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三十颂讲记5-3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网上送花 ]
本贴内容为原创作品,版权为作者和版主共同所有,内容观点不代表乐趣园立场。

    关于前六识的三性,是同时表现出来呢,还是不同时表现出来,也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不同时,说五识不是一下子生的,比如说很黑的夜里,就是眼识不起,耳识还能起,眼识根本没起,三性怎么表现出来?再者,六识同缘外境,三性也不可能同时表现出来,为什么呢?善与恶不能幷存!另一种说可以的。为什么呢?因为心识的生起不是一下就生起的,它得有几个位次,就是咱们前边儿说的五心,率尔心、寻求心、决定心、染净心、等流心,经过这五个位次后心识才算真正生起,可能眼识到等流心的时候,耳识才到率尔心,而且五心中各自包含刹那的不同,有的是一刹那,有的多刹那,所以,它是可以三性幷存的。比如说,在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儿,总是善恶交混在一起的。
  此心所遍行,
  别境善烦恼,
  随烦恼不定,
  皆三受相应。
  这是说与前六识相应的心所法的。在《百法明门论》中,说心所法有六种:遍行、别境、善、烦恼、随烦恼、不定。
  关于遍行心所,咱们是前边儿就说过的,说这五个遍行心所是一连串的,一个动其它四个跟着就动,这五心所都动起来叫一个念头,触、作意、受、想四心所不会发动善恶,到思心所,才会引发我们造善恶业。它们还具备一切时--过去、现在、未来都有这五遍行;一切性--善的、恶的、无记的都会有引发五遍行;一切地--三界九地中五遍行都有;一切俱--八识心王都会引发五遍行。所以称为遍行。
  别境呢,也包括五种心所,这五个心所是各缘各的境界,比如欲,它就是对乐境才会产生,胜解是对决定境才会产生等,五别境是单个地活动,它们不象遍行一样,拉帮结派,一个动其它几个都动。一会儿再详说。
  善心所有十一种,前边儿说过的,善就是对于自己、对于他人都有利益的,而且不是只有短期利益,这个是可以招感好的果报的。
  烦恼心所有六种。这六法扰乱人的身心。
  随烦恼心所有二十种。这二十个心所是前边儿的六个烦恼心所的等流,就是说这二十种随烦恼是前边儿六种烦恼的助手,前边儿六个烦恼一起,随烦恼也跟着活动,跟着起哄。这二十种随烦恼给前边儿的六法是同一类,都是坏家伙,而且这二十个随烦恼心所是被前边儿的六个烦恼心所引出来的。还有一种说法是说随烦恼是前边儿六个烦恼的分位差别。啥叫分位差别?就是说,比如贪,贪有很多种表现方式,根据它的表现方式以及程度的不同,又给取了些名字。前边儿六个烦恼又叫根本烦恼,根本烦恼是相对于随烦恼而言的。随烦恼又分三类,小随烦恼、中随烦恼、大随烦恼,之所以这样分,就是根据它们活动范围的大小而分的。八个大随是凡污染心起时它就起,污染心就是有漏的,二个中随是只与不善心相应,不善心只是有漏中的一部分,十个小随只是在特定的情况下才起的,比如在生气的情况下等。
  不定心所有四种。后边儿再说。
  这六类五十一个心所都与第三能变相应,都听命于第三能变。但不是说第三能变就一下子同时把六类五十一心所都调动起来,它也是随需要而调动的。再者还有一点儿,就是说心所法与第三能变相应,但第三能变有点儿”大权旁落“了,好多情况下它自己做不了主,而贪等心所把持了它,就象现实中的事,”功高盖主“,它能把主子给架空。因为第三能变与所有的心所都相应,所以它是通于善、恶、无记的,当与善心所相应表现充分时,就是善,与恶心所相应表现充分时就是恶,无记也同样。前五识对于善、恶、无记的分别,其实是第六意识的引导,刚才咱们说《八识规矩颂》的第一句”性境现量通三性“,境有性境、带质境、独影境,性境就是具有真实不虚,不可改变的性质的境界。带质境就是以我们所缘的真实的境界为基础,介入我们的情绪,然后在我们的心灵上所呈现出来的境界。独影境纯粹是我们意识的胡思乱想,什么龟毛兔角之类。前五识只有性境。现量是我们的直觉状态,是无分别、不错谬的,前五识是现量,所以根本是没有办法去思考、分别境界的,但是,前五识要起现行,必须有第六识做增上缘,而第六识是有分别的,所以使得前五识看起来也有了三性的不同。这是第六意识的引导而产生的。
  第三能变包含六识,前五识和第六识是有不同的,现在说第三能变相应的心所是五十一种心所全部,但实际上只有第六意识才是与五十一个心所法全部相应,而前五识幷不是的,比如眼识,与它相应的心所法只有三十四种:五遍行、五别境、十一善、贪、嗔、痴、八个大随、二个中随。这是不同的地方。
