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长老讲摄论】

境法師宣講
於法雲寺禪學院

下 载

 第一章、前言

 ◇ 第二章、所知依

 ◇ 第三章、所知相

 ◇ 前三章 複習與問答

 ◇ 第四章、入所知相

 ◇ 第五章、彼入因果

 ◇ 第六章、彼修差別

 ◇ 第七章、三增上學

 ◇ 第八章、彼果斷

 ◇ 第九章、彼果智

 ◇ 第十章、結 說

第五章、彼入因果2


 第一節、總明因果
「如是已說入所知相,彼入因果云何可見?」
  這是第五章「彼入因果」。前面的第四章「入所知相」,主要的是說修唯識觀得無生法忍的意義、方法,其中也提到「善備福智資糧」這句話,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不單是修唯識觀悟入所知相,也要栽培無量的福德智慧的。這以下這個第五章「彼入因果」,就是詳細地說到「善備福智資糧」的這個意思,就是只是悟入所知相固然是最重要的要智慧,可是若沒有福智的資糧,也還是不能成功的,所以這底下說到六波羅蜜,就是福德智慧資糧的意思。
  「如是已說入所知相」,前面這樣地已經宣說了多聞熏習、如理作意,就可以悟入所知相的平等法性。「彼入因果云何可見」,彼悟入平等法性的因,悟入以後的果,就是六波羅蜜,那麼怎麼樣才能夠明白呢?先提出來這個問題,這以下就解釋。

「謂由施,戒,忍,精進,靜慮,般若六種波羅蜜多。」
  怎麼叫做「彼入因果」呢?就是佛陀所常說的有施波羅蜜、戒波羅蜜、忍波羅蜜、精進、靜慮、般若,這六種波羅蜜多就是「彼入因果」了,這是先標出來這一章的大意。

「云何由六波羅蜜多得入唯識?復云何六波羅蜜多成彼入果?」
  這以下就是一樣一樣地解釋,解釋中分兩個階級:一個階級就是在悟入法性之前的這個賢位,就是資糧位這個時候;一個是悟入法性之後的聖位,得入無生法忍以後登地的菩薩,分這麼兩個階級來說明六波羅蜜的差別。先提出這個問題,「云何由六波羅蜜多得入唯識」,說是我們想要悟入平等法性、得無生法忍,那麼我們要怎麼樣子修行六波羅蜜多才能夠悟入這個唯識性呢?「復云何六波羅蜜多成彼入果」,又怎麼樣的情形,同樣的六波羅蜜多,可是得無生法忍以後就成為入法性的果了呢?這個一個因一個果,他們有什麼不同呢?說這個意思。

「謂此菩薩不著財位,不犯尸羅,於苦無動,於修無懈,於如是等散動因中不現行時心專一境,便能如理簡擇諸法得入唯識。」
  這是先說明悟無生忍之前的時候需要學習六波羅蜜多的相貌。「謂此菩薩」,謂這位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他若想要得無生法忍,他一定要學習六波羅蜜多。第一呢,他要學習這個布施波羅蜜多,就是「不著財位」,他不愛著我們世間上的財富的這件事,不愛著這件事,他要能放得下。這個「位」就是名位、地位,他是總經理,或者是董事長,或者是省主席,或者是總統,世間上的這些名位你也要放下,當然這也就是財富。放下了,你才有時間有精神去學習佛法,才能悟入平等法性的,「不著財位」。「不犯尸羅」,你還需要不能夠毀犯所受的清淨戒法,你不能毀犯。你不毀犯的時候,身心清淨,你才能學習佛法,悟入法性的。
  「於苦無動」,這個苦,「於苦無動」這是說這個忍波羅蜜。前面一個施波羅蜜、一個戒波羅蜜,這是說忍波羅蜜,就是內心與種種的境界接觸的時候所感受到的這些苦惱的事情,這個事情你要能忍受得住,你不能夠因為受到一點苦,你這一點的道心就動搖了,「我不相信佛法了!我不修行了」,受到一點苦的時候就這樣子,那你不能悟入唯識觀的,不能悟入平等法性的。你這個意志要堅定,有苦的時候你要容受得住,能受得了,所以叫「於苦無動」。這個下面的文就要詳細地會解釋怎麼叫做苦這些事情,或者是身體上的苦,有什麼病痛,或者是人與人之間的糾紛的苦惱,這些病痛,或者大寒大熱這些問題,你要忍受得了。「於修無懈」,這個修唯識觀的時候,你要精進,不能懈怠,要有這個條件,你才能夠悟入法性的。
  「於如是等散動因中不現行時心專一境」,這個「散動因」,使令心裡面散亂,向外去攀緣這些事情,這叫做「散動」。這個「散動」的各式各樣的情況是什麼呢?就是「著財位」,你要去想錢去,還想要把自己的地位要提高一點;還有你毀犯尸羅,或者有一點事情你就忍受不了,忍受不住;或者是懈怠,這都是「散動因」。這個散動的因,各式各樣的散動的因緣,「不現行時」,你能夠克服住,克服了這一切的事情,能「不著財位,不犯尸羅,於苦無動,於修無懈」,這就是「散動因中不現行」,沒有這些散亂的因緣了。然後你才能夠「心專一境」,你現前的這個明了性的心才能在一個境界上專注,專一地安住不動,你才能夠修習禪定,修習奢摩他的,就是這樣意思。「便能如理簡擇諸法得入唯識」,這個時候你心才能夠,你才能夠發出來智慧,在專一寂靜的奢摩他裡面才能發出來智慧,你才能簡擇,就是觀察,觀察諸法都是內心的分別,唯識無義,這樣子你才能契入一真法界的。這就是在悟無生忍之前,悟入唯識性之前,你要這樣學習六波羅蜜的,你才能夠有成就的。

「菩薩依六波羅蜜多入唯識已,證得六種清淨增上意樂所攝波羅蜜多。」
  這是得無生法忍之後,就是得入極喜地之後六波羅蜜的情況。這上面的意思呢,先要成就清淨的意樂,成就清淨的意樂,你這個六波羅蜜多你才能夠殊勝。「菩薩依六波羅蜜多」,這位悟入了唯識性以後的這位菩薩,他「依六波羅蜜多入唯識已」,就是在得無生忍之前,他修行這六波羅蜜多,對治了前面著財位、犯尸羅、於苦不能忍受、懈怠的這一切事情,這一切障礙都消滅了,他就悟入唯識性以後。「證得六種清淨增上意樂所攝波羅蜜多」,他就能夠證得了,就是成就了這個六種清淨的增上意樂所攝的波羅蜜多,這個清淨增上意樂所成就的波羅蜜多。這個「清淨」的「增上意樂」,這個「清淨」就是沒有煩惱,你若有煩惱就是染污了;沒有愛煩惱、沒有見煩惱,簡單地說就是沒有執著心。這個「增上」,就是特別有力量的意思,特別地有力量。這個煩惱也是力量,我們發道心也是力量,現在只是這個發道心的清淨心有力量,叫做「增上」。這個「意樂」是什麼意思呢?後邊倒有詳細的解釋。「清淨增上意樂所攝」的「波羅蜜多」,就是六種波羅蜜多。這句話是標出來,標出來這六波羅蜜多由清淨增上意樂去推動的,那就是得無生法忍之後的六波羅蜜的相貌。

「是故於此設離六種波羅蜜多現起加行,由於聖教得勝解故,及由愛重,隨喜,欣樂諸作意故,恆常無間相應方便修習六種波羅蜜多速得圓滿。」
  這個「是故」,就是承上面那個「清淨意樂」。因為你成就了清淨的增上意樂的關係,所以「於此」六波羅蜜多,假設你離開了「現起加行」,於此六種波羅蜜多你沒有現起的加行,沒有現起六波羅蜜多的活動,你沒有這樣。譬如說我們若是修學六種波羅蜜多的時候,我們要努力提高我們的道心,我們要有一番努力,我們才能夠有施波羅蜜、戒波羅蜜、忍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我們才能這樣。但是現在得無生法忍的菩薩,已入唯識性的菩薩,他就沒有現起六波羅蜜的活動,他也一樣能成就、能圓滿六波羅蜜多。什麼原因呢?
  「由於聖教得勝解故,及由愛重,隨喜,欣樂諸作意故」,所以他能夠有這樣的境界。因為得無生法忍、悟入唯識性的這位菩薩,他是「由於聖教得勝解故」,因為他對於六波羅蜜多的聖教,佛開導菩薩修習六波羅蜜多的這個法門,他對這個法門「得勝解故」,他成就了特別有力量的信解心,特別有力量的信解。或是這個布施波羅蜜也得大功德,得什麼什麼功德,乃至般若波羅蜜有什麼什麼功德,佛這樣的開示,他有深刻的信解、有力量的信解心,這是一個原因,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一個原因。譬如說我們感覺到自己愚蠢,才覺悟到智慧的重要,這時候就歡喜去求智慧;如果是我感覺我的智慧很大了,那再去求智慧這個心情就不多了。那麼也因為聖人,得無生法忍以後是聖人,聖人對於佛的恭敬心是特別強的,和我們凡夫不同,我們凡夫也能夠對於佛菩薩有信心,但是不能和聖人比。那麼聖人對於佛陀的恭敬心特別強,所以佛所開導修行的法門他這個信心也特別強,這個特別強的心情是他圓滿六波羅蜜多的一個力量,一個動力,「得勝解故」。
  「及由愛重」,這個「愛重」,前面說愛重作意、隨喜作意、欣樂作意。這個愛重作意就是這個法門能夠成就這麼大的功德,他對這個法門這個愛敬,愛樂、恭敬、尊重的心情也特別強,這個人。他看見得無生法忍的聖人和我們凡夫很多的地方不同,這個聖人他能與大菩薩通消息,就是雖然他現在還在凡夫世界,但是他能同大菩薩隨時能有來往。初得無生法忍的聖人,雖然他現在還是有漏的身體,還是個苦惱的境界,但是他能和佛菩薩來往,他就感覺佛菩薩成就了六波羅蜜的功德,真是太好了!所以他就對這個法門非常的愛重,愛重這個六波羅蜜多。「隨喜」,「隨喜」是說別的人,十方世界的這些大菩薩,他們在修這六種波羅蜜多的時候,他心裡面歡喜、讚歎,能有這種心情。
  「欣樂諸作意」,還有「欣樂」,「欣樂」就是這位菩薩看見佛的境界,這個六波羅蜜多所成就的功德的偉大,看見這些大菩薩能這樣修行六波羅蜜多,他就特別地歡喜,希望自己和一切佛教徒大家都成就這種功德,這叫做「欣樂作意」。就是「愛重」作意、「隨喜」作意、「欣樂諸作意故,恆常無間相應方便修習六種波羅蜜多速得圓滿」,所以他就是不需要特別地力勵地勉強自己,他就能「恆常無間」,長時期地、不間斷地「相應方便修習六種波羅蜜多」,他就能這樣做。恆常不間斷地、長時期地「方便修習」,與修習「六種波羅蜜多」的方便常能夠相應不離。這個「方便」是個善巧的意思,善巧是什麼?其實就是智慧。方便善巧的智慧,他用這個智慧常常去修習這六波羅蜜多而不間斷,相應不離,所以他的六波羅蜜多「速得圓滿」,很快地就圓滿了。那麼這是說我們凡夫要修行六波羅蜜多就不是那麼樣的容易,要「現起加行」,自己勉強自己才能去做功德。若是入了聖位的人,得無生法忍的人不是,他不需要特別勉強,他就能夠修行六種波羅蜜多,所以他的波羅蜜多很快地會圓滿。

「此中有三頌:已圓滿白法;及得利疾忍;菩薩於自乘,甚深廣大教;等覺唯分別,得無分別智;希求勝解淨,故意樂清淨;前及此法流,皆得見諸佛;了知菩提近,以無難得故。」
  這裡有三頌。前面這一段是說有這個「清淨增上意樂」,所以他能夠「恆常無間相應方便修習六種波羅蜜多速得圓滿」,這以下這三個頌就是顯示意樂的相貌,什麼叫做清淨增上意樂?說這件事。這裡面有三個頌來介紹這個意樂的相貌。
  「已圓滿白法;及得利疾忍」,這一共有七個相貌,第一個就是「圓滿白法」,這個是資糧的意思。就是這位菩薩他在勝解行地,在資糧位的時候,他已經「圓滿白法」,已經做了很多的功德。「白」,是個清淨的意思,他不做這些有罪過的事情-就是污染了。他已經圓滿地做了很多的功德了,所以他能夠成就清淨的增上意樂,是這樣子。
  「及得利疾忍」,不但是圓滿了很多的功德,而且還成就了「利疾忍」。這個「利」是銳利,很迅速的意思,不遲鈍。這個「忍」呢,這個印順老法師的解釋就是那個四尋思、四如實智裡邊的忍。就是通達了一切法是唯識無義的,所以他能夠做布施、持戒、忍辱種種的功德,能圓滿白法,他有這樣的智慧的關係。這個「忍」就是智慧,那麼成就這樣的智慧的關係,所以他能夠得到清淨的意樂。這個清淨的意樂明白點說就是得無生法忍的聖道,叫做清淨意樂。而這個「圓滿白法」、「得利疾忍」,那是在資糧位的時候的功德,因為你有這樣的功德,你才能成就這個清淨的增上意樂。
  「菩薩於自乘,甚深廣大教」,這是第三個相貌。就是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他對於他自己所應該學習的佛法,這就是有小乘佛法、有大乘佛法,「自乘」就是屬於大乘佛法。他對於大乘佛法努力地學習了,他要學習大乘佛法的。這個「甚深廣大教」,就是這個大乘佛法裡邊宣說甚深的法性的道理,一切法無我的道理,這是大智慧境界。「廣大」,宣說無量無邊的禪定,甚深的三昧,那麼叫做「廣大」,也是廣大的事情。或者說這個「甚深」就是指這個般若波羅蜜,其餘的五波羅蜜名為「廣大」,那也是可以。就是這個菩薩他對於大乘佛法的甚深廣大的佛教,他努力地學習過,這也是獲得清淨增上意樂的一個條件,要這樣子的。
  「等覺唯分別,得無分別智」,這是這個作意,作意的相貌,也就是修止觀了。他能夠普遍地覺悟一切法都是內心的分別,一切法都是無義的,唯有內心的分別而已。他能這樣子作意觀察,就是修止觀。「得無分別智」,所以他成就了無分別的智慧,才成就這個無分別的智慧的。這個「無分別智」這一句話呢,無性菩薩解釋是對治的意思。「等覺唯分別」,所以成就了無分別智,成就了無分別智就能對治一切的執著,執著心,能對治有所得的執著心,那麼你才能成就這個清淨的增上意樂,是這樣意思。
  「希求勝解淨,故意樂清淨」,這一句話就是正式地說明清淨意樂的相貌。清淨意樂,這個意樂是什麼?就是「希求」和「勝解」這兩個意思。「希求」,就是要求得無上菩提,這個求。而這個求呢,這個希求心是由信心來的,有了信心才有希求的意思。譬如說你相信作生意能發財,你就去作生意去求財去,是這樣意思。我相信能得無上菩提,那麼你就會有希求心,我想要得無上菩提,這個「希求」就是欲的意思。這個因為有信心,所以你會有希求聖道的願,這是一個原因。第二個是「勝解」,「勝解」是什麼呢?就是因為有勝解,所以你才有信心。這樣子呢,「勝解」是信心的因,「希求」是信心的果,所以清淨意樂就是信,當然這個信不是我們凡夫的人,這是聖人對於佛法的信心。這個「勝解」,就是對於佛法、對於第一義諦有深刻有力量的通達的智慧,叫做勝解。
  那麼這樣說呢,由勝解而有信心,所以佛法的這個信從勝解而來的,由勝解而有信,因信而有希求,因為有信心才會有希求。所以既然說到有希求心,有了勝解,那就表示裡邊已經有了信心了。而這下面這個「淨」就是信,是清淨的信心,當然這是因為已經得無生法忍了,已經得無生法忍,他有無分別智了,而他有希求,有勝解,有清淨的信心,他是與無分別的智慧相應的。「故意樂清淨」,所以他這個清淨的意樂,他這個意樂是特別清淨的,沒有染污,沒有煩惱的污染,這叫做清淨增上意樂。這個清淨增上意樂在勝解行地的時候已圓滿白法,圓滿白法就是做種種功德,做種種功德要有「利疾忍」,不然這個功德做不成,不然這功德做不成。你說你要舉辦一個佛教的集會,不管是什麼樣的佛教裡面什麼樣的法會,譬如說做一個青少年的佛學班的話,你也要有忍,不然這件事你做不成;說我要做一個禪七,你也要有忍。只要是要集會很多人來成就這件功德的時候,你一定要有忍,不然這件事做不成,因為你要所利益的人不是法身菩薩,不是佛,是凡夫,是利益這些凡夫的時候,很難說像你理想的那樣子,所以你一定要有忍。所以「圓滿白法」,表示你一定要有忍,不然的話這個白法不能圓滿。可是這裡邊要有「於自乘,甚深廣大教」,要學習佛法作基礎的,說我要去做種種功德,你要有學習佛法的智慧,你才知道什麼是功德,什麼是罪過,不然不知道,不知道這件事已經做錯了,自己不知道,你要學習佛法。「菩薩於自乘,甚深廣大教」,要經過一番的學習,你才能圓滿白法,你才能知道這個忍是一切功德成就的一個重要條件。這個清淨意樂要有這樣的基礎,而且還要「等覺唯分別,得無分別智」,這才能成就這個清淨增上意樂。什麼叫做清淨增上意樂呢?「希求勝解淨,故意樂清淨」,這是清淨增上意樂的相貌,可見這個清淨意樂可是不簡單的事情。
  「前及此法流,皆得見諸佛」,這個清淨增上意樂還有一個相貌,什麼呢?「前」,這個「前」是站在無生忍這個地方說話,就是得無生忍之前。得無生忍之前,就是那個加行位,得這個煖、頂、忍、世第一的時候,叫做「前」。「此法流」就是現在在這個得無生忍這個時候,得無生法忍這個見道位,見到聖道的這個時候。「皆得見諸佛」,這個「此法流」世親菩薩解釋是在三摩地裡面,在三摩地裡面,就是在禪定裡頭。在禪定裡邊也就是見第一義諦的時候,你見第一義諦是在定裡邊,而不是在散亂心裡面能見聖道的。這個其他的經論上說,這個「流」這個字,「流」者聖道也,是聖道。譬如這個初果須陀洹就叫入流,那個流就是聖道。這個「法流」,就是第一義諦的聖境,也是在三昧裡邊的境界。「皆得見諸佛」,這可見在加行位的時候是能見到十方諸佛的,這個得無生法忍的時候也是能見到十方諸佛的,也能見到佛的。我們在《高僧傳》上也看見有這種事情。所以一個人自己學習佛法,用功修行,「我開悟了,我得聖道了」,你見到佛沒有?這上面有這樣意思。就是得聖道一開始的時候,十方諸佛在三昧裡面出現,在《楞伽經》也有這個話,那麼這叫瑞相,就是你成就了清淨增上意樂的時候有這樣的瑞相,能見到十方佛的,有這個事情,「皆得見諸佛」。
  「了知菩提近,以無難得故」,這是第七個相貌,如果算那個無分別智單獨算一相,那就是第八個相貌,就是得勝利的相貌。得什麼勝利呢?「了知菩提近」,他得無生法忍,成就清淨增上意樂,見到十方諸佛,見佛聞法了,他有這樣的瑞相了,他自己就知道他得無上菩提不遠了。「以無難得故」,他成就了清淨增上意樂,對於修行六波羅蜜廣度眾生的事情不感覺到難,不感覺到難,他有這個殊勝的微妙方便得無上菩提不難,他有這種感覺,所以「了知菩提近,以無難得故」。
  這三個頌來讚歎這個清淨增上意樂的相貌,也就是得無生法忍之後修行六波羅蜜多的相貌,這樣意思。

「由此三頌,總顯清淨增上意樂有七種相:」
  前面是這個頌,這底下用長行來解釋。由此三個頌,「總顯清淨增上意樂有」七個相貌,哪七個呢?

