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法云寺佛学院妙境长老用两年多时间详细讲解了《瑜伽師地論》,今后我们将陆续发布根据录音整理的文稿。


卷二十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瑜伽師地論讲解

 ◎妙境长老

 卷二十 修所成地

Tape234 Tape235 Tape236 Tape237 Tape238 Tape239
Tape240 Tape241 Tape242 Tape243 Tape244 Tape245

  寅二、明能治

   「如是四種所對治法,當知亦有四種修習對治。一、修光明想。二、修離欲想。三、修滅想。四、修死想。」前邊是第三科裏邊後四種取出來四種所對治,現在是第二科明能治。能對治所對治的過失的「如是四種」,「如是」指前邊 文 說的四種所對治法,「當知亦有四種」「修習」的能對治法,來對治前面那四種,前面那四種所對治法,第一種,於奢摩他毘缽舍那品,有暗昧心。能對治,第一種是修光明想。這後邊文有解釋就是修習法光明來對治暗昧心,這是第一種「二、修離欲想」,第二種,於諸定有隨愛味,怎麼樣對治呢?「修離欲想」,這個欲,不是欲界的欲,是色界,無色界禪定裏邊的欲。這樣的欲怎麼樣對治呢?修離欲想。

   《披尋記》的解釋【修離欲想者:謂於離欲界中,觀見最勝寂靜功德,修習離欲想故】在智者大師的《釋禪波羅蜜》裏邊的八背捨,就是在禪定裏邊修四念處,能破除去禪定裏邊的欲。這裏說【觀見最勝寂靜功德】,色界四禪,無色界的四空定就是「寂靜功德」,但是出世間無漏的禪定是「最勝」的「寂靜功德」這樣子就能對治禪定裏邊的欲,這是第二種。

   第三種「修滅想」這第三種的過失,於生有隨動相心,就是在中有的時候去得果報,看見一種境界,心裏面不能自主地,就浮動了,這是一種過失,這樣的過失應該怎樣對治呢?彌勒菩薩開示「修滅想」。

   《披尋記》的解釋【修滅想者:此說滅界,即無餘依涅槃應知】,用這樣的觀想來對治,就是觀察它是畢竟空寂的,而不是要向那裏邊去。不是這個意思。觀察它是畢竟空寂的令心無所住,採取這個態度。這是第三「修滅想」。

   第四「修死想」這第四個過失是什麼呢?「推後後日,顧待餘時,隨不死尋,不能熾然勤修方便」。這是一個懈怠的境界,怎麼樣對治呢?修習死想,就是觀察這個色受想行識是決定要死掉了的。

   這個《披尋記》上,【謂所得自體,是死法性故。】我們先世的業力引來的這個果報,這個色受想行識,雖然現在還在生存,但是它是決定要死掉的,【是死法性】只是什麼時侯死,是不一定,但是一剎那間就會死掉的,所以不應該向後退,「推後後日,顧待餘時」你「顧待餘時」一口氣不來就死掉了,還那有餘時呢?所以應該積極的去修行才對的。

  辛二、廣辨二 壬一、廣三種想三 癸一、不淨想二子一、舉所治三 丑一、標列

   「又不淨想,略有二種:一、思擇力攝。二、修習力攝。」這是第二科廣辨。前邊第一科是略說,簡略的說出來修觀的事情,這以下是廣說,分兩科,第一科廣三種想,分三科,第一科先廣說這不淨想,這三種想,第一個是不淨想,第二於無常所修苦想,第三是光明想,廣說這三想,先說這不淨想,分二科,第一科舉所治。分三科,第一科是標列,舉所治的不淨,這不淨想略有兩種不同,第一個是思擇力所攝的不淨想,第二是修習力所攝的不淨想。

