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藏译汉《摄大乘论》初校稿征求意见。(一)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网上送花 ]

说明:我们是北京慈氏学会的校对小组,经过六年半的藏文学习和校对、翻译的训练,韩老安排我们开始探索性的校对他由藏译汉的六十多部慈氏学经典,第一部是无著菩萨的《摄大乘论》,现在刚完成前两品校对时,想拿出来听听大家的意见。一、译文体例:是古式的卷品,还是现在的章节,要不要注释(页下注脚,因为文本文件格式的限制,此次只在第一页仿制一下注脚格式,其余的注脚暂时随文放在括号里),要不要大量讲解性的注释(这次作了一些作为试验,也放在括号里),要不要附释义、评析等。二、译文风格:白话一点儿,还是古文一点儿,用词要不要使用现代语言,与原来的用词如何衔接等。三、大家认为应该注意的各种问题。欢迎各方大德和师兄们指正。
——————————————————————————————

                大乘纲要(前二章)
    无著菩萨造
    韩镜清由藏译汉
    慈氏学会校对组初校稿
    (德格版藏文大藏经ri函第二页,文中相对应的藏文页数标在方括号[]里,页号采用新编页号,即原来一页的正反面按两页编号。文中括号内的文字为校者所加的说明性文字。)

第一卷

绪论

第一节  十句总纲
   在《阿毗达磨大乘经》(《大乘对法经》)中,已经很好地悟入大乘的菩萨,为了诠说大乘广大体性,在世尊面前说,依据大乘,诸佛世尊语由十行相①特点成为殊胜语:一、由诸佛世尊语所说②所依之特点所殊胜语。二、由诸佛世尊语所说③能相④之特点所殊胜语。三、由悟入所知⑤能相之特点所殊胜语。[3]四、由悟入彼之因果特点所殊胜语。五、由所说修习彼之因果差别之特点所殊胜语。六、由修习差别中更胜戒之特点所殊胜语。七、由更胜心之特点所殊胜语。八、由更胜慧之特点所殊胜语。九、由彼之断离果之特点所殊胜语。十、由彼之圣智果之特点所殊胜语。由诸佛世尊宣说的这些经中的语句,说明大乘确是佛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行相:事物运行的轨迹或表现形式。
  ②疑为“所知”。
  ③疑为“所知”。
  ④能相:事物本身之相,即能界定事物相貌的定义。
  ⑤所知:所应知的一切,指一切法。

第二节  十句的内容
    (这些话)是怎样说的呢?如是十处教法在声闻乘中都没有宣说,而只在大乘中宣说:一、阿赖耶识(一切种子识)说为所知的所依。二、三自性,即依他起、遍计所执和圆成实,说为所知的能相。[4]三、唯了别识性,说为悟入所知能相。四、六到彼岸,说为悟入彼之因和果。五、菩萨十地,说为修习彼之因和果的差别。六、菩萨之律仪,说为彼中更胜戒律。七、勇行和虚空藏等等持(三摩地),说为彼中更胜心。八、无分别智,说为更胜慧。九、无住涅磐,说为彼之断离果。十、佛陀的三身,即自性、圆满享用和变化(身),说为彼之圣智果。较声闻乘殊胜的这十处,是世尊为诸菩萨而说,显示大乘中的殊胜为最胜体。因此,依于大乘,应知诸佛世尊语是由十行相特点(而)成为殊胜语。

第三节  大乘是佛语
    为什么由此十行相特点所殊胜的如来语就能显示大乘确是佛语?而声闻乘不是大乘?此十处在声闻乘中没有宣说,而只在大乘中有。此十处能圆满成就大菩提,于获得一切智智极合于理、随顺无违。此处说颂:
    所知依、能相、悟入、 彼因果、彼中差别、
    三学处、彼断离果、   圣智成胜乘殊胜。
    此教他处皆不见,     由是最胜菩提因,
    由说十处皆殊胜,[5]  故许大乘是佛语。

