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法云寺佛学院妙境长老用两年多时间详细讲解了《瑜伽師地論》,今后我们将陆续发布根据录音整理的文稿。


卷二十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瑜伽師地論讲解

【卷二十二】:第一页 第二页 第三页                  下一页

  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 初瑜伽處出離地品第三之一

  TAPE 253

  己三、出離地 庚一、結前生後

  如是已說趣入地。云何出離地?

  這聲聞地裏邊一共是三分地,種性地、趣入地這兩地解釋完了現在是第三│出離地。分兩科:第一科結前生後。

  如是已說趣入地

  『如是』就是前面這一大段文,如是已經說明了趣入地真義。

  云何出離地?

  是什麼意思?這一句話是『生後』。第二科是略廣宣說這個出離地,分四科:第一科、離欲的資糧,分兩科:第一科是總標,總標裡邊又分兩科:第一科是嗢柁南。

  庚二、略廣宣說 辛一、離欲資糧 壬一、總標 癸一、嗢柁南

  嗢柁南曰:

  若世間離欲,如是出世間。及此二資糧,是名出離地。

  『嗢柁南曰:若世間離欲,如是出世間。』這出離地裏邊的大意呢,就是說世間的離欲這件事、及出世間的離欲。

  『及此二資糧,是名出離地。』及此兩種離欲的前方便,是名叫做『出離地』。『出離地』就說明這兩件事,這是頌,下邊是長行。

  癸二、長行

  謂若由世間道而趣離欲、若由出世道而趣離欲,若此二道所有資糧總略為一:名出離地。

  『謂若由世間道而趣離欲。』就是得到了未到地定以後,他有兩條路可走:一條路是由世間道離欲。

  這是修色界定,由世間的方法,進步到離欲的梵的世界;就是得到色界四禪,就是離欲了。這是超過了欲界的事情!

  『若由出世道而趣離欲。』第二條道路就是出離三界,到聖人的世界去。

  這又是一條道路,這條道路是超越世間的,也是趣離欲,進步到離欲的世界去。這個離欲當然是比世間的離欲究竟了。

  『若此二道所有資糧總略為一:名出離地。』若此二道所有資糧│就是兩種離欲:也就是一個世間道、一個出世道,他們所有的前方便,『資糧』就是因,由此因而得離欲的果,所以叫做資糧。

  『總略為一』合起來就叫做出離地。這是把這一段出離地的這一大段文的大意啊,標出來了。下面第二科嘛,別釋:解釋…這件事,分三科:第一科是世間離欲,先解釋世間怎麼樣的欲。分三科:第一科是徵。

  壬二、別釋 癸一、世間離欲 子一、徵

  云何名為由世間道而趣離欲?

  怎麼叫做由世間道,從世間的這個方法啊進步到離欲的梵的世界呢?就是梵天,得到色界定啊就離了欲界的欲了。這句話是徵,下面第二科是解釋,分兩科:第一科舉離欲界。

  子二、釋 丑一、舉欲離界

  謂如有一,於下欲界,觀為麤相。於初靜慮離生喜樂,若定、若生,觀為靜相。彼由多住如是觀是時,便於欲界而得離欲;亦能證入最初靜慮。

  『謂如有一,於下欲界,觀為麤相。於初靜慮離生喜樂,若定、若生,觀為靜相。』這謂如一…謂如有一,這是譬如說有這麼一個人,他對於下邊的這個欲界,就是站在色界的立場,欲界是在下邊、色界是在上邊。

  那麼他對欲界的情況啊『觀為初相』,觀察這個欲界啊,是麤劣的境界,是有過患的地方、有災難的地方,不是和平的地方。

  『於初靜慮離生喜樂,』對於色界有四靜慮,初一個靜慮,這個靜慮是離生喜樂;遠離了欲界的欲,就會引發出來喜樂。這件事有兩種:一個是定、一個是生。

  就是得到色界初禪的時候叫做定。你得了定以後,壽命盡了、人間的壽命盡了,就往生到色界初禪去,那叫做生。這兩種情形都叫做初靜慮離生喜樂。

  『觀為靜相,』觀察色界初靜的離生喜樂定啊,它是寂靜、微妙、安樂的地方。不像欲界有那麼多的過患、老病死,這老病很多、很多地苦惱的境界;那裏沒有這些事情,就是這樣觀察。

  『彼由多住如是觀時,便於欲界而得離欲。』這個人他站在色界定的立場啊,觀察欲界有過患,但是他這個人現在還是在欲界,他還是屬於欲界的人,他還是有欲的;他不是色界天上的人,他還是人間的人。他和一但…和一般都有共同地欲的問題。

  但是『彼由多住如是觀時。』那個人、那個修行人,由於他的心啊多數是安住在這樣地止觀裏邊。他觀察欲界是不好的地方,色界天、色界初禪是最好的地方。他常常這樣觀察的關係啊。

  『便於欲界而得離欲,』他就是把欲界的這種欲的過、這種毛病啊,久遠、久遠劫來的習氣啊,就改變過來了,就又棄捨了欲;就沒有欲了,而得離欲。這是啊這是第一科:舉離欲、欲界喔。

  『亦能證入最初靜慮,』棄捨了欲界的欲,所以他也就能夠啊證入,就是成就了、也就進步到色界最初的靜慮,成就了初禪了。常常這樣做止觀,這件事就成功了!這是第一科舉離欲界,下面第二科是例餘一切。

  丑二、例餘一切

  如是復於初靜慮上,漸次如應一切下地,觀為麤相。一切上地,觀為靜相。彼由多住如是觀時,便於乃至無所有處而得離欲。亦能證入乃至非想非非想處。

  『如是復於初靜慮上,漸次如應一切下地,觀為麤相。一切上地,觀為靜相。』如是─是前面這一段觀下邊的欲界,是有災難的地方;觀色界初禪,是沒有災難的地方,就這樣子觀察!

  復於─又,又在初靜慮以上,初靜慮和第二靜慮來對比的時候,那麼初靜慮又是下;初靜慮也是有過患的地方,第二靜慮又沒有過患。第二靜和第三靜慮、第三靜慮和第四靜慮,那都是這樣子有下有上,有這個問題。

  『漸次如應』如其所應一切下地,都是觀察有過失的地方;一切上地觀為無過失的地方、都是寂靜微妙的地方,是令人安樂的地方。

  『彼由多住如是觀時,便於乃至無所有處而得離欲。』因為都是同樣地這樣地止觀啊,這樣觀察的時候啊,由於長時期做如是觀的關係啊,當然其中也有止。

  『便於乃至』所以他就啊乃至到無所有處,這是無色界天喔…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而得離欲。對無所有處天沒有成就的時候,觀察它特別地好,那麼就成就了無所有處定。成就了之後,又感覺到它也不美,又歡喜到非非想處天了,歡喜非非想天非常的好。那就把無所有處的愛著也棄捨了,『所以乃至無所有處而得離欲』。

  『亦能證入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就是在三界裏邊成就了最高深地禪定的地方,成就了。

  子三、結

  如是名為由世間道而趣離欲。

  『如是名為由世間道而趣離欲。』前面這一大段呢,這就是由世間的方法喔,這是…而進步到離欲的境界。

  除此,更無若過、若增。

  除掉了前面所說的那一個麤劣和寂靜,除了這個方法之外,另外沒有更超過這個方法的、也沒有更多地方法的,就是這麼多。這是把世界的離欲的這個大意說完了,詳細還在後面說的。

  癸二、出世離欲 子一、徵

  云何名為由出世道而趣離欲?

