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长老讲摄论】

境法師宣講
於法雲寺禪學院

下 载

 第一章、前言

 ◇ 第二章、所知依

 ◇ 第三章、所知相

 ◇ 前三章 複習與問答

 ◇ 第四章、入所知相

 ◇ 第五章、彼入因果

 ◇ 第六章、彼修差別

 ◇ 第七章、三增上學

 ◇ 第八章、彼果斷

 ◇ 第九章、彼果智

 ◇ 第十章、結 說

第八章、彼果斷2


 第一節、長行2
  第一項、出體相
「如是已說增上慧殊勝,彼果斷殊勝云何可見?」
  前面這一段文這是已經宣說了增上慧的殊勝,不是小乘所能及。那麼「彼果斷殊勝云何可見」?這個「彼果斷」這以下就是說是果,前面都說的因。這個「所知依」、「所知相」這兩章,這唯識學者的習慣上的用語是境,是境,境界的境,是境。從這個「入所知相」以後,修唯識觀以後,一直到增上慧,這是屬於行,修行;這以下這個「彼果斷」、「彼果智」是果。這十文章呢,十種殊勝殊勝語言就是境、行、果,這樣。但是若用我們一般的常用的話來說呢,「所知依」、「所知相」就是解,信解,是說信解這個唯識法門的意思,信解。等「入所知相」修唯識觀以下是行,信解行。現在「彼果斷」以後就是證,信解行證,也就是果,信解行證,用唯識的語言就是境行果。因為你對這個法門有信解的心,你又能發心修行,成功了,所以現在要提到你得到的功德,得到的涅槃的果,得到這菩提的果。這是第八章「彼果斷」,彼戒定慧的修行所得的果,所得的涅槃果,叫作斷。第一節是「長行」,第一項是「出體相」,出這個「彼果斷」的體相,就是涅槃這裡說的意思。「彼果斷」的「殊勝云何可見」?

「斷謂菩薩無住涅槃,」
  這個「彼果斷」這個「斷」這個字是什麼意思呢?這是說菩薩的無住涅槃。普通說是有自性涅槃、有餘涅槃、無餘涅槃、無住涅槃,菩薩的無住涅槃也就是無餘涅槃。在阿羅漢入無餘涅槃,那他就是休息了。若是在菩薩來說,無餘涅槃也就是無住涅槃,這個「彼果斷」就是這樣的意思。這個「涅槃」翻到中國話,翻個不生不滅,就是這個臨命終的時候,這個果報,色受想行識這個果報,前一剎那滅了,後一剎那不生,就是入無餘涅槃了。若是前一剎那滅,後一剎那又生,你還沒有入涅槃。前一剎那的色受想行識滅了,後一剎那的色受想行不生,那就是涅槃,就是修行成功了的人就是這樣子,就是這些有漏的色受想行滅了以後不生就是涅槃。那麼這叫作無餘涅槃,翻到中國話叫作不生不滅,就是這樣意思。
  但是在玄奘法師的翻譯,翻個圓寂。這個圓寂,圓是圓滿,就是無量無邊的功德都成就了,就叫作圓。這個寂呢,就是寂滅的寂,寂靜的寂,就是無量無邊的煩惱都斷掉了,都斷滅了,那麼就叫作寂靜。為什麼斷了煩惱叫作寂靜呢?這個煩惱是動亂為相,是動亂的;我們貪心來了,這個心就會動,心就亂,心就不安。瞋煩惱來了也是,所有的煩惱一出現的時候,他都是有這個動亂的相貌,就是心裡不安,沒有煩惱的時候心就寂靜。你自己反省一下你會知道,沒有煩惱的時候心裡面平靜,心平氣和;煩惱一來了就不行,就坐不住。那麼現在這個涅槃翻個圓寂就是這樣,無量無邊的功德都圓滿了,無量無邊的煩惱都息滅了,就是圓滿寂靜。但是這裡說的不是阿羅漢所得的涅槃,是菩薩所成就的無住涅槃,看下面的解釋。

「以捨雜染不捨生死二所依止轉依為相。」
  這幾句話是總說的,以下就是解釋。

「此中生死,謂依他起性雜染分;」
  這以下就解釋這一行文。「捨雜染不捨生死」,怎麼叫作無住涅槃呢?這個無住涅槃,原來是我們凡夫是住在生死裡面,住在這些煩惱、苦惱的境界裡邊,雖然是很苦惱,但是還不願意放下,這個住有這樣的意思,就是愛著,有愛著的意思,或者貪著的意思,或者被困在那裡你不得解脫,叫作住。那麼住在生死裡面,這個凡夫是這樣子,但是有的眾生感覺到苦惱,那麼他就要想辦法得解脫,像阿羅漢修行成功了,他就不住在生死裡邊了,就入無餘涅槃了。入無餘涅槃的時候呢,他就住在那裡不出來了,他不出來了,雖然不是凡夫那樣的困,困在那裡,但是阿羅漢入無餘涅槃以後就是不出來了。
  這個我們中國的傳統的佛教,傳統的佛教這個話應該說從隋唐以後,唐宋元明,尤其是南宋以後,這個宋元明清,到這個時期的中國佛教多數就是真常唯心論,就是講這個。對於這個唯識和三論不大……學習的不多,有少數的華嚴宗,華嚴宗也還是真常唯心論。那麼這幾部份的佛法,像天台宗、華嚴宗這些佛法都是說這個大菩薩境界,一切眾生都是成佛,阿羅漢也成佛,都是這麼講。但是在《瑜伽師地論》裡有多少不同,這個不同就在這裡可以看出來。什麼呢?這個《瑜伽師地論》的思想,唯識宗的思想,阿羅漢,有的阿羅漢他是能成佛的,他能發,雖然,這個說法也不同,有的說是在沒有入忍位的時候,煖位、頂位,這個聲聞乘的學者他在頂位以前,他有可能回小向大,有可能。若入了忍位以後,不可以變動,就是一定是得初果、得阿羅漢果入無餘涅槃了,有這個說法。另外一種說法呢,就是這個阿羅漢他若是有佛性的,他得了阿羅漢以後,他隨時有因緣他就能回小向大,沒有佛性的那就不行,他就是要入無餘涅槃了,那就叫作住涅槃,住在涅槃裡頭。
  現在這裡說是菩薩他不住生死,但是也不住涅槃,所以叫作…他得了涅槃,他也不住在涅槃。那個無住涅槃是什麼樣子呢?「以捨雜染不捨生死」,這叫作無住涅槃。「捨雜染」,就是他成就了般若波羅蜜,他成就了無漏的戒定慧,他成就了的時候,他這個貪瞋癡的煩惱沒有了,遍計執沒有了,沒有遍計執的雜染了。沒有這種雜染,他是可以入涅槃的,但是他不,他還不棄捨生死,因為有大悲心,「捨雜染」是因為有這個般若才能捨雜染,有大悲心所以不棄捨生死,他不棄捨生死,他還是在生死裡邊度化眾生的。他在生死裡度化眾生,但是不雜染,和凡夫不同。「捨雜染」是不住生死,「不捨生死」是不住涅槃,他還是大悲心來教化眾生的,所以叫作無住涅槃,是這樣意思。
  「二所依止轉依為相」,這個「二」說是遍計所執性和圓成實性也是可以,但是說是涅槃和生死也是可以;涅槃就是圓成實性,生死就是遍計執,有遍計執你才有生死嘛。「二所依止」,遍計執和圓成實所依止的是什麼?就是依他起,就是依他起性。什麼是依他起?「阿賴耶識為種子,虛妄分別所攝諸識」,這是依他起。這個依他起呢,這個後面我們再多說,現在就說到這裡。「轉依為相」,就是把,轉變了,把這依他起轉變一下,就是把這個遍計執棄捨了,「轉捨遍計執,轉得圓成實」,成功了,這就是無住涅槃,這就是無住涅槃的相貌。這一段文是略標無住涅槃的相貌,以下就解釋。
  「此中生死,謂依他起性雜染分」,「不捨生死」就是雜染的,這個「生死」是指什麼說的呢?「此中生死,謂依他起性雜染分」,這個雜染呢,有雜染的種子,這一切煩惱的種子在阿賴耶識裡邊,他一活動出來就是種種的執著,我執、法執,那麼在似義顯現上執著是真實的,不知道這個十八界都是虛妄的,都是如幻如化的,一切法都是唯心所現的,離開了心沒有一切法可得;一切法以心為體性的,我心若不分別的時候,一切法都不可得。但是不明白這件事,也不相信這件事,於是乎你就有生死流轉了。所以什麼叫作生死,就是依他起性的雜染那一部份,雜染那一部份,就是遍計所執了。什麼是遍計所執?就是似義顯現,似義顯現是所遍計,能遍計的就是有無量行相的第六識。那麼能遍計,遍計所遍計的時候,是名為遍計所執。所遍計也是依他起,能遍計的也是依他起,這兩個能、所到一起的時候就是遍計所執了,遍計所執是畢竟空的,是無所有的。所以「此中生死,謂依他起性」的雜染的那一部份,就叫作生死,就叫作生死的。就是我們虛妄分別有執著的時候,這一執著的時候呢,雖然是畢竟空,但是你心一動就熏成了種子,在阿賴耶識裡邊。那麼這時候就是依他起了,熏成了種子,就是由遍計執造成了一個依他起,那麼你無量無邊的雜染的種子一動,又出來了一個遍計執,遍計執又出來了,是這麼意思,所以遍計執和依他起是互為因緣的,互為因緣的。現在這裡說生死就是指這個在依他起性這個雜染分說的,雜染分說,也就是那個雜染種子一變出來,這還是依他起,可是我們在這上面虛妄分別,這才是生死,才成為生死的。