「謂資糧故,堪忍故,所緣故,作意故,自體故,瑞相故,勝利故。」
  「謂資糧故」,就是「已圓滿白法」,這是資糧,修學了很多很多的功德。「堪忍故」,就是那個「及得利疾忍」,有這個堪忍,你能夠容忍,不管遇見什麼境界你的心能忍得住,不衝動。「所緣故」,這個「所緣故」就是「菩薩於自乘,甚深廣大教」,這是「所緣」。這個「所緣」也就是所學習的,這樣意思。「作意故」,這是第四個,第四個就是「等覺唯分別,得無分別智」,這個就是「作意故」,就是觀察,就是修學止觀了,這樣意思。「自體故」,「自體故」就是「希求勝解淨,故意樂清淨」,這個「自體」,就是清淨增上意樂的自體,他本身的相貌。「瑞相故」,就是「前及此法流,皆得見諸佛」,這是得清淨增上意樂的瑞相。「勝利故」,「勝利故」就是「了知菩提近,以無難得故」,你有這樣殊勝的利益。

「如其次第,諸句伽他應知顯示。」
  如前面那個頌的次第,及這裡邊說到其相的次第,那麼互相配合就知道了,就明白了。
  這可見這個「彼入因果」的六波羅蜜多的相貌,可見我們若想要得無生法忍的話,不能只是靜坐修止觀。固然靜坐修止觀這個般若波羅蜜也是重要了,可是還要其他的波羅蜜的幫助。說是我有其他的波羅蜜的幫助,我不修禪定、不學習般若,也是不能悟入法性的,所以一定是六波羅蜜互相助成才能夠悟入法性,這裡面表示這樣的意思。

 第二節、十門分別2
  第一項、長行10
   甲、數
「何因緣故波羅蜜多唯有六數?」
  前面是「總明因果」,這個就是入唯識性的因果,就是六波羅蜜。這以下的第二節「十門分別」,就是有十科來說明這個六波羅蜜多的相貌,來解釋這個六波羅蜜多。這裡面有長行、有偈頌,長行裡面第一段就是「數」,十門的第一門就是「數」,這個六波羅蜜多這個六是個數目。為什麼不是五,或者是七呢?解釋這個六的原因。
  「何因緣故波羅蜜多」唯獨有六個數目?在《大毗婆沙論》上說到四個波羅蜜多,說到四個波羅蜜多。四波羅蜜多就是布施波羅蜜多、戒波羅蜜多。這個戒波羅蜜多裡面包括忍波羅蜜多的,看《大毗婆沙論》上的解釋,但是沒有把忍波羅蜜多標出來。施波羅蜜多、戒波羅蜜多、精進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裡面包括禪波羅蜜,所以四波羅蜜也就是六波羅蜜。那麼也有說十個波羅蜜的,在這個下文有提到,這裡就是單獨的解釋什麼原因只有六個波羅蜜多。這個在經論裡邊談六波羅蜜多的地方特別多,談四個、談十個的地方也是有,但是比較少。說六個數呢,這裡邊無著菩薩說出三個理由,所以是六個波羅蜜多。

「成立對治所治障故。證諸佛法所依處故,隨順成熟諸有情故。」
  這是三個理由,所以說六個波羅蜜多,不多不少,就是這樣。「成立對治所治障故」,這個所治的障,譬如說布施波羅蜜多就是對治這個慳吝的障礙,慳吝;乃至般若波羅蜜多能對治這個愚癡邪知邪見,都有障。那麼六個波羅蜜多能對治這麼多的障礙,所以「成立對治所治障故」,就是六個波羅蜜多就夠了,這樣意思。
  「證諸佛法所依處故」,「證諸佛法」,證悟,證悟諸法實相,這是佛的境界,成就了佛的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無量無邊的功德,這都是佛法。「所依處故」,就是六波羅蜜多是成就佛法的一個因緣。你修學六波羅蜜多,你就能成就佛的功德,那麼在這一個立場上來說呢,也是六個就好了。
  「隨順成熟諸有情故」,這是這個大悲心要去度化眾生。這個「隨順成熟諸有情故」,這個「隨順」應該說是隨順佛法去教導眾生,去化導眾生,隨順佛法的真義去化導眾生,使令眾生善根成熟,得大解脫,這又是一個立場。這個立場就是慈悲心,大悲心,那麼就是在眾生於菩薩於佛這一方面來說,這就是恩德,佛菩薩於眾生有恩,這是一個。
  「證諸佛法所依處」,當然主要是覺悟諸法實相,那就是大智慧境界,那麼就是智德。「成立對治所治障」,就是斷德。這個斷德、智德這兩個功德是自己成就的,對於自己有利益的功德。「隨順成熟諸有情」,是利益一切眾生,對眾生有利益的功德,就是化他;自利利他。三德圓滿就是佛了,三德圓滿就是佛;最初就是這樣修行,乃至最後功德圓滿,所以這個三種功德、兩種利益,包括了由最初的開始到最後的功德圓滿。那麼約這三種義來解釋六波羅蜜多的「六」數,這個無著菩薩真是大智慧,解釋得非常好。

「為欲對治不發趣因故,立施戒波羅蜜多。不發趣因,謂著財位及著室家。」
  這底下就解釋這個「成立對治所治障故」,解釋這一句話。「為欲對治不發趣因故」,這個「對治」就是消滅的意思,消滅,為了想要消滅障礙。消滅什麼障礙呢?「不發趣因」。這個「發趣」怎麼講呢?就是發出離心,想要出離生死,發心出離生死,趣向涅槃。「趣」者向也,想要到另一個地方去叫做趣。到什麼地方呢?到涅槃那裡去,叫做「趣」。那麼這表示現在這個地方不是涅槃,現在這是生死流轉的地方,很苦啊!我想要從這個苦惱的地方跳出來,到涅槃的安樂的地方去,叫做「發趣」。我想要成聖人,想要得涅槃,這是一個願,這是一個願望。這個「不發趣」,我不想要了脫生死得涅槃,這就是「不發趣」。發趣,不發趣。現在這是說「為欲對治不發趣因」,為了消滅我不發心了脫生死得涅槃的這個因緣,那就是障礙我發心修學聖道的因緣,把這個障礙消滅了他,叫做「對治不發趣因」。「故立施戒波羅蜜多」,所以要成立布施波羅蜜多、成立戒波羅蜜多,成立這兩個波羅蜜多。成立了這兩個波羅蜜多,就對治「不發趣因」了。
  什麼叫做「不發趣因」呢?「謂著財位及著室家」。其實人的煩惱是無量無邊的,但是在這裡主要的說出兩件事:一個是財富,財位;一個是著室家,就是這兩個。這個施波羅蜜來對治「著財位」,戒波羅蜜來對治「著室家」,就是對治這兩件事。這個「著財位」,當然就是五欲,色聲香味觸的五欲。這個「位」,剛才我們說過就是爵位,在社會上的地位,總是希望高一點好,那麼這個就是「位」。「位」,其實也就是財,愛著財富、地位,也就是愛著五欲,愛著五欲所以不能夠發出離心,不想要修學聖道,就是這麼回事,就是這樣子。那麼這個發出離心是要放下才可以,現在這裡「著財位」就是自己放不下的地方,這是一個原因。第二個是「著室家」,「著室家」明白一點說就是男女的欲,就是著這個欲,著這個欲就不能修學聖道。那麼現在用這個戒波羅蜜多來對治這件事,來對治這個「室家」的事;用這個施波羅蜜來對治這個「著財位」,這樣子這個「不發趣因」就消滅了,那麼就能夠發趣了,就能夠願意修學聖道,放下塵勞的事情,所以成立施波羅蜜多和戒波羅蜜多,是這樣意思。這個其實世間上的事情都是無常的,雖然有可能一個人前生有一點栽培,今生也可能有些如意的事情,終究是要無常的。所以從無常的這個智慧去觀察呢,應該是能放下,這個「施戒波羅蜜多」也就成就了。

「為欲對治雖已發趣復退還因故,立忍進波羅密多。」
  這是前面解釋這個施戒波羅蜜多所對治的這個相貌是這樣子,現在說到這個忍波羅蜜多、精進波羅蜜多所對治的障礙,是什麼呢?「雖已發趣復退還因」,說這個人他是發心要了脫生死,有這種願,想要得涅槃、想要得聖道,我不願意做生死凡夫了,我想要做聖人,是發心了!發了心以後又「退還因」,又不發心了。為了對治這件事,就是立這個忍波羅蜜和精進波羅蜜。「退還因」,這個「退還因」是什麼呢?

「退還因者,謂處生死有情違犯所生眾苦,」
  發了無上菩提心的菩薩,那麼他就是要廣度眾生,和眾生要有來往的時候也不容易,就是「處生死有情」,在凡夫的世界,流轉生死的這些眾生。「違犯」,他觸惱菩薩,觸惱菩薩的時候,菩薩心裡面就有苦了,「所生眾苦」,這個苦若忍受得了還好,受不了的時候,「我不發菩提心了」,就退了,退心了。「處生死有情違犯所生」起的很多的苦惱,這個生了很多的苦自己忍受不住了,就退了道心,我不發趣了,我不想了生死了。

「及於長時善品加行所生疲怠。」
  這個「及於長時善品加行」,這個「長時善品加行」,這個菩薩若想要弘揚佛法廣度眾生,一方面要廣度眾生,一方面也要充實自己修學聖道,這都不是短時期能畢業的,要長時期地修學善法,長時期地修學善法的。乃至奢摩他、毗缽舍那也不是一天就成就了,要長時期地用功修行,長時期用功修行就有一個問題,「所生疲怠」,自然的就會有疲勞。譬如說要打般舟七,九十天不睡覺,也不臥下來,在那裡老是……立一會兒可以,經行念佛,這是很辛苦的。說是要打禪七,打一個禪七可以,兩個禪七就是會辛苦了,若打七個禪七也不算多,若打三年的禪七可能辛苦,可能是辛苦了!我在香港的時候,有個老法師說是打禪七,一天就是坐了七支香,坐了八支香。那老法師說:只坐八支香,那幾時才能了生死呢?哎呀!這個話說出來不得了!看得出老法師的道力是很高,所以會說出這句話來。若是我們發心,一天坐八支香,坐那麼多,坐三支香就好了!這就是因為就是怕辛苦,「疲怠」,就是疲勞懈怠,疲勞了自然就是要懈怠,所以「長時善品加行」就會懈怠,這是一件事。
  「謂處生死有情違犯所生眾苦」菩薩為眾生說法的時候呢,初開始也可能會用慈悲心說法,但是看到眾生有很多的罪過的時候,就用瞋心說法了,就會有這種事情。說是你是我徒弟,我是你師父,我呵斥你,似乎是也還能講得過去;如果彼此間是同學的時候,你若說法的時候用瞋心,你呵斥人家就是有問題,就是容易引起問題。所以這裡面包括菩薩為眾生說法的時候,看眾生「違犯所生眾苦」,如果你這個菩薩抓不住這個慈悲心的時候,有的時候用瞋心說法就會有反應。如果菩薩還不能夠警覺自己,菩薩這個慈悲心就沒有了。「處生死有情違犯所生眾苦」,這是說一個大概的相貌,其實裡邊的情形就是各式各樣的情形。我們說古代的時候,天台宗智者大師的師父慧思禪師就是有這個問題,那個道士、其他的人下毒藥要毒死他,有這種事情,但是因為他本身有道行,所以毒不死他,很多很多的問題。所以「謂處生死有情違犯所生眾苦,及於長時善品加行所生疲怠」,發無上菩提心做菩薩這是一句話,真實做起來的時候有很多問題。
  為欲對治所生疲怠,「退還因」是什麼呢?就是這兩種原因。一個你自己受到眾生的觸惱的時候,打擊你,那麼這時候你容易退還,退失道心。如果你自己修學聖道的時候辛苦,也容易退失道心。為了這個原因,要成立這個忍波羅蜜和精進波羅蜜,眾生「處生死有情違犯所生眾苦」的時候,你要加強你的忍波羅蜜。「長時善品加行所生疲怠」,其實也是忍波羅蜜,就是要精進不可以懈怠。這個「所生疲怠」要精進波羅蜜,這個精進這裡面也是忍,你若不能忍也就不能精進了。這個經論上常常地說到如理作意、正意念,這個你能成就忍波羅蜜、能成就精進波羅蜜要靠你自己的如理作意。你有如理作意的時候,你就能調整自己,我不可以不忍,我不可以不忍。若懈怠了的時候,他辛苦了就要懈怠,我不來坐禪了,要告假了;你若有如理作意呢,就能加強自己的精進。所以用如理作意來成就自己的忍波羅蜜、精進波羅蜜、施波羅蜜,乃至戒波羅蜜,若沒有如理作意就不行,一辛苦了的時候就容易退,就退下來。

「為欲對治雖已發趣不復退還而失壞因故,立定慧波羅蜜多。」
  「為欲對治雖已發趣」,現在底下就是成立這個禪波羅蜜和這個般若波羅蜜,他們有什麼障礙呢?「對治雖已發趣」,說這個人也覺悟生死是苦,涅槃是安樂的,我要發心出離生死、要得涅槃。等到這樣用功,這樣發了心以後,也就正式這樣採取行動了,「不復退還」,就是也成就了忍波羅蜜和精進波羅蜜,用功修行了,這已經很不容易了,但是「而失壞因」,結果又是把自己的道心破壞了,又失掉了。為了這個原因,要成「立定慧波羅蜜多」,要成立這個定慧波羅蜜多,禪波羅蜜和智慧波羅蜜。什麼原因呢?

「失壞因者,謂諸散動及邪惡慧。」
  這個「失壞因」是什麼呢?「謂諸散動」,就是心裡面常散亂,老是向外攀緣。這件事有一點兒也可能不要緊,但是你若常常這樣做呢,你的道心就容易失掉,就容易失掉。譬如說是這個自己常常坐禪,參加打禪七也好,不參加打禪七自己常常坐禪也好,忽然間有事情去辦事,一辦辦了多少天。這個散亂了以後呢,散亂也能使令你身心疲勞,那麼事情已經辦完了,應該回來修行了,但是回來以後不修行。就是這個散亂了以後,就使令這個道心提不起來,也有這種問題。所以這個在凡位的時候的修行不容易,前面這個「彼入因果」那個地方已經提到,入了聖道以後修行還比較容易,在凡位的時候修行難,這裡面說的其實也就是這個意思。這個你常常的散亂,你心裡面常常為色聲香味觸法在搖動,種種的妄想,就能夠使令你這個正念就失掉。不要說我們沒得聖道、沒得禪定的人,得了聖道、得了禪定的大阿羅漢都怕這件事,都怕這件事,他就使令他這個禪定會失掉。那上面說這個走遙遠的道路,也能使令這個人失掉禪定;會調解人家的糾紛,人與人之間有什麼糾紛了,這個阿羅漢去調解,也容易使令他禪定失掉,這就是散亂的一種事情,這個阿羅漢的禪定都因此而會失掉,都有這種事情。若是我們沒得禪定,平常的人,更是容易失掉道心的,所以「失壞因者,謂諸散動」。從這些事情來看,我們發了無上菩提心是很可讚歎的事情,但是你真實去行菩薩道,還是得無生法忍以後好一點,沒得無生法忍的時候行菩薩道很難。一方面不但是眾生還沒度,先把自己搞垮了,我看是容易是這樣子的,事實上看起來也的確是這麼回事。所以這個「散動」,這是一個「失壞因」。
  「及邪惡慧」,這個邪惡的智慧就是邪知邪見,也能使令自己失掉了道心,不發無上菩提心,我不修行了,會有這種事情。

「如是成立對治所治障故,唯立六數。」
  所以前面這一段就是為了這個「失壞因者,謂諸散動」,來對治這個散動,所以要成立這個禪波羅蜜,成立禪波羅蜜。這個對治這個「邪惡慧」,要成立般若波羅蜜。這個「邪惡慧」分幾種:一種是這個人沒得禪定,沒得禪定他自己也可以靜坐,在那分別,分別出一種邪知邪見來,啊!他自己執著,執著這個,那麼就有了「邪惡慧」。已經成就了禪定的人,他這個分別心特別強,也會分別出來一種邪知邪見的事情,那麼有了這個邪知邪見,他執持不捨,就成了「邪惡慧」。所以從這些事情看出來,我們用功修行一定常常要讀經,你常常要讀一部修多羅,你所相應法,那個法門相應的,與你修行相應的那部經典,你要常常讀。讀呢,就能夠軌範,軌範你的知見。你常常讀《金剛經》也好,常常讀《大般若經》也好,常讀《寶積經》,常讀《華嚴經》、《法華經》也好,《楞伽經》也好,總而言之要讀經。說我也不讀經,什麼波羅蜜我都不要,我就是多靜坐,靠不住,你靠不住,有這種事情的。所以應該為了對治這個邪惡慧,你要修學般若波羅蜜。這個般若波羅蜜,我們現在沒有成就這個聖人的智慧,就是聞思修三慧了,聞思修三慧從那裡來?要從修多羅裡面來,從十二分教,那麼從那裡去學習聞思修,你就有了般若波羅蜜,就能對治這個邪惡慧,才知道這樣是不對的,這也是錯誤了。這是佛這樣說的,我們要按照這樣去學習,所以在沒有入聖位之前,不可以離文字的佛法的。這個在《大智度論》裡面提到這個大菩薩,就是乃至到彌勒菩薩,他還要來佛邊聽法。龍樹菩薩說:你還沒有成佛,你還是有所不足,你還是要向佛學習的,何況沒有到等覺菩薩那麼高的境界?何況你是生死凡夫?怎麼可以說是不離文字呢?怎麼可以這樣說呢?一定要是以修多羅,以聖言量為準,一定是要這樣。所以「失壞因者,謂諸散動及邪惡慧」,這樣子來成立禪波羅蜜、成立這個般若波羅蜜,來對治這個失壞因。
  「如是成立對治所治障故,唯立六數」,前面這一大段這裡結束,成立這個「對治所治障」,就是成立能治的六波羅蜜來對治所治障故,「唯立六數」,就是只是成立六個數目的波羅蜜,就正好,不多不少,就可以了。

