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法云寺佛学院妙境长老用两年多时间详细讲解了《瑜伽師地論》,今后我们将陆续发布根据录音整理的文稿。


卷二十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瑜伽師地論讲解

 ◎妙境长老

 卷二十 修所成地

Tape234 Tape235 Tape236 Tape237 Tape238 Tape239
Tape240 Tape241 Tape242 Tape243 Tape244 Tape245

  癸二、三摩地地圓滿(分二科)子一、辨圓滿相(分二科)丑一、列十相(分十科)寅一、起勝求願

   「復次如是已得三摩地者,於此少小殊勝定中,不生喜足。於勝三摩地圓滿,更起求願。」這一切世間的清淨分三科,第一科得三摩地已經講完了;現在是第二科,三摩地圓滿。這一科分兩科,第一科是辨圓滿的相貌,第二科在下邊。現在這一科分兩科,第一科、列十相,分十科,第一科、起勝求願。

   「復次如是」得三摩地啊!是修行的第一關,這是最困難了。又第二件是…什麼呢?

   「已得三摩地者,於此少小殊勝定中」這個人能放得下,能夠不懈怠,他已經成就了未到地定了。得到未到地定以後,又怎麼樣呢?

   「於此少小殊勝定中」對於所得的、很少的、很小的,但也是很殊勝的定,就是未到地定。這少小是貶斥未到地定,這個殊勝還是讚歎,因為很不容易得到。

   「不生喜足」這位修行人哪,原來是散亂的境界,現在成就了未到地定也是很殊勝的。可是他心裏邊不滿足,並不是到此就停下來,還有更殊勝的境界。所以對這少小定,不生歡喜心、不滿足。

   「於勝三摩地圓滿,更起求願」對於色界的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那個三摩地的定是最殊勝的,是未到地定所不能及的,那才是圓滿的定。

   「更起求願」又發起了希求的願力,非要有願不可,不然的話這件事不能做。像出家也要先有願,而後才能出家;修行這件事也要先有願,沒有願他不會做的。所以願是一個領導者!

  寅二、見勝功德

   「又即於彼見勝功德。」這第一個是起勝求願,現在第二個見勝功德。為什麼要希望成就色界的禪定呢?這是有原因的!是這位修行人,他對於彼-色界定、色界四禪,見勝功德。感覺到他們有殊勝、有更強大的功德,不是未到地定所能及。

   它有什麼殊勝的功德呢?因為那個時候那個定力非常的強大,因定力而得到的喜樂,遍滿你的身體,全身都充滿了喜樂,沒有空氣,很多很多的殊勝的功德,也可以得到神通。那麼這種事情,都是殊勝的境界。因為有這樣的功德,所以建立這樣的願,建立這樣希求的願望。

  寅三、住勤精進

   「又由求願見勝功德,為求彼故;勇猛精進、策勵而住。」這前邊最初是建立的願,建立願是因為見勝功德,現在第三個是住勤精進,就採取行動了。「又由」又由於這個修行人有求願,有希求的願,又能見勝功德的關係,所以他為求彼故,為了求得彼色界禪定的緣故,他就勇猛精進的開始修行了。「策勵而住」但是懈怠是與生俱來的,不能說沒有懈怠。但是他能鞭策自己,努力的、勉勵去做,做這件事;他安住在精進中而不懈怠。這是第三個,第四、名非得勝。

  寅四、名非得勝

  又彼於色,相應愛味俱行煩惱,非能一切皆永斷故;名非得勝。

   「又彼於色,相應愛味俱行煩惱,非能一切皆永斷故」本來是我們沒得、沒有修禪定、沒有得定的人,心裏面散亂的人,那麼這是很平常的境界。現在忽然間得到未到地定,也是很了不起的事情!為什麼還要求色界定呢?這裏邊事實上是有事情的!因為什麼事情呢?

   「又彼於色,相應愛味」又彼那一位得未到地定的那個人,他若不入定的時候,他心…他在眼、耳、鼻、舌、身這前五根,對外開放的時候,他的眼看見種種的色相,如果有滿意的,他還有愛著心、他還有愛欲心,就是還有欲心,還會動的。

   「俱行煩惱」就是愛煩惱和他的心同時活動。沒有心這愛…心是王、愛是心所,和心王、心所同時活動叫俱行。因為他心裏面有這樣的煩惱,他自己反省自己:唉,不對!我是修行人啊!為什麼歡喜這個美色呢?這是不對的!