「涅槃謂依他起性清淨分:」
  這無住涅槃這個涅槃,這個無住先不要講,先說這個涅槃,涅槃是指什麼說的呢?是「依他起性」上面那個「清淨分」。「清淨分」是什麼呢?就是圓成實性,就是似義顯現是畢竟空的,「似義現時能作見識生依止事」,所以似義是畢竟空,也就是那個相識,見識也就不生起了。沒有能取,也沒有所取,沒有一切戲論,那就是涅槃的境界了,就是圓成實性了;也就是把這個遍計所執畢竟空了,把他徹底的消除了,那麼這就是成為圓成實了,那就是涅槃,這樣解釋。

「二所依止謂通二分依他起性。」
  「以捨雜染不捨生死」,這個「捨雜染」,什麼叫作「雜染」解釋了,什麼叫作涅槃清淨分也解釋了,那麼也就應該明白了「捨雜染不捨生死」是怎麼回事,也應該明白了。但這下面這「二所依止轉依為相」還要再加解釋。「二所依止謂通二分依他起性」,這個「二所依止」,這個生死的依止處和涅槃的依止處,也就是他是通於生死,也通於涅槃的,那麼叫作「二所依止」。也就是「通二分」,也是通於遍計執,也通於圓成實的,通二分。誰是「通二分」?就是「依他起性」,依他起性是通二分的。這個「二所依止」為遍計執的依止處,又為圓成實的依止處,依他起是二分的依止處,這個依他起究竟指誰說的?是指誰說的?這個前面說「謂依他起性雜染分」,這個雜染分就是我們的虛妄執著的心,虛妄分別的執著心。虛妄分別的執著心當然他是雜染,你若不執著就是清淨,無著是聖人的境界,那麼執著就染污了,那麼這裡邊就有能遍計,指這個能遍計說的,所以叫作雜染分。
  現在這裡說通於二分的依他起,也通於清淨,也通於雜染,那麼那是誰?那是誰?但是這裡面只是說通於二分,沒有正式的指出來是誰,沒有正式的指出來是誰,我們先看一看另外一件事,就在前邊,前還有五個頌,有五個頌說這個五個位次:資糧位、加行位、見道位、修道位、無學道,究竟道,就這五個位次。每一位有一個頌那個地方,最後一個頌是說:「佛說妙法善成立,安慧并根法界中」那一段文,這個「了知念趣唯分別,勇猛疾歸德海岸」那個頌,是在那個卷二,第二卷的最後說的。「名事互為客,其性應尋思」那個頌的後面。如果那個《攝大乘論》的正文那個本子是八十五頁,是入所知相分的最後,入所知相的最後。
  「佛說妙法善成立,安慧并根法界中」,「安慧并根」的根指什麼說的呢?在世親釋、無性釋上說呢,就是出世間的清淨心,出世間的清淨心。那個「安慧」那個「慧」是無分別智,根本無分別智。這個根本無分別智就和那個出世間的清淨心安立在法界中,這樣是三法,一個是清淨法界,就是真如法性,還有一個出世間的無分別那個無分別心,出世間的清淨心,加上無分別慧,那麼這三法融合在一起,那麼圓滿了就是佛的境界,那若初得無生法忍當然也是這樣子,也是這樣子。說是我們通常說呢,只是說無分別慧和清淨法界相契證,無分別智證悟清淨法界,就是如如智如如理,沒有提到那個出世間的無分別心,沒有提到這個。但是從道理上說呢,慧是心所,有心所當然有心王,我們凡夫這個時候有心所、有心王,聖人的時候當然也是,他還是有心。在《成唯識論》也引到一個:「如來無垢識,是淨無漏界」,那個如來無垢識就是這個安慧并根法界中的這個根,就是「如來無垢識」。「是淨無漏界」呢,就是一切清淨功德的種子,界還是個種子,佛的無量無邊的功德也是種子生現行,也是這樣意思。就在修行的時候,你長時期地作種種的六波羅蜜的功德,熏習在清淨法界裡面的種子,是這樣意思。
  是在《仁王經》上,《仁王般若經》上:「初一念識異木石,生得善,生得惡」,這個「初一念識異木石」,那麼那個「初一念識異木石」,怎麼叫作「初一念識」呢?就是我們這個明了性的心他和一個不熟悉的境界,不知道的事情,一開始接觸的那個心,那一剎那心。「初一念識異木石」,那一剎那心是不同於木,也不同於石,不同於地水火風的;地水火風這是物質,它是冥頑不靈的東西,這個「初一念識」是有明了性的,是有明了性的。那麼在這個《仁王經》那麼多的注解裡面說呢,那是什麼呢?就是阿賴耶識。「初一念識」,那個時候它也不是善,也不是惡,但是它能「生得善」能「生得惡」,它能生一切善也能生一切惡的,「初一念識異木石」。那麼天台智者大師也有《仁王般若經疏》,他解釋這個「初一念識」是什麼呢?是正因佛性,智者大師這麼講,正因佛性。但是有的時候智者大師又說正因佛性就是諸法實相,解釋又不一樣了。那麼這是說我們凡夫的時候,我們凡夫是這樣子,凡夫的時候有的不是善也不是惡,那一念心,那一念分別心。這一念分別心它是非常微細的,我們自己不是太明白,自己不太覺知。
  那麼剛才說「如來無垢識,是淨無漏界」,那麼在《攝大乘論》上,前面那個頌上說是「安慧并根法界中」,那個根,這都是指佛的境界。佛的境界的時候,在如如智如如理那個地方,還有一個出世間的清淨心在裡面,還有那個。那麼這個我們凡夫的時候有不是善也不是惡,於一切法初一念接觸的那個剎那心,非常微細的,那麼古德有解釋說是阿賴耶識。那麼同佛的境界裡邊,還有一個出世間的清淨心,這兩個心怎麼回事?這兩個心是剎那剎那連繫,是相續的,是可以連起來的。流轉生死的時候,就是那個「初一念識異木石」,一直到你發菩提心,修學六度萬行,功德圓滿到成佛的時候,這一念心就是那個清淨的無分別心,也就是那個心。那麼現在這說是「二所依止謂通二分依他起性」,他也是一切染污法的依此處,他也是一切清淨法的依止處,所以他通於二分的。就是由生死到涅槃,由他來連續下去,但是他呢,在《成唯識論》上說,當然他是有生滅的,有剎那剎那生滅的。在我們現在學習《攝大乘論》前面也是說這個阿賴耶識是剎那生滅的,所以他才能受熏,有這樣意思。
  說「二所依止謂通二分依他起性」,那麼前面說「以捨雜染不捨生死」,那麼這已經成功了的聖人,但是從我們凡夫這一方面來開始說明這件事呢,那就要經過轉依才行的,經過轉依才能現出來這個「捨雜染不捨生死」的境界。那麼「二所依」是轉依為相,這個轉依的時候要提到「二所依止」,提到這一件事。「二所依止」就是在所依止的這個明了性的,他是不間斷地相續下去的這一念心來說轉依的,就是把這一念心裡面的這個雜染的遍計執去掉它;把這個轉捨雜染分的遍計執,轉得清淨分的圓成實。那麼這樣說呢,都是在這一念心上來說這件事的,這樣意思。所以「二所依止謂通二分依他起性」,只是這樣講,沒有正式的說出來。在這個世親釋、無性釋他也沒有正式說,但是這個無性釋是解釋這個「此中生死,謂依他起性雜染分」,在這裡才提到這心心所法,提到這個。