   看《披尋記》解釋這兩個力。【思擇力攝修習力攝者:攝事分說,略於一切現法後法諸惡行中深見過已】略,就是要略地,簡要的說:「於一切現法」一切現在的生命體,「後法」是將來的生命體所發出來的諸惡行裏邊,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這些罪過的業力裏邊「深見過已」深深地看見它的過患,做惡事就有惡報,要深深地注意這件事。「能正思擇,息諸惡行」深見過患之後就能夠正思擇,就能依據佛法的智慧去觀察,「息諸惡行」就是停下來一切罪過的事情,不可以造。「修諸善行」修學一切善法。這個意思是什麼呢?就是持戒。把惡停下來,修諸善行就是持戒,用戒來停止一切惡行。戒本身就是善,對治惡行就是善行。能這樣子做,這叫做思擇力,「乃至廣說,由此為依,能正修習四念住等菩提分法」。「乃至廣說」這裏邊有很多沒有講出來,還有廣說持戒怎麼滅一切惡法,「由此為依」由這個滅除一切惡,修一切善為基礎,「能正修習四念住等」那麼這個善法裏邊應該包括奢摩他,就是修習定,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或者是到四禪,這裏邊有淺深的不同。

   「能正修習四念住等菩提分法。」就是在戒和定裏邊修四念住的毘缽舍那了,修三十七道品。「當知此修名修習力」這就是「修習力」,「修習力」是這樣的意思。這樣說,思擇力是在聞思的時候,這個時候的不淨觀。「修習力」是在思修,聞思修三慧,思修的這個階段,這個時候不淨觀的境界。這些話是陵本九十八卷十頁上解說的。此二差別,義應準知。這裏說的思擇力攝,修習力攝,這兩個差別的名字,它裏邊的含義應該準照九十八卷十頁的解釋就可以明白了。這是第一科是標列,標列出來思擇力攝的不淨想,修習力攝的不淨想。下邊第二科隨釋,分兩科,第一科思擇力攝,先解釋這思擇力攝的不淨想,分三科,第一科標。

  丑二、隨釋二 寅一、思擇力攝三 卯一、標

  「思擇力攝不淨想中,當知五法為所對治。」有五種境界是所對治的。這是標。

  卯二、徵

  「何等為五?」這是徵。

  卯三、列五  辰一、欲貪

  「一、親近母邑。」這下邊是列出來這五條,第一個是欲貪,是「親近母邑」就是這個人歡喜和女人親近。這是一種。

  辰二、失念。

   「二、處顯失念。」這個「處顯失念」,這個「顯」就是顯露的境界,就在大眾之中,你處在,「處」就是停留,也就是在的意思,在大眾之中你失掉了正念。

   看這個《披尋記》就說地非常清楚。【處顯失念者:謂往村邑聚落亭邏巡行乞食】這是指出家人,出家人離開了寺廟到村邑!或者是村,或者是邑!或者是聚落,或者是亭,到那兒去邏。「邏」就在那裏注意,這個邏在那裡走路而注意,當然就是沒有正念,向外攀緣的意思。「巡行乞食」實在還是有事情做,去乞食去,「於彼母邑殊勝幼少,盛年美妙,形色能壞梵行」,對於那個在女人中,特別殊勝的而又是幼少,又是盛年的,又是持別美妙的,形色的,這樣的境界能破壞你的梵行,能障礙你修梵行,能令種種諸惡不善的尋思,活動出來。「應住正念」,這個比丘應該安住在正念,不要胡思亂想,「及與正知」知道不對了,趕快地把它調過來,叫「正知」。「密護根門」就是嚴密的保護自己的六根不要叫它有污染,要保護它清淨。「不應」該去「觀視」這個美妙形色能壞梵行的境界。「於此相違,隨觀淨妙」你不能夠安住正念正知,不能密護根門,你就「隨觀淨妙」就是放縱自己的心去觀,「是名處顯失念。」是這樣意思。

  辰二、放逸

   「三、居隱放逸。」這第三科,居隱放逸,前面是顯露,現在是在隱密的地方,你心裏面不能夠安住正念正知,這是放逸。

   《披尋記》【居隱放逸者:】謂閑居的「時」候,就是你在你自己的住處的時候,【於淨妙相不正思惟,不勤對治,是名居隱放逸】這是第三,下面第四。

  辰四、串習

   「四、通處隱顯由串習力。」「通」於,你是「處」於「顯」或者是「處」於「隱」,你心裏面你不能安住正念正知,是由串習的力量。看這個串習是什麼意思。

   《披尋記》【通處隱顯由串習力者:若處隱時,於淨妙相多所思惟,及處顯時,於淨妙相欣樂觀視,當知此由串習所作】,這是應該知道,這是無始劫來虛妄的分別就是這樣子。就是連續不斷的這樣子熏習了成了習慣了。【串習所作,「非暫失念】不是暫時地失掉正念的事情,【及與放逸】也不是暫時放逸的事情。【此串習力,通處隱顯】隱也是這樣子,顯也是這樣子,【故與前別】,所以和前邊不同。這個「串習力」也可以說是「俱生的」生來就是這樣子,成了習慣了。前邊的兩個是由作意力,你自己特別地去虛妄分別,所以不一樣。

