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法云寺佛学院妙境长老用两年多时间详细讲解了《瑜伽師地論》,今后我们将陆续发布根据录音整理的文稿。


卷二十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瑜伽師地論讲解

【卷二十四】第一页 第二页 第三页 第四页           上一页 下一页 

 TAPE 263

  巳三、至夜後分速悎悟等 分三科 午一、徵

  云何至夜後分速疾覺寤

  這是第三科|至夜後分速悎悟等。又分三科,第一科徵。

  云何至夜後分速疾覺寤,就是怎麼叫做到夜的後分,要迅速地悎寤,要醒過來,不要懶在那裡。

  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醒過來做什麼呢?就是經行和晏坐。經行、晏坐是做什麼呢?就是從順障法淨修其心。這是徵,下面第二科|解釋。分二科,第一科解釋|夜後分。

  午二、釋 分二科 未一、夜後分

  夜後分者。謂夜四分中過後一分名夜後分。

  夜一共是分四分,四分裡面,過後一分,就是到了最後一分。前三分已經過去了。到了最後一分,這叫做「夜後分」

  未二、速悎寤 分二科 申一、明方便

  彼由如是住光明想。正念正知思惟起想巧便而臥。

  這是第二科,速悎寤。分二科,第一科|明方便。這個速悎寤,到時候就能很快地能醒覺過來,要有什麼方法呢?叫做方便。

  彼由如是,那個修行人,由於如是住光明想,他這樣子,在開始睡眠的時候,他心裡面安住在光明想裡面,正念、正知,安住在光明想,是一個方法。又有正念的方法,也有正知、也有思惟起想,這一共是四個方法。巧便而臥,巧便就是一種智慧,這是一種智慧的睡眠的方法。

  於夜中分

  就是在夜的中分,夜一共是四分,夜的初分過去以後,中間的二分,就是中分。

  夜四分中過於一分。正習睡眠。

  在四分裡面,過於一分,就是過去了第一分,在中間的二分的時候,正習睡眠,正式的,就是睡眠、休息了。

  令於起時,身有堪能,應時而起

  因為你開始睡眠的時候,住光明想,又有正念、正知、思惟起想,所以使令你起的時候,醒過來的時候,從床上起來的時候,『身有堪能』,醒過來以後,你的體力,有能力去修止觀。有這種能力。『有堪能』還有一個意思,『應時而起』,就在這個時候,就能起來,這叫做『有堪能』。

  由於住光明想,乃至思惟起想,就有這樣的能力,到時候就起來了。

  非為上品惛沈睡眠纏所制伏

  這個人他的睡眠,不是那個上品的惛沈睡眠,這裏的惛沈和睡眠,有同等的意思,本來說是你靜坐的時,你不想睡覺,你是想要修止觀的,但是這時候,心裏面什麼不知道了,這時候叫『惛沈』、『睡眠是臥下來,你有意的休息,這時候,什麼也不知道了,那麼叫『睡眠』,可是這裏用的是同等的意思。惛沈睡眠是一種煩惱,所以叫做『纏』。這個上品的睡眠的煩惱所制伏,就是睡的非常的重,『所制伏』,為這個上品的煩惱、睡眠制伏了。

  你心裏面不能自主了。現在是非為上品惛沈睡眠纏所制伏。

  令將起時

  不是上品的睡眠,有什麼現象呢?是令將起時│

  闇鈍薄弱懶惰懈怠

  這個上品的睡眠,制伏了你的時候,你睡醒了的時候,還是闇鈍,就好像還沒睡醒似的,叫『闇鈍』。『薄弱』,就是沒有力量,沒有力量去修止觀,這個時候,心裏面還是懶惰、懈怠,還想睡,這是上品睡眠,醒來的時候的現象。

  現在是『非為上品惛沈睡眠纏所制伏,令將起時,闇鈍薄弱懶惰懈怠,沒有這個事情,這個原因,就是因為你睡覺的時候,開始的時候,有光明想,乃至思惟起想,巧便而臥。所以會有這個作用,這是『明方便』,下面第二科│顯堪能。

  申二、顯堪能

  由無如是闇鈍薄弱懶惰懈怠。

  由於這位修行人,他能聽從、尊從了佛陀的悎寤瑜伽的方法,所以他的睡眠,沒有這個闇鈍、薄弱、懶惰、懈怠的這種情形。

  暫作意時,無有艱難,速疾能起。

  心裏面一開始很短少的,心裏面想起來,這個時候,就是沒有困難,很快地就起來了。若是睡眠特別重,你想起來,還起不來,就是有這些問題了。《披尋記》念一下│『闇鈍薄弱懶惰懈怠者:心不明利』就叫做『闇鈍』。心不堅猛,就叫做『薄弱』。執取睡眠為樂,睡一會感覺到很香,所以叫做『樂』。『偃臥為樂』,臥在那裏感覺到快樂,脅臥也是為樂,是名『懶惰』。『性不翹勤,不具起發』,他的心,不能精進,『不具起發』,沒有勇猛的,不能發動這個勇猛心,是名叫做『懈怠』。

  午三、例

  從諸障法淨修心者:如前應知

  這第三科│例,前面已經講過好多次了,看《披尋記》│『從諸障法淨修者如前應知者:謂如前說於經行時從惛沈睡眠蓋,及能引惛沈睡眠障法淨修其心,於宴坐時從貪欲瞋恚掉舉惡作疑蓋,及能引彼法淨修其心,其相應知。』是這樣意思。

  辰三、略義︵分二科︶│已一、結前生後

  如是廣辯初夜後夜常勤修習悎寤瑜伽已。

  這是第三科│略義,初夜,後夜勤修悎寤瑜伽,它一共是分三科,第一科是略標,第二科│廣辨,廣辨這一大科裏面,都講完了,現在就是第三科│略義,從廣說裏面,再簡要的說明它的大意,分二科,第一科│結前生後。

  『如是』就是前面這一大段文,『廣辯初夜後夜常勤修習悎寤瑜伽已』已經說完了。

  復云何知此中略義?

