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法云寺佛学院妙境长老用两年多时间详细讲解了《瑜伽師地論》,今后我们将陆续发布根据录音整理的文稿。


卷二十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瑜伽師地論讲解

 ◎妙境长老

 卷二十 修所成地

Tape234 Tape235 Tape236 Tape237 Tape238 Tape239
Tape240 Tape241 Tape242 Tape243 Tape244 Tape245

  辛二、涅槃為上首(分三科)-壬一、徵

  「云何涅槃為上首?」

  壬二、釋(分二科)-癸一、辨聽法(分二科)-子一、略標

   「謂如來弟子依生圓滿轉時,如先所說相而聽聞正法,唯以涅槃而為上首。」第九大科修所成地。第二科、標釋一切,分二科。第一科標列,列出來四處攝,七支攝。第二科隨釋,裏邊分四科。第一科,解釋生圓滿,解釋完了,第二科次三支,這一科裡面分二科,第一科別顯,分三科,第一科聞正法圓滿,這一科講完了,現在是第二科涅槃為上首。這一科裏面,分三科,第一科徵。

   「云何涅槃為上首?」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謂如來弟子依生圓滿轉時」,這是第二科解釋,分二科,第一科辨聽法。這是說明聽法的這件事,分二科,第一科略標。「謂如來弟子」,也就是佛陀的弟子;也就是三寶弟子。「依生圓滿轉時」,這個「依」就是隨順的意思。前面解釋生圓滿,有內有外的不同。這十種條件,你都具足了的話,「如先所說相,而聽聞正法」,這個「生圓滿轉」,是第一大科,第二科就是聞正法圓滿、涅槃為上首、能熟解脫慧之成熟,這以下這些一科一科的。

   「如先所說相,而聽聞正法」,就是別顯裏邊的第一科-聞正法圓滿裏面。「如」,也是隨順的意思,前文所說明的聽聞正法的相貌,你能這樣學習,「唯以涅槃而為上首」,就是你聽聞正法的時候,你的目的是什麼?是唯以涅槃為你最高的目標,就叫做「為上首」。「唯求涅槃、唯緣涅槃,而聽聞法」你的目的,是希望成就一切聖人所成就的涅槃。你也有同樣的意願,希望得涅槃,而學習佛法。這是第一個意思。「唯緣涅槃,而聽聞法」,這唯求涅槃是果,唯緣涅槃是修因。修學得涅槃的因,叫做「緣涅槃」。緣者念也。就是修四念處,修卅七道品。「而聽聞法」,而聽聞佛法,也來學習佛法。學習佛法的目的,也是為得涅槃,第二個是為得道諦,為得涅槃就是道諦。你的目的是這樣子。這就叫做「唯以涅槃而為上首。」

   「不為引他令信於己」這下面簡別不是這樣的目的,我不是為了引導他人,使令他相信我,而學習佛法,不是這樣意思。

   「不為利養恭敬稱譽」不是希求名聞利養;不是希求財富的;不是希望別人恭敬我;不是為了稱譽,不是這樣的目的,這件事也是非常重要,是問你聽聞佛法的目的在那裏?

  子二、廣釋(分二科)-丑一、標十法轉

   「又緣涅槃而聽法者,有十法轉。涅槃為首」前面是略標,就是簡要的標示出來你的這個要義。下面的廣釋,詳細的解釋出來涅槃為上首的道理。分二科,第一科是標十法轉。

   「又緣涅槃而聽法者」,又一切佛教徒,緣念涅槃而聽聞佛法的詳細情形,「有十法轉」,有十個條件,你能夠次第的現前,那就具足了唯以涅槃為上首的這件事。

   「謂依止有餘依涅槃界,及無餘依涅槃界」這十法轉都是以涅槃為上首,這個涅槃是什麼呢?是依第一個有餘依涅槃,一個無餘依涅槃,這二種。「當知依止有餘依涅槃界,有九法轉,涅槃為首。」當知依止有餘依涅槃界,有九法現前,涅槃為上首。「依止無餘依涅槃界,有一法轉,涅槃為首。」依止無餘依涅槃界,「有一法轉」,有一法現前,也還是涅槃為上首。加起來就是十法。「轉」就是現前的意思!成就的意思,這是標出來十法轉,下面第二科-出二所依。出二種所依,這下面說。

