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长老讲摄论】

境法師宣講
於法雲寺禪學院

下 载

 第一章、前言

 ◇ 第二章、所知依

 ◇ 第三章、所知相

 ◇ 前三章 複習與問答

 ◇ 第四章、入所知相

 ◇ 第五章、彼入因果

 ◇ 第六章、彼修差別

 ◇ 第七章、三增上學

 ◇ 第八章、彼果斷

 ◇ 第九章、彼果智

 ◇ 第十章、結 說

第六章、彼修差別5


 第一節、建立十地
「如是已說彼入因果,彼修差別云何可見?」
  前面已經說到「彼入因果」,說完了,這個「彼入因果」說到這個六波羅蜜,在《解深密經》上也有說到六波羅蜜也說得很詳細的,可以參考的。
  這個「彼修差別」,前面說到這個六波羅蜜只分兩個階級:就是一個因中的六波羅蜜,一個果上的波羅蜜。這個因中修六波羅蜜才能夠悟入唯識性,悟入唯識性之後,就是得無生法忍之後,又有殊勝的六波羅蜜的修行,這就是到了十地,包括了十地的修六波羅蜜多,但是沒有一樣一樣地詳細說出來。現在這裡「彼修差別」,就是彼菩薩登歡喜地以後修六波羅蜜多經過十地的差別相,「云何可見?」怎麼樣才明白呢?

「由菩薩十地。」
  這個果上修六波羅蜜多的相貌,就是由菩薩入聖位之後經過十地的差別,就可以知道六波羅蜜的相貌了,就可以知道差別的相貌了。

「何等為十?」
  這底下就解釋,解釋這個十地,這以下一共是分了五科,第一節就是「建立十地」,建立這個十地的。這個十地怎麼樣安立的呢?說出他的原因來,這底下先說出十地的名字。

「一、極喜地,二、離垢地,三、發光地,四、焰慧地,五、極難勝地,六、現前地,七、遠行地,八、不動地,九、善慧地,十、法雲地。」
  那麼這是十個地,十個地,這個「地」字怎麼解釋呢?這個無性菩薩釋上面說,法無我智的分位名之為地,法無我智的分位。這個觀一切法無我的智慧,這個智慧到初極喜地就成就了,一直到佛地才圓滿,這樣子由淺而深,他就是有了階級了,從他的淺深的次第上就分別出來十地的不同。那麼那個真如理,這個法無我智所通達的真如、所通達的法界,這個法界的理性猶如虛空是沒有分位的,不能說有深淺的不同,但是通達真如理的智慧可以有深淺,就是有明暗的不同。譬如說這個光,這個燈光它有度數,不同,燈光所照的虛空就沒有度數的不同。從這個智慧方面的深淺來建立十地的差別,那麼這是一個說法。但是在這個《瑜伽師地論》上解釋呢,「能持菩薩義,名之為地」能持菩薩義,就是能攝持菩薩的功德;能持菩薩義,能攝持菩薩的無量無邊的功德。這個能持者,能攝持者,就受持讀誦那個持,那就叫做地。這樣說呢,不但是能證悟真如智,能證悟法界的智慧,也包括了真如在裡邊,也包括了真如在裡邊的。因為有能證悟真如的智,一定有所證悟真如的理的,這個如如智和如如理相應了,他就能生一切功德,能長一切功德,能持一切功德,所以叫做地,這麼講也有道理。
  而在這個《入中論善顯密義疏》,宗喀巴大師真是大智慧,他講這個「地」呢,他說是大悲心和無分別智,大悲心和無分別智和合,名之為地;那麼就是加上一個大悲心,這話也有道理。那麼菩薩最初發菩提心的時候,就學習大悲心和無分別智的,一直到初歡喜地的時候,他無相的、無漏的無分別智大悲心成就了。由此無相的、無分別的根本智和大悲心再行菩薩道弘揚佛法,又生出來無量無邊的功德,所以菩薩所有的功德都是建立在大悲心和無分別智上面,所以叫做地。地是能生的,能生一切萬物,名之為地。可是若加上真如也是對的,真如是一切法的依止處,這麼樣講也有道理。譬如說是我們凡夫也有這個真如的法身,但是不莊嚴,我們都是惑業苦在那染污了這個真如理。若到成佛的時候,佛的這個真如理性有萬德莊嚴,那麼這樣說呢,這個真如也包括在內名之為地,也是對的。那麼這個「地」是個總名字,極喜地、離垢地……這是別的名字。

「如是諸地安立為十,云何可見?」
  說這麼多的地安立成為十個數,他的原因怎麼能知道呢?我想知道知道,這是問。

「為欲對治十種無明所為障故。所以者何?以於十相所知法界,有十無明所治障住。」
  這底下來回答這個十地的安立的一個理由。「為欲對治十種無明所治障故」,說是這個安立十地這是佛為一切菩薩安立的一個位次,佛為什麼這樣安立呢?「為欲對治」,為了使令菩薩修行的時候能夠消滅十種無明的障礙的關係。這個十種無明就是所對治的障,他能障礙菩薩入於法界證悟真如理的,那麼對治了,把他消滅了呢,就是證悟法界了。他是個障礙,消滅了就是沒有障礙,那麼圓滿的時候就得無上菩提了。這個「對治十種無明所治障故」,所以要安立十地,這是簡單地這樣說,底下又問。
  「所以者何」呢?「以於十相所知法界,有十無明所治障住」,因為在這個有十種相貌的所知法界,就是無分別智所證悟的法界有十種相貌,在這個十相所證悟的法界上面有十種無明所治障住在那裡,在那裡依止,依止在這個法界上面,有十種無明所治障。那麼菩薩經過長期的修行,修行來斷除這個十種無明的障礙,就自然地當然就是深入地證悟了「十相所知法界」,因此建立十地,建立這個十地的。

「云何十相所知法界?」
  這個十相的所證悟的十相法界是怎麼回事情呢?這底下就提出這個問題加以解釋。

「謂初地中由遍行義;」
  這底下列出來十相法界的名稱。這個「初地中」,這個初極喜地他所證悟的法界叫做「遍行」法界,或者是「遍行」真如。這個「遍行」真如上面有異生性的無明障礙,有異生性的無明作障礙,要斷除去、要遠離了異生性的無明,這個「遍行」法界才顯示出來的。這個異生性的無明,這個異生是什麼呢?在《華嚴經.十地品》,在《十地經論》上那個〈十地品〉,翻一個叫做凡夫我相障,凡夫聖人「凡夫」,我相障,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我相」,但是在玄奘法師翻譯的就是翻一個異生性障。異生相對的就是凡夫,凡夫性的無明,這是什麼呢?就是執著有我,這就是無明;執著有法,那麼也叫做無明。執著有個實體性的我在這個五蘊身裡面,或者說五蘊就是我,或者是離開了五蘊才是我,那麼執著五蘊,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一切法都有真實性,那麼這叫做法執。執著我有真實的體性,執著每一法有真實的體性,這都叫做凡夫性,這就是凡夫的我相障。而這個凡夫的我執、法執這個無明是分別生起的,分別起。
  這個佛菩薩的智慧觀察眾生的煩惱就是分這麼兩大類:一個是俱生的,一個是分別起的。這個俱生的這話就是與生俱來的,不是學習的,也不是聽別人講來,也不是書本上看見的,他任運地自然地就有這種煩惱,生起的這種方式就是任運地就生起了,也有所謂說是本能的,就是本能的,用這句話來解釋也可以。這個分別起的呢,那就不同,分別起的或者是聽人家講解的,或者自己從書本上學習來的,這個心裡面這樣想:「喔,這個我是這樣子,常恆住、不變異、有主宰性的,這叫做我,他有真實性的這叫我,怎麼怎麼的」,各式各樣的執著。這是由分別心,由自己主動地去觀察思惟而有這樣的執著的,這樣的我,這叫做分別我執、分別法執。現在說這個異生性無明就指這個分別性的無明說的,不是那個俱生的,不是任運而生起的那種無明。
  那麼這個菩薩修這個四尋伺、四如實智,觀察名、義、自性、差別,觀察一切法唯識無義,「彼無故此無,是即入三性」,那麼這個異生性障滅掉了,我也不可得,法也不可得,這時候也就顯示出來這個遍行的法性,遍行的法界,遍行的真如。這個遍行真如是什麼呢?這個「行」,就是一切有為法名之為「行」,一切的有為法;一切有為法都是剎那剎那變動的,所以叫做「行」。這個「遍」是普遍的意思。說是這個離一切相的這個不生不滅的法界是普遍一切有為法的,遍在一切法,一切法都有這個真如的。就是菩薩修這個四尋伺、四如實智登地的時候,他覺悟了一切有為法都是真如,都是法界,是這樣意思。這個「十相所知法界」,這個初地所覺悟、所證悟的就叫做遍行法界,是這樣意思。

「第二地中由最勝義;」
  這個「由最勝義」,「第二地中由最勝義」,這個「最勝義」的法界是由斷除去這個邪行障而顯示的。這個十種無明,這個邪行無明,第一個無明是異生性無明,這第二個就是邪行無明。邪行無明這以下的九種無明都是屬於俱生的了,前面那個異生性的無明那是分別起的,以下的九種無明都是俱生的,任運而起的,任運而起的這個無明這是聖人的煩惱,我們凡夫雖然也有但是不太明顯,因為分別煩惱太強了。那麼聖人,證悟初地極喜地的菩薩他還有邪行障,這個邪行障,邪行的無明是什麼呢?就是他不自覺地他的身口意三業還有犯戒的事情,還有犯戒的事情,那就叫做邪行,就是染污的。這個麤重的毀犯戒律的事情,當然初地菩薩都清淨了,不會毀犯,但是還有微細的犯戒的事情,是任運而起的,那叫做邪行障。而這個邪行障,邪行的無明障礙這個二地的菩薩持戒的清淨,障礙他持戒清淨,障礙他證悟這個最勝的法界,障礙他。他若繼續地修學聖道,他就斷除去這個邪行障了,那麼就成就了戒波羅蜜,戒波羅蜜多圓滿了,圓滿了他就通達這個最清淨的法界是最殊勝的,在一切法中是最殊勝的,所以叫做「由勝流義」,這個法界。由於他這位菩薩斷除去邪行無明,而證悟了最勝義的法界,所以這個名字是叫這樣子。

「第三地中由勝流義;」
  這個就是「勝流」法界,這個「勝流」法界是由第三地菩薩他斷除去遲鈍性的無明而證悟的。遲鈍性的無明,遲鈍,這個遲鈍怎麼講呢?這位菩薩他聞思修的這一切法門,修行的法門,有的時候會忘記了。我們凡夫有這個問題,這個記憶力有時候不靈光了,本來很熟的要用的時候忽然間忘記了。現在說是這個第三地菩薩這個聖人,這個初地菩薩、二地菩薩還有這種事情,他所聞思的法門會忘記了,就不能明記所修行的法門,有這個事情。那麼他現在由於有遲鈍性的無明,就是障礙了他去證悟這個勝流法界,障礙了。他要入第三地的時候,就是斷除去這個遲鈍性的無明了,他就成就了聞思修的智慧,殊勝的光明智慧,就覺悟了這個殊勝的佛的最淨法界等流的妙法的最殊勝,這個法界,那麼這就叫做「第三地中由勝流義」的法界。

