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决意常常来做“上帝”(顾客)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网上送花 ]


(说明:由于本人外出旅游了四、五天,所以回贴晚了点,请谅鉴!)


从誓死为敌的,到虔诚恭信的,都是自然存在的,不存在允不允许的问题。
————————————
非常感谢大千斑竹赞同我的这个观点,如果我没表达错或你没有理解和表达错的话,我们在这个观点算是达成一致了。

我的这个“不允许”并不是指不允许别人不信仰或是信仰,而是这种情况(指虽理解但不信仰)存在不存在的意思。从我的原文是可以清楚看出这个意思的。

结论就是:如果真正理解了唯识宗的教理,然后有“从誓死为敌的,到虔诚恭信的(现象)都是自然存在的,不存在允不允许的问题。”


我是刚开始学唯识,远谈不上懂,
—————————————————
这恐怕是您的谦虚吧?从您其他的贴子的质量和水平来看,决不是初学者是肯定的。例如,小牛师兄提的那三个问题(还有那五种性和新熏本有问题等),连古德祖师对这些问题都是语焉不详,笼统含混的(这确实是唯识学的难点而那些回答实在没能真正地解惑),而您敢于回答这些疑难问题,不仅仅是凭勇气的吧?

更何况中观真常,我连看也还没来得及,也有人提出讨论的,我都是说没看过没资格说话,但以后有时间时一定是要看的
—————————————————
不会吧!您对中观真常也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的,在旧贴中还是能看到一些。如果您真的一点都不了解,您怎会说印顺是用中观思想来理解唯识呢?(不会因为他是中观的思想家所以一切观点就全是中观的了)想来这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您是懂得中观,深入度是多少不太重要了;二、您是绝对顺从师友的所说的。

因为主要几大支没看过,也不能说能真懂唯识
——————————————————
这几大支的“支”是指支论吧,而不是指唯识的几个流派。


我说的是对于真理若懂必信,以此推论,对于谬误,应该是若懂必弃的了。
—————————————————
问题是我们如何知道我们学的,是不是或者是哪个层面和角度的相对真理?这里不能有预设的前提,那我们如何判断的呢?也许是绝对听从自己老师的,或是相信自己所看某一本书,或者凭自己讲不清、道不明的感觉等等。
假如(只是假如实际情况不是如此)我对唯识理论是读懂了,但发现它有理论上重大的缺陷和以及乏少修持上的佐证(这点本来我是不想说的,但怕您误会我只是停留在理论层次上,并且将唯识宗仅仅看成哲学而等同世间法)等原因,最后将它非常柔和而巧妙扬弃了(如某些大德说唯识是不了义等等),那么唯识教理究竟算是真理还是谬误?


信不信是自己的事儿,与他人的交流只能是探求真理,不可能将信强加于人。
——————————————
这句话您是说的最好,我绝对地赞同!
这点我们都在努力做到,我将印顺的书向别人建议性的推荐,并说了它的长处。
您也没有说要绝对要信王著的,只是说它相对来说比较殊胜。我们都没有将自己所信的强加于人。
同时我看到了师兄您对印顺著作的评价,某些方面评价我是比较不赞同的。这就是为探求真理而交流的良好开端。

释迦是以反对迷信起家的,他纯粹就是一个追求真理和弘扬真理的人,只有以真理为宗,才可能无所畏惧。
——————————————
是的,在理论上所有人都有资格弘扬自己的认知的真理(现实生活中则有个政策面的问题如场合因素)。但是对那个自己认为真理必须有一定的知悉度,要经得起各种诘难,这能表明至少您是思考过这个问题的。若自己尚处在追寻阶段,未达到一定的通达,就急于要弘扬,其结果可能是事与愿违。
本人实际上最欣赏提婆的思想和做法,只破不立,同时我绝不会盲从所谓的“权威”。(这是题外话莫就这个问题展开谈论)

正好无相派才是唯识的根本义。这个题目太大了,以后有空儿慢慢聊吧。
———————————————

我的原意是说印顺对唯识理论(至多是对理论而实践他是有断言的)有质疑,尤其是对无相派(主要指安慧论师的)。

至于斑竹说无相派才是根本义,这“根本义”是什么定义?(按照因明原则必须极成共许所要论辩名相的定义,辩清其内涵和外延)是最原始古老的意思?还是最究竟彻底的意思?或是说明它有最能体现唯识体系主张观点?还是未被误解的意思?或是其他?