  第四句说”皆三受相应“,说前六识都和苦受、乐受、舍受相应。这个还得注意,第六识与前五识是不一样的。受还可以开为五受,第六识是可以和五受苦、乐、舍、喜、忧相应,而前五识不是的。
  那么,三受是不是可以同时幷存呢?这也有两种说法,一个是五受不能幷存,因为人不能同时既喜也忧,既苦又乐,否则你有神经病之嫌,我们河南就有一句话,叫做”哭哭笑笑,必定差窍“。另一个说法是说五受可以幷存,比如说,不是有一个成语叫”悲喜交加“吗?世间事儿都是这样的,说不清纯苦纯乐,纯喜纯忧。
  下边儿呢,开始详细解说第三能变相应的心所。
  初遍行触等,
  次别境谓欲,
  胜解念定慧,
  所缘事不同。
  ”初“,先,第一,”遍行“,遍行心所,有触、作意、受、想、思五个,这在前边儿已经说过,这里就不说了。
  ”次“,第二,”别境“,别境心所,也是五个。”谓“,就是。这五个心所就说细一点儿。
  1。欲:就是欲望、希望,就是对于我们来说是快乐的境界,我们就生起一种希望、想得到的念头。比如说小孩子想吃糖,就是”欲“。欲是通于三性的,有善法欲,有恶法欲,你想求得禅定,这也是欲,只不过是善法欲;你若是追名逐利,这也是欲,是恶法欲。象刚才说的小孩想吃糖,这说不来是善、恶,你在日常生活中追求基本的保障,这也说不上是善、恶,但是,你若用不正当的手段去追求,就不好说了。 
  2。胜解:胜,是殊胜,解,就是见解。对一个事儿,了解得清清楚楚,对它下了一个决定的判断,一点儿也不存在犹豫、怀疑,不可动摇,认定了。胜解所缘者为决定境。胜解也是通于三性,比如,你若是对修道有了决定的胜解,就是好的,你若认定了自己若用某种手段作案,一定可以得手而不被发觉,这也是胜解,但这是不好的。胜解就类似于世间说的顽固。胜解是个中性词,而顽固是个贬义词。
  3。念:对于曾经经历过的事情,在心中明记不忘。比如我学过某经教,我明记不忘,这就是念。 
  4。定:精神集中,专注一境。前后刹那忆念同一境,心不流散。
  5。慧:有能力辨别,有能力选择。别境中的”慧“,说的只是出世间慧,平常我们在思维事理时,好象也伴随着慧,可那不是别境中的慧。
  在这个颂子的最后,世亲说,”所缘事不同“,什么意思,就是说,这五别境,各个所缘的境都不一样。欲心所是以乐境为所缘,就是只缘取能使我高兴的境界;胜解呢,是缘决定境,这个境界我认准了才缘,有一丝一毫的怀疑就不行;念心所是缘自己曾经经历过的境界,没有经历过的我不缘,就是不缘取未来;定心所则是缘取所观境,什么叫所观境?就是说,先审住一个境界,心念就盯住它,心念本是前后相续的,但不管怎么相续,一直盯住这个境界,这时候的心念是定,你所盯住的那个境界就是所观境;慧心所是拣择欲、胜解、念、定所缘取的对象,就是境,就是说慧心所是对你们所缘取的对象来个评判。也正因为这五个心所所缘取的对象、境界各不相同,所以这五个心所才叫别境。 
  善谓信惭愧,
  无贪等三根,
  勤安不放逸,
  行舍及不害。
  这是第十一个颂子,是说的与第三能变相应的善心所。咱们前边儿说过善的定义:对自己和他人都有利益,而且不是短期利益。这个善,其实还有四类,一个是它本身就是善,这就是一会儿要说的善心所。一个是相应善,善心所本身就是善,除了这十一个善心所之外,注意,这里是说善,烦恼法别提,我说除了善心所之外,可不是只除十一个善心所,还得除去烦恼心所。除去善心所和烦恼心所之外的那些心所,比如说遍行心所、别境心所等,遍行心所、别境心所我们知道是通于三性的,做好事使我有五遍行,做坏事使我也有五遍行,做说不来是好是坏的事儿时我也有五遍行。别境也是,我一心想往生极乐世界,这是欲,武侠小说上,有的人为了杀仇人,一心就是这个,这也是欲,我想喝水,这也是欲……遍行心所中间的善的部分,别境心所中善的部分,这善的部分,是由本身敬善的善心所所引发的,这叫做相应善。还有一个是等起善,就是自性善之法--善心所和相应善之法--如遍行中善的部分,它们和合起来而形成的善性法,如善性的身业、语业,这个就叫等起善。最后还有胜义善,如涅槃等无为法,这些无为法本身就是胜义,是诸佛菩萨所证的殊胜境界,当然绝对是善,这就是胜义善。现在说善心所。 