「轉依,謂即依他起性對治起時,轉捨雜染分,轉得清淨分。」
  那麼這個「二所依止」,只是說它通於依他起,也通於圓成實,這個「轉依」怎麼講呢?「轉依,謂即依他起性對治起時」,這樣說這個轉依「謂即依他起性」,是在凡夫的時候這個依他起性,在凡夫的時候。凡夫這個依他起性「對治起時」,這個「對治起時」有兩個時,一個就是在四加行的時候,在資糧位的時候當然也可能修止觀,但是那個修的止觀不及格,要到加行位的時候,四尋思、四如實智,這時候是夠標準了,這時候修這個唯識觀,這叫「對治起時」,這是第一個時。第二時呢?就是到得無生法忍,得初歡喜地的時候,這個無分別智現前了,無分別智的這個止觀「起時」,現前的時候,「轉捨雜染分」,他能對治,他有能力能滅除煩惱,能滅除煩去煩惱障、所知障,有這種能力了。
  「轉捨雜染分」,在初歡喜地的時候頓捨分別二執,分別所起的我執、法執,一下子就把這兩種執著就滅除了。「轉得清淨分」,那麼把雜染去掉了,有所捨也就會有所得,得到什麼?得到清淨的部份,清淨的部份就是真如理了,真如理現前了,這個真如法性現前了,這叫「轉得清淨分」。但是這裡邊來說呢,說「轉捨雜染分」就是捨掉這個遍計執,但是他也能滅除這個煩惱的種子,煩惱的種子。滅除煩惱種子,煩惱種子是依他起,就是染污的依他起,也是滅掉了。不但是轉捨遍計執的雜染分,同時也棄捨了依他起的雜染分。「轉得清淨分」,「清淨分」是指這個圓成實,但是也得到了一個清淨心,得到了無分別智,無分智就是也是清淨分,那麼這就是清淨的依他起。這可見依他起分兩部分:一個是染污分,一個是清淨分;一個是雜染分,一個是清淨分。這樣說雜染分有兩種:一個是遍計執的執著,一個是煩惱的種子。這個清淨分分兩種:一個是清淨的依他起,一個是清淨的圓成實。那就叫作「二所依止轉依為相」,這就叫作無住涅槃,這叫作無住涅槃。捨了雜染,捨了雜染而不捨生死,所以他在生死裡邊他還是沒有雜染的,但是因為有大悲心,所以他不棄捨一切眾生,他也就不捨生死。但這裡邊也有一點事情的,若是到了法身的地位的時候,這個有兩種說法:一個說法到初地就是法身菩薩,另一種說法到第八地才是法身菩薩。那麼這個法身菩薩的時候,這個法身他並不在生死的世界;他的化身,他在生死的世界教化眾生,叫作不捨生死。那麼這是解釋這個無住涅槃。

  第二項、辦差別2
   甲、正辨差別
「又此轉依,略有六種:」
  這是第二項「辨差別」,前面出這個「彼果斷」的體相就是無住涅槃。這以下是辨這個得涅槃的差別,按後文看出來就是有深淺的次第,在所得的涅槃並不是一下子就得涅槃了,你還要初開始的情形,進一步又怎麼怎麼情形,有深淺的不同,也有大小乘的不同,所以合起來「略有六種」,有六種的轉依相,這個無住涅槃是以轉依為相的。那麼有六種轉依,什麼叫六種呢?