  辰五、錯亂

   「五、雖勤方便修習不淨,而作意錯亂。」這是第五,錯亂。「雖勤方便」這一位修行人還知道好歹的,他就能夠努力的守護自己的根門,精勤的善巧方便修習不淨觀,雖然是這樣努力了,而作意錯亂,你心裏面正念觀察忽然間它就是不對勁,就是還是心裏不清淨。看底下解釋「謂不觀不淨,隨淨相轉」你本來是作意,密護根門的,但是這個心就是不聽招呼,它就是不觀,不修這個不淨觀,偏要修這個淨妙相的觀,隨淨相轉,心裏面就是這樣顛倒迷惑,「如是名為作意錯亂」。

  寅二、修習力攝三  卯一、標

   「修習力攝不淨想中,」前邊是思擇力攝的顛倒妄想,這以下是說修習力攝的不淨的境界,所對治的境界,分三科,第一科是標。這個「修習力攝不淨想中」,「當知七法為所對治的」為所消除的,這是標。

  卯二、徵

  「何等為七?」這是徵。

  卯三、列七    辰一、心散亂性

  「謂本所作事心散亂性。」這是列出來,分七科,第一科是心散亂性。「本所作事,心散亂性。」這是一,這個「本所作事」的這個「本」就是原來,原來你所作的事情,這有兩種解釋,一種是你原來是修止觀的,修這個瑜伽,但是修止觀時,過去的心散亂性就出現了,就是淨妙相顯現在心裏面,心裏面就散亂,這是一種解釋。另外一種解釋,這個「本所作事」就是以前造過這種顛倒迷惑的事情,這種事情在心裏面現出來了,你坐在這裏修正觀,但是這個顛倒的事情現出來了,心就散亂,又有這麼一種解釋。

  辰二、趣作用性

   「本所作事趣作用性。」這是第二個。「本所作事」看《披尋記》的解釋【本所作事心散亂性等者:謂瑜伽師】就是修止觀的這個人,【修習瑜伽所作】的事,就是修止觀,【是名本所作事】,這是屬於清淨的,【心未調順,色等十相令心流散】雖然是修止觀,這止觀不調順,就是你還是不能夠控制住,心裏面有的時候清淨,有的時候顛倒,所以不是調,還有所不調。還是不順,不能順你的智慧的指揮,那麼色等十種相貌顯現出來,就令你的心在十種相上流動、散亂,【是名心散亂性」】。「本所作事,心散亂性」是這麼解釋。

   「復由其相,令心作用遽務,是名趣作用性。」這是解釋第二句。復由這種心散亂的十種相,在你心裏面現出來,它不但是令你心裏面散亂,還能令你心裏面作用,「遽務」就是急促,不安祥,不自在,就是浮動的很厲害這樣意思。這麼講「是名趣作用性。」這個「趣」就是向那邊去。向那邊去就是「作用性」使令心裏邊不寂靜,很急促。「色等十相者:所謂色、聲、香、味、觸相;」這是五個相,「及貪、瞋、癡」是三相,還有「男,女相」加起來就是十相,在十相上心裏面散亂,「趣作用性」這樣解釋。

  辰三、不善巧性

   「方便作意不善巧性,」這是第三個。「方便作意」就是你修不淨觀的這種善巧方便的作意。「不善巧性」就是修的不是那麼恰當,修的不是太合適,什麼原因會這樣呢?「由不恭敬勤請問故。」你不恭敬你的老師,去勤勤地去請問那件事,所以你得不到一個善巧方便的,很適合的不淨觀的方法。