  丑二、出二所依(分二科)寅一、依有餘依(分二科)卯一、明次第轉(分六科)辰一、起三信解

   「謂以聞所成慧為因,於道道果涅槃,起三種信解。一、信實有性。二、信有功德。三、信己有能得樂方便。」這是「出二所依」,分二科,第一科依有餘依,一個有餘依,一個無餘依,這二所依。現在先說「有餘依」,分二科,第一科明次第轉,就是按照次第現前,不是一下子都具足,先後有次第。分六科,第一科-起三信解,十法轉,先說這三法。

   「謂以聞所成慧為因」,這十法轉是第一個,依有餘依涅槃,就是說佛教徒一開始是聞所成慧,就是聽聞佛法的時候,你就成就了智慧,以此為因緣,以聽聞佛法為因,「於道道果涅槃,起三種信解」,於道,就是苦、集、滅、道的這個道諦。道果呢?修道所得果,就是涅槃,就是滅諦,就是對於道諦和滅諦,這二種殊勝的功德,「起三種信解」,建立了三種信解。這個「解」,就是智慧。因智慧而有信心。所以叫做「信解」,而這個信解從哪裏來的呢?從聞所成慧來的,由聞所成慧你成就了三種信解,對於道,對於道果,有這三種信解。「一、信實有性」,相信是有道、有道果這件事,是真實有這件事。「二、信有功德」,相信道和道果是有功德的。譬如說,我相信有地獄、有餓鬼、有畜生、有六道輪迴,這真是一個染污的,沒有功德。現在這個道和道果是令人得大安樂自在的這叫有功德。

   「三、信己有能得樂方便」這個文應該這麼唸:信己有能得樂,信已有能得樂方便。實在這是二句話,這第三個信心是什麼呢?相信自己有堪能性。我有能力得涅槃,你要相信你有這個能力,第二個,你相信你能修學聖道,你有這個能力,能修學聖道。那叫做「方便」,得樂是得涅槃,得樂方便就是修學聖道。你相信你有這個能力,這是有這三種信。這三種信心,是由聞所成慧建立的,就是聞所成慧建立這三種信心。有十法轉,這是三法,說有三法,就是這三樣事。

   《披尋記》這段文也讀一下【於道道果涅槃,起三種信解等者:道、謂道諦,道果涅槃】就是道的因,道果就是涅槃,【是即滅諦,若起信解,道真是道,滅真實是滅」,你要有這樣的信心,【是名信實有性】。這實有性這麼講。【若於道諦,道如行出及於滅諦,滅、靜、妙、離起信勝解,是名信有功德。】這個道真是道,在這裏解釋了。

   【若於道諦,道如行出】,這四個字,你相信這四個字了,這道就真是道,這個「道如行出」「道」這個字,這個道諦,實在是就是戒、定、慧,戒、定、慧這個道諦,你修學戒、定、慧的時候,能衝破一切障礙,能破除一切惑、業、苦的障礙,那叫做「道」。這個「如」,就是能契合真理,就是契合這個不生不滅的諸法實相的道理。那叫做「如」,這二句話,「道」這個字,「道、如」,這個「道」,實在就是斷煩惱的意思,你修學道諦,修學戒、定、慧能令你斷除一切煩惱,所以稱之為「道」,「如」這個字,就是契合真理,就是證真,斷惑證真。名為道,名為如,斷惑名為道,證真名為如。這個「行」,就是你能這樣修行,能斷惑證真,繼續這樣修行,你就入涅槃了。那就叫做「行」。能入,能前進到涅槃那裏去,那麼叫做「行」。「出」,這個字,就是棄捨一切有為法,永久地超出去,超越了,永久地得解脫了。道諦有這樣的作用,道諦有道,如、行、出,這就是你能相信,這四個道有這四樣的意義,道真是道,它真實是道。「滅」呢?於滅諦,滅、靜、妙、離,這個滅諦也有四種作用,四種功德。這個「滅」,就是道諦這樣修行,成功了以後出現的境界。那麼第一個境界,就是煩惱滅了。叫「滅」。這個「靜」,就是一切的苦惱都停下來了,人有苦的時候,心裏不安。所有的苦惱都停下來了,心就寂靜了,現在這裏說這個苦,當然這個生死苦,色、受、想、行、識都是苦,那麼這個時候叫做「靜」,這個「妙」呢?就是滅除了生死之因,滅除了生死之果以後這個境界,是非常殊勝;是非常微妙的地方,所以叫做「妙」。