「又前四波羅蜜多是不散動因,次一波羅蜜多不散動成就。此不散動為依止故,如實等覺諸法真義,便能證得一切佛法。如是證諸佛法所依處故,唯立六數。」
  前面是「成立對治所治障故,唯立六數」,這以下是第二個原因「證諸佛法所依處故」,成立六波羅蜜多。這是什麼道理呢?這個「證諸佛法」,的確是以般若波羅蜜是最重要的,你沒有般若波羅蜜你不能夠得悟聖道,得悟第一義諦的,但是單獨般若波羅蜜還不行。所以這裡面從頭說,「前四波羅蜜多是不散動因」,布施波羅蜜、戒波羅蜜、忍波羅蜜、精進波羅蜜,這四個波羅蜜多是不散動的條件,使令你心能靜下來,所以這個布施、持戒、忍辱、精進能使令你內心寂靜下來,能夠不散動。
  「次一波羅蜜多不散動成就」,這一句話這個印順老法師的解釋是指般若波羅蜜說,這個般若波羅蜜多是不散動所成就的功德,就是禪波羅蜜所成就的,是禪波羅蜜所成就。那麼這麼講也有道理,如果說「次一波羅蜜多不散動成就」,前四波羅蜜多是不散動的因緣,所以「次一波羅蜜」這就是禪波羅蜜,禪波羅蜜多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這個不散動成就了,就是禪波羅蜜多,這樣講。「此不散動為依止故,如實等覺諸法真義,便能證得一切佛法」,這般若波羅蜜就成就了,這樣講我看也是可以。
  「此不散動為依止故」,此禪波羅蜜能令你心不散亂,不動亂,以此為依止處,這個「依止」是安住的意思,安住在禪定裡邊你的智慧就有力量了。「故如實等覺諸法真義」,你就能夠如諸法實相的真實性去覺悟「等覺諸法真義」,這個相等的覺悟,如果他本身是二,你覺悟是三,那就不等,就是不平等;如果本身是一,你說是二也不行;他本身是三,你說是二也不行,就是一定要相等。相等地覺悟了諸法真實義,這是大智慧的功能,「便能證得一切佛法」了。這樣說呢,主要是般若能夠「等覺諸法真義」,但是要有不散動為依止。這個禪的不散動,要靠前四波羅蜜多的不散動因才能成就禪波羅蜜,成就了禪波羅蜜為依止才能般若波羅蜜多才能成立,這時候才能覺悟,才能證悟諸佛法。
  「如是證諸佛法所依處故,唯立六數」,所以只立這六個數,不需多也不用少,就正好,那麼這是約證悟佛法來說。前面是對治障,這裡是成就佛法;那個是破惡,這個是生善,生第一義善,約這兩個意思來解釋。

「由施波羅蜜多故,於諸有情能正攝受;由戒波羅蜜多故,於諸有情能不毀害;」
  這底下是第三個理由,第三個理由就是「隨順成熟諸有情故」,約這個意思來解釋這個六波羅蜜這個六數。「由施波羅蜜多故,於諸有情能正攝受」,這個菩薩發大悲心教化眾生,那和眾生建立了良好的關係,你才能夠教化。如果大家都成了怨家了,那是不能度化眾生的。怎麼樣才能建立良好的關係呢?「由施波羅蜜多故」,你一定要有施,布施,或者是財的布施,或者是法的布施。這樣子「於諸有情能正攝受」,那對於所接引的眾生,你才能接引他來到佛法裡面來,這個「攝受」有個接引的意思。接引的意思呢,但是有的經論上說到折伏,攝受和折伏是相對的。譬如說這個眾生他的心性是很柔和的,那麼就可以攝受他;如果他是很強暴的,作惡事的,要折伏,折伏他。那麼這是菩薩度化眾生的兩個態度,這兩個態度都是接引眾生的,但是攝受的比例應該是多數的,折伏應該是少數的。這裡是說用這個財布施、用這個法布施來接引眾生,眾生本身或者是有什麼困難,你能救護他,安慰他,安慰他的心情,解除他的困難,那麼彼此間就建立了很好的關係,這樣子你才能夠來利益他,所以叫「能正攝受」。
  「由戒波羅蜜多故,於諸有情能不毀害」,這個菩薩要度化眾生,菩薩本身一定要持戒,菩薩本身要持戒,持這個或者是五戒,或者是八戒,或者是比丘戒,或者菩薩戒,應該是持菩薩戒,那麼能不殺、不盜、不淫欲、不飲酒很多的戒。你若有了這樣的戒波羅蜜多的關係,「於諸有情能不毀害」,你不會去傷害一切眾生的,因為你不殺、不盜嘛,沒有殺害眾生的事情,所以對於眾生不會有毀害。你想度化眾生,如果你不持戒,你就會傷害到眾生,那就不能度眾生了。所以菩薩為了度化眾生,一定布施波羅蜜多,還要有戒波羅蜜多才可以。

「由忍波羅蜜多故,雖遭毀害而能忍受;」
  說是你發菩提心度化眾生,你能持戒不殺害眾生,但是眾生不管你那一套,眾生還可能會來傷害你的,那怎麼辦呢?菩薩還有辦法,「由忍波羅蜜多」的關係,雖然遭受到眾生的毀害,「而能忍受」,菩薩能夠容忍,能容忍這件事,而不計較這件事,不介意這件事,所以和眾生還是無障礙的。這個菩薩若能這樣做呢,菩薩不傷害一切眾生,眾生傷害他他能忍受,照理說應該是感動了,菩薩這種德行能感動了眾生的愚癡,所以對於眾生應該是能度化的。

「由精進波羅蜜多故,能助經營彼所應作。」
  這個眾生也可能受到菩薩的感動,也能相信佛法了,也可以修學聖道。但是有的眾生力不從心,想要做做不來,那麼菩薩有精進波羅蜜多,「能助經營彼所應作」,能幫助他去經營他所作的事業,能幫助他作事。那麼使令他所計劃做的事情容易成就,那麼這個眾生得到菩薩的恩德更多了,更能容易接受菩薩的教化了。這個菩薩要有這種功德,真是菩薩的偉大在這裡可以看出來。

「即由如是攝利因緣,令諸有情於成熟事有所堪任。」
  前面這是四個波羅蜜多,這四個波羅蜜多在這裡做一個結束。「即由如是攝利因緣」,即由前面這四個波羅蜜多能攝受眾生、能饒益眾生的關係,能對眾生有所利益,能夠接引他來到佛法裡面來。「令諸有情於成熟事有所堪任」,這樣做的結果,眾生是怎麼樣的情形呢?「令諸有情於成熟事」,於這個解脫生死的大事「有所堪任」,就是善法可以成熟了。就是像這個,譬如說做飯,這個米是生的,你把他做熟了,熟了就是可以用了,可以吃了。原來的眾生這個身口意你想讓他學習佛法很難很難的,但是由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這四個波羅蜜多,和眾生的關係逐漸地感化,到這個時候好像這個飯成熟了可以吃了,就是眾生這個身口意比較調柔了,他可以修學佛法了,能達到這個程度了。

「從此已後,心未定者令其得定,心已定者令得解脫,於開悟時彼得成熟。」
  這個眾生被菩薩的教化成熟了,這個信心增強了,有所堪任了,能夠發心修學佛法了,「從此已後,心未定者」,眾生心還沒有能夠寂靜下來,「令其得定」,你可以開導他去令他學習奢摩他,令他心靜下來。這個地方,心要定,其實總起來說呢,心裡面煩躁,心裡面老是要攀緣,就是因為欲的關係,因為欲的關係這就是這樣子。心要定呢,一定欲要輕,不一定是斷欲,但是欲要輕才可以,不然的話心很難定,很難定下來。「心已定者令得解脫」,說是這個人他心能夠安靜下來,能定下來,「令得解脫」,要使令他學習般若,學習佛法的般若波羅蜜,他就可以得聖道了,可以得解脫生死了。「於開悟時彼得成熟」,這個學習般若令得解脫這件事,就是「於開悟時彼得成熟」,他就學習佛法,從聞思修的學習中,他心裡面的智慧漸漸地增長,就得開悟;得到智慧、得到佛法的般若了,他就明白了。「彼得成熟」,這個時候他就善根成熟了,可以得解脫了。就是要學習,從聞思修上的學習,他就可以得成聖道了,那叫做「令得解脫」,是這樣子。

「如是隨順成熟一切有情,唯立六數,應如是知。」
  這是結束這第三段;證悟諸佛法故,成立六數。「如是隨順成熟一切有情」,我剛才解釋隨順聖道,也可以說是隨順眾生,隨順眾生他就逐漸地教化呢,善根成熟了。這個隨順一切有情、成熟一切有情,從這個立場來講呢,「唯立六數,應如是知」,這個波羅蜜立六個,立六個數就好了,也不需要多,也不要少。「應如是知」,應該這樣知道就好了。

   乙、相2
    一、六種最勝
「此六種相云何可見?」
  第五章是「彼入因果」,這一大章裡面第一科是「總明因果」,第二科是「十門分別」。「十門分別」裡面第一科是「長行」,「長行」裡邊一共有十大科,第一科是「數」,為什麼是六波羅蜜多,而不是五也不是七?在前面以三個理由說過了。這以下是第二科「相」。
  「此六種相云何可見」,此六波羅蜜多的相貌我們怎麼樣才能夠知道他是菩薩的六波羅蜜多?因為世間上其他的不是佛教徒也有這六種事情,也可能有這六種事情,或者聲聞、緣覺是佛教徒,那他也有這六種功德的,那麼菩薩的六波羅蜜多的相貌是什麼樣子呢?

「由六種最勝故:」
  因為菩薩他所學習的波羅蜜多有六種殊勝的相貌,不是凡夫,不是聲聞緣覺所能及的。

「一、由所依最勝,謂菩提心為所依故。」
  第一個是「所依最勝」,就是學習六波羅蜜多所依止的,所依止的是什麼呢?就是最殊勝的無上菩提心。這無上菩提心是菩薩修習六波羅蜜多的一個發動的地方,那麼這個地方就是無上菩提心。就是為什麼菩薩要去修學六波羅蜜呢?是為得無上菩提的關係,所以他所依止的無上菩提是最殊勝的,不是凡夫也不是二乘所有的,所以能超過了世間的凡夫、超過二乘人的,所以叫做「所依最勝」。這個「菩提心」,就是發無上菩提心,發無上菩提心我們是常常地說這句話的,但是這個在經論裡邊對於這件事是有具體的說明的。通常說菩提心是分兩種:一個世俗的菩提心,一個是勝義的菩提心。世俗的菩提心怎麼講呢?就是我們是個生死凡夫,我們不願意做生死凡夫,想要成佛,這個時候從自己的誠懇心裡面發出來一個堅定的意願,我要成佛,那麼這是世俗菩提心。第二種是已經得無生法忍的人,他的無上菩提心是勝義菩提心,那個是聖人的境界了。
  這個世俗菩提心在經論裡面是有個文句的,有個儀式的,就是自己經過一個時期的學習佛法,在內心裡面一個時期的醞釀,忽然間感覺到我要這樣子,於是乎他要在他的親教師那裡,就是塢波陀耶那裡,那麼他要當然是應該是三頂禮,然後跪在這個親教師那裡,他對這個親教師說:「長老憶念,我如是名」,我叫這個名字,我某某人。「從今日始」,就是從今天開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欲饒益諸有情故。從今已往,凡我所修布施、持戒、忍辱、正勤、靜慮及慧,一切皆為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我今與諸菩薩(摩訶薩)和合出家,願尊證知我是菩薩」,說三遍。這個文是出在《顯揚聖教論》上面,這上面就是發無上菩提心,和出家人在一起,這個事情就是這樣子。我再念一遍:「長老憶念」,就是我們通常說「大德一心念」這個意思一樣。「長老憶念,我如是名,從今日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欲饒益諸有情故。從今已往,凡我所修布施、持戒、忍辱、正勤、靜慮及慧,一切皆為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我今與諸菩薩(摩訶薩)和合出家,願尊證知我是菩薩」,說三遍,一拜而起。
  那麼發了無上菩提心了,他就要修學六波羅蜜,我們通常這個發無上菩提心的時候,是別人告訴你,你念:「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是發菩提心了。這不算數!這個只是就這樣學一學就是了,這裡說發菩提心是自己經過一個時期的學習佛法,在自己的內心裡面感覺到我不願意作凡夫,我也不想做阿羅漢,我要成佛,是自己從誠心裡面發出來一個意願,發這個真誠的意願,這個時候可以名之為發菩提心了,是這樣意思。那麼發了無上菩提心了,那麼這個人就是菩薩了。發了無上菩提心,他受五戒,五戒就是菩薩戒;發了無上菩提心,受了比丘戒,比丘戒也是菩薩戒。發了無上菩提心,當然也還是受菩薩戒,那麼這個人就是大菩薩了。
  大菩薩的時候,他就是常常地要修學六波羅蜜,修學六波羅蜜的。這樣的由菩提心為依止,而去修學六波羅蜜,這個六波羅蜜是最殊勝的,所以叫「由所依最勝,謂菩提心為所依故」。若是其他的人,其他的世間上的人,他沒有發無上菩提心,他要去做利益眾生的事情的時候,做一般的社會的慈善事業也好,他的動機在那裡?動機在什麼地方?可能好的動機就是,「哎呀,你沒有衣服穿,我送你衣服」,就是有這麼一點同情心而已,就是令你得到世間上的福利,就是這樣子而已,這還是好一點的。若是佛教徒,有了出離心的佛教徒,那他可能是:「願以此功德,令我能夠知苦斷集,證滅修道;我得阿羅漢果,使令我得阿羅漢果」,那這就是更高一點的了。但是這還是只能夠自己在佛法裡面有成就,而不是普度一切眾生齊成佛道的,所以這個「所依最勝」這是大菩薩境界。

「二、由事最勝,謂具足現行故。」
  發了無上菩提心,就有了行動了,那麼「由事最勝」。怎麼叫做「由事最勝」呢?「謂具足現行故」,就是譬如說修這個布施波羅蜜多,這個菩薩他這個世間的財富他能夠去布施給一切眾生,就是他內裡面的他的生命都可以布施給一切眾生,是能「具足現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都是特別圓滿的,所以叫做「具足現行故」。但是我們去讀《華嚴經》、讀《法華經》、讀《大般若經》,讀這些經論上看,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是大智慧人,不是平常人,他要去度化眾生的時候,有所布施或者做什麼,都是很智慧的境界,不是我們一般人的心情,不是這種意思的。

「三、由處最勝,謂一切有情利益安樂事為依處故。」
  「由處最勝」,就是所饒益的地方,他修學六波羅蜜多是利益誰呢?「謂一切有情利益安樂事為依處故」就是怨親平等地利益他們,所以叫「一切有情」。這個「利益安樂事為依處故」,這個「安樂」是指現在說,菩薩有這樣的行動,行六波羅蜜利益眾生,對於他現在能得到安樂,而這件事將來還能得到利益的,就是這個生命以後他還是能得到利益的,所以這個「安樂」是現在,「利益」是將來。就是有的人做的事情只是現在,只是現在得到一點利益,將來沒有什麼利益。譬如說是你餓了,我給你飯吃,這是現在得到一點利益,將來恐怕不行。所以菩薩的想法就是看的很長遠,看的很長遠的,因為眾生的苦惱我們通常所覺悟到的就是大寒大熱,唉呀!這個受不了,苦惱。或者有病痛了,這是苦惱的事情。其實若按菩薩的大悲心、般若智慧的觀察,眾生苦惱的原因是他內心的煩惱,不是我沒有衣服穿這個苦惱,這個苦惱不是根本的,根本的苦惱是你內心的執著心,是你的煩惱,所以菩薩要度化眾生就想到這個根本的這個地方,要給你智慧。給你智慧,當然也會在生活上也可以給你安慰,但是菩薩他的心情,你生活上得到了救濟,但是你內心裡面的苦惱的原因沒有除掉,苦惱還是不能消滅的,還是不能消滅的,問題還是不能解決的,所以這個「利益安樂」他是看得很長遠。譬如我們現在自己觀察自己,我們所做的事情是對現在的生活上有利益,是對將來也有利益呢?來生也有利益嗎?我們若這樣想一想呢,我們應該怎麼處理事情?所以這個菩薩「由處最勝,謂一切有情利益安樂事為依處故」。

「四、由方便善巧最勝,謂無分別智所攝受故。」
  這個「方便」在這裡來說呢,可以說是行動。你做這樣行動的智慧,「善巧」是智慧,你做這樣事情的智慧,用這樣的智慧來做這件事,這個智慧是最殊勝的。他用什麼智慧來作這件事呢?「謂無分別智所攝受」,這個「攝受」在這裡說,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這個加持,或者用這個字解釋也可以,用無分別智來加持這件事的。這個「無分別智」怎麼講呢?這個「分別智」、「無分別智」,應該是這麼說。這個「分別」,分別心呢,通常我們說我們的心情……譬如說拿這個布施波羅蜜,總是有布施的財物、有施者、受者,這三方面具足了,那麼稱之為布施。但是我們分別,我是能布施的,你是接受的,還有一個財物,這樣的分別呢,這個布施這是一般的境界。現在菩薩是「無分別智」,這個施者也不可得,受者也不可得,財物也不可得,沒有這種分別心,用這樣的智慧來做這件事,這叫做「方便善巧最勝」。這個「無分別智」我們前文也提到過,這是聖人的境界,得無生法忍的聖人,得無生法忍的菩薩他才有這種智慧,他用這個智慧去行六波羅蜜的,行這個施波羅蜜的,所以叫做「無分別智所攝受故」,這是大菩薩境界,是聖人,所以這個功德是特別殊勝了。