  復云何知此中的略義呢?這是生後

  已二、正顯略義︵分三科︶│午一、明所作事︵分四科︶│未一、

  謂常勤修習悎寤瑜伽所有士夫補特伽羅。

  這下面第二科,顯略義,分三科,第一科│明所作事:分四科,第一科標,此中的略義,就是常勤修習悎寤瑜伽的所有的人,所有的士夫,補特伽羅,『士夫』是漢文,『補特伽羅』這是印度話,這二種話都說出來了,所以是這樣子的。

  略有四種正所作事。

  常勤修習佛陀所開示的悎寤瑜伽,有四種所作的事情,這是標。

  未二、徵

  何等為四?

  這是徵,下面第三科是列出來。

  未三、列

  一者,乃至悎寤常不捨離所修善品,

  初夜,後夜,乃至悎寤,常不捨離所修善品,所修的善品是什麼呢?

  無間常委修善法中,勇猛精進。

  就是不間斷地修學止觀,修這個善法之中的勇猛精進,不是那麼鬆懈,這是一件事。

  二者,以時而臥,不以非時

  是到了睡眠的時候,才臥在床上,不是在非時的時候,就要睡覺的。

  三者,無染汙心,而習睡眠,非染汙心

  就是睡眠的時候,心裏面是清淨地。還要有正念正知,沒有染汙心,這是第三件事。

  四者,以時悎寤,起不過時

  第四件事,到時候就要醒過來,那麼你起床的時候,不會超過時間的,那麼這是這四樣。

  未四、結

  是名四種常勤修習悎寤瑜伽,所有士夫補特伽羅正所作事。

  午二、配所宣說︵分三科︶│未一、林

  依此四種正所作事

  這下面第二科│配所宣說,前面明所作事。這下面和佛宣說的悎寤瑜伽相配合,分三科,第一科│標。『依此四種正所作事』

  諸佛世尊為聲聞眾,宣說修習悎寤瑜伽。

  這是『標』,下面第二科│徵

  未二、徵

  云何宣說

  這是『徵』下面第三科│配合,分四科,第一科│第一正所作事,先舉說。

  未三、配︵分四科︶│申一、第一正所作事︵分二科︶│酉一、舉說

  謂若說言:於晝日分經行宴坐:

  『謂若說言』,佛怎麼說的呢?『於晝日分』,就是白天的時候,經行宴坐。

  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我們從這裏才知道,佛在世的時候,比丘一天的生活是怎麼樣的情形,我們現在這個,我們中國佛教的這種,是我們的祖師給我們規定的,早晨起來就是這樣子,作完早課以後,做什麼,『然後還有一個晚課,就是這樣子,那麼禪宗的叢林,作了早課、晚課之外,還有幾枝香的坐禪,如果不是禪宗的,做什麼?沒有事情了,頂多有的時候,打佛七,現在,也可能打禪七、不打佛七,不打禪七,做什麼,就沒有事了。那麼就自己自由的,或者是拜佛,或者誦經,這是我們今天的中國佛教的功課是這樣子,這樣子和佛在世的時候,這個比丘的功課來對比的話,就可以知道,為什麼我們沒能夠得無生法忍,沒能得聖道,為什麼佛在世的時候,比丘能得聖道,原因就在這裏,因為他從早晨起來,到晚間休息之前,一直地修聖道。所以他能得聖道,我們這樣的功課,你能得聖道嗎?當然也好過沒有功課,所以我們若不讀經論,你對於佛在世的時候,這比丘是怎麼樣生活呢?你不知道,現在就看出來,看得很清楚了。謂若說言:於晝日分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於初夜分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由此言故,宣說第一正所作事。

  由佛這一段的話,就宣說那個第一個正所作事。那個正所作事怎麼說的呢?

