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法云寺佛学院妙境长老用两年多时间详细讲解了《瑜伽師地論》,今后我们将陆续发布根据录音整理的文稿。


卷二十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瑜伽師地論讲解

 ◎妙境长老

 卷二十 修所成地

Tape234 Tape235 Tape236 Tape237 Tape238 Tape239
Tape240 Tape241 Tape242 Tape243 Tape244 Tape245

  子五、樂聽聞等

  「又依所知真實覺了欲故,愛樂聽聞;依樂聞故、便發請問;依請問故,聞昔未聞甚深法義」。這是第三科能熟解脫慧成熟裡面第二科辨次第。分十科第一科善友為依,第二科尸羅攝受,第三科覺真實欲,第四科堪忍譏論,現在是第五段樂聽聞等。

  「又依所知真實覺了欲故」又這位修行人因為他有真實覺了的願望想要通達第一義諦,他有這樣的願望,就是願望為他的依據,也就是願望為他的主導者,所以他愛樂聽聞正法。「依樂聞故」因為他歡喜聽聞正法,所以他的心常在這上思惟,觀察。「便發請問」所以,他就會發出來問題,就會發覺一些問題,提出來請問。「依請問故,聞昔未聞甚深法義。」就會聽聞到,以前沒有聽聞過的甚深的法義。

  子六、法義淨等

  「數數聽聞無間斷故,於彼法義轉得明淨。」

  「數數」地,一次又一次地「聽聞」正法,沒有「間斷」地聽聞正法,所以他會對這個甚深「法義」展「轉」地「得明淨」,這「明」就是智慧,數數地聽聞正法,智慧得增長,所以叫「明」,智慧增長了就沒有誤解的染污;自己不解認為是解了,那是染污的分別,現在這些事情都沒有了,所以叫做「明淨」。

  「又能除遣先所生疑。」

  因為智慧得明淨,所以能夠破除去,排遣以前所有的疑問,也會消除了。

  子七、厭離盛事

  「如是覺慧轉明淨故,於諸世間所有盛事,能見過患,深心厭離。」

  這是第七科厭離盛事。「如是」指前面這一段,這覺悟正法的智慧,展轉地增長,明淨的關係,於諸世間所有的興盛的事情,他能夠看見過患,那裡邊隱藏著過患,如果你智慧不明淨,就見不出來,看不出來,現在於諸世間,所有世間的興盛事,能看見過患,「深心厭離」深刻地厭離世間的生死。

  子八、不樂世間

  「如是厭心善作意故,於彼一切世間盛事,不生願樂。」

  是第八,不樂世間。因為他的厭離心常常地深入地觀察,這樣作意的關係,「於彼一切世間的盛事,不生願樂」不生歡喜心,對於世間的事不生歡喜心,所以他就出離的願力強起來。

  子九、願斷惡趣  第九科「願斷惡趣」

  「彼由如是於諸世間增上生道無願心故,為欲斷除諸惡趣法,心生正願。」

  「彼」那位修行人,由於他能這樣地深見過患有厭離心,所以,對於世間上的增上生道無願心故,世間上的這些殊勝的事情他心裡面不歡喜,世間人認為這個事情很榮耀,他不歡喜,不希望這個事情。「為欲斷除諸惡趣法,心生正願」他心裡面,有什麼事情他注意呢?就是恐怕自己的思想行為有錯誤,將來到三惡道去,這件事他注意,所以他心裡「為欲」,這「欲」也就是願,也就是注意,斷出去,錯誤的思想,錯誤的行為,不要到三惡道去,對於這件事,他特別注意他「心生正願」心裡面建立很正大的願望願力,對於世間上人,天的增上生道不歡喜,但是又特別地注意不要到三惡道去。

  《披尋記》【於諸世間所有盛事者:】」世間什麼事情呢?是興盛的事情是人所歡喜的呢?【謂若族姓,色力】,【族姓】這個是貴族,是富貴的人家,這是世間上的盛事。【色力】你氣色好,人的身體健康,這件事要注意,【壽量】壽命長,不歡喜壽命短,還有世間上的【財富】」這也是世間上的盛事,如果族姓也好!色力也好!壽量也好!財富也好!心情就【安樂】了。【名稱】就是有很好的名譽,很多人讚歎,還有很好的【辯才等】,【增上】就是族姓增上,色力增上,壽量、財富、安樂名稱辯才等,這些事情都是特別殊勝的,【是名世間所有的盛事】,就是不提斷惑證真的事情,不提,那不是世間上的事。

  對於世間上的事情,心裡不歡喜,這是第九願斷惡趣。

  子十、願證聖果  第十科是「願證聖果」

  「又為修習能對治彼所有善法,修習一切煩惱對治所有善法,為欲證得彼對治果,亦為自心得清淨故,心生正願。」

  又彼修行人,為了修習能對治彼到三惡道的這件事,心裡面有惡心,做惡事,這就是三惡道的因緣了,他為了對治這件事,就修習彼所有善法,就是四念處了,要注意修習這年事,這是一。「修習一切煩惱對治所有善法」前面「修習能對治彼所有善法」這是為了能夠見道,就是得初果。「修習一切煩惱對治所有善法」這是修道,見道以後,繼續地修習四念處來對治所有的煩惱,這一切愛煩惱,和俱生的一切的分別煩惱,「所有善法」還是四念處。「為欲證得彼對治果」,就是前面「為修習能對治彼所有善法」你修學這個四念處,就把三惡道能對治了,得到初果須陀洹。決定不到三惡道,初果聖人才辦得到,你沒得初果,三惡道的門是開著的,隨時就有可能會墮落的。所以「為欲證得彼對治果」是得初果,須陀洹果,這是一「亦為自心得清淨故」就是第二個「修習一切煩惱對治所有善法」,那就是修道,修道能斷出去愛煩惱,能斷治一切的俱生的我執,得阿羅漢果的時候,心得清淨。「心生正願」這個修行人,他對於世間上的盛事沒有興趣,有恐怖,怕墮落三惡道,那麼,他所以他對於出世間的聖道「心生正願」有出離的願望,這是第十科「願證聖果」有這樣的願望,這件事也很重要。就是,尤其是我們出家人,一定要有一個聖道的願望,不然的話,衣食無缺,住的地方也是現成的,一天就是悠悠地過生活,這是不合道理的呀!