  辰四、尋思擾亂

   「又由不能守根門故;雖處空閒,猶有種種染污尋思,擾亂其心。」這是第四科。由於這一位修行人,他到村邑聚落去的時候,他不能守護他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門,所以雖然回到自己的空閑處,在這裏住下來的時候,「猶有種種」的染污的「尋思」「擾亂」他的「心」,因為你不守根門,你這個眼,耳,鼻,舌就取著這些顛倒的境界,到第六識就是法塵了,所以就有染污的尋思。這是第四。

  辰五、身不調適

   「又於飲食不知量故;」這是第五,身不調適,又這位修行人,他對於飲食這件事不知道量,不知道自己飲食的時候是多是少,這個量他不能把握。因為你吃太多了也不對勁,吃太少了,也不對勁,所以這個身體不合適,四大不調和。不調和呢?你的身體不調和對於修止觀也有影響的。

  辰六、不樂內定

   「又為尋思所擾亂故;」這是第六個不樂內定或不樂內定,「又為尋思所擾亂故。」這位修行人,他不能夠守護根門的關係,所以他內心裏面有很多染污的尋思擾亂他的心的原因,變成什麼樣子呢?「不樂遠離」不歡喜遠離憒鬧,先要到憒鬧的地方走一走,去看一看,不歡喜內心的寂靜,內心的寂靜他不歡喜。不歡喜「奢摩他定」,這件事不歡喜,就是心裏面就是不高興這樣子,這是第六。

  辰七、不善修觀

   「又由彼身不調適故;」這是第七,不善修觀,「又由」於「彼身」體的「不調適」,所以不能善修毘缽舍那。就是你吃得太多,就會打瞌睡多,那也不能修止,也不能修觀。你吃得太少又沒有精神,也是不能修止,也不能修觀。其實你若常常靜坐的時候,很明顯的會感覺到這裏。所以「不能善修毘缽舍那」,怎麼叫做「不能善修毘缽舍那」呢?「不能如實觀察諸法。」就是身體不對了,心理也受到影響,就不能夠真實地觀察諸法的不淨,諸法的無常,無我的道理,都觀察不來。

  丑三、總結

   「如是一切所對治法,當知總說一門十二,」這裡第三科是總結,把前面這兩段文總結一下。「如是一切所對治法,當知總說一門十二」就是這個不淨這一門裏邊有十二條。前面是五條,這後邊是七條。這思擇力是五條,修習力是七條,加起來是十二條,「一門十四」十四條。這個思擇力和修習力是總,五和七是別,總別加起來就是十四,十四條。

  子二、成能治

   「又即如是所對治法,能治白法還有爾所。」這是第二科,成能治,前面是說這個所治有十二條。現在這以下說能治,能對治的「又即如是」就前邊如是十二種或者說十四種所對治的過失,能對治的是白法,是清淨的法,清淨的止觀,還有爾所,也是有那麼多,也是有十二種,「於修二種不淨想中,當知多有所作。」於思擇力修不淨觀,於修習力修不淨觀,「當知多有所作。」你能這樣修行,就有很多的作用,能對治那種過失。這個「多有所作」下邊文有解釋。

  癸二、於無常所修苦想二 子一、舉所治三 丑一、標

   「又於無常所修苦想,略有六種所對治法。」前邊是廣說這個不淨想,現在是第二科於無常所修的苦想。分兩科,第一科舉所治,分三科,第一科是標,「於無常」用無常想來對治自己的懈怠,在這裏所修的苦想略有六種所對治法。

  丑二、徵

  「何等為六?」這是徵,下邊第三科是列出來。

  丑三、列

   「一、於未生善法最初應生,而有懶惰。」這裏把懶惰和懈怠說得非常清楚。「於未生」沒有生起的善法,最初發心用功的時候,應該把善法建立出來。這件事需要有強大的願力,有力量的願力,我要得聖道,就是很努力的發動這件事,但是他有「懶惰」就是提不起勁來,不願意做這件事,那會這個未生善法就很難生起了。