  這個「離」,就是永不退轉,成功了以後,不會再反覆地,不會再退回來地,叫做「離」,滅諦有這四個相貌,你對於這個道諦的四個相貌、滅諦的四個相貌,起信勝解,你能夠發起深刻的信心,勝解,實在來說就是智慧,強有力的認識,你有這樣的信心,「是名信有功德」,這叫做「信有功德」,這第二句。前面是真實有這件事,而這件事還是有功德的,這叫「信有功德。」

   【信己有能得涅槃樂及道方便,是名信己有能得樂方便」,這第三個信還非常重要!如果信實有性,信有功德,但這件事我不能成就,那也沒有意思,現在是有這麼一件有意義的事情,你也相信你有能力能夠成就,那才是有意義的。而這件事,在聞所成慧的時候,就建立了有這樣的信心,如果祇是聞了,祇是聽聞佛法,而對於這件事,這三種信都沒有建立,那不能算是聞所成慧。

  辰二、趣入思智

   「如是信解生已,為欲成辦思所成智,身心遠離憒鬧而住,」這是第二科,一共分六科。現在第二科-趣入思智。前面是聞所成慧,這是進一步達到思所成慧的境界。

   「如是信解已」,你因為聞慧,建立了這三種信解之後,「為欲成辦思所成慧」,你能夠不停留在這裏,你還有願,什麼願呢?要成辦聖道。那你一定要有思所慧,要成辦這個思所成慧,思所成慧怎麼成辦呢?

   「身心遠離憒鬧而住」,要成就思慧,要這樣做。要遠離這個憒鬧的境界,沒有喧鬧的地方,到那個寂靜處去住。這是身遠離。

   「遠離障蓋諸惡尋思。」這是心遠離。你的身體到那個寂靜處去住,就是沒有欲的地方,那是離憒鬧的地方。你心裏面,表面上沒有欲,還是容易。但是你心裏面要沒有欲,遠離這些障、這些蓋、這些貪欲蓋、這些瞋恚蓋。

   「惡尋思」就是欲尋思,恚尋思,害尋思,親里尋思,國土尋思,各式各樣的惡尋思,就是染污的尋思。這些染污的尋思,能障礙你修學聖道,「蓋」也是障礙的意思。你心裏面不要有這些惡尋思。

   「依止此故,便能趣入善決定義思所成智。」你能夠身遠離,能夠心遠離,以此為依止,你能夠成就了這二種遠離故,「便能趣入善決定義思所成智」,就是在寂靜的地方,你專精思惟佛法的真義。這個時候,你就能趣入,就能進一步達到「善決定義思所成慧」。「決定」,是沒有猶豫的意思。就是對於佛法的真義,你很肯定的,沒有猶豫,很分明地解了,這時候的智慧,比聞所成慧更深刻了,叫做「善決定義」。就是佛所說的這些法語的義,善者能也。你能夠沒有猶豫地、很分明地、很肯定地信解無疑了,這時候叫思所成慧,思所成慧多少地能調伏煩惱,多少地能調伏了一點,這是第二科趣入思智。

  辰、趣二方便

   「依止此故,又能趣入無間殷重二修方便」這是第三科-趣二方便,你成就了思所成慧以後,你還需要向前進,向前進怎麼樣進步呢?二個方法。就是又能趣入無間殷重。一個無間是一種方便。一個殷重是一種方便。「無間」就是精進的意思。不間斷、不懈怠。「殷重」,就是很深刻地、很周偏地、很詳細地、很微細地去修止觀的意思,無間地修止觀,殷重地修止觀,用這二個方法去修止觀,這是向前進的二個方法。

  辰四、趣證修智

   「由此次第,乃至證得修所成智。」這是第四科,趣證修智。「由此次第」,由無間殷重的次第,你繼續不斷地這樣用功修行,你就能證得修所成慧。修所成慧就成功了。《披尋記》看一下【無間殷重二修方便者:當知此說二種精進:】,一個是無間斷的精進,【謂一切時修加行故】不懈怠。【二、殷重精進,謂能周備修加行故。】不是粗劣地去修止、修觀。你修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你要周備,要圓滿地去修,那就是要根據佛陀所開示的,你要完全地去修學才可以。【如菩薩地說】,(陵本四十二卷十八頁)這樣子,你就會成就了修所成智,這裏面有定、有慧了。