   「非能一切皆永斷故」他這個…雖然是得到未到地定了,但是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他還不能一切時、一切處,都能斷除去欲心,這個欲心還是有、還有欲心,「名非得勝」。

   「名非得勝」這就叫做非得勝,就是…他沒有得到殊勝的禪定。未到地定雖然也很好,但是還不殊勝,裏面還有問題,還是有欲心。欲界定是有欲心、未到地定裏面也有欲心,所以這個事情不圓滿,心裏面有所愧疚。

   這個《披尋記》說得更詳細一點。他沒有得到根本靜慮,所以沒能究竟遠離欲界的欲、也沒能遠離一切的惡不善法。這個貪欲、瞋恚這五蓋,就是不善法、惡不善法。這五蓋沒能完全除掉,但是是輕微了,不像欲界定的人那麼重。得未到地定的人,這個蓋是輕了,雖然輕還是有,他心裏還是有貪欲瞋恚這件事;所以非得勝,不是得殊勝禪定。

  寅五、名他所勝

  「又非於彼諸善法中皆勤修故;名他所勝。」這是第五個,叫做他所勝。「又非於彼諸善法」得到了未到地定的人,他對於那麼多的善法中…「皆勤修故」不是完全都修習好了,他這個時候心裏邊還有煩惱,這個名他所勝。他是誰?就是煩惱。這個煩惱勝過自己的心,就是他所勝。這句話裏邊很多事情,我們看《披尋記》的文就知道了。

   《披尋記》【又非於彼諸善法中等者:聲聞地說一切煩惱對治作意已得生起,是名加行究竟果作意。從此無間,由是因緣證入根本初靜慮定。】這是七作意,得到未到地定之後,若想要得到色界初禪,你要修七種作意。這七種作意,第一個是了相作意、第二勝解作意、第三是遠離作意、第四個是攝樂作意、第五個是觀察作意、第六個加行究竟作意、第七個加行究竟果作意。這七種作意我簡單說,其實是我們以前講過,但是再講一遍也好。

  第一個、是了相作意:

   了就是明了,明了欲界是特別的苦惱、是特別苦惱的事情。欲界就是欲界的眾生,不管是天、是人、是鬼、是畜牲都是有欲的。這個欲怎麼不好呢?這個欲有很多的過患,還有很多的苦惱;有很多的過患、有很多苦惱、有很多的疫癘,疫癘就是病痛,瘟疫病的疫,很多的病痛。還有很多的災害,這裏邊很多事情。對欲界的苦惱他能認識到了、對於欲的苦惱能認識,認識欲的苦惱。也能認識色界是沒有這麼多的苦惱,是特別安樂自在的、是寂靜的,沒有這麼多的浮動;這叫了相作意。因為你明白這個欲的苦惱,和沒有欲的安樂,於是乎他就發心要離欲,希望能得禪定,這叫了相作意。

  第二個、勝解作意:

   這個勝解呢,這個解是勝,勝就是有力量,叫作勝。解呢?就是認識,就是有力量的、有強大力量的認識。這話是什麼意思呢?是不是我聽人說,或者是我自己從書本上看見,說這個欲不好,種種、種種不好;也多少的同意,但是沒有力量!還是去追求欲。追求世間上的欲,感覺到好,這就表示對於欲的苦惱的認識沒有力量。現在這個勝解就是有強大的力量,知道欲是苦惱,那麼得了色界初禪是安樂的。那麼他就常常的修止觀,這樣子觀察欲是苦惱,超出了欲以後是安樂自在的,這樣修止觀。

   了相作意是聞慧和思慧之間的事情,勝解作意那是修止觀了,就是得到了超過聞慧、思慧以上的境界,就是勝解作意。就是常常思惟修不淨觀了,明白一點說就是修不淨觀。因為理智上你雖然認識到欲是苦惱,但是久遠以來的習氣,這個貪欲心還是有。這怎麼辦呢?就是常做如是觀,這個欲心漸漸、漸漸就停下來了。所以你光是說不行,你需要常這樣用功修行,這叫做勝解作意。

  第三個、是遠離作意:

   因為你常做如是觀、你常修不淨觀,結果就遠離了欲,這欲的煩惱就停下來了。這個地方分三種:一個上品欲的煩惱、一個是中品、下品。這個遠離作意這個時候,就是你常修不淨觀的時候,就是滅掉了上品的欲煩惱,這遠離作意。這時還要繼續修不淨觀的,了相作意、勝解作意、遠離作意。

  第四個、是攝樂作意:

   你能夠常常的修不淨觀,斷滅了上品的欲煩惱的時候,這時候心裏面感覺快樂,你身體感覺快樂。因為感覺到快樂,所以你就歡喜斷煩惱、歡喜修行;愛樂於斷、歡喜斷、歡喜修止觀、歡喜修禪定,就是努力的修行了。那麼這叫做攝樂作意。