「一、損力益能轉,謂由勝解力聞熏習住故,及由有羞恥令諸煩惱少分現行、不現行故。」
  第一個叫「損力益能轉」,這個就是勝解行力,也應該指這個加行位。這個時候當然還沒能夠成就無分別智,他還沒能見到真如法性,他這時候就修這個四尋伺、四如實智,這樣的修止觀,修止觀的時候是「損力益能」,能減損這個雜染分的力量,能減損我們的執著心,能滅除我們的執著心。我們的執著就是,一個重要的呢,不知道一切法是心的變現,總是認為那個高山是他有自體,不是我的分別心變現的;就是所分別的境界和能分別的心各有別體,而不是一體的。我們的心所分別的境界是另外有禮性的,不是與我們的心是一體,這就是執著,這是我們的執著。現在你修這個四尋伺、四如實智的時候,能去掉這個執著,能損減,能減少這個染污的力量,減少這一念的執著心。「益能」,能增益,能夠建立、能增長清淨的功能,清淨的功能,那麼就是無漏的戒定慧,能增長這個無漏的戒定慧,能栽培無漏的戒定慧,能栽培唯識無義的智慧,能增長這個清淨的能力。但是這個時候還是帶相觀空,還是有所得,還沒有證悟,還沒能真是斷煩惱的種子的。
  「謂由勝解力聞熏習住故」,「損力益能轉」是這個轉依的名字,這是一開始的轉依的名稱,這底下解釋這個名稱。「謂由勝解力」,這是由這個發菩提心的菩薩,他對於唯識無義有勝解了,有深刻、有力量的信解,是唯識所現的,信解了。「聞熏習住故」,他這個勝解力是怎麼來的?就是聽聞大乘法教,聽聞這個清淨法界的等流正法,那麼這樣熏習了這個清淨的善根,住在阿賴耶識裡面,住在阿賴耶識裡面,這個熏習的種子住在阿賴耶識裡面。或者「聞熏習住故」,這個「住」,印老法師是說熏習的這個清淨的種子寄存在阿賴耶識裡面,叫「住」。或者這個「住」呢,有個保持不變的意思,就是這個發菩提心的菩薩他一直地能夠學習佛法,他一直地愛樂佛法,對於佛法有歡喜心,常能夠熏習,常能夠學習,常能夠修止觀,能安住在這個境界裡面而不變,不是忽然間「我不修止觀,我不信佛了」,那就是不住,那就不能說住了,就是變了。
  「謂由勝解力聞熏習住故,及由有羞恥令諸煩惱少分現行、不現行故」。「及由有羞恥」,前面是說「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底下「有羞恥」就是如理作意的意思,就是有慚愧心,「及由有羞恥」就是有慚愧的意思。有慚愧,怎麼叫作有慚愧呢?不要說是我說錯了話,我作錯了事有慚愧心,就是心裡面動一個不清淨的念頭,就感覺慚愧、感覺羞恥。慚愧者,羞恥也;我心裡面有一念貪心出來,我心裡面有瞋心了,唉呀!不對,我不應該有這個染污心。我心裡面有嫉妒心了,不對!就感覺到慚愧,我趕快要把這個止觀要提起來,來對治他,這叫作「有羞恥」。如果心裡面常常起煩惱,不當一回事,那就不行,那就這個羞恥還不夠,不感覺到羞恥。說這個地方,這個地區有土匪來了,趕快要調動這個警察來維持治安,一定要這樣子。如果說不管,由土匪去擾亂治安,不要管他,那麼誰還願意在這個地方住?都要跑了,那個功德的善法都沒有了。所以「及由有羞恥令諸煩惱少分現行」,因為有羞恥的關係,他就要採取行動了,這個警察來了,就是你的四尋伺、四如實智來了,就是要修奢摩他、毗缽舍那了,要用這個唯識無義,或者修這個……唯識無義就包括四念住在裡邊,就是修四念住,四念住是什麼?就是警察。你用這樣的關係,「令諸煩惱少分現行、不現行」,這個時候你才有這種能力使令心裡面這個煩惱小小有一點不同,不大,他不動,或者是完全不動了。你有的時候精進相應了,他就煩惱完全不動,有的時候他又動一點,因為這個時候還是個凡夫,沒得無生法忍嘛,所以「令諸煩惱少分現行」,或者是「不現行」,能夠有這種境界。煩惱只是說不現行,煩惱種子還是在的。他這樣的境界,這就叫作「損力益能轉」,能夠損減染污的煩惱的力量,增加你正念的力量,增益你的止觀的力量。
  若是我們不修止觀,我現在又有這個分別心,在家居士不說,就說我們出家人。出家人穿上出家的衣服了,我不修止觀,不修止觀這是怎麼個情形呢?這個你譬如說這個房子裡面有垃圾,你不除掉這個垃圾,它自己會除掉嗎?不會的,不會自動就除掉的。那麼這個時候就是怎麼情形?就是這樣子,就是這樣情形。但是有的人對於佛法還有信心,也有一點慚愧心,但是他沒有修止觀,還是不能對治煩惱,頂多用一點小小的慚愧心把煩惱降伏一下就完了。說我有時候也作功課,我作早晚課,我念這個念那個,你念了幾十年怎麼樣呢?情形怎麼樣?所以我認為作功課好,我贊成,但是修四念處是最有力量,是有力量的,一定是要這樣子。說只是作功課而不修四念處,佛法不衰,不衰敗,不衰?怎麼能夠不衰呢?不可能的,不可能是這樣子。所以這上面說「有羞恥令諸煩惱少分現行」,這就是修止觀了,你才能下這個命令,你才能有這個力量,不然的話不行的,你叫煩惱少分現行不可以,他的煩惱還要發作的,還要大發脾氣,要大發雷霆之怒都還不能完的,還可能要請律師的,這是自然是這樣現象嘛,自然是這樣子。所以這個文上說「有羞恥令諸煩惱少分現行、不現行故」,這表示你修止觀了,修這個四尋伺、四如實智了,修四念處了。

「二、通達轉,謂諸菩薩已入大地,於真實非真實、顯現不顯現現前住故,乃至六地。」
  前面這個「損力益能轉」這是初發心時候的相貌,因為初發心肯這樣努力修行了,所以進一步就轉凡成聖了,叫「通達轉」,就通達真如法性了。不是說是我聽你講,真如法性就是我也是空的、法也是空的,不是聽人家說的,也不是在文字上看的,是在內心裡面成就了無分別智,由無分別智通達了真如法性了,這是修行成就了,這是個無分別不可思議的聖境。怎麼叫作「通達轉」呢?「謂諸菩薩已入大地」,這是說這麼多的發心的菩薩,他已經證入清淨法界了,證入真如法性了,叫作「大地」,這個「大地」是指真如法性說。已證入這個真如法性了,以真如法性為你的正念的依止處,他能夠,你證入這個唯識無義,證入這個真如法性之後呢,就是無量無邊的功德就逐漸地生起了,像萬物由大地而生起。
  「於真實非真實、顯現不顯現現前住故」,這個要把它配合起來,說「真實顯現現前住故」、「不真實顯現現前住故」,或者說是「真實不顯現」、「非真實不顯現」,這可以互相這麼說。這個「現前住」可以在顯現這一方面說,「真實顯現現前住故」,這個「真實」就是圓成實性,就是一切法寂滅相,他在你這一念的清淨心裡面顯現了,顯現,顯現了能安住不動,叫作「現前住故」。這時候不是聞思的智慧,是無漏的修慧的境界,無漏的。修慧通於有漏,也通於無漏的,這是無漏的智慧,這無分別智慧現前了,這個時候「現前住」,這個圓成實性現前了。
  這個「非真實不顯現現前住故」,這個「非真實」是什麼呢?就是似義顯現,也就是遍計所執性。這個遍計所執性我們認為是真實的,所見所聞一切的境界都是真實的,其實都是虛妄,是不真實。這個不真實的境界在這個時候不顯現,就是你一念這個無分別智一現前的時候,一切法皆不顯現,諸義皆不現前了。但是他並不是長時期的現前住,這個真實顯現現前住不是長時期的,就是有的時候你入觀,入於正觀裡面的時候,這個真實就顯現現前住。可是有的時候又出觀了,不修止觀了,不修止觀的時候呢,這個真實就不顯現現前住,而是這個非真實的遍計所執又現出來了,所以非真實又顯現現前住了。非真實一顯現了的時候,真實就不顯現;真實若顯現,非真實就不顯現。就是他們兩個是不能夠,漢賊不兩立,就是有此就沒有彼,有我就沒有你,有你就沒有我,就是有出入,有出有入,就是這樣意思。所以「於真實非真實、顯現不顯現現前住故」,但是他是通達真如了,通達真如。他雖然有的時候這個遍計執還現前,但是他若正念一提起來的時候,這個真實就會顯現,這個圓成實就會顯現的。就像你那個褲袋子裡面有鈔票,隨時可以拿出來,隨時可以拿出來的。若得了這個初歡喜地,證悟圓成實的時候就是這樣,他隨時可以正念現前,就有這種勝境就出現了。但是有時候又不出現了,就是有間斷性的。這樣的情形,由初地到六地都是這樣,有間斷性的,不是不間斷的,不是不間斷。這個真實顯現也就是無相的境界;非真實就是相,就是有相的境界,也就是有障礙的境界,是這樣意思。