   「依止此故,見生死過失,發起勝解;見涅槃功德,發起勝解。」「依止此故」,依止這個無間殷重的二方便,你能長時期這樣用功,你不是聽別人說,你自己就見到生死的過失。你對於生死過失這件事,你有深刻地、有力量地認識,就「發起勝解」,「見涅槃功德,發起勝解」,雖然還沒有得涅槃,但是你由於修奢摩他、毘缽舍那,有無間殷重的方便,你對於涅槃的功德發起勝解,發起深刻有力的信解,這個時候,就和前面聞所成慧和思所成慧都不同了。

  辰五、趣入見道

   「由串習故,入諦現觀」這是第五科趣入見道,這個修所成慧成了的時候,「由串習故」,「串」就是連續地這麼樣修,「入諦現觀」,你就進入見道了。就是對於苦諦、集諦、滅諦、道諦,這四諦在你的止觀裏面現前,能現前了,就是斷除很多的煩惱,而得到了清淨的智慧,與這個真理相應了,叫「入諦現觀」。

   「先得見道」有見道、有修道、有無學道,你這個時候,先得見道的境界。就是先能見到這個道的境界。其實,諦現觀也叫見諦。見諦也叫做見道。

   「有學解脫」這時候解脫的境界,不是無學,是屬於有學的境界,就是還沒有圓滿,還要繼續地學習的,叫「有學解脫」。

  辰六、數習修道

   「已得見跡,於上修道由數習故,更復證得無學解脫。」第六科數習修道。由聞、思、修三種智慧的成就,達到了見道,得無生法忍了,以後「已得見跡」,就是已得見道。於上的修道由數習故,上面還有修道的境界沒有成就,所以你還要繼續地精進,繼續地無間殷重的修習,就「由數習故,更復證得無學解脫」那就是由見道、由修道、到無學道,這個圓滿的解脫,你能成就了。

  卯二、結名所依

   「由證此故,解脫圓滿。」這是第二科結名所依。「即此解脫圓滿,名有餘依涅槃界。」這個無學的解脫,就是解脫圓滿,即此解脫圓滿了,那就叫做「有餘依涅槃界」。

   看《披尋記》【先得見道有學解脫等者:攝事分中說:有真實究竟地解脫】,這個解脫是真實地、究竟地解脫,【謂畢竟解脫】,畢竟解脫就叫做「真實究竟解脫」,【及一切的解脫】,所有的煩惱都解脫了。【即是見道果及此後所得世出世修道果】,這就叫做「畢竟解脫」,【此中見道果,由畢竟故得名真實】,你能修無我觀,見到無我的真理,而得解脫,這是畢竟的,所以叫做「真實」,【而非究竟,於一切解脫猶有所應作故】,你得到初果以後,你還要繼續地修四念處,所以叫做還沒有究竟。【當知此中解脫若真實非究竟,是名見道的有學解脫。若真實亦究竟,是名無學的解脫,由究竟故,亦名解脫圓滿。】

   「即此涅槃以為上首,令前九法次第修習而得圓滿。」這「即此涅槃以為上首」,令前面的九個法,就從三種信解開始,向後面數一共是九個。次第地修習而得圓滿,就得到有餘依涅槃了。

  寅二依無餘依

   「當知即此解脫圓滿,以無餘依涅槃界而為上首。」你得到有餘依涅槃,還不是最後,所以即此有餘解脫的圓滿,還是以無餘依涅槃而為最殊勝的,還要再前進到無餘依涅槃去。這下邊的《披尋記》,【令前九法次第修習而得圓滿者:此中九法:謂如前說信解為三】有三種信解,這是三法。【思所成智這是為一】這就四個了。【無間殷重方便為二】四加二是六個。【修所成智為一】是七個了。【見道修道為二】是九個。七加二是九個。【如是次第說九法轉應知】。

  癸二顯勝利(分五科)子一標

   「如是涅槃為首聽聞正法,當知獲得五種勝利。」前邊是辨聽法,現在是顯勝利,分五科,第一科是標如是涅槃為首,你以涅槃為你的目的而聽聞正法,當知獲得五種勝利,你要知道你能得到五種好處,五種功德,這是標。

  子二徵

  「何等為五?」這是徵。

  子三列

   謂聽聞法時,這底下列出來五種勝利。謂聽聞正法的時候,你這個時候得兩種利益,就是饒益自、饒益他。對於自己也得到好處,對於他人也得到好處。修正行時、饒益自他;你聽聞法的時候,得到兩種功德,你修正行的時候,修學四念處的時候你又得到兩種好處,加起來就是四種。「及能證得眾苦邊際」把所有的苦惱,達到最後邊際就是完全解脫了,這是第五種功德。這是標列出來這五種勝利。下邊第四科就是解釋,分三科,第一科是聽法。

