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兄所引《摄大乘论》言:“此中何者依他起相。谓阿赖耶识为种子。虚妄分别所摄诸识。此复云何。谓 身身者受者识。彼所受识。彼能受识。世识。数识。处识。言说识。自他差别识。善趣恶趣死生识。”
依他起性都是心识。如“数识”,是指执着有数字之识,“处识”,是指执着有器界之识,凡夫不能以己心识自见心识,这个道理由佛菩萨们来说吧:
一、凡夫不能以己心识自见心识。
《佛说般舟三昧经》:“心者不自知,有心不见心。”
《中论》:“眼不能自见。”“是眼则不能,自见其己体。”
《十二门论》:“凡物不能自知。如指不能自触。如眼不能自见。……若自作即自作其体。不得以是事即作是事。如识不能自识。指不能自触。是故不得言自作。”
《大方等大集经》:“彼复应作如是思惟。今此三界唯是心有。……心不知心。心不见心。”“心不见心心不知心。我观法界性无坚牢。一切诸法皆从觉观因缘而生。是故一切所有性相即是虚空。虚空之性亦复是空。”
《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一十七:“因缘是心。心是因缘。以是之故心不见心。……心所见者则无所见。”
《大乘显识经》:“大药王子。白佛言。唯然奉教。世尊。识相云何。愿垂开示。佛告大药。如人影像现之于水。此像不可执持。非有无辨。……识之迁运亦复如是。善恶业形与识色像皆不可见。如生盲人日出日没昼夜明闇皆悉不知。识莫能见亦复如是。身中渴爱受想不可见。……
佛言善听。非未见谛而能见识。识不可视。非如掌中阿摩勒果。识不在于眼等之中。若识在于眼等之中。剖破眼等应当见识。贤护。恒沙诸佛见识无色。我亦如是见识无色。识非凡愚之所能见。但以譬喻而开显耳。”
《华严经觉林菩萨偈》:
譬如工画师,不能知自心,
而由心故画,诸法性如是。
……
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
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
二、凡夫所见是遍计所执,皆毕竟空无所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百九十三
色蕴乃至识蕴是遍计所执。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百六十七
佛告善现。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如梦如响如像如光影如阳焰如幻如化五取蕴中。为诸有情布施持戒安忍精进修定学慧。如实了知如梦乃至如化五蕴皆同一相所谓无相。所以者何。梦乃至化皆无自性。若法无自性是法则无相。若法无相是法一相所谓无相。由此因缘当知一切施者受者施物施性施果施缘皆同无相。若如是知而行布施则能圆满所行布施波罗蜜多。若能圆满所行布施波罗蜜多则不远离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
善现当知。若时菩萨如实观察十二缘起。引发般若波罗蜜多。是时菩萨都不见色受想行识。不见此佛世界不见彼佛世界。不见有法能见此彼诸佛世界。若诸菩萨能如是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是时恶魔极生忧恼如中毒箭。譬如有人父母卒丧身心苦痛恶魔亦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