  酉二、釋文

  謂乃至悎寤,常不捨離所修善品;無間常委修善法中,勇猛精進。

  就是這一段話,和佛說的那一段話是相合的,就是一直的修學四念處,一直地修止觀,是這樣意思。這是第二、釋義。下面是第二科│第二正所作事。

  申二、第二正所作事︵分二科︶│酉一、舉說

  若復說言:出住處外洗濯其足。

  『若復說言,出住處外』,若是佛又這樣開示了:出住處,去洗濯其足│

  還入住處右脅而臥,重累其足。

  然後還入到住處,右脅而臥,重累其足。

  由此言故,宣說第二正所作事。

  由佛這一段的話,就是說第二件事,這是舉說,下面是釋義。

  酉二、釋文

  謂以時而臥,不以非時

  就是這樣意思,下面第三件事,正所作事,先舉說。

  申三、第三正所作事︵分二科︶│酉一、舉說

  若復說言:住光明想,正念、正知、思惟起想。

  佛又這樣開示我們:睡覺的時候,您心裏面不要想黑暗,要安住在光明想裏面,雖然閉上眼睛了,心裏面還是光明的。那麼還要有正念、有正知、思惟起想。│

  巧便而臥

  佛這樣開示我們。

  由此言故,宣說第三正所作事。

  酉二、釋文

  謂無染污心,而習睡眠,非染污心。

  正好和這個話是相合的。

  申四、第四正所作事︵分二科︶│酉一、舉說

  若復說言:於夜後分速疾悎寤,經行宴坐。

  這是第四,正所作事,先舉說,佛又這樣說:『於夜後分,速疾地悎寤,經行宴坐。』

  從順障法淨修其心。由此言故,宣說第四正所作事。

  第四正所作事是什麼事情呢?

  酉二、釋義

  謂以時悎寤、起不過時。

  午三、隨難別釋︵分二科︶│未一、標二種緣︵分二科︶一、無染心眠

  此中所說住光明想,正念正知思惟起想,巧便臥者,顯由二緣,無染污心而習睡眠;非染污心。

  『此中所說住光明想,正念正知』,這是第三科│隨難別釋。前面這四科裏面,其中有難的地方,特別地加以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標二種緣。先說到無染心眠的二種緣。

  『此中所說』這一段文裏面,所宣說地:住光明想,正念正知,思惟起想,巧便臥者』,為什麼會這樣子呢?『顯由二緣,無染污心而習睡眠;非染污心』。這表示有二種原因,你才能夠無染污心而習睡眠,沒有染污心,哪二種緣呢?

  謂由正念,及由正知。

  由正念正知,使令你心裏面不染污,這是第一科,下面第二,以時悎寤。

  申二、以時悎寤

  復由二緣以時悎寤,起不過時。

  又有二種因緣,有二個理由,你到時候,就能夠醒覺過來,起床的時候,不會超過時間。為什會這樣呢?有二個原因。

  謂由住光明想,及由思惟起想。

  由這二個原因,就能夠達到這個程度。起不過時。

  未二釋其所以︵分二科︶|申一,無染心眠

  此復云何?

  這是第二科|釋其所以。前面『標二種緣』,這下面再解釋它的原因,分二科,第一科解釋『無染心眠』。

  由正念故。

  由於這位修行人,睡眠的時候,他臥下去,他心裏面還有正念故。

  於善所緣,攝斂而臥。

  他心裏面沒有貪、瞋、癡做所緣境。他那個心,安住在無貪、瞋、癡的境界上,然後臥在那裏。

  由正知故,於善所緣,若心退失起諸煩惱。

  前面因為有正念,所以心裏面是清淨的。但是這還不夠,還要有正知。『正知』是什麼呢?『於善所緣,若心退失起諸煩惱』,若是你的心裏面,無貪、瞋、癡的所緣境,失掉了!『起諸煩惱』,就生出來貪、瞋、癡的這妄想了,那怎麼辦呢?這時候因為你有正知的關係。

  即便速疾能正了知。

  就覺悟了!我心裏面有貪、瞋、癡是不對的!

  如是名為由二緣故,無染污心而習睡眠;

  那麼你覺悟了,就把這個不清淨的虛妄分別排遣出去了。立時地把它消滅了,這時候,心就恢復清淨,就『無染污心,而習睡眠』,心裏面沒有染污。

  申二、以時悎寤

  由住光明想,及思惟起想,無重睡眠;

  前面是解釋『無染心眠』,這第二科解釋『以時悎寤』。由於你這位修行人,心裏面有光明想的關係,及思惟起想,就想我到時候要起來,所以你就不會有

  重睡眠。

  非睡眠纏能遠隨逐。

  不會有重的睡眠,一直地隨逐你,遠遠地隨逐你。你到哪,都隨逐你,這不會隨逐時間那麼長。

  如是名為由二緣故,以時悎寤,起不過時。

  所以由於有光明想,及思惟起想,由於這二個因緣,所以你到時候就會醒覺過來。你起床的時候,不會超過時間。

  卯三、結

  如是宣說常勤修習悎寤瑜伽所有略義。

  這是第三科,結束這一段文。前面這樣子,宣說常勤修習悎寤瑜伽所有的略義。

  及前所說廣辯釋義。

  及前所說廣辯,前面廣辯,於晝日分經行宴坐,從順障法靜修其心,於夜中分乃至夜後分,這些廣辯釋義。

  總說名為初夜,後夜常勤修習悎寤瑜伽。

  這是這一大段,解釋完了。

  寅五|正知而住 分四 卯一|徵

  云何名為正知而住?

  這是第五科。這二道資糧裡面一共分十一科,現在是第五科,前面那個是第四科。這個第五科是正知而住,分四科,第一科是徵,怎麼叫做正知而住呢?