「五、由迴向最勝,謂迴向無上正等菩提故。」
  這是第五個最殊勝的理由。「謂迴向無上正等菩提故」,前面是「由所依最勝」,是他最初行六波羅蜜一開始的時候先是發了無上菩提心了的,那是最初的動機。這裡是你每一樣做什麼事情的時候,他要有「迴向」,做一樣功德的時候他有「迴向」。「迴向最勝」,最殊勝,什麼呢?「迴向無上正等菩提故」,就是願以此功德得無上菩提,而不是說是得到人天的福報的,也不是得阿羅漢果的,「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齊成佛道的,所以叫做「迴向無上正等菩提故」。這個前面的「方便善巧最勝,謂無分別智所攝受故」,那麼這應該是回向真如的意思,回向真如;前面這個由「處最勝,謂一切有情利益安樂事為依處故」,那是回向眾生。回向眾生、回向真如、回向無上菩提。

「六、由清淨最勝,謂煩惱所知二障無障所集起故。」
  這個「迴向最勝」,剛才這樣的解釋是單指菩薩自己內心的回向,回向無上菩提。但是在菩薩的心情裡面也是願意和一切眾生齊成佛道的,所以也應該包括在勸導眾生也發心願成無上菩提的,也應該有這樣意思。不過這是要菩薩的智慧,他或者這樣做,或者沒有表現出來也可能的。
  「六、由清淨最勝,謂煩惱所知二障無障所集起故」,第六個是「清淨最勝」,就是由無上菩提心來推動這件事,由無分別智來做這件事。可是究竟地說呢,菩薩另外還有一個清淨的最殊勝,「謂煩惱所知二障」,這個煩惱障和所知障,這兩種煩惱是「無障」,沒有這兩種障。「二障無障」,沒有這兩種障了,這個時候這是成佛的境界。成了佛的人,他心裡面也沒有煩惱障、也沒有所知障。「所集起故」,由這樣的清淨心來集起六波羅蜜,來饒益一切眾生的,所以這個六波羅蜜是太清淨了,是太殊勝了,不是凡夫和二乘所能及的,這是第六。
  這是「由六種最勝故」,這是大乘菩薩修行六波羅蜜多的相貌,由六種相應的六波羅蜜。

    二、四句分別
「若施是波羅蜜多耶;設波羅蜜多是施耶?有施非波羅蜜多,應作四句。」
  前面說六波羅蜜多的相貌,這底下還指相貌,叫「四句分別」。說是我們一個人也肯去修學這個布施,這個布施是波羅蜜多嗎?「設波羅蜜多是施耶」,是布施嗎?這是提出兩個問題。這底下回答,「有施非波羅蜜多,應作四句」,應該說成四句,這個問題就是解答了。
  「有施非波羅蜜多」,說是有的人也願意做慈善事業,救護一切眾生的苦難,但是不一定是波羅蜜多,因為什麼呢?因為他沒有這六種最勝,那他就不是波羅蜜多。這樣說連阿羅漢,小乘佛教學者都包括在內了,小乘佛教徒所修的布施、持戒……這六種還不能稱之為波羅蜜多的。「有施非波羅蜜多」,就是因為沒有這六種最勝的相應。那麼「是波羅蜜多」而不是施,就是你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有六種最勝的相應,就「是波羅蜜多」,但是不是施,因為他是持戒、忍辱、精進……這五個。那麼有「是施」又是波羅蜜多,就是修布施的時候,有這六種最勝的功德的相應,就是也是施也是波羅蜜多。有的呢,也不是施也不是波羅蜜多,那就是這個持戒那五法沒有六種最勝的相應,那就是不是波羅蜜多也不是施,這麼四句。那麼這個施做這麼四句,這個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也是做這麼四句。而菩薩的六波羅蜜多,就是又是波羅蜜多,又是六法,那就是最殊勝的六波羅蜜了。

「如於其施,如是於餘波羅蜜多,亦作四句,如應當知。」
  如其所應,應該明白了,是這樣意思。

   丙、次第
「何因緣故如是六種波羅蜜多此次第說?謂前波羅蜜多隨順生後波羅蜜多故。」
  這是第三個「次第」。第一是「數」,第二是「相」,第三個是「次第」。什麼原因「如是六種波羅蜜多」這樣的次第而說?先說布施,而後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呢?怎麼這樣的次第呢?這個六波羅蜜多裡邊而先說布施波羅蜜多,先說布施,而後才說持戒。「謂前波羅蜜多隨順生後波羅蜜多故」,就是成了這樣的次第了,是這樣意思。這個六波羅蜜多裡面,這個布施比較容易做到,所以容易的先說,難的就是在後,是這樣意思。
  在這個《入中論》,《入中論》上面說出來一個理由,這個六波羅蜜多先說布施波羅蜜多的一個理由,那個上面說是有四句話:「彼諸眾生皆求樂,若無資具樂非有,知受用具從施出,故佛先說布施論」,這個《入中論》上說出這麼個理由來,說這麼個理由要先說布施這個理由。「彼諸眾生皆求樂」,彼一切眾生,不管是哪一個眾生,他都是希求安樂自在的,不願意苦惱。這個什麼苦惱呢?就是饑渴,饑餓或者渴,這都是苦惱,有病痛是苦惱,餓渴病痛,各式各樣的這些不如意的事情是苦惱,那麼怎麼樣才能遠離這樣的苦惱呢?就是要有飲食、要穿衣服、要有醫藥、要有住處。衣服、飲食、臥具、醫藥,要有這些事情,我們才能夠解除這些饑渴、病痛種種的苦惱。而這衣服、飲食、臥具、醫藥這些東西,有這些因緣的時候,我們就生活得安樂了一點,而這些因緣從哪裡來呢?「彼諸眾生皆求樂,若無資具樂非有」,若沒有衣服、飲食、臥具、醫藥就沒有樂,那麼這些安樂的資具從哪裡來呢?「知受用具從施出」,這個佛陀大智慧,知道這個衣服、飲食、臥具、醫藥這些東西「從施出」,從布施來的,「故佛先說布施論」,所以佛先說布施波羅蜜,讓你對於其他的眾生生活困難,衣服、飲食、臥具、醫藥你要布施給他,令他生活安樂,你將來的生活就安樂了,「故佛先說布施論」。這個布施是因為我們要生活安樂,要布施,這個《入中論》上說出這麼個理由來。
  這個也是在六種波羅蜜多裡邊,布施比較容易做,所以先說布施。這個常常做布施,而後就有可能發心持戒,就能發心持戒了。這個當然最初能夠相信佛法,多數是從善惡果報上生信心,感覺到這樣的說法是合道理,做善有善報,做惡有惡報,那麼我做善不要做惡,我行的布施將來會得到大富,這樣子我就可以做功德,布施。持戒呢,進一步持戒,持戒也就是比布施是難一點,布施是偶然的我也可以做一做,不是長時期,那麼當然也是隨人的意了。這個持戒是個長時期的事情,不應該做的事情不要做,就感覺到不自由,這就難一點。可是若聽說持戒能得尊貴身,得人間天上尊貴的身相,喔,這也是很好,那麼就會發心持戒。布施、持戒,常常持戒呢,也就可能會忍辱。智慧增長了,就不和人家計較什麼事情,就能夠忍辱;有什麼毀辱的事情,心裡面不介意,不介意這件事。我又想起來韓信這個人,我看這個韓信的傳,他以前是常忍辱的,受胯下之辱怎麼怎麼地,他就一直地向前進,當他最後不忍辱的時候他就垮台了,看韓信的傳我看就是這樣子。那麼佛教徒,佛先告訴我們了,我們社會上的事情,若讀書呢孔孟之道也提到這些事情,也可能會學習。我們多讀古人書,多讀好書,也能接觸到這樣的智慧的語言,人不要同人家鬥爭,要忍辱。可是世間上的書說這種語言的地方也不是很多,你不時時能見到的,唯獨佛法裡面時時能看到,能開示我們要忍辱。憑我,受你的毀辱?我怕你嗎?很容易地就會生出這個分別心,很容易的。但是你若學習佛法,就不是,我受你的毀辱,多謝你考驗考驗我,不是很好嗎?所以學習忍辱是應該。布施、持戒、忍辱,能夠忍辱這是要有智慧的,然後能夠精進,也就能夠精進了。精進還不是容易的事情,然後修禪定了,然後能修智慧。這個說布施,先修布施呢,能夠把自己的可愛的財富能布施,這一定是一個能耐得住淡泊的人才能夠這樣做。耐得住淡泊的人呢,對於錢能夠容易捨。那麼耐得住淡泊的人也容易持戒,也能夠持戒。所以布施、持戒,逐漸地能夠忍辱,乃至到智慧,所以「謂前波羅蜜多隨順生後波羅蜜多故」。
  這個若是佛法是常提到一件事,要正憶念,就是如理作意,用智慧去觀察思惟,這叫如理作意。這個如理作意,我們從佛法的理論上看,人的生命是快樂的或者是痛苦的,完全是你自己的創造的。我們若想要我們的生命理想一點,更殊勝一點,一定要多做功德。我們若是做了錯誤的事情,將來你的生命就是苦惱。你若是從這一方面去思惟觀察,就是應該積極地做功德,積集地作功德,這樣子我們將來前面是光明的、是幸福的,佛法的理論是自作自受,就是自己創造自己的生命的。所以這個從容易做的功德開始,逐漸地逐漸地增長智慧,逐漸地就會做布施、持戒、忍辱,乃至精進、禪定、智慧。說我做不來,我知道做好,但是做不來,是的,是不容易做,不容易做呢,但是逐漸地增長自己的能力,逐漸地增長自己的能力,做不到的事情也就做到了。其中有一個最明顯的就是智慧和禪定這兩樣事,你智慧增長了,以前認為做不到的事情,現在能做。若多靜坐的人調伏這個狂亂的心的時候,你多少有一點進步的時候,你以前認為做不到的事情,你現在認為能做到,就能。所以這個定和智慧是改造自己的一個最重要的條件,要增長智慧。增長智慧,我現在又說這個分別心的話,尤其是我們出家人,好像把在家居士放在外邊了。常常的讀佛經,讀佛書,常常的讀佛菩薩、阿羅漢的這個著作,你就容易增長智慧,智慧容易增長。容易增長就容易改變自己,改造自己。說我出了家了的時候,我不願意讀書,我不願意讀經,你不願意讀經你的智慧不增長,你的智慧沒有辦法增長的。智慧不增長,你功德也不增長,你不能改造自己,不能改造自己就是不能進步,這是很可惜的事情。其實也應該這樣說,所有的佛教徒都一樣,只要常常讀佛經,你常常閱讀佛經,常常思惟,你的智慧就增長。智慧增長了,你自己就會常常的糾正自己,你的無上菩提的大道就開始進步了。所以「謂前波羅蜜多隨順生後波羅蜜多故」,這是一個解釋。
  其次呢,在這個《大莊嚴經論》說到,「後後波羅蜜多能清淨前前波羅蜜多」。譬如說是這個我能夠持戒,我能持戒呢,你若修布施波羅蜜多的時候,這個戒的力量使令你的布施波羅蜜多得清淨。我以前也說過,譬如說這個人他也能布施,做種種的利益人的事情,但是不持戒,不持戒結果會怎麼樣情形呢?當然不是決定,有可能會變成什麼情形呢?你布施是得大富,結果是什麼呢?到畜生世界去得大富,畜生世界去得大富貴。譬如說是做一個大象,國王非常愛護這個象,給牠對人的待遇還好,這個大象能享受很大的福報。或者現在這個有錢人的狗,享受的也和人差不多,能勝過貧苦人的境界,這就是這麼回事。若是你能夠持戒呢,你又能修布施,那就是來做人或者到天上去享福,那不是好過畜生太多了,所以持戒能使令布施波羅蜜多得清淨,高尚一點,這個持戒。你若能夠忍辱呢,又能使令持戒得清淨,說我發心持戒非常的值得讚歎、值得尊重的事情,但是你若不忍辱,你的戒還不容易清淨,還是不容易清淨的。所以要忍辱,所以忍辱要比持戒還難。那麼又能精進,又能禪定,又能般若,那就成了聖人了。所以後後能清淨前前,也就是後後能生前前波羅蜜多,那麼前前生後後波羅蜜多,後後能清淨前前波羅蜜多,所以如是次第,這六波羅蜜的次第是這樣子。

   丁、訓詞
「復次,此諸波羅蜜多訓釋名言,云何可見?」
  這是第四,甲乙丙丁這個丁,「訓詞」,這個波羅蜜多的名字的解釋。「復次,此諸波羅蜜多訓釋名言,云何可見」,他這個有總名、有別名,「波羅蜜多」是總名,這六個都可以名之為「波羅蜜多」,這是總名。可是每一個「波羅蜜多」有他的別名,這個叫做布施,那個叫做持戒,乃至智慧。所以「訓釋名言」有總名、有別名的不同,你講一講我聽聽,是這樣意思。

「於諸世間、聲聞、獨覺施等善根最為殊勝,能到彼岸,是故通稱波羅蜜多。」
  這是先解釋這個總名,這個菩薩所修的波羅蜜多在一切世間的生死凡夫裡邊,乃至到聲聞緣覺的聖人,他們也都能夠有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的這些善法,在這麼多的人的善法裡邊,菩薩的六波羅蜜多是「最為殊勝」,是最第一的,超過了他們的善法。「能到彼岸」,能由此岸到彼岸那邊去,是最殊勝的。這個世間人修行的這個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頂多在人天裡面享受一點福報,就只此而已。若是阿羅漢和獨覺,辟支佛這些聖人是能到涅槃的彼岸的,他修行這個六波羅蜜能有這樣的殊勝的境界的,「能到彼岸」。但是不能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彼岸,因為他沒有那樣的願,唯有菩薩能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究竟處,「是故通稱波羅蜜多」。若這樣說呢,阿羅漢還沒有到這裡,就不能名之為波羅蜜多了。這是解釋這個總名,這樣說這個「波羅蜜多」翻到中國話是到彼岸,而是最殊勝的意思,最殊勝的名之為「波羅蜜多」。

「又能破裂慳吝、貧窮,及能引得廣大財位福德資糧,故名為施;」
  這底下解釋每一個波羅蜜多的別名。「又能破裂慳吝」,這是解釋這個布施波羅蜜的布施這個名字,這個布施波羅蜜多他有什麼好處呢?「又能破裂慳吝」,這個「慳吝」是我們心裡上的煩惱,你能布施就能夠破除去內心裡面這個「慳吝」的煩惱,不肯幫助別人解決困難,不肯拿出力量幫助別人解決困難,那就叫做「慳吝」。你用這個布施就能破除這個煩惱,破除內心這個「慳吝」的煩惱。這個「慳吝」有什麼不好呢?「貧窮」,是「貧窮」的一個因,「貧窮」是「慳吝」的果。那麼你若能布施呢,就破除去「慳吝」的因和「貧窮」的果了,能有這種作用。
  「及能引得廣大財位福德資糧」,「能引得廣大財位」,你能布施了,不但能破除去慳吝、貧窮,將來你還能得到廣大的財富,地位也高尚了,能夠有這種好處。「福德資糧」,你若在佛法裡面,你有佛法的氣氛,你在佛法裡面做功德,或者你在做功德的時候有佛法的氣氛,回向無上菩提了,那麼你這個廣大財位,得到廣大財位的時候,你這個大福德還有能力引導你向於聖道,所以叫做「資糧」。如果你沒有佛法的氣氛,說我在社會上做了很多功德,不能做資糧,你是做功德了,很多人得到你的好處,你將來也可能得到很大很多的福德,但是就被那個福德迷住了,顛倒迷惑,繼續地放逸而不能向於聖道,沒有這個能力。你若是有佛法的氣氛,同樣的做功德,而那個功德令你有智慧而不迷惑不顛倒,還能有時間學習佛法。雖然是大富人,同樣是大富翁,但是他能拿出時間來學習佛法,他說我有時間。你如果只是在社會上做功德,你沒有佛法的熏習的時候,等到果報來的時候,沒有時間學習佛法。說是你有好朋友引導你來信佛,你來參加打禪七,我沒有時間;參加念佛,我沒有時間,他就是不是資糧,不是佛法的資糧。你若是能夠發無上菩提心了,或者發出離心都好,他能「破裂慳吝、貧窮」,「能引得廣大財位」,還能做聖道的「資糧」,「故名為施」,所以叫做布施。
  我心裡頭有的時候也在想,有些人文章寫的很好,那就是智慧,特別地有什麼事情他有智慧處理事情,能駕御天下的英雄豪傑,他能統治國家,有那種本事。這種人也是做了大功德的,但是就是沒有佛法的氣氛,沒有栽培善根,這是一個很遺憾的事情,很遺憾。所以我們世間上事情,我們用凡夫的眼睛看,哎呀!這個功德很大,很多很多人讚歎。若佛菩薩來看呢,有的是可以讚歎,有的人是苦惱,自己為自己製造苦惱,自己為自己製造苦惱,並不是可以樂觀的;你若用佛法的觀點去看世間上的事情,應該是這樣說的。