   攝樂作意這時候,就是斷除去中品的欲煩惱,中品的欲煩惱斷掉了。這個時候他就是有什麼境界呢?就是日常生活中,若行、若住、若往、若來,或者是在寺廟裏邊、或者是到聚落去,看見男人看見女人的時候,心裏面煩惱不動了,不是就好像自然地就是心裏就不動了。不動了這個時候就自己觀察:我的欲完全沒有了嗎?自己問自己,那麼他就考驗自己,他就思惟這些美妙的境界,能令人動欲心的境界,他這樣思惟。思惟來、思惟去…喔!心還是動、心還是有欲心,才知道我的欲還沒有完全斷掉,因為還有下品的欲煩惱沒斷。所以他這個時候,就叫觀察作意。由於他觀察作意,就不會有增上慢了,雖然日常生活中心裏面沒有欲心,我、我是阿羅漢了嗎?這個時候一觀察、一考驗,喔!還有欲心,就不會有增上慢的過失;這是觀察作意。

   觀察的結果是我還有欲心,於是我努力的修不淨觀,努力的修不淨觀的時候,這個時候就把下品的欲煩惱斷掉了,這個時候就叫加行究竟作意。就把欲界的煩惱是完全的息滅了,這個時候就是不動了。

   這個時候因為把上品煩惱、中品煩惱、下品煩惱,都息滅了,就叫做一切煩惱對治作意已得生起,是名加行究竟果作意。這時候就得初禪了,得初禪了的時候,叫加行究竟果作意。

   【從此無間,由是因緣證入根本初靜慮定】這個時候就是超過了未到地定,達到了、成就了色界初禪,這是在三十三卷七頁說這件事。

   【由是當知加行究竟作意若未轉時】從這個次第,我們就可以明白你這位修行人,你這加行究竟作意若沒有現前的時候,這個轉是現前,沒有現前的時候…【名於善法非皆勤修】這個《瑜伽師地論》的文,又非於彼諸善法中皆勤修,就是這樣意思!這叫做非皆勤修。

   【猶未能捨所有下品煩惱】你這加行究竟作意沒有現前的時候,你對於欲的煩惱,猶未能夠棄捨所有的下品煩惱,還有小小的欲煩惱,你還沒能棄捨;是故名他所勝。你心有的時候還為煩惱所勝,煩惱的力量大過你的心、大過你的正念,你的正念勝不過欲的煩惱,這就叫他所勝。這是第五、名他所勝。但是這個名他所勝,已經還是超過未到地定的,他是超過那個境界的。

  寅六、無沉沒等

  又於廣大淨天生處,無有沈沒。又彼無能陵懱於己,下劣信解增上力故。

   「又於廣大淨天生處,無有沈沒」這是第六、無沉沒等,又於廣大淨天生處,無有沉沒。那麼你這個時候加行究竟果作意,都現前了,你得到了色界初禪。色界初禪就是廣大淨天生處,有廣大功德的。淨天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梵天,這個梵是印度話,翻中國話就是淨。有廣大禪定的淨天,就是梵天;他們所生之處,就是得到色界定的人,他若死掉了呢,他就往生到初禪去。你在人間得到二禪,你死掉了以後,你就生到二禪天去,就是這樣意思。

   「廣大淨天所生之處」,那是不得了的境界,不是欲界所能及的。那種功德非常殊勝,壽命也特別長、禪定也特別高深,那個喜樂是欲界的眾生所不知道、所不可思議的。

   「無有沉沒」這個眾生,雖然廣大淨天所生之處,特別地莊嚴、特別地美好。但是這個修行人,他對於這種境界不執著、沉沒,不會迷惑他;不會被他所沉沒,沉沒在那裏邊出不來了,就是被迷惑住了!這位修行人他不…你雖然很好、很美好,但是我不迷惑,我還是不迷惑的。這是因為佛教徒知道色界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乃至無色界的非非想定,都還是凡夫的生死境界。所以對這件事他有他的看法,他的見地有更高勝的、高深的見地,所以他不迷惑。若不是佛教徒,那就不行了。

   「又彼無能陵懱於己」這個彼就是色界四禪,「無能」沒有能力陵懱於己,這個陵懱是什麼呢?就是威脅,你你不能威脅這個修行人,對他沒有威脅力、沒有威脅、不能威脅他。若是不是佛教徒,那若遇見那種境界,你只有向他投降了!它叫你怎麼樣,你就怎麼樣了。那麼這位佛教徒,無能陵懱於色界的禪定怎麼好,對他還是不能威脅的,什麼理由呢?「下劣信解增上力故」因為這位佛教徒對於色界的禪定,認為是下劣的,這色界禪定是下劣,不是特別殊勝的;不是那麼…雖然是強過了未到地定,但是它還是下劣的,因為還是生死境界。

   那麼這位佛教徒,對於色界的禪定、無色界的禪定,有這樣的信解、有這樣的認識,而這個認識是非常有力量的認識,增上力、強大的力量。有這樣的智慧,所以不被他威脅、不被它迷惑,這樣意思!