「第四地中由無攝受義;」
  這個「由無攝受義」,他這個「無攝受」的法界是由於遠離了微細煩惱現行俱生身見的無明,遠離這個無明而顯示出來「無攝受」的法界的。這個微細煩惱現行俱生身見怎麼講呢?身見就是我見,有我就有我所,就是我、我所的這種無明,這種執著。但是這裡說的這個我、我所是微細的煩惱現行,不是粗顯的,是第六意識相應的這個我、我所,而是任運現起的這種我見;我見、我所見,是非常微細的,不是粗顯的。這可見,他若不入定的時候,這個聖人若不入定的時候,這個初地菩薩、二地菩薩、三地菩薩這些聖人他不入定的時候,他這個第六意識在活動就有微細的我、我所的執著的無明活動,有這種事情。那麼斷除去這個我、我所的微細的煩惱,才能證悟這個無攝受的法界,那麼他就是當然是修這個四念住,修這個聖道,修三十七道品的聖道,觀察我不可得,這個法性的真如,我、我所都是不可得的,那就叫做「無攝受」。這「攝受」就是執著的意思,就是執著我、執著我所,這叫做「攝受」,現在通達一切法性的時候是「無攝受」,無我、無我所的,那麼也就是斷除去了微細煩惱現行的俱生身見,這樣子。

「第五地中由相續無差別義;」
  這個法界是要斷除去於下乘般涅槃無明,斷除這個無明,斷除這個無明才能證悟這個「相續無差別」的法界的。下乘般涅槃就是聲聞乘,這個聲聞也應該加上緣覺,那麼這些聖人他們是厭離生死、急求涅槃,感覺生死太苦。觀察這個色受想行識的身體猶如毒器,那麼幾時他滅掉了入於不生不滅的涅槃的境界是大自在、是安隱的境界。那麼於下乘般涅槃的無明呢,這個聲聞緣覺他就是急求涅槃,這個原因在那裡呢?就是不知道生死就是涅槃,所以厭惡生死,要滅掉了生死去入於涅槃,要這樣子。這樣說呢,這個初地、二地、三地的菩薩還有這個無明,就是他有這種傾向入於無為的境界是快樂的,對於有為有厭離心,那麼這就是無明。若在我們凡夫學習佛法的人,學習佛法的人在凡夫的身份的時候有厭離生死、欣樂涅槃,這是發道心了,這是發道心。但是若在菩薩來說這是無明,於下乘般涅槃歡喜離一切相,不生不滅,安住不動,這是無明的境界。所以這位菩薩他能夠觀察生死就是涅槃,不必滅了生死再入涅槃,不是的。若是這樣子的時候,他就證悟了「相續無差別義」,這個「相續無差別義」,這個「相續」就是我們的身體,我們這個身體我們凡夫肉眼不知道是相續的。譬如說人死了就認為是斷滅了,佛法說這個生命死了還沒有斷滅,又有一個果報,又有一個生命的果報又出來了,這個生命的果報也不是常住的,到時候又是死掉了,結束了,結束了又有一個,是相續不斷的,所以指這個身體叫做「相續」。這個「相續」是有差別的,譬如說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體對比起來都是不一樣的,每一個人都有眼睛,但是眼睛與眼睛也不同,每一個人的眼耳鼻舌身意都是有的,但是不一樣,就是有差別的。但是你若通達了生死即涅槃的時候,那就是一切都是無差別的,相續的身體是在相貌上說,表現於外的相貌是有差別,但是在法性上來說是無差別的。所以這個觀察一切法相是有差別,但是法相的本性則是無差別義,就通達了,這樣也就是斷除去了於下乘般涅槃的無明。

「笫六地中由無雜染清淨義;」
  這個無雜染清淨的法界,這個法界的名字是叫這個名字,那麼這個名字裡邊是由於斷除去粗相現行無明才能證悟的。這個粗相的現行無明是什麼呢?就是這個第六地的菩薩觀察這個十二緣起的流轉還滅,「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生緣老死」,這是流轉生死的相貌。若是「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那麼這就是還滅門。這個流轉和還滅這是一個很粗顯的相貌,是因為他還有多少取著,觀察他的法性是無差別,但是在相上也還有多少取著,這就叫做粗相現行無明。這個無明障礙第六地的菩薩證悟無雜染清淨的法性的,無雜染清淨的法界的,障礙他。他若繼續地修學這個十二緣起的聖道,就是斷除去粗相現行無明的時候,他就證悟了流轉的雜染、還滅的清淨都是無差別的,這樣的法性就證悟了。
  這個學習這個唯識法門的時候,時常地會感覺到唯識裡面這個道理,「非離彼能詮,智於所詮轉」這句話,這句話非常的妙,就是這個名字,說生死、說涅槃、說流轉、說還滅、說佛、說眾生……這都是名字,「名事互為客,其性應尋思」,都是畢竟空寂的,慢慢就是無雜染清淨義了,自然是能覺悟到這裡。當然這是從文字上去這樣思惟可以這樣覺悟,但是真實用名字來刺激你的時候,你還是不能平等,你還不能無所得,那就是因為有這種執著的名言種子在阿賴耶識裡邊,種子一動了,你還是有執著心。所以要長時期地修奢摩他、毗缽舍那的觀,才能夠消滅這個執著的種子。消滅了執著的種子,這時候才能無雜染清淨法界才顯現出來的。我們從文字上去講的時候感覺到很容易,但是做下來又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所以第六地中要遠離粗相現行無明,才證悟「無雜染清淨義」。

「第七地中由種種法無差別義;」
  這樣的法界,他是要斷除去細相現行無明才能夠證悟的。這個細相的現行無明指什麼說呢?這個印老法師的解釋,就是有世間法、有出世間的佛法,那麼菩薩對於世間法觀察他是畢竟空寂,對於佛說的這個名言的一切佛法也是觀察畢竟空寂,但是有多少法愛,對於佛法這個聖流的妙正法教他多少有一點法愛的。而現在由這樣的細相無明障礙了種種法無差別的法界,那麼他入第七地的時候就是滅除去這個細相的現行無明,這個種種法愛是細相現行無明。滅除去了這時候就是離一切相了,第七地菩薩是純無相觀;六地以前的菩薩有的時候有相,有的時候無相,不能純無相。第七地菩薩能純無相,就是與真如相應了,當然是有功用的境界,這個時候純無相觀的時候,就證悟了種種法都是無差別的,都是無差別的法界的境界,就證悟這個了。

「第八地中由不增不減義,相自在依止義,土自在依出義;」
  這個第八地是遠離無相作行無明,才能夠證悟這個不增不減的法性。這個於無相作行無明,這個第七地本來是純無相觀的境界,但是他還要身心動念的去觀這個無相的境界才能與無相相應,要身心動念,那就叫做功用。這樣的功用於無相作行身心動念,這就是無明,障礙第八地菩薩證悟不增不減的法界,所以他要斷除去這個於無相作行的無明,要斷掉他,才能證悟這個不增不減義。「不增不減」,就是這個法界,修學無量無邊的功德,功德的增長還是不增長;滅除去無量無邊的業障,染污的煩惱,而又沒有煩惱可減,這叫做「不增不減」在法性理上看是不增不減的。就是減除去無相作行無明,才能證悟這個「不增不減」的法性。這個「不增不減」的法性是「相自在依止義」,是「土自在依止義」。這個「相自在」是什麼呢?就是這位菩薩證悟了不增不減的法界之後,他隨心所欲地要變現什麼就能變現什麼。像這個「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那麼就是「相」,現出來種種的身相,其他的一切也就包括在內,這叫做「相自在依止義」。這個「土自在依止義」呢,「土」就是世界,就是他想要變現什麼樣的佛世界,他就能變現,這叫「土自在依止義」,是到第八地菩薩的時候有這種境界。那麼這是第八地菩薩出現了無功用道的時候,有這樣的大的作用。不過這個無相無功用到佛地才圓滿,第八地開始就是了。

「第九地中由智自在依止義;」
  這個第九地菩薩他是由於他能夠遠離於饒益事不作行無明,才能證悟「智自在」的法界。於饒益事不作行這句話怎麼講呢?這句話就是饒益眾生的事情不做,不去度化眾生去。你讀這個《華嚴經.十地品》那個第八地的時候就會知道這件事,這個第八地菩薩就是想要入涅槃了。想要入涅槃了,他能夠純無相的境界相應了,他就是有點耽著這個無相寂滅的法性,有點耽著,安住在那裡不動了。那麼十方諸佛就是來勸他,說是你現在不應該入涅槃,你在初發心學習佛法的時候,你初得無生法忍的時候,你發了廣度眾生的大願,這件事還沒做嘛,你怎麼能夠入涅槃呢?這樣子,這時候這個第八地菩薩就在深定中,那個第一義諦的三昧裡邊才發出廣大的作用,就是「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遍十方世界的普度眾生,才有這種事情。所以叫做於饒益事不作行無明,不度眾生,不度眾生這就是無明,這個無明障礙他「智自在依止」的這個法界。現在入第九地的時候,就是滅除去於饒益事不作行的無明,他就證悟了「智自在依止」。這個「智」就是四無礙辯才:法無礙、義無礙、辭無礙、還有一個智無礙,或者說樂說無礙,那麼四種辯才,那這個菩薩不得了,在十方世界善說法要廣度眾生的,「智自在依止義」。