  卯二|列

  謂如有一。

  就是有這麼一位修行人。

  若往,若還,正知而住

  這是一種。

  若睹若瞻正知而住

  這是第二種

  若屈若伸正知而住;持僧伽胝及以衣缽,正知而住;若食若飲若噉若嘗正知而住;若行若住若坐若臥正知而住;於悎寤時正知而住;若語若默正知而住;解勞睡時,正知而住。

  前面說這些,有戒律儀,根律儀,說這些事情,說到吃飯的事情,於食知量,說到睡眠的事情,這都是修行的前方便。現在是第五科,說到正知而住。這前面是,一個是徵,一個是列。

  以下第三科解釋,分兩科,第一科是廣分別,又分兩科,第一科別辨其相。前面標出來的,現在這以下一條一條地來說明他的相貌,分六科,第一科是若往若還正知而住。

  卯三|釋分二辰一|廣分別分二巳一|別辨其相分六午一|若往若還正知而住分三未一|徵

  若往若還正知而住者:云何為住?

  怎麼叫做住?

  云何為還?云何往還正知而住?

  這是提出來三個問題。下邊就第二科解釋,先解釋這個往。

  未二|釋分三申一|往

  所言往者:謂如有一,往詣聚落,往聚落間。

  謂如這個修行人,你有這個臭皮囊在就是有事情,不能說一點事情也沒有,就是,到什麼地方去呢?『往詣聚落』到這個聚落,就是很多的人在那個地方住,或者是鄉村的聚落,或者是城市裡邊,『往聚落間』這個聚落是很大的一個地區,這『間』就是其中裡面一部份,一個地方。

  往詣家屬,往家屬間。

  這個聚落間,究竟到什麼地方去呢?到那『家屬』,就是屬於一個家,一個人家一個家的,到那邊去,『往家屬間』人家也很多,那一間,那一個地方。

  往詣道場。

  前面說『家屬間』這是世俗的這些地方。『往詣道場』,你從|你住的這是一個道場,另外還有其他的道場,到別的地方去。

  往道場間。

  那個寺院裡面,你到那一個地方,或者你同那個第一上座,或者是第二上座,或者其他的這些同梵行者,所以叫做『間』,這是這個『往』這樣解釋。下面第二科解釋『還』。

  申二|還

  所言還者:謂如有一,從聚落還。聚落間還,從家屬還,家屬間還,從道場還,道場間還。

  就是你到那個聚落去了,要離開那個聚落,就叫做還,或者從聚落間還,從家屬還,家屬間還,你要知道還,你不能一直在那裡,要回來的,從道場還,從道場間還。這個還就是這樣意思。

  申三|正知而住分二酉一|明正知分二戌一|釋盆亥一|於自往還

  所言往還正知住者:謂於自往,正知我往。及於自還,正知我還。

  這是第三科正知而住,分二科,第一科明正知,先解釋,分四科,第一科,於自往還。『所言往還正知住者:』謂於自往,正知我往。就是你自己到那個地方去,這個時候你心裡面要知道,知道我到什麼什麼地方去。這個正知;由我們前面『標』的這段文,我們應該會意會到,時時地要保護內心的清淨,這個正知是這樣意思,時時地要使令心裡面清淨,不要有其他的虛妄分別,這叫做正知。當然,他是和正念合作的。現在是『往還正知住者』就是你去的時候,你正知而往,我去的時候,你心裡要保持清淨。及於自還,你自己回來的時候,你還是要正知而還的。還是這樣子。看這《披尋記》解釋得好。

  《披尋記》『謂於自往正知我往等者:謂於自身若往若還,由正知的力量,不隨雜染心轉』就是雜染心;你沒得聖道,雜染心難免會有現起,但是你不要隨他活動,『必令自心隨我勢力』這個我就是智慧,隨順這個智慧的力量『自在而轉,是名正知我往我還』是這樣意思。

  說若是,我們初開始來到佛法裡面來,我們只是有一個向於聖道的一個很好的願望而已,究竟怎麼修行啊!不知道,現在這裡說得非常清楚;吃飯的時候也是修行,睡眠的時候也是修行,若往若還的時候都是修行,時時地要使令內心清淨,這是這樣意思。

  亥二|於應往還

  於所應往,及非所往,能正了知;於所應還,及非所還,能正了知。

  這是現在是第二科。前面是第一科於自往還,現在第二科於應往還。『於所應往,及非所往』這個地方我應該去,我是應該去的,叫『應往』。『及非所往』,不是我應該去的地方。『能正了知』這也是一種了知,你說是,說往還,什麼地方都可以去嗎?也不是的。『於所應還,及非所還,能正了知』這也是要知道的,看下面的披尋記。