  第二科出世離欲,分三科:第一科是徵。怎麼叫做由出世間的方法,進步到離欲的聖人的世界去了呢?這是問,下面第二科解釋;分兩科,第一科是成就有學智見。

  子二、釋 丑一、成有學智見

  謂如有一,親近善士,於聖法中已成聰慧,於聖法中已得調順。於苦聖諦如實知苦、於集聖諦如實知集、於滅聖諦如實知滅、於道聖諦如實知道。

  『謂如有一,親近善士,於聖法中已成聰慧。』說是謂如有這麼一個人哪,他呢…親近善知識,和這善知識去跟他學習喔。

  『於聖法中已成聰慧。』最初超越世間的啊這個聖人、阿羅漢、辟支佛、佛的世界,三乘聖人的世界。這樣的啊佛法,他因為向這位善知識學習啊,就聽聞了這樣的佛法。有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他成就了這樣的智慧、這樣地聰明智慧。

  這個聰啊,是耳根說,這個慧呢,是指心說。主要是心,但是心裏面的智慧,一定要通過前五識。但是單說耳識啊,就是要向善知識學習啊,聽啊接受他的教導。這可見重視這一點。

  『於聖法中已得調順。』他成就了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之後,又成就了修所成慧。在修所成慧裏邊,就是在禪定裏邊,就是得…成就了奢靡他;在奢靡他裏邊修毗婆舍那觀、修這個四念處的觀法。就把這見煩惱、愛煩惱調伏了,所以叫做於聖法中已得調伏,使令心裡面不能浮動了,已得調順。這個但是還沒入聖道!

  『於苦聖諦如實知苦、於集聖諦如實知集、於滅聖諦如實知滅。』

  這個到了修所成慧已得調順的這個時候啊,繼續地努力呢,就入聖道了、就得初果了。得了聖道的時候,是什麼境界呢?

  於苦聖諦如實知苦啊,世間上的這苦啊,有苦苦、有壞苦。苦苦是人所能認識到地,是人所能覺知到的;我有老、有病、有死、有愛別離、有怨憎恚。誰都知道這是苦啊,這個沒有什麼難,都會認識到的。但是這個壞苦呢,還不容易!就是如意的事情被破壞了,這是苦;被破壞的時候,才知道是苦。這個也是人也容易知道,就是沒有被破壞的時候,要知道是苦,這還不容易。

  如意的事情還在,你能認識它是苦,這個是不容易。但是現在說於苦聖諦如實知苦,這是一個…這是苦苦和壞苦。這兩個能夠認識是苦,也還比較容易!

  第三個苦喔,行苦也是苦,就是啊不感覺苦、也不感覺樂的這個事情、境界,這種境界你也能認識他是苦喔,這個不容易!這要聖人才能夠知道。這個我們若是具體地說明它呢,就是色界初禪、二禪、三禪,這都屬於壞苦。四禪以上到非非想天哪,他們是捨受;不苦、也不樂,是屬於捨受。這個捨受也是苦,這要聖人才知道。

  外道啊得到了色界定、得到無色界定,認為就是涅槃了。當然是佛菩薩的智慧的觀察,那是苦惱的境界、還是生死的境界。你能認識他是苦,這個是不容易,這要聖人才行!所以於苦聖諦如實知苦。

  除掉了苦苦、壞苦,行苦就是不苦不樂的捨受也是苦;這、這是要初果聖人以上才知道的,他能如實知苦。

  就是我們平常的…我們當然沒色界定、沒得到無色界定、也沒得到無色界定,連未到地定也沒得、欲界定也沒得到。但是我們也、身體也四大調和啊,沒有病痛、沒有煩惱的時候,心裏感覺到什麼?你感覺到也很好,不感覺到苦,所以你不是聖人。你若是聖人呢,『如實知苦』,這也是苦啊,這個境界是苦的境界!於苦聖諦如實知苦。

  『於集聖諦如實知集。』見煩惱、和愛煩惱,這一切的煩惱和業力。這個煩惱啊,它能夠集、它能夠積聚很多地苦惱給你享受,所以叫做集諦。這個啊你若常常靜坐的人,容易有點感覺!不常靜坐的人,你的貪、瞋、癡活動的時候,不知道自己有煩惱。自己的煩惱都動了,開口罵人了,他還不知道自己有煩惱,這我們平常人就是這樣子!

  若多靜坐、常常靜坐的人,調、你借止觀調心的人,要容易感覺到:喔!我現在…不要說是罵人、心裏面動了瞋心就知道,是我不對了!我不應該動瞋心、我不應該動貪心,這時才能知道是苦啊。

  但是現在是說啊…不要說你的貪心動了、瞋心動了,這是煩惱。貪心也沒動、瞋心也沒動,就是自己不感覺到有煩惱,你這分別心啊接觸一切事情的時候,那就是煩惱啊。你都有執著嘛!

  你那個執著反倒是比貪煩惱、瞋煩惱更微細,力量更大。令你有生死、有生死苦的根本的地方,那是、那還是這麼大的煩惱。於集聖諦如實知集,還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現在平常沒有煩惱的時候,你那個心、心動念的時候,舉心動念也都是煩

  惱啊。你能認識嗎?於集聖諦如實知集。

  『於滅聖諦如實知滅。』這個滅聖諦,一切法都是剎那生、剎那滅、剎那滅、剎那生這樣生滅變化。現在這個知…於滅聖諦這個滅、這個生滅都滅了,生滅滅已啊,這個寂滅的境界。如實知滅是知道這個滅,這是也是聖人才能知道的,凡夫是不知道的。當然這種真理是聖人的境界!