「第十地中由業自在依止義,陀羅尼門,三摩地門自在依止義。」
  這個第十地菩薩他也還有無明,他是這個於諸法中未得自在無明,在一切法中還不能得自在,還有這種無明。斷除去這個無明之後,才證得這個「業自在依止義,陀羅尼門,三摩地門自在依止義」,才成就這個功德。那麼這個時候,這個第十地法雲地這個時候是不得了的境界。「由業自在依止義」,這個「業」就是身口意三業,這個三業在十方世界大自在地廣度眾生,那個大神通境界。
  「陀羅尼門,三摩地門自在依止義」,這個「陀羅尼門」,「陀羅尼」就是總持。在這個《瑜伽師地論》上說呢,這個「陀羅尼」一共有四種陀羅尼:法陀羅尼、義陀羅尼、還有咒陀羅尼、還有忍陀羅尼,忍辱的忍,四個陀羅尼。四個陀羅尼,這裡邊當然是這個陀羅尼有無量無邊的陀羅尼這個菩薩。這個「陀羅尼門」,這個「門」字怎麼講呢?譬如「三摩地門」這個「門」字怎麼講法?「陀羅尼門」就是文字,文字為陀羅尼的門。或者說字母,有三十二個字母,有四十二個字母,他是陀羅尼的門。因為佛法所說的道理一定要用文字,假借這個文字才表現出來,所以文字是個門,文字就是個門,沒有這個文字這個道理不能講,不能夠表達出來。不過這個門有各式各樣的門,譬如我們這個鼻子聞這個香,我們就是知道是香,是好香,嗅嗅就完了,別的什麼也不知道,但是有的人不是,有的人從香裡面知道很多事情,知道很多事情。
  我有一天,我小孩子讀書的時候,我小時候讀書是天主教的學校,這個神父教這個歌唱音樂,我那天請假了,所以就是不懂那個符號,都不懂。後來我出家以後,離現在多少年前,聽這個明度法師說「音階」,聽到這個名字,這個音聲裡面有階,臺階的階,階段的階。哎呀!喔,音裡面有階,有高有低這些事情。從這裡知道文字上有很多的符號,就是聲音上有很多的符號,譬如說這個鳥叫,鳥叫了一聲,這個聲音裡面也是符號。你要佛圖澄,你看那個神僧傳上佛圖澄,聽到那個聲音之後就知道有什麼什麼事情,你這回出去作戰是勝利了或者失敗了,就知道。這個香也是,色聲香味觸,無量無邊的事情裡邊有無量無邊的符號,但是我們很多都不懂,不知道。所以這個門是無量無邊的門,但是我們知道是門的很少,我們知道的很少。所以由這個門就可以發出來無量無邊的陀羅尼,無量無邊的陀羅尼的。
  我們寫文章的時候,哎呀,費好大的辛苦寫出一篇文章,寫的還不太好。我看那個《濟公傳》,濟公的文章,當然我們可以說那是小說,但是有一個《濟公傳》上印光老法師寫了一篇序,他說這個《濟公傳》是真的。後來我看那個濟公寫的那個文章,寫的那個詞,濟公說是天台山五百羅漢之一,這阿羅漢的文章也是不得了,如果你相信的話,我也感覺的確是寫得好,文章寫得好。這個大菩薩境界也是不得了,那個文章也是非常好。我們讀經的時候,有的時候有人說這部經是假的,這部經是假的,有的人寫的文章他實在是太不知自量,他就說這是經。有個叫「金剛三昧論」,還有一個「金剛真論」一看就知道是假的,因為那個文章太差了。你若是像清涼國師、像天台智者大師,若是他們造一部偽經,你看不出來的,你看不出來,因為他能和真的經一樣,除非你去考究一下,誰翻譯的,什麼時候翻譯的,看看目錄,那就會知道,所以造偽很難。我說出來一件事,這個藏經目錄上看見有僧肇大師的《金剛經註》,僧肇大師就是鳩摩羅什法師的學生,他的金剛經註,我一看,也寫得很好,但是看天台智者大師的《金剛經》的疏,我一看,哦!智者大師把僧肇大師的註都抄來了,當然前人的註解後人參考當然可以引來,我原來就是這樣想。但是後來有一次看到周叔迦居士他寫一篇文章,他說:不是智者大師抄僧肇的《金剛經註》,是僧肇抄智者大師的《金剛經註》,他這麼說。這是什麼道理呢?那個僧肇大師根本沒有著《金剛經註》,因為你在這個目錄上面看,古代的那個最初是誰做的目錄,沒有這個書,後來在唐朝是誰做這個目錄才有這部書,那麼可見這部書是委託的,是什麼人做的用僧肇大師的名字而已。那麼這個人就把智者大師的那個《金剛經疏》抄來,每一段抄來多少,那麼集成了一部書,是這麼回事。我感覺我們後代的人少數人注意這件事,去注意這個目錄學,對照一下,考證一下,多數人不注意這個事,我感覺蕅益大師都不注意這個事,不注意這個目錄的考證,所以他的注解上看我就發覺他有這個問題。那麼我們原來的想法,智者大師抄僧肇大師的,原來不是,你看就是有這種事情,有這種事情。所以這個造偽這件事,實在是你很難造偽的,如果若是注意的話,任何人你不能造偽,你不能欺騙人的,還不如就說真實話,這部書是我寫的,我就說我寫的好了,為什麼要說謊話騙人呢?這都是不對的嘛!這個「陀羅尼門」,我說到這個阿羅漢的文章,我感覺這個清涼國師《華嚴疏鈔》這個文章也非常好,是非常好的,這個我們古德裡面文章好的太多了。所以這個「陀羅尼門」就是文字,這個「門」就是一切的符號,是門。這個到第十地的菩薩他是大自在的境界,有無量無邊的「陀羅尼門」。
  「三摩地門」,這個「三摩地」也就是定,翻個等持。這個他也是有門,這個門我昨天說過,是什麼?就是四禪,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他是一切三摩地的門。從初禪裡面能發出來無量無邊的三摩地,二禪、三禪、四禪也能發出無量無邊的三摩地,所以叫做門。「自在」,就是「陀羅尼門」的自在、「三摩地門」的自在。「依止義」,就是由他這個法界,業自在的法界裡面,由他所證悟的這個法界裡面有這麼多的大自在的境界,有這麼多的自在。那麼這是這個第十地菩薩他這個三業的自在,在十方世界廣度眾生弘揚佛法,他有無量無邊的「陀羅尼門」、有無量無邊的「三摩地門」。
  那麼這是這個十相法界的名字。由斷除去十種無明,證悟了十相的所知法界,
所以才安立這個十地的,是這樣意思。

「此中有三頌:遍行,最勝義,及與勝流義,如是無攝義,相續無別義,無雜染淨義,種種無別義,不增不減義,四自在依義。」
  這裡邊有三個頌,三個頌。這兩個頌是重頌前面的十相法界。「遍行」法界、「最勝」法界義、「及與勝流」法界是第三個、「如是無攝義」,那無攝受的法界、「相續無別義」是第五個、「無雜染淨義」是第六個、「種種無別義」是第七、「不增不減義」是第八、「四自在依義」,「四自在依義」這是兩個,一個第九,一個第十;智自在依止是第九。其他的有三個自在,業自在依止義、陀羅尼門依止義、三摩地門自在依止義,所以這個「四自在依義」這是第九地和第十地所證悟的法界。

「法界中有十不染污無明,治此所治障,故安立十地。」
  這是最後一個頌,三個頌前面是兩個,這底下是最後一個。這個「法界中」,前面這個十相法界裡面有十個不染污的無明。「治此所治障」,這個十地菩薩要對治此所治的障,這個無明的障礙,所以安立成十地,有十地的不同。

「復次,應知如是無明於聲聞等非染污,於諸菩薩是染污。」
  這是簡別這個十種無明在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的不同。「復次,應知如是無明」,就是前面說的十種無明,十種無明裡面第一個異生性無明。異生性無明裡面有我執的無明,分別我執的無明,還有這個法執的無明。這個分別我執是共於聲聞的,是共於聲聞,共於聲聞這個不在內,其他的包括在內,那麼都屬於菩薩十地所斷。「於聲聞等非染污」,在聲聞人的立場來看,那不是染污。因為他們沒有斷這十種無明,他們心是清淨的,對於他們所證悟的涅槃沒有障礙,他們要入涅槃就能入涅槃,所以他們的立場說呢,這種無明是不染污的,就是無覆無記的。
  「於諸菩薩是染污」,若對諸菩薩的立場來說呢,他們是想要得無上菩提的,得無上菩提道,這種無明能有障礙,能有障礙的。能有障礙嘛,所以稱之為染污,就是這樣意思。那麼若是說是斷這個煩惱障的時候,煩惱障能障礙阿羅漢入涅槃,他若覺悟了我空的真如的時候呢,煩惱障就斷掉了,就清淨了。菩薩不但是斷掉煩惱障,也還要斷這個所知障的無明的,所以這樣子他若不斷的時候不能得無上菩提,不能得無上菩提所以就是染污了。
  在這裡我發覺到一件事,就是《心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菩薩摩訶薩「以無所得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後面「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地方發覺一件事,發覺什麼事呢?菩薩摩訶薩「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那個菩薩那個地方指什麼說?包括阿羅漢在內的,包括阿羅漢。那麼後面「三世諸佛」這是指佛,因為「三世諸佛」可以包括菩薩,可以包括在佛裡邊,也可以這樣子。如果說菩薩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入涅槃,這事有點不對勁,菩薩大悲心怎麼能入涅槃呢?有這個問題。所以這裡面說這個聲聞人對於所知障是不染污,因為他入涅槃沒有妨礙嘛!諸菩薩他要得無上菩提的,不是得涅槃的,所以他就是染污了,這十種無明就都是染污的,他有障礙的作用。
  這個天台智者大師又說出一件事來,譬如說是聽《阿含經》證悟我空而得阿羅漢的;聽《金剛經》、聽《大般若經》,因為阿羅漢聽不到《華嚴經》,但是《般若經》能聽到。聽到嘛,我們讀《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也看出來,就是有得阿羅漢的人,有這種人。這兩種阿羅漢有什麼不同?智者大師說:聽《阿含經》證悟阿羅漢所覺悟的我空、聽《般若經》證悟阿羅漢的,得阿羅漢的,他是證悟法也空了,但是我空、法空最後都是一樣的,最後都是一樣。當然有點利鈍,利鈍的不同,但是所覺悟的真如理是平等的,智者大師有這種說法。
  不過這樣的說法和唯識又有不同,唯識上說呢,說是阿羅漢只是證悟我空,沒有證悟法空,要菩薩才證悟法空的;這個教義方面,就是這裡這麼說,那裡那麼說,就是有一點不同。這樣說呢,所以這十種無明的所知障,那麼他是不障礙涅槃的,而障礙你得無上菩提的。如果說障礙法空,這個地方也有問題,若障礙法空,如果說他障礙是法空也有問題。因為一切種智固然是證悟法空,但是也證悟了一切的緣起法的,這個通達一切緣起法不是阿羅漢的智慧能成就的。阿羅漢是通達了我空,或者通達了法空,但是對於緣起的道理不能完全明白,要佛的一切種智才能明白的,所以到這個所知障這個地方呢,在這個覺悟我空、覺悟法空這些事情上有多少差別,有多少差別的。

 第二節、十地名義
「復次,何故初地說名極喜?由此最初得能成辨自他義利勝功能故。」
  這是第二節「十地名義」,前面是說明建立十地的原因,這底下說十地得名的原因,為什麼十地有這個名稱?因為這個十地菩薩每一地所修行、所成就的功德不同;修行的不同,成就的功德不同,所以立的名稱也不一樣。
  「復次,何故初地說名極喜」,先說第一地,什麼原因初極喜地立名字叫做極喜地呢?什麼原因呢?「由此最初得能成辦自他義利勝功能故」,因為此菩薩,這位極喜地的菩薩在一切聖位菩薩裡邊,他是最初獲得這種殊勝功德的。什麼功德呢?能成辦自他的義利;能辦自家的義利,也能成辦其他的眾生的義利,就是無漏的功德。「得能成辦自他義利」,因為他成就了根本的無分別智慧,斷了煩惱,他繼續地這樣修行,他就可以得無上菩提,他有這種能力了。他也得了後得智,有大悲心,所以他能成辦眾生的義利,能教化眾生,有這種能力了。在凡位的時候還不行,凡夫的時候還辦不到,辦不到這個。他有這樣殊勝的功能,所以叫做極喜地,就是特別地有強烈的歡喜心。
  說是這個阿羅漢他也是成就了這種無漏的無分別的這種智慧了,但是他能成辦自家的義利。譬如在初果,初果和初地可以相比,這個初果的須陀洹的聖人他只成辦自家的義利,他還沒能成辦教化眾生的能力,因為沒有大悲心,所以他雖然見道了也是歡喜,但是沒有成辦一切眾生義利的歡喜,所以不名為極喜地,不名為極喜地的。這個七菩提分,念擇進喜,那個喜有這個意思,就是得了初果的時候心裡歡喜,也有這個味道。那麼這是那個初極喜地,以前是經過了長時期的用功的修行,也是很辛苦,現在成功了,得無生法忍了,當然是歡喜,這也是很合道理的。

「何故二地說名離垢?」
  二地叫做離垢地,是什麼原因呢?