  子四釋(分三科)丑一聽法(分二科)寅一饒益他

   「若說法師,為此義故宣說正法,」這個第一個是聽法裡面分兩科,第一個是饒益他。要宣說法的這個人,為此義故,宣說正法他為了這樣的義,這樣義是什麼義呢?<附註:此義即涅槃為上首,不是師父說的>就是希望聽法的人,獲得利益安樂。哦!他有這樣的目的,為此義故,宣說正法。

   「其聽法者,即以此意而聽正法;」那麼聽法的人也用和說法的人目的,是一致的,也是這樣的為了得到利益安樂而聽正法。是故此時名饒益他,你聽法的心情,符合了說法人的目的,那你就是對於聽法的人,你是聽法的,你這樣聽法,對於說法的人,有好處了,所以叫作饒益他。這個《披尋記》念一下。【為此義故宣說正法等者:說正法的時候,應安處他令現能證利益安樂】這個說法的時候,說正法的時候,是【應安處他】你應該、你的目的,應該是安處聽法的人,【令現能證】使令他現在能夠成就利益成就安樂,這叫作【名為此義】叫作此義,這個此義是這樣意思。

   「若說法師,為此義故,」這個此義是什麼呢?就是說法的人,他發心令希望聽法的人,能得到利益安樂。把聽法的人安置在這個境界裡邊這叫作此義【名為此義】。這個利益安樂呢?就是他人現在因為聽聞佛法啊!他現在能修學聖道,他將來能得涅槃這叫作利益安樂。現在能修學聖道叫得到利益,將來能得涅槃嘛叫作安樂。這叫作為此義而為人說法。【其聽法者,即以能證利益安樂而聽正法】也以此意為他的目的。【名以此意。由是令說法者不徒廢己業、不虛設功勞,名饒益他】哦!是這樣意思。

  寅二自饒益

   「又以善心聽聞正法,便能領受所說法義」這下邊是第二科自饒益,聽法的人也能饒益他,能饒益那個說法者,現在是聽法者自饒益。「又以善心聽聞正法,」這個聽聞正法的人呢?他能以此義的善心來聽聞正法便能領受所說法義,他就能接受所說的法和義,法裡邊所詮釋的各種義,「甚深上味,」你領受了法義的時候,你心裡面有很多的感觸那叫作甚深的上味這是法味。當然是最殊勝的味。「因此證得廣大歡喜,」你得到法味的時候,就是得到了很大的歡喜-歡喜心。

   「又能引發出離的善根」這個就是,最初聽法生歡喜心你繼續修行呢?就能引發出來出離生死的善根就是信、進、念、定、慧這五種善根,「是故此時能自饒益」能自己得大利益。這個《披尋記》【因此證得廣大歡喜等者:由彼聽聞以無量門稱讚涅槃眾多功德,是故證得廣大歡喜】這個廣大歡喜從那裡來的呢?

   【由彼聽聞】由彼人聽聞了說法者以無量門,哦!很多的方面,很多的立場來稱揚讚歎涅槃的眾多功德,所以得到了廣大的歡喜。這個歡喜心從這裡來,從這裡怎麼能夠得到歡喜心呢?為什麼哪!以無量門稱讚涅槃眾多功德,就會得到廣大的歡喜呢?是因為呀!聽法的人感覺到生死苦,哦!這個六道輪迴很苦啊!我沒有辦法能解脫這個苦,所以心裡感覺到很苦惱!現在聽到有涅槃可以超越眾苦,所以心裡歡喜了!如果你不感覺到生死苦呀!讚歎涅槃有眾多功德,你不會生歡喜心,說是人在牢獄裡邊受這麼多的苦,現在把你釋放出來,你有希望啊!還沒有出來,說我希望從牢獄裡面出來,心裡生歡喜!應該是這樣意思。【是故證得廣大歡喜】。

   【又彼聽聞以無量門訶毀生死眾多的過失,故能引發出離的善根】感覺到生死是苦啊!所以你才有出離生死的意願,有這樣的意願,你修戒定慧,所以就是有了善根,引發出離的善根。【言善根者,謂信等五善根應知】也是信進念定慧,三十七道品,那個五根五力了。

  丑二修行(分二科)寅一饒益他

   「若有正修法隨法行大師,為欲建立正法,方便示現成正等覺」這是第二科修行。前邊是聽法,由於聽法得到兩種功德,一個饒益他,一個自饒益,現在第二科約修行來說分兩科,第一科是饒益他「若有正修法隨法行大師」這是指佛說的,佛是能夠非常的圓滿的,這個「正」就是圓滿的修這個法隨法行、修這個八正道,他的目的是什麼呢?