  第一个是信。就是相信,有三种,就是信实、德、能。实就是事实,德是三宝的真净德,能是三宝有使我们解脱的能力。在说心所法的时候,一般都是按性、业来说的,什么是性、业?性就是本性,就是本来面目,业就是作用,就是表现在外面可以让我们看出来的。这个信呢,是”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对治不信,乐善为业。“深忍乐欲,就是有了信的话,就具备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品格,这个”忍“是胜解,心净就是说你只要具备了信,心自然就净下来了。据说,海龙王有颗清水宝珠,不管你是多浑的水,只要把这颗清水宝珠往里边儿一放,这水立刻就清了,黄河水浑吧,可一流入大海,也显不出它的浑了,就是因为海龙王的这颗珠子。那么,你只要有了信,就象海龙王有清水宝珠一样,也不管你平时心多么的乱糟,这时就净下来了。这就是信的本性。乐善为业,就是说具备了信之后,你外在的表现就是爱做善事儿。这信主要是信三宝。因为三宝才具备实德能。 
  第二是惭。做了错事之后,自己的内心之中会生起觉得羞耻的心理,这就是”惭“。为什么会有惭心所生起呢?因为我们长期以来受社会环境熏习而形成一种崇重贤善、向圣贤看齐的心理素质,在犯了错误之后,自然就会唤起惭心,会感觉到所做错事伤及到了自己的人性和自尊心,会感觉到在自己的心上留下了一个污点,这就是惭心所的自种子。前边儿说过没有~~自种子就是无始以来所形成的人生经验。说惭就是无始以来所形成的惭的人生经验。这惭就是:凭良心对自己的行为反省。《成唯识论》上说是”依自法力,崇重贤善为性“,”自法力“就是自己的身份、人格、自己所受的教育等,反正就是自己一个人的所为。 
  第三是愧。就是我做的这件事儿使我感到无脸见人,为什么会有这感觉呢?因为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大众意识,都反对损害他人社会人群的暴恶的错误行为,大多数人都具有这种心理素质,因此在一旦做了损害社会及他人的错事的时候,内心自然就会生起一种内疚感,感觉到对不住他人,对不住社会,觉得无脸见人,害怕受到社会舆论及他人的斥责,这就是愧。《成唯识论》上说是”依世间力,轻拒暴恶为性“,”世间力“就是社会舆论。 
  惭与愧的区别是什么呢?惭的做主是一个人──我,我的良心。而愧呢,则有外人参与。
  第四是无贪。对于财色名利等不过分追求,表现出一种淡泊平实的心理现象,只是随缘而取,可有可无。这个”无贪“得注意,可不是说连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一丝一毫都没有才叫无贪,而是指只要不过分,就叫无贪。《成唯识论》上说,”于有、有具,无着为性“,”有“就是三有,也就是三界,无贪就是对于三界、三界之因、三界之果不贪着。三界内就是五欲六尘。 
  第五是无嗔。对待逆境,不怨天尤人,仍以一种温和的态度来对待。
  第六是无痴。就是明白事理。
  第七是勤,就是精进。对于善事,勤苦修习,对于恶法,能勤勇去断除,能保持这种努力为善、努力断恶的心态就是精进。我们努力地这么做:A、未生恶心,未做恶事儿,一定别做。B、已经生起了恶心,做了恶事儿,赶紧停止,以后一定不做。C、未起善心,未做善事儿,从现在起,当下马上做。D、已经起了善心,做了善事儿,一定坚持不懈。总结起来就是努力地断恶修善,这个才是精进。
  第八是安,就是轻安。轻快安乐安祥的心态,这种心理现象,是来自于禅定,由定滋养而表现出的身心调畅的心理现象就叫轻安。 
  第九是不放逸。就是守规矩。在社会生活中,在修习佛法的道路上,内心始终在防止恶法的生起,幷且还要努力增长善法。防止恶法生起、没有放荡奔逸的那种心态,就叫不放逸,但要注意,不放逸是要在精进三善根的前提下才会有的。三善根就是无贪、无嗔、无痴。
  第十是行舍。行做”修行“说,舍做舍弃说,在修行时舍弃不如法的东西。本来修行就是”修改行为“,因为我们的日常行为有许多不好的地方,所以要修改,在修改的时候就需要舍弃一些比如执着、贪欲这些。当然了,这是胡说,这行舍的”行“,是”迁流“、”造作“,行舍就是舍去高下不平等的迁流心、造作心。总的说来,就是没有执着的心理现象,可以使善心平等自然相续,心得无功用,这样的心态就是行舍。行舍是”静住为业“,就是说有了行舍后,你的心就会安住在一个境界上。 
  十一是不害。有悲悯心,当别人伤害我们,对于违逆我们的事和人,表现出一种慈愍的心态,不令对方在精神上、生活上、身体上痛苦,如对他人不做生命的损害,财产的损害,名誉的诋毁,如此等等,这种心态就叫不害。
  无嗔与不害得区别开来,无嗔是慈,予众生以乐;不害是悲,拔众生以苦。


本贴由刚晓于2001年11月23日05:39:24在〖慈氏学论坛〗发表.


原标题:【唯识三十颂讲记1-1】是刚晓在2001年11月23日05:24:53发表
本贴跟从标题: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网上送花 ] [浏览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