   看《披尋記》【未生善法等者:】什麼叫做未生善法?什麼叫做「善法」呢?【若惡對治】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的對治,那就叫做「善法」,能對治身、語、意的惡行,那就叫做「善法」,那也就是十善。【若蓋】就是五蓋,貪欲、瞋恚、昏沈、睡眠蓋,掉舉惡作蓋及疑蓋,【若結】的【對治】,「結」有九結,愛結,恚結,慢結,無明結,見結,取結,疑結,嫉結和慳結,這些煩惱的對治是名「善法」,能對治這些過失的,那就叫做「善法」,【若未和合,未現在前】這個因緣沒有和合的時候這些善法不能現前,【說名】叫做【未生如聲聞地說。(陵本二十九卷一頁)於此未生應生善法,無猛利欲】你對於這些沒有生起的善法應該生起,怎麼樣才能生起呢?第一個條件就是你要有猛利的願望,也就是要有聖道的願望,你若沒有這樣猛利的,有力量的,勇猛的這樣的願望,「不具起發」因緣不具足它就不能生起來,名叫做「有懶惰」,這個「懶惰」是這麼講。

   「二、於已生善法,應住不忘,修習圓滿,倍令增廣;所有懈怠。」第二條是已經生起的善法,我能對治了這些過失,這樣的善法你已經開頭了,已經建立起來了,那應該怎麼辦呢?應該繼續的這樣努力,不要忘掉了,這都是心所法,心裏面的善法。你不要忘掉,繼續的修習,令他圓滿,使令他加倍地增長廣大,應該這樣做,但是你又懈怠,就又不想這樣做,就是忘了修行,忘了這樣做了,那麼這叫做「懈怠」,這個「懈怠」是對已生善法說的,「懶惰」對未生善法說的。

   這《披尋記》解釋得很清楚。【於已生善法等者:善法如前說。】前面那未生善那個地方,解釋什麼叫做善法,解釋過了。「若已和合,已現在前,說名已生。」若是你有猛利的願望,各種條件都具足了,你這個善法就現前了,說明叫「已生」。「謂此善法已得不失」已經得到,已經成就不失掉,「已得」而「不退」,「是名」叫做「應住」,「於已生善法應住」這個「應住」這麼講。「於此善法明了現前,無暗鈍性」,這個暗鈍就是不明了,遲鈍,「名」叫做「應不忘」,你若「暗鈍」就忘掉了,就不明了了,這個善法不是很分明地顯現在你的心裏面,你要把它現前就很容易在心裏面現出來。現在不是「暗鈍」,不現前叫做「暗」,或者想要現前「鈍」,就是不容易出現在心裏面,想不上來,那麼叫做「暗鈍」,現在沒有「暗鈍性」,「名應不忘」這個「不忘」這麼講。「於此善法已得現前,數數」的「修習」,一次又一次地修習,「成滿究竟」,名叫做「應修習圓滿」,「義如聲聞地說。」(陵本二十九卷三頁)「由不策勵,不發精進」由於你自己不能用無常來警策自己,不能勉勵自己,你就不能發出來精進的力量,「不能於已生善倍令增廣,」「是名倍令增廣所有的懈怠。」懈怠這麼講,這幾句都說得很清楚。

   「三、於恭敬師長往請問中,不恒相續。」第三個「於恭敬師長往請問中,」你請問師長的時候要有恭敬的想法,在《大毘婆沙論》上說一件事,鄔波鞠多,不是優波鞠多,是鄔波夷這個人,這個人和舍利弗尊者討論滅盡定的問題,鄔波夷的意見和舍利弗尊者的意見不一致,舍利弗尊者怎麼說他也不接受,但是其中有一部份舍利弗尊者應該給他解釋,或者他可能會接受,舍利弗尊者不吱聲,他不說。我看到那一段文就看出來,舍利弗尊者是大阿羅漢,不是凡夫境界,你反抗他的意見,他就不吱聲,就會有這種事情,所以這裏說「三、於恭敬師長往請問中」可見這個恭敬是有作用的,「不恒相續」有的時候恭敬,有的時候不恭敬,有的時候往請問,有的時候不請問,這是一個問題。這是第三個,有這樣的問題。

   「四、於恒修善法常隨師轉,遠離淨信。」第四個「於恒修」的「善法」,常常這樣修習的善法「常隨師轉」,常是隨順師教而行,這個師教導你這樣修,你就這樣修。這件事,「遠離淨信」沒有清淨的信心。這也是過失。這個地方也還有分別。

