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an:<金 刚 经 释 >(11)----索达吉堪布 著疏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手机短信 ]
本贴内容为转载作品,版权为原转载处所有,内容观点不代表乐趣园立场。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又对须菩提说:“善男善女受持、读诵本经,如果被人轻视、小看,这表明此人前世所造的罪业本应堕恶趣,因为今世被人轻视,前世罪业灭尽,很快会得无上圆满正等觉。” 


  通过念诵《金刚经》可以使罪障全部清净,因为这部经是一切诸佛菩萨智慧的结晶,通过闻思修持此经,可了达业障的本性而清净业障。永嘉大师云:“了知业障本来空,未了还许还宿债。”了达业障的本性是空性,不需再受痛苦,不达其本性,始终需偿还受报。平时修行中遇到一些违缘,不能一味地认为对修行不利,也许此违缘已将来世的痛苦解决,若今生没有遇到此违缘,未来的修行过程中会有更大的障碍。很多学佛人的经历中,极少有人能一帆风顺地踏上解脱大道,而是在人生旅途中遇到了挫折与痛苦才生起出离心,因众苦所逼而对佛法生起信心。藏地的拉西堪布经常引用此经做教证说:“大菩萨受到极多损害是以后必定能得到解脱的标志。”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人,遇到违缘时应泰然处之,不要认为是不吉祥,虽然人生的违缘痛苦非常难忍,但通过遇到这些违缘即生中就可将来世堕地狱、饿鬼之痛苦灭尽。按照此经,受别人歧视、诽谤是最好的,受他人欺侮之时最重要的是护持正见,应当生起欢喜心:今天有人欺负我,这是在消业,后世不用堕恶趣了。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祗劫,于燃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佛接着说:须菩提!我能回忆起过去无量劫中,在值遇燃灯佛之前已经遇到无数如来,我皆作供养作过承事,从未漏过一位,依此善行所积的功德无法想象;但与末法时代能够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相比,百分之一、千万亿分之一、无法算出甚至比喻不能表达。 


  供养佛的功德不可思议,如《妙法莲华经》云:“若人散乱心,乃至以一华,供养于画像,渐见无数佛。”对无量佛作供养的功德更无法想象,但末法时持般若金刚经的功德远远超过供佛的功德。对无数佛作供养的功德,也比不上持经功德之百分之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无法比喻,故说佛陀经典的功德不可思议,凡夫人分别念无法想象。《四百论》云:“观现尚有妄,余义更不知。”一般人对世间简单的因果规律都不能捉摸,更何况佛经的甚深含义呢?真正持诵证悟了此经,其功德胜过在成千上万如来前供养的功德。为什么持此经有如是大的功德呢?《宝积经》云:“明珠和妙药秘方,缘起力量不可思议,诸佛菩萨的方便、等持、神变行境功德不可思议。”佛的智慧是七不可思议之一,故说佛经功德不可思议。通过持诵此经,自相续中获得无量智慧,证悟大平等的境界,这远远超胜世间形相上的有漏功德。憨山大师也云:“悟般若者,一念顿生佛家,生生世世永不离开,故此功德最为殊胜也。”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 


  佛又告诉须菩提:“善男善女在后来世,若读诵和受持此经,所得功德不可思议,我如果详尽地说出持经功德,会有人不能接受,心意狂乱怀疑,不相信甚至诽谤。” 


  世尊说得很清楚:对大乘法无法接受之人,他们对佛经论典所知甚少,以前亦未听闻般若的殊胜功德,后闻此经功德便不信怀疑而生诽谤,心不正常,显狂乱态。智者对佛陀的语言,应有坚定的信心,应经常以佛语作证据赞叹佛的智慧、境界。修行人以佛语主谈至关重要,而缺乏智慧的人会经常谈论一些世间琐事,诸如今天冷不冷、早上吃什么等无义之语,以此无法增长智慧,对深奥的佛法也难以生起信解。若生疑惑,则不但不成就,而且过患极大。佛经说:“弥勒,若生怀疑,即将堕落。” 


  佛陀完全知道万法的真谛,学佛人应对佛语生起很坚定的信心:佛语肯定正确,有甚深密义,愿我早日开悟佛陀的密义。经常这样观想,以上师三宝的加持,自己相续中一定会生起殊胜智慧。凡夫人习气严重,无始以来串习成熟,习惯于接受世间法,而对佛语感到晦涩陌生,只有通过串习,才会接受乃至证悟佛的智慧。 


