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为什么要落实到直观
Vava:只要懂得道理就行了
"就算不是直观到意识活动本身,至少可以说在这里接触到了意识活动本身。以此来证明意识活动本身的存在不成问题。"
师兄这样说,我也没意见,这里我也想不太清楚。人类语言本来在逻辑上就不够严密,歧义颇多。有些事情是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的。杨师兄试图以现代人容易接受的方式来宏扬佛法,这样做是非常有意义的,我对师兄的这种做法也非常理解和支持。有时候我在想,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我们可以直觉到六识的存在,但是却无法认识清楚六识的真面目。”关键是怎样定义“存在”,正如师兄所说,梦中事物和镜子影像虽然不是“真实存在”,但是毕竟也是一种“存在”,至少存在在我们的意识活动里。
杨师兄的黑箱理论要想把唯识解释清楚还需要完善。在唯识学里,一开始佛就明确告诉我们:“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是圣者实证的境界。然后以此为基础,按我们凡夫的习惯安立种子与现行、八识等这些概念,将我们的世界用唯有识解释得非常清楚。杨师兄的理论却要倒过来,通过人类对“色、声、香、味、触、法”的六种直观感觉,最后推导出世界唯有识。杨师兄贴出的文章并没有解释清楚我们的基本经验、世间一切法、唯有识三者之间的关系。
我觉得有两点杨师兄应该再仔细考虑下:1、最后怎样把“我”与“外部黑箱”统一。这个“我”在开始怎样安立?因为“我”与“黑箱”有互相输出和输入的关系,最后怎样把“我”和“黑箱”统一为一体,而且是唯有识?2、怎样把开始按人们习惯安立出的六根、六识、六尘的概念在最后空掉,让人们认识到世界真实有的只有不同的种子生起不同的现行。让人们明白,我们所见闻觉知的一切法都只不过是意识的虚妄分别,是遍计所执性;诸法的真实面目是依他起性,就是唯有识在活动。
其实我认为,对于修学佛法而言,主要是抓住义理,对于“义理”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对于一些不同方便说法的不同安立名言的歧异,没必要较真。正如金刚经所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们学习佛法的目的是最后实证“诸法无我”。在到达真实的彼岸后,无论是我们所知的佛法还是再严密的其它类似理论,都应该舍掉。只有下了船,才能见真实。
Yxy不是懂了道理就行了,还得修。
怎么修,得先把经上的道理和现实经验建立联系,否则说的都是另一个世界的事情,研究八识、种子、无我,种种名相的关系,和小时候研究西游记里各路神仙的关系差不多。小说中的地方,当然走不到。
我主要还不是一个解释者,而是一个参究者。我没资格说“我理解的全对,我解释给你们。”我只是思考参究,把唯识的理论和现实经验对应起来,把西游记的故事变成现实,真的走到西天去。
您说“我觉得有两点杨师兄应该再仔细考虑下:1、最后怎样把“我”与“外部黑箱”统一。这个“我”在开始怎样安立?因为“我”与“黑箱”有互相输出和输入的关系,最后怎样把“我”和“黑箱”统一为一体,而且是唯有识?2、怎样把开始按人们习惯安立出的六根、六识、六尘的概念在最后空掉,让人们认识到世界真实有的只有不同的种子生起不同的现行。让人们明白,我们所见闻觉知的一切法都只不过是意识的虚妄分别,是遍计所执性;诸法的真实面目是依他起性,就是唯有识在活动。”
我不是正在努力嘛。小说中写起来容易,真的千山万水走过去,谈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