  《披尋記》『於所應往及非所往等者:如下說言』下面文有說到『或有居家我所應往』我可以去,是什麼呢?『謂剎帝利的大族姓家,或婆羅門的大族姓家,或諸居士大族姓家』我曾經講過我們中國佛教這個稱居士,就表示那個人是佛教徒,在家信佛的人,稱之為居士,但是這個文上這個居士不是這個意思,這個文上的意思,這個居士表示有財富的人;他積聚了很多的財富,所以叫居士,大族姓家,『或僚佐家』;僚佐家他不是領導人,他是領導人的助手,僚佐家。『或饒財家』;這個人的財富很多,那麼和那居士,有一點相同的意思,但是居士有可能是比這僚佐的身份還高,可能是剎帝利的一個大臣之類的這些人。『或長者家』;就是有道德的人,『或商主家』;就是做生意的人,但是他在做生意的人裡面,有點地位的,所以稱之為主。『又如說言;或有居家我不應往』這阿含經裡面有這個說法,或者是律上也有這個說法。『何等居家』我不應該去呢?『謂唱令家』唱令家,這前面我們解釋過就是殺羊的這些人,以殺羊為生活的這種人『或酤酒家』;就是賣酒的這個地方。『或淫女家』,『或國王家』這個前面這個剎帝利也是屬於王族,但是他不是王,這個地方特別出來這個王,特別地標出來,這國王家不要去。『或旃荼羅,羯恥那家』,這國王家;在律上有提到,為什麼不要到國王家去呢?那上面舉出一個例子來,說國王這一天把這個大臣免職了,或者把這個大臣殺掉了,你這比丘若常到國王那兒去,他就疑惑是你在這裡,有了什麼詭計了,那麼就有了是非了,這樣子對你就不利了,所以你不要和這些人來往。『或旃荼羅』也是以殺生為職業的這種人,『羯恥那家』羯恥那是殺狗的人,這種人。『或復有家一向誹謗不可迴轉』或者有的人一向是誹謗佛法,你很難迴轉他,這種地方你不要去。『此說於所應往及非所往準彼應釋』現在的文上,『於所應往及非所往』應該準引來這一段文,照這個來解釋。『還至本處,名所應還;與此相違,名非所還。』這一段說完了。

  亥三|於往還時

  於應往時,及非往時,能正了知;於應還時,及非所還時,能正了知。

  這是第三科,於往還時。『於應往時』說這個地方,我應該去,我可以去,但是,你還要觀察時間的,這個時間可以去,『及非往時』這個時候不應該去。『能正了知』你要知道這件事。『於應還時,及非還時』也要『能正了知』的。看這披尋記。

  《披尋記》『於應往時及非往時者:如下文說言:又有居家我雖應往,不應太早』太早去不對,『太晚』也不對。『若施主家有遽務時,亦不應往』他很忙,有什麼重要的事情辦,你不要去,『若戲樂的時候』,你不要去,『若有營構嚴飾事時』就是他家裡裝修的時候,這些時你不要去,『若為世間弊穢法時』你不要去,『若忿競時亦不應往』他家裡有糾紛有衝突,不要去,『如是一切,名非往時。與此相違,名應往時。』這個瑜伽師地論說得非常詳細,都告訴你。

  亥四|於如往還  戌二|結

  於其如是,如是應往,及不應往,能正了知;於其如是,如是應還,及不應還,能正了知。是名正知。

  現在這以下是第四科,於如往還。『於其如是,如是應往』對於那一家你可以去,時間也是對,這樣子,這樣子,你就可以去『及不應往』這樣子,這樣子,你還是不應該去的,這件事你也應該明白,『能正了知』,『於其如是,如是應還,及不應還,能正了知,是名正知。』看這披尋記。

  《披尋記》『於其如是如是應往及不應往者:如下說言:又如所往如是應往,乃至廣說』前面這個,前面這一段文『如所往,如是應往,乃至廣說』前面說的。『所受施物應知其量』你到那兒去做什麼呢?其實就是化緣去了。或者是你缺什麼衣食,缺什麼就化什麼。所接受他布施的東西,應知其量,應知道量,那個人,是不是有這麼多的能力,而你自己所需要的也是量,那個人能布施呢!也是有量的,你要知道這個量。『是名如是如是應往,與此相違,名不應往。』你就不應該去。

  酉二|顯在相

  彼由成就此正知故;自知而往,自知而還。往所應往非非所往,還所應還非非所還。以時往還,不以非時。如其色類動止軌則禮式威儀應往應還,如是而往,如是而還。

  這底下顯住相,『正知而住』叫做這個住相。『彼由成就此正知故』,說那個修行人,他有這樣的智慧,能這樣子知道這些事情,『自知而往,自知而還』他由他自己的正知,這個清淨的力量,這樣去了以後又回來,這件事這樣做了。『往所應往非非所往』你能到那個地方是你應去的地方,這個約處所說,是『非非所往』之處,『還所應還,非非所還』這也是正確的,『以時往還,不以非時。』去,要有適當地,恰當的時間,還也是『不以非時』。『如其色類動止軌則禮式威儀應往應還』,『如其色類』這個『色』是什麼?就是你的身份,你的身份,你是個比丘,是一個身份,你是個比丘尼的身份,你是沙彌,沙彌尼的身份,你這個身份。『動止軌則』你這個身份,你的『動』或者是『不動』,要有一定的規則的。『禮式威儀』禮式就是禮法,這個禮貌,你是個出家人,你要有出家人的一個禮貌,你是個比丘,你是個小沙彌,這是不一樣,你有你的威儀,『應往應還』你要按照你的身份,要合乎這些禮式威儀的軌則而往而還,應該這樣子『應往應還』,『如是而往,如是而還』,『應往』就『如是而往』,『應還』就『如是而還』,應該這樣子。

  未三|結

  如是名為,若往若還,正知而住。

  這是把這段文結束了。

  午|若睹若瞻正知而住分三未一|徵

  若睹若瞻正知住者:云何為睹?云何為瞻?云何睹瞻正知而住?