第四节  十句的次序
    为什么这十处的次序要这样宣说?菩萨在最初时,首先应当通过精通诸法之因,精通缘起。然后,于完全断离增益和损减边见的过失能够精通,掌握了这些,即当精通这些缘起法的能相。这样,很好加行的菩萨应当证知彻底掌握的能相,因此心从诸障能够解脱。接着,证知所知能相以后,依据更胜清净意愿,应当完成证知先前曾加行的六到彼岸。然后在十地中,要很好地分别更胜清净意愿所摄的六到彼岸,应当在三无数劫中修行。此后,应当完全圆满菩萨三学处。依此完全圆满,应当现前圆满成就彼果涅槃和无上真正圆满菩提。所以这十处的的次序是这样宣说的。在这些教法中,一切大乘皆得圆满。

第一章 所知之所依

第一节  阿赖耶识之异名
一、阿赖耶识
    现在首先讲阿赖耶识,即诠说为所知的所依。因为阿赖耶识是世尊宣说的,所以要问:在哪里宣说了阿赖耶识?世尊在《阿毗达磨经》(《对法经》)中有颂说:
    无始以来根本因,  是一切法之所依。
    由有此故有诸趣,  也可获得般涅磐。
    此经中又说:
    诸法一切种子之  辨别识是收藏处,[6]
    所以称阿赖耶识,我为胜智者解说。
    此处且引如是经教。
    为什么叫做阿赖耶识?一切具有生起的杂染法,于此中相应成为果的事体,对于它们(杂染法)来说,又相应成为因的事体,所以叫做阿赖耶识。或者,诸有情相应执为自己的体性,所以叫做阿赖耶识。
二、阿陀那识
    它也叫做阿陀那识(执持辨别识)。在这里就引《解深密经》(《决定解释意趣经》),如佛所说:
    阿陀那识深且细,  一切种子如瀑流。
    不应分别执为我,  我对凡愚不说彼。
    为什么叫做阿陀那识?它是一切色根之因,成为执受具有身者(有情)之所依故;这样在随顺寿命而转期间,由此摄持五有色根使不坏灭,成为执持一切身体之所依故;正当相续受生时,也能摄受感引所生故,即摄持身体,因此叫做阿陀那识。
三、心
    它也叫做心,如世尊所说的话:“心、意、识。”
    这里的“意”,有二行相。第一,由能作等无间缘,而成为所依故,叫做辨别识的无间灭意,是生起辨别识的所依。第二,染污之意,恒常与坏聚见(身见、萨迦耶见)、计我之我慢、贪爱我和无明四烦恼相应。它是辨别识杂染之所依。
    识,由第一个所依故能生起,由第二故造成有染污。能了别境界故,[7]称为辨别识。由等无间和思量为我故,意为二行相。
    染污意是有,有什么表现?因为若认为它无有,则成为无有不共无明之过失。也成为无有与前五识相同法之过失,也就是诸五识身之俱生依(共同生起之所依),即眼根等。也成为无有训释词(解释词义之语)之过失。也成为无想与灭尽等至无有差别之过失,无想等至以染污意为特点,而灭尽等至不是这样,否则这二者就毫无差别了。若由无想故,即于其中无有我执及和我慢,则成为生于无想天中自始至终都不是染污的过失,由于可见诸善、不善和无记心中于一切时我执现行故。否则,若是只与不善心相应,思量我之烦恼现行,而在善和无记等心中就不是这样了。所以应是在俱生中现行,就没有在相应中现行这些过失了。此处说颂:
    不共同有之无明,与诸五识相同法,
    二种等至之差别,无训释词成过失。
    无想天中生相续,无有我执成过失。
    一切行相中都与  我执相应成非理。
    若是无有染污意,  无二、三者成相违。
    若无有此则不成:一切之中有我执。
    恒常成为能悟入  真义之心之魔障。