  『於道聖諦如實知道。』你修這戒、定、慧就是道諦。這個道諦啊,它能夠使令你從生死的這個地方,到涅槃那裡去、到那不生不滅的地方去,那就是道。

  這個達到了聖人的時候,才認識哎…這真實是道啊,能令你得大安樂,而不是令你苦惱的地方。這是就是在修所成慧到了無漏的境界的時候,這個時候…到了無漏的境界;這時是一開始就是初果,初果的時候,這個時候叫做有學智見。這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向都是有學,他還要繼續地學習、繼續地修止觀哪,才能夠圓滿他的聖道,都是有學。這個他的智慧、這個見也是智慧,這個我們以前講過;知道過去世、過去的一切法,知道未來的一切法,那是屬於智。知道現在的一切法,叫做見。喔!有多少種的解釋法。

  丑二、證得無學解脫

  既得成就有學智見,從此以後,漸修聖道,偏於三界,見修所斷一切法中,自能離繫、自得解脫;如是便能超過三界。

  『既得成就有學智見,從此已後,漸修聖道。』第二科、證得無學的解脫。是既然這位啊、這位已成就聖道的這位有學智見的這個聖人喔。『從此已後』從初果以後,成就了有學智見以後,因為聖道還沒圓滿哪,還要繼續地修行

  、繼續地修學四念處、修止、修觀、修學聖道。

  『偏於三界,見修所斷一切法中,自能離繫。』他普遍地欲界、色界、無色界,所有的境界,心無所著了。喔!一切法心無所著喔。這一切法分兩類:一個是見道、一個是修道。

  所斷的這些煩惱喔,見道斷的是這個分別我執喔…修道呢,斷這個俱生的我執、也斷一切愛煩惱。在所斷的啊這個煩惱就在一切法上活動,現在這位啊修行人觀一切法是苦、空、無常、無我的,一切法都趣於滅相。這樣子呢煩惱就不動了,則自能離繫,自然地很容易地啊就能遠離了煩惱的繫縛。就是這個成就了無常、無我、空的這個智慧的時候,這個煩惱就不繫縛你了。

  『自得解脫』你就見到真理已後,心得大自在,而再沒有老、病、死…生、老、病、死的苦惱這種境界。已經得大自在了,所以叫做解脫。

  『如是便能超過三界。』這樣的人呢,他就能超越了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的欲是超越了,色界、無色界的欲也都超過了,『心無所欲』就是得到三三昧都成就了。空三昧、無願三昧、無相三昧也都成就了。

  子三、結

  如是名為由出世道而趣離欲。

  這一大段文就是由出世間的聖道,就是聞思…從聞思修修四念處、修出世道,從這裡啊遠離了三界的欲。喔!

  癸三、二道資糧 子一、徵

  云何名為二道資糧?

  前面是世間離欲、出世間的離欲,這兩科說完了,現在第三科二道的資糧。出世道離欲,世間的離欲,你不能夠突然間就可以修離欲道的,要有前方便,修這離欲道前,先要修前方便,你才能夠成就離欲道,所以,這裡面就說到資糧,就是前方便,分三科,第一科是徵,『云何名為二道資糧?』

  子二、標 丑一、嗢柁南

  嗢柁南曰:

  自他圓滿善法欲,戒根律儀食知量;悎寤正知住善友,聞思無障捨莊嚴。

  『嗢柁南曰』這是,就是標,從這頌上來標;『自他圓滿善法欲』『戒、根律儀』戒律儀、根律儀、『食知量』於食知量。『悎寤』修悎寤瑜伽,正知而住和親近善友,還這『聞思無障捨莊嚴』,這就是二道的資糧,世間道也要以此為資糧,出世間道的離欲,也依此為資糧。這是頌,下面是長行。

  丑二、長行

  謂若自圓滿、若他圓滿、若善法欲、若戒律儀、若根律儀、若於食知量,若初夜後夜常勤修習悎寤瑜伽、若正知而住、若善友性若聞正法、若思正法、若無障礙、若修惠捨、若沙門莊嚴。如是等法,是名世間,及出世間諸離欲道,趣向資糧。

  趣向離欲的前方便。這是二道的資糧。這前面這兩科是叫做標,下面第三科是解釋,分二科,第一科,略指前三。

  子三、釋 丑一、略指前三

  當知此中若自圓滿,若他圓滿,若善法欲。此三如前修集種子諸劣緣中,已辯其相。

  這三種;自圓滿和他圓滿和善法欲這三種,像前面種性地那裡,修集種子那個地方,有勝緣、有劣緣,在劣緣裡面已經說過了,這裡就不說了。這是略指前三。下面第二科,廣辨十一,一共是十四,這個資糧一共有十四段,前三段這裡不解釋,前面解釋過了,下邊廣辨這十一段,分十一科,第一科說到戒律儀,分三科,第一科是徵。

  丑二、廣辨十一 寅一、戒律儀 卯一、徵

  云何戒律儀?

  這個戒律儀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這是徵,下邊第二科嗢柁南標。

  卯二、嗢柁南標

  嗢柁南曰:

  戒律儀當知,辯三虧滿十,六異門三淨,勝功德十種。

  『嗢柁南曰:戒律儀當知,辯三,虧滿十』這個『辯三』,辯這個戒律儀有三種,還有虧,也有十種,滿,也有十種。辯三是一,虧十,是二,滿是三,六異門是第四,三淨是第五個,勝功德有十種,這是第六科,一共這是六科,這是標出來六科。這是頌,下邊長行解釋。分兩科,第一科釋一切種,分五科,第一科是辨,分兩科,第一科廣辨六種,又分兩科,第一科是總標。

  卯三、長行釋 辰一、釋一切種 已一、辨 午一、廣辨六種 未一、總標

  戒律儀者:謂如有一,安住具戒。廣說乃至受學學處。

  這就是總標這六種。下邊第二科是別釋這六種,別釋分六科,第一科是安住具戒,解釋安住具戒這句話,分三科,第一科是徵。

  未二、別釋 申一、安住具戒 酉一、徵

  云何名為安住具戒?

  說是,這位修行人,他能安住淨戒,怎麼叫安住淨戒呢?叫做徵『下面第二科,解釋。

  酉二、釋

  謂於所受學所有學處,不虧身業不虧語業,無缺,無穿。

  『謂於所受學所有學處』,『謂於』謂這個修行人,他所受的戒叫做『受學』這個戒是要學習的,不管是在家佛教徒、出家佛教徒都有受戒,他所受的戒,就是『所有學處』,受的戒,不是就受一條戒,就是受所有的戒,就是所有的應該學習的這些地方,『不虧身業、不虧語業、無缺、無穿』這就叫做安住具戒了,這是解釋。

  酉三、結

  如是名為安住具戒。

  這就是結束這一段文。

  《披尋記》『不虧身業等者:具離殺生』說這個佛教徒,他具足了『離殺生,不與取』,不與而取就是盜;離了殺生,離了不與取,離了『欲邪行』就是邪淫,『三不業善』,這個殺生,不與取,欲邪行,這三種是不好的,不好的事情,你完全遠離了,你具足了這三條戒,『是名不虧身業』這叫做你的身業這一方面有功德莊嚴了,沒有所缺失,『具離虛妄語』你具足了遠離虛妄語,不說謊話,這是一條戒,『離間語』就是兩舌,不要破壞人家的感情,『粗惡語』不要說這個暴惡的語言,『綺語』不說雜穢的語言,這『四』種是『不善業』,『是名不虧語業』你的語言上沒有過失,這是這叫不虧語業。『此釋具戒應知』,這就叫做具戒,安住具戒。『由十因緣尸羅圓滿,是名無缺』這個十因緣,下文有解釋,這就叫做無缺。『十因緣者,如下自釋,不數毀犯,犯已還淨,是名無穿』這無穿怎麼講呢?說是你呀,持戒清淨,不是常常地毀犯戒,『不數毀』不是常常的犯罪的,『犯已還淨』偶然地失掉了正念,你違犯了這幾條戒,你馬上地懺悔清淨,又恢復到清淨,這就叫『無穿』,這樣意思。

  『此釋安住應知』,這是『是名安住具戒』,他是解釋這個意思,這『安住淨戒』就這麼講,這是第一科安住具戒解釋完了。下面第二科,善能守護別解律儀,分三科,第一科徵。

  申二、善能守護別解律儀 酉一、徵

  云何名為善能守護別解律儀?