  前面若往若還,正知而住解釋完了,現在下面第二科若睹若瞻正知而住,分三科,第一科徵。說『若睹若瞻正知住者:云何為睹?』怎麼叫做睹?怎麼叫做瞻?云何睹瞻正知而住呢?這是提出三個問題。下邊解釋,先解釋這個睹。

  未二|釋分三申一|睹

  所言睹者:謂於如前所列諸事,若往若還先無覺慧,先無功用,先無欲樂,於其中間眼見眾色:是名為睹。

  『所言睹者:』這個睹就是看,『謂於如前所列諸事,若往若還』就是前邊所列出來的那麼多的事情,若往若還的這麼多的事情,到什麼地方。『先無覺慧』這個往還之前;你也是往還了,但是往還之前的時候沒有覺慧,沒有特別地去用智慧去觀察這件事。『先無功用』先沒有去特別安排,沒安排怎麼怎麼樣,沒有做這件事。『先無欲樂』這往還之先,也沒有這種心情,我有意地要到那去,也沒有這種心情。『於其中間眼見眾色,是名為睹。』也沒有覺慧,沒有功用,沒有欲樂,但是你也往還了。『於其中間』你眼看見眾色,『是名為睹』。就是,不是有意地,這樣子就是五心裡面,就是率爾,就是率爾的意思,率爾心的意思。

  《披尋記》『謂於如前所列諸事等者:前說聚落家屬道場,是名所列諸事。眼見眾色不由覺慧功用欲樂之所發起,是名先無覺慧先無功用先無欲樂』這樣意思。

  申二|瞻

  所言瞻者:謂於如前所列諸事,若往若還,覺慧為先,功用為先,欲樂為先,眼見眾色。謂或諸王或諸王等,或諸僚佐,或諸黎庶,或婆羅門,或諸居士,或饒財寶長者商主,或餘外物,房舍屋宇殿堂廊廟,或餘世間眾雜妙事,觀見此等,是名為瞻。

  『所言瞻者:』前面是這個睹解釋完了,現在解釋這個瞻。『謂於如前所列諸事,若往若還,覺慧為先,功用為先,欲樂為先』,就是有意的了,有智慧觀察過,經過安排過,心裡面願意這樣到那地方法。『眼見眾色』這個時候,就叫做『瞻』。『謂或諸王』或者是你到王;諸王那裡去。『或諸王等』和王相等身份的人。『或諸僚佐』這些人。『或諸黎庶』黎庶就是一般的老百姓的。『或婆羅門,或諸居士,或饒財寶長者商主』『或餘外物』前面是說人,這底下人以外的東西,那麼是什麼呢?就是看見的『房舍』或者『屋宇』,或者『殿堂』『廊廟』,這個『殿堂』就是比屋宇更高大的,這個殿堂,『殿』其實就是『堂』。『廊廟』這個『廊』就是走廊,這個『廟』就是供祖先的地方。『或餘世間眾雜妙事。』或者前面說到人,說到房舍住處,或者剩餘的其他的世間的眾雜妙事一切事情。『觀見此等是名為瞻』這是有意的看見,這叫做瞻。這個瞻解釋完了。

  下面第三科正知住,分二科,第一科明正知。

  申三|正知住分二酉一|明正知

  若復於此睹瞻自相,能正了知。

  你在一睹一瞻的時候,這個睹瞻本身的情況叫做自相,你能夠正實地了知,你看的時候就知道是看,不要一方面看的時候,一方面打別的妄想。這個修行人,他這個心,就是一直地能夠照顧現前的一念心,一直地照顧他,而沒有『自己不知道自己做什麼』;沒有這回事情,所以能正了知。

  《披尋記》『若復於此睹瞻自相者:前說眾色,當知唯是假相有法』一切法都是假相有法,『依顯形色而假立故』所有的這些屋宇乃至人物,都是由『顯色』就青黃赤白就是『顯色』,『形色』就是長短方圓這些事,從這裡假立的,立出來,這個人會活動,這個人會說話,這是有個房子,有各式各樣,都是顯形色而假立種種名字。『彼顯形色,是其自相』就是他本身的形相。

  於所應睹,於所應瞻,能正了知。

  應睹應瞻能正了知,就是,在你的身份,這件事你去睹去瞻是可以的,這是應睹。或者說,能夠不染污你的心,你就可以睹可以瞻,這是這樣子。

  於應睹時,於應瞻時,能正了知;如所應睹,如所應瞻,能正了知;是名正知。

  『於應睹時,於應瞻時,能正了知』你能夠正實地了知。前面說所應睹所應瞻,能正了知。這個地方是說應睹時間,在時間上說,應睹時,應瞻時,能正了知,和前面還不是重複地。『如所應睹,如所應瞻,能正了知,是名正知』這是把前面兩個,兩節文合起來說如你所應睹的,如你所應瞻的,你都能夠了知,都能保持內心的清淨,是名叫做正知。下邊,顯住相。

  酉二|顯住相  未三|結

  彼由成就此正知故,自知而睹,自知而瞻。睹所應睹,瞻所應瞻。於應睹時,於應瞻時,而正睹瞻。如所應睹,如所應瞻,如是而睹,如是而瞻。如是名為,若睹若瞻,正知而住。

  『彼由成就此正知故,自知而睹』你能夠成就這清淨的力量,能用這清淨心去睹,『自知而瞻』。『睹所應睹,瞻所應瞻,於應睹時,於應瞻時,而正睹瞻。如所應睹,如所應瞻,如是而睹,如是而瞻』,應睹的,你就這樣去看了,如所應瞻的,能如是而瞻。『如是名為,若睹若瞻,正知而住。』結束這一段。

  午三|若屈若伸正知而住分三未一|徵

  若屈若伸正知而住者:云何為屈?云何為伸?云何名為若屈若伸正知而住?