  癸三、結十種

  「如是十種能熟解脫慧成熟法,如先所說,漸次能令解脫圓滿。」

  前邊這是能熟解脫慧的成熟,辨別他的次第,這是一共有十種。這下面就是第三科,結十種。結束這一段。「如是十種能熟解脫慧成熟法,如先所說,漸次能令解脫圓滿」由前面說這十種次第,你能按照它的次第,次第地學習,就能令這個解脫成熟了,就圓滿了,就得到涅槃了。

  《披尋記》「如是十種能熟解脫慧成熟法者:謂毘缽舍那支善友為依」這是第一段,「奢摩他支尸羅攝受」這攝受是保護的意思你想要奢摩他成就,要有戒律,清淨戒律的保護才能成就。「是為第二」。「於真實性有覺了欲」就是於第一義諦,你有一個覺了的願望,那麼你就會不斷地學習佛法,因為你想要通達,就是要從文字上努力地去學習,你才能通達,如果沒有「覺了欲」,那就不想學習了。這個欲,一個是文字上的學習,一個修止觀,都是從「覺了欲」從這裡發生的,從這裡才能建立出來;所以,沒有覺了欲,那就沒有事情做了,什麼也沒有這興趣了。「於真實性有覺了欲,是為第三條」。「於舉罪等堪忍譏論,是為第四」這也是修行的一個條件,一定要 堪忍,人家說你的毛病,你要堪忍這一點。「愛樂聽聞及與請問」,「聞昔未聞甚深法義」,「是為第五」條。「法義明淨及除遣疑,是為第六,厭離世間所有盛事,是為第七」如果對於世間的盛事你有愛著心,那就表示你對於聖道,沒有出離的願望了。所以這上面說「厭離」厭離世間的盛事,那表示你有出離的願望,這是第七。「於彼盛事不生願樂,是為第八」前面是厭離,這是不願,不生願樂。「為斷惡趣心生正願是為第九,為修善法及證彼果,是為第十,如是名為十種能熟解脫慧成熟法。」

  庚二、總結分二辛一、明普攝義

  「又隨次第已說三支。」

  前面是別顯,別顯這三種。就是聞正法圓滿涅槃為上首,能熟解脫慧之成熟,這三種別別的顯示這三種結束了。這下面第二科是總結。總結前面的文,分兩科,第一科明普攝義。「又隨次第已說三支」前面這一大段文,隨著標列的次第,把這三支說完了,那三支呢?

  謂聞正法圓滿,這是一支。涅槃為上首,這是一支。能熟解脫慧之成熟。又是一支。如是三支,廣聖教義,這三支,雖然是一、二、三的三,不算多,但是它能廣攝一切聖教的道理,可見還是很重要。謂十種,除此更無若過、若增。這三支,是聞正法圓滿,涅槃為上首,能熟解脫之成熟,三支實在來說也就是一支,「謂十種」這十種次第,就是「能熟解脫慧之成熟」有十種次第,所以,這十種也就包括了前兩支,聞正法圓滿,涅槃為上首也包括在內了。「除此更無若過,若增」。

  辛二、名修因緣分三壬一、標

  「又此三支,當知即是修瑜伽因緣」。前面是明普攝義,現在這下面第二科,名修因緣。分三科,第一科是標,這三支當知即是修瑜伽的因緣。在四處攝裡面有修瑜伽的因緣,這麼樣把它配合一下。

  壬二、徵

  何以故?是徵

  壬三、釋

  「由依此次第」,這是第三科,是解釋。由於這位修行人,他肯隨順這樣的次第,他不違背這個次第,「此因」,「此緣」,「修習瑜伽方得成滿」。用這個為因,用此為緣,你的瑜伽的止觀,你才能成功,你才能修習得成滿成功了。這個因緣,就是毘缽舍那這個慧思是因,其餘的戒、定,都是緣,所以,緣倒是很多。主要的智慧,毘缽舍那觀是因。「謂依聞正法圓滿,涅槃為上首,能熟解脫慧成熟故」。這個修習瑜伽方得成滿,也還是這樣意思,就是先依聞正法圓滿,然後你有涅槃的這樣的意願,你就能熟解脫慧成熟了。

  己三、修習對治,第五支分三庚一、徵

  「云何修習對治?」

  庚二、釋分二辛一、略說分二壬一、總標

  「當知略說於三位中,有十種修習瑜伽所對治法。」

  這是第三科,修習對治。前面第一科是生圓滿,生圓滿裡面一共有十段。第二是次三支,就是聞正法圓滿,涅槃為上首,能熟解脫慧之成熟,這第二科,解釋完了。現在是第三科,修習對治。這一科一共有七支,現在這修習對治是第五支,分三科,第一科是徵,怎麼叫做「修習對治」呢?就是止觀,修習奢摩他和毘缽舍那,他有能力,使令你消除一切煩惱,證悟真理,但是怎麼樣修習這個止觀呢?這是問。

  第二科解釋,分兩科,第一科是略說,又分兩科,第一科是總標。

  「當知略說於三位中,有十種修習瑜伽所對治法」這三位就是三個階段,略說有三個階段裡面,合起來有十種修習瑜伽所對治法,所對治的法有十種不同。這是總標。

  壬二、別釋分二癸一、三位

  下面第二科別釋,分兩科,第一科是解釋三位,略說三位,三位是什麼?