「又能息滅惡戒、惡趣,及能取得善趣、等持,故名為戒;」
  現在解釋這個戒波羅蜜多「戒」的這個名字。這個戒法,或者我們受三皈五戒,或者受十善戒,受菩薩戒,或者受這個比丘、比丘尼戒,沙彌、沙彌尼戒,這個戒有什麼好處呢?「息滅惡戒、惡趣」。這個「惡戒」怎麼講呢?就是在印度的外道,他們有惡戒,譬如說這個人他學習狗、學習雞、學習牛,向牛學習,那麼這等於就是一種惡戒。這樣的外道我們在《阿含經》裡面看見,他就有機會來見佛,就問佛,他說他向牛學習、向狗學習、向雞學習,將來能得到什麼好處呢?佛說:「不要說」,你越說不要說,他偏要又問。佛說:「你一定要問,我就告訴你。如果你這個戒持得清淨的話,你將來就是做牛,你將來就做狗,你將來就做雞。如果你若犯戒了,就是下地獄」佛就這麼告訴他,就是有這種,佛這麼說。我以前也說過,為什麼那個人向牛學習,向狗學習,向雞學習,為什麼做這種愚癡的事情呢?這個經論上有說出個原因來,就是這個外道,有的修了禪定有了神通了,有了神通的時候他一入定就看見這個牛死了,看見牛死了,哦!牠生到天上去了,但是他不知道這個牛為什麼能生天,他不知道,那個原因他不知道,他就看牛生天了他就疑惑:喔,牛的行為是生天的原因。於是乎他就向牛學習,告訴他的徒弟,你們都去向牛學,苦也要受,你受這個苦你將來可以生天。他看到一個雞死了,看狗死了,生到天上去了,「哦!是這樣子。這是你們所不知道的」,所以告訴他徒弟,你向狗學習、你向雞學習,就是等於持雞戒、持狗戒,就是這樣子。現在我們學習佛法了,不可以這樣做這種愚蠢的事情,要「息滅惡戒」,要學習佛法的善戒,要這樣子,「息滅惡戒」,另外一種情形呢,就是世間上以殺盜婬妄做職業的人,以殺生做職業的、以偷盜做職業的,各種非法事業做職業的人,他就是得要那樣做,不那樣做也等於就是犯戒了,有這種事情,那也就是惡戒。現在佛說不可以這樣子做這些惡事,我們要學習佛法的善戒,要不殺生、不偷盜,乃至不飲酒,乃至種種的菩薩戒、比丘戒,息滅這些惡戒,那麼這是最光明的事情,最高尚的一種行為。這個你若持佛法所制定的戒,就有這種好處,能「滅惡戒」。
  「惡趣」,「惡趣」是什麼呢?是惡戒的果。你持惡戒,將來就到三惡道去。你若不持惡戒,能持佛法中的戒,就是滅了惡戒也滅了惡趣,就不受這種苦惱的果報。「及能取得善趣」,你若能夠受這麼多佛法的戒,將來一定在人天裡面,能到佛世界去都可以,能得到這樣的好處。「及能取得等持」,這個「等持」就是定,就是三昧。三摩地翻個中國話,翻個「等持」。因為你若是能持戒,你不殺生、不偷盜,乃至不飲酒,不做這些非法的事情,你心安,你心很安。那麼你有這個安的基礎,你才去靜坐,攝心不亂,就容易成就,所以「及能取得等持」。若是你去殺生、去偷盜,你和人說了謊話的時候,造成了人與人之間的衝突的時候,你心就不安,你心不安。或者那些煩惱事情來找你麻煩,你那能修禪定呢?是不能得「等持」。所以戒能增上定,這個原因就在這裡。「及能取得善趣、等持,故名為戒」。
  這個「息滅惡戒、惡趣」是滅惡,「能取得善趣、等持」是生善;這個善法他能滅惡,而同時還能得到一些可愛的果報。這個施波羅蜜也是,戒也是這樣子。

「又能滅盡忿怒、怨仇,及能善住自他安隱,故名為忍;」
  這底下解釋第三個「滅盡忿怒」這個忍波羅蜜,這個「滅盡忿怒」。這個忍波羅蜜就是人所不容易修的,不容易修這個忍,你叫我持戒還可以,叫我布施也可以,叫我忍是很難的。但是這個忍有什麼好處呢?也有好處,能「滅盡忿怒」,使令你的心平靜,不煩惱,沒有這個「忿怒」的煩惱。還有第二個好處,沒有「怨仇」,沒有怨家。你忿怒了的時候,你就製造一個敵人,那就是一個有「怨仇」的一個人,有「怨仇」的人他要找你麻煩,要報仇的。現在滅盡了自家的「忿怒」,也滅除了一個「怨仇」,不結怨與人,你不是很好嗎?這是一個很好的事情。
  「及能善住自他安隱」,這是得到的好處,這個得什麼好處?能善住自身的安隱;你心裡不忿怒,那麼自己很安閑、很自在,你不要動瞋心。有這個引起瞋心的這個因緣出現的時候,你不瞋,不忿怒,自己控制自己,不忿怒,那麼你心裡面很安隱、很自在、很快樂。你可以看一看忿怒的那個人,你自己沒有忿怒的時候,看見別人忿怒的時候,你注意那個忿怒的相貌,你就知道忿怒的時候是苦惱,不忿怒不就是很自在嗎?所以應該不要忿怒。那麼有了問題,有問題你不忿怒,心裡面平靜地來解決這個問題,不要用忿怒來解決問題,不要。
  我以前也說過這件事,我現在還想重說,有人要跟我出家,要什麼條件跟我出家?我說你不要忿怒你就可以出家,你不用瞋心來講話,你就可以出家。我當時說完了,我還感覺到我這個條件是很好,但是後來一想,這個條件太高了,太高,不容易,不忿怒不容易。但是佛是大智慧人,這無著菩薩也是大智慧人,才說出這種智慧的語言,告訴你不忿怒的好處。不忿怒有什麼好處呢?你自己不忿怒,你就沒有怨仇,沒有仇恨的人,沒有仇恨的人你不是很好嗎?
  第二個好處呢,你自己心安隱,自己很自在,這是第二個好處。第三個好處,還令他人也安隱。因為你不忿怒,對方受到你的感動,他也不忿怒,大家都很平安、很自在,就是很快樂,這不是很好嗎?這個經上也說,由忍波羅蜜得三十二相的,佛的三十二相是由忍波羅蜜成就的,所以這個忍是成佛的相好的一個因緣,一種因緣,所以應該忍。
  我剛才說過,有問題的時候,你內心裡面平靜地去處理問題,不需要用忿怒來處理問題。這樣子,你心裡面平靜去處理問題,好過忿怒心去處理問題。你心一衝動,有時候失掉理智,事情就做錯了;若是心理平靜呢,犯錯誤的可能性就少,當然這是要智慧的。你心裡面平靜,智慧也容易發出來,所以應該不要忿怒,應該學習忍,安忍,於苦無動。不如意的事情出現的時候,心裡面不要動。所以從智慧上的觀察,忍有這樣的好處,我們應該學習忍,學習這個忍。就是自己常常的靜坐的時候,常給自己的一個消息,我要學習忍。我們若不靜坐,心裡散亂的時候,我們也可以給自己要求自己學習忍,也可以,但是你靜坐的時候要求自己學習忍,和散亂心的時候自己要求自己不同,不一樣。什麼不一樣?印象深刻一點,你靜坐的時候要求自己。要求自己的時候,這個修習忍波羅蜜的因緣出現的時候,你立刻就想起來我要修忍,那個記憶力強一點,敏感一點,強一點,你這時候就自己看自己,別人在毀辱你的時候,你心裡面不動,也是很快樂的,還是很快樂的,的確是快樂的事情,不動,心不要動。那麼這時候你先知道修忍的功德、不忍的過失,我是願意那個過失呢?我願意那個功德呢?當然應該遠離過失,去爭取功德,自然是應該這樣,那麼就學習這個忍波羅蜜,自己要求自己這樣做。

「又能遠離所有懈怠、惡不善法,及能出生無量善法令其增長,故名精進;」
  這是第四個波羅蜜多,就是精進波羅蜜多。「又能遠離所有懈怠」,這個精進有什麼好處呢?能夠「遠離所有懈怠」,就是應該這個時候去做功德,但是心裡面提不起勁兒,不肯去做,但是若有放逸的事情來了,你的精神就來了,他就肯去做,所以這個懈怠和放逸多數是連在一起的,懈怠、放逸。你若有精進波羅蜜多呢,這還是要有智慧,智慧思推自己我若不做功德,我將來的生命是苦惱的,自己勉強自己不要懈怠,去做功德。我這個時候要靜坐,我這個時候要讀經,我這個時候要拜佛,我這個時候去做利益人的事情去,不懈怠。那麼不懈怠呢,也就不會做這些「惡不善法」,「不善」就是惡,做這些傷害他人的事情也不要做。這個「懈怠、惡不善法」,「惡不善法」有兩種:一種是沒生起的時候,要生起還沒生起,把他停下來,這是一種。第二種呢,已經生起的惡不善法要消滅他,要息滅已經生起的惡不善法,要把他停下來。沒生起的不要生起,已經生起的要停下來,要改善自己,要這樣子。
  「及能出生無量善法」,由於精進的關係,他就能夠發動種種的功德,或者別人發動種種功德的因緣,讓我去合作,我馬上去同你合作做種種功德,或者自己發動一些善法的因緣做種種功德,所以「及能出生無量善法」。「無量善法」也分這兩類:一個是沒生起的應該生起,已經生起的「令其增長」,使令他增長,增長廣大。那麼就像人發財的時候越多越好,財富越多越好,那麼就是你的善法功德也是越多越好,所以就是「及能出生無量善法令其增長,故名精進」,這就是三十七道品裡邊那個四正勤的意思,那麼這個四正勤就是精進波羅蜜多。這個做功德這件事,第一次做的時候難一點,勉強一點,第二次就容易一點,第三次更容易,久久了做善事成了習慣了,那麼你的功德就是越來越多。

「又能消除所有散動,及能引得內心安住,故名靜慮;」
  這是說這個靜慮波羅蜜多,靜慮波羅蜜多怎麼解釋呢?「能消除所有散動」,那麼就能消除內心的動亂,心裡面攀緣種種的境界,散亂,能把他消除去,使令內心沒有這些散亂這些不善法。「及能引得內心安住」,那麼你修學禪定呢,他慢慢地就成就了,這個內心明靜而住就會得輕安樂,或者得種種禪定,或者得種種神通,有這麼多的功德,「故名靜慮」。那麼這個靜慮的功德是更殊勝了,這是靜慮的這麼樣解釋。

「又能除遣一切見趣、諸邪惡慧,及能真實品別知法,故名為慧。」
  這是說這個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這個智慧他有什麼好處呢?「又能除遣」,說這個菩薩他又能夠破除去「一切見趣、諸邪惡慧」。這個「見趣」,就是各式各樣的邪知邪見,叫「見趣」。在前面說: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這五種見。這個邪知邪見他就是一定是「趣」,這個「趣」者有所去也,向一個地方去,當然這就是在生死裡面流轉,有邪知邪見就是這樣子。「諸邪惡慧」,還有其他的種種的邪惡的智慧。這個「見」這個字有個執著的意思,執著。他有所見的時候,認為這是最正確、最殊勝的,他執著這件事,叫做「見」。這個「慧」是觀察決斷的意思,他這樣觀察,觀察這件事是這樣子,從這一方面名之為慧,從執著那一方面叫做「見」。在經論上說呢,慧和見實在是通著的,是相通的,但是印順老法師他的解釋似乎是兩回事,見是見,慧是慧。「又能除遣一切見趣、諸邪惡」的智慧,能滅除去這些邪知邪見,就是這樣意思。
  「及能真實品別知法,故名為慧」,這個「真實知法」、「真實品別知法」,分這麼兩個意思。「真實知法」,就是能見到諸法實相,這是智慧,這是佛法的智慧。那麼你常能夠學習佛法,按照佛法去修行去,你就會成就這個真實的智慧,這就是根本無分別智了。「真實品別知法」就是後得智,就是「品別」就是一類一類的,「品」者類也,一類一類的,彼此不同的叫「別」,這樣子去通達一切法的差別相的,那麼就是後得智。現在這裡說這個智慧就分這麼兩種:一個根本智,一個是後得智。你成就了這樣的智慧,你就不會犯錯誤,不會犯錯誤,那麼就是達到聖人的境界是大安樂、大解脫的境界,所以叫做慧。如果沒有智慧的時候,你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也都是糊塗境界。你若有了智慧,有佛法中的智慧,布施也是波羅蜜,持戒也是波羅蜜,乃至禪定也是波羅蜜,智慧也是波羅蜜,所以智慧是非常重要的。這是解釋這個六波羅蜜的名字,總名、別名。

   戊、修習2
    一、總辨五種修
「云何應知修習如是波羅蜜多?」
  這底下是「修習」,這個波羅蜜多這樣的好,那麼我們怎麼樣去修學呢?怎麼樣去學習這件事呢?這件事我們應該怎麼樣做法呢?這底下說這件事。這裡分兩科,第一科「總辨五種修」。

「應知此修略有五種:」
  這個修六波羅蜜有五種修習的方法。

「一、現起加行修,」
  就是你要現出來實際的行動去修六波羅蜜多。譬如說我這個時候我要學習般若波羅蜜,那就是要聞思修,在佛法的經律論上你要聞思修就可以得到佛法的智慧。你自己要主動地來做這件事,叫做「現起加行」,這樣意思。或者禪波羅蜜、精進波羅蜜、忍波羅蜜、戒波羅蜜、施波羅蜜都是,自己主動地來做這件事,這叫做「現起加行修」。

「二、勝解修,」
  這個「勝解修」,也還是要學習經律論,與六波羅蜜相應的經律論你去學習,你才能對於這個六波羅蜜有深刻的信解,你才知道怎麼樣修這個布施波羅蜜,乃至到怎麼樣修習這個般若波羅蜜,你也會引起很強烈的意願,我歡喜修六波羅蜜,這叫做「勝解修」。修這個六波羅蜜能得到什麼樣的功德、不修六波羅蜜有什麼樣的過失,都在這裡邊。你完全學習達到了一個程度的時候,你就會有勝解,自己歡喜願意去這樣做,有深刻的信解,所以叫「勝解修」。

「三、作意修,」
  就是前面說的愛重作意、隨喜作意、欣樂作意,那三種作意叫「作意修」。

「四、方便善巧修,」
  前邊那個「方便善巧」就是無分別智,由無分別智來修這六波羅蜜,這就是能離相的修六波羅蜜。我們若沒有這種「方便善巧」的無分別智,我們就是執著有相,我有禪定,我能夠有般若的智慧,就有這些分別。有了這些分別的時候,就自己給自己作障礙了。若有「方便善巧」的智慧,就能離一切相,就沒有這個障礙了,就轉成無漏的了。

「五、成所作事修」
  這是第五個,叫做「成所作事修」。這五種修在這裡是把這個名字標出來,這下面就解釋。

「此中四修如前已說。」
  就是第五個除外,前面那四個在前面已經講過了,現在這底下就解釋這個「成所作事修」。

「成所作事修者,謂諸如來任運佛事無有休息,於其圓滿波羅蜜多,復更修習六到彼岸。」
  這個解釋這個「成所作事修」,怎麼講呢?「謂諸如來」,這是說十方世界一切的佛,「任運佛事」,佛修這六波羅蜜的時候是「任運」的,就是不需要去努力,不需要去分別,就自然地就能去做六種功德,叫做「任運」的「佛事」。這個「佛事」,這件事是佛作的,所以叫「佛事」。或者這件事作了,能令眾生得無上菩提,能令眾生成佛,故名為「佛事」。「無有休息」,佛做這個功德的時候不需要休息。我們沒得禪定的人,我們有疲勞,所以要休息,得了禪定的時候就不同一點,得了聖道的時候更不同了,到佛的境界沒有這個「休息」的這件事,他做的時候就是休息,和休息沒有什麼不同,動靜是無差別的。
  「於其圓滿波羅蜜多,復更修習六到彼岸」,他成佛了,他的六波羅蜜多已經圓滿了,但是現在因為慈悲哀愍一切眾生的苦惱,「復更修習六到彼岸」,所以再修這個「六到彼岸」,去為眾生作一個模範了,就是讓眾生向佛學習,這樣子的意思,這個我們通常說倒駕慈航正好是這個意思,這叫「成所作事修」。那麼這也就是佛的法身的境界,佛的法身現出來受用身、現出來變化身、現出來種種的眾生身去利益一切眾生的行動,就叫做「成所作事修」。

    二、別辨作意修
「又作意修者,謂修六種意樂所攝愛重、隨喜、欣樂作意:」
  前面是第一段「總辨五種修」,這是第二段「別辦作意修」。那五種修裡面有個作意修,這裡特別地來再加解釋。「又作意修者,謂修六種意樂」,這個「意樂」有六種不同。「所攝愛重、隨喜、欣樂作意」,就是這個「愛重、隨喜、欣樂」這三種作意是屬於六種意樂的;就是這個「愛重作意」裡邊有六種意樂,「隨喜」裡邊也有六種意樂,「欣樂」裡邊也有六種意樂的,就是這樣子,這叫做「作意修」。這個「六種意樂」是什麼呢?

「一、廣大意樂,二、長時意樂,三、歡喜意樂,四、荷恩意樂,五、大志意樂,六、純善意樂。」
  這六種,這個名字標出來。這底下就解釋,解釋這個三種作意的六種意樂。先說這個愛重作意,先從布施說。

「若諸菩薩,乃至若干無數大劫現證無上正等菩提,經爾所時,一一剎那,假使頓捨一切身命,」
  這用這個布施波羅蜜來說這個意樂,意樂嘛,第一個是「廣大意樂」,也就是愛重意樂的「廣大意樂」。若是諸菩薩他們發無上菩提心去修學六波羅蜜多,修學多少時間呢?「若干無數大劫」那麼多,「無數」,不可計數的,就是阿僧祇劫叫「無數」,「大劫」,要那麼多的劫才能「現證無上正等菩提」,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經爾所時」,經過「若干無數大劫」,「一一剎那,假使頓捨一切身命」,這個世親菩薩釋上面解釋,「無數大劫」合起來為「一剎那」,這樣一剎那一剎那成為「無數大劫」。這麼多的大劫裡邊,「一一剎那」,世親菩薩這麼解釋。「一一剎那,假使頓捨一切身命」,假使這個菩薩他能夠「頓捨」,好像《金剛經》說那個,就是這一剎那裡面他就能「頓捨」無量無邊的身命去饒益眾生去,那麼用這個身命布施給一切眾生,那麼這叫做內施,身命叫做內。

「以殑伽河沙等世界盛滿七寶奉施如來,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如是菩薩布施意樂猶無厭足;」
  「以殑伽河沙等世界盛滿七寶奉施如來」,這是外施。用「殑伽河沙」,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恆河,這個恆河沙數一粒沙算是一個世界,那麼恆河沙數世界太廣大了。這麼多的世界裡面,「盛滿七寶奉施如來」,供養佛,這樣子一一剎那,「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就是最後得無上菩提那個金剛道,金剛道後那個時候成佛,在菩提樹下成佛。「如是菩薩布施意樂猶無厭足」,他這麼長久的時間內,他能夠這麼多的供養,內布施、外布施,他那個布施的意樂的心情還沒有滿足,還沒有厭足,那麼這就是「廣大意樂」。這個看見佛菩薩這個布施的心情是這麼殊勝。

「經爾所時,一一剎那,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熾火,於四威儀常乏一切資生眾具,」
  前面說布施的愛重意樂,也就是「廣大意樂」,這底下解釋這個持戒以下的那五度。「經爾所時」,經那麼多的「若干無數大劫」的剎那剎那的,「一一剎那,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都是熾烈的猛火,就是在那個熾烈的猛火裡邊,那是非常痛苦的事情,所處的環境是那麼痛苦。「於四威儀常乏一切資生眾具」,行住坐臥四威儀,常是缺少資生的眾具,生活特別的艱苦,那是不容易修行的。