「三、修習轉,謂猶有障,一切相不顯現,真實顯現故,乃至十地。」
  第三個是「修習轉」。這個「修習轉」,譬如說我們這個初歡喜地的時候是見道位,《成唯識論》是這樣分,就是由二地以後叫做修道,初地是見道,二地以後是修道。這裡面通達真如應該說是見道,「修習轉」應該是修道,但是這裡分別有點不同,就是由初地到六地這叫作「通達轉」,通達,而沒有給他名字叫作修習。從什麼時候可以名之為修習轉呢?就是從七地開始,從七地開始乃至到第十地,「修習轉」。「謂猶有障」,這個「修習轉」這個時候呢,他是到無相的境界,這個無相的境界就是這個一切法寂滅相,是長時期的不間斷地現前了,但是他不是佛,他還有障,還有所知障,他還有所知障的。「一切相不顯現」,這個時候呢,這個遍計執不顯現了,遍計執不顯現了,那麼也就是他長時期的修止觀,他能長時期修止觀,所以「一切相不顯現,真實顯現」,這無相的境界長時期的顯現,乃至到第十地,都名之為修習轉。
  那麼這個我們發現一件事,就是初得無生法忍的人,他不能不間斷地修習觀,他有時候修止觀,有時候不修,所以有時候真實現前,有的時候真實不現前,不現前就是沒有修止觀嘛!他也能修,但是是間斷的,到第七地以後不同了,他一切時都是修止觀的,修這個無相觀,所以他這個無相一直地現前。「一切相不顯現」,也就是前面那個非真實不顯現,這個遍計執的相是不顯現了。「真實顯現」,乃至到第十地都是這樣子。但是這時候是純無相觀,一直地不間斷地現前,這個是大修行人的境界,所以給它名字叫作「修習轉」。前面這個初歡喜地至到第六地,他還沒能一切時地修這個無相觀,沒能一切時修止觀,有的時候他不修,所以不給他修習轉的名字。
  這個從這個《攝大乘論》上看,其實呢,我們讀《大智度論》,讀一切的經都會有這個感覺,末法時代念佛法門為什麼會興盛?我們應該明白,應該明白了。為什麼念佛法門那麼興盛?這個原因應該明白了!就是不能修四念處。為什麼不能修?修了不相應。那能發心念佛還是好,還是不錯的!
  「又此轉依,略有六種:一、損力益能轉,謂由勝解力聞熏習住故,及由有羞恥令諸煩惱少分現行、不現行故」。這是第八章「彼果斷」,這一科裡面只有兩科,第一科是「長行」,第二科是「偈頌」,「長行」裡邊第一科是「出體相」,「彼果斷」就是無住涅槃。這個現在是第二科是「辨差別」,「辨差別」裡邊分兩科,第一科是「正辨差別」,就是這個涅槃也就是轉依,轉依有六種差別,就是有六種轉依。第一個是「損力益能轉」,也就是從開始學習佛法,到最後功德圓滿有六個次第,是這樣意思。第一個「損力益能轉」,這是「謂由勝解力聞熏習住故」,就是開始學習佛法達到勝解的程度的時候,就會有「損力益能」的這種作用。第二個是「通達轉,謂諸菩薩已入大地,於真實非真實、顯現不顯現現前住故,乃至六地」,這是「通達轉」,通達就是對於真如理不是由於文字,是成就了無分別智,聖人的無漏的無分別的智慧,他通達了真如理了。這是「諸菩薩已入大地」,就是已證入真如法性了的人。「於真實非真實、顯現不顯現現前住故,乃至六地」,就是由初地到六地。這六個位次都名之為「通達轉」,就是都是通達真如了的人。他雖然是通達真如了,但是沒能夠無間斷地與真如相應,有的時候相應,有的時候間斷了。第三個是「修習轉,謂猶有障,一切相不顯現,真實顯現故,乃至十地」,這個第三「修習轉」就是他的道力增長,達到這個程度,就是一切相不顯現,這是遍計執相不顯現了,這個圓成實性這個法性真如理一切時都是顯現的,這是由七地到第十地,這個「修習轉」這麼長的範圍,但是他還是有障,他並不是完全清淨。這是上一次都講過了的。

「四、果圓滿轉,謂永無障,一切相不顯現,最清淨真實顯現,於一切相得自在故。」
  這個第四「果圓滿轉」,最初發願想要成就的這個境界,現在完全圓滿了,完全實現了。「謂永無障」,這個圓滿的果是什麼相貌呢?第一個是「永無障」,永久也沒有障礙了,就是煩惱障、所知障完全清淨了,這可以名之為斷德,斷除去一切染污的功能。「一切相不顯現」,因為一切障都清除了,所以一切遍計執相都不顯現了。「最清淨真實顯現」,就是最清淨的真如理性,因為他成就了圓滿的無分別智,所以一切相不顯現,這個最清淨法界是顯現了。「於一切相得自在故」。這個「永無障,一切相不顯現」這是斷德,「最清淨真實顯現」這是佛的智德,因為無分別智,你成就了無分別才會有這樣作用的。無分別智成就了,一方面能斷除一切障,一切相不顯現,一方面使令清淨真如理顯現,這是無分別智的力量,所以一方面有斷德,同時也有智德。「於一切相得自在故」,也就是於一切法得大自在,在本身是得自在,同時也自在地教化一切眾生,所以這裡是恩德,「於一切相得自在故」,這一句話在下文有詳細的解釋。這樣說呢,斷德圓滿了,智德、恩德也圓滿了,三德圓滿名之為佛。

「五、下劣轉,謂聲聞等唯能通達補特伽羅空無我性,一向背生死一向捨生死故。」
  前面這四個轉是自己修行成佛了,是大乘佛法的修行人他從開始修行到最後圓滿分這四個次第。這以下是大乘和小乘來對論。第五個是什麼呢?是「下劣轉」,就是他的這個轉變,他在佛法裡面的修行的轉變,雖然是成功了,但是不是很高的,所以名之為下劣。是指什麼說的呢?「謂聲聞等唯能通達補特伽羅空無我性」,這就是指這個發出離心的小乘佛法的修行人,就是聲聞,聽佛的法語而證道果的人。這個「等」呢,就是指獨覺。這兩種修行人,「唯能通達補特伽羅空無我性」,他只是能明白這個人無我,色受想行識裡面沒有我可得,無始劫來在生死裡流轉就是惑業苦的流轉,沒有我可得的,他明白這個道理了。他沒能夠明白一切法是唯識所變,這個清淨法界的道理還不明白,所以沒有明白這個法無我的道理,他的智慧不殊勝。
  「一向背生死一向捨生死故」,「一向」就是完全,他完全是……這個「背」就是厭離的意思,厭離這個生死,這個生死,在六道裡邊生了又死,死了又生,都是很苦惱的事情,所以他是一向地厭離這個生死苦的,那麼他只知道自己厭離生死苦。「一向捨生死故」,那麼他若成功了以後,他就棄捨了這個生死的境界到涅槃那裡去了,對於一切眾生的生死流轉的痛苦他不管了,所以他是悲心不殊勝。「唯能通達補特伽羅空無我性」,是智慧的人,下面這兩句是悲心的人,所以是「下劣轉」,他不能夠去發大悲心廣度眾生。

