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慈氏学论坛
[发表新帖] [回复] [置顶] [设为精华帖子] [树型] [推荐到首页] [关闭] 你是第1个浏览者
下一页 1/2页
发帖人 主题:  关于名言种子和业种子,到底是啥意思?? 楼主
用户名: 无畏金刚
注册日: 2008-09-01
发表于 2009-04-27 21:44:22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名言种子是不是显外境,然后进行判断,用名言描述,另外还有妄想,分析思考这类意识的活动。而业种子是类似行蕴,有推动行为发动的能力? <>



种子的种类,即有二种:一有漏色心种子;二无漏色心种子。所谓有漏色心种子者,又有二种:一名言种子;二业种子。

  (一)名言种子者:即由名言所熏能引生一切善恶诸法自果之各别亲因缘种子。此种子随能熏的现行,又成二种:一表义名言种子;二显境名言种子。(1)表义名言种子者:即能诠表义理之名句文字等。就是第六识缘诠表诸法义理之名言,熏成五蕴三性等差别种子,故曰表义名言种子。又即能缘心缘所缘境时,自发名言,诠显色心诸法,于自心前,变现彼诸法之相分,熏彼诸法之种子于阿赖耶识。或闻他名言所诠色心诸法,于自心前,变现彼相分熏彼种子于阿赖耶识。(2)显境名言种子者:即能了别境界之心心所法。就是一切心心所法缘各自境时,不因自他之名言熏成种子,谓之显境名言种子。即一切七识见分等心了别诸境时,变现彼诸境之相分于心前,熏彼种子于阿赖耶识。此乃由见闻觉知的作用所熏种子,实不因名言,然能缘心能显所了镜恰如名言能显所诠诸法的体义;所以,喻名此见分等为显镜名言。

  (二)业种子者:业者造作义,谓由造作善恶等业所熏种子。于第六识相应里心所,依身、口、意三造作善恶等业,熏自思心所种子于阿赖耶识。而此思心所的种子,有二功能:一、生自思心所现行功能,名为名言种子,不名业种子。二、助他羸劣无记名言种子令生现行功能,名业种子,不名名言种子。即无记名言种子,性羸劣故,无自生起现行果的力用,必藉善恶名言种子的助缘,才能生起现行果。所以善恶名言种子,不唯能生起自果,又有助他无记种子,令生果的功能。此其生自果边,仍名为名言种子。于助他无记种子令生果边,立业种子名,非别有体。所以说,名言种子通于八识,并通于三性。而业种子局限于第六识思心所,而且唯局善恶二性。无记羸劣,无助他的功能。又思心所兼名言、业种二种功能,他心心所但有名言种子之功能。

  种子者,亦名习气。所谓习气者,气者气分,习谓熏习。由彼现行熏习,得此气分,故名习气。所言习气者,现行气分熏习所成,故名习气。即诸法现行时,随应所熏色心诸法的种种习气,皆悉落在第八识,更成彼识后时生果的作用,故名种子,亦名习气。即所谓种子,望所生现行立名。所谓习气,对能熏现行立名。名异同体故。如《成唯识论》中说,习气有三种:一名言习气,二我执习气,三有支习气。

  (1)名言习气者:亦名等流习气,谓有漏无漏三性七识缘名言所熏种子。等流,是所生果名;习气,是能生因名。等者相似义,即此种子与果性同。流者流类义,果是彼类。或流注义,果从因起。等流者,似果之因之流类,或从似果的因现行的同类果。所谓等流习气者:即是能引生等流果的习气。《成唯识论演秘》云:

  流谓流类,等谓相似,已显类同。所言流者,是流住义,果从因起,因所流故,名之为流。所言等者,谓相似义,或所生果,与因相似,名之为等。�[19]

  (2)我执习气者:谓六七二识虚妄执为我我所,所熏种子。我执有二种:(一)俱生我执;(二)分别我执。由此二我执所熏种子,令有情等自他差别,所以分别而立我执习气名。我见熏飞,体即名言,由起我执,执有自他,名我见习,寻名言而熏种子,与等流种子无差别,但据三熏习别离而体无别也。