有一点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在古印度,唯识教理是从无相走到有相的,而不是反之。这足引起我们的深思,我们似乎不能认为那些印度人都是盲导盲随的糊涂人吧,在那样论辩氛围中,人们的抉择范围以及可靠真实度,肯定要大于我们今天(我就问过刻苦学习和无比推崇南传的朋友如善观等:为什么北传为什么最终能成为印度佛学的主流,是绝对不能简单归结为印度人都是迷惑颠倒是非不分),在今天我们这里只有几位法师和大德居士在弘扬法相唯识,能闻法便要做感三宝隆恩想,先闻知的十有八九为入主之见。于是,就会用师承得来的标准去判断一切:违我师教的,便是不懂或为不究竟了义!


唯心主义比唯物主义要高明一点儿。但我指的不是这个。我是说,他把佛教的东西理解成近于世间的东西,等于说这个东西实质上不是佛教,而我认为这个东西是佛教,所以自然的推论就是,他的理解是外道。
—————————————————
这个问题又太大了!
佛学固然超世间的殊胜部分,但也不能否认它还是随顺了世间的规则,如语言逻辑等等。教理部分在实际上也不过是教法外壳,属于能诠。同时我们也知道,一旦落于言诠,便一定是第二义,绝非究竟!因为佛法的殊胜处是它的证量境界,关于这点您可以看您所举证的那两段文字的前后,印顺的观点和主张。
说近乎什么,不是说完全等同于什么。
“他的理解是外道”一句实在言重了,您没有看到全书中他对唯识大乘的赞叹之词吗?为什么您对此视而无睹,唯独听到一句话类似唯心主义的话(实际上您对那段话理解也不一定就正确),就难以释怀,穷追不舍?

佛学超越哲学,哲学在佛学里归属戏论。看来我们以后有的吵的。
———————————
我承认自己看到这里就停顿住了,来来回回看了数遍。至少我觉得斑竹您误解了我的意思,我不是来和您吵架的,从最初到现在,我没有一丝和您吵架的念头,我只是想通过我们对某些问题如对某一法义的厘定分别,提升我自己对唯识教理作进一步反思,从而丰富自己的论著的内容。参加您的论坛是一次偶然,但我相信通过此我会获益无量的。但看到您准备了吵架的阵势,是我吃惊不小。如果您准备要和我吵架,我宁可不来此间,我是最怕和人吵架,别人吵架我尚且躲之不及,何况今天要轮到我的头上。

我十分赞叹印顺的一本书的书名——无诤之辩,说明我们是为了佛法的法义而辩,是为了更好的理解佛法,思维解脱道,决不是逞强好勇表猛显能的诤讼(您的话叫吵架)。

“有的吵的”一句,使得我反反复复将您以前的贴子看了,才说服自己相信这不是有人替您捉刀的,这是您一贯的陈述语言,打个比方说这很象印顺的浅显风格,而异于龟山先生的。(包括本贴的题目)

好,吵架就算辩论的意思,您怎么可以下结论说,说不定我已经赞同您的观点,我和您观点不同是事实,但应该不是全异吧?是更何况我的原义,是请您将佛学(此处我没有用佛法)的陈述话语体系(能诠)作一个哲学上的归属,并不是主张佛学等于哲学。

至于您说戏论的问题,您是如何看待世尊在《金刚经》说的佛法时说,“非佛法,是名佛法”的?
如何理解佛说法四十九年而实为一字未说的?


基本是忠于的,只是枝节上有不同的理解,这在各教派中都是正常现象。
——————————————

这也确实是大问题。如果您认为有相无相,一分四分,一能变三能变,不设种性和五种性等等都是枝节上问题,我赞同您的说法!
那么我要请教您,什么才是唯识的根本问题?
同时问一下,依您的理解一切都是心识变现的“变”是什么定义吗?请不要含糊、和全抄古人书本或将唐疏译白。

“所知依”体是阿赖耶识,玄奘法师没有搞混
--------------------------------------
我是在问唯识是“唯”的那个识?而不是他连“所知依”都不知道。

了别识和辨别识在梵文里的区别,法师也是清楚的,他为了简化名相体系合并为一是有他的道理的
-------------------------------------
我们可是有点揣摸古人的意味在里头。奘师是一个译风忠实稳健的翻译大家,从中可以看出他为人一定是认真负责的。(这点可以从在《西域记》中对于许多译名的考订和修改可以看出),他每每说某古译是“讹也”的,而这个最最重要的名词,反倒忽略了,岂不是咄咄怪事?