「由極遠離犯戒垢故。」
  因為這個初地的菩薩他也是持戒清淨,但是微細的戒還有毀犯的事情,還有這種事情。現在到第二地的時候微細的戒也是清淨了,所以「極遠離犯戒」的染污,所以就叫做離垢地,就是戒波羅蜜圓滿了。

「何故三地說名發光?」
  這個《攝大乘論》上對這個十地菩薩的名稱是簡略地解釋解釋,《成唯識論》和《瑜伽師地論》就說得多,他解釋這個十地解釋得詳細一點。「何故三地說名發光」,叫這個名字呢? 「由無退轉等持,等至所依止故,大法光明所依止故。」
  「由無退轉」,這個「無退轉」就是不失掉,成就了以後就不失掉了,這個事情也不是容易。我們凡夫也有的時候勇猛,也曾成就一點佛法的功德,但是成就有可能會失掉,靠不住的。那麼這個第三發光地菩薩他成就了等持、等至,他不失掉的,不失掉,「由無退轉等持,等至」。這個「等持」就是三摩地,翻作中國話就是心一境性,這是翻個等持,三摩地翻作等持,等持就是心一境性的意思。「等至」,也是定,他是色界定,或者是無色界定。這個無性菩薩說:色界四禪叫做「等持」,無色界四空定叫做「等至」。《俱舍論》上,或者是說四禪、四空都叫做「等至」,也是可以。「等至」呢,就是正受現前名之為「等至」,正受現前名之為「等至」。就是不昏沉也不散亂,明靜而住,就達到定的境界了,這叫正受。「所依止故」,這個等持、等至作「所依止」,作所依止。
  「大法光明所依止故」,這個發光地,或者說是這個等持、等至的所依止,這個發光地是「大法光明所依止」,也可以這樣說。也可以說「大法光明」是能依止,不退轉的等持、等至是所依止;不退轉的等持、等至都是定,「大法光明」是慧,依定發慧,所以叫做「依止」,這麼樣講也是可以。這個「大法」怎麼講呢?這個「法」就是佛所說的教法,法界等流,那麼這是特別殊勝的,所以叫做「大法」。「光明」就是聞思修的智慧,依止佛的教法學習聞思修的智慧,也就是發出來聞思修的智慧。這個聞思修的智慧還是照了一切的大乘佛法,大乘佛法裡面包括小乘佛法的,照了一切佛法,所以叫做「光明」。而這個時候的發光地是陀羅尼的,有文字陀羅尼的,所以陀羅尼也是「大法光明所依止」,因為陀羅尼他能夠學習無量無邊的佛法,受持讀誦而不忘失,這是第三地。
  這上面說「由無退轉等持,等至所依止故」,這個到第三地的時候有了這樣的禪定,那麼這件事呢,譬如說是有的人他還不信佛,還不是佛教徒,他已經得了四禪、四空定了,得了四禪、四空定以後又學習佛法,他若發無上菩提心,那麼一下子得初地,一下子就得二地、三地,初地的時候就是有個等持、等至了。所以這個聖人的功德各式各樣的情形,但是佛這樣安立呢,就是那種情形是特別的,多數的菩薩還是到第三地才成就,成就等持、等至,無退轉的等持、等至的,要第三地才成就的。這樣說初歡喜地得無生法忍,那就是應該指未到地定裡面得無生法忍的了,由未到地定得無生法忍你繼續修行,經過到第二地,到第三地這個時候才能夠得四禪八定。譬如說在未到地定裡面得初果,那麼他沒得四禪八定,可是得初果以後他可以修,他可以修四禪八定的,聖人修禪定還是容易成就的,所以各式各樣的情形的。
  但是我們若是從這個經論上,從《華嚴經》上看,從《大般若經》上看,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是大福德人,大智慧人,不是平常人,那是大人的境界。可是若是從十地菩薩上看,第三地才得不退轉的等持、等至,那麼初地的時候還沒得四禪八定,才得個未到地定,這樣說。這個定這樣說,若慧也應該有不同,福也應該有不同,所以大菩薩不一定都是大福德、大智慧。就是我們一般人也可以發菩提心,我們也可以得無生法忍,但是我們功德不具足我們慢慢栽培,慢慢栽培就行了。如果是我們能夠,你不要貪心太大,就是幾部重要的經論你努力地認真地把他學習好了,其他的就先不學,先不學呢,你就認真地去奢摩他、毗缽舍那修行,就可能得無生法忍,有可能三年得無生法忍,有可能一年就得無生法忍。因為我們感覺得無生法忍應該不是太難的事情,得無生法忍以後你再廣學,廣學一切佛法,也是可以,所以就是時間上的安排你可以隨意的調動一下,也是可以的。

「何故四地說名焰慧?由諸菩提分法焚滅一切障故。」
  四地叫做焰慧地。這個「焰」就是火,就是光明,就是火焰,這是什麼意思呢?「由諸菩提分法」,就是由於這位菩薩他修行三十七道品,修行三十七道品這種智慧就像火似的,所以叫做「焰」。這個火「焚滅一切障故」,能燒毀了一切的煩惱障,就像火燒木頭那樣子,能燒,所以叫做焰慧地。所以這個聖人還有這麼多的無明,要修行去消滅他的。這裡面看出來聖人他感覺到自己有無明,他要修行三十七道品去燒,把這個障礙消滅他。我們凡夫出了家,做了出家人,感覺到好像很自在,我們沒有煩惱,也不大積極地要修行來燒這個煩惱,不大積極,對這個事不大積極,我好像有這種感覺。

「何故五地名極難勝?由真諦智與世間智,更互相違,合此難合令相應故。」
  這是第六章「彼修差別」,這一章裡面一共是有五科,第一科「建立十地」已經講過了,第二科是「十地名義」,十地的名義,前四個地:一極喜地,二離垢地,三發光地,四焰慧地已經講過了,現在是第五地極難勝地。
  這個「極難勝」,什麼原因第五地名之為「極難勝」呢?「由真諦智與世間智,更互相違,合此難合令相應故」,原因就是這樣。這個「真諦智」,這個第五地這位菩薩他觀察苦集滅道這四諦的法門,是用這個「真諦智」去觀察的,用這個「真諦智」去觀察是觀一切法空,離一切名相的,是無分別的境界。「與世間智」,同時這位菩薩他有大悲心,他還是廣度眾生的,引導眾生悟入聖道的,這樣的智慧叫做「世間智」,他是要假借種種的名、種種的相來開示眾生的。這樣呢,這個「世間智」就是有分別的,是緣名相,有分別的;而「真諦智」是離名相、無分別的。這兩種智慧是「更互相違」,彼此是互相違反的,是不一致的。「合此難合令相應故」,而這位菩薩他要求自己這兩種智慧是不容易合作,而叫他合在一起,這是很困難的事情,但是他能做到了,「令相應故」,令這兩種智慧能夠和合,能夠不相違,所以叫做難勝地。這個不容易勝,不容易成就的事情成就了,戰勝了困難,所以叫做極難勝地。
  這個極難勝地在《大乘莊嚴經論》上的解釋不是這樣的,不這樣解釋。他那上面說,這個菩薩有兩種困難:長時期的教化眾生是很不容易的,長時期的教化眾生你能不厭煩,你這個大悲心一直地不厭煩去做這件事是很難的,這是一個難。第二個難呢,就是眾生不接受你的教化,你也長時期地用了很多的精神、時間,也可以說很多的辛苦,結果你徒勞了,眾生不接受你的教化,而你心裡面一點也不煩,一點也沒有煩惱,這也是很難的。而這位菩薩戰勝了這兩種難,所以叫做極難勝地,這是這樣說。

「何故六地說名現前?」
  這個第五極難勝地是這樣的,現在來解釋這個第六個地,他的名字叫做現前地,是什麼原因呢?

「由緣起智為所依上,能令般若波羅蜜多現在前故。」
  所以叫做現前地。這個「由緣起智」,這個第六地這個菩薩是「由緣起智」,就是觀察十二緣起的智慧為所依止,就是依止於十二緣起的智慧的修行。就是觀察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然後又觀察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這樣觀察。這樣觀察的結果會出現什麼事情呢?「能令般若波羅蜜多現在前故」,就能使令這個般若的智慧,就是無分別的智慧,這個無分別的智慧就出現了。這個無分別的智慧出現了,裡邊有什麼事情呢?就是觀察緣起的時候,這個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生緣老死的時候,這樣觀察呢,這是眾生流轉生死的染污境界,染污的境界。
  這個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這個叫做還滅門。還滅門是屬於轉凡成聖,清淨的緣起的境界。這個清淨的緣起的境界,從無明滅則行滅,有從無明開始這樣觀察,也有的說是由生滅則老死滅,也可以這樣觀察,有滅則生滅,取滅則有滅,愛滅則取滅,這樣子,一直到無明滅則行滅,也可以這樣觀察。我們初學習佛法的人,我們也可以這樣觀察,也可以這樣觀察。這樣觀察呢,你就容易悟入一切法空,容易悟入到這裡頭來。那麼這樣子,一個是流轉的染污法,一個是還滅的清淨法;還滅的清淨法出現的時候,這個染污法就息滅了。對染污而說清淨呢,染污沒有了,清淨也不可得,所以結果是染污、清淨都不可得了,就到達這個無分別的境界。所以能令無分別的根本智顯現在前,就成就了,所以叫做現前地,這個現前地的這位菩薩是這樣的。

「何故七地說名遠行?」
  現在解釋這個第七地,叫做遠行地,什麼理由叫做遠行地呢?

「至功用行最後邊故。」
  這個「功用行」是怎麼講呢?這個「功」就是努力的意思,努力的,你努力地用心去修行去,也就是精進勇猛的意思。精進勇猛就是心在努力,心在努力就是心在起心動念去修種種的法門。「至功用行最後邊故」,從開始修行就是要努力,可是到這個時候呢,這樣用功的情況是最後面,就是過了這個邊以後就不是這樣了,這叫做遠行地。就是修行到這樣遙遠的境界了,到了遙遠的地方了,那麼也是超過了阿羅漢的境界,那麼這就叫做「功用行最後邊故」。
  這裡邊有什麼差別呢?就是由初地,初極喜地開始,到第六現前地這些聖人,這些入聖位的菩薩,他們修止觀的時候,有的時候是有相觀,有的時候是無相觀,有時候出定,有時候入定,有這些變化的不同。現在到第七地這個無相觀是一直相續不斷地,沒有出入定的分別了,一直是無相觀的,和前面的六地不同了。這個前面的六地有的時候無相觀現前,有的時候無相觀不現前,現在第七地不是,一直地現前的,因為他的功用行達到極點了,能夠無相觀長時的現前,所以叫做遠行地。「至功用行最後邊故」,就是過了這個境界以後,就不是功用行了,所以他也是說是中間的一個界線,所以叫做遠行地,這樣子。

「何故八地說名不動?」
  現在解釋這個第八地,什麼原因他名之為不動地呢?