  (3)有支习气者:即业种子,亦名异熟习气,谓由第六意识发起善不善业所熏种子。有者,谓三有;支者,因义、分义。有支者,即有二义:一者有漏善,谓即能招人天可爱果的业种子。二者不善,即能招三恶趣非可爱果的业种子。由此,二支所熏种子,令异熟果善恶趣差别,即能招异熟果之增上缘也。言异熟者,即由善恶因所引生总别二报无记果。此与异熟果为因,故名异熟习气。









该贴于2009-04-27 22:18:21被无畏金刚编辑过


发帖人 主题:  所有种子都是名言种子, 第2楼
用户名: 大 千
注册日: 2008-08-29
发表于 2009-04-28 08:29:46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其中一部分善恶倾向比较明显的又可以叫做(善恶)业种子,善恶倾向不明显的无记种子就还叫做名言种子。
该贴于2009-04-28 08:30:26被大 千编辑过
发帖人 主题:  您这个说法和辞典上的解释不一样 第3楼
用户名: 识色性也
注册日: 2009-04-28
发表于 2009-04-28 19:37:27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有什么依据吗?
发帖人 主题:  哪里不一样? 第4楼
用户名: 大 千
注册日: 2008-08-29
发表于 2009-04-28 20:43:08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发帖人 主题:  比如 第5楼
用户名: 识色性也
注册日: 2009-04-28
发表于 2009-04-28 21:05:53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佛光大辞典》:“。。约唯识宗言,依种子之性质,分为二类:(1)名言种子,系依名言熏习第八识之种子,乃为一切善恶诸法显现之亲因缘。(2)业种子,第六意识善恶业之种子,具有助长其他羸弱、无记种子现行之功能。。”
发帖人 主题:  Re:关于名言种子和业种子,到底是啥意思?? 第6楼
用户名: Juelin
注册日: 2008-08-25
发表于 2009-04-28 22:05:58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名言种子又叫质料因,类似“原料,材料”;
业种子又叫推动因,就是将原料或材料堆砌成形的动力。

学习引文中这段,将业种讲得较为透彻:
———
业种子者:业者造作义,谓由造作善恶等业所熏种子。于第六识相应里心所,依身、口、意三造作善恶等业,熏自思心所种子于阿赖耶识。而此思心所的种子,有二功能:一、生自思心所现行功能,名为名言种子,不名业种子。二、助他羸劣无记名言种子令生现行功能,名业种子,不名名言种子。
——————

其中思心所的名言种子和业种子的分别,解读很明显。而对于惟有名言种子有自体,业种子非别有自体,在下在此深刻明确到,多谢引述。
发帖人 主题:  怎么不一样法? 第7楼
用户名: 大 千
注册日: 2008-08-29
发表于 2009-04-30 06:24:55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1)名言种子,系依名言熏习第八识之种子,乃为一切善恶诸法显现之亲因缘。
所有种子都是“名言熏习第八识之种子”吧?这不就是说:所有种子都是名言种子吗?
(2)业种子,第六意识善恶业之种子,具有助长其他羸弱、无记种子现行之功能。。”
“第六意识善恶业之种子”是不是“名言熏习”的?如果你认为不是,就请您说明一下它是什么熏习的?如果你承认是,那“第六意识善恶业之种子”就是名言种子。但其中有一部分是具有明显“善恶业之种子”,所以又把这部分种子叫做业种子,这不就是说:“其中一部分善恶倾向比较明显的又可以叫做(善恶)业种子”吗?

该贴于2009-04-30 07:58:33被大 千编辑过
发帖人 主题:  此说似过于轻率。 第8楼
用户名: Juelin
注册日: 2008-08-25
发表于 2009-05-02 14:53:30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1、所有种子都是“名言熏习第八识之种子”吧?
大千兄此说出于何处,以解疑惑。
2、第六意识善恶业种子是“名言”熏习的,也须指出来处。
且业种子有寿尽相,而名言种子无寿尽相。
发帖人 主题:  你不知道出处就是我过于轻率? 第9楼
用户名: 大 千
注册日: 2008-08-29
发表于 2009-05-03 08:13:42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你说的话的出处呢?为什么不说你自己过于轻率?
 