  「云何三位?一在家位、二出家位、三遠離閒居修瑜伽位。」

  云何三位?「一是在家位」,就是在家的,還沒有出家,在家的階段,「第二個位是出家的」,出了家的階段。「第三是遠離閒居修瑜伽位」,遠離憒鬧閑居靜處修學止觀,修禪,第三個位。這三個位說完了。

  癸二、十所治法分二子一、徵

  下面第二科說這十所治法,分兩科,第一科是徵。

  「云何十種修習瑜伽所對治法?」

  這是徵。下面第二科解釋,分三科,第一科,初二種,十種先說初二種。

  初二種裡分兩科,第一科出所對治的,又分兩科,第一科是在家位。

  子二、釋分三丑一、初二種分二寅一、出所治分二卯一、在家位

  「謂在家位中,於諸妻室,有婬欲相應貪;於餘親屬及諸財寶,有受用相應愛。如是名為處在家位所對治法。由此障礙,於一切種不能出離。」

  「謂在家位」這位佛徒他還沒出家,他還在家的時候,他有什麼問題呢?「於諸妻室有婬欲相應貪」這是一個所對治的事情。「於餘親屬及諸財寶有受用相應愛」對於其餘的父母、兄弟、姊妹這些親愛的人,「及諸財寶」,「有受用相應愛」彼此之間都有親屬愛,互相照顧,還有財富的相應愛,受用相應愛,這是這兩種所對治法。「如是名為處在家位所對治法」這兩種,上面所說的這兩種事,是處在在家的時候,所應該對治的事情。「由此障礙,於一切種不能出離」這兩件事為什麼要對治呢?「由此障礙」由這兩個愛能障礙你於一切種苦,很多很多的苦惱,你不能出離,你不能解脫這個苦,你不能從很多的苦惱裡面跳出來,你有這個愛,就把你綁在苦惱裡面受苦了,所以你想要得聖道,這件事一定要對治。

  卯二、出家位

  「設得出家;由此尋思之所擾動,為障礙故,不生喜樂。」

  這前面是在家位,現在說出家位。假設這個人,他能夠從這個愛裡面出來了,出來了,出家以後,「由此尋思之所擾動」由於他內心裡面,表面上雖然出家了,但是內心裡面還有尋思,不清淨的尋思,這個尋思擾亂他的心,使令他的心老是掉動不安,「為障礙故,不生喜樂」這樣掉動的尋思,障礙得他修學聖道,他對於修學聖道的事情不生喜樂,對於出家這件事情,心裡也沒有什麼喜樂的事情,心裡沒喜樂。

  《披尋記》「由此尋思之所擾動者:此中尋思」什麼尋思?「謂親屬的尋思,國土的尋思」其實也包括前面那兩種愛的尋思「謂因親屬」這地方解釋什麼叫親屬尋思,國土尋思。「謂因親屬及因國土或盛或衰」,就是親屬,如意的事情來了就是盛,不如意的事情來了就是衰。國土的尋思,國土裡面也有盛,也有衰,現代的話,那個地區經濟繁榮,那麼就是盛,經濟衰退了就是衰了。「或離或合發欣慼行心生籌慮等」這些親友相愛的人,有因緣不能在一起分離了,或者在一起這些情形的變化,心隨境轉,所以,就發生欣,發出歡喜心,發出來憂愁心,「心生籌慮等」心歡喜的時候,憂愁的時候,心裡面就有種種的分別,籌慮等。「是名叫做親屬的尋思及與國土尋思」。「由是因緣,生憂戀心」生出憂愁,愛戀的心「惡作追悔」「惡作追悔」我們講過,就是不高興自己作這種事,就是後悔,我為什麼要出家呢?我應該不要出家,和我父母在一起,和我親愛的人在一起多好呢?就是後悔出家「此於出家障生喜樂」。

  這是出家位的時候所應該對治的事情。

  寅二、明能治

  前面說在家,說出家的所治,下面說能治。

  如是二種所對治法,隨其次第修不淨想,修無常想,當知是彼修習對治。

  前面這兩種所對治法,主要就是愛,要怎麼樣能對治它呢?能消除它呢?「隨其次第」隨前面又說的次第「修不淨想」若有愛,要修這不淨觀,就能破出去這個愛。「修無常想」也就能破出去這些受用相應愛,能破出去親屬的尋思,國土的尋思這一切的問題。「當知是彼修習對治」世間上的這一切,這一些煩惱法都是無常的,它不可能夠隨順你的想法,永久地叫你如意的,不可能,你出家不出家都是這樣子的。你不出家就能完全令你滿意?

  《披尋記》「如是二種所對治法等者:如前所說淫欲相應貪及與受用相應愛,是名二種所對治法。由修不淨想故,能正對治淫欲相應貪。由修無常想故,能正對治受用相應愛。當知是名二種能對治法。」

  我們出家人,你如果不學習經論,然後師父收徒弟,師子訶斥徒弟:「你不可以這樣子,不可以那樣子」這話說都是廢話,說了等於沒說。佛、菩薩就是大智慧,告訴你一個方法,你這樣做才能有效,他才能對治。光說「你不要這樣子」沒有用。無始劫來的熏習就那麼一句話會有效啊?不可能的事情嘛!

