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的事可以再说,先把实质意思讨论清楚
[慈氏学论坛] [回复] [引用回复] [表格型] [跟帖] [关闭] [浏览0次]

用户名: y x y

六尘问题我就是那意思,名称不合适可以再说。我认为那样定名是合理。

成立六根的问题,我在文章中有讨论。我认为六根是肯定存在的,因为左手痛不是右手,右手不痛不是感觉。从这个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六根是直接经验,不是推论。

 

3.由感觉经验成立五根

黑箱只是一个比喻,在比喻中很自然的要出现黑箱的输出窗口,以此解释五根虽然很形象但不够严格。怎样不借助比喻来说明五根呢?比如,为什么不能说只有感觉是存在的,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呢?回答是,感觉要获得意义需要有一个背景(或称边缘域)作为参照,尽管一般来说我们注意不到这个背景,但它必然存在。比如,我们的左手被针刺了一下,我们感觉到了刺痛。在这一经验中,我们感到是左手而不是身体其它部位被刺这个事实本身已经说明了身体其它部分的存在,因为左手只是相对于身体其它部分才是左手,身体的其它部分是使左手成为左手的背景和参照,如果没有这个参照,我们就不能定位这个刺痛是在左手。所以,虽然在感到刺痛时身体其它部分并没有任何明显的感觉,但其存在是肯定的,否则就不能说是左手在痛。

再考虑一种情况,比如嗅觉,它有不同气味及强弱的区别,但没有空间的分别。这种情况还有感觉的背景吗?应该说还是有的。当有香味生起而不是臭味生起时,我们知道这是香而不是臭,此时,臭对于香就是背景,因为香是相对于臭才成为香的。

最极端的情况,如果只有有感觉和无感觉两种情况(比如,某些低等动物只有一个非常原始的光感受器,对它们来说不仅不存在视野,甚至连光的明暗变化也只能区分出很少的几个等级;或者人的嗅觉受损只能嗅出一种味道时),仍然可以说既然两种情况不能同时出现,那么必然有一个作为这两者共同基础的东西存在,这个东西就是感觉生起的背景。这样就可以看出,所谓背景源于多种可区分的感觉可能性,如果有一组感觉,每次只能有一个生起,那么它们背后有一个共同的东西作为背景。如果有两组感觉,那么每组背后的东西既是本组感觉的背景也是另组感觉的背景。

以上讨论为了叙述方便使用了手和身体等概念,还不是纯经验的讨论。把这些次级概念抽掉之后可以这样表述。感觉经验本身的存在不成问题,不包含任何前提假设。感觉经验可以分为视听嗅味触几类也没有问题,因为不需要加入身体和感官的假设,由感觉经验就可以直接分辨出视不是听、味不是嗅等等。就视觉感觉又可以区分出视野中的不同位置、不同颜色、不同强度等等;听觉可以区分出不同音高和强度等等;嗅觉可以区分出不同气味和浓烈程度等;味觉可以区分出酸甜苦辣咸等不同味道和不同强度;触觉可以区分出不同部位和不同强度等等。这些感觉的区分都无需假设身体和感官的存在,可以直接在感觉经验中区分出来。进一步分析可知,颜色、音高、味道等等其实都不是最基本的,是后来加上的标签。最基本的只是一些可以互相区分且性质不同的感觉而已,它们可以如是区分,如是分类,也可以如是加上标签。这些可以如是区分的感觉是最基本的存在。

如果用文字符号表示这些感觉,那么全部感觉可分为视听嗅味触五个集合,可用STXWC表示。视觉感觉集合S又可以分为红绿黄三种色感,可用SRSGSY表示。每种色感集合又按视野中的区域分成很多个,可用sr1sr2……等等,而每个区域上又可以有不同的强度等级,比如,若红色色觉可以分为10个等级,那么第i点的红色色觉可以有sri(0)sri(1)sri(2)……sri(9)等十种,sri(0)sri(9)同时只能有一个出现。其它感觉也可以用类似方法分析和表示出来。这样就描述了全部可区分的感觉,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是具体的感觉,是我们直接经验到的。根不是任何具体的感觉,而是感觉生起的背景,所以,根应该是全部形如sri()的变元的集合。

应该注意一点,sri()sri(0)是不同的。sri(0)是强度为0的感觉,还是一种感觉,而sri()是把所有具体感觉抽走后的东西,它是感觉的背景或感觉的可能性,而不是感觉。

感觉是可以直接感觉到,其存在不成问题,而形如sri()的元素是否存在呢?应该存在。因为当一个具体的感觉生起时,比如sri (9),它是在其它所有感觉可能的背景上生起的,否则sri (9)就不成其为sri (9)。但其它感觉变元,比如srj ()并没有被赋值,如果赋值了它就是感觉而不再仅仅作为背景了。所以,背景不是以具体感觉的形式存在而是以变元的形式存在的。换句话说,在sri (9)生起时,它只需要和srj ()等等区别开,而不是和srj (0)srj (9)区分开。同样也只需要知道sri (9)不是嗅觉就够了,没有必要和每种具体的嗅觉区分开。用这种方式可以间接证明sri ()之类是存在的。

还可能会有一个疑问,会不会象只有苹果而没有“水果”一样,sri (9)存在而sri ()不存在呢?也不会,因为这两种情况不相同。不同水果可以同时存在,而它们的总相不存在。而sri (0) sri (9) 不能同时存在,所以,它们应该是在一个更基本的存在之上增添特征形成的,剥离这些特征后这个基本的存在还是存在的。

sri ()等等存在还有一个理由,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的存在是圣言量。凡夫不能经验到,仅凭类似上面的比量推断也不保险,但佛菩萨是可以证到的,他们依实证安立的名相,不会是不存在的。

这样,我们不借助身体和感官等概念,仅仅从感觉是可以区分的这一事实出发就找到了一个作为背景存在于每一感觉背后的东西,这就是五根。这样解释五根比较抽象,但它不依赖任何外境上的假设的存在,也不依赖于形象的比喻,直接落实到了真实的存在。



本贴于2009-04-20 18:13:37在 乐趣 哲学宗教慈氏学论坛发表.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推荐到首页]

 
加入我的乐趣收藏夹 乐趣举报信息留言
[发表新帖] [回复该帖] [引用回复] [表格型] [关闭]


快速回复:
主题
内容
图片链接
选项显示签名
        

郑 重 声 明
1. 任何言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与乐趣无关;
2. 禁止发表反动、色情和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信息;
3. 禁止利用本论坛进行赌博、非法买卖等违法行为;
4. 禁止发表恶意攻击他人的言论;
5. 任何转载或转贴都应注明真实作者和真实出处;
6. 禁止发表任何涉及政治、军事、外交等内容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