该贴于2009-05-03 08:19:04被大 千编辑过
发帖人 主题:  说出轻率二字,即使加了似乎,也确是轻率。 第10楼
用户名: Juelin
注册日: 2008-08-25
发表于 2009-05-03 20:18:40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在下闻思过的唯识近于新译。关于二种种子有帖中几句话推断为都是名言种子,在下不能马上同意,故存疑,愿听此论所由来。

绝无批评之义,更不存先入为主之对大千兄的评断,纯属交流。若不欢迎,也请明示为何。
在下亦无任何政治立场,皆以理论。
发帖人 主题:  在论坛上只想探讨法义, 第11楼
用户名: 大 千
注册日: 2008-08-29
发表于 2009-05-04 13:48:04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非常不愿意在其它事情上浪费时间,在下记性不好,似乎以前与师兄讨论不多,师兄前几天上第一帖说“大千兄这一段看的很疑惑”,我立刻跟了“佛陀和无著的看法”一帖,说明我说话是有根据的。没想到师兄的第二帖竟又是因为您不知出处就说我有问题,看来我上帖给出出处也是没有用的,并不影响您作出自己感到疑惑就是别人过于轻率的判断,既然我在您眼里怎么都是过于轻率,我再说话还有什么意义呢?现在看师兄这贴是我想多了误会师兄了,我在这里向师兄道歉。
《大般若经》说:“诸所有法无非假名。”即是说一切法都是名言,这点师兄同意吧?这样所有的种子是否只有可能是名言熏习成的了?不会还有一切法之外的不是名言的什么东西也能熏成种子了吧?名言熏习成的种子就叫做名言种子吧?这就说明,其它名称的种子,都是在名言种子上假安立的,并非是在名言种子之外还另有什么其它东西熏成的种子。
查了一下佛学辞典“名言种子”的词条,也可以发现与此基本思想是一致的:
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四载,眼根、耳根等有为法皆由言说薰习而生……
总之,唯识宗认为,名言种子系由七转识中之善、恶、无记三性薰习而成,
FROM:【佛光大辞典】
“有为法皆由言说薰习而生”,这里的“言说薰习”是名言种子的异名,意思是说,有为法都是由名言种子生起的,也就是说,并不存在不是由名言种子生起的法。
梁译摄大乘论释还说:“言说熏习以诸法为因故。”就是说,名言种子以一切法为因,也是说,一切法熏习出来的种子都是名言种子,并没有一切法之外的什么法能够熏习出不是名言种子的种子来。
“唯识宗认为,名言种子系由七转识中之善、恶、无记三性薰习而成”,“七转识中之善、恶、无记三性”是否包括了所有能熏种子的现行识?如果是,那就是所有现行熏成的种子都是名言种子。
再如:
唯识家亦以此名言种子为引生一切诸法的亲因缘种子,
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也就是说,生起一切诸法的亲因缘都是名言种子,或者说,没有不是名言种子生起的法。比如:我见也是一种法,当然也是由名言种子生起的法,只不过因为其内容是执着我见,所以又可以把生起它的种子方便说为我见种子罢了。
发帖人 主题:  是,千兄别误会 第12楼
用户名: 识色性也
注册日: 2009-04-28
发表于 2009-05-05 11:30:50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本来也只是因看到您的说法新鲜,想讨论一下而已。而且实际上这问题我搞不太清楚。

根据辞典里的一些说法来看,似乎这两类种子是依用立名的,而非是按怎么熏成分的,比如佛光大辞典中“业种子”词条的解释中有:“八识心心所法中,唯第六识相应之思心所造作善恶业,自熏思种。然此思种有二种功能,一为自生思心所之现行之功能;一为助长其他羸劣无记之种子生起现行之功能。其中,自生现行之功能者称为名言种子,为现行思心所之亲因缘之习气性故;助长其他之功能者称为业种子,对他果非亲因缘故。”

因此,依种子的功用不同而将其分为名言与业两类,似不宜说所有的种子都是名言种子,千兄以为如何?

