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外境与梦境
Yxy:和林老师的讨论中,后来我概括出这样一个问题:
梦境,按照某些古代笔记的说法,有些眼通者能把别人的梦境看得清清楚楚,所以梦境也象外境一样,是物质性的,只不过是很微细的物质。
我问林老师是否同意这种观点,他说不同意。
按照一般对梦境的理解,梦境是神经系统中的一些信息过程造成梦境的知觉,但并没有那个境。我问林老师,他比较认同这个说法。
可见,对一个境,可以有物质性的解释也可以有信息过程的解释。
大千的观点,外境就是信息过程形成的感觉和知觉,象一般理解的梦境一样。换言之,八识大梦让人感觉到外境,六识的梦让人感觉到梦境,其实都是些信息过程。
古代笔记的解释展开来看也是一贯的,八识变现出外境,外境虽是变现但真实存在,意识变现出梦境,而梦境也是物质性的,真实存在,只不过微细。
林老师的观点反倒是不一贯的,八识就变现了物质性的外境,六识梦境则只是信息过程。我觉得不可取。
我这几年对这两种解释在摇摆。上缙云山之前基本上是略倾向于大千观点,但变现的观点在解释现象时很方便。在山上讨论后,大千说不能因为方便就接受,用物质实体的观点解释很多现象最方便,但它是错的。我认为大千说的有道理。现在比较明确的支持大千的观点。
夺命剪刀脚:林老师的不一贯是情有可原的
第八赖耶的变现与第六意识的变现毕竟是不同层次的变现,因为我们活在第八变现的时空中,而非活在第六变现的梦境中,所以对前者的描述来得主观些也是势所难免。所谓的偏于主观,就是采用更为亲切易了的“物质性”等字眼来表达。至于把这层“物质”说为“信息”,当然也不为过,比如套用量子理论大概便能说得通。只是同为“信息”,赖耶的信息与意识的信息究竟可否相提并论?我觉得林、吕两造在这部分有较大分歧。
大千(Mr.吕)这边,似乎认为两种信息的表现如出一辙,根身与器界(乃至凡夫所能自觉的心、心所等)都是建立在赖耶等信息(依他起)之上的虚伪构化,而由意识担任其中介面转换的任务。这种世界观模型较为类似《黑客帝国》或线上游戏,除了没有硬件可言以外。自圆其说当然OK,经论依据也肯定不缺,但是能否与瑜伽法相学和合无诤,那就大有商量余地了!
至于Mr.林,反映的是唯识新学的看法,简言之,就是把凡夫所能认知的世界定义为赖耶信息的真实展现,或者说一分赖耶信息正是以所谓的“物质性”来呈现。这种意见或许不甚合于纯唯识学,但却较能同毗昙与瑜伽法相学等对话。
Jin:“有些眼通者能把别人的梦境看得清清楚楚”,这样的说法很不确切。不能做为依据吧。即使能看到别人的梦境,那么这个别人的梦境在通眼者自已识里,还是属于他自己别变出来的。是随他自己的识所现起的影像,所以要严格地说可以把别人的梦境看得清清楚楚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你不能证明他们二者所见是完全一样。这样也就是说明梦境不是物质的,还是自识的变现。如果可以这样,那就是在破唯识无境了。
Yxy:什么可以作为讨论的依据
第一,被所有人认可的经验。
第二,佛教经典的理论。
第三,佛经中提到的特异经验。
第三,佛经中没有提到的特异经验,有一定可信度,且和佛教观点没有太大矛盾。
讨论不涉及特异经验是不太可能的。看见梦境也不仅是古代笔记里有,现代也有人能看见。至于解释,当然可以有不同的解释。看到也不一定实有,就象外境一样。
这些观点上,您好像和我没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