    一切时中遍生起,许为不共之无明。[8]
    意,为具有染污故,是有覆无记,恒常与有覆之四行相烦恼相应。犹如色和无色界所行烦恼,是有覆无记性。色和无色界所行之意,是在止(奢摩他)的范围之内,并且意于一切时具有故。
    除阿赖耶识以外,第三(个异名)心之体不可得。所以成立阿赖耶识是心体。依此一切种子生起意和识。再者,为什么又叫做“心”呢?由法之习气各种种子遍积集故。
四、声闻乘中所说异名
    为什么在声闻乘中,不宣说此心叫做“阿赖耶识”或者“阿陀那识”呢?由微细所知(境界)所摄故。诸声闻不涉及一切所知胜智。因此,无有此教法,他们也能很好地成就智和很好地成就解脱,所以不宣说。而诸菩萨属于一切所知胜智的范围,因此对他们宣说此说,若无此知识,不易获得一切智智。
    再者,在声闻乘中也以异名宣说过阿赖耶识。《增一阿含经·如来出世四行相胜利经》中这样说:“九生(一切众生)都喜欢阿赖耶,从阿赖耶真正生起、现前喜悦阿赖耶的众生,为断离阿赖耶,在宣说正法时,希欲闻法,倾耳谛听,为求遍知,安住思维,修行随顺正法之法,若如来出世,则此稀有精妙之法亦出现于世。”[9]在声闻乘中即以此异名宣说了阿赖耶识。
    大众部经中亦说作“根本识”,即以此异名宣说彼,如树依根。化地部经中亦说作“穷生死蕴”,即以此异名宣说彼,虽然在一些地方和一些时间中色与心相续显现中断,而阿赖耶识中之种子相续不断故。
    【四种由梵译汉古本均无下颂,唯藏译本有】
    上座部(诸圣所依处)经中亦有颂说:
    诸后有支见,能知和舍弃,
    动摇和证知,能转起乐欲。
    所以就所知所依宣说为阿陀那识体、心体、阿赖耶识体、根本识体、穷生死蕴和有支,即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唯一开创之大道。
    有些人认为,所谓心、意、识,是同一个意思,只是用词不同,这种想法也是不对的,意和识二者含义的差别是可见的,所以心的含义也是有差别的。又有一些人,对世尊所说的“九生都喜欢阿赖耶”等言,认为诸五取蕴是阿赖耶;另有一些人认为,具有贪着的乐受是阿赖耶;还有一些人认为,坏聚见(萨迦耶见)是阿赖耶。这些人都是由于不理解阿赖耶识,而依教法和所证产生了这样的看法。
    在声闻乘安立的道理中,这些安立[10]虽然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若对阿赖耶识无迷惑者,安立阿赖耶认为即是阿赖耶识,这样的安立是最胜的。为什么是最胜呢?如果(阿赖耶)是五取蕴的话,就与生到极痛苦恶趣中众生的情况不一致了,他们没有强烈的爱欲,这样说对于他们是不适合的,因为他们只想远离它。如果是具有贪着的乐受的话,这在第四静虑以上是没有的,与彼处诸有情的情况不一致,所以这样说对于他们是不适合的。如果是坏聚见的话,与信解无我这种法的人的情况不一致,所以这样说对于他们是不适合的。
    把阿赖耶识当成内我事体者,生于极痛苦诸恶趣中时,虽然希欲坏灭苦蕴,然而由于阿赖耶识中于我贪着之束缚、从来不希欲阿赖耶识坏灭。生于第四静虑以上者,虽然与具有贪着的乐受相违逆,然而在阿赖耶识中仍有贪着我体之随缚。同样,信解无我这种法的人们,虽然与我见相违逆,然而在阿赖耶识中仍有贪着我体之随缚。因此,阿赖耶识即为阿赖耶,是最胜安立。以上且为安立阿赖耶识的异名。