「由一切相有功用行不能動故。」
  這裡面說到兩件事:一個「一切相不能動故」,一個「有功用行不能動故」,這兩件事。這個「相」,就是心裡面所緣慮的境界都是相,或者世間相、出世間相,都是有相。有相就有分別,我們初開始用功的人是不為煩惱所動就算是清淨了,他的貪瞋癡不動就算清淨。但是到第八地的時候,「一切相」也不能動,也不能動其心,他心也不動。「功用行」也不能動,再沒有這個起心動念的這種事情了,這時候達到這個境界,所以叫做不動地。那麼前面是有功用行,也是無相,第七地也是無相,但是是有功用,到第八地呢,是無相而是無功用,這就和前面不同,這不同的地方在這裡。這看出來這個用功修行向前進步的次第,一個是煩惱,一個是相,一個是功用。最初的要求,煩惱不要動,有相、有功用可以。那麼到了聖位的時候,這個相有時有,有時沒有,有時候入無相三昧了就不是有相了。就是從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到六地的時候,雖然有的時候是有相,有的時候是無相,但是無相的時候多,到第七地就是純無相,但是有功用,第八地就是無相亦無功用。這看出來由凡入聖,由初地到第八地這中間的變化是這樣的。現在第八地呢,「由一切相有功用行不能動故」,所以叫做不動地。
  我們上一次講的時候曾經提過,提過一件事,就是這個第八地菩薩他是不動地,但是多少有一點耽著寂滅相的這個法性理,安住那兒不動了,耽著這裡面怎麼回事呢?就是不去度眾生了,不去度眾生去,所以那也有個不動的意思。可是由諸佛的勸請,這時候他才發心在十方世界現身說法,廣度眾生的,但是他還是不動,他的心沒有動,這個也是不可思議境界。

「何故九地說名善慧?由得最勝無礙智故。」
  由於這個第九地這個菩薩他「得」,就是成就了,成就了那個最殊勝、無礙的智慧的關係,在十方世界宣揚佛法廣度眾生,有這樣的妙智慧,所以叫做「善慧」。這裡面主要是說他有四無礙辯:有法無礙、義無礙、詞無礙、還有智慧的無礙。這個法無礙就是佛法,無量無邊的佛法他都通達無礙。這個法是能詮顯道理的名相,叫做法。這個義無礙,就是名相裡面所詮顯的道理,他能通達無礙;就是無量無邊的修多羅他都通達無礙,能詮的法、所詮的義,譬如說《法華經》,也有法也有義,《華嚴經》也有法也有義,《大般若經》也有法也有義,無量無邊的修多羅,無量無邊的佛所說的無量無邊的修多羅都能夠法義無礙,這個也是不可思議,這種大菩薩境界真是不得了!這個詞無礙辯,詞無礙就是語言文字,這個無量無邊的眾生有無量無邊的語言,而這位菩薩都能無礙,能用無量無邊的語言去宣揚佛法,這也是不可思議。我們這個凡夫有語言的問題,有的語言會說,有的語言不會說,聖人也有這個問題,由初地到第八地都還有這個問題,到第九地這件事畢業了,有四無礙辯,有詞無礙,無量無邊不同的語言他都通達,這也是不可思議,通達一切眾生的語言三昧。有這樣廣大的智慧,所以叫做善慧地,「由得最勝無礙智故」。

「何故十地說名法雲?」
  這個第十地,什麼原因叫做「法雲」?

「由得總緣一切法智含藏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譬如大雲能覆如空廣大障故,又於法身能圓滿故。」
  這底下解釋得名為法雲地有三個理由,第一個理由是「由得總緣一切法智含藏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這是第一個理由。這個「雲」,天空裡面的雲,雲能含水,他含藏著水,這譬喻「總緣一切法智」他能「含藏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所以叫做「法雲」。這個「總緣一切法智」,就是這個第十地菩薩他修行所成就的無分別智,「總緣一切法」都是如,總緣一切法如,一切法彼此間是差別的,但是一切法的性是無差別的,總緣一切法如的智慧就是般若的無分別智。這個無分別智裡邊含藏「一切陀羅尼門」,含藏一切的「三摩地門」,如雲含水似的,所以叫做法雲,這是第一個理由。我們通常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翻到中國話無上正等正覺,就是佛的智慧,現在這上面說佛的智慧裡邊有陀羅尼,也有三摩地。
  「陀羅尼」翻作總持。我們平常說話說這個人的記憶力好,記憶力不好,這個記憶力,那在佛法裡面的話來說就是念力,念佛的念。念佛的「念」不用那個囗,就是「今心」,用心念佛,用口念佛也是可以,但是一定要心,所以不必寫那個口。這個念力,就是不可思議的記憶力。現在這個記憶力,又一個名字就叫做總持,總統的總,受持的持。這個第十法雲地這位菩薩他的念力能總持一切佛法,總持無量無邊的修多羅,他不需要看本子,他那裡有無量無邊的修多羅,在無分別智裡面他隨時可以用,隨時都可以用。我們看這個天台智者大師他講經的時候,說法的時候,他隨時都能引經論,隨時可以引這部經,他說一段道理的時候要引證,隨時引這部經引那部經,引來了,那麼這看出來智者大師他也是有陀羅尼,有陀羅尼他能夠隨時可以引來。現在這是說這個法雲地菩薩他那無分別智裡邊有無量無邊的陀羅尼,還有無量無邊的三摩地,就是禪定,禪的境界,就是那無分別智裡邊還有這麼多的事情,所以叫做法雲。
  「譬如大雲能覆如空廣大障故」,這是第二個理由,第二個理由是什麼呢?這個虛空是非常廣大的,而這個雲也能無量無邊地普遍一切虛空裡邊,這個雲有這種境界。現在這個裡面是說什麼呢?這個雲就譬喻那個「總緣一切法智」,叫做雲。這個虛空譬喻什麼呢?譬喻「廣大障」,有煩惱障、有所知障,也是無量無邊像虛空似的。現在這裡邊說這位菩薩他所成就的一切法智猶如「大雲能覆如空廣大障故」,這裡邊這個「覆」就是傾覆,就是破壞的意思,能破壞廣大無邊的煩惱障、所知障,把這些染污法都完全破除去了。這樣子嘛所以叫做法雲,這個法雲這樣講,這是第二個理由。
  第三個理由呢?「及於法身能圓滿故」,這個「法身」就是真如理了,這個真如理。這個雲就是一切法智,這個一切法智他能夠證悟廣大的諸法如義,所以叫做法雲,就像這個雲能普遍一切的虛空;就像這位菩薩的法智,這無分別智它能夠普遍地證悟一切法如,這是一個意思。第二個意思呢,就是他能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能莊嚴圓滿的法身,所以叫做法雲地。
  有這三個理由名之為法雲地。第一個是「一切法智含藏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這是成就的功德;第二個「大雲能覆如空廣大障故」是破除一切煩惱;第三個「及於法身能圓滿故」是證悟法性之理,是這樣意思。

 第三節、辨得差別
「得此諸地云何可見?」
  前面這一段是十地的名義,到此解釋完了。這以下是第三科「辨得差別」,介紹「得此諸地」成就這個十地的方法,我怎麼能知道「得此諸地」的方法、因緣,由什麼因緣我能成就這十種地呢?

「由四種相:」
  由四種方法可以成就這十地。這十地是聖人的境界,我怎麼辦法能夠成就呢?這底下說出來。

「一、得勝解,謂得諸地深信解故。」
  第一個方法,你要成就這個深刻的,你對於這個十地的佛法你要有深刻的信解。「謂得諸地深信解故」「得勝解」,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你若成就了對於十地的法門,你要深深地信解是這樣子,佛這樣說,是的,是這樣子,你要深深地信而又能通達,能明白。十地,初地、二地乃至第十地是怎麼回事情,你要深深地信解真實如是的。那麼這就是在文字的佛法上的學習,你要達到勝解的程度,這是第一個條件,這是在凡夫初開始的時候你要準備好這個條件。

「二、得正行,謂得諸地相應十種正法行故。」
  「二、得正行」,你要成就正行,你要開始行動。你前面「得勝解」呢,通達了,你還要正式地去修行去的,不是心裡面能通達、能理解了就算數的,這不行。怎麼叫做「正行」呢?「謂得諸地相應十種正法行故」,就是你要成就了與十地相應的有十種正法行,這十種正法行你要成就才可以。
  這個十種是什麼呢?這個在《辨中邊論》上說:「謂書寫供養」。第一個就是這個古代沒有現在這個印刷的這種事情,就是要用筆寫。譬如說十地的法門,像《華嚴經.十地品》,你要把它書寫出來,這是一個條件。第二個還要「供養」,或者香、花,或者是燈的光明來供養這部經,用香、花供養,要誠懇地恭敬來供養,尊重他,要這樣子。所以我們對於這個經論,佛法的書不能夠用世間上的什麼書放在佛經上面,不應該這樣子,或者其他的什麼手電筒什麼東西都放在經書上面,不應該那樣子,你要把它恭恭敬敬地供在一個地方,要保持清潔,要書寫、供養,這是一個。第三個呢,要「施他」,施他就是你要多寫幾本,多寫幾本送給別人,送給別人去學習,施他。書寫、供養、施他、「聽」,就是別人來讀誦,讀誦這部經的時候,你要注意聽,或者別人在講解,你要注意聽,聽一聽這個經裡面是什麼道理,注意聽。聽還不單是聽,還要「披讀」,你還要讀這個文,自己還要閱讀,還要這樣子,這個披讀。
  「受持正開演」,「受持」怎麼講呢?受持是溫習的意思,就是一次又一次地讀,是溫習的意思。你內心裡面能接受了而不失掉,那就是要常溫習才可以,不常溫習就忘掉了。「正開演」,你還可以給別人去講一講,你給別人講解,「受持正開演」。「諷誦及思修」,印老法師的那些著作錯字是很少的,但這個地方有個錯字,「諷誦及思惟」,其實這個「惟」是個「修」,「諷誦及思修」。受持是溫習,「諷誦及思修」,「受持正開演,諷誦及思修」,諷誦就是背下來,把你所學習的這一都經要把它背下來,背下來的時候也可以有韻的,高低的這個韻去背,美妙的聲音有高低的韻去背這部經。這個「諷誦及思修」,思是思惟,思惟,在閒靜的地方去專精思惟這部經的道理。所以我們不要說就是出家人,就所有的佛教徒大家用功的時候,不要打別人閒岔,不要打別人閒岔,你沒有需要的時候不要有聲音,打攪別人。他在聚精會神專精思惟的時候,不要有聲音打攪他,他這個心才能入理。這樣去思惟這個經的道理,專精思惟。這個修就是修止觀了,修奢摩他、毗缽舍那。
  這一共這是十種正法行。書寫、供養、施他,還要聽聞、披讀、受持、正開演、諷誦、思惟、修行,一共是十樣。「二、得正行,謂得諸地相應十種正法行故」,這樣子十種正法行,那麼你用這十個方法來學習這部經。這十種,前八種都屬於聞慧,第九種是思惟,第十種就是修止觀,有聞、思、修,就叫做正行,這樣子修行。

「三、得通達,謂於初地達法界時,遍能通達一切地故。」
  我們通常初開始學習佛法的時候,你就會要……哎呀!我怎麼樣學習佛法,學習佛法有什麼個次第呢?其實現在這個經論上就告訴我們,這個聞思修就是次第;聽聞、思惟、修止觀,這是個次第,就是這樣子。這個第三「得通達」呢,這就是入聖位了,聞思修這時候是凡位,也就是資糧位和加行位,「得通達」就是入聖位了,就是得到般若的智慧了,通達這個真如理是怎麼回事了。說以前我在思惟修行的時候修止觀都還在文字上的修行,現在得通達的時候是離文字相了,離一切分別相而通達真如了,是證悟真如理了,不是一般的戲論境界的,那叫做「通達」,離文字相了。「謂於初地達法界時,遍能通達一切地故」,「謂於初地」,因為那個四加行位,煖、頂、忍、世第一,世第一一剎那就入於聖境了,入於第一義諦了,就叫做初歡喜地,初極喜地。「達法界時」,他離文字相,離一切文字思惟分別而證悟了真如理性了,這個時候「遍能通達一切地故」,那麼二地、三地、四地的法界也都能通達了。因為初地所通達的法界和二地、三地、四地,乃至到佛地的法界是無差別的,是平等平等的。所以達初地的時候,也就能達其餘的一切地,乃至到佛地。所以到初地的菩薩他就知道,他已經很快會成佛了,很快會成佛了。
  但是當然我們想,這後面的文上也有提到,由初地以後到成佛,還要兩個阿僧祇劫那麼久,那麼長遠的時間,但是在初地的菩薩兩個阿僧祇劫時間很短,不算長,這個聖人的境界和凡夫是不同。凡夫我們感覺到佛學院三年畢業,哎呀!那麼久,那麼久!說是三年不行,要學二十年的佛法你才能夠達到一個水平,哎呀,那樣我不學了,我不要學了,這個凡夫是這樣子。這個聖人的境界不是,不要說聖人,就是凡夫得了禪定以後,對於時間的長遠他心裡面沒有恐怖心,得了禪定的人。得了禪定的人,他心入定無分別境界,你就是一下子坐二十四個小時,很短的時候就過去了,不感覺很長。若是得了聖道的大菩薩境界那是不可思議,所以聖人的境界真是不是凡夫所能思惟分別的,所以是「於初地達法界時,遍能通達一切地故」。這個在無性菩薩那個《攝大乘論釋》上有個頌:「如竹破初節,餘節速能破」,像那個竹,松竹,松竹是一節一節的,你第一節能破了的時候,其餘的節也很快的能破。「如竹破初節,餘節速能破,得初地真智,諸地疾當成」,你成就了初極喜地的無分別智的時候,其餘諸地的那種廣大的智慧功德也很快成就了,不感覺難。所以第三「得通達,謂於初地達法界時,遍能通達一切地故」,也能成就了。

