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经论依据
[慈氏学论坛] [回复] [引用回复] [表格型] [跟帖] [关闭] [浏览0次]

用户名: y x y

 

1、  经论依据

Jin1973末学不才,无名小辈,皈依两年,学习法相唯识一年有余,前世有无栽培,现在无从得知,仅读过一些小论,摄论虽有涉足,但是很浅,可谓是闻思浅薄,学疏见短,所说的话纯是个人意见,其中必有謬误之处,不对的地方还请诸师兄们指正,或为笑料亦不为怪。   

yxy师兄贴中说,各去找经论依据,你们是以自己的猜测结论想要去找经论依据,根本不是对对经论有了深切认识得出的结论,此种方法小智小慧人之行。

yxy您虽然自谦说才学一年,但显然也有相当深度的思考。提的问题有深度。

老师说各去找经论依据,并不是说我们都没有经论依据,而是对经论依据的理解发生分歧。

老师文章中已经说了周贵华对教量、乘量、宗量、随宗量的划分,所以老师以成唯识论为主要依据,而在我们看来只是随宗量,不能作为依据。

老师引了几段瑜伽师地论,大千立刻给出了和林老师不同的解读,周贵华还立刻引用了另一段瑜伽师地论,支持我方立场,而且没有什么歧义。

我在讨论中发现老师对我们的思路很不熟悉,好像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解释。感觉这个时候不是继续辨经论的时候,应该把我方观点先完整介绍一下。所以我在杭州会议中间把前后思路都讲给他,让他至少明白我们的观点是怎么回事,都搞明白之后再做判断。

介绍完后,老师承认这也是一个可以自圆其说的体系,但他说自圆其说还不算数,还得找经论依据。

应该说,前面在缙云山和杭州的两次沟通都是准备工作,双方先把对方观点搞清楚之后才能开展有成效的讨论,否则的话即使都在引用经典还是说不到一起。

老师方面开始理解我们的思路了,今年再讨论应该会更有成效。

在论坛上先做些铺垫也不错。

 

Yxy:不能轻易认定某些说法是方便说,另一些是究竟说。别人也可以有不同的认定。哪种认定更有道理,就要摆事实讲道理了。

 

夺命:方便说、密意说,在正方那头,一向都是隆重认定的,哪舍得轻易了哩!

《唯识二十论》的密意言说色等十处,在唯识宗里本来就是个见解不一的争议命题,其争议之纷繁于《成唯识论》卷四中早有介绍。在剪刀看来,这里实在难说有什么对错之分,唯有谁比谁演绎得更加顺溜的差别。说穿了,都是古代印度论师们的I.Q.游戏,对提升逻辑思辨绝对有益,可对实际悟入唯识相性,怕是还有待观察的了!

 

y x y 对唯识若真有兴趣,不如打唯识思想源流的考察开始着手,比较能有个整体概念。只针对唯识宗内一些共识性高低不等的学说细项进行哲学分析,好像有点吃力不讨好。

 

Yxy正因为知道经典中也有有争议的说法,所以我更看重经验依据。



本贴于2009-04-30 09:30:06在 乐趣 哲学宗教慈氏学论坛发表.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推荐到首页]

 
加入我的乐趣收藏夹 乐趣举报信息留言
[发表新帖] [回复该帖] [引用回复] [表格型] [关闭]


快速回复:
主题
内容
图片链接
选项显示签名
        

郑 重 声 明
1. 任何言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与乐趣无关;
2. 禁止发表反动、色情和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信息;
3. 禁止利用本论坛进行赌博、非法买卖等违法行为;
4. 禁止发表恶意攻击他人的言论;
5. 任何转载或转贴都应注明真实作者和真实出处;
6. 禁止发表任何涉及政治、军事、外交等内容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