「六、廣大轉,謂諸菩薩兼通達法空無我性,即於生死見為寂靜,雖斷雜染而不捨故。」
  「六、廣大轉」,這裡是讚歎大乘佛法,大乘佛法的學者他的修行的成就是特別廣大的,特別高深的。「謂諸菩薩兼通達法空無我性」,這個菩薩的修行他也能通達補特伽羅無我,但是又能通達一切法是寂滅相,諸法寂滅相的道理;能通達這個法空無我性,所以他智慧高深。「即於生死見為寂靜,雖斷雜染而不捨故」,這位菩薩他的悲心也特別殊勝,也是他的智慧也殊勝,「即於生死見為寂靜」,就是生死即涅槃的意思,不像這個聲聞學者「一向背生死一向捨生死」,而這位菩薩他的智慧高深,他就在生死的動亂的境界上他就見為他沒有動亂,動亂不可得,都是寂靜的。
  我看到這裡,忽然間想起來,《六祖壇經》上,六祖大師說是他到了廣州這個法興寺,就是現在的光孝寺吧!說是見到兩個出家人在那兒爭,這個是風動呢?是幡動?在爭論這件事,這個惠能大師就對這兩位出家人說: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這個道理和唯識上是相合,但是我想六祖可能不是唯識,因為他到了五祖那兒去,他學的佛法,《六祖壇經》是講的《金剛經》嘛,講這《金剛經》又不是講這個《攝大乘論》,那個時候《攝大乘論》已經來了,那個時候是唐朝的時候,所以這個「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仁者心動」,那麼應該怎麼講呢?這個風動和幡動,那麼按照《金剛經》的道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那麼風也沒有動,也沒有風動,也沒有幡動,但是你不明白它沒有動,你去爭論呢,就是你心動了!也可以這麼講。但是用唯識的道理講是對的,一切法都是唯心所現嘛!離開了心,也沒有風,也沒有幡,你看見風動、幡動是你心裡面的分別;無始劫來的熏習,你心一動的時候,有如是分別,如是的顯現,所以是仁者心動。所以沒有風動、沒有幡動,這個似義顯現不可得呢,心也是不動,那就是「是即入三性」,可以這樣講了。
  這裡邊說「即於生死見為寂靜」,這個生死是個流動、是個混亂的境界,不是寂靜的,但是你能觀察他是唯心所現呢,那個動亂即非動亂,當體就是寂滅相了。像我們作夢的時候,夢見種種的境界,如果你醒了夢的時候,你就會知道那些動亂的境界當體就是空無所有的,那麼就是寂靜了,「即於生死見為寂靜」。譬如說餓鬼看見我們人所看見的河流,他看見是猛火。在人的境界來看,這裡沒有火,這個火是完全是沒有的,那麼就是寂滅相嘛;你人所見的境界在餓鬼看也沒有,那麼也是寂滅相。所以從一切法都是每一類眾生自己的業力的分別心所變現的,但是在所變現的那個境界的本身上看呢,無有少法可得,所以便「於生死見為寂靜」,就是沒有這件事,「即於生死見為寂靜」。
  「雖斷雜染而不捨故」,見為寂靜的時候就是沒有生死可得了,那麼就是一切法都是不可得了,不可得了就是離一切分別,離一切分別就是離一切雜染,一切雜染都沒有了。「雖斷雜染而不捨故」,但是菩薩的大悲心感覺到眾生雖然一切法都是寂靜的,但是眾生的分別心不寂靜,他還沒能通達是寂靜的,在那裡流轉生死,受到種種的苦迫,所以就發大悲心「而不捨故」,還不捨離這個生死的雜染境界,他要在這裡廣度眾生的。所以這個「廣大轉」就是高過了聲聞人「一向背生死一向捨生死」的「下劣轉」了,高過他們。這個廣大就是分這麼兩種:一個智慧高深,一個是悲心廣大,是這樣意思。

   乙、簡別失德
「若諸菩薩住下劣轉有何過失?不顧一切有情利益安樂事故,違越一切菩薩法故,與下劣乘同解脫故,是為過失。」
  前面是「正辨差別」,這底下「簡別失德」,這個簡別他的過失和功德。「若諸菩薩住下劣轉」,發了無上菩提心的人,現在菩提心退了,他要住在「下劣轉」,就是退大取小了,想要「一向背生死一向捨生死」入無餘涅槃,他不度眾生了,他這樣子就是退失菩提心了。這在菩薩戒上看呢,若退失無上菩提心是犯他勝處的過失,犯這個他勝處的過失的。但是在我們誦的戒本上呢,沒有退失菩提心,但是不學習大乘佛法,不學習大乘佛法,專學習小乘佛法;如果你發菩提心,受了菩薩戒,你不學習大乘佛法,你專學習小乘佛法,也犯突吉羅罪。犯突吉羅罪這個地方,在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菩薩戒論》上,犯這個突吉羅罪是有染違犯,但是在玄奘大師翻的這個《瑜伽菩薩戒本》上看,是非染違犯,就是犯是犯,但是不是染污犯,不是染污的犯。那麼西藏的宗喀巴大師的戒本呢,是染違犯,是染污的違犯,就是重了一點。都是突吉羅罪,但是有一個輕,有一個重,還不同。
  這個「住下劣轉」有什麼不對呢?「不顧一切有情利益安樂事故」,就是最初發菩提心的時候是要哀愍一切眾生的,要安樂一切眾生的。但現在不是,「不顧一切有情利益安樂事故」,不管了,我不管,我不去顧念眾生的利益安樂事,他們是在三惡道裡流轉生死,或者是三善道的流轉生死,不關我事,他得不得涅槃,信佛不信佛都不關我事,我不去顧念那些事情,不管了,那麼這就是只顧自己,只顧自己要得無餘涅槃,這是一個過失。「違越一切菩薩法故」,原來是發菩提心是作菩薩,現在就是違犯了菩薩法,菩薩是大悲心特別強的,當然智慧也特別高,是要去度化眾生,不能獨善的嘛,但是現在通通放棄了,就是違犯了菩薩法,違犯了菩薩戒的意思,這是第二個過失。第一個是沒有悲心,第二個是犯了菩薩戒。「與下劣乘同解脫故」,這個「與下劣乘」就是前面就是這個菩薩退大取小了嘛,他就和這個聲聞人一樣的解脫了煩惱障,還沒有能解脫所知障,就是入無餘涅槃了,他不能得到無上菩提的究竟的解脫,這是一個過失,有這三個過失。

「若諸菩薩住廣大轉有何功德?」
  諸菩薩退大取小了,有這樣的過失,但是還是在佛法以內的,他還是佛教徒,他還是能到涅槃的聖境,還不是凡夫境界。雖然是有過,這個過失不是很大。但是在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菩薩戒論》上,退失菩提心是犯他勝處的罪過的,那個罪過還是很大的。「若諸菩薩住廣大轉有何功德」,說我沒有退菩提心,我還在繼續發無上菩提心修習佛法廣度眾生的,那有什麼好處呢?這裡說到有兩種功德。

