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慈氏学论坛
[发表新帖] [回复] [置顶] [设为精华帖子] [树型] [推荐到首页] [关闭] 你是第1个浏览者
下一页 1/1页
发帖人 主题:  [转帖]世界的本质是精神,量子物理学家的推测. 楼主
用户名: vava99
注册日: 2009-02-12
发表于 2009-03-17 16:26:01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前不久,全球一些顶尖的量子物理学家爆出惊人话语,大致意思是说,科学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他们无可奈何地发现,这个世界的实体恐怕真是唯心的,即是说,是由精神建立了物质。
  理由是,科学家们早已发现现在最小的物质单位是夸克,可是至今无法从实际的角度上证明夸克的存在,即追踪不到夸克,经过一些列复杂的研究,他们发现一个最可能的理解:夸克是有人的绝对精神定义的。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夸克是实体,那么,不管其有多小,总会有内部结构,即使内部是空的,它也总该有一个壁,必然要有另一种东西来组成它,如果这种东西存在,那么它同样该有内部或者壁……这样永远无法找到最小的结构(如果内部是空的而又没有壁,这个组成部分就不存在了),但是,既然一种物质存在,就必然有组成它的最小部分,但按照上面的分析方法,这种最小部分是无限下压的,根本不可能具体化 按照量子力学非常复杂的理论依据,夸克就是最小的组成粒子了,但目前科学家无法追踪到 如果夸克以实体方式存在,其内部必然又有下一层的成分——如果这种循环延续,结构就无法具体话,如果无具体化,宏观的物体就无法存在——这完全是一个悖论。(因为不可能存在这种情况——物质的最小部分的组成是真空,而真空怎么能构建物质呢?)科学家大胆提出一个观点——夸克就是最小的组成,它不存在下一个层面的结构,但它也不是真空(不然这是物质的悖论),那么,最有可能解释得通的便是,夸克是绝对精神的反应。是精神感应物质的最基本单元。
有的文章指出,构成物质质量90%来自夸克内部的能量波动,夸克自身质量占得很少。



发帖人 主题:  哥本哈根解释 第2楼
用户名: vava99
注册日: 2009-02-12
发表于 2009-03-17 16:30:01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诠释就很唯心:一个微观粒子,当你不去观测它时,它就是一个波;当你去观测它时,它就成了一个粒子。这就是波粒二象性的哥本哈根诠释......而波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可见光波除外)
  
  所以,量子力学告诉我们:当我们不去“看”物体时,他是不存在的(变成了波),而一旦我们去“看”它,它又会在那.
[发表新帖] [回复] [置顶] [设为精华帖子] [树型] [关闭]
下一页 1/1页
 
加入我的乐趣收藏夹 乐趣举报信息留言


快速回复:
主题
内容
图片链接
选项显示签名
        

郑 重 声 明
1. 任何言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与乐趣无关;
2. 禁止发表反动、色情和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信息;
3. 禁止利用本论坛进行赌博、非法买卖等违法行为;
4. 禁止发表恶意攻击他人的言论;
5. 任何转载或转贴都应注明真实作者和真实出处;
6. 禁止发表任何涉及政治、军事、外交等内容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