  丑二、次四種分三寅一、舉四所作分二卯二、略標

  又出家者於出家位中,時時略有四種所作。

  這前面是初二種。一個是在家,一個出家,這兩種說完了,現在是第二科次四種,其次的四種,這四種法,分三科,第一科舉四所作,分兩科,第一科是略標。「又出家者」出了家的人,「於出家位中,時時略有四種所作」你出了家了,不是在家人,這個身分不同了,那麼應該做什麼事情呢?「時時」你從早晨起來,乃庄到晚間,晝三時,夜三時,除了中夜,其餘的從時至時,乃至從今天到明天,明天到後天,就是,這一個月,下一個月,這一年,下一年,時時中「略有四種所作」有四種事情要做。這是略標。下面第二科列出來這四種事,加以解釋,分四科,第一科,常修善法所作。這是你要做這件事。

  卯二、列釋分四辰一、常修善法所作

  一、常方便修善法所作。謂我於諸法常方便修為依止故;當能制伏隨愛味樂一切心識,又能如實覺了苦性。

  「常方便修善法所作」你要長時期,不是暫時的,不是一日一夜就能畢業的,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畢業的,這要長時期的善巧方便,要修善法,你要做這件事,做這件事,你就會有成熟。這「方便修善法」後面解釋,實在就是修禪定,你要修奢摩他。「謂我於諸法常方便修為依止故」這前面這句話是標,「常方便修善法所作」這是標這題目,「謂」下面是解釋。「謂我於諸法常方便」這個「諸法」就是修禪定的方法,修習奢摩他的方法,你「常方便」,常是善巧方便地用智慧,修這個奢摩他,常常這樣修「為依止故」你有這樣的奢摩他作你的憑仗,你依仗他,「當能制伏隨愛味樂一切心識」你就會「能制伏隨愛味樂一切心識」我們的一切心識老是在五欲上追求樂,「愛味」是「能」,「樂」是「所」,所愛味的是樂,在五欲上,在色聲香味觸法上,常常就是……我們的心從無始劫來習慣了,一直地想要在這上追求樂。就是「隨愛味樂一切心識」這樣的問題「能制伏」。你常常修奢摩他,你就有力量,把這種追求樂的心情,能調伏過來,能降伏過來,就有這個力量,能制伏他。

  「又能如實覺了苦性」你常常靜坐、修奢摩他,能夠制伏你追逐樂的這種愛著心。有這止的力量,其中也有觀的力量,就是裡面有智慧能調伏這個心,不但是止,也要有觀察的力量才可以,「又能如實覺了苦性」又能真實地,不是虛浮地,這如實是深刻地覺了色受想行識是苦,這苦的體性,有壞苦,苦苦還容易覺悟,這行苦是不容易覺悟的。現在說「又能如實覺了苦性」。

  《披尋記》「常方便修善法所作等者:此中善法,謂定心品」就是奢摩他這一類的心法,心王,心所法。「無間修習加行故,名常方便修」不間斷地修習。我們在寺廟裡面當職事,去做這樣,做那樣,這是不得已而為之。主要的是修學奢摩他和毘缽舍那,這是我們第一件大事,其他的事情是,不得不去做,我要做監院,我要做知客,是不得已的,所以,我們要知道輕重,知道這件事。

  「名常方便修。於此修中,觀一切行皆是無常」你在奢摩他裡面,你還要修毘缽舍那觀,觀這一切所愛樂的色聲香味觸,色受想行識這些境界皆是無常變易的,「了知自心於長夜中由妙五欲積集長養」從無始劫來就愛著這個妙五欲,你心一動,愛的時候,就熏習了一個愛的種子,你一動,心就熏習,從無始劫來就這樣子長養這種愛的種子,這愛著心是很有力量的,「積集長養」。「故於諸欲隨生愛樂」所以,好像不須要學習,也不須要別人來勸你他任運地就對於諸欲隨生愛樂,就是歡喜。「觀見此已,心生厭惡」你在修了奢摩他,你又能修習佛法,這毘缽舍那的智慧來了,你就能覺悟到這裡「心生厭惡」心裡面生厭惡心,厭惡這阿賴耶識,阿賴耶識裡面有無量劫來熏習的愛種子,使令你要受苦去的呀!厭惡「無量劫來生死本,痴人認作本來人」你若不學習,這個生死流轉是怎麼一個面貌,你就不知道阿賴耶識的境界是個大苦惱聚。你不知道,認為那就是,我是聖人了,我是佛了,就會有這樣的顛倒。現在這裡是「觀見此已心生厭惡不隨彼轉」不隨愛欲心去活動。「是名制伏隨愛味樂一切心識。」「又觀無常故苦」又觀察無常故苦「修習苦想」這個苦怎麼樣修呢?由無常故苦,這樣修習「故能如實覺了苦性」覺了苦性,剛才說,壞苦也容易明白,苦苦也容易明白,這行苦是很深刻的苦,不容易明白。

  辰二、信樂涅槃所作

  二、於無戲論涅槃信解愛樂所作。謂我當於無戲論涅槃,心無退轉,不生憂慮,謂我我今者,何所在耶?

  前面是第一科,常修善法所作,現在第二科信樂涅槃所作,這一科的道理又深刻了一點。於無戲論的涅槃,你能夠有信解心,應該有愛樂心,你就願意向涅槃那裡去了。這一句話是標,下面解釋。

  「謂我當於無戲論涅槃心無退轉,不生憂慮謂我我今者,何所在耶?」謂我當於無戲論的涅槃,心無退轉,這無戲論涅槃是一個大安樂處,他心裡面向前進就生歡喜心,不會向後退的,你要有這愛樂心。「不生憂慮」你向涅槃那裡去,你認為那是大安樂聚,所以,你就不會有憂慮,這個地方是好地方嗎?你就不會有這種心情,因為你有信解心,有愛樂心的關係。「謂我我今者,何所在耶?」生憂慮,生什麼憂慮?就是「我我今者,何所在耶?」就是涅槃那種境界,離一切相,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一切法都無,那個時候,我在什麼地方,還有沒有我呢?就有這個顧慮。現在因為你有信樂心有歡喜心,就沒有這個顧慮了。