  他這個人,他有智慧,善能夠守護別解脫的律儀,就是一條一條的戒,他都能受持清淨,所以叫做別解脫律儀,這個律儀就是沒有過失。這個身,語上沒有過失叫做律儀,怎麼叫做善能守護別解律儀呢?這是問,下面第二科解釋。

  酉二、釋

  謂能守護七眾所受別解律儀,即此律儀,眾差別故,成多律儀。

  『謂能守護七眾所受別解律儀』,就是這個人他能守護;佛教徒一共有七眾,這個七眾,就是出家人有五眾,在家人有二眾,加起來就是七眾。『所受的別解脫律儀』,你受了以後,你能守護清淨,這就叫做善能守護別解脫律儀。『即此律儀眾差別故成多律儀』因為這個律儀戒,守戒的人有差別;比丘有比丘戒,比丘尼有比丘尼的戒,學法女、沙彌、沙彌尼,各有各的戒,這個有差別,優婆塞,優婆夷也各有各的戒,所以『成多律儀』。

  酉三、簡

  今此義中,唯依苾芻律儀處說,善能守護別解律儀。

  這是第三科是簡別。『今此義中,唯依芯芻律儀處說』現在這裡說善能守護別解律儀,這是唯獨是依據出家眾的芯芻的律儀處說的,善能守護別解律儀,是這樣意思,就是其他那六眾都包括在裡面了,是這樣意思,這是第三,善能守護別解律儀說完了。

  申三、軌則圓滿 酉一、徵

  云何名為軌則圓滿呢?

  是什麼意思呢?第一科徵,下面第二科標。

  酉二、標

  謂如有一,或於威儀路,或於所作事,或於善品加行處所,成就軌則隨順世間,不越世間;隨順毘奈耶,不越毘奈耶。

  『謂如有一』就是有一個人,這個佛教徒,『或於威儀路』你在路上走,行住坐臥,或於所作的事情,或於善品加行處所,你要打般舟七這善品加行或者你誦經,或者,做什麼事情,都是成就軌則的;你做這種事情;這個人一做這個事情,就可以為人做軌範,為人所仿效,就他做得好,他這個次第表現得合乎規則,值得為人所學習的,所以成就軌則。『隨順世間,不越世間』他,這幾樣;威儀路一所作事,於善品加行處所,這三樣事,都是隨順世間不超越世間,是隨順毘奈耶,而不超越毗奈耶的,這就叫做軌則圓滿。

  『云何名為軌則圓滿?』這是徵。『謂如有一』以下這是標出來這三樣事是軌則圓滿的,這是標。下面第三科是解釋,解釋分三科,第一科於威儀路,分三科,第一科徵。

  酉三、釋 戍一、於威儀路 亥一、徵

  云何名為於威儀路成就軌則,隨順世間,不越世間,隨順毘奈耶,不越毘奈耶?

  先那樣問,下面就解釋。

  亥二、釋 天一、舉於所行

  第二科解釋,分兩科,第一科舉於所行,就是這個威儀路,於所行。

  謂如有一,於所應行,於如所行,即於此中,如是而行,由是行故,不為世間之所譏毀,不為賢良正至善士,諸同法者諸持律者,諸學律者之所呵責。

  謂如有一個人,『於所應行』對於自己所應該;就是在這裡走路,應該這樣,這條路應該這麼走,應該這樣住、坐、臥,就這樣子。這個所應行就是對那個所不應行,那個不應行的你不要做,於所應行;這個時候,這個地方你應該這樣子做,你應該這樣走;這件事,這個時候,這個地方你不應該這樣做,你就不做,『於所應行,即於此中,如是而行』。『於如所行』這個『如所行』就是合理的,或者是,人家已經這樣做,大家都同意這樣做,這麼走是對的,你也就向他學習這樣做,叫『如所行』,『即於此中如是而行』你就這樣做,『由是行故,不為世間之所譏毀』你若這樣做了呢,世間上的人都感覺得到尊重讚歎,而就不會譏毀你,不譏毀你,『不為賢良正至…』前面不為世間之所譏毀,是在家的人他們譏毀你,『不為賢良正至』這是佛教徒,佛教徒裡邊有賢良的人,『正至』是指聖者;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是正至,在初果之前的這些用功修行的人叫『賢良』;這些人都是善士,都是好人。『諸同法者』和你共同的修學佛法的人,『諸持律者』特別是對戒律特別注意的歡喜學習而受持戒的人。『諸學律者』就是他;那個持律者已經學習成功了,他持律了,現在正在學習律的人,叫學律者。『之所呵責』就是這麼多的彿教徒,都不呵責你,都認為你這樣做是對的,你這個行住坐臥是有軌則的,不會呵斥你,這是舉於所行,下面第二科例所住等。

  天二、例所住等

  如於所行,於其所住、所坐、所臥,當知亦爾。

  『如於所行,於其所住』,『如於所行』;前面這是說『於所行』是這樣子,那麼『於其所住』你在這個地方住,你在這裡坐、你在這裡臥『當知亦爾』,也都是成就軌則的,不為人家所譏嫌的。這是舉例,下面第三科結。

  亥三、結

  如是名為於威儀路成就軌則,隨順世間,不越世間;隨順毘奈耶,不越毘奈耶。

  這個『隨順世間』這個語應該有點簡別,譬如說,按照中國來說有孔夫子,孔孟之道,我們中國人認為這是聖人,孟子也是了不起的人。這些人,他們為後人做軌範,他說出來一件事,這件事,這麼做,這麼做,大家公認這是對的。就是,我們佛教徒,你做出一樣事,這件事,譬如說走路,行住坐臥也隨順世間,就是這樣意思,隨順過去有德行人所示範的,能這樣子。『不越世間』,你不要超越他,你超越他,你違反他,就有人譏嫌你了,這是這個『隨順毘奈耶,不越毘奈耶』這是我們佛教,我們佛教徒隨順律法,這是佛制訂的,應該是這樣子,這個行住坐臥應該是這樣子,你就隨順這個制度,你不要違反他。那麼這叫做『於威儀路成就軌則』,軌則圓滿是這樣意義。

  戍二、於所作事 亥一、徵

  云何名為於所作事成就軌則,隨順世間,不越世間,隨順毘奈耶,不越毘奈耶?