   看這個《披尋記》它的解釋【於恒修善法常隨師轉等者:攝異門分說:於一切事現正隨從,故名信順。】就是對於一切修行的事情,你現在正在隨順師教而作,這叫作信順。【若即於彼補特伽羅處所而起,故名為信。】這下邊詳細解釋,若是這個人對於那個人,這個補特伽羅就是那個人,就是指師長而說。【處所而起】是對那個人而生起的信心。這叫做「信」,【聞彼功德及與威力殊勝慧已,即於彼法處所而起,隨順理門,故名淨信。】這個信和淨信還有差別。【聞彼功德】聽聞彼師長所開示的法門有種種的功德。這個法門這樣修有種種的功德威力,有殊勝的智慧。【即於彼法處】在法那個地方生起信心,不是人,人和法兩個部份,「隨順理門」這個「隨順理門」是什麼意思呢?是沒有顛倒,沒有顛倒,這裏邊在法上沒有顛倒,你不是用貪瞋癡隨自己的感情上去生起信心。這樣子,【故名淨信】,這叫做淨信,這也是一種智慧。只要是那個人說的我就相信,不是那個人說的,我就不相信。那麼這是一個在人上生起信心。「隨順理門」是在法上生起信心,這是兩回事(陵本八十三卷二頁)【此中常隨師轉,即彼名信】,這上面說「於恒修善法常隨師轉,即彼名信」即彼八十三卷說的那個在補特伽羅上生起信心。【唯於補特伽羅處所起故。】生起的信心,【非於彼法處所而起,故名遠離淨信】不是在所說的法門上生起信心。所以不名淨信。是「遠離淨信」。因為主要是法。如果你的注意力在人方面,那不能名之為淨信。所以在法上要注意能生起不顛倒的智慧。那叫做淨信。這是一種。

   「五、由遠離淨信,不能常修。」這是第五個,由於你在法上沒有生起清淨的信心,那你對於法的念就不具足了。那你就不能常常不斷地精進地修行。也有過失。

   「六、於內放逸,由於放逸故,於常修習諸善法中,不恒隨轉。」。「六、於內放逸」就是心裏面放逸,就是拿不出來,不能發動精進的力量。「由放逸故,於常修習」的「諸善法中」也就不能夠長期地,隨法而轉,不能這麼修,就是 你有了淨信的話,如果你若放逸,也還是不能修。

   看這個《披尋記》【由遠離淨信等者:攝異門分說:言常恒者,】這個常恒怎麼意思,【謂即於此正加行中,能常修作,能不捨軛,】你在正加行中修不淨觀,修四念處的時候,你能夠精進不間斷的這樣修,這就叫做「常恒」,也就叫做不捨軛,不捨掉這個善法。【又說:不放逸者,謂得信已,於樂出離障礙法中,防護其心恒常發起善法修習】這個不放逸怎麼講呢?【謂得信已】,得到信心以後,【於樂出離障礙法中,】這裏邊有自己的願力,「樂」就是你聖道的願望,你願意解脫一切的障礙法中,「防護其心」保護內心的清淨,不要叫它染污了,【恒常發起善法】的「修習」是這樣的意思,這就叫做「常恒隨轉」,【翻彼,當知此所說相】

  子二、成能治

   「如是六種所對治法,還有六法能為對治,」前邊是舉所治,下邊是成立能治,能對治的。「如是六種所對治」的「法」還有六法能為對治。「多有所作」你若能夠對治這六種過失,你會有佷多很多的功德建立出來,「與此相違」這六種能對治法是什麼呢?「與此相違」與所對治的相違,「應知其相」,就是能對治的相貌。這個地方略去了。

  癸三、光明想二  子一、指多種

   「又光明想,緣多光明以為境界,」這個廣這三種想,現在前兩種想,不淨想,於無常所修苦想,這兩種想已經說完了,現在說這第三種,說這光明想,分兩科,第一科,指多種。「又光明想,緣多光明以為境界」,就是在你修止觀,靜坐的時候,在奢摩他中去觀察很多的光明,觀察這青黃赤白,地水火風的「光明,以為境界」,這個已「如三摩呬多地中」己經說過了。

  子二、簡今義三 丑一、標

   「今此義中,意辯緣法光明以為境界,」現在第二科,簡今義,現在這個文的義是別有所指的,是緣法的光明以為所緣境界的「修光明想」這是第一科是標,第二科是解釋,分兩科,先解釋法光明的名字,釋名。