  “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佛又说:须菩提!佛经的意义内容的确不可思议,所得果报也不可思议。 


  佛经所述的内容有内外密各层意义,如果有人对佛经经常虔诚的祈祷、作意,则佛法的加持可以常常感受,其果报也无法思维想象。《龙王请问经》云:“众生不可思议,其发心之功德亦不可思议。”《功德经》中云信仰佛经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小小的因也能获得不可思议的果报,众生的根机不可思议,三宝的力量也不可思议。由此可见,经义与持经果报不可思议,修行的功德也不可思议。念经有心念、默念、金刚念等六种方法。诵经必须思维经义,一刹那思维经义也有极大的意义。有的人对闻思修行不重视,对一些琐事有很大兴趣,应知即使生命只有一天,看一天经论的功德果报也不可思议。古人云“朝闻道,昔死可矣”,何况求解脱的修行人呢?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此时须菩提在佛前陈白:世尊,行持大乘法的善男善女,已发非常殊胜的无上正等觉菩提心,尔后应以何方法安住所缘,又以何方法继续修持菩提心、六度万行,以何方法调伏自心? 


  心是万法的根本,八万四千法蕴主要为了调伏自心。每个众生的心有所不同,如一般的凡夫人与研究学习宗派者相比较,学宗派者较胜一筹,与阿罗汉相比,阿罗汉的心寂静调柔;阿罗汉与菩萨相比,菩萨的心更寂静;菩萨与佛陀相比较,佛的心最寂静调伏。学佛发菩提心,最究竟的目的是调伏自心,这首先则应了知自心依何安住。此经主要强调降伏自心,如何调伏呢?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佛陀告诉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无上正等觉心应如是观想,首先发菩提心:我应度化一切众生得到佛的涅槃果位,世俗中灭度一切众生,而在胜义中,能灭度者与所灭度的众生都不存在。为什么?须菩提,如果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不是真正的菩萨。原因是什么?须菩提,发菩提心的无上正等觉者实际并不存在。 


  佛陀所说调伏自心安住法界本面的方法非常多,但在八万四千法中,菩提心最为殊胜,相续中有菩提心,佛法就已全部具足,不再需要其他的修法,若无菩提心,其他任何法也就没有多大意义。华智仁波切在《如何发菩提心》中说:“有者此足够,无者不可缺。”嘎当派的《加行宝鬘论》中,也叙述了菩提心的殊胜功德,并引用了许多经论的教证。形象上的发菩提心不可取,一定要在自己的相续中生起真实的世俗菩提心与胜义菩提心,才可调伏自心。所谓世俗菩提心,即发心观想:三界中所有的众生,无一不曾做自己的父母,他们现在沉溺在轮回的苦海,我应想尽一切办法救度这些可怜的众生,使他们得到佛的果位获得究竟的大安乐。在名言中依讽诵、修持、积累资粮来调伏自心,依胜义谛言自心不执诸相以达到寂灭的境界,得佛的果位,即是调心的方法。《入行论》中将世俗菩提心分为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世俗所有的调心法中,发菩提心最为殊胜。就胜义而言亦如前所述,实际是无有灭度一个实有众生,所灭度、能灭度的形象也不存在。 


  作为修行者,必须以胜义与世俗次第分析万法,若不如是则不能达究竟。月称论师在《入中论》中云:“由于诸法见真妄,故得诸法二种体,说见真境即真谛,所见虚妄名俗谛。”因为诸法能见到真与妄,故结论也有二种,一是胜义谛,一是世俗谛。菩提心必须分为二种,即胜义菩提心与世俗菩提心,依次第为众生说,先令了解世俗名言谛,再深入诸法实相胜义谛。《六十正理论》中云:“欲求正行者,初说一切有,于法已无贪,然后说寂灭。”圆满世俗菩提心并非万法的究竟实相,也非究竟的发心,应以空性般若智慧摄持,如是发心才堪称究竟,依此发心才必定可以使自己的心调柔寂静。 