   「為欲建立正法、方便示現成正等覺」他是修法隨法行都成功了的人,他現在有大悲心,為了欲,建立正法在沒有正法的地方建立正法,也就是弘揚佛法,怎麼樣弘揚佛法呢「方便示現成正等覺」就是佛的那個大智慧方便,到這個眾生的世界出現、示現,就出現在世間成佛、成等正覺。這個方便示現或者說若是從真實修行來說呢?就是得到十地的後心、一念相應得無上菩提,那是真實的成佛。但是那個成佛的境界,眾生所不能見聞覺知的,那個境界太高了,說為了度化眾生,在眾生世界建立正法的關係「方便示現」又來到人間、有父親、有母親、又出家,然後或是六年苦行、或者怎麼樣,這些善巧方便,而後在菩提樹下觀緣起而得聖道、得無上菩提,那麼這叫作「方便示現成正等覺」

   「云何令彼正修行轉;故彼修習正法行時即是法爾供養大師。」這位修法隨法行修成功的人哪!他來到人間示現成正等覺之後,他為眾生宣揚佛法,建立正法的時候,他心裡面就是觀察、在思惟,「云何令彼」怎麼樣才能使令這個聽法的眾生,他能夠法隨法行呢?能夠這樣啊!依教奉行的修行,修學聖道呢?能夠現起這件事呢?佛這麼樣想,也就是佛的這個說法的願望,希望眾生也能法隨法行,得聖道,佛有這樣的願望。故彼修習正法行時,所以呀!彼三寶弟子,他能隨順佛的聖教,他能修學四念處,修學八正道、修習正法行的時候,即是法爾供養大師,那就是任運的、任運的就是供養佛了,對於佛有供養了;也就是滿佛的願望了。佛是這樣的願,你能滿佛的願那就是對佛陀的一個供養。是故說此名饒益他。所以你若能修學正法,你就是供養佛了,就是法供養了。

   這個《披尋記》【即是法爾供養大師者:菩薩地中說:有正行供養。】有財供養,還有正修行的供養。【謂於一切蠢動有情修習慈悲喜捨俱心,於一切行修無常想】就是這個人怎麼叫作有正修行的供養,什麼呢?謂於一切蠢動的有情,修習慈悲心、修習喜捨心,這個慈悲喜捨是心所法與你的心王在一起活動叫作俱心,叫作「俱」。於一切行修無常想前面是修四無量心;這下面修於一切、修無常觀於一切行、一切有為法、修這無常觀、無常苦想,因為無常就是苦,一變動了,使令你心不如意。若【苦無我想】因為苦,所以也就是不自在叫作無我想。【於其涅槃修勝利想】最後啊!無色無受想行識,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就這個涅槃的境界這是最殊勝的利益,作如是觀。【於佛法僧波羅蜜多修習隨念】就是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一切波羅蜜多的隨念法。【乃至廣說。是名菩薩於如來所正行供養】。這是瑜伽師地論(陵本四十四卷五頁)說的。【此應準知】

  寅二自饒益

   「因此正行,堪能證得寂靜清涼唯有餘依涅槃之界」這是修行有自饒益,前邊是他饒益,這是自饒益,因此正行,這位佛教徒,因為你能這樣修學這個四念處啊!「堪能證得寂靜清涼」這個生死苦息滅了就是寂靜,一切煩惱消除了叫作清涼。唯有餘依涅槃之界只有剩下來殘餘的色受想行識,這個色受想行識這個時候是非常清淨的,雖然是有漏但是清淨的所以叫作「有餘依之界」,只有這麼一個境界了。

   「是故說此能自饒益」所以你若修學聖道,你能得涅槃,這是你的自饒益。看這個《披尋記》【堪能證得寂靜清涼等者:決擇分說:諸無漏識隨其次第有學解脫,名為寂靜】這個有學解脫名為寂靜【無學解脫名為清涼】這樣講,這也是好(陵本五十四卷的三頁)【如是二義差別應知。】

