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千师兄的解释
[慈氏学论坛] [回复] [引用回复] [表格型] [跟帖] [关闭] [浏览0次]

用户名: vava99

第一句“依识有所得”,这是我们凡夫说出来的唯有识的“识”,这是在名言中假安立的“依他起的识”(并非是我们现在正在进行分别活动的那个实际存在的依他起性的识本身),名言都是我们的所取,所以说这是所取中的有所得,所以这是假能取。
最后一句“识无所得生”,这是指我们现在正在进行分别活动的那个实际存在的依他起性的识本身,如果我们因为知道境无所得而最终达到完全不分别境了,我们这个能够分别活动境的那个实际存在的依他起性的识也就不可能单独存在了,这是真能取。有所取的时候,真能取就必须存在妄取所取的活动,所以这也是一个有所得。
在证空性之前的最后一刹那,这两个所取,前面的那个假能取空掉了,后面这个真能取同时也就不能生起了,所以都成无所得了,这就是证得了空性。
另外剪刀师兄为啥写字总挑最小的字体?考验我们的眼力?



本贴于2009-03-24 08:37:04在 乐趣 哲学宗教慈氏学论坛发表.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推荐到首页]

 
加入我的乐趣收藏夹 乐趣举报信息留言
[发表新帖] [回复该帖] [引用回复] [表格型] [关闭]


快速回复:
主题
内容
图片链接
选项显示签名
        

郑 重 声 明
1. 任何言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与乐趣无关;
2. 禁止发表反动、色情和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信息;
3. 禁止利用本论坛进行赌博、非法买卖等违法行为;
4. 禁止发表恶意攻击他人的言论;
5. 任何转载或转贴都应注明真实作者和真实出处;
6. 禁止发表任何涉及政治、军事、外交等内容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