「戒,忍,精進,靜慮,般若心恆現行,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如是菩薩所有戒,忍,精進,靜慮,般若意樂猶無厭足;是名菩薩廣大意樂。」
  「戒,忍,精進,靜慮,般若心恆現行」,而這個菩薩那個持戒、忍辱、精進、靜慮、般若的學習的心情他還是常能現起來的,在這麼苦惱的境界裡面他還要學習波羅蜜的心情還不斷。「乃至安坐妙菩提座」,乃至到得無上菩提。「如是菩薩所有戒,忍,精進,靜慮,般若意樂猶無厭足」,他還沒有滿足,「是名菩薩廣大意樂」,這就是這位菩薩修學六波羅蜜多的廣大意樂是這樣的。

「又諸菩薩,即於此中無厭意樂,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常無間息,是名菩薩長時意樂。」
  第一個是「廣大意樂」,現在解釋這個「長時意樂」。「又諸菩薩,即於此中」,就是六波羅蜜,修學六波羅蜜像上面說過的那麼多的「若干無數大劫」,一剎那剎那的這樣,乃至到「安坐妙菩提座」得無上菩提,「常無間息」,這麼長的時間內不間斷、不休息,「是名菩薩長時意樂」,修六波羅蜜就是這樣子。

「又諸菩薩以其六種波羅蜜多饒益有情,由此所作深生歡喜,蒙益有情所不能及,」
  這麼多的菩薩他的六種波羅蜜多的修學的功德來利益一切眾生的,「由此所作深生歡喜」,他這樣做六波羅蜜去度化眾生、利益眾生,他心裡面深深地生起歡喜心。「蒙益有情所不能及」,蒙受菩薩利益的眾生心情也是歡喜,但是那個歡喜不及菩薩心情的歡喜,菩薩的心情的歡喜還超過了「蒙益有情」的歡喜。這個印順老法師舉一個例子,說是母親買一個玩具給他的兒,給他的女,他兒女是發歡喜心了,但是母親看兒女歡喜,母親的心情歡喜更歡喜,比兒女生的歡喜心還要強烈,這也是很合適的譬喻。

「是名菩薩歡喜意樂。」
  這麼講。

「又諸菩薩以其六種波羅蜜多饒益有情,見彼於己有大恩德,不見自身於彼有恩,是名菩薩荷恩意樂。」
  又諸多的菩薩他「以其六種波羅蜜多饒益有情」,特別多的利益眾生,「見彼於己有大恩德」,菩薩看見受他利益的有情有大恩德;說那個眾生對菩薩有恩德,菩薩這樣感覺。「不見自身於彼有恩」,菩薩不看見自己對眾生有恩德,菩薩是這樣心情的。這個如果說是久遠以來,無量劫來一切眾生都曾經為我做過父母,做過師長,做過我的兄弟姊妹,我們做過同學、善友,所以對我有恩德,那這樣也是可以這麼解釋。或者你用這麼多的六波羅蜜多利益眾生,眾生於我有恩德,是因為有眾生你才能行六波羅蜜,你才能得無上菩提的。如果沒有眾生,你不能修六波羅蜜,怎麼成佛呢?所以眾生於菩薩有恩德。「是名菩薩荷恩意樂」,這個菩薩感謝一切眾生的。

「又諸菩薩即以如是六到彼岸所集善根,深心迴施一切有情,令得可愛勝果異熟,是名菩薩大志意樂。」
  這是第五章「彼入因果」的第二科「十門分別」,「十門分別」裡邊甲乙丙了戊,「修習」,屬於「修習」這一科,「修習」這一科裡邊有兩段:第一是「總辨五種修」,說過了,第二段是「別辨作意修」。「別辨作意修」,作意裡邊有愛重作意、隨喜作意、欣樂作意,這三種作意裡邊都有六種意樂:第一個是廣大意樂,第二長時意樂,第三歡喜意樂,第四荷恩意樂,這四種意樂也說過了,現在是第五大志意樂。
  「又諸菩薩即以如是六到彼岸」,這些大菩薩應該是屬於已入聖位的大菩薩,「即以如是六」種波羅蜜多「所集善根」,所集成的功德,「深心迴施一切有情」。這個「深心」,印老法師說是懇切的意思,懇切地「迴施一切有情」。若是讀這個《大般若經》上的說法呢,從事相上迴施一切眾生,就是懇切地把自己所成就的善根布施一切有情,「令得可愛」的,就是人天的「勝果異熟」,殊勝的果報。若在《般若經》上的意思呢,也有個無相的意思,就是這麼多的善根也都是無相的,一切眾生也是無相的,那麼就是無相的迴向了,那麼就名之為「深心迴施一切有情,令得可愛勝果異熟,是名菩薩大志意樂」,廣大的意願,這是大慈悲心的活動。

「又諸菩薩復以如是六到彼岸所集善根,共諸有情迴求無上正等菩提,是名菩薩純善意樂。」
  這是第六「純善意樂」,純淨的善法,表示這裡面沒有其它的惡法、染污法的夾雜。「又說菩薩復以如是六到彼岸所集」成的「善根」,「共諸有情」,就是這個善根不是菩薩自己私有的,與一切眾生共有的。那麼這樣的善根做什麼用途呢?「迴求無上正等菩提」,把它迴轉過來,不求世間的人天果報,也不求二乘人的涅槃,去求什麼呢?「求無上正等菩提」,就是願與一切眾生齊成佛道,這樣的回向,「是名菩薩純善意樂」,就是清淨的善法。這是對比前面那個「大志意樂」說的,「大志意樂」是以「六到彼岸所集善根」,回向一切有情令得可愛的果報,人天的果報;人天的果報雖然也是一切眾生所愛,但是不是清淨。這個眾生自己修學善法,或者由菩薩的加持修學善法,得到了人天的果報的時候,就是放逸,就會又引起來很多的煩惱,又去造作了很多的罪過,那麼雖然是得到了可愛的果報,但是並不理想,有很多的罪過。那麼現在菩薩呢,不!有這個純善的意樂,令他得無上菩提果,這樣子一點過失也沒有,所以叫做「純善意樂」。
  我們佛教徒也常常地會開導眾生修學善法,做種種功德,當然這是很好,不要做惡事,做惡事到三惡道去是不好,我們勸他學善法,不要到三惡道。但是你若不教導他般若波羅蜜,就是間接地到三惡道去,因為一般的眾生這個貪瞋癡這種煩惱,沒有佛法的般若波羅蜜是沒有辦法對治的。那麼他若做了功德的時候,他就是到人天裡面享受福報,人天的享受福報,多數的人還是在人間享受福報,生天的人還是比較少,所以人間享受福報的人,這種有些福德的人幹什麼?我們看看報紙就知道,這些有點能力的人,能力強一點,有點福報的人,他們就是那樣放逸,放逸將來幹什麼?將來就是到三惡道去了,就是這麼回事。所以我們佛教徒是應該勸人學習善法,但是也應該勸導眾生學習般若波羅蜜,學習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勸他往生阿彌陀佛國也是好,這樣子才能夠離苦得樂。我們提倡人間淨土是對的,但是你若弄巧成拙的時候,人間還是穢土,並不是淨土,我看是有這種危險性。所以這上最後呢,就是「是名菩薩純善意樂」。

「如是菩薩修此六種意樂所攝愛重作意。」
  前面說這六種意樂,這六種意樂說完了,這底下做一個結束。「如是菩薩修此六種意樂」,「如是」就是前面這六段文,這六段文就是菩薩所修的六種意樂,這六種意樂在三種作意裡面屬於哪一種呢?「所攝愛重作意」,是屬於這裡的。

「又諸菩薩於餘菩薩六種意樂修習相應無量善根,深心隨喜,如是菩薩修此六種意樂所攝隨喜作意。」
  我剛才說我們勸人修善很好,但是還有問題,應該勸他們持戒、勸他們修學般若波羅蜜。你勸他們修善還是容易,六波羅蜜裡邊第一個是布施波羅蜜,修布施波羅蜜比較容易。你布施一點去造個醫院,造個學校,種種的這些社會上的事情順乎人情,能隨順人的心情,還比較容易做。但是你若讓他持戒、讓他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就難,讓他學習佛法難,這事不容易。那麼在菩薩教化眾生的觀點看,也還是要先勸他修布施,然後就有持戒的可能,逐漸地修學般若波羅蜜,所以這個布施波羅蜜還是很重要。
  「又諸菩薩於餘菩薩六種意樂修習相應無量善根,深心隨喜」,又這些諸大菩薩他們對於其他的菩薩「六種意樂修習相應無量善根,深心隨喜」,深深地隨順歡喜讚歎,能這樣。不像我們凡夫不行,凡夫這個發菩提心的菩薩因為煩惱沒有斷,有的時候就有嫉妒心,障礙別人修學善法;這個善法若是我修可以,若別人修就有問題,這個凡夫就是這樣子。那麼若是自己相信因果的時候,若認真地來對待自己的話,自己有這種心情的時候,趕快懺悔,在佛前懺悔;自稱名字,我怎麼怎麼地,我妙境生嫉妒心了,願菩薩慈悲幫助我,消滅我的嫉妒心。你懺悔幾次,他就會好一點,這個嫉妒心就不起了,種子還是有的,嫉妒心不起了,他就自在的多。而那些大菩薩不是,大菩薩不是凡夫菩薩,對於其他菩薩所修的無量善根「深心隨喜」,真誠地發歡喜心。「如是菩薩修此六種意樂所攝隨喜作意」,這樣子這是菩薩隨喜的作意,前面是愛重作意,這是隨喜作意,這個隨喜作意也包括那六種意樂的。

「又諸菩薩深心欣樂一切有情六種意樂所攝六種到彼岸修,亦願自身與此六種到彼岸修恆不相離,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如是菩薩修此六種意樂所攝欣樂作意。」
  「又諸菩薩深心欣樂一切有情六種意樂所攝六種到彼岸修」,這是第三段,說明這個欣樂作意,什麼叫做「欣樂作意」?就是深深的意樂,「欣樂一切有情」,就是歡喜愛樂一切有情「六種意樂所攝六種到彼岸修」,歡喜一切有情也能具足六種意樂的去修這六波羅蜜,就是這樣意思。「亦願自身與此六種到彼岸修恆不相離」,也希望自己,也深深地願自己「與此六種到彼岸修」,用六種意樂修到彼岸的六波羅蜜,「恆不相離」,常常時、恆恆時與這樣的善法不相捨離。「乃至安坐妙菩提座」,一直到成就無上菩提,這中間常不捨離善法。「如是菩薩修此六種意樂所攝欣樂作意」,這是結束這段文,菩薩能夠有六種意樂所攝的欣樂作意。
  一個是愛重作意,一個是隨喜作意,一個欣樂作意,我們也這樣子學習。這個其他的文上有所謂善法欲,就是歡喜學習善法,這樣的歡喜心要常常有。雖然我現在沒有做,但是有歡喜心,我願意去做善法,要養成這樣的心理。那麼別人修學善法的時候,自己生歡喜心,自己常願意大家都能有善法功德,常常的在佛前發願,我願意有這樣的作意,也是很好。

「若有聞此菩薩六種意樂所攝作意修己,但當能起一念信心,尚當發生無量福聚,諸惡業障亦當消滅,何況菩薩!」
  「若有聞此菩薩六種意樂所攝作意修已」,前面這幾段文是說這個三種作意的六種意樂,能這樣修的一種相貌,這底下表示得到好處,但是分兩種人。「若有聞此」,假設有一個眾生聽到了「此菩薩六種意樂所攝作意修已」,聽到了這樣的法門,聽到了菩薩有這樣的功德以後。「但當能起一念信心」,他只是,他應當,他只是發起了一念清淨的信心,相信有這件事,相信大菩薩能這樣做,他們是能這樣修行,相信凡夫的菩薩也能發心修習,你能夠有這樣清淨的信心。「尚當發生無量福聚」,還能夠,就這個人,這個凡夫他有這一念信心,他就能發生無量無邊的福德聚,能得大福德,能有這種好處。「諸惡業障亦當消滅」,至於以前造了很多的罪過,用嫉妒心造的罪過,或者是其他的貪瞋癡的煩惱造的罪過,這些罪過還沒有得果報,那麼你現在能有信心的時候,「亦當消滅」,也就把那個諸惡業當消滅了,就是不得果報了。「何況菩薩」,何況真實修行這三種作意的六種意樂呢?那個菩薩的功德有多大呢?這功德是更大了。

   己、差別
「此諸波羅蜜多差別云何可見?」
  這是第六段,甲乙丙丁戊己,「差別」,我們有的時候也可能會打妄想,就是思惟我們凡夫日常生活表現於身語的,或者藏於內心的這種情況,凡夫自己能知道自己。對於聖人,對於阿羅漢、對於大菩薩他們一天都做什麼事情,是怎麼個情形?我們不知道,但是你若讀這個經論的時候才知道,喔,這個大菩薩是這樣子的,他們是這樣子大慈大悲大智慧修學六波羅蜜,是這樣的相貌。那麼我們能這樣子去學習,從經論上的學習,知道這些聖人的事情,發歡喜心,就有很多功德了。這以下是第六段,說到「差別」。
  「此諸波羅蜜多差別云何可見」,就是布施波羅蜜多,布施是個總說的,就是「名、義、自性」這時候是自性。還有「差別」呢,是什麼樣子呢?乃至到般若波羅蜜多他有什麼差別呢?我們怎麼可以知道呢?這是問,底下回答。

「應知一一各有三品。」
  這是總說。我們應該知道每一個波羅蜜,個個的波羅蜜都是有三類差別的。底下別說。

「施三品者,一、法施,二、財施,三、無畏施。」
  就是有這三種差別。這個「法施」,就是用清淨心為人宣說正法,宣說佛法,那麼叫做「法施」。這個「法施」,就是哀愍眾生的愚癡,不明白善惡果報,不明白世間、出世間的緣起,迷惑顛倒流轉生死的這種境界,那麼用佛法來開導他。我有一次聽見一個法師也等於說是批評另一個法師,為人講開示的情況。當然他也沒有說名字,沒有說名字,可是我也是明白了是說誰。那麼他的意見是說什麼呢?譬如說是我們為人說法,我們是正面的介紹佛法,也可能會提到孔夫子,老莊,也可能提到耶穌,或者是提到其他的宗教,怎麼怎麼說。說完了就完了,沒有再加以分別,那麼這個法師就表示意見,說這樣子你是宣傳佛教呢,你是宣傳耶穌教呢?你穿著出家人的衣服,以佛教法師的面目為人介紹佛法的時候,你不能表示出來你的正面的宗旨,就是這位法師來評論另一位法師為人說法的這個情形。我聽見了這句話,我同意,我同意這個態度。我們介紹佛法的時候,一定是讚歎佛法,一定是讚歎佛法是最殊勝的,那麼使令聽開示的人有一個目標,有一個一定的方向,「我要信佛,我要相信佛教」,應該這樣說,這樣說才是對。所以這個「法施」,我們做法的布施的時候,這個法的布施呢,這個應該還是可以這樣說,勸人為善,勸人知道你做種種惡事是有罪過的,你若做善是有功德的。或者是世間善法、出世間善法,那麼應該有這麼一個次第。如果說了一大堆的佛法,沒有勸人為善的意思,沒有這個意思,那還是有點事情,也還是有一點事情的。
  第二就是「財施」。這個「法施」是思想上的事情,來糾正人思想上的錯誤,使令他得到正知正見,能解脫生死之苦,能得到涅槃的安樂,這是最重要的。第二是「財施」,這是枝末上的事情,就是這個眾生重要的錯誤是思想上的問題,但是生活上的困難也應該照顧,也應該照顧,所以菩薩也做財施,使令你生活上沒有困難,那麼身安再心安,然後學習佛法。如果只是財施而沒有法施呢,這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因為財施只是暫時的,就像吃飯的時候,消化了以後,你早餐吃完了還要吃午餐,今天吃完飯明天還是要吃飯,不然的話不行。那麼這個法施,你若能夠在佛法上有所修學,得成聖道,那麼這個問題的根本解決了,根本上解決了。所以財施是個臨時性的事情。
  「三、無畏施」,「無畏施」,就是有什麼災難的事情,有什麼意外的災難,天災人禍,那麼眾生心情恐怖,那麼菩薩能予以安慰,使令他心得安隱,那麼就叫做「無畏施」。《普門品》上面前一段有水難、火難、盜賊難、鬼難,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就能夠得到靈感,能消除這七種災難,種種的事情。後一段呢,「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那麼就是法布施,法布施是最重要的。那麼前面這七難也包括這無畏施在裡頭,所以這個《普門品》我們簡單地說,也可以說是就是三種布施:法施、財施、無畏施。

「戒三品者,一、律儀戒,二、攝善法戒,三、饒益有情戒。」
  這個「戒三品」,這個戒的差別,戒是個總名,這裡邊有三種不同。第一個就是「律儀戒」,這個「律儀戒」,這個「律儀」,就是沒有過失叫做「律儀」。我們表現出來的行為、發出來的語言都要清淨,不要有過失,那麼這一方面就叫做「律儀戒」。你能防護清淨,能遠離一切過失,那麼就叫做「律儀戒」,就是諸惡莫作了。五戒也好,八戒也好,乃至菩薩的比丘、比丘尼戒、沙彌、沙彌尼戒,都叫做「律儀戒」。
  「二、攝善法戒」,這個只是沒有罪過固然是很好了,但是還是不足的,還應該「攝善法戒」。攝者積集也,積集一切善法,做種種利益人的功德,這上面有止善、有作善。「律儀戒」就是止善,止一切惡就是善;這個「攝善法戒」就是作善,做種種利益人的事情。日常生活人與人之間給人方便,善法多得很,隨時都有善法。那麼或者是六波羅蜜也就是善法,做種種利益人的事情,「攝善法戒」。這個就是在比丘戒裡面也是有,但是在菩薩戒裡面是最明顯了,譬如說我們受這個八關齋戒,八關齋戒那麼也就是止一切……表面上是止一切惡,但是他告訴你受八關齋戒的人這一天最好是在寺院裡面住,寺院裡面住就和出家的人一樣,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天、念捨,乃至念死,修止觀,修學止,修止修觀,這樣栽培無漏的善根。這樣說呢,一方面受戒止一切惡,同時也栽培了善根,就是生善。有的受了八關齋戒只是止惡,而沒有去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去栽培善根,那就是不具足,有一點不具足的。
  「三、饒益有情戒」,這個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是自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饒益有情戒」,就是利益一切眾生了,或者用六波羅蜜去利益一切眾生,或者做種種善事利益一切眾生,那麼這樣子就是圓滿了。這是戒的三品,三種。

