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1973】
1,我说所见为识之相分,并没直接去认为相是外因缘生法,或更从实有的角度来确定其有无问题。所以我说出的识之一分(相分)和大千师兄说凡夫所见相为遍计所执,在对其实有问题层面上,个人以为应该是没有矛盾的。众生所见相是不实的,这点在唯识里乃至整个佛教界里是有确定共识的。这是第一对相的实有执着的认识问题。
【大 千】
在唯识里,心识(不管分几分)是依他起性是因缘有,遍计所执性是无,这是有确定共识的吧?
【jin1973】
摄大乘论:“此中何者遍计所执相,谓于无义唯有识中似义显现。”
从这里可以看得出,相的显现也是在识中的。但是本身是无义的。所以说相在识中显现,应该没有问题。但前提是遍计所执。
【大 千】
“此中何者遍计所执相,谓于无义唯有识中似义显现。”
“义”肯定是遍计所执吧?“无义唯有识”,就是说:没有遍计所执性,只有心识(依他起性)。正是我上面所说的“确定共识”吧?
“遍计所执相,谓于无义唯有识中似义显现”,即:遍计所执相=似义显现。
义,也叫外境,主要是指物质世界,比如山河大地等。我们就用其中的“山”代替“义”这个字,因为具体的东西比抽象概念容易理解一些:
“遍计所执相,谓于无山唯有识中似山显现”,即:遍计所执相=似山显现。
山,是肯定没有的,但在我们的眼前有个似山的显现,是什么东西似山显现呢?或者说显现出什么东西让我们就感觉好像有山一样呢?就是显现出了色声香味触五种感觉。这本来是五种主观感觉,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但这却是五种能让我们感觉好像有山一样的感觉,这就是“似义显现”,这就是“遍计所执相”,这就是我们凡夫的颠倒梦想,这就是我们修行要空的东西,就是要空掉这个梦境,从这个梦中醒来,才能证见原来被梦境遮盖住的世界本来的真实面目。
【jin1973】
那么更因,此有故彼有的缘起说,相的显现也一定并非空穴来风,并非无有此类相分种子及能显现功能,而从无中生。所以我的理解认识里,相是相分种的现行。
【大 千】
相分种与其现行都是依他起性,“非不证见此圆成实而能见彼依他起性”,未证见圆成实性的凡夫是不能见到依他起性的,这也是唯识的基本原则。因此,我们凡夫见到的“似义显现”相,就只可能是“遍计所执相”了。
【jin1973】
但具体到所见是不是依他起,我还是执原来的观点,所见是依他起——识中一分。但不能取个体而称其为全部,所以直接说凡夫能见依他起,有些太过笼统了。
【大 千】
说凡夫能见依他起,并没有说凡夫能见全部依他起的意思,能见一分就算能见,实际上我们凡夫见什么都是见其中一分,都不可能见到其全部的。就拿我们现在看到的电脑来想想看,是不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