  丑二、釋二    寅一、釋名

   「謂如所聞已得究竟不忘念法,名法光明」這個法光明的含義就是你聽聞的佛法,「聞已」聽聞了,而能夠成就究竟不忘念法。那就是要思修,才能成就這不忘念。那就叫做「法光明」這個法,它有光明的作用。你把佛說的法語在心裏面憶念的時候,就能使令你增長智慧,它就能夠消除一切顛倒妄想,它有這個作用,所以叫做「法光明」。這還只是說你在「念」,只是把這個法在你心裏面分明的顯現出來,就有這種威力。「與彼俱行彼相應想,應知名光明想。」「與彼俱行」就是你的心與那個法在一起俱生俱滅。就是你的心由念的力量把這個法顯現出來,叫做「俱行」。「彼相應想」法裏邊有義,你能夠觀想,觀察思惟裏邊的義,那叫做「相應想」,這就不但是念,裏邊有智慧的觀察,這個時候,應知名法光明想。法光明與光明想意思有點不同。這叫做光明想。

  寅二、顯義

   「何以故?」第二科是顯義。前面是釋名,下邊是顯義。「真實能令心暗(闇)昧者,謂方便修止觀品時,於諸法中所有忘念。」真實能令你內心裏面暗昧的,本來修止觀的時候,心是明了性的,你不修止觀的時候心也是明了性的。修止觀的時候這個明了性用修止修觀才對,但那個時候闇昧了,就是什麼也不知道了,就是闇昧。「謂方便修止觀品」的「時」候,謂你依據佛的法語善巧方便修止修觀的時候,止是一品,觀是一品,「於諸法中所有忘念」就是止,應該怎麼止,觀應該怎麼觀,叫「諸法」。「所有」所「忘念」就是不知道了,不知道怎麼修止,把止的方法也失掉了,觀的方法也失掉了,心裏面什麼也不知道了,那就叫做「闇昧」。「與此相違」與這個闇昧相違反的,「當知即是光明」。這時候心裏面明了,修止的時候,能夠明靜而住,修觀的時候,能如法的觀諸法實相。那就是有光明

   看《披尋記》【謂如所聞,已得究竟不忘念法等者:多聞思修所集成念】,你能多聞佛法,而能夠專精思惟,還能夠修奢摩他,毘缽舍那,這樣子所成就的念力,這個念力很高了,集成的念。【名如所聞已得究竟不忘念法,由此念故,隨其所受所思所觸觀察諸法】由這樣的念,隨你所領受的佛的法語,或所思惟的法語,所觸,觀察諸法,以此念所現前的法門,去觀察諸法實相。「或復修習隨念佛等」或者修習念佛,念佛的名號,念佛的相好光明,念佛的如來,應供,正偏知,念佛的功德。或者念法,念僧等,都叫做法光明。【想與彼念,同生住滅,名彼俱行。】你的觀察與彼念心所,想和念都是心所法,一定有心王在裏邊,同生俱滅,同在一起剎那剎那的生滅,「名」叫做「彼俱行」。【同一所作,展轉相攝,名彼相應。】念心所和想心所,和心王共同的作一件事,「展轉相攝」,我作的事情,我的所緣境,也是你的所緣境,你的所緣境也是我的所緣境,「展轉相攝,名彼相應。即由是義,名光明想。」

  丑三、廣二  寅一、舉所治二    卯一、總顯兩種三 辰一、標

   「又第一義思所成慧及修所成慧俱光明想,有十一法為所對治。」這是第三科廣。這是丑三。前面丑一標。丑二釋,現在丑三是廣說。前面釋名顯意是略說,現在是廣說,分兩科,第一科舉所治,分兩科,第一科是總顯二種,分三科,第一科是標。

   「又第一義思所成慧及修所成慧」由這個第一義,思所成慧,由專精思惟所成就的智慧,「及」在禪定裏邊修觀所成就的智慧,「俱光明想」這都是光明想,當然修所成慧的光明想是高深了。這裏邊有十一法為所對治的,這是標。