「四、得成滿,謂修諸地到究竟故。」
  「得成滿」,前面說是「通達」,「通達」這裡說實在主要是說智慧,智慧能通達真如。但是這個由凡入聖,由初地、二地乃至到佛地,不只是一個智慧就行的,還要其他很多功德,所以這個「得成滿」就是得其餘的無量無邊的功德也要圓滿。「謂修諸地到究竟故」,到究竟無量功德都究竟圓滿了,這叫「得成滿」。
  說是「得此諸地云何可見」,我要成就這個十地的聖人的境界,我要用什麼方法才可以呢?「由四種相」:第一個「得勝解」,第二個「得正行」,第三個「得通達」,第四個「得成滿」,這樣子這個十地就成就了,成就十地。

 第四節、辨修習2
  第一項、修止觀
「修此諸地,云何可見?」
  前面說「得通達」,這個「得勝解」、「得正行」不用解釋了,現在就是解釋這個「得通達」這個地方。這個「修此諸地」,就是修奢摩他、毗缽舍那,這個十地的這個止觀的修行,我怎麼才能知道呢?提出這個問題。

「謂諸菩薩於地地中,修奢摩他,毗缽舍那,由五相修。」
  「謂諸菩薩」,這個「修此諸地」,在諸地這麼多的聖人,他們這麼多的菩薩在每一地裡邊怎麼樣修行呢?還是修奢摩他和毗缽舍那的,就是修止觀,就是用這個方法來修行的。這個修行是「由五相修」,五個相貌,這個修行裡面有五個相貌,按照五個相貌來修行的。

「何等為五?」
  是哪五個相貌呢?

「謂集總修,無相修,無功用修,熾盛修,無喜足修。」
  這五個相貌,用這五種相貌來修行的。第一個就是「集總修」,這個「集總修」,我們看印老的講記上有提到,也就是觀一切法如就是「集總修」,「一法如此,法法如此」這叫「集總修」。或者說這個「集總」就是集聚佛所說的無量無邊的修多羅,集在一起去修止觀,集會在一起;就是總起來一切修多羅所說的法門去修行,「集總修」,我是這樣說。下面是「無相修」,下面說「無相修」,第三個是「無功用修」,「無功用修」就表示那個「無相修」還是有功用。那麼「無相修」,前面「集總修」應該說是有相,所以第一個是有相,「集總修」是有相修,第二是「無相修」,這兩種修都是有功用修,所以第三是「無功用修」。那麼第四是「熾盛修」,第五是「無喜足修」。所以按這個文來對比,第一個「集總修」應該是有相的,「集總修」。這樣說這個「集總」怎麼講呢?應該就是像前面說那個六波羅蜜那個意思,就是修布施波羅蜜的時候有其餘的五波羅蜜,乃至修般若波羅蜜的時候也有前五波羅蜜,就是修每一個波羅蜜都有其他的波羅蜜的莊嚴,那麼這叫「集總修」,或者應該這麼說。
  「無相修」呢,這就是進一步,就是與第一義諦相應了。修布施的時候,布施不可得,施者、受者不可得;戒波羅蜜的時候,持戒、破戒都不可得,達到無相的境界的時候,叫「無相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都是無相的境界,所以叫做「無相修」。
  「無功用修」,「無功用修」就是心裡面不動念,不動念而能夠修一切功德,能這樣子。這個不動念修,若是我們這種人修行,我們若不動念就不能修,我們要動念才能修。可是到了聖人的菩薩境界是無功用修,不需要舉心動念就能修行,那就是與真如理相應的時候有這種境界,自然地能夠斷惑證真,他有這種力量。
  「織盛修」,「織盛修」實在就是精進勇猛的修行,是這樣意思。所以「無功用修」不要錯會是懈怠了,不是,還是精進勇猛的,精進勇猛的修行。這個「無功用修」是由第八地的時候,由第八地的時候就開始有「無功用修」,但是還沒有圓滿,要到佛的地方才圓滿。可是在這裡面說:「於地地中,修奢摩他,毘缽舍那」,有這句話,這可見由初地的時候也這樣修習,但是不能和八地相比。「於地地中修」,是地地中都有這五種修,應該是這樣意思。所以「集總修,無相修,無功用修」,還有「熾盛修」,就是精進勇猛的修行,應該是這麼說。
  「無喜足修」,就是有多少成就的時候,還要不能知足,你不能「好了!我就到此為止了」,那你不能成就的,一定繼續地要用功,達到無上菩提才能圓滿。這是說這個五種修。

「如是五修,令諸菩薩成辦五果:」
  能使令菩薩成辦五種的成果,這五種成果是什麼呢?

「謂念念中銷融一切麤重依止,」
  就是修這個奢摩他、毗缽舍那的時候,是到了初歡喜地以後,就是達到聖位以後,達到聖位以後修奢摩他、毗缽舍那,那個奢摩他當然是像智者大師說那個體真止的境界,就止於第一義諦。當然這上面說是「集總修」是有相修,對無相來說「集總修」是有相修,當然也可以有其他的止,也不但是一個體真止,也可能有其他的止,也可以修這個數息觀也是可以,有其他的「集總修」。因為這個初果聖人,初果聖人也修不淨觀,也是修不淨觀的,不要說我們一般的凡夫,初果、二果也修不淨觀的,所以也有事相的修行。那麼初歡喜地也和初果聖人相比,當然是超過初果聖人,但是也有相同的地方。所以這個「念念中銷融一切麤重依止」,就是他與這個真如相應了的時候去修止觀,不管是事相修,是無相修、無功用修、熾盛修、無喜足修,都是「念念中銷融一切麤重依止」,這個每一念每一念,就是在止觀中的時候念念分明的這樣修行的時候,能「銷融」,就是消滅了、融解了一切的煩惱種子。
  這個「麤重」,就是煩惱的種子叫做「麤重」,粗劣沉重,他不是一個輕妙的東西,「麤重」。這個使令人會造出來種種的錯誤,使令人會有種種的過失,這種麤重的種子有這種功能。這個「依止」怎麼講呢?阿賴耶識就是麤重種子的依止處,叫「依止」;或者是種種的罪過都是以麤重的種子為依止。那麼現在是說這位聖人他在地地中修奢摩他、毘缽舍那的時候,念念中能破除去一切煩惱的種子,能破除煩惱種子。這個破煩惱種子這個地方在經論上也有很明白的一句話:一定要深入法性才能破除煩惱種子的,說是若是不能夠深入法性是不能夠破除煩惱種子的。所以這個非佛教徒的修行也可以成就四禪八定,但是煩惱種子不能動,你不能破壞煩惱的種子,所以怎麼樣的成就四禪八定,你有什麼神通變化,在佛教徒的觀察都是生死凡夫,還是生死凡夫,不是聖人。只有佛教徒,佛法裡面修行才有聖人,當然這是佛教徒自己這樣說,外道還是不承認這個,不過佛教是有道理的。
  「謂念念中銷融一切麤重依止」,這是第一個果。所以這上面的意思告訴我們修行,你有沒有修行就是你有沒有煩惱,問題在這裡。你若有煩惱,怎麼能說有修行呢?修行的目的就是要破煩惱,你煩惱沒有了,表示你有修行,這是第一個修行的相貌,第一個果。

「離種種相得法苑樂,」
  這是第二個果。這個二個果這裡邊「離種種相」,這個「相」剛才我們解釋過,你心裡面有相的時候,你心就有分別。前面有相識和見識,這個相是見識所分別的境界,你有所分別就有能分別,他們兩個是互為伴的,不可以有相而無見,也不能說有見而無相的。現在說「離種種相」,那就是到了無分別境界了。這個時候呢,「得法苑樂」,這個「法」是什麼呢?「法」就是指諸法如說的。那麼就是離了一切種種的戲論分別,你那無分別智安住在諸法如這裡面的時候,有樂,有種種的法樂,種種的禪悅。佛教裡面說到樂呢,兩個樂:一個是法樂,一個是禪悅,這兩種樂。這個「苑」這個字是個形容詞,是形容這個法樂的。或者是這個「苑」,就是那個廣大的地方有種種的花,有種種的樹,也有種種的鳥,怎麼怎麼地,還有種種的獸,就是一個花苑,一個公園了,人到那裡面去遊覽去,心情很自在、很快樂。現在說這個修行人的時候,離種種相的時候,證悟到真如境界的時候有樂,有廣大不可思議的法樂,那麼這就是真如三昧樂,得真如三昧。前面「銷融一切麤重依止」是斷除去這個煩惱的種子,現在這裡是成就了真如三昧的樂。

「能正了知周遍無量無分限相大法光明,」
  這是第三個果。「能正了知」,這個第三個果呢,「能正了知」,這個「正」就是你了知的沒有錯誤,叫「正了知」。說了知是了知了,但是錯了,那不能算是正知。「能正了知周遍無量」,這個「周遍」是一切,周遍一切處;其量周遍,其數無量。「無分限相」,沒有分際也沒有界限的隔礙,沒有這種相貌。是「大法光明」,這個「大法光明」,我看就是佛所說的修多羅叫「大法」,就是文字的佛法,文字的佛法就是光明,所以叫做「大法光明」。我們說是太陽的光明,月亮的光明,日光燈的光明,或者是日月的光明,現在說佛說的法就是光明,佛說這個文字的修多羅這就是光明。那麼這是「能正了如周遍無量無分限相大法光明」,這個「周遍無量」是一切的意思,很多的意思。「無分限相」,是說佛說的無量無邊的修多羅是「無分限相」的,都是圓融無礙的,無障礙的境界。就是這位修行人他能夠念念地消融一切煩惱,他還能得真如三昧樂,他還能通達無量無邊的佛法,就是這樣意思。這個通達佛法的智慧他增長了,我看這句話應該這麼講。

「順清淨分無所分別無相現行,」
  這個通達無量無邊的佛法這種智慧是有分別的智慧,也就是後得智,也叫做如量智,如來的如,無量無邊的量,如量智就是後得智;這個「順清淨分無所分別無相現行」,這就是根本智,這兩個都屬於智慧。「離種種相得法苑樂」是禪定,是禪,是定。這底下這兩個果,這個第三、第四是屬於智慧,前面那個「能正了知大法光明」那是後得智,「順清淨分無所分別無相現行」這是根本智,就是如理智。
  這個「順清淨分」,這個「清淨」就是圓成實性那個離垢清淨,也就是平等法界也叫做清淨,他能順於這個清淨分。譬如說初地有這個順清淨分,二地、三地、四地乃至到十地都有這個順清淨分。「無所分別」,順於真如,順於平等法界的那個智慧是無分別的。「無相現行」,那個智慧是離一切相的。這樣的智慧現行了,成就了,這個時候就是根本智。這兩種智慧,這是第四個果。