  這是第二科,於所作事,分三科,第一科是徵。現在第二科是解釋,分二科,第一科列所作事,前面這句話是問,下面把所作事情列出來。

  亥二、釋 天一、列所作事

  謂如有一,於其所作,若衣服事,若便利事,若用水事,若楊枝事,若入聚落行乞食事,若受用事。

  『謂如有一,於其所作』若衣服的事情,你做個人衣服,大家都是這樣子,你也就這樣子,你不要特別,都這樣子『衣服事』,『若便利事』到廁所去這些事情,若用水的事情,若楊枝、嚼楊枝的事情,若入聚落行乞食的這個事情,『若受用事』就是乞來的食你要受用它,受用的這些事情。

  《彼尋記》『若受用事者:攝事分中說有五種不淨受用,及有五種的清淨的受用,如彼別釋知︵陵本九十九卷一十頁︶』上有說了,當然,這受用,這個東西是別的,是大眾僧的常住物,你私人不可以隨便來受用,譬如說這是別人所有的東西,你不可以你拿來你就要用,就是這些事情。

  若盪缽事,若安置事。

  『若盪缽事』你用這個缽要去洗一洗,這些事情,『若安置事』這個缽洗完了,把它放在一個地方去,你也要放得好好的。

  《披尋記》『若安置事者,如說不應置缽在雜穢』的地方,那個地方污穢,你就不應該放在那裡,『若坑澗處;若崖岸處』你也不應該放在那個地方。

  若洗足事,若為敷設臥具等事。即此略說衣事、缽事、復有所餘如是等類諸所應作,名所作事。

  『若洗足事』你經行、赤足經行的時候,然後你要休息的時候要洗足的事情,若為敷設於臥具的事情,敷設臥具要把它弄好、安排好,的事情,『即此略說』。衣的事情、缽的事情,復有所餘的如是等類,所應作的事情,名叫所作事。

  天二、明應作等

  如其所應,於所應作,於如所作,即於此中如是而作。

  『如其所應』這是第二段明應作等,『於所應作,於如所作,即於此中如是而作』。

  這和前面的意思一樣,你這個時候,這個地方,你應該這麼做,於所應該做的,於如所做的,你即於此中如是而作。

  由是作故,不為世間之所譏毀,不為賢良正至善士,諸同法者,諸持律者,諸學律者之所呵責。

  『由是作故,不為世間之所譏毀』你洗完了缽,這缽放在崖岸上容易掉下來,這個事情你這樣做不對了,人家是要洗洗足,然後你再上床休息,你不洗足這有問題,做衣服的時候,人家的衣服都是這麼做,你偏有個怪樣,這就不對了,剃頭,人家都這麼剃頭,你偏有個怪樣,留著一撮,那就不行,這是違越世間,這就不對了,也不隨順毘奈耶。

  所以是『不為世間之所譏毀,不為賢良正至善士諸同法者、諸持律者、諸學律者之所呵責這樣子。』

  亥三、結

  如是名為於所作事成就軌則,隨順世間,不越世間;隨順毗奈耶不越毘奈耶。

  所以,這個軌則圓滿是這麼回事情。這是前面兩段,下面第三段。

  戊三、於諸善品加行處所 亥一、徵

  於諸善品加行處所分三科,第一科徵。

  云何名為於諸善品加行處所成就軌則,隨順世間,不越世間;

  隨順毘奈耶,不越毘奈耶。

  這是問,下面第二科解釋,分兩科第一科列善加行。

  亥二、釋 天一、列善加行

  謂於種種善品加行。

  就是各式各樣的善事,一類一類的善事你要努力的去做什麼善事呢?

  若於正法受持讀誦。

  這個正法就是十二分教,這是法界等流,所以是正法,你『受持』常常地溫習,常常地讀,常常地誦,這就是善品,善品要加行、要做這件事。

  若於尊長修和敬業。

  對於這個尊長,你要修這個和敬業、態度是和善、內心是恭敬,對於師長尊長要有和敬的這個事情。

  參覲承事。

  你要去禮拜,你要為他做事。

  若於病者起慈悲心。

  這也是善品加行;有病的人,你對他要有愛護的心。

  殷重供侍。

  要誠懇地尊重他、供給他、侍奉他、照顧他。

  若於如法宣白加行,住慈悲心,展轉與欲。

  這就是大眾僧要作羯磨的時候,有的人有病,或者有特別事,他不能參加,他要委託你去給他要『與欲』,你要『如法宣白』要把他的意,他對大眾僧做這件事的意見,請你,你要如法的給他對大眾宣佈,對大眾僧報告一下,如法的宣白,這件事,也叫做加行,委託你了,你怎麼辦呢?你要『住慈悲心』,住愛護心,『展轉與欲』,他給你『欲』;他把他的同意的這種思想告訴了你,叫『與欲』,你又去對大眾宣佈,到大眾那兒去報告一下,也叫做『與欲』,展轉與欲,這些事情,你要做這些事情,這也叫做善品加行。

  若於正法請問聽受,翹勤無惰。

  若於這個十二分教,也就是經律這些事情,你有所不知你就要請問人家,別人對你有所開示的;正法的開示你要聽受,要接受『翹勤無惰』你要精進,你不可以懈怠,這些事情都要,不可以懈怠。

  於諸有智同梵行者,盡其身力而修敬事。

  對於有智慧的同梵行的人,你要盡你的身體的力量,盡你所能,你對他要表示恭敬,對他要侍奉。同是佛教徒,都是同學,彼此之間都應該有這樣的態度。

  於他善品常勤讚勵。

  別人他們肯修種種的善法,你要讚歎人家,你讚歎他就是勉勵他了。

  常樂為他宣說正法。

  你要歡喜心為別人宣說正法,宣說這個十二分教。

  入於靜室,結加跌坐,繫念思惟。

  常樂為他宣說正法,這也是善品加行,現在『入於靜室』,還有善品呢!就是到寂靜的地方、寂靜的房子裡邊、結加跌坐,繫念思惟、修四念處,修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戒隨念,要修止觀的,要這樣用功修行啊!這也叫做善品加行。

  如是等類,諸餘無量所修善法,皆說名為善品加行。

  這前面這麼一大段文,這一句話是結束前面這一段,這麼『等類』,有看病的事情,侍奉師長的事情,自己學習佛法的事情,這些是善品加行,還有其餘的無量、很多的所修善法,『皆說名為善品加行』,都叫做善品加行。

  天二、明應作等

  彼於如是隨所宣說善品加行,如其所應於所應作,於如所作,即於此中如是而作。

  這是第二科,明應作等,你就應該這麼做。

  由是作故,不為世間之所譏毀,不為賢良正至善士、諸同法者、諸持律者、諸學律者、之所呵責。

  都不會呵責的。

  亥三、結

  如是名為於諸善品加行處所,成就軌則,隨順世間,不越世間;隨順毘奈耶,不越毗奈耶。

  這是結束這一段。

  酉四、結

  若於如是所說行相軌則差別,悉皆具足;應知說名軌則圓滿。

  這是把前面這一大段也結束了。

  申四、所行圓滿分二 酉一?徵

  云何名為所行圓滿?