「忍三品者,一、耐怨害忍,二、安受苦忍,三、諦察法忍。」
  這是忍的三品。這個忍的三品是什麼呢?一是「耐怨害忍」,「耐」就是忍耐,「怨害」就是這個怨家來傷害你,你能忍得住。就是一切有情,這個有情方面,你菩薩度化眾生,而眾生還要傷害你,你要忍得住,你不要動怒,能夠這樣子,這是一個忍。
  「二、安受苦忍」,「安受苦忍」呢,就是菩薩在度化眾生的時候、修種種善法的時候,自己本身也會有疲苦,有疲勞的辛苦,也有這種事情。這個「安受苦忍」,我們這個肉身的菩薩,凡夫這個有漏業招感的這個果報當然有苦的,有疲苦,或者是老,或者是病,或者做種種事情會有辛苦、疲勞。就是得無生法忍的菩薩,第八地以上是法身菩薩,初地到七地還是肉身菩薩,這個肉身菩薩這個身體也還是有老病,也還是做事有疲勞,當然和凡夫菩薩不同。那麼或者饑寒,饑渴、寒熱各式各樣的事情,那麼你要能受得了,這法身菩薩沒有這回事,法身菩薩沒有這回事,沒有說辛苦了,沒有這回事情,但是他也從這個地方經過的。
  「三、諦察法忍」,「諦察法忍」是前兩種忍的依止處。你為什麼能「耐怨害忍」?為什麼能「安受苦忍」呢?就因為「諦察法」的關係,就是深刻地、審思地、認真地觀察諸法實相,這樣你安住不動,安住在第一義諦上不動,叫做「諦察法忍」。可是耐怨害的時候,這個怨家來傷害你的時候,你能諦察法的時候,你就能忍得住,你才能忍得住的。安受苦忍也是,你若是審諦地觀察諸法實相,觀察這個色受想行識畢竟空寂的,心能安住在畢竟空寂上,你就安受苦,苦來的時候你心裡面沒有事。譬如說你打般舟七,或者打三年的禪七,一直地這樣修行也是疲苦,如果你心住在第一義諦上就沒有事,這個心情就會好一點,心情會好一點的。譬如說是這個坐在那裡腿疼,腿疼你若能觀察照見五蘊皆空,心住在無住的境界上面,心無所住的時候,這個身體的痛,這個腿的痛就輕,就會輕一點,所以這個「諦察法忍」是「耐怨害忍」、「安受苦忍」的依止處。從這一方面來看呢,菩薩長時期地在生死裡流轉度化眾生能受苦,應該是斷煩惱的菩薩,應該是斷煩惱的菩薩,而不是說一點煩惱沒有斷而能有這麼大的忍力。這個《大智度論》龍樹菩薩是說過這件事的,說過這件事,一定是要斷煩惱。那若從這個地方看呢,所以凡夫發菩提心也是對的,但是你先努力修行,應該是對的。

「精進三品者,一、被甲精進,二、加行精進,三、無怯弱,無退轉,無喜足精進。」
  這個「被甲精進」,這個「甲」是什麼呢?就是古代的時候這個軍隊同敵人做戰的時候,這個身體被上盔甲,古時代的那種,那麼是保護身體的安全的,叫被甲。這是一個譬喻,譬喻什麼呢?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行菩薩道的時候,你也要被上甲,什麼甲呢?就是願,堅定的意願,大願,大誓莊嚴,用這個偉大的願力來莊嚴你的菩提心。就是我願意修這個難行的苦行去度化眾生,我不怕難,要有這樣的願,那就叫做「被甲精進」,有堅定的意願。我發了這個願,我一定是要這樣做,我不怕難的,所以叫「被甲精進」,就是願。
  「二、加行精進」,「加行」是什麼呢?就是採取行動了。你發了願要行六波羅蜜廣度眾生,這時候就開始行動了,叫「加行」。這個「加」,就是一次又一次地、不斷地,叫做「加」,就是努力的意思。努力地而不懈怠去修這個六波羅蜜廣度眾生,叫「加行」,不懈怠,「加行精進」。
  「三、無怯弱,無退轉,無喜足」這三句,最後這個精進有三句。第一個是「無怯弱」精進,「無怯弱」什麼意思呢?你去修這個六波羅蜜去度化眾生的時候,本身有問題了,自己本身有問題,或者是來了病痛了,或者疲勞了,或者是怎麼樣,「無怯弱」,你心裡面還是不退怯的,不恐怖,我一定要做成功這件事,那麼叫做「無怯弱」。
  「無退轉」呢?你本身沒有什麼問題,但是遭遇到很大的困難,眾生怎麼樣的傷害你、逼惱你,就前面那個耐怨害忍、安受苦忍這有點相似。那這樣子的時候,而這個菩薩不退轉,他的這個強大的意願要去廣度眾生,還是不退下來的,他的行動還是繼續向前進,繼續做修六波羅蜜,不退轉。
  「無喜足精進」,如果你能常時期地「被甲精進」、「加行精進」「無怯弱」精進、「無退轉」精進,那你一定會有成就的,成就還沒有圓滿,沒有圓滿你不會得少為足,「無喜足」,不要因為小小的成就就滿意了,就停下來了,那就叫做「喜足精進」,現在「無喜足」,我不知足,我一定要得無上菩提,沒得無上菩提我不會停下來的,這叫「無喜足精進」。
  這個佛法,你看佛菩薩開導眾生的修行的法門,說得非常圓滿,「被甲精進」是願,這個「加行精進」是行,這個「無怯弱,無退轉,無喜足精進」就是你遭遇到各式各樣的情況的時候,你心裡面不退轉,繼續地修行六波羅蜜,一直到無上菩提,這個精進波羅蜜是這樣的。

「靜慮三品者,一、安住靜慮,二、引發靜慮,三、成所作事靜慮。」
  這個「靜慮」也有三種差別,三類,三種品類。第一個是「安住靜慮」,「安住靜慮」就是學習這個奢摩他成功了,成功了達到了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成功了。這個其他的《大毗婆沙論》,《俱舍論》也名之為叫做現法樂住,就是現在的色受想行識有一個安樂住,一入了這個禪定,入了這個靜慮裡面非常地快樂,有輕安樂,入了第四禪就是去掉了輕安樂了,那麼安住在這個初禪、二禪、三禪、四禪裡面,這個靜慮。
  我們說這個六波羅蜜裡邊的這個禪波羅蜜,就是指色界四禪說的,就是指色界四禪說的。色界四禪,這個禪是通於世間的,但是在《大般若經》裡面有提到,這一切的佛菩薩這些無漏的殊勝的功德都是在禪定裡面成就的,都是在禪定裡面成就,而不是在散亂心裡面成就的,所以這個禪波羅蜜,這個禪是波羅蜜了,這的確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我們應該多努力地學習禪,常常靜坐,學習禪,學習禪當然要有耐心煩,就是這個安受苦忍,你要忍耐一點,你長時期靜他慢慢慢慢他就會有成就。因為我們久遠以來這個心裡面就是亂,你現在反其道而行,不要亂,當然是難的,當然是不容易,但是你慢慢地耐心地調,他還是可以的,他還是能調轉,因為他本身都是不固定的,不是固定地非一定亂不可的。你若慢慢地調,他也就可以不亂,你能有五分鐘的不亂,你就會有十分鐘,你有十分鐘的不亂,你就可能會有二十分鐘,有二十分鐘的不亂,就可能有六十分鐘,所以你就要有耐心調。耐心調當然就是出家是最好,出家因為沒有塵勞的事情來干擾你,心清淨。心清淨的時候,你就容易不亂,所以這叫安住靜慮。得到欲界定的時候就不錯了,你這個你愛樂修禪的這種愛樂的興趣就高起來了,興趣濃厚了,你繼續努力就能得到未到地定,未到地定就很容易得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了。得到禪定的人叫做上人,叫做上下的上,上人,我們稱某某上什麼下什麼,這都是假名字,你若得到禪定了,那是真實的名之為上人。不過在那個《大智度論》上面,得無生法忍的人名之為上人,就是不是凡夫了,所以稱之為上人。我們若是得了禪定的時候,這在我們出家人的戒律上說,這是上人法,得禪定是上人法;你沒得禪定自稱得上人法,這是大妄語,是這個意思。得了禪定稱為上人法,就是超過了人的境界了,在人之上,超過了人的境界了。我們不懂事的人,「哎呀,這是聖人」,其實得了禪定沒有般若波羅蜜還是個凡夫,不是聖人。那麼得到安住靜慮的時候已經很不錯了,也就很好了,也就沒有白出家,沒有白出家一回。
  「二、引發靜慮」,「引發靜慮」是得到安住靜慮之後,你還要繼續修行,繼續地修行。在這個優波掬多尊者的傳上面看,跟他學習禪的一個比丘得到四禪了,有神通了。神通呢,你還不是聖人,應該繼續修四念住,很快地三果阿那含的,得阿那含當然也就可以得阿羅漢,但是他不,他著急了,一定是要回到家鄉去,乘著神通回到家鄉去。到了國王那,唉呀!這個比丘是誰,這麼了不得在天空裡飛?供養他。他的目的就是回到家鄉去顯示顯示,目的是這地方是要得一個名,要去得到人家的讚歎,就是為這件事去。結果這一念的散亂心,這一念的放逸心使令他的禪失掉了,可惜不可惜?得禪定那麼不容易,但是失掉禪定很容易,很容易就失掉了。看《優波掬多傳》上看這個比丘後來做了乞丐了,眼睛也盲了,做了乞丐了。後來優波掬多尊者當然是知道這件事,就是帶著很多的比丘就來看他,對大眾宣佈:「我們到什麼地方去看某某比丘好不好?」大家知道:「唉呀,這人得了四禪,得了神通,好啊!好,大家去看」。然後到了一個地方看一個盲人做乞丐,這個優波掬多尊者就招呼他的名字叫,「唉呀!師父來了!」大家一看,得了神通的比丘現在怎麼做了乞丐了呢?所以這件事就是……你得了神通,得了禪定,得了神通,你還要忍得住,先不必去顯示嘛!你繼續修行得到聖道才好嘛!這又是個問題。「引發靜慮」,得到四禪以後,你還要繼續修學神通,這個神通,有的人得了四禪同時就發出神通來,但是這種人是上根人,多數還是不能的,要進一步地修神通才能得神通。那麼得了神通的時候,這時候的四靜慮叫做「引發靜慮」,從靜慮裡面引發出來神通,又有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也可能有漏盡通,引出來神通,這叫做「引發靜慮」。
  「三、成所作事靜慮」,第三個「成所作事靜慮」,「成所作事靜慮」,就是你有了禪定,又有了神通了,這時候你應該行菩薩道廣度眾生去,能夠成辦所作的利益眾生的事業,但是都是在靜慮裡面做這些事情的,叫做「成所作事靜慮」。這個年紀越輕越好,年紀越輕,就是在社會上的人世間的雜染比較少,比較少你修禪定你越容易成就。說我再等一等,再等幾年,我拿到博士學位的時候再靜坐,拿到博士學位的時候有可能不發心了,不發心靜坐了,所以我主張早一點修行,你早一點發心修行好。
  靜慮有三品:一是安住靜慮,二是引發靜慮,三是成所作事靜慮,靜慮還有這麼三種的不同。這個「安住靜慮」、「引發靜慮」是你自己成就的功德,「成所作事靜慮」是你利益眾生的功德,你有這種能力了,能夠利益眾生了。這樣講利益眾生還是要有神通好,沒有神通人家對你看你很平常,你和我一樣,所以很難感動人,所以一定要好好努力修行。

「慧三品者,一、無分別加行慧,二、無分別慧,三、無分別後得慧。」
  「慧三品」,哪三品呢?「一、無分別加行慧」,這個「加行慧」呢,就是前面說那個四尋伺、四如實智的智慧,叫做「加行慧」。加行是怎麼的呢?為了成就無生法忍要加功用行,就是要增加你的功課,還要努力地修行,所以叫「加行慧」。這個時候觀這個名、義、自性、差別都是不可得的,「實智觀無義,唯有分別三,彼無故此無,是即入三性」,「名事互為客,其性應尋思,於二亦當推,唯量及唯假。實智觀無義,唯有分別三,彼無故此無,是即入三性」,就是這樣思惟,觀察不可得,就是照見五蘊皆空,就是這樣意思了。你能這樣子修行的那個智慧,就叫做「加行慧」。這個「無分別加行慧」可以做兩個解釋:一個是未成就無分別智而學習加行,這叫做「無分別加行慧」,這是一個解釋。第二個解釋,你在加行在努力修行的時候,觀察名、義、自性不可得,就是無分別,所取的名、義、自性、差別不可得;那麼觀一切法唯識無義,就是沒有義的分別,這是第一個無分別。第二個呢,「彼無故此無」,就是沒有能分別,那麼「是即入三性」,就成就了無分別慧了,那麼這是「無分別加行慧」。事實上,他本身他內心還是有觀察思惟的,還是有分別,但是他這樣用功修行能得到無分別智,他也能滅除去有執著的分別,所以叫做「無分別加行慧」。
  「二、無分別慧」,這就是由前面「無分別加行慧」那個世第一一剎那向前進一步,就見道了,見道以後的根本智就叫做「無分別慧」,也沒有能分別,也沒有所分別;所見的真如理也是無分別,能成就的無分別智也是無分別,平等平等地諸法實相,那叫做「無分別慧」。
  「三、無分別後得慧」,這個「無分別慧」初歡喜地的時候有,那麼一直到得無上菩提才圓滿的,「無分別慧」。「三、無分別後得慧」,「無分別後得慧」就是成就了「無分別慧」以後所得的智慧,所以叫做「無分別後得慧」,這個「後得慧」是有分別,他能觀察一切緣起法,也能去思惟第一義諦,又能為一切眾生宣說正法,所以他是有分別。但是他是由無分別智以後所成就的「後得慧」,他也沒有執著的,是大解脫境界。這個「無分別後得慧」也是從見道以後所成就的,也就是無分別智成就以後所成就的,也是到無上菩提才能圓滿的。這是慧的三品,有這三品的差別。

   庚、相攝
「如是相攝云何可見?」
  前面是說這六波羅蜜的差別,每一種都有三品;這是第六,「十門分別」的第六門,叫做「差別」。以下是「十門分別」的第七,叫做「相攝」。「如是相攝云何可見」,就是如是六波羅蜜多的善法他能與其餘的一切善法互相收攝的,能攝屬的,能攝屬一切善法,能攝屬一切善法在六波羅蜜裡邊,六波羅蜜能總攝一切善法。這樣的事情「云何可見」,我怎麼樣才能明白呢?這是問,底下回答。

「由此能攝一切善法,」
  由此六波羅蜜多他能夠攝屬一切善法的關係,所以叫做相攝。這是標出來這句話,底下解釋。

「是其相故,是隨順故,是等流故。」
  這是舉出來三個理由,他能夠攝屬一切善法,說出三個理由。三個理由,印順老法師在這裡也有他自己的見地,這是他是根據《大般若經》的意思來解釋。
  「是其相故」,這個世親菩薩解釋這句話:「是般若相」,一切善法都是以般若為體相的,那麼這個話的確是《大般若經》上的意思。譬如說六波羅蜜,前五波羅蜜怎麼能夠成為波羅蜜呢?就是容攝在般若裡邊,般若觀一切法空,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都容攝在一切法空裡邊了,容攝在這裡邊,所以名之為到彼岸。如果沒有第六般若波羅蜜的這種智慧,前面的五波羅蜜是不能到彼岸的。這個《般若經》上舉個譬喻,說是很多的盲人,一定要有一個有目的人領導這個盲人才能到所到處;如果沒有這個有目的人,盲人是不知道到那地方去的。般若波羅蜜就是譬喻這個有目的人,有眼睛的人,其餘的善法都是沒有目,都是盲人,所以這個由有目的般若波羅蜜導一切善法到無上菩提那裡去,到諸法實相那裡去,所以叫做到彼岸。這樣說呢,一切法是到彼岸,一切善法能到彼岸,「是其相」,是般若相,是般若的相貌,就是般若是一切善法的體相。
  「是隨順故」,「是隨順故」就是一切善法隨順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是個導者,是個領導者,般若波羅蜜領導一切善法到無上菩提那裡去,一切善法隨順般若波羅蜜,所以叫做「順」,「是隨順故」。
  「是等流故」,到無上菩提那裡去,會有十種智力、有種種神通、有大慈大悲,「是等流故」,就是般若波羅蜜的等流,是般若波羅蜜同類的一切的大功德善法,是他同類的,相續下去的作用,發生的作用,所以叫做「等流」。這是這個印順老法師根據世親菩薩那句話,「是般若相」這句話去配合《大般若經》上的要義這麼解釋,所以他能攝一切善法。這樣子解這個攝呢,攝者引也,或者這個攝就是攝政王這個攝的意見,就是能統攝的意思。
  這個無性菩薩的解釋呢,不這樣解釋,無性菩薩解釋另外有個意思,他說這個「是其相故」,譬如說這個六波羅蜜,這個無貪,沒有貪沒有瞋等,這是六波羅蜜的相貌,是他的體相,你不貪你才能布施波羅蜜,你無貪、無瞋你才能持戒,就是這六波羅蜜「是其相故」。那麼「是隨順故」呢,譬如說這個人有信心,我做善就能得善報,我有慚愧心所以我就能修習善法,那麼由這樣的關係呢,他就能發動六波羅蜜,能發動波羅蜜,就是能隨順,就是隨順的意思。這個「是等流故」,你得無上菩提,當然就是又有種種功德成就,有六種神通,有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那麼這「是等流故」,那麼「等流」就是果說的。六波羅蜜圓滿了的時候所得的果,那就叫做「等流」。那麼「隨順」就等於是增上緣的意思,因為你有這樣的信心,所以你肯去修六波羅蜜,那麼信就是增上緣了。那麼「相」是他本身的相貌,沒有貪心、沒有瞋心,所以能夠布施波羅蜜也就能夠戒波羅蜜;無貪瞋癡,你就能精進波羅蜜、忍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這樣講,這是又一個意思了。
  這樣子說呢,用這三個理由來說明這個六波羅蜜能攝一切善法。這樣說,這個「攝」是類攝,以類攝,同是一類的就互相攝。

   辛、所治
「如是所治攝諸雜染,云何可見?」
  前面是第七,現在第八是「所治」,所對治的雜染法。「如是所治攝諸雜染,云何可見」,如是六波羅蜜所對治的就是:布施是對治慳吝,戒波羅蜜對治破戒,(忍波羅蜜)對治忿怒、忿恨,(精進波羅蜜)對治懈怠,(禪波羅蜜)對治散動,(般若波羅蜜)對治惡慧,這六個波羅蜜來對治這六種障礙。那麼所對治的就是雜染,他能夠攝其餘的一切雜染法。這個能對治,這個六波羅蜜能夠攝一切善法,那麼所對治的六弊他也能攝一切雜染法,自然是應該這樣子。但是怎麼知道呢?「云何可見」呢?

