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小异。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网上送花 ]
本贴内容为原创作品,版权为作者和版主共同所有,内容观点不代表乐趣园立场。

  是把般若分为五部分.1,实相般若.2,境界般若.3,方便般若.4,眷属般若.5,文字般若.其中实相般若是其它四种般若的体,其它四种般若是实相般若的用.境界般若是指观(寻)照(伺)的智慧.通过观照证到实相般若后,会发起后三种般若.这种分法我是在南怀瑾先生的<金刚经说什么>中看到的.
————————————
南先生是通家,有时有点儿乱,有时说话也随便些。还是看佛学辞典引经据典的准确一点儿。

【五种般若】
 般若,梵语prajn~a,慧之义。指照了法界、洞达真理之五种般若圣智。依般若心经疏、般若心经幽赞卷上所载,五种般若即:(一)实相般若,指真如之理。此理为般若之实性,故称实相般若。(二)观照般若,指清净无漏之慧。此慧能照见诸法无相,悉皆空寂,故称观照般若。(三)文字般若,指般若之章句。语言文字能诠般若之理,其性空寂,故称文字般若。(四)眷属般若,指六度万行。六度万行与妙慧相应,而能成就般若,为观照慧性之眷属,故称眷属般若。(五)境界般若,指一切诸法。诸法为般若真智之境界,境无自相,由智显发,故称境界般若。
   三般若中,文字、实相二者为般若之法,并非即是般若,观照则为般若之体。又此三般若加境界般若、眷属般若,称为五种般若。此外,又有以文字般若称为方便般若者。
    慈恩三藏更加二种,境界眷属,通前五法,般若性故,般若相故,般若因故,般若境故,般若伴故。’
   据金刚经疏记科会卷一,五种般若系罗什三藏就大智度论所说文字、观照、实相等三般若中,于观照中开出眷属,于实相中开出境界者。


对于以幻修幻的方法,我与师兄的认识是一致的.在对无分别的认识上还得与师兄有所探讨.我觉得第六意识的无分别是很难做到的,但也是一种修行方法.<楞严经>中好象就讲过这种修法.而第六意识的无分别只有在境界般若的观照下才可以真正做到的,否则都会落于微细的散乱与昏沉而不自知.对于观照般若我认为在第六意识上是离名相的,只是无相之光还没有通达,如<楞严经>中所说的"脱粘内伏"还没有"发本明耀",由"脱粘内伏"到"发本明耀"的过程需要修定.
————————————
    实际上,第六意识的无分别并不是很难做到。我们每晚睡觉,一般都会有几个无梦睡眠的阶段,此时六识不起,如同死人一般,可有什么用呢?一会儿意识又生,早晨六识照样生起,无明烦恼一点儿没少,生死轮回刹那未离。再如冬眠动物,几个月里六识不起,能证无上正觉吗?植物人甚至可达几十年意识不起分别,所以意识无分别状态并不是稀奇事儿,人人都有,没啥用的。
    观照般若是智慧,什么是智慧?就是能够正确简择诸法的精神作用。“决断曰智,简择曰慧”,“照见名智,解了称慧”,都不是如上断掉意识分别就能办到的。在凡夫来说,只能靠意识的分析、推理、判断等来分别事理决断疑念,在定中时,意思微细,但仍是有思维才叫观照,禅定就是静虑或思维修的意思,离了思维,那叫无想,不是修行,而有思维则必有名相作为材料。证得圣者无分别智后,如凡夫意识的分别是没有了,但却有了更广大甚深奇妙难思的圣者之智,所以也不是简单地断掉意识分别就可以得到的。其实由凡夫意识转成的圣者的妙观察智,也就是意识的现量观察,可以用凡夫前五识的现量推测一下,我们一睁开眼睛,所对景象就一下子出现在眼前,历历在目,在未加意识分别之前,这就是眼识的现量。圣者的妙观察智观察一切事物因果,也就像这样,一下子全观察到,无须像凡夫那样的分别,却一切都了了分明。


本贴由大千于2001年12月03日11:51:40在〖慈氏学论坛〗发表.


原标题:【般若好象还有一种分法,与师兄所说的有差异.】是圆诚在2001年12月02日11:48:56发表
本贴跟从标题: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网上送花 ] [浏览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