  前面這是三科說完了,現在這底下第四科,怎麼叫做行圓滿?『云何名為所行圓滿?』這是徵,下面第二科解釋,分兩科,第一科舉非處,分三科,第一科標。

  酉二、釋 戍一、舉非處 亥一、標 亥二、徵 亥三、列

  謂諸苾芻,略有五種非所行處。一、唱令家,二、淫女家,三、酤酒家,四、國王家,五、旃荼羅羯恥那家。

  這是說出家人,這個比丘,『略』簡要的說,有五個地方,不是你應該去的,『何等為五』?這是問,下面第三科就是列出來。

  一、唱令家。這個唱令家是殺羊的,他殺羊就是賣這個羊肉各處去;大概古代沒有報紙必是,他要到處去宣告,所以就唱令,這樣意思。二、淫女家。三是酤酒家酤酒的地方,賣酒的地方。四是國王家就是有勢力的人,你這個比丘不要到這個地方去,五旃荼羅羯恥那家。這是個旃茶羅就是以屠殺為職業的這種人,羯恥那就是特別殺狗的人,叫羯恥那,這些地方你不要去。

  戊、簡所行

  若於如是如來所制非所行處。

  這是第二科,第二科簡所行,簡別。

  『若於如是如來所制』這個比丘,若是這樣子,對於佛所制訂的,你不應該去的地方。

  能善遠離。

  你就能夠善巧地,你有這個智慧,能遠離這些地方。

  於餘無罪所有行處,知時而行。

  對其餘的那些地方你去的時候,你若到那兒去沒有什麼過失,那些沒有過失的地方,『知時而行』,你也不能時時地去,你要知道時間,這個時候應該去,這個時候不應該去,還要知道時間的。

  如是名為所行圓滿。

  這個所行圓滿是這樣意思。這是第四段。

  申五、於微小罪見大怖畏 酉一、徵

  下面是第五段於微小罪見大怖畏,這是第五段,分三科,第一科是徵。

  云何名為於微小罪見大怖畏呢?

  這句話怎麼講呢?這是問。

  酉二、釋 戊一、別辨相 亥一、釋微小罪 天一、出體

  下邊第二科解釋,解釋分兩科,第一科別辨相,分兩科,第一科解釋微小罪。什麼叫做微小罪,分兩科,第一科是出體,就說出來這微小罪的內容是什麼?

  謂於諸小隨小學處,若有所犯,可令還淨,名微小罪。

  『謂於諸小』就是說呀佛所制訂的這個輕微的這些戒,這個小小的這個戒法,『隨小』這個隨小怎麼講呢?這個小戒容易違犯,輕微的這些過失容易違犯,所以佛又制訂一些小戒來維護這條戒,叫你不要犯,叫『隨小』,這些都是應該;『小』也好,『隨小』也好,都是所應該學習的,所以叫『學處』。『若有所犯,可令還淨』你若是違犯了的話,你立刻地懺悔清淨他,令他清淨、恢復清淨,這樣的這叫做名微小罪,就是這些突吉羅罪,但是這個《遁倫記》他說的範圍很寬,除了四根本戒,其餘是小罪。

  天二、釋名

  於諸學處現行毀犯,說名為罪。既毀犯已,少用功力而得還淨。說名微小。由是因緣名微小罪。

  這是第二科解釋名字,什麼叫做罪,『於諸學處』就是很多的戒法,『現行毀犯』你在心裡面有所;你心裡面動了,你發之於口,發之於語言、發之於行動上,你毀犯了這條戒了,那就叫做罪,那就叫做有罪,『既毀犯已,少用功力而得還淨。』你既然毀犯了以後,你就要懺悔,懺悔的時候,不是用很大的力量,小小用一點力量就懺悔清淨了。『說名微小』這個微小就是這麼意思。『由是因緣名微小罪』就是這樣意思。

  亥二、釋大怖畏 天一、徵

  云何於中見大怖畏?

  前面是說,釋這微小罪,現在第二科解釋大怖畏分兩科,第一科徵,怎麼叫做『於中見大怖畏』呢?

  天二、釋 地一、怖無堪能

  謂作是觀

  這是第二科解釋,分三科,第一科是怖無堪能,他害怕沒有堪能。『謂作是觀』就是這個比丘,他心裡面這樣思惟。

  勿我由此毀犯因緣無復堪能得所未得,觸所未觸、證所未證。

  我不要因為毀犯了這一條戒的關係,使令我沒有能力得聖道,無所堪能是這麼意思。這個『得所未得』我從來沒有得過,我現在得到了,那就是初果聖人,是初果。『觸所未觸』就是三果,二果、三果叫觸所未觸,『證所未證』就是四果。這樣加起來就是說,我不要因為這小小的過失,使令我沒有能力得聖道,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那這件事太重要了,這是怖無堪能。第一個。

  地二、怖有惡行

  勿我由此近諸惡趣,往諸惡趣。或當自責,或為大師,諸天有智同梵行者,以法呵責。

  不要,我因為犯了這些微小的罪,我就和三惡道相接近了,或者,我到三惡道去了『往諸惡趣』。『或當自責』我有罪,我趕快要自己呵斥自己要懺悔,我應該這樣,或者是我因為犯了這些微小罪,『為大師』就是為佛,諸天和有智的同梵行者,以法呵責我,就是合法的呵責我,佛這樣制訂了毘奈那是這樣子,你現在違犯了,你要懺悔,呵責你。

  地三、怖大惡聲

  勿我由此遍諸方維惡名、惡稱、惡聲、惡頌、遐邇流布。

  這是第三科怖大惡聲,害怕自己的名譽不好,『勿我由此』由於我犯了這麼多的微小罪『遍諸方維』遍這東西南北四方,維就是四維,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維,『惡名、惡稱』有『惡名』,有不好的這種名譽,很大的名譽,『惡稱』是什麼?人家說我壞話的時候,說是,他真實是不對,這個『稱』就是,大家說他不好,和事實是相稱的,是,他真實是不對叫『惡稱』、『惡聲』,惡聲就是這個名譽不好了,非常有力量,你想要改變,想要恢復你的好名譽不容易的,這惡聲是這樣意思。『惡頌』還有人給你作成詩,宣布你的罪狀,用個頌,『遐邇流布』在你的周圍距近的地方、距離遠的地方,大家都在宣布某某人怎麼的,怎麼的,這樣子。

  所以,『勿我由此』由於我犯了這些罪,有這種不好的名譽。這是前面,第一科辨相。下面是第二科顯勝利。

  戍二、顯勝利

  彼於如是現法當來毀犯因生諸非愛果,見大怖畏。由是因緣,於小隨小所有學處,命難因緣,亦不故犯,或時、或處、失念而犯,尋便速疾如法發露,令得還淨。

  說這個修行人,這個比丘,對於這樣子『現法當來』或者現在犯了戒,或者將來犯戒,總而言之你是毀犯了戒,因此就會引發出來,『諸非愛果』很多很多不可愛的事情,這些果報,後果、『見大怖畏』感覺到這件事很可恐怖,『由是因緣,於小隨小所有學處』,所有的這微細的戒,『命難因緣,亦不故犯』,就算失掉了生命的因緣,我也不要故意的違犯這條戒。『或時、或處、失念而犯』,或者有的時候,或者什麼地方,失掉了正念違犯,犯了這條戒,這時候不是我故意的,我不是故意的我違犯了戒。『尋便速疾如法發露』我立刻的、很快的,『如法』如我所違犯的向大眾發露,『令得還淨』,使令我恢復清淨。

  酉三、結

  如是名為於微小罪見大怖畏。

  TAPE 254

  申六、受學學處 西一、徵

  云何名為受學學處?