第二节  阿赖耶识之能相
一、三行相能相
    此后安立它的能相应当怎样看?概括地说,有三行相:安立自能相,安立因(体)能相,安立果(体)能相。
    其中,阿赖耶识的自能相,[11]即依一切杂染品法之习气,具有摄持种子的能力,这就是它生起的原由。这里,因体之能相,即如是阿赖耶识一切自种子,于一切时现前为杂染品法之因体。这里安立果体呢,阿赖耶识是依这些杂染品法无始时来之习气而生起。
    所谓“习气”是什么?“习气”作为能诠,它的所诠是什么?
    依靠与彼法一起生灭,(此中)所有彼生起之因由,即是所诠。比如用花熏染胡麻,胡麻与花一起生灭,则胡麻能获得生起其外香味的因由。再如具贪行者的贪等习气,(心)与贪等一起生灭,则心获得(生起)彼之因由。又如多闻者之多闻习气,(心)与作意所闻一起生灭、则心获得诠说彼之因由,由此习气能够忆持,称为持法者。对阿赖耶识也应当以这样的道理来看待。
    阿赖耶识中那些杂染品法的种子(与阿赖耶识)是各各差异而住,还是非差异住?此中所住者,既非实体性差异(而住),亦非无差异(而住),所有能生成彼(阿赖耶识)之功能差别,就是阿赖耶识,如是所生成者,叫做一切种子(识)。
    阿赖耶识与杂染品法同时[12]互为因体,应当怎样看待?比如油灯火苗的生起与灯芯的烧焦相互同时,又如枪枪互架同时相依不倒,此处也应该像这样地看待互为因体。安立阿赖耶识是诸杂染品法的因,同样地诸杂染品法也正是阿赖耶识的因缘。而其它的因缘再也找不到了。
    习气没有差异没有种类,怎么可以作有差异种类的诸法之因?就好像,要用各种果核汁来染的布,本来不显现各种颜色,当投入染器的时候,布上便显现出各种各样颜色的差别,同样地,阿赖耶识各种习气的熏习,在习气位时虽然没有种类,感生果时(遇感生果之缘时),如入染器,便显示出无量种类诸法。这就是大乘中极细甚深之缘起。
二、两种缘起
    总的来说,缘起有这样两种:分别自性和分别爱非爱。此中依阿赖耶识诸法生起,这就是分别自性(缘起),因为它是能分别各种自性的缘的事体。十二缘起支就是分别爱非爱(缘起),因为它是于诸善趣恶趣中,能分别可爱非可爱体的各种缘的事体。
    这里,由于不理解第一缘起阿赖耶识,有人认为唯以自性为因而生起,有人认为[13]唯以过去所作事为因而生起,有人认为唯以大自在天变化为因而生起,有人认为唯以我为因而生起,还有人认为根本就是无因无缘。
    那些不理解第二缘起的人,认为我是作者和受者。就好像有一群天生的盲人,他们全都没见过大象,有人向他们展示大象的时候,他们中的一些人摸到大象的鼻子,有些人摸到了象牙,有些人摸到耳朵,有些人摸到了脚,有些人摸到尾巴,有些人摸到脊梁;当问他们“大象像什么”的时候,有的说像犁柄,有的说像杵棒,有的说像簸箕,有的说像石臼,有的说像扫帚,有的说像大石。在这里,不知不明二种缘起者,就像天生盲人一样,阿赖耶识就像大象,由于不了知其自性、因和果(体),有人就认为自性是因,有人认为以过去所作为因而生起,有人认为有大自在天,有人认为有我,有人认为无因而生,有人认为(我)是作者,有人认为(我)是受者。
三、略说自能相
    概括来说,阿赖耶识的自性,就是异熟识、一切种子。它能摄三界一切自体和一切趣。在此说颂:
    外和内都不明显,二者一为世俗性,
    另一个才是胜义。诸种子许六行相:[14]
    刹那灭和同时现、相续生起不间断、
    性决定及待众缘、唯以自果为能感。
    稳定、无记、可熏习、与能熏习相联系,
    离此余非是所熏,此即习气之能相。
    六识之间无联系,三种差异相违故,
    同一刹那无二念,若说是类余成过。
    外种子和内种子,许能生起、能感引,
    由能引枯萎、死去,如箭中途不会落。
    诸内种子性质非如外种颂说:
    外种或可无熏习,内种则不如是许。
    闻等习气若无有,它能生果无道理。
    作了不得不作得,成为过失故相违,
    外种之缘是内种,这样它要依习气。
四、略说因能相与果能相
    再者,诸其他转起识,当看作在一切自体及诸趣中能受用者。如《辨别中边颂》所说:
    第一是作缘之识,第二是能受用者,
    此之受用和判断,及发动等心所法。
    这两种识(阿赖耶识和诸转起识)互相为缘。《阿毗达磨经》(《对法经》)中有颂说:
    诸法藏识相配合,彼此关系都一样。
    恒常相互配合为:因事体和果事体。
    如果第一缘起中两种识互为因缘,那么第二缘起中是些什么缘呢?是助缘(增上缘)。再说诸六识是由哪些缘生起的?是由助缘(增上缘)、对境缘(所缘缘)和前念缘(等无间缘)生起的。[15]
    这样就有三行相缘起,即穷生死、可爱非可爱趣、能受用之缘,它们涵盖了四缘(因缘、助缘、对境缘、前念缘)。
    以上是由异名和能相安立阿赖耶识。


本贴由大千于2001年10月27日16:12:36在〖慈氏学论坛〗发表.


本贴跟从标题: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网上送花 ] [浏览次]

选择类别: 
朋友Email:
您的Email: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