「生死法中以自轉依為所依止得自在故;」
  這是一種好處。這個菩薩在這個六道生死的苦惱的境界裡邊,「以自轉依為所依止」,以大乘法的轉依作他的依此處。以大乘法的轉依,就是轉捨一切雜染的依他起性,轉得一切清淨的依他起性,那麼就是證悟了清淨法界了,這種大自在的境界。以這個轉依作他的依止處,那就是無住涅槃的境界。以這個無住涅槃為所依止呢,「得自在故」,他因為煩惱障也是清除了,所知障他解脫了,他內心裡面達到最極圓滿的清淨自在的境界,高過了阿羅漢以上,這是他的自利的功德,自己修行得到佛法利益的功德,這是一種功德。

「於一切趣示現一切有情之身,於最勝生及三乘中,種種調伏方便善巧安立所化諸有情故,是為功德。」
  這是第二個功德。第二個功德是「於一切趣」,他得到無住涅槃之後呢,他能在一切趣中。這個「一切趣」就是六道,或者說五道,說六道又加個阿修羅道。在這個一切趣中,「示現一切有情之身」,這位菩薩他能現一切有情的身相。像《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說的情形:「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就是這樣意思,「現一切有情之身」。那麼用現這樣的一切有情之身為眾生說法,那麼希望眾生怎麼樣呢?「於最勝生及三乘中」安立一切眾生,把這個安立所化的諸有情,或者是在最勝生裡邊,或者是在三乘中。就是沒有出世間的善根教化他們修學五戒十善,可以安立在最勝生中,最殊勝的眾生就是人天的富貴的境界,不要到三惡道裡受苦,就是這個意思。若是有出世間的善根呢,就在出世間的三種佛法裡邊:聲聞乘、緣覺乘、佛乘,這三種佛法裡面,安立在這裡。
  「種種調伏方便善巧」,眾生他若不相信佛法,也不相信善惡果報,你度化他很不容易的,但是這一位得到無住涅槃的,這是等於是佛了,這個佛菩薩,他有「種種」,各式各樣的「調伏方便」,能調伏他,能折服他,能夠善巧地安立他,能很巧妙地能度化他,能教導他,教導他「於最勝生及三乘中」有所成就。「安立所化諸有情故,是為功德」,這就是這個「廣大轉」的功德,「廣大轉」,安住在「廣大轉」裡邊有這麼大的好處,他能夠教化一切眾生得大利益,這是非常廣大的功德,很多很多的眾生解脫了生死苦,這是很重要的事情。如果說是我自己解脫了,獨善其身,別的眾生的苦都不管了,雖然他自己是也是不錯,但是在大悲心的立場上看呢,功德不大,所以讚歎大乘佛法的轉依是廣大的轉依,功德是廣大的。

 第二節、偈頌2
  第一項、轉依解脫義
「出中有多頌:諸凡夫覆真,一向顯虛妄;諸菩薩捨妄,一向顯真實。」
  前面是「長行」,這底下是「偈頌」,偈頌裡面分兩科,第一科是「轉依解脫義」,頌這個轉依就是解脫的意思。「此中有多頌」,不只是一個頌兩個頌。「諸凡夫覆真,一向顯虛妄」,這一切平常的人,不肯努力修習佛法的人,「覆真」,這個大自在,這個一真法界的境界被他的無明煩惱所隱覆了,覆藏住了。「一向顯虛妄」,完全是這個虛妄的境界顯現出來,就是遍計執執著一切法的這種虛妄的境界,在虛妄裡面生活,受諸苦惱。「諸菩薩捨妄,一向顯真實」,但是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他能斷除無明煩惱,斷除這遍計所執,所以他就能夠棄捨這一切虛妄的事情。這凡是內心所分別的一切的境界都是不真實的,都是如夢中境、如水中月似的,不真實。這個不真實的境界都棄捨了,他再不執著他是真實的。「一向顯真實」,他完全是清淨法界的境界,無分別智證悟了真如理的時候,這完全是真實不虛的,沒有這些虛妄的境界了,就是得到無住涅槃了。這是這個頌這個凡夫和聖人的差別。

「應知顯不顯,真義非真義,轉依即解脫,隨欲自在行。」
  這底下說轉依就是解脫。「應知顯不顯」,應該知道這個真實義的顯現和這個遍計執性的不真實義不顯現,這就叫作轉依,這就叫作轉依,「應知顯不顯,真義非真義」。這個「真義」呢,就是依他起性裡面的清淨分,清淨的依他起。「非真義」,就是依他起裡面的雜染部分的依他起,這個雜染部分的依他起經過長時期的修行,他不顯現了,就是隱沒了,真義顯現了,這就叫作轉依。這個「轉依」,我們現成的話上說呢,就是依他起,依他起中的雜染分棄捨了,然後把清淨分顯現出來,我們可以這樣說。但是再明白一點說呢,這個依他起這個依,實在就是現前的這一念心,就是我們當前的這一念明了的心。這個明了的心大概的說就是分兩部份:一個是粗顯的,粗劣,粗顯的,我們自己也感覺到的這個分別心,這個心會明了、會分別。如果是自己感覺不到的,就是特別微細的,這兩部分。現在這裡說「依」應該包括這兩部分都在內,當然最重要的是阿賴耶識。就是這個我們現前這個分別心裡面的雜染分把他清出去,然後清淨分把他顯現出來,這就叫作「轉依」,是轉染還淨。就是在我們現前的分別心上轉染還淨,是名為轉依,就叫作轉依。當然這個轉依是要修唯識觀的,由戒定慧來作這件事的。
  這樣轉依了,成功了,「即解脫」,這就是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就是把一切的煩惱、惑業苦都解除了,都脫離了,離開了,分離了,再沒有這種事情了。「隨欲自在行」,轉依了,得解脫了,得解脫有什麼好處呢?「隨欲自在行」,隨你心之所欲都可以無障礙地活動,都可以作成功,你想要作就可以作,你想要怎麼作就可以怎麼作,沒有人障礙你的。這若是我們不轉依,對我們的煩惱這個惑業苦繫縛我們,就是不自在,很多很多的苦惱的事情。這兩個頌是「轉依解脫義」,是這個意思。