  西二、釋 戍一、明從受 亥一、開所學處 亥一、開所學處 天一、從師所聞

  謂於先受別解脫戒白四羯磨,受具戒時,從戒師所,得聞少分學處體性。復從親教軌範師處,得聞所餘別解脫經。總略宣說過於二百五十學處,皆自誓言:一切當學。

  『謂於先受別解脫戒白四羯磨,受具戒時。』這是說二道資糧的,這一大科裏面的,這一科裏面的廣辨有十一科,第一科是戒律儀,這個戒律儀裏面哪,分兩大科,第一科是解釋一切種,解釋一切種裏面哪,這廣辨六種這一科,一共是分六大科,現在就是第六科,『受學學處』,這個受學這句話呢?就是受戒,戒是所學處。所以叫做受學學處。分三科,第一科是徵,是『云何名為受學學處!』怎麼叫做受戒這件事,這是問,下面第二科解釋,分三科,第一科,明從受,分二科,第一科聞所學處,又分二科,第一科,從師所聞,『謂於先受別解脫戒』這句話的意義啊,就是當初啊,你受戒的時候,這個戒叫別解脫,一樣一樣地解脫,就是不殺戒,你受這條戒,這個殺戒的罪過,你得解脫了。你不偷盜,那麼從偷盜的罪過裏面解脫出來,就是一樣一條一條的解脫,先受戒的時候啊是白四羯磨,這個羯磨阿闍黎啊,他一白三羯磨,所以叫白四羯磨,一白是一,三羯磨是三,加起來嘛就是四,叫白四羯磨。有單白羯磨,有白二羯磨,有白四羯磨,現在受比丘戒的時候啊,叫做白四羯磨。『受具戒時』就是白四羯磨,這是白四羯磨,這個時候啊,就是你受具足戒的時候,這個一白這句話啊就是報告的意思,當時有三師,有七證,一共十個人,這羯磨是其中的一位,羯磨先向大眾報告,叫做一白,三羯磨呢?就是啊徵求他們的同意,為這個人受戒,徵求他們的同意,是這樣的意思,這個受具戒的時候啊『從戒師所,得聞少分學處體性』你從這個戒師,就是那個戒和尚,戒和尚也就是你的親教師,從戒和尚那裏啊那個地方,『得聞少分學處體性』你聽到一少部分戒的體性,因為當時受戒的時候,不能全部的啊去講解,只是說到四根本戒。『復從親教軌範師處,得聞所餘別解脫經』等受完戒以後,你的親教師,就是你那戒和尚啊,軌範師和那阿闍黎啊『得聞所餘』所剩餘的啊這些戒法,是『總略宣說過於二百五十學處』這個受戒的時候得聞的戒,和受完戒以後,得聞的戒,總合起來呢?來說呢,就是超過了二百五十學處,因為這其中還有其他的事情。『皆自誓言:一切當學。』這個受戒這個人呢,哪一條戒都完全是自己啊『誓言』,就是決定願意學習,我所有的戒,我都發心學習,學習它的開遮持犯,這些事情,那麼這就叫做『從師所聞』,一個是戒和尚,一個是阿闍黎,從這裡啊來學習戒。

  天二、從餘所聞

  復從所餘恆言議者,同言議者,常交往者,有親愛者,聞所學處,復於半月

  常所宣說別解脫經,聞所學處,一切自誓:皆當修學。

  『復從所餘恆言議者』,這是第二科,從餘所聞,就是戒和尚和阿闍黎,要教授你這個戒法,但是也可以向別人學習,『復從所餘』除掉了戒和尚和阿闍黎之外,所餘『恆言議者』就是常常地啊講戒的人,這是律師,他對於戒,特別的啊有心得,常常地啊講戒,你可以跟這個人學習戒,也是可以的,『同言議者』還有其他的人啊,雖然不名為律師,但是他和律師的程度一樣,和常常講戒的人哪對戒的認識是一樣的,所以『同言議者也可以同他學習戒』,『常交往者』你和這個人哪這位是先受戒的大德哦,你常和他來往的,和他熟,那麼也可以跟他學,因為所有受戒的人,都是要學戒的,所以他們都應該是可以講解戒的道理、戒的事情,也可以跟他們學,『有親愛者』大家有感情的這些律師,也可以跟他們學,是『聞所學處』從這麼多人啊去聽聞所學的成,就向他們學習,『復於半月常所宣說別解脫經,聞所學處。』又是在,因為你受了比丘戒,半月半月要誦戒,所以這誦戒的時候啊,是常常的啊,每半月,常是宣說這比丘的經的,那麼,你在這個誦戒的時候,也就聽到這個戒法了,『聞所學處』。『一切自誓,皆當修學』不管是從哪一位善知識裏邊學習戒,你都應該自己啊自己要決定發心啊,要不斷地學習這個戒法,這是啊第一科,聞所學處,下面第二科,名獲律儀。

  亥二、名獲律儀

  以於一切所應學處,皆受學故,說名獲得別解律儀。

  『以於一切所應學處,皆受學故』因為這個受戒的這個人啊,他受了戒以後,他能在一切所應學處,這戒和尚,阿闍黎,或者律師,或其他這一切人,在一切處都應該學習,『皆受學故』你都能夠啊虛心的啊去秉受這個戒法的這些事情,接受教導,『說明獲得別解律儀』這樣子可以說是這個人得到了,他的心裏面哪明白了啊,這個別解脫,這個戒法的事情了,『名獲律儀』,這可見這個『受戒』這件事啊不但是在白四羯磨時,就叫做『受戒』,受戒已後要學戒,也名為受戒,這叫做獲得別解脫律儀。

  戍二、辨善巧 亥一、已善巧

  從此以後於諸學處,若已善巧,便能無犯,設有所犯,尋如法悔。

  這是第二科辨善巧,前面第一科明從師受,從師來受學這個戒,現在這下面說善巧,就是你學習的程度,分二科,第一科已善巧,『從此以後』就是從這樣,從此時以後,『於諸學處,若已善巧』於這麼多的戒法啊,若是你已經能夠善巧的通達了,你得到了智慧,明白了每一條戒的開遮持犯,都明白了,『便能無犯』那這時候你有堪能性啊不犯戒,知道了就不犯了嘛,『設有所犯,尋如法悔』假設某一條你有違犯了呢,『尋如法悔』立刻的啊如法的懺悔,如律、律文所規定的,就是這個法,你去啊發露懺悔。