「為令法身圓滿成辦,能正攝受後後勝因。」
  這個修行,我們若是靜坐的時候,心裡面懶,不願意修毗缽舍那,就願意修奢摩他的時候呢,有可能,如果是正念沒有失掉的話,目的是希望得禪定。我們不修毗缽舍那,就修奢摩他的話,心裡面老想要得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目的是在那裡,所以修這個無分別,心裡面無分別住,明靜無分別住。但是若修毗缽舍那的話呢,他的目的就想要見到法性理,見到真如理,見到諸法如。「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若見那個諸相的非相,即見如來;那個就是法身,就是法身的境界。這樣子呢,修奢摩他是幫助毗缽舍那的,所以修毗缽舍那的目的是為見到法身的真如理,是這樣意思。可是初地也有這種境界,初地、二地乃至到第十地都是有這個境界,但是他修的時候呢,目的是「為令法身圓滿成辦」,就是希望自己的修行能夠有進步,能令這個諸法如能圓滿地成辦,而不是一部份,不是的,不是一部份。這個世親釋上面說,圓滿是第十地,到佛地的時候成辦。這兩個字這個界限是這樣的。
  這樣說呢,這個第三個「能正了如周遍無量無分限相大法光明」,第四個「順清淨分無所分別無相現行」,這兩個屬於智慧。「為令法身圓滿成辦,能正攝受後後勝因」,「為令法身圓滿成辦」這是理,這是如如理,這是理性的果。第五個果是「為令法身圓滿成辦」,這是第五個果。第五個果那麼就是法身,第三、第四就是般若,那麼「念念中銷融一切麤重依止,離種種相得法苑樂」這就是解脫;一個解脫德,般若德,法身德。這個天台智者大師常好用三德來配合的,這也可以這麼說。
  「能正攝受後後勝因」,這是總結這一段文。你由初地乃至到第十地,前前諸地所修行的能證攝受後後諸地的勝因。這個「攝受」也就是成就的意思,前前的修因就是證得後後諸地的勝因。初地就是二地的因,二地就是三地的因,乃至九地就是第十地的因,第十地就是佛地的因,所以「能正攝受後後勝因」,前前能夠攝受後後,那麼逐漸地你就功德圓滿了。所以叫做「如是五修,令諸菩薩成辦五果」,能夠成辦這麼多的功德。這是第四節「辦修習」,「修此諸地,云何可見?」第一項這是「修止觀」。地地中修止觀呢,這裡有五修和五果的不同,這樣子。

  第二項、修十度
「由增勝故,說十地中別修十種波羅蜜多。」
  前面第一項是「修止觀」,有五修、五果。現在第二項「修十度」,修十波羅蜜。
  「由增勝故」,這個「增勝」這個意思呢,就是你所修的功德很多很多,但是某一種功德特別強盛,特別殊勝,那麼這個「增勝」就是這樣意思。「說十地中別修十種波羅蜜多」,初地修布施波羅蜜多特別增勝,特別殊勝,特別多,特別殊勝,修布施波羅蜜多修得特別多,也特別殊勝。二地修戒波羅蜜多,三地就修忍波羅蜜多,乃至到第十地是修智波羅蜜多。那麼十地中別修十種波羅蜜多,這是約增勝說的。若是約他所修的,只要他修了,由總相來說呢,每一地都修六波羅蜜多,每一地都修十波羅蜜多的,不只是一種。但是約增勝說呢,就說一種,這樣意思。

「於前六地所修六種波羅蜜多,如先已說。」
  這底下要解釋這個十波羅蜜,先簡別一下。在前六地,初歡喜地到第六現前地,他所修的六波羅蜜多「如先已說」,如前面「彼入因果」分裡面已經說過了,那個「十門分別」,所以這裡不說了。

「後四地中所修四者:」
  現在這以下就解釋後邊的四地所修的四波羅蜜多,先解釋第一個,叫做「方便善巧波羅蜜多」。這個「方便善巧波羅蜜多」是怎麼一回事呢?

「一、方便善巧波羅蜜多,謂以前六波羅蜜多所集善根,共諸有情迴求無上正等菩提故。」
  這叫做「方便善巧波羅蜜多」。「方便善巧」是這樣意思,就是回向,回向叫做「方便善巧」。「謂以前六波羅蜜多所集善根」,這是那個就是第七地菩薩修這個方便善巧波羅蜜多,他怎麼修呢?謂以前面他所修的六波羅蜜多所集成的善根,所集成的功德。那麼所集成的功德,現在要把這個功德「共諸有情迴求無上正等菩提故」,這樣做。他所做的功德,他不自己單獨受用,他要用這個功德與諸有情共有的,共有,這就是他的慈悲,大悲心,大悲心的關係。「迴求無上正等菩提故」,迴轉過來不希求世間上的富樂的果報,人天的果報他不希求,他要迴轉來去希求無上正等菩提,願與一切有情共得無上菩提,這正是大智慧境界,這是大智慧境界。這樣說,「共諸有情」是大悲心,這個「迴求無上正等菩提故」是般若的智慧;悲智雙運,是名為「方便善巧波羅蜜多」。這裡面是這樣意思,用慈悲心的行動、用智慧的行動,叫做「方便善巧」,這個「方便善巧」這樣解釋。

「二、願波羅蜜多,謂發種種微妙大願,引攝當來波羅蜜多殊勝眾緣故。」
  後四波羅蜜多,第一個是「方便善巧」解釋完了。現在第二「願波羅蜜多」,這個「願波羅蜜多」怎麼講呢?「謂發種種微妙大願」,是說這個菩薩他會發出來,他會建立種種不可思議的大願力,他會這樣子。發這個願是做什麼呢?「引攝當來波羅蜜多殊勝眾緣故」,由這個願的關係,他能夠引攝,能夠引來,能夠招感來,招感來什麼呢?「當來波羅蜜多殊勝眾緣故」,你將來成就波羅蜜多的種種因緣,由願波羅蜜多能攝取,能攝取來種種的眾緣,由這個眾緣能成就種種的波羅蜜多。這個我們看《維摩詰經》的〈佛國品〉有這樣的意味,他發種種願能夠去攝化眾生,他就能夠成就種種波羅蜜多的眾緣。印順老法師的講記上的意思呢,這個發種種願也就是成就淨土,他將來他由他種種的願,當然有願就是有行,不會空發願而沒有實際的行動的,有了實際的行動來圓滿所願的時候,將來就會有成就,成就一個清淨的佛世界,你創造一個清淨的佛世界。清淨的佛世界,就是「當來波羅蜜多」的「殊勝眾緣」,與你有緣的一切眾生,大家集會到這個清淨的世界來,共同的努力繼續地修學聖道,得無上菩提,那叫做「謂發種種微妙大願,引攝當來波羅蜜多殊勝眾緣故」。這個文應該是這麼說,這個發的種種微妙大願能引攝殊勝眾緣,由殊勝眾緣能成就種種的波羅蜜多,是這樣意思。成就了種種波羅蜜多就是得無上菩提了,是這樣意思。
  佛教的確是這樣意思,什麼事情都是由自己創造的。這個願實在就是計劃,我預先有一個廣大的計劃,按照這個計劃去創造,是這樣意思,發願實在就是一個計劃。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發願的時候就是我成佛的時候這個國土怎麼怎麼地,我成佛的時候佛是怎麼怎麼地,我度化的弟子是怎麼怎麼地,所居住的國土是如何如何的莊嚴,就是發這個願。發這樣的願,然後由六波羅蜜多的實踐就成就了這樣的清淨國土,這樣的國土成就了,你發願的時候你去度化眾生的這些和你有關係、有緣的眾生都來了,也就都到這個世界來了,這個來了呢,那就正好就是「引攝當來波羅蜜多殊勝眾緣故」,是這樣意思。

「三、力波羅蜜多,謂由思擇、修習二力,令前六波羅蜜多無間現行故。」
  這是解釋第三個,這個「力波羅蜜多」。怎麼叫做「力波羅蜜多」呢?這個「力」,「謂由思擇、修習二力」,謂這位菩薩他由於這個思擇、修習兩種力量,令前六種波羅蜜多「無間現行故」。這個「思擇」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思惟、簡擇、觀察的意思。這個由於你會思惟這件事,我若是這樣子創造呢,我就會有這樣的成果;別人創造呢,別人有成果;我若不創造,我就沒有成果。這個我若想要成佛,我一定要有這樣的功德,那麼不創造就是不行,所以這個智慧的思擇就使令自己會採取行動。「修習」,就是採取行動叫做「修習」。由這個思擇的力量、修習的力量,所以使令前面六種波羅蜜多「無間現行故」,就是不間斷地會現出來行動,一直地我能修行六波羅蜜多。這個方法呢,也很實際。前面說這個十地那是聖人的境界,我們現在凡夫其實也是一樣,我們凡夫若修行的時候,凡夫多數是懈怠,與生俱來的懈怠,就是不想要做。不想要做,你也用這個「思擇、修習」兩個力量來調整自己,去思惟,思惟思惟這個智慧來了,智慧來了這個勇猛心也來了,那麼就可以有行動了。如果你不用智慧來調整,不行,這個事情做不來。這上面說到菩薩用「思擇、修習二力」,使「令前六波羅蜜多無間現行」,使令自己不退失,能令自己有勝進,能有進步。

「四、智波羅蜜多,謂由前六波羅蜜多成立妙智,受用法樂,成熟有情故。」
  思擇也是智慧,思擇實在是智慧,我們凡夫與生俱來的懈怠,有與生俱來的煩惱,懈怠和煩惱使令自己向後退,向後退。但是凡夫能用智慧思擇呢,就能令自己向前進,能令自己向前進,所以這個智慧在佛教徒來說倒是非常重要了。
  「四、智波羅蜜多」,第四個名字叫做「智波羅蜜多」,怎麼叫做智呢?「謂由前六波羅蜜多成立妙智」,這是由於自己的努力不懈怠修行了前六種波羅蜜多,修行的六波羅蜜多的成果就是使令自己得到智慧了,由智慧來推動六波羅蜜多的現行,現行了以後又增長了自己的智慧,就是這樣意思,循環的。「成立」也就是成就,成就了這個不思議的智慧。「受用法樂」,這個印老的講記上講的好,就是這個菩薩在十方世界的諸佛法會之中受用法樂;你有這樣智慧了,你就有資格聽佛說法,你能聽得懂了,得大法樂。因聞法而有樂,那是要有智慧的,成就了這個智慧在諸佛的法會中能夠「受用法樂」。「成熟有情故」,你由六波羅蜜多所成就的妙智,你有大悲心在十方世界觀察眾生的根性,可以去修六波羅蜜多來成熟眾生的善根,使令有情的善根得成熟,所以叫做「成熟有情故」,這是利益眾生,前面「受用法樂」是自己的功德。那麼這就叫做「智波羅蜜多」,這個「智波羅蜜多」真是不可思議。