  下面第三科是若屈若伸正知而住,分三科,第一科是徵。第二科是解釋,先解釋屈伸。『云何為屈?云何為伸?云何名為若屈若伸正知而住?』這提出三個問題,下面解釋。

  未二|釋分二申一|屈伸

  謂彼如是睹時瞻時,若往為先,若還為先,或屈伸足,或屈伸臂,或屈伸手,或復屈伸隨一支節,是名屈伸。

  這個屈伸是這樣意思。這下面第二科正知住,分二科,第一科名明正知。

  申二|正知住分二酉一|明正知

  若於屈伸所有自相,能正了知;若所屈伸,能正了知,若屈伸時,能正了知;若如是屈,及如是伸,能正了知,是名正知。

  『若於屈伸所有自相,能正了知』你的手臂,一屈一伸,或這個腳一屈一伸,這個相,你要知道,你心就在這裡要了知。『若所屈伸,能正了知』若屈伸,你這個手或者足所屈伸,能正了知。前面說『若於屈伸所有自相能正了知』這句話應該是總說的,下邊就是別說的。『若所屈伸,能正了知』,就是,或者手或者是足,或者某一部份能了知。『若屈伸時』你也應該能正了知,這個時候,你的足可以走,你這個時候手應該屈伸,你這是有個時間的,你要正知道。這個時候不應該動,你手不可以屈伸,你都應該知道時間的。『若如是屈及如是伸,能正了知,是名正知。』看這個披尋記的文。

  《披尋記》『若於屈伸所有自相等者:此中自相謂即表色』就是表現於外的形色,就是行住坐臥都是表色。『如意地說應知』前面意地說過這個話,解釋過,『若手、若足、若臂、若復隨一支節名所屈伸』這個所屈伸是這樣意思。『如下說言不應搖身、搖臂、搖頭乃至不應放縱一切身分應知。』是這樣意思。下面第二科就是顯住相。

  酉二|顯住相  未三|結

  彼由成就此正知故,於屈於伸,自知而屈,自知而伸,

  你有這樣的正知的力量故,所以對這個屈伸的時候,你能自知而屈,自知而伸。

  於所應屈,於所應伸,而屈而伸。

  也是知道正知而住。

  於應屈時,於應伸時,而屈而伸。

  這樣子,也是正知。

  如所應屈,如所應伸,如是而屈,如是而伸。

  要正知而住

  如是名為:若屈若伸正知而住。

  譬如說:你吃飯的時候,你拿筷子去夾菜,就是,你要知道手臂伸出去了,又回來,乃至到你端著飯碗要吃飯,你完全要正知而住,都知道這件事。這件事,你說起來容易,真是這樣做還不容易地呀!使令一點妄想沒有,是不容易的。『如是名為若屈若伸正知而住。』

  午四|持僧伽胝及以衣缽正知而住分三未一|徵

  持僧伽胝及以衣缽正知住者:云何持僧伽胝?云何持衣?云何持缽?云何持僧伽胝及以衣缽正知而住?

  這是第四科,持僧伽胝及以衣缽正知而住。『云何持僧伽胝?云何持衣?云何持缽?云何持僧伽胝及以衣缽正知而住?』這提出這個問題,下邊就解釋。

  未二|釋分二申一|持僧伽胝及以衣缽分三酉一|持僧伽胝分二戌一|僧伽胝

  謂有大衣,或六十條,或九條等,或兩重刺,名僧伽胝。

  『謂有大衣,或六十條』前面這個僧伽胝就是大衣,這個大衣或者有六十條那麼多。這個大衣呀;我們有五衣和七衣,這都是割截衣。那麼,大衣就從九條算,大衣有三品;九條、十一條、十三條,這是下品的。十五條、十七條、十九條,這是中品。廿一條、廿三條、廿五條是上品的。這上面說六十條,是怎麼計算的呢?這六十條應該是指十五條衣,這大衣裡面十五條,十五條衣是三長一短,二十五條是四長一短。這個十五條衣、十七條、十九條都是三長一短,三長加一短就是四,四乘十五,就是六十條,就是六十塊,六十條就是六十塊。若是二十五條衣,是四長一短,二十五條乘五,多少條?就是一百二十五條。『或者是六十條』這不是說決定是六十條,這麼多,『或者是九條』,這都算是屬於大衣,『或兩重刺』就是這二十五條衣,或者是九條衣,可以雙層的,可以用雙層來做,這個意思,這叫做『名僧伽胝』。

  戌二|持

  被服受用能正將護,說明為持。

  這個『持僧伽胝』這個『持』字,這個持是什麼意思?這個大衣,你能夠被在身上就是受用,『能正將護』這個衣,當然也保護你,你也要保護這個衣服,保護這個衣,這就叫做『持』,這持是這樣意思。