  《披尋記》「於無戲論涅槃等者:於無餘依涅槃界中若異不異死後當有或當無等一切戲論不能說故,名無戲論涅槃。」解釋什麼叫做無戲論。「於無餘依涅槃界中」先得有餘依涅槃,就是他的心裡面只有清淨的戒定慧,沒有這個貪瞋痴,完全地斷出去了,心裡面是清淨的境界,只剩下還有色受想行識,但是裡面沒有貪瞋痴,叫做有餘依;無餘依的時候,把那清淨的色受想行識也滅掉了,這個時候是離一切相的境界,這個境界「若異不異」他與這個有為法是差別的?是無差別的?離開了有為的色受想行識,另外有一個無餘依的涅槃,這是「若異」,「不異」就是即色受想行識,就是無餘依涅槃,叫做「不異」,「若異若不異」。「死後當有或當無等」這個臭皮囊死掉了,火化了,這個時候以後還有一個什麼?有個無餘依涅槃?有個什麼?若是離開了色受想行識,另外有一個無餘依涅槃,就是當有,若是即色受想行識是無餘依涅槃,那麼死後了以後,色受想行識火化了,沒有了「或當無等」將來就什麼也沒有了,無餘涅槃也沒有了,就是這樣甸惟,分別,這都是戲論。

  「一切戲論,不能說故」那無餘依涅槃的境界,你不能用這些名言來表示的,所以叫做「不能說故」,「名無戲論涅槃」。「若異不異死後當有或當無等」叫做是戲論,不能這樣子戲論,所以叫「無戲論涅槃」。

  「於此愛樂是故心無退轉」心為什麼不退轉呢?這個境界,你不向後退,你能向前進是因為你有愛樂心,這個是大安樂處,心裡歡喜是故心無退轉。「於此信解是故不生憂慮」對於無餘依涅槃的境界,離一切相的境界,也就是勝義諦的境界,你不生憂慮,生信心,佛說這是大安樂聚,我有信解心,你就不會憂慮不會恐怖了。「由依世俗建立差別:說聖者我,及異生我」現在解釋「謂我我今者何所在耶?」這兩個我是什麼意思呢?是由依世俗諦,就是名言,有名言去言說,去分別,在這個立場上說就是安立了有差別相,什麼差別呢?「說聖者我及異生我」,聖人他也有色受想行識,這時候也可以名之為「我」這是世俗諦假名為「我」。「及異生我」我們沒得聖道的凡夫也有色受想行識也說是「我」,這也是假名我,這在世俗諦上,在名言上假名為我,有這兩個「我」。「若依勝義決定無有二真實性」從聖人的無分別慧的境界來看,決定沒有這兩個「我」的真實性,聖人也沒有我的真實性,凡夫也沒有我的真實性。「勝義伽他作如是說:我我定非有,由顛倒妄計」前面我們學習過了勝義伽他裡面有這麼兩句話:「找我定非有由顛倒妄計」,聖人也是無我的,凡夫也是無我的,那麼我們為什麼執著有我呢?「由顛倒妄計」你糊塗了,你虛妄執著,所以你認為有我,這是在十六卷七頁上說的。「若於無戲論涅槃生信勝解,便無如是顛倒妄計」如果你能學習佛的法語,就是學習經論的時候,由佛說的話你能有信,加上常時時的奢摩他,毘缽舍那的學習,你的信心就深刻了「便無如是顛倒妄計」就沒有顛倒妄想的執著了,不會執著有我了。「是故不生憂慮,謂何所在?」就不會再想再顧慮,到那時候我在什麼地方呢?就生恐怖心了,所以說不生憂慮謂我我今者何所在耶?到那離一切相的時候,我在什麼地方呢?如果沒有我還行嗎?

  三、遊行乞食所作

  三、於時時中遊行聚落乞食所作

  這個信樂涅槃所作是第二科,這實在這個呢:就不只是文字上的佛法,而是從奢摩他,毘缽舍那的觀察中,就接觸到這個境界,那個時候,我在那裏呢?就會這麼有這個顧慮,現在是第三科,遊行乞食所作,「於時時中遊行聚落乞食所作」這是第三個因出家人自己不生產啊!所以時時中要到聚落去啊!去乞食作這件事,謂我乞食受用為因

  我到聚落裏邊去乞食,我受用這個食,受用這個飲食啊為因,所以使得我。

  身得久住有力調適,常能方便修諸善法。

  「身得久住有力調適」使令我這個身體啊!還可以繼續活下去,身體還會有力量,有健康,四大調適,可以「常能方便修諸善法」這個身體得久住有力調適了,我就能長期的修學聖道,就是為成道業應受此食,是這樣意思了,看這個《披尋記》

  「身得久住有力調適者:聲聞地說:謂飲食已,壽命得存」你要吃飯,這個壽命才能存在「是名存養」能夠長養這個身體,壽命才能存在,「若存肌贏,是名為力」你受用飲食以後,你就不會肌贏了,所以叫做“力”,有力量「若斷故受新受不生,是名為樂」這是解釋這個“調適”這個地方,這樣解釋就是深刻了一點,“若斷故受”你修習四念處,最後修習無我觀啊,心裏面能離一切相了,這個時候呢?就是沒有“受”不受一切法了,有能受,有所受,所受不可得,能受也不可得了,這時候是個無受的境界,就是涅槃的境界了,說“心受不生啊”次一剎那,再也沒有覺受,沒有這個受了,因為沒有境界可受了,所以這個,我們凡夫苦樂憂喜捨,這些受很多,初禪、二禪、三禪啊!有喜受,有樂受,四禪以後,有捨受到了滅盡定的時候,是無受捨受也沒有了,這是聖人的境界了,這是這個聲聞地這樣解釋,(陵本二十三卷,十六頁)「此中久住有力調適」這三句話呢?「如此應知」就如聲聞地說的那個可以知道,就是那個“若斷故受”,新受不生啊就解釋那個“調適”的。