  为什么所灭度的众生不存在呢?依发大心菩萨而言,若认为实相中世俗菩提心依然实有存在,这种发心则不究竟,还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执着,此菩萨也非真正的菩萨。诸佛经中一再宣说:一切相都是虚妄不实的。如《中论》云:“如佛经所说,虚诳妄取相,诸行妄取故,是名为虚诳。”以般若波罗蜜多来抉择,发菩提心的菩萨不应有四相执著,如果有相状分别则不能称为菩萨。 


  本来智慧前,任何相状也不成立,若实相中有相状,则以胜义量抉择时也应存在,诸佛菩萨应能见到,但他们未见,胜义量抉择也不存在,实相中没有发无上正等觉心的菩萨存在。同理,菩萨发的菩提心也不存在,以无实质发心存在称为胜义菩提心。胜义中,有无一切法都不成立,发心者不存在,所发的心亦是无生无实的。释迦佛因地发心,最终获得正等觉如来的果位,这一切实相中皆不成立,以下以比喻说明。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燃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燃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问:须菩提,你是怎么想的?释迦牟尼佛在燃灯佛前有没有获得无上正等觉心之法?须菩提回答说:世尊,根据我对佛所说深意的理解,您在燃灯佛面前没有得过成就无上圆满正等觉之法。佛称赞说:非常对!非常对!实相中如来没有法得无上圆满正等觉。 


  此处两个“如是”,与一般凡夫的语言不同,凡夫如果重复什么话无有意义,但是佛陀说一句重复一句都有甚深的密义,需要用智慧仔细思维才能通达。此处的两个“如是”,其一说明在世俗谛中世尊在燃灯佛前得过法,其二是说胜义中未曾得法。根据《贤劫经》,以前释迦佛在大释迦佛前供养妙衣,发菩提心时说:如来您的身相如何,将来我成佛时也如是,您的寿命、眷属、刹土等的一切相状,将来我成佛时,也如彼等。然而如来有形相存在全部是就世间而言,真正在胜义中如来什么法都未得过。正如《楞严经》云:“大慧,有无不生,是故诸法无有生。” 


  “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燃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须菩提,如果有殊胜正等觉菩提心获得的相状,那燃灯佛根本不给我授记:你于来世,当会成就佛果,名号为释迦牟尼。 


  在九十一个大劫以前,世尊为法云比丘,有的经典中也说为贤慧婆罗门,当时得无生法忍而得到燃灯佛授记:将来你在娑婆世界作佛,号释迦牟尼,度化无量众生。名言中虽有此事,而在胜义中如果执著真正有一个所得之法,燃灯佛即根本不会予以授记。如果真正有一法是实有存在,则其本性永恒不变,不会有未来如梦如幻的显现,也不可能有当时的示现。名言中有燃灯佛授记,是说明万法并非实有的一种象征,以诸法性空而有缘起,有种种缘起显现万法而知法性本空。 


  “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正因为万法无一法实有存在,得不到一个成无上圆满正等觉之实有法,所以燃灯佛给我授记:“你于来世,定当作佛,名号为释迦牟尼。” 


  当时世尊得无生忍在燃灯佛前发愿,燃灯佛双足置于世尊头顶,一边加持一边授记:你将来于娑婆国土作三界导师,号释迦牟尼佛(详见《百业经》)。燃灯佛之所以如是授记,是因为世尊当时已悟入无生大空实相,了知无有一法实有存在。 


  麦彭仁波切说:在所有的所知法中,如果有一法是成实之法,那么形形色色的所知法,全部不可显现,正因为无成实法的缘故,无边的所知也能够显现。宗喀巴大师亦说:如果万法真正于实相中存在,则不会显现。如镜子里山河大地的实体不存在,若真实存在,则不可能显现在小小的镜子中。整部经有时说有,有时说没有,看上去一句话中有两个相互矛盾的观点出现,一会儿得授记,一会儿又未得授记,如果胜义谛和世俗谛没有分开分析,讲解或研究修学《金刚经》确实很困难。 



本贴由云飞月于2002年10月10日13:10:19在乐趣园慈氏学论坛〗发表.

欢迎在netsh.com建立自己的乐趣俱乐部

原标题:【zhuan:<金 刚 经 释 >(10)----索达吉堪布 著疏 】是云飞月在2002年10月10日13:08:18发表
本贴跟从标题: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手机短信 ] [浏览次]

选择类别: 
朋友Email:
您的Email: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