见。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十七
如是诸名皆无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是诸名义既无所有故。是诸名皆无所住亦非不住。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四十五
如是般若波罗蜜多但有名字。如是名字亦不可得。但依语言假施设有。是故般若波罗蜜多。亦无所有实不可得。名字般若波罗蜜多。如是二法展转相似。同无所有俱不可得。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七十四
名字菩提二俱空故。名字空故言说亦空。
2, 也就是说地上菩萨破除的不是显现,而是对行相的执着。识还是识,只不过见道后逐渐不再迷乱执着有个实在的东东了。有什么经论可以支持这个看法吗?
【大 千】
师兄理解得不对。首先佛菩萨已经转识成智了,初地菩萨也已经转了六七识成妙观察智和平等性智了。第二,是“自己的没有了,还能看到其他有情虚妄分别的影像,这是永远有的”。而且,佛菩萨看到的是“其他有情虚妄分别影像”的“真实相”,就是一看就知道它是“虚妄分别的影像”,根本不可能去执着有个实在的东东了。就好像觉醒的人能够看到梦中人所做的梦境一样,他怎么可能会被别人的梦境迷惑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