「是此相故,是此因故,是此果故。」
  那麼這也是用這三個理由來說明。「是此相故」,剛才說的這個六弊,慳吝、破戒、忿恨、懈怠、散動、惡慧,那麼這是所對治的相貌,所對治的體相。
  「是此因故」,譬如說我不相信,或者是無慚無愧等,那麼這就是出來這些六弊的因。慳吝、破戒這些事情,我不相信,或者有這貪瞋等,於是乎我就是破戒了,乃至到有邪惡慧這些,「是此因故」。
  「是此果故」,或者做出來種種的罪過,得種種貧窮、下賤乃至三惡道的,那麼這就是這些雜染法的果報了。這樣說這個六弊能攝種種的煩惱,攝種種的雜染法,那麼用六波羅蜜來對治這六種弊呢,也就是對治了六弊的因、六弊的果,也都對治了,那麼就所有的雜染法都息滅了,就得到究竟清淨的無上菩提了。

   壬、勝利
「如是六種波羅蜜多所得勝利,云何可見?」
  這是壬,就是第九科,六種波羅蜜多所得的勝利,勝果的利益,是殊勝的利益。修這六種波羅蜜多得到什麼樣的勝利呢?得到什麼樣的功德呢?「云何可見?」

「謂諸菩薩流轉生死富貴攝故,大生攝故,大朋大屬之所攝故,廣大事業加行成就之所攝故,無諸惱害性薄塵垢之所攝故,善知一切工論明處之所攝故。」
  「謂諸菩薩流轉生死富貴攝故」說是我們修六波羅蜜會得到什麼樣的功德呢?這底下回答,回答分兩段,有世間勝利。「謂諸菩薩流轉生死富貴攝故」,這些發菩提心的菩薩他因為修這個布施波羅蜜的關係,修這個布施波羅蜜多的關係,雖然還沒有成佛,還在生死裡流轉,但是在生死裡面流轉的時候,他是富貴,大富大貴,屬於這一方面的果報,得到這樣的勝利,得到大富大貴的這種勝利,他若布施能得到這種好處。
  「大生攝故」,「大生攝故」呢,就是這個菩薩他能修戒波羅蜜,他能持戒,那麼持戒或者是一開始受五戒,進一步應該修十善戒,或者是受沙彌戒、沙彌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或者受菩薩戒。因為受了戒,守戒清淨的關係,他將來得到的果報是「大生攝故」,就是圓滿廣大的生命體,圓滿廣大的所受生的這個體,這個果報,在人天裡面所得的果報是特別殊勝的,得尊貴身就是這樣意思,他的福德壽命都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大生攝故」。說這個持戒不自由,要約束自己這個不可以做,那個不可以做,你沒有白辛苦,將來得的果報會好很多,比別人強。這個佛法真是大智慧境界!以前在香港的時候,那時候我在香港,有個叫做野狼案,在台灣報紙也能知道,說是他就是向一個有錢的人勒索,把這個有錢的人捉去了,捉去了向他家人打電話,說是在什麼什麼地方,有人手裡拿報紙,向你說一句話:「天官賜福」,你拿五十萬港幣給我。這件事後來是捉去的這個人死掉了,他好像家裡的人不給,不給就把他的耳朵割下來寄給他的家人,後來不知怎麼樣搞的,又把他父親也捉去了,這件事是這個土匪是成功了,五十萬是拿去了。那麼說這話什麼意思呢?佛法按因果的道理,作如是因得如是果,應該是這樣做才是合乎道理。不明白因果的人,「天官賜福」給我五十萬,我要這樣發財,這是不對的,這將來是不得了。所以這個是我們若想富貴,你修布施波羅蜜,你想要在人天中得到尊貴的生命體,你持戒,這樣子以如法的道理去滿足你的希望,應該是這樣做。說別的人考試得了第一名,你生讚歎歡喜心,你自己也努力,你也可能考到第一名,應該是這樣才能是合法的,所以是「流轉生死富貴攝故,大生攝故」。
  「大朋大屬之所攝故」,這就是忍波羅蜜,你修學忍波羅蜜的時候,你就會有這樣的功德,「大朋大屬之所攝故」。「大朋」,這個印老法師的解釋和王恩洋解釋都不一樣,不是一樣的,這個意思都是差不多。那麼這兩個「朋」還是朋友,「大朋」就是有高明大智慧的人是你的朋友,你有這種朋友。「大屬」,這個「屬」是隨順,彼此相愛的人叫做屬,所以叫做眷屬;就是自己的父母、妻子、兄弟姊妹這叫做「屬」。這樣你的朋友裡面有個了不起的人和你做朋友,你的父母、兄弟姊妹裡面也是有了不起的人做你的「大朋大屬」,屬於這樣的事情。那麼這個就是因為修學忍辱,你同人和樂無諍,那麼長期的做朋友,你就會有得這種果報。
  我想了一想,為什麼忍辱會能夠得到這種果報呢?什麼理由呢?忍辱和這個「大朋大屬」有什麼關係呢?我解釋個理由,就是譬如說你做老師,假設你是做老師,你有學生,你要忍耐一點,這個學生說你講得不好,我一甩就走了,我不講了!這個事是不行,你要忍耐一點。或者和人家共同的合作一件事,你也要忍耐一點。這個菩薩,發了無上菩提心的菩薩總是以佛法的智慧做自己的思想,所以和人做朋友的時候呢,也是用佛法逐漸地來利益自己的朋友,週圍的人,做朋友而你能夠和樂無諍,你用佛法所饒益的人,你同他合,同他合就能常在一起,常在一起你逐漸地這樣栽培,你自己也進步,你的朋友也進步。今生結下了這樣好的因緣,來生還是到一起去,到一起還繼續地栽培,這樣時間久了,大家都進步了,所以你的朋友裡面有「大朋大屬」。如果你不能忍耐的時候,那你沒有栽培過別人,而你自己也栽培也不見得好,那就怎麼能有「大朋大屬」呢?就是不能有。
  好像頭幾天我講過這件事,在歷史上看,我就感覺到劉邦他就是有很多的大人物幫助他打天下。而這個唐大宗也是,他打天下不管是文的武的都是有了不起的人,其他的那些人都不行,沒有他多,沒有他那麼多。所以人與人能做朋友,你要忍一點,你要忍一點的,你將來你才能這樣子,你才能有這樣的成就,不要有一點不如意就發脾氣,這不行的。我看這個《三國誌》劉備的傳,說他是喜怒不形於色,喜怒不形於色,這也不容易。劉備當然不是佛教徒,不過我去了這個峨嵋山,我發覺峨嵋山的佛教很早,很早很早就有佛法,就是在攝摩騰竺法蘭那個時候五台山就開始有佛法,那是在佛法初到中國的時候就有佛法了,但是我相信劉備不會是佛教徒,他那時候哪有時間去接觸佛教呢?但是劉備有這種本事,喜怒不形於色,也就是有多少忍力,所以他能做領袖也不容易。所以我們說「大朋大屬之所攝故」,就是要修,由修忍辱波羅蜜就會有這樣的事情。
  「廣大事業加行成就之所攝故」,這是精進波羅蜜,精進波羅蜜有這樣的功德。這個精進波羅蜜這上面,「廣大事業加行成就之所攝故」,不是一般的小事情,這是大的事情。大的事情,這一個大的事情放在你的肩上了,叫你去做。這個「加行」,你就採取行動,你能令這件事情成就,成功,能把這個大的事情做成功,你有這種能力。有這樣的能力你能做大的事情做成功,你有這樣的能力,這個能力從哪裡來的呢?從精進波羅蜜來的。就是從現在開始,我做什麼事情的時候我不懈怠,我一定有始有終的把這件事做成功,那麼就是精進波羅蜜。一件事做成,再做第二件事,第二件事做成做第三件事,總是把事情有始有終做圓滿,你這樣訓練自己有這種能力,你今生這樣訓練,來生也這樣訓練,多少生長時期的訓練,你就具足了「廣大事業加行成就之所攝故」,這樣的勝利,你就得到這種勝利了,這是精進波羅蜜所得到的果,所得到的勝利。這的確是不容易,這實在呢這也要有忍,也要有忍辱的力量才可以,沒有忍你就受不了。小小辛苦了一點,我不幹了,我不做了,我要辭職!就是這樣。所以這個佛菩薩的智慧他觀察人什麼事情是怎麼成就的,由果而知因,由因而知果,這樣的開示我們,我們若想要得到這樣的勝利,你就應該這樣做,應該這樣做。「廣大事業加行成就之所攝故」,這也實在是領導人所應該具足的條件,不然你做不來。
  「無諸惱害性薄塵垢之所攝故」,這是修這個禪波羅蜜;你常能歡喜靜坐,由於你能靜坐,你就能夠調伏煩惱,調伏這個煩惱。這上面說「無諸惱害性簿塵垢」,「無諸惱害」這句話怎麼講呢?印老法師講得好,這個「惱害」就是誰能傷害自己呢?就是自己的煩惱,自己心裡面的貪瞋癡的煩惱能傷害自己,不是別人能傷害的,這個話是非常正確。譬如聖人沒有煩惱了,凡夫去傷害他,是傷害不到的。你就是用刀、用劍去傷害他,把這身體破壞了,但是實在他沒有受到破壞,你不能傷害他的。他若不叫你傷害,你還是不能傷害的。他同意了,好!我這身體讓你傷害無所謂,他再重換一個,也沒有關係。所以這個「惱害性」,「惱害」,就是煩惱對自己的傷害。「無諸惱害」說這個人他沒有煩惱的傷害,沒有這些,就是什麼呢?就是因為你多修禪定,他能修禪定把這個欲界的煩惱調伏了,得到色界定以後沒有欲界的煩惱。三界裡邊煩惱最重的人就是欲界的眾生,這個色界天、無色界天的人的煩惱輕微,都成了無記性的了。「無諸惱害性薄塵垢」,「性」者心也,他的心「薄塵垢」,不能說沒有塵垢,但是特別的淡薄、特別的少,「薄」者少也。那麼這樣的勝利就是修禪定所得到的勝利,你常常靜坐,你將來就得到這樣的果報,沒有煩惱。
  「善知一切工論明處之所攝故」,這是修般若波羅蜜所得到的果報。這裡說呢,是得到世間的智慧,就是後得智的事。「工論明處」,「善知一切工論明處」這個「明」,印老法師當做學問講,有學問,就是這個五明,五明處,五種明處就是內明處、醫方明處、因明處、聲明處、工業明處,就是工論明處,也叫工巧明處。這印老的解釋:這個內明處就指宗教和哲學,叫做內明處。那麼醫方明處當然就是醫藥學。這個因明處就是論理學,這個宗因喻的這些事情。聲明處呢,印老的解釋就是文學和音韻學,音韻學就是應該是音樂包括在裡邊了。工業明處,譬如說造房子這些事情,那麼造這一切的工業的用具,這些學問,這些知識。那麼「善知一切工論明處之所攝故」,你修學般若的人,將來你有這種勝利,他能知道這五種明處,這個「工論明處」就包括這五種明處,他很容易就知道了,就學會了。只是說到這一點,當然也應該包括其他的後得智,佛法裡面的智慧應該包括在內的。在這個無著菩薩《金剛般若論》那上面說的呢,是「於大人眾中得自在」,那是般若的勝利,學習般若的勝利。這是說修六波羅蜜,修這六法,布施、持戒乃至智慧能得到這六種勝利。

「勝生,無罪,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常能現作一切有情一切義利,是名勝利。」
  這是說出世間的勝利。是說這個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他修學六波羅蜜多的時候,他不但能得到前面這六種勝利,還能得到出世間的勝利,出世間的勝利是什麼呢?「勝生,無罪」,就是他能夠在世間流轉生死,大富貴、「大生」、「大朋大屬」這些功德,而他這時候得到這種勝利的時候,他不會再放逸做種種的罪過的事情,不會再造罪。凡夫也能夠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得到這六種勝利,凡夫也能,但是得到勝利的時候就放逸,就造罪,造種種罪,這不能和菩薩比,菩薩得到這六種勝利的時候,他不因此而造罪,他不會的。
  「乃至安坐妙菩提座」,這什麼意思呢?他得到這六種勝利的時候,他得了以後他不會又沒有了,享受了幾千年萬年以後又沒有了,不是,他乃至到得無上菩提一直有很多很多的勝利,相續不斷地有這種勝利。若是凡夫做功德得到六種勝利,可能得一生兩生,或者壽命長一點,做轉輪王,做個八萬四千年,或者是做了很多年,結束就沒有了,又去一般的流轉生死了。印老法師說「頃刻而盡」,不知多久又沒有了。但是菩薩發菩提心修六波羅蜜,得六種勝利的果報的時候,無窮無盡地相續下去,所以「乃至安坐妙菩提座」。
  「常能現作一切有情一切義利」,凡夫得到這六種勝利的時候就是自己享受,或者給他父母、兄弟姊妹也可能享受一點,別人就不行,別人不能享受的。菩薩不是,菩薩得這六種勝利的時候,「常能現作一切有情一切義利」,去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能救護一切眾生,有這個大悲心,和一切眾生共同地享受這種勝利的果報,因為有這樣的慈悲心。所以這一共是三樣:一個是「無罪」,一他是「乃至安坐妙菩提座」,第三「能現作一切有情一切義利」,和凡夫不同。「是名勝利」,這是菩薩修六波羅蜜多所得到的勝利、功德。

   癸、抉擇
「如是六種波羅蜜多互相抉擇,云何可見?」
  這是六波羅蜜「十門分別」的最後一科,「抉擇」。這個「抉擇」什麼意思呢?「抉擇」,就是揀擇,就是觀察的意思,觀察如是六種波羅蜜多的深隱之義。這個「互相抉擇」,就是六波羅蜜多,有一個波羅蜜多就會有其餘的五個波羅蜜多,所以叫做「互相」。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把這樣的深義把他抉發出來,叫做「抉擇」。

「世尊於此一切六種波羅蜜多,或有處所以施聲說,或有處所以戒聲說,或有處所以忍聲說,或有處所以勤聲說,或有處所以定聲說,或有處所以慧聲說。如是所說有何意趣?」
  「世尊於此一切六種波羅蜜多」,前邊是問,「如是六種波羅蜜多互相抉擇,云何可見」,這底下回答。「世尊」,我們的本師世尊,「於此一切六種波羅蜜多」這個「一切」就是「六種波羅蜜多」,這個「六種波羅蜜多」的菩薩行在一切的修多羅裡邊有各式各樣的情形。「或有處所以施聲說」,或者佛面對所教化的眾生的地方,以布施的音聲宣說出來,就是這裡邊六波羅蜜多都具足的,但是佛說這是布施波羅蜜多,佛這麼說。「或有處所以戒聲說」,有的情況呢,六波羅蜜多都是具足,但是只說這是戒波羅蜜多,只這麼說。「或有處所以忍聲說」,用忍波羅蜜多的聲音說出來。「或有處所以勤聲說」,就是精進波羅蜜多說出來。「或有處所以」禪波羅蜜說出來,這個「聲」也是說的意思,或者是名字的意思,以禪波羅蜜多的名稱說出來。「或有處所以」智慧的名字說出來。「如是所說有何意趣?」這又來問,問這個事情。像這樣的情形,佛有什麼樣的深義在裡邊呢?

「謂於一切波羅蜜多修加行中,皆有一切波羅蜜多互相助成,如是意趣。」
  這個道理就在這一句回答出來了。「謂於一切波羅蜜多」,這就是說佛的慈悲心就是在眾生學習一切波羅蜜多的時候,對於這麼多的法門需要努力地去修行。「皆有一切波羅蜜多互相助成」,不是指一個波羅蜜多的,有其他一切波羅蜜多互相幫助才能成就的。所以不論哪一個波羅蜜多,都有一切波羅蜜多在一起的,而佛這樣說法,他的用意就是「互相助成」,就是一定大家要和合,這個修行才能圓滿的。
  那就像這個布施波羅蜜多也應該有戒波羅蜜多的幫助,因為你若是布施給眾生的時候,你有戒的莊嚴,你有戒波羅蜜多的莊嚴的,你表現出來的行動、表現出來的語言都是如法的,那麼眾生心情也會尊重,而不會傷害到眾生,那麼這個布施波羅蜜多就會很順利地成功了。那麼布施、持戒、忍,還需要有忍波羅蜜多的莊嚴,因為布施的時候,不是那麼順利的,就會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你心裡面也還要有忍的,因為眾生也有可能會觸惱你,你一定要容忍。精進波羅蜜多,這個你修行布施波羅蜜的時候,不是一時間就能圓滿的,並且菩薩這是一個阿僧祇劫一個阿僧祇劫的這樣修行,你一定要精進,不能懈怠,才能圓滿布施波羅蜜多。那麼禪波羅蜜多,你修行六波羅蜜多的時候,你不但是有忍、精進,你內心裡面還要有禪的莊嚴。這個暫時的事情總是容易辦,時間短很快就做完了就結束了,那是比較容易。若是長時期地做一切功德利益一切眾生,沒有禪是做不來的。這個有禪波羅蜜的莊嚴的時候,做什麼事情不辛苦,而且做得更殊勝。有般若波羅蜜多,你要知道怎麼樣去做這個布施波羅蜜多,那就是要智慧;通達布施波羅蜜多的諸法實相,那也要般若波羅蜜才能夠通達的。這個沒有般若的智慧的時候,你修這個布施的時候,有的時候自己猶豫不決,不知道應該怎麼做,所以這個智慧也還非常重要。乃至般若波羅蜜多也需要有前五波羅蜜的莊嚴,你只有智慧也不可以,也要前五波羅蜜的莊嚴,這樣子你這個功德才是圓滿的,所以說「皆有一切波羅蜜多互相助成,如是意趣」。

  第二項、結頌
「此中有一嗢陀楠頌:數,相及次第,訓詞,修,差別,攝,所治,功德,互抉擇應知。」
  這個「嗢陀楠」翻到中國話,翻個集施,集會的集,布施的施,集施,就是集所說義施有情故。積集所宣說的法門、道理,然後布施給眾生,所以叫做集施。這裡面有一個頌,這個頌就是把前面這個「十門分別」全面地說出來。
  「數,相」,六波羅蜜多的這個六數,「相」就是六種殊勝,「及次第,訓詞」。還有這個「修」,幾種作意修、意樂修。還有「差別」,每一波羅蜜都有三種差別。還有「攝」,攝一切善法。還有「所治」,所治的六弊種種。還有「功德」,就是那個殊勝的果利。「互抉擇」,就是將才這一段。「應知」,應知道這就是十門分別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