  辰四、安住遠離所作

  四、於遠離處安住所作。謂若愛樂與諸在家及出家眾,雜居住者,這是第四科,安住遠離所作,這件事,這出家了以後,你的第四樣事,也這樣作「於遠離處安住所作」在離處安住,然後作你所作的事情「謂若愛樂與諸在家及出家眾」就是你出了家以後,你還是歡喜和在家人在一起住,你還歡喜這樣或者和出家人在一起住,在一起住,叫做雜居住,你歡喜這樣的話,

  便有種種世間相應見聞受用諸散亂事。

  你若在一起住啊!就有這些,有種種世間相應的,世間相應是什麼?不是愛就是恨,這是世間相應的事情,就是我出了家啊!你還是凡夫啊!如果你和人家在一起住,你也自然的有世間相應的事情,「見聞受用諸散亂事」啊,這個見聞不是愛就是恨,心在愛和恨裏面散亂,就是這種境界,這是一般的境界,另外還有一件事應該注意的。

  勿我於彼正審觀察心一境位,當作障礙

  在一起住的時候,大家都修學聖道,是那個人,那個修行人他能夠啊,跏趺坐,一坐八小時,一坐幾天心裏面能正審觀察諸法實相,還能夠心一境位,離一切分別相安住啊:這樣境界「當作障礙」就不高興,就生嫉妒心了啊:那個人修學這麼好,你若這一起住,又生嫉妒心的時候,就會有這種分別心,說「勿我於彼」我若在一起住的時候啊!其他的放逸事情不要說了就說這好事情啊!我不要對人家生嫉妒心啊!「當作障礙」障礙他修學止觀啊!如果不在一起住,我沒看見,也就沒這件事,所以不在一起住,有很多好處。

  寅二、顯四所治

  於此四種所作事中,當知有四所對治法

  前邊啊!有四種所作,這一科,常修善法所作,第二科,信樂涅槃所作,第三科遊行乞食所住,第科安住遠離所作,四科,這叫舉四所作:這一科說完了,第二科,顯四所治,這四種所作,對治四種過失,「然於此四種所作事中,當知有四所對治法,有四種過失啊!被消除了。

  於初所作,有賴惰懈怠

  第一個你常修善法,那你就能夠對治出去,懶惰懈怠的過失,就不會懶惰懈怠。

  於第二所作,有薩迦耶見。於第三所作有愛味貪。

  「於第二所作,有薩迦耶見」就是信樂涅槃所作呢?就能對治出去這個我見,無我的境界「於第三所作,有愛味貪」第三的作,就是遊行乞食所作遊行乞食的時候啊!願意乞來的飲食合乎我的口味,貪著滋味現在,乞食啊,你給什麼,就要吃什麼,所以,而你呢?要對治,這個「愛味貪」,愛味飲食這個貪著心,要消除去它,不要執著這個事情。

  於第四所作,有世間種種樂欲貪愛

  這就是啊!心安住遠望所作,這一個所作啊!能對治什麼過失呢,就是世間種種的樂欲貪愛,對治這件事。

  寅三、明四能治

  如是四種所對治法,如其次第,亦有四種修習對治。

  「如是四種所對治法」這是第三科,明四能治,那個四法,能對治這四種,如是四種所對治法,如其次第,亦有四種修習的能對治,是什麼呢?

  一、於無常修習苦想 二、於眾苦修無我想

  「一、於無常修習苦想」,這個第一個,常修習善法這裏邊啊!有奢摩他的止,也有毘缽舍那的觀,對於這個無常能修習苦,無常故苦,能這樣修習,其實就是四念處。「二、於眾苦修無我想」第二個呢?就是於眾多的苦啊,色、受、想、行、識的苦法裏面,修無我想,苦故無我。

  三、於飲食修厭逆想 四、於一切世間修不可樂想

  「三、於飲食修厭逆想」乞來的飲食啊!不執著這個味,修這厭逆想,雖然受用飲食啊!而不去愛著。

  「四、於一切世間修不可樂想」就是第四個,心安住遠離所作啊!就是對一切世間啊!修不可樂想所有的事情,所有的有為法,所有的相,心裏面都不愛著,再講一段

  丑三、後四種(二)寅一、舉所治(三)卯一標、卯二徵

  又於遠離閒居方便作意位中,當知略有四種所治,何等為四?「又於遠離聞居方便作意位中」這是第三科,後四種,前面講了一個兩種,講了一個四種,就是講了六種,一共十種,現在講了後四種,分兩科,第一科是舉所治,分三科,第一科是標。

  「又於遠離閒居」憒鬧靜處啊「方便作意位中」這時候,在這些地方修止觀,當知略有四種所對治法,這是標,「何等為四」這是徵,下邊是列。

  卯三、列

  一、於奢摩他毘缽舍那品,有暗昧心。

  這是一個所對治法,看這個《披尋記》

  「於奢摩他毘缽舍那品有暗昧心者:三摩呬多地說由不如實知諸法故,」你因為你不能夠真實知道一切緣起法故「於去來今,多生疑惑」,有過去世,有未來世,還有現在世,這件事你就生疑惑,死了以後還會有生命嗎?這件事,有因果的道理,真的嗎?疑惑「於佛法等亦復如是」對於佛說的啊這個滅道,修學戒定慧的聖道能得涅槃,得聲聞、緣覺,佛的三乘聖道,這話是真的嗎?亦復如是也有疑惑,於世間法也有疑惑,就是苦集二諦,出世間法就是滅道二諦,有這種疑惑心,「此中無明及疑,俱名黑暗」啊!是對於過去法,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有為法,與佛法,你有所不了知,叫無明,佛菩薩這樣開示了,心裏有疑惑,這無明和疑,俱名叫做黑暗啊!所以這是(陵本十一卷七頁)我們都講過了「此說有暗味心」呢「義準應知」這個道理啊!要準那一段文就可以知道,「由下自釋」下面有解釋,「為法光明之所治故」 你修習毘缽舍那的時候,有時候還是有疑惑,所以我們沒成功的人啊!對於有神通的人羨慕,其實有神通的人,有很多苦惱,他也是很多事還不大明白的。