五一放假离开了几天,未及时回帖,希谅。
发帖人 主题:  同一词条解释下还有 第13楼
用户名: 识色性也
注册日: 2009-04-28
发表于 2009-05-05 11:48:42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业种子虽与名言种子同一体,然就自他而言,其用各别,故别立业种。”

由二类种子同体看,千兄所说也有道理。
发帖人 主题:  两类种子是依用立名的, 第14楼
用户名: 大 千
注册日: 2008-08-29
发表于 2009-05-05 16:49:55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而非是按怎么熏成分的,所以这一点儿都不影响到“按怎么熏成”来规定:因为一切种子都是名言熏成的,所以一切种子都是名言种子。
后者是更基础的概念,因为不熏习就不会有种子吧?一定要先熏出名言种子来,然后才能按照不同的作用再起其它的名字吧?所以说所有其它种子的名称都是在名言种子的基础上假安立的。
发帖人 主题:  误解剔除就好,有礼了。 第15楼
用户名: Juelin
注册日: 2008-08-25
发表于 2009-05-06 08:11:34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诸所有法无非假名,与一切法都是名言,感觉尚有微细差别。即使如此,再由此推出皆由名言种子生。。。般若的假名,是直显说一切法无自性,当下空幻,而唯识借名言、业等有相先说虚妄依他起,由此进一步说明诸所有法如幻假名。一举将假名空幻与唯识名言虚妄有推为相同,更为般若无生假名又立“种子”,是意识中混淆有空二系的表现,在下以为是不严谨的,有待商榷。

引出唯识名言种子时,是从显现的有相上说,名言种子偏于静相,业种子非直接显现,却是动力因,为名言能熏之推动因,同时业种也是自体熏自体,故在下更趋向业种只能从平等互用来与名言相辅相成为依他起虚妄系,此从熏习角度亦不可将业种直接摄为名言。

名言种子“实”有体,业种子非别有体。一实一虚不能说明虚的就从属于实的。恰恰又是不同的特质。

再从学人解惑和随学来说,直接将业种子以名言种子包括,容易误解各自之不同活跃的特点。此处则说无必要定此命题将业种子一定纳为名言种子。

交流。
发帖人 主题:  请教“业种也是自体熏自体”的出处? 第16楼
用户名: 大 千
注册日: 2008-08-29
发表于 2009-05-07 09:54:39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发帖人 主题:  请教不敢,学人如理思择。“自体熏自体”师兄应能看出是自体的种现互熏义, 第17楼
用户名: Juelin
注册日: 2008-08-25
发表于 2009-05-07 10:39:46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种子又名习气,有熏习义。
业种生现行而展现业果流转,善、恶、无记业又熏各自新种或发展状大。

在下唯识学自恩师,自成一种学习,未尝如师兄等引经据典,兹贴一段关于种子,不为证明什么,感觉可为坛上诸多师兄了解透彻有所助益:

 唯识学讲到两种能变,即因能变和果能变。因能变的因,是第八识的种子。唯识学认为,种子是万法生起之因,包括等流习气和异熟习气两类。习气为种子异名,所以将种子称为习气,主要是就其来源而言。种子是通过前七识现行和熏习留下的,即“现行熏种子”。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会在内心留下种子,就像器皿盛酒之后会留下酒的气息。

等流习气是前七识在活动过程中熏习而成。等,是指平等和相似;流,指由因感果的过程如流水般相似相续。我们所有的思维活动,或善、或恶、或无记,一旦产生活动,必然在内心留下影像并形成种子。这些种子将作为万法生起的亲因缘,构成未来生命的延续。

  等流习气又叫名言种子,分表义名言和显境名言两类。表义名言是能够表达义理的语言文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概念,用以表达某种思想或事物。我们现在说话,就是表义名言的种子在作用,是表达义理的名句文。显境名言也是非常形象的一个概念,显境即显出境界,当心和心所活动时,自然会显现相应的境界,正如名言概念能诠显义理那样。

  表义名言的概念主要是在第六识的活动过程中产生。八识中,只有第六识的活动才能熏成名言概念的种子,前五识则不具备这一作用。因为前五识的活动是现量缘境,而现量的特点是不带名言概念,自然不可能熏成名言种子;第七识和第八识属于潜意识的范畴,更不可能熏成名言种子。而显境名言则是由前七识在缘境过程中熏成的种子。

  所谓异熟习气,即通常所说的业种子。它是由前六识造作善恶业力熏习而成,进而招感异熟果报。在有情生死轮回的过程中,业种子直接推动有情于六道轮回受生,这种动力,就像火箭推动卫星上天的作用一样。