  辰二、徵

  「云何十一?」這是徵,「謂思所成慧」這以下是解釋。

  辰三、釋

   「謂思所成慧俱光明想,有四法;修所成慧俱光明想,有七法;如是所治,合有十一。」合起來有十一法。這是標徵釋,這是總顯二種說完了,現在下邊是第二科,隨標別列,分兩科,第一科是思慧俱法,又分兩科,第一科是列出來。

  卯二、隨標別列二  辰一、思慧俱法二 巳一、列

   「思所成慧俱光明想,有四法者,一、不善觀察故,不善決定故。於所思惟有疑隨逐。」這是一個問題。這位修行人在思慧的時候,「不善觀察故,不善決定故。於所思惟有疑」惑「隨逐」有疑惑就不能決定,有疑惑也就不能觀察。

   看《披尋記》的文【不善觀察故等者:謂於三世諸行疑我為有為無】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這一切有為法,在這有為法的流動中疑惑,我究竟是有呢?是沒有?是有我呢?是無我?這樣子是名【不善觀察】。【於苦等諦生惑生疑】,對於苦集滅道這四諦生出疑惑,惑是不懂,疑是疑惑,不決定,有多少明白又不決定,是名不善決定。而這些事情就是兩個問題,一個是無明,一個是疑,這是一個所對治的。

   「二、住於夜分懶惰懈怠故,多習睡眠故,虛度時分。」這又是一個問題。「住」在夜分。白天不說,「住」在夜間的時候,「懶惰懈怠」像前面所解釋的懶惰懈怠故,「多習睡眠」就是老想要睡覺,就把光陰都空過了。這是一個問題。

   「三、住於晝分,習近邪惡食故;身不調柔,不能隨順諦觀諸法。」這是第三個,「住於晝分」,是白天,「習近邪惡食故」你常常歡喜吃這種邪惡的飲食,邪惡的飲食,就是你若歡喜靜坐,你要注意你的飲食,你就知道什麼是邪惡的飲食,吃了這種飲食,令你容易生欲心,容易動瞋心,容易昏沈睡眠,這一類都是邪惡的飲食,你不知道別這件事,這樣子,你的身體就不調柔,不能隨順你修止,也不能隨順你修觀,就是不調柔。「不能隨順諦觀諸法」你睡覺,打瞌睡也不能修止觀了,或者容易動瞋心,你一發脾氣,修止觀也受影響,這個貪、瞋、癡,各式各樣的這些煩惱一動,對於修止觀就有障礙,這個事情還有這種問題。

   「四、與在家出家共相雜住,於諸隨聞所究竟法,不能如理作意思惟。」這又是一個問題。就是和在家人在一起住,和出家人在一起住,「共相雜住」。共相雜住有什麼問題呢?「於隨所聞」的佛法,「所究竟」觀察思惟的佛法,「不能如理作意思惟」了。也都障礙了。人在一起容易說話,應該停下來吧,還要繼續講,就把光陰也空過了,還有種種的過失的。這前面是列出來這四種,這下邊第二科加以解釋。

  巳二、釋

  如是疑隨逐故,障礙能遣疑因緣故;此四種法,是思所成慧俱光明想之所對治;令思所成若智、若見,不得清淨。

  「如是疑隨逐故」第一條,疑惑心隨逐你,「障礙能遣疑因緣故」,你有疑惑的時候,他還使令你不善觀察,不善決定,另外還有一件事,就是障礙你能排遣疑惑的因緣,你有疑在的時候,排遣疑惑的因緣也被障礙住。本來這樣做可以排遣這個疑惑,但也被障礙了。「此四種法,是思所成慧俱光明想之所對治;」前面列出這四種是思所成慧的光明想,能對治這四種過失。

  「令思所成若智、若見,不得清淨。」「令思所成」所對治的這些事情,這些障礙,這些不清淨的過失,使令你這個思所成的若智、若見,不得清淨。智也不清淨,見也不清淨。

   《披尋記》【令思所成若智若見等者,此中智見有多差別,攝事分中廣辯其相,隨應當知。】在(陵本八十六卷九頁)那上面有說。那上面說得很清楚。若是過去世的事情,未來世的事情,這是不現見的事情,你若能通達這叫做智。於現在世的事情能通達那叫做見,於現在的事情能通達叫做見,過去的事情,未來的事情是不現見的,你能通達那叫做智。還有幾種解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