  第二項、涅槃無住義
「於生死涅槃,若起平等智,爾時由此證,生死即涅槃。」
  這以下兩個頌是說這個「涅槃無住義」。怎麼叫作是無住?怎麼叫作無住涅槃?怎麼能得到無住涅槃?這個意思,說明這個道理。「於生死涅槃,若起平等智」,這個生死是雜染的、是不自在的、是痛苦的事情,這個涅槃是清淨的、是自在的,完全和生死是相反,是大安樂的境界。這個生死和涅槃是一個相反的境界:一個是雜染的,一個是清淨的;一個是自在,一個是不自在;一個是安樂的,一個是苦惱的。現在說「若起平等智」,若是菩薩他曾發起了、成就了無分別的智慧的時候,他就會覺悟到生死和涅槃是平等的,並沒有差別,你若成就了無分別智的時候。
  這個事情我們剛才說過,這個生死是遍計執,生死是遍計執的境界。若是從唯心所現的這個道理去講,人的一切,一切眾生,一切一切的遭遇,一切一切的活動,完全是自己內心的分別,沒有一件事不是內心分別而出現的,沒有一件事不是這樣的,都是內心的分別。這個在我們這個佛法的深義不熟悉的人應該不怕重覆,不怕重覆,但是我們的習慣就是不歡喜重覆。重覆,我已經聽過了,你再重覆我就不願意聽了,我們也是這樣。那個《法華經》的序品,那個菩薩是「聞諸法空生大歡喜」,其實這個諸法空,沒有作菩薩,作凡夫的時候就常常的去聽這樣的道理,等到作大菩薩、作聖人,入聖位的大菩薩聽佛說「諸法空生大歡喜」,這是完全是不一樣,和我們凡夫心情是不一樣的。
  我說這個,現在這個意思就是要重覆。說是我們譬如說作夢,作夢的時候很餓,然後吃一頓很美的美飲食,作的菜飯作得非常妤,很可口,吃了一餐,吃得很飽,吃得很飽但是心情也很快樂,等到一轉身夢醒了以後肚子還是空的,並沒有飽。我們從這件事你去想去,這個飽是內心的分別,那麼可以知道餓也是內心的分別,可是我們的執著心呢,喔,是因為我吃的飯已經消化,都排泄了,肚子空了,所以是娥了,不是我心分別餓的。我吃飽了也是有一個飲食,這個段食,一段一段的這個物質營養,那麼我吃下去了,這時候我才感覺飽,不是我心裡分別是飽,不是。可是從這個夢的這件事來觀察這件事呢,就可以知道是內心的分別。因為這個吃的飲食,你看的時候有一段一段的東西,其實那都是內心的分別,不是真實有這個東西,飽也是心的分別,餓也是心的分別。那麼其他的事情也都是一樣,都是內心的分別,而不是真實有那麼一件事。所以這個生死是夢,生也是夢、也是分別,死也是內心的分別,不是真實的。既然是內心的分別,那個分別是生的時候沒有生,分別是死的時候也沒有死可得,都是畢竟空的。
  我昨天花了好多的時間讀這個《楞伽經》,讀《楞伽經》上說到大慧菩薩問佛,佛回答他說:「前聖所知,展轉傳授,妄想無性」【原文:佛告大慧。前聖所知。轉相傳授。妄想無性。菩薩摩訶薩獨一靜處。自覺觀察不由於他。離見妄想。上上昇進。入如來地。是名自覺聖智相】。說是我們若想要修行,想要成佛了脫生死,想要得涅槃,要怎麼修行呢?這麼請問佛,佛說:「前聖所知,展轉傳授,妄想無性」。「前聖所知」,就是以前的佛所證悟的真理,所證悟的修行的方法,就是他們是過來人,他所證所知,他所證悟的方法「展轉傳授」,那位佛傳授這位佛,其實這時候這還是還沒有成佛,傳授給他。他得到了這樣的法門修行成佛了,然後又傳授他的弟子,他的弟子修行也成佛了,就是一位一位佛展轉地傳授這種修行的法門。修行的法門,什麼法門?「妄想無性」,就是世間上一切一切事情都是你的妄想,另外沒有事情可說。我們感覺到是真實的,是無性,是沒有的,沒有體性的,一切法本身都是沒有體性的,只有你內心在分別而已。
  「獨一靜處,自覺觀察」,這個《楞伽經》是這樣。你一個人在一個寂靜的地方,是「自覺觀察」,你自己去常常地警覺,常常地要覺悟,常常這樣觀察,觀察妄想無性。這個「獨一靜處」這句話,字面上說呢,要一個人,你單獨一個人在一個寂靜的地方住,你來用功修行。我又有一個解釋呢,假設有一千個人,一萬個人,就像一個人似的在那住,應該這樣子。我們不要說一千個人,一萬個人,說我們有二十個人在這個地方住,就像一個人住在那裡似的,應該是這樣子,自己決定要小心謹慎,不打別人閒岔,不打別人閒岔,那麼就像一個人似的。「獨一靜處,自覺觀察」,或者觀察自覺,觀察你這個分別心,觀察一切法都是內心的分別,一切法本身都是空無所有的。這個聖人說話他是很簡要的,不過要言不繁,不是囉囉嗦嗦的,就是幾句話就說明白了。所以生死和涅槃是平等的,原來就是這麼回事,生死是畢竟空的,畢竟空和涅槃有什麼不同呢?不是平等了嗎!所以「若起平等智」,你就明白生死、涅槃是無差別的了。
  「爾時由此證,生死即涅槃」,你起平等智那個時候呢,就由你這個平等智你就證悟了生死就是涅槃,生死就是畢竟空,畢竟空就是不生不滅,不生不滅就是涅槃,就是這樣子。不是另外有一個涅槃,不是,就在生死上就看就是涅槃。這前面這個「下劣轉」上面說:「一向背生死一向捨生死」,就是生死不是涅槃,生死是苦惱的,要棄捨他,我到涅槃那裡得大安樂,要這樣子。現在菩薩得到無分別智的時候,修這個唯識的法門的時候,唯識無義這個法門的時候,生死即涅槃,「爾時由此證,生死即涅槃」。這個世親菩薩釋,世親釋上說呢,《攝大乘論》世親釋上說:什麼叫作「生死即涅槃」呢?就在生死法上觀察他是無我的,觀一切法無我,那麼生死即涅槃。其實就是觀察一切法無自性,無自性就是畢竟空寂了,畢竟空寂就是涅槃,是這樣意思。

「由是於生死,非捨非不捨;」
  因為生死即涅槃,所以結果呢,就是「於生死非捨非不捨」。這底下這行就是表示是無住的,無住的涅槃。「由是於生死,非捨非不捨」,因為生死即涅槃的關係,所以對於生死「非捨」,沒有生死可棄捨。生死是畢竟空的了嘛,畢竟空那有生死可捨呢?沒有生死可棄捨。就是和小乘說的是捨生死,這個大乘不是的,大乘說沒有生死可捨,這是一個法空的智慧的力量;深觀一切法性的時候,沒有生死可捨。「非不捨」,可是呢,你能夠觀察生死即涅槃的時候,也沒有生死的苦惱的逼迫,沒有了,所以還不是不捨。凡夫在生死裡流轉,聖人說生死是畢竟空的,那麼一切眾生沒有流轉生死啊?沒有生死好流轉?但是一切眾生感覺到苦惱。現在菩薩覺悟了生死即涅槃的時候,他在生死裡面,可是沒有生死的苦惱,所以「非不捨」,還不是說沒有捨生死,因為沒有生死逼迫他了,還是說捨生死,這樣意思,「由是於生死,非捨非不捨」。

「亦即於涅藥,非得非不得。」
  因為沒有生死可捨,當然也沒有涅槃可得,沒有涅槃可得。沒有生死,「非不捨」嘛,所以於涅槃也「非不得」,還不是不得涅槃,「生死即涅槃」,那麼也就是沒有涅槃可得。我們在字面上說呢,把雜染的生死斷除去了,棄捨了,然後得到一個涅槃,這字面上是這麼說。但是在得涅槃的人來說呢,他也不感覺到有所得,得到什麼了?沒有什麼好得。根塵識,六根、六塵、六識都是畢竟空寂的,於畢竟空也沒有分別,得到什麼了?沒有得到什麼,那麼是名為得涅槃,所以「非不得」,得到大自在、大安樂的境界,沒有一切苦迫,沒有一切雜染,所以「非不得」,還不是沒有得涅槃,還是得了。
  這樣說呢,他是在理論上,在他的證悟上看,是「於生死,非捨非不捨;亦即於涅槃,非得非不得」,而他還是有大悲心,不棄捨,不離開生死,所以是還在廣度眾生的,是名為無住涅槃了,這就叫作無住涅槃;也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這是前面「彼果斷」,「彼果斷」的大意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