  亥二、未善巧

  若諸學處未得善巧、未能曉悟,由先自誓願受持故,得於今時,求受善巧,欲求曉悟。於如前說,諸所學處,從親教師,或軌範師,如先請問。

  『若諸學處未得善巧,未能曉悟』這是第二科未善巧,假設你這個人哪,這個戒這個因緣,人與人的因緣不一樣嘛,有的時候可以學習,有的時候不能學習,那麼你,你對所受的戒未得善巧,『未能曉悟』你沒能明白,有的明白,有的還不明白,就不完全明白它的開遮持犯,『由先自誓願受持故,得於今時,求受善巧,欲求曉悟。』由於先,當初你受戒的時候啊,你心裏面有這樣的願,這個『誓』是決定的意思,這個願,我是願意這樣做,但是有的時候沒有做,但是這個願字加個誓字,就是決定要做,這件事,我決定要受持、受戒、持戒清淨,我願意學習,因為你有這樣的決定的關係『得於今時,求受善巧』就能夠與現在這個,我以前的因緣不具足,戒沒有學習好,我現在決定啊自己主動的要求啊,我要得到善巧,要明白這個戒法,這麼回事情,要有得到這個智慧,求善巧指智慧說『欲求曉悟』就是對每一條戒我都清清楚楚的。

  『於如前說,諸所學處。從親教師、或軌範師』,像前面那一段文,從成和尚,從阿闍黎、同這個言議,同言議這些事情,這個地方,這個『諸所學處』啊,從親教師或者軌範師,『如先請問』你自己要主動的請問、去學習,這是未善巧,你應該這樣做,你這自己要求啊自己要創造這些因緣,去向師父、向善知識請教。

  戍三、明無例 亥一、正受教誨

  既得善巧及曉悟已,隨所教誨,無增、無減,復能受學。

  這下第三科,前面是第二科未善巧,現在是第三科明無倒,就是沒有錯誤哦,分二科,第一科正受教誨,『既得善巧』你既然哪能主動的去學習,你終究有一天哪,你是得到了智慧,『及曉悟』曉悟了每一條戒的開遮持犯以後,『隨所教誨,無增無減,復能受學。』你這個時候啊,你就能隨順啊戒和尚,阿闍黎這些善知識所教誨的,每一條的開遮持犯,能隨順它,你自己不另外增加,也不減少,就是學習了,以後時時的啊,這樣學習『復能受學』這『復能受學』就是你要持戒清淨,前面學習好了,得善巧了,然後時時的啊持戒清淨,所以叫做『受學』時時地在學習,這就叫做正受教誨。

  亥二、正受文義

  又於尊重及等尊重所說學處,若文、若義,能無倒受。

  這是第二科正受文義,這說的很詳細,第二科,『又於尊重及等尊重』這個尊重就是你的和尚,和阿闍黎是你所尊重的善知識,『及等尊重』其他的人哪,其他的那些大比丘啊,不是你的戒和尚,也不是你的阿闍黎,但是同你的戒和尚、和阿闍黎是相等的,這樣子嘛也叫做等尊重,『所說學處』所說的戒律哦,『若文、若義,能無倒受』就是或能詮的文和所詮的義,你都能夠如實的啊去接受,而沒有錯誤,這個地方說正受文義,前面是正受教誨,這裏正受文義,這個教誨指人說,所教誨的就是文義。

  酉三、結

  如是名為受學學處。

  這就叫做,這是把這一大段文啊結束了,這就叫做受學學處。

  這個受學學處一共是分三科,第一科徵,第二科解釋,現在第三科結束,『如是名為受學學處』。

  午二、略攝三種 未一、結前生後

  如是廣辨戒律儀已。云何應知此中略義?

  這是第二科略攝三種,這個解釋這一切種,這一切種都是屬於戒律儀,這一科裏面分五科,第一科是辨,辨裏邊呢分三科,第一科是廣辨六種,解釋完了,現在是第二科略攝三種,略攝三種分三科,第一科結前生後,是『如是廣辨戒律儀已』這前邊哪分成六大科,很廣博的啊說明,戒律儀的事情,說完了這一科。『云何應知此中略義?』你說得很多啊,也是很好,但是我怎樣才知道裏面的這個略義,就是要義,這麼多的戒法裏面的要義,你跟我講一講,這就是結前生後,廣辨戒律儀已,這是結束前文『云何應知此中略義?』生起後文。下邊第二科是顯二三種,顯示有二種、三種,這是第二科,這裡面分二科,第一科三種戒相分四科,第一科是標。

  未二、顯二三種 申一、三種戒相 酉一、標

  謂於是中世尊顯示戒蘊略義,有三種相。

  這是在這裏面哪,這個本師釋迦世尊啊顯示戒的啊這戒的法蘊啊,它的要義有三種相貌,哪三種呢?下面列出來。

  酉二、列

  一者、無失壞相,二者,自性相,三者,自性功德相。

  有這三個相貌,這是把這個三相啊標出來,列出來,下邊啊就解釋,解釋先問,先徵。

  酉三、徵

  此復云何?

  這三相怎麼講呢?下面第四科解釋,分三科,第一科解釋無失壞相。

  酉四、釋 戍一、無失壞相

  謂若說言安住具戒,由此顯示尸羅律儀,無失壞相。

  這是前面一共是六相嘛,六大科,第一科是安住具戒,把這三種啊,這六相啊合成三相,此三相就是六相的要義,這是這麼意思,是前面要是,要是像前面說是安住具戒,這一條呢?這是表示什麼意思呢?『由此顯示尸羅律儀無失壞相』就表示出來呢?受戒這個人哪對於所受的尸羅律儀,你沒有破壞,沒有毀犯,就表示這個意思,就是這個不虧身業、不虧語業、無缺無穿,如是名為安住具戒,就是那一段,這就表示你這個沒有毀犯,所以這個叫做無失壞相。這是第一個,第二個自性相。

  戍二、自性相

  若復說言能善守護別解律儀,由此顯示尸羅律儀自性相。

  『若復說言能善守護別解律儀』,這個六科,六大科的第二科,這一科是說的什麼事情呢?『由此顯示尸羅律儀自性相』因為這個善守護別解脫律儀,就是七眾所受的別解脫戒,在家居士優婆塞、優婆夷、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和學法女、和沙彌、沙彌尼。這些戒法呢都是一條一條的,就是每一條的相貌,叫自性相,每一條有每一條的相貌,就是顯示出來尸羅律儀的自性相,這是,這個自性相就是別相,就是每一條的相貌,這樣意思。這是解釋第二科自性相說完了,下面第三科解釋自性功德相,分二科,第一科是觀他增上,又分三科,第一科是標。


【卷二十二】:第一页 第二页 第三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