「又此四種波羅蜜多,應知般若波羅蜜多無分別智後得智攝。」
  前面是個別的解釋這四種波羅蜜多,方便、願、力、智這四種波羅蜜多,這底下總起來說。這個四種波羅蜜多我們應該知道它是「般若波羅蜜多無分別智後得智攝」,這個般若波羅蜜就是無分別智,就是根本智,由這個根本智開出來這四個波羅蜜多,那麼那四個波羅蜜多就屬於那無分別智以後所成就的那個智慧,就是後得智,後得智分出來這四種波羅蜜多,原來是這樣子,這麼意思。那麼這樣說呢,這個說六波羅蜜多的時候呢,般若波羅蜜是無分別智,包括了這四種波羅蜜多在內的。若說十波羅蜜多呢,般若波羅蜜多只是無分別的根本智,那麼後四波羅蜜多屬於後得智,屬於這四個波羅蜜多的,是這樣子。

「又於一切地中,非不修習一切波羅蜜多。如是法門,是波羅蜜多藏之所攝。」
  「又於一切地中,非不修習一切波羅蜜多」,這底下還是說這個意思,前面這個十地菩薩裡邊,這個每一地約增勝說呢,都說一個波羅蜜多一個波羅蜜多;初地是施波羅蜜多增勝,乃至第十地是智波羅蜜多增勝。那麼其他的波羅蜜多他們不修行嗎?不是,「一切地中,非不修習一切波羅蜜多」,這十地裡面不是不修行一切波羅蜜多的,也是修行的,但是約增勝來說呢,就是每一地有一個波羅蜜多殊勝,是這樣意思。
  「如是法門,是波羅蜜多藏之所攝」,就是前面說的這個十個波羅蜜多,這麼多的法門,每一個波羅蜜多都是一個法門,他是「波羅蜜多藏之所攝」的,屬於波羅蜜多藏。這個印老的解釋呢,這個「波羅蜜多藏」這句話就是一切大乘佛法的總稱,總名,總名為「波羅蜜多藏」。但是這個不包括密,不包括密乘,密乘他名之為陀羅尼藏,陀羅尼藏。那麼陀羅尼藏是屬於密乘,其餘的一切大乘佛法叫做「波羅蜜多藏」。總合起來,連小乘佛法總合起來只是一個佛教,佛教裡面有大乘、有小乘,大乘裡面有波羅蜜多乘、有陀羅尼乘,就是這樣分類。所以這裡「波羅蜜多藏」是指一切大乘佛法說,不單是指般若波羅蜜多說,不是的。

 第五節、修習位時2
  第一項、長行
「復次,凡經幾時修行諸地可得圓滿?」
  這底下是第五段,修習的位、修習的時,修習的位次和修習的時間。這裡分兩科,第一科是「長行」。「復次,凡經幾時」,就是總起來說,經過多少時間,修行諸地才能圓滿呢?這個十地修行多少時間才能圓滿?這個時間也是很重要,也要講一講。

「有五補特伽羅,經三無數大劫:」
  先總起來這一句回答。

「復次,凡經幾時修行諸地可得圓滿?有五補特伽羅,經三無數大劫:」
  這第六章「彼修差別」,這一章裡面一共有五大段,現在是最後一段,是第五節「修習位時」。「凡經」多少時間修行十地可得圓滿?這底下回答,「有五補特伽羅」,就是有五個位次,就是這一個修行人他要經過五個位次。在時間上說呢,要經過「三」個「無數大劫」,那麼「諸地可得圓滿」。這個「無數大劫」就是阿僧祇劫,阿僧祇中國話就翻個無數。這底下解釋這五個補特伽羅三大阿僧祇劫的差別。

「謂勝解行補特伽羅,經初無數大劫修行圓滿;」
  五個補特伽羅,第一個就是「勝解行補特伽羅」。這個「勝解行」,這一位菩薩他初發無上菩提心,他還沒能夠證悟真如的理性,但是他對於佛法有深刻的信解,依自己的信解而修行的這位菩薩,就叫做勝解行菩薩。若是已見到聖位的菩薩呢,他是依理而行;沒得聖道的凡位的菩薩是依解而行。現在這是凡位的菩薩,所以叫做勝解行菩薩。「經初無數大劫修行圓滿」,這位菩薩要經過第一個阿僧祇劫,他的修行圓滿了。這位凡位菩薩經過這麼長的時間,時間真是長啊。這個小乘佛法裡面,由初開始栽培善根到得初果,最多三生,最多三生就成就了。這個菩薩要經過這麼長久,一個阿僧祇劫修行才圓滿。

「清淨增上意樂行補特伽羅,」
  這個第二個補特伽羅呢,這個名字叫做「清淨增上意樂行」。這位菩薩就是已經得無生法忍了,他是已經見到聖道了,入聖位了,他的內心有根本無分別智相應,所以他的心裡有清淨的殊勝的意樂,有清淨的增上的無上菩提心,這是第二個補特伽羅。這個第二個補特伽羅是通於十地的,初地乃至到第十地,都可以名之為「清淨增上意樂行補特伽羅」的。

「及有相行無相行補特伽羅,於前六地及第七地,經第二無數大劫修行圓滿;」
  在十地菩薩裡面,就是在這個「清淨增上意樂行補特伽羅」的位次裡面,這個前六地菩薩叫做「有相行補特伽羅」,第七地名為「無相行補特伽羅」,是這樣不同。這個「有相行、無相行」怎麼講呢?這個「相」,就是內心所分別的相,所分別的相還是有差別。譬如說我們凡夫心裡面有所分別的時候,就是我執、法執,不管是執著什麼,就是見佛了也好,心裡面也有執著。這個執著不是我執就是法執,不是法執就是我執,這個執著就是染污。有分別的執著,這也就是「相」;就是我執、法執的一切染污相,就叫做「有相行」,這個凡夫是這樣子。入了聖位的時候,他正念現前的時候是「無相行」,沒有我執也沒有法執的這一切戲論的分別,都是沒有的。但是初得無生法忍的菩薩一直到六地,在這個階段之內,他不能長時期的無相,他也有相的間雜,他還要出觀,出定。出定的時候呢,就有「相行」,就有相的間雜,所以叫做「有相行」的菩薩。由初地乃至第六地,都名之為「有相行」的「補特伽羅」。到第七地「無相行」的「補特伽羅」呢,就是他能夠長時期的無相,長時期的聖道現前。
  這個聖道現前也分兩種:一種是他內心裡面與真如相應,是離一切相的,那是不思議境界。第二種是有相,譬如說後得智現前的時候,他也分別一切法,種種的行相的。這個唯識的經論上說呢,就是佛的後得智也是有分別的,也是有分別,分別這個眾生是什麼根性,怎麼樣來度化他,為他說什麼佛法與他的根性相應,佛也有這些分別,那麼這都是相,但是這個沒有染污;雖然有分別而沒有染污,這也都統屬於無相之內的。現在說「有相行、無相行」,是指這個染污相,有執著的分別心的相,叫做「相」。那麼前面由初地至六地還是有相行,到第七地的時候沒有了,沒有了的時候是純無相的境界。這個由初地乃至到第七地是「第二無數大劫修行圓滿」,又經這麼長的時間圓滿了。

「即此無功用行補特伽羅,從此已上至第十地,經第三無數大劫修行圓滿。」
  這個第七地是純無相的,但是還是有功用,心裡面還是有身心動念的事情。到第八地的時候呢,就是無功用了,他心裡面沒有身心動念的事情,也是純無相;就是他那個純的無分別智,純淨的無分別智是純熟了。這可見從這樣的境界上看,初地也有無相,所有的聖人都是有無相的境界的,不然不是聖人。但是到第六地以前還有有相的間雜;這個到第八地的時候就是無功用的無相的境界,但是還沒有圓滿。由八地經過第九地到第十地,這無功用的境界圓滿了。「從此已上至第十地」,這三個地呢,「經第三無數大劫修行圓滿」,這三個無數大劫就是這樣劃分的。五個補特伽羅呢,就是:勝解行補特伽羅、清淨增上意樂行補特伽羅、有相行、無相行補特伽羅、無功用行補特伽羅,這一共是五個。五個,而這個「清淨增上意樂行補特伽羅」是包括了「有相行」、「無相行」、「無功用行」三個補特伽羅,這三個補特伽羅都可以名之為「清淨增上意樂行補特伽羅」的。所以實在這個在時間上的劃分呢,就是四個補特伽羅,是四個補特伽羅的。

  第二項、偈頌
「此中有頌:清淨,增上力,堅固心,昇進,名菩薩初修無數三大劫。」
  「此中有頌」,這裡還有一個頌。前面這個長行說完了,這裡面說這個頌。這個頌是說的什麼意思呢?是說從什麼時候開始才入於初阿僧祇劫?從什麼時候開始可以計算劫了?是頌這個意思。那麼這就是在勝解行地的開始,就是計算初無數大劫了。這個頌裡邊的意思有四個條件:一個清淨力、一個增上力、一個是堅固心力、一個昇進力,這一共是四個力量。
  這個「清淨力」,這個「清淨」怎麼講呢?「清淨」就指善根說的。就是在勝解行地之前,這個勝解行地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這個位次的菩薩。在這個位次的菩薩之前還有個十信位,十信位在其他的經論上說有十千劫,要經過十千劫就是一萬劫,經過一萬劫在佛法裡面的修學才成就了十信位的這個程度。可見對於佛法的信心能夠堅定不退還是不容易,要經過十千劫這麼久。那麼這個「清淨」指善根說,就是在十信位的菩薩栽培的善根達到清淨的程度了。這個清淨怎麼講呢?就是這位菩薩還是有煩惱的,但是他也有不煩惱的正念,就是也有清淨心也有染污心,但是這個清淨心能戰勝染污心,這叫做清淨。這個清淨心能降伏煩惱,這個時候叫做清淨。如果有清淨心,煩惱來了的時候清淨心就沒有了,那就是正念勝不過染污念,那個時候還不及格,還不及格。現在這個時候他是有力量了,能降伏這個染污心了,所以叫做「清淨力」。
  「增上力」,「增上力」是什麼力量呢?是善知識的力量。善知識有什麼力量呢?幫助你清淨。善知識有這種威力能幫助你清淨,有力量幫助你,所以叫「增上力」。能幫助你加強你的清淨的力量,那叫「增上力」。這個善知識,怎麼會有善知識呢?有願力。你發過願,你栽培善根的時候你發過願,「我希望我能夠遇見善知識,能幫助我修學聖道,容易成就」,你發過這些願,那麼你就能容易遇見善知識。遇見善知識呢,善知識對你有增上力,這叫做「增上力」。是「清淨力」,還有一個「增上力」;「清淨」是自己本身栽培的力量,「增上力」是由善知識的幫助的力量。這可見在勝解行地的這個時候,雖然自己栽培了清淨的善根了,但是還是要有善知識的幫助才行,不然還是靠不住。
  「堅固心」,這個「堅固心」是什麼呢?就是惡知識,有善知識也有惡知識。這個惡知識來破壞你,你說你要出家,他就不許你出家,他就是要破壞你的道心、菩提心,但是不可以,你的菩提心特別堅固,惡知識破壞也破壞不了,所以叫做「堅固心」。這個菩提心非常的堅強,所以能夠不退失,雖然有惡知識的敗壞,但是你這個道心不失掉,還能不退轉,所以叫「堅固心」。
  「昇進」,「昇進心」,「昇進」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由於自己的「清淨力」,「增上力」和「堅固心」的力量,時時的用功修行,使令自己的善根時時的進步,時時的增長。不但是不退轉,而且還能增長,那麼就叫做「昇進」,「昇進」的力量。
  由於你成就了這四種力量呢,你就「名」為「菩薩初修無數三大劫」,三大阿僧祇劫你就開始了。那麼也就是表示你已經入於勝解行位的補特伽羅了,你是勝解行位的菩薩了。這是說明勝解行菩薩初開始的相貌,也就是初無數大劫這個相貌,初無數大劫開始的相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