因为数位译师都是这样处理,这应该说是个技术处理问题。
———————————————————
那奘师印度算是白去了,在这点上他根本没有改正别人错误的“技术处理”。

对于只看汉文的人来说,一方面名相少了,对于学习的人来说可能容易掌握一些,但另一方面,某一个名相中包含的意思多了
————————————————————
此说还是太牵强,法相唯识学有成百上千的名相概念,其他不见省的(如十因等),独省这最重要的一个?阿毗达磨的一个义项为“数法”,就是要数数分别,了别义和辨别义都没有分别出来。这个马虎眼也打得太马虎了吧?

对于深入研究的人来说,就又嫌不够细致了。
————————————————————
唐人就不如我们深入啦?我实在不敢将基师等视为无物。基师对于新译的传播的贡献是非常大的,这点从《成论述记》能完全体现出来,某些法义已被分别得相当的细化。您若是奘师的话,会对这样的弟子卖关子,隐略如此根本的“细节”。

现在韩老把这个揭露出来
—————————————
您作此说实在不妥,明显有抬高自己老师之嫌。说句重点的话,您是不是要意许韩老比奘师更伟大?同时是否想暗示作为今日唯识学人的我们也胜过窥基之辈?

应该说韩老工作的意义是接续和完善奘译体系,而绝非全盘否定。
——————————————
这个问题的真实情况不是简单地申辩所能反映出来。事实上许多奘基学的学人也心中有自己的尺度,鉴于奘基的传人比较多情况,作这样的申辩也是比较善巧。只是在奘基一派的心目中,安慧宗明显是不了义所摄,甚至要将它归入愚者的范围(其实也是法执本人决不赞同)。

我对印老是很尊重的,也毫不怀疑他忠实介绍唯识的本愿心。
——————————————
这点我看了精华旧贴才知道,但是在意料之中的。斑竹实际上对这位长老是非常尊重的(这大大超过了我,您可以看我常常是对这位九十多岁的人是直呼其名)。我甚至可以怀疑他介绍唯识的最初动机,但即使如此,我依然认为他的那本强上王著数倍,就算他有偏见,也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我们的启示实在太多了。

因为有的师兄问到他的一些关于唯识的观点,只好仅就问到的问题讨论一下,但就只这几段话,已经足以表明他确实不懂唯识的根本道理,所以误解错解比比皆是。
———————————————
初句中的“他”是指印顺吗?后句“他”也是指印顺?还是那位提问题的师兄(可能叫回小向大吧)?

我特地留意了您的部分贴子,说误解和错解实在有待讨论。例如您说印顺的关于依他起有两种情况是自己所没有看到过的。您是这样说的:“多次想作作业,可看着上面一段无中生有的绕口令般的评判,只是摇头,却不知从何谈起。既不懂唯识,也不承认唯识,却要讲唯识,能不乱套吗?”又说“所以可能不是论里有两种见解,而是印老自己生出了两种理解”这两话的观点您现在还坚持吗?


那位师兄问了三段,没有一段是说对了的。
————————————————
那位师兄则肯定不是印顺,没有说对还是指印顺吧?还是那位师兄没有说对。

这段文字的原义是不是:那位师兄所问出的由印顺所讲解的三个观点,恰恰印顺都是讲错的。而不是那位师兄没有正确理解印顺的观点,作转述时说错了?

您的愿话是不是可以改为:“那位师兄问的那三段,印顺法师没有一段是说对了的。”

但这并不影响我对印老的尊重,一个人不可能精通各宗各派,能通一宗,已是大德,能有一得,即可为师,更何况是通读大藏著作等身的印老呢?
————————————————
您说得非常客观,是完全从义理的如法不如法,教法的契理不契理来谈的。您是想说自己,决不以崇拜或不崇拜来进行法义的取舍标准的,这种方法是十分公允的,我也在努力去做到。我承认现在自己实际没有完全做到。譬如我就很可能根本没有学通唯识(如和您一样某些支论没学等等),就已经下了对唯识行派的结论,实际上这个结论来自我的老师的。我余下来的任务,就是终生去维护它,对它进行若干细节问题有必要的小修小补。