  二、於諸定有隨愛味 三、於生、有隨動相心

  「二、於諸定有隨愛味」「於諸定有隨愛味」這句話怎麼講呢?「三摩呬多地說:愛味相應靜慮等」,愛味相應靜慮見相應靜慮,慢相應的靜慮就是這麼多煩惱相應的定,就是世間定,「由唯得閒初靜慮等所有功德」,由於那個人啊!他只是聽到說,初靜慮,第二靜慮,第二、第四靜慮等,所有的功德「於上出離不了知故啊!對於超越了世間的禪,有出世間的禪啊!出離世間的禪的境界,那殊勝的境界,他沒有學習過,或他不了知故啊!不明白:「便生愛味」他就對世間的禪生愛著心啊「戀著堅住」愛著這個禪定,認為成功了好,成功了以後,他就很堅固的執著啊!住在那個禪裏面啊!這叫於諸定有隨愛味。

  「三於生有隨動相心」這個地方很妙,「於生有隨動相心」,看看《披尋記》怎麼解釋。

  「於生有隨動相心者:謂於五取蘊生,不能思惟無常及苦故,於後有心生希願,由是隨相援動其心故」謂於五取蘊生啊!有四有五取蘊生就是生有,生有以後,若人來說,一剎那間投胎,那一剎那間叫生有,以後就是本有,本有以後,就是死有,死有以後就是中有,中有以後就是生有,這樣子呢?就是在中有的時候啊!對於生有的那個境界啊!不能思惟無常及苦,你不能思惟所見聞的一切境界都是“無常”都是苦惱的境界,都有欺誑性啊!“故於後有心生希願”所以那個中陰,中有的境界,那個中陰身的時候啊!對於後有心“生希願,希望去得果報去投胎去了”由是隨相援動其心故啊!隨著所見的相啊,心就動了,就隨著去了,你不能觀察,它是無常的,是苦的,是畢竟空的啊,於生有隨動相心所以有的中陰,這個……,這個救渡的方法,告訴你呀!那是什麼光,什麼光你要避免,到什麼光什麼光你就去,但是這個地方,不是這樣態度,告訴你觀察它畢竟空啊!是無常的啊!要你心不要動,這個態度是高尚的,你心裏不要去啊!不要動到那上面去。

  四、推後後日、顧待餘時,隨不死尋,不能熾然勤修方便。

  「四、推後後日、顧待餘時」這是第四個過失“推後後日”說是現應該靜坐或者應該念佛,應該栽培善根啊!“推”把這一天推了它後天再作,到了後天以後,再後天再作,老也不能作了,是“顧待餘時”啊!它心裏面有,顧戀,總是有個心愛的事情要作,修行的事情,等到以後再說,「隨不死尋」啊!那這個人他有不死的感覺,其實到後天我還不死的啊!到後天再去修行,隨不死的尋伺,「不能熾然勤修方便」這個人他不能勇猛精進的啊!勤修聖道,勤修聖道,是得聖道的方便,他不能這樣作,這是不死尋伺的一種過失,就講到這裏好了。

  寅二、明能治

  如是四種所對治法,當知亦有四種修習對治。一、修先明想。二、修離欲想。三、修滅想。四、修死想。

  前邊是第三科裏邊後四種取出來四種所對治,現在是第二科明能治。

  能對治所對治的過失的「如是四種」,「如是」指前邊 文 說的四種所對治法,「當知亦有四種」「修習」的能對治法,來對治前面那四種,前面那四種所對治法,第一種,於奢摩他毘缽舍那品,有暗昧心。能對治,第一種是修光明想。這後邊文有解釋就是修習法光明來對治暗昧心,這是第一種「二、修離欲想」,第二種,於諸定有隨愛味,怎麼樣對治呢?「修離欲想」,這個欲,不是欲界的欲,是色界,無色界禪定裏邊的欲。這樣的欲怎麼樣對治呢?修離欲想。

  (披尋記)

  「修離欲想者:謂於離欲界中,觀見最勝寂靜功德,修習離欲想故」在智者大師的《釋禪波羅蜜》裏邊的八背捨,就是在禪定裏邊修四念處,能破除去禪定裏邊的欲。這裏說的「觀見最勝寂靜功德」,色界四禪,無色界的四空定就是「寂靜功德」,但是出世間無漏的禪定是「最勝」的「寂靜功德」這樣子就能對治禪定裏邊的欲,這是第二種。

  第三種,「修滅想」 這第三種的過失,於生有隨動相心,就是在中有的時候去得果報,看見一種境界,心裏面不能自主,就浮動了,這是一種過失,這樣的過失應該怎樣對治呢?彌勒菩薩開二,「修滅想」。

  (披尋記)

  「修滅想者:此說滅界,即無餘依涅槃應知」,用這樣的觀想來對治,就是觀它是畢竟空寂的,而不是要向那裏邊去。不是這個意思。觀察它是畢竟空寂的而令心無所住,採取這個態度。這是第三「修滅想」,第四「修死想」。這第四個過失是什麼呢?推後後日,顧待餘時,隨不死尋,不能熾然勤修方便。這是一個懈怠的境界,怎麼樣對治呢?修習死想,就是觀察這個色受想行識是決定要死掉了的。

  (披尋記)

  「謂所得自體,是死法性故。」我們先世的業力引來的這個果報,這個色受想識,雖然現在還在生存,但是它是決定要死掉的,「是死法性」只是什麼時侯死是不一定,但是一剎那間就會死掉的,所以不應該向後退,「推後後日,顧待餘時」你「顧待餘時」一口氣不來就死掉了,還那有餘時呢?所以應該積極的去修行才對的。