  丑三證苦邊際

   「若無餘依涅槃界中般涅槃時,名為證得眾苦邊際。」這是第三科證苦的邊際。前面是一個聽法二種利益,第二科修行的二種利益,現在第三科證苦邊際的,這是第五種利益。若無餘依涅槃界中般涅槃時,這個般中國話是「入」,入無餘涅槃的時候名為證得眾苦邊際。就是眾苦到此沒有了,這是苦的邊際了。

  子五結

  「是名涅槃以為上首聽聞正法,所得勝利。」這是第五科結束這一段文。

  壬三結

   「如是名為涅槃為首所有廣義。除此,更無若過若增」這是第三科結束這一段文。這麼樣說明呢?這是涅槃為首,所有的廣義是這麼樣子。「除此更無」除了以上的說明之外,更沒有超過去,或者是再增加沒有這件事。這話!?誰能、誰敢說這句話呢?只有等覺菩薩敢說這句話。

  辛三能熟解脫慧之成熟(分二科)壬一徵

   「云何能熟解脫慧之成熟。」這是第三科。前面是涅槃為上首是第二科,現在是第三科能熟解脫慧的成熟分二科,第一科是徵。怎麼叫作能熟解脫慧的成熟呢?底下是徵,第二科是解釋,分三科,第一科釋得名,得名字分二科,第一科總顯二支。

  壬二釋(分三科)癸一釋得名冊(分二科)子一總顯二支

  「謂毘缽舍那支成熟故」說這個修行人哪!他這毘缽舍那觀這一部分已成熟了,就是成就了。亦名慧成熟這個毘缽舍那支的成熟也叫作智慧的成熟。哦!智慧成就了

  奢摩他支成熟故,亦名慧成熟。你不能夠只修毘缽舍那觀,你還要修奢摩他的,你不能只修奢摩他,你也應該修毘缽舍那的。這個毘缽舍那叫作慧成熟,奢摩他這一部分成熟了也叫作慧成熟。什麼理由呢?下面有解釋。看這個《披尋記》的解釋,【云何能熟解脫慧之成熟者:此中慧言,通說毘缽舍那支及奢摩他支】這二支都叫作慧,能熟解脫慧之成熟。【由此能令信等諸根成熟,】趣證現觀【由此】,由此毘缽舍那,由此奢摩他,哦!你不斷的修奢摩他、毘缽舍那,就能使令你信、進、念、定、慧的善根得成熟。什麼叫作信、進、念、定、慧成熟呢?【趣證現觀】就是能向前進到諦現觀到見道位那就叫作信進念定慧的善根成熟了,就是能得聖道了,這個文上頭的意思呢?由修止觀而令你善根成熟,善根成熟就能得聖道是這樣意思。【乃至得般涅槃】【趣證現觀】,你證現觀的時候,就是見道,由見道而修道,由修道而無學道就是入涅槃了【是名能熟解脫慧】。【又復此慧是所成熟,十法漸次為其因緣是能成熟,是名慧之成熟】這裡面有二個能所,有兩重能所,這個能熟解脫慧,這個慧呀!就是奢摩他、毘缽舍那,它能熟解脫,能令你得解脫,怎麼這樣說呢?這個慧是能成熟、解脫是所成熟,這是一重能所。支成熟呢?就是這個止觀的慧呀!是所成熟,另外呢,你要精進,你不斷的精進修止、修觀哪!這個止觀就成熟了,這是二重能所。

  子二隨難別釋

  「所以者何?定心中慧,於所知境清淨轉故。」

  這是第二科隨難別釋。隨難別釋,就是裡邊有不容易懂的地方再解釋、解釋。什麼地方難懂呢?「毘缽舍那支成熟故亦名慧成熟」。這個比較容易明白,因為毘缽舍那本來就是智慧嘛!你不斷的這樣修,這慧的力量增長了,就是慧成熟,唯獨「奢摩他支成熟故亦名慧成熟」這句話啊!就難懂,奢摩他是定嘛!成功了還是定嘛!怎麼能說是慧呢?這是個難解的地方,現在這底下嘛!就解釋,所以者何呢?奢摩他成熟了也名慧成熟的所以是什麼呢?「定心中慧,於所知境清淨轉故」。這個定亦名為慧,這個道理在那裡呢?這個定心中慧,在奢摩他的定裡邊哪!你修毘缽舍那的時候,這時候的毘缽舍那於所知境清淨轉故能見諸法實相!若是不在定心裡邊,你那毘缽舍那不清淨。就不清淨,就是力量不夠,要由定的幫助,就是你這個智慧在定裡邊哪!這個智慧,得到定的幫助了,對於所知境清淨轉故裡邊沒有虛妄分別。「虛妄分別是染汙」沒有虛妄分別的染汙,所以你能見到諸法真實相了,就能得聖道了,所以這個定心中慧呀!這個定能幫助慧見諸法真實相啊!所以定也名為慧!「亦名慧成熟」。這個道理是在這裡。