说印顺通读大藏确实是事实,据说他已经看旧翻烂了六套藏经了。所以我要求师兄您在责问他说出某一书证的由来时,不要太冲动。首先他是无法回答您的,而您责问确实要影响别人的。不见他的应战回答,似乎是他理亏。我们似乎应该相信这样一点,如果他的举证是没有出处的,早就有人反驳他了(他在海外的反对者实在算不少)。好了,我是下了决心要通读大藏的。

我们尊师,是因为尊重真理,学生真能求得真理,应该也是老师真正的心愿,所以对老师最好的继承和最大的尊重,无过于追求真理。
——————————————————
又谈到真理了,问题域又开始大了。


不懂唯识照样可以讲唯识,我相信《摄大乘论讲记》已经利益了无数学人,
——————————————————
赞同不懂某种知识学问乃至法门的人可以讲授它的主张。
但讲是他的自由,不听和批评则是我们的自由。

我也是从印顺的那本讲记,获得了很大的利益。这就是贵论坛将此书做为基本教材的原因吧?
那么王恩洋先生的那本书呢,也是基本教材?

讲的对就是对,讲的不对的地方就是不对,这才是认真的尊重。
———————————————————
我想在旧贴中找您说的三个问题,由于本人心浮气躁一下子未能找到。好吧,估计也是不会是很小的问题,留到以后再和师兄一同探讨吧。(我放寒假就开始有空了)

我刚才说了,我刚开始读唯识的书,远谈不上懂的事,但是想学懂以能弘扬这也是最大的心愿,这应该也是对玄奘法师、印顺法师和韩老师等大德本愿的最好继承吧。
——————————————————
您就不要再谦虚了,您已经获得了评价别人懂不懂的资格(不管是韩老赋予您的,还是师兄弟们共同推举的,或是您自己觉得确实有了这个判断能力和资格,并事实上开始实使它了)。
总之请您不要再谦虚了,不然一定有人会糊涂的:大千师兄怎么了?他竟然说自己是不懂的!我们都依着他学了那么久,并且想一直依随着他,难道我们学错了?
这个导致大家信心上的动摇的过失,罪责在我!因为是我缠着想您讨教的,因为我觉得您是善知识,您有自己独立的观点,并敢于公开指出别人的不足处,这是我最欣赏(我最讨厌人云亦人的人),更是释迦世尊要求我们做到的。

最后,我对您的贴子的标题有大疑惑。
您的标题为:“论坛不是政府,就像邻居店吧一样,爱串那个就串,应该串门儿的是上帝吧。”
我理解了您是真诚地欢迎我来“吵架”(是论辩的意思)的。而不是某些政府在发入境签证时是有分别选择的,就像邻家店铺,是可以迎送一切客人一样,无论是善意或恶意的。但“政府”一词实在比较敏感,佛教徒应尽可能不言政治为好。(别人谁知道您指的是具体哪个政府)
最后“上帝”一词运用是最成问题的。这个主宰神的名词在佛教词汇表上是没有的。当然了,您的原义我还是理解的,是取自“顾客是上帝”的苍白的商业口号中。但您是否知道,这几年这个口号出于种种原因(如一神教们的抗议等)不再采用了,而此时用这个显然会产生更大的歧义。
当然,我也能体会到,一口气写完了贴子之后,在要交付时,却常常为命名题目犯愁。有时候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贴人,会取个不同一般的题目,想做到“语不惊人誓不休”,所以我就绝对相信斑竹只将我看成是顾客,而没有将本人说成是神教徒的意思。
但这里却透露出一个斑竹的意识观念,您是店主东是论坛的主人,是向南坐的,别人只能是客人。这有点贬损了您的工作,您在这块园地里辛勤耕耘,成绩斐然,其他的师兄也一定是在无主客分别而平等观念中生起对您的无比尊重和信赖,那为什么您要流露心中实际是有主客能所之别的呢?




本贴由旁遮尸弃于2001年10月16日00:41:38在〖慈氏学论坛〗发表.

Valuesponsor Advertising Network
原标题:【论坛又不是政府,就像邻居店吧一样,爱串哪个就串,应该串门儿的是上帝吧。】是大千在2001年10月12日09:56:46发表
本贴跟从标题: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网上送花 ] [浏览次]

选择类别: 
朋友Email:
您的Email: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