  酉二|持衣分二戌一|衣

  若有中衣,若有下衣,或持為衣,或有長衣,或應作淨,或已作淨,如是一切說名為衣。

  『若有中衣』這個『中衣』就是七衣,九條衣以上到二十五條,這是大衣,這中品的衣就是七條衣。『若有下衣』就是五衣;五衣,七衣,還有大衣,都是割截衣,你在家居士搭的衣叫縵衣,乃至沙彌、沙彌尼還是縵衣,不是割截,這不一樣的。下面說『或持為衣,或有長衣』前面這個大衣和中方和下衣,你用它,受用它這個『持』受用它,你要愛護它,這是你的衣,『或有長衣』另外還有大衣,有七衣,有五衣,那是多餘的衣服了,叫做長衣。『或應作淨或已作淨』你若是新做來的衣服要做淨,就是加法,就是,你受沙彌戒的時候,前面那個說到那個受衣,就是那個,那叫做作淨,應該作淨,或者已經作淨了,你都要知道『正知而住』。『如是一切說名為衣』就是所有的都叫做衣,或者受持為衣,或有長衣,都叫做你的衣。

  戌二|持

  被服受用,能正將護,說名為持。

  這個前面那個說過,就是,你能夠用,這些衣服,你能覆在,著在你的身上,你能受用它,『能正將護』你能注意地要『將』也就是保護的意思,將也是護的意思,要保護這個衣,不能夠損害他,這就叫做『持』。而這個衣,這個『持』裡邊還有個意思。這個大衣,到聚落去,到王宮去,也就是搭這個大衣,你作務的時候,做這些雜事的時候,不可以搭大衣,那上面說若禮拜師長的時候不可以搭大衣。說法的時候可以搭大衣。這個七衣是入眾衣,在大眾僧集會的時候用這個七衣,說法的時候也可以用七衣,作務的時候用五衣,是這樣子,這也叫『持』。就是,這個『持』裡面也有的不應該『持』。你不到王宮去,不到聚落裡邊,又不是說法,就是不是搭這個大衣的。但是,天氣太冷的時候,你可以。可以五衣,七衣,大衣都可以用上去,沒有這些因緣的時候不能用大衣。他有他的時間,用途不同,那也叫做『持』。

  這是前面是說衣,現在下面第三科說到『持缽』,分兩科,第一科說到缽。

  酉三|持缽分二戌一|缽

  若堪受持或鐵,或瓦乞食應器,說名為缽。

  『若堪受持或鐵,或缽』若是它能夠為你所受持,或者是鐵的缽,或者是瓦做的缽,『乞食應器』這是用作乞食的時候用的,它是你的應量器,這個應器就是應量器,是『說名為缽』,這個缽多羅是印度話,中國話就是應量器,這是說這個缽,底下說到『持』。

  戌二|持

  現充受用,能正將護,說名為持。

  『現充受用』這個應量器它是你現前能滿足你的受用的,所以叫做應量器,你能吃這麼多飯,這麼多菜,加在一起,你這個缽能容得下,如果你吃得很多,這個缽很小,那不叫做應量器,那就不是現充受用,就是說你這個量,你的這個脾胃的量,和這個器,這個應量器裡面能容納的是相稱的,就是應量器。也叫做現充受用。『能正將護』這個缽的容量,容納的食品,能夠保護你的生命,你也能愛護這個缽,這叫做持,『說名為持』。

  申二|正知住分二酉一|明正知

  若於如是或僧伽胝、或衣、或缽,所有自相,能正了知;於所應持或僧伽胝、或衣、或缽、或淨不淨,能正了知;若於此時或僧伽胝、或衣、或缽,已持應持,能正了知;若於如是或僧伽胝、或衣、或缽,應如是持,能正了知:是名正知。

  這下面說到正知住,分兩科,第一科明正知。『若於如是』的,或者是僧伽胝,或者是衣,就是;『僧伽胝』是大衣,這『衣』就是七衣和五衣,或者是缽,所有的自相能正了知,你認識這是你的衣,這個是你的缽,你要知道,『於所應持,或僧伽胝,或衣或缽』『或淨,沒有淨』,或者是加法,沒有加法,能正了知;『若於此時或僧伽胝、或衣或缽』這個時候應該用僧伽胝,這個時候應該用七衣,這個時候應該用五衣,『已持應持』這個是你已經這樣用過了,或者是還沒有用過的,這個『持』有個使用的意思,有這個意思。『能正了知』。『若於如是或僧伽胝或衣或缽,應如是持,能正了知』每一樣都是做什麼的,什麼時候用,你都要正了知,『是名正知』。

  酉二|顯住相

  彼由成就此正知故,於所應持或僧伽胝、或衣、或缽,自知而持。於所應持,於應持時,而能正持,如所應持,如是而持。

  這底下顯正知而住。『彼由成就此正知故,於所應持或僧伽胝、或衣、或缽,自知而持』這個『持』這個地方當使用講比較好。你有這樣的正知,所以你這個時候應該使用,這麼使用或者僧伽胝,或者是衣或者是缽,『自知而持』,明明瞭瞭地這樣使用他。『於所應持,於應持時間,而能正持』。『如所應持,如是而持』能這麼使用。

  未三|結

  如是名為持僧伽胝,及以衣缽,正知而住。

【卷二十四】第一页 第二页 第三页 第四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