  癸二、辨次第(分十科)子一善友為依

  「又毘缽舍那支,最初必用善友為依」這是第二科辨次第,前邊釋得名。能熟解脫慧的成熟啊!這個名字、這句話怎麼講?解釋把這句話解釋完了,在下邊的辨別呀!這個能解脫慧的成熟啊!還是有次第的,有前後的次第,分十科、第一科是善友為依。「又毘缽舍那支,最初必用善友為依」這個毘缽舍那慧,它的觀諸法實相,這件事啊!你最初的時候啊!後來不一定,最初的時候一開始的時候,你需要有善知識幫助你,你的這個毘缽舍那的這個慧才能夠、可以運用,能幫助你運用,因為毘缽舍那慧觀諸法實相這件事,是非常的深奧,不是那麼簡單的幾句話就可以,可以畢業的。所以必用善友為依。說是我不願到佛學院去,我自己學,那好!你自己學。

  子二尸羅攝

  「奢摩他支、尸羅圓滿之所攝受」這奢摩他支,你修止啊!它要靠什麼來幫助它,才能成就呢?尸羅圓滿,你要持戒清淨哦!「之所攝受」清淨的戒,你受戒而後持戒,持戒能清淨,清淨就能幫助你的奢摩他,對於奢摩他就有助力。

  子三覺真實欲

  「又依善友之所攝受,於所知境真實性中、有覺了欲」

  這還有一、二,這是第三科覺真實欲,你憑藉善友的幫助「之所攝受」、護念你於所知境真實性中,對於所學習的諸法實相的這個道理有覺了欲,你希望有覺了諸法實相的意願,你還要有這個意願,有這個意願哪!領導你向前進,領導你不斷的學習,再加上善友的幫助,這件事就成功了。要這樣子。

  子四堪忍譏論

  「依尸羅圓滿之所攝受,於增上尸羅,毀犯淨戒現行非法壞軌範中,」這是第四科堪忍譏論,你有前邊三個條件,你具足了,你還要有第四個條件,就是依尸羅圓滿之所攝受,你能持戒清淨了,你能受了戒,然後能夠持戒清淨,持戒清淨呢?就得到戒功德的支持。於「增上尸羅毀犯淨戒」你對於這個殊勝的這個戒法,有毀犯的時候,有「毀犯淨戒」。「現行非法」你有錯誤的行為出現了的時候。「壞軌範中,」對於這個戒的軌範中啊!你有破壞的地方,若諸有智同梵行的人哪!有智慧的同梵行的人,「由見聞疑」由看見你有犯戒的地方,聽人說你有犯戒的地方疑惑你有犯戒的地方「或舉其罪」,看見你有錯誤的,把你的罪舉發出來或令憶念或者說是你當時不承認、不承認有犯罪,但是不承認不要緊,你再想一想,我是不是犯了戒?「或令隨學」你要對於戒法、有所無知的地方你要學習。「於爾所時堪忍譏論」就是從開始受戒學習佛法一直到你還沒成功的時候,那麼長的時間內,你要堪忍人家,見、聞、疑,舉你的罪、令你憶念,叫你學習,你要忍受得住,你要忍耐。你不能說你挑我毛病,我挑你的毛病,那不行,那這時候你的聖道,就因緣不具足了。看這個《披尋記》【由見聞疑或舉其罪等者:開悟現前所犯眾罪】,就指示你,你呀!你現在做這件事,做錯了【名舉其罪,開悟過去失念所犯,名令憶念】就指示你,過去以前哪!你失掉了正念的時候犯的罪【名令憶念】過去事情,不是現在,回想以前,好!好!我是不對,是有錯誤的地方。【開悟一切所應學處】指示你一切所應該學的就是戒法,很多的戒、定、慧,都應該學,【名令隨學】。【彼於爾時於他譏嫌及所論議信順曉悟】那個人在那麼長的時間內,對於別人哪!舉你的罪,令憶念、令隨學這些事情哪,【及所論議信順曉悟】你能夠信順,所明白的這一切而不反抗。是名叫做堪忍譏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