  辛二、廣辨二 壬一、廣三種想三 癸一、不淨想二

  子一、舉所治三 丑一、標列

  又淨想,略有二種:一、思擇力攝。二、修習力攝。

  這是第二科廣辨。前邊第一科是略說,簡略的說出來修觀的事情,這以下是廣說,分兩科,第一科廣三種想,分三科,第一科先廣說這不淨想,這三種想,第一個是不淨想,第二於無常所修苦想,第三是光明想,廣說這三想,先說這不淨想*第一科舉所治。分三科,第一科是標列,舉所治的不淨,這不淨想略有兩種不同,第一個是思擇力所攝的不淨想,第二是修習力所攝的不淨想,看(披尋記)解釋這兩個力。  *分二科

  (披尋記)

  「思擇力攝修習力攝者:攝事分說,略於一切現法後法諸惡行中深見過已,」略,就是要略,簡要的說:「於一切現法」一切現在的生命體,「後法」將來的生命體所發出來的諸惡行裏邊,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這些罪過的業力裏邊「深見過已」深深地看見它的過患,做惡事就有惡報,要深深地注意這件事。「能正思擇,息諸惡行」深見過患之後就能夠正思擇,就能依據佛法的智慧之觀察,「息諸惡行」就是停下來一切罪過的事情,不可以造。「修諸善行」修學一切善法。這個意思是什麼呢?就是持戒。把惡停下來,修諸善行就是持戒,用戒來停止一切惡行。戒本身就是善,對治惡行就是善行。能這樣子做,這叫做思擇力,「乃至廣說,由此為依,能正修習四念住等菩提分法」。「乃至廣說」這裏邊有很多沒有講出來,還有廣說持戒怎麼滅一切惡法,「由此為依」由這個滅除一切惡,修一切善為基礎,「能正修習四念住等」那麼這個善法裏邊應該包括奢摩他,就是修習定,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或者是到四禪,這裏邊有淺深的不同。「能正修習四念住等菩提分法。」就是在戒和定裏邊修四念住的毘缽舍那了,修三十七道品。「當知此修名修習力」這就是「修習力」,「修習力」是這樣的意思。這樣說,思擇力是在聞思的時候,這個時候的不淨觀。「修習力」是在思修,聞思修三慧中思修的這個階段,這個時候不淨觀的境界。這些話是在陵本九十八卷十頁上解說的。此二差別,義應準知。這裏說的思擇力攝,修習力攝,這兩個差別的名字,它裏邊的含義應該準照九十八卷十頁的解釋就可以明白了。這第一科是標列,標列出來思擇力攝的不淨想,修習力攝的不淨想。下邊第二科隨釋,分兩科,第一科思擇力攝,先解釋這思擇力攝的不淨想,分三科,第一科標。

  丑二、隨釋二     寅一、思擇力攝三    卯一、標

  思擇力攝不淨想中,當知五法為所對治。

  有五種境界是所對治的。這是標。

  卯二、徵

  何等為五?

  這是徵。

  卯三、列五    辰一、欲貪

  一、親近母邑。

  就是這個人歡喜和女人親近。這是一種。

  辰二、失念。

  二、處顯失念。

  這「處顯失念」裏的「顯」就是露的境界,就在大眾之中,「處」就是停留,也是在的意思,在大眾之中你失掉了正念。看(披尋記)就說 非常清楚。

  (披尋記)

  「處顯失念者」:「謂往村邑聚落亭邏巡行乞食」這是指出家人,出家人離開了寺廟到村邑!或者是村,或者是邑!或者是聚落,或者是亭,到那兒去邏。「邏」就是在那裏一邊走路一邊注意,也就是沒有正念,向外攀緣的意思。「巡行乞食」實在邊是有事情做,就是去乞食,「於彼母邑殊勝幼少,盛年美妙,形色能壞梵行」,對於那個在女人中,特別殊勝的而又是幼少,又是盛年的,又是持別美妙的,形色的,這樣的境界能破壞你的梵行,能障礙你修梵行,能令種種諸惡不善的尋思,活動出來。「應住正念」,這個比丘應該安住在正念,不要胡思亂想,「及與正知」知道不對了,趕快地把它調過來,叫「正知」。「密護根門」就是嚴密的保護自己的六根不要叫它有污染,要保護它清淨。「不應」該去「觀視」這個美妙形色能壞梵行的境界。「於此相違,隨觀淨妙」你不能夠安住正念正知,不能夠密護根門,你就「隨觀淨妙」就是放縱自己的心去觀,「是名處顯失念。」

  辰二、放逸

  三、居隱放逸。

  這第三科,居隱放逸,前面是顯露,現在是在隱密的地方,你心裏面不能夠安住正念正知,這是放逸。

  (披尋記)

  「居」隱放逸者:謂閒居的「時」候,就是你在你自己的住處的時候,於淨妙相不正思惟,不勤對治,是名「居隱放逸」這是第三,下面第四。

  辰四、串習

  四、通處隱顯由串習力。

  「通」於,你是「處」於「顯」或者是「處」於「隱」,你心裏面不能安住正念正知,是由串習的力量。看(披尋記)串習是什麼意思。

  (披尋記)

  「通處隱顯由串習力者」:「若處隱時,於淨妙相多所思惟,及處顯時,於淨妙相欣樂觀視,當知此由串習所作」,這是應該知道,從無始勢來虛妄的分別就是這樣子。就是連續不斷的這樣熏習了習慣了。「串習所作」,「非暫失念」不是暫時地失掉正念的事情,「及與放逸」也不是暫時放逸的事情。「此串習力,通處隱顯」隱也是這樣子,顯也是這樣子,「故與前別」,所以和前邊不同。這個「串習力」也可以說是「俱生的」生來就是這樣子,成了習慣了。前邊的兩個是由作意力,你自己特別地去虛妄分別,所以不一樣。

  辰五、錯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