  如果说名言种子是万法生起的亲因缘,那么业种子就是增上缘,在生命轮回中起到推动作用。我们要明确的是,二者并非截然对立。在某些情况下,它们甚至是一体的。比如同样是人,能力却各不相同。有些能力较弱,个体生存尚有困难;而有些能力极强,不仅可以自立,还能成就一番事业利益社会大众。种子也是同样,有些仅是名言种子,而有些既是名言种子,也是异熟种子,不仅能自己成熟,更能成为另一部分名言种子成熟的增上缘。

  我们的善恶行为,既会熏下名言种子,也能熏下异熟种子。若属于无记行为,如随便走一走,随便读两页书,也能熏下名言种子,只是这种子非善非恶。而善恶行为通常是以强烈的意志为前提,在内心产生的力量远比无记行为强烈。所以,业种子是精神领域中力量强盛的种子,而名言种子则是力量较弱的种子。单纯的名言种子没有能力招感异熟果报,必须依赖业种子作为动力。

  名言种子和业种子的区别还在于,名言种子没有寿尽相,而业种子有寿尽相。比如我们现在读书学习所种下的名言种子,将尽未来际延续下去。虽然它的力量会发生变化,或强盛或萎缩,但种子却始终存在。而业种子在受报后就结束了,若非如此,一旦造作罪业就会没完没了地受报,永无出头之日,解脱更是难有指望。如果这一种子具有双重性质,既是名言种子又是业种子,那么属于业种子的这部分力量在受报后就终结了。

  名言种子和业种子现行后,构成八识三性诸法,也形成了我们所有的精神活动,形成了宇宙万有的现象,此为因能变。

  此外,还有果能变。同样是“变”,因能变和果能变所指的“变”是不同的。因能变指的是转变,从种子转变为现行;而果能变指的是变现,八识在现行的当下,能在自证分变现出见分和相分。从因能变的角度来说,八识的活动为果,为种子现行的结果,故名果能变。从哲学的意义上说,因能变侧重从宇宙生成论的角度探讨世界成因,而果能变侧重从认识论显示诸法唯识的正见。
发帖人 主题:  显境名言熏成的是名言种子还是业种子? 第18楼
用户名: 大 千
注册日: 2008-08-29
发表于 2009-05-07 11:37:34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Juelin】
无必要定此命题将业种子一定纳为名言种子。
【Juelin】贴文:
种子也是同样,有些仅是名言种子,而有些既是名言种子,也是异熟种子,不仅能自己成熟,更能成为另一部分名言种子成熟的增上缘。
【大 千】
这不是“将业种子纳为名言种子”了吗?
发帖人 主题:  在下认为显境名言熏成的是名言种子。某些情况如思心所名言和业种一体, 第19楼
用户名: Juelin
注册日: 2008-08-25
发表于 2009-05-07 12:01:49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但应该不能以某些特例而成为定义。即使如思心所情况下,称为“将业种纳入名言”也不准确,若更近一步推出所有善恶业种都是名言种子,就像水具有湿性和动性,而一定将动性纳入湿性一样。实际上存在动性的情况下可以不具湿性,显然是两种不同特质足够分立定义的事物。

所以在下认为,两种明显不同,还是分开承认较为中道。否则唯识就可不必再立业种子,而直接说名言种子具有业性就可以了。


该贴于2009-05-07 12:04:47被Juelin编辑过
发帖人 主题:  没有因缘,只有增上缘可以生现行吗? 第20楼
用户名: 大 千
注册日: 2008-08-29
发表于 2009-05-07 13:34:34 [引用回复] [编辑] [删除] [查看ip] [加入黑名单]
【Juelin】贴文:
  如果说名言种子是万法生起的亲因缘,那么业种子就是增上缘,
【Juelin】
业种生现行而展现业果流转
【大 千】
没有因缘,只有增上缘业种子就可以生现行了?
[发表新帖] [回复] [置顶] [设为精华帖子] [树型] [关闭]
下一页 1/2页
 
加入我的乐趣收藏夹 乐趣举报信息留言


快速回复:
主题
内容
图片链接
选项显示签名
        

郑 重 声 明
1. 任何言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与乐趣无关;
2. 禁止发表反动、色情和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信息;
3. 禁止利用本论坛进行赌博、非法买卖等违法行为;
4. 禁止发表恶意攻击他人的言论;
5. 任何转载或转贴都应注明真实作者和真实出处;
6. 禁止发表任何涉及政治、军事、外交等内容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