   這個《披尋記》是這樣意思,【又彼無能陵懱於己等者:彼謂色界廣大淨天,由墮有求受用喜樂】外道,若是有的外道成就了四界色禪,他就認為得涅槃了,但是佛教來說:那還是有生死的境界,還不是最高尚的,受用那個喜樂,是名下劣的信解。

   【己則不爾,一切皆為求無漏界】這個己就是佛教徒,他不受它的陵懱,他因為什麼呢?他這位佛教徒,一切皆為求無漏界,求出離三界的聖道,沒有煩惱漏的那種世界。因為色界天、無色界天還有煩惱、還有漏。【故彼無能陵懱於己】所以彼色界禪不能夠威脅他,這是第六科、無沉沒等。

  寅七、隨法轉相

   「又彼如是心無沈沒,於定所緣境界法中,即先所得止舉捨相,無間殷重方便修故;隨順而轉。」這是第七、隨法相轉。

   「又彼如是」還有一層意思,彼那個修行人,他有這樣的思想;他這個心無沉沒,不受色界禪定的迷惑。「於定所緣境界法中」就是色界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定中,所緣境界法中,得到了、得欲界定,你或者是以「息」作所緣境,觀出入息;或者是其他的所緣境。這樣繼續的這樣子長時期的這樣做,你可能就得欲界定了、繼續這樣子修行,你可能得到未到地定了。等到想要得初禪的時候,以什麼作所緣境?你決定要修不淨觀,就是以不淨觀為他所緣境,要修不淨觀。

   這個未到地定成功的人,若想得初禪你就得修不淨觀,或者五種不淨、或者是像《瑜伽師地論》說的、像本論說的、或者是《大智度論》說的,就是以它為所緣境。以這個所緣境,當然也有止、也有觀,這樣修,得了初禪,破除了欲以後,就得初禪。

   得初禪的時候,若想要得二禪,這時候以什麼為所緣境?就以初禪裏邊那個覺觀、或者是尋伺為所緣境。就觀察欲、初禪的尋伺是不對的,觀察它擾亂修行人的心,使令心不寂靜,以它為所緣境;觀察它的過失。就是觀,但是也要修止,就是不修觀了,就心裏面寂靜、寂然不動:然後還是觀察尋伺的過失。這樣止而後觀、觀而後止,一下子就把尋伺破掉了,就得了二禪了。

   得到二禪以後,你若想要得三禪,以什麼為所緣境呢?以這個初禪的喜為所緣境、以二禪的喜作所緣境;又得到二禪的時候,這個喜非常殊勝,那是強過初禪的,那麼觀察這喜的過失,也是有止有觀,成功了就得了三禪-離喜妙樂地。

   得到了三禪以後,若要得四禪,要以什麼為所緣境呢?就以三禪的樂為所緣境、觀察這個樂是有過失。也是有止有觀,觀而後止、止而後觀,破除去以後,那麼就是得四禪了。這樣說呢,就是於定所緣境界法中,就是有這麼多境界法中…

   「即先所得止舉捨相,無間殷重方便修故;隨順而轉。」那麼這個時候就是總說,譬如說你得到未到地定的時候,你也是有止、有舉、有捨,現在你修初禪的時候,還是有止、有舉、有捨;止舉捨。修二禪的時候,也有止舉捨、修三禪也有止舉捨、修四禪也有止舉捨。這個止就是心裏面停下來,其實這裏面也有觀。

   觀和舉有一點不同,觀就是觀察他的過失,舉就是特別的要精進、不懈怠。就是你修行久了,可能就停留在那裏不動,那麼你停了不動,那就不能得、你就不能進步。這個舉就是要精進、不懈怠的意思。

   這個捨是什麼相貌呢?就是你對於止和觀,都修得很成功,都很成功了,心裏面平等、正直、無功用住,這個時候就叫作捨。就是不管修止也好、修觀也好,都是很恰到好處的時候,心裏面不再去精進、不再加強努力;就是任運的、聽其自然的這樣向前進。那就叫做捨!這捨的境界是很高的。

   「即先所得止舉捨相,無間殷重方便修故」無間就是不間斷,長時期的努力。這個殷重怎麼講?就是懇切的意思,很懇切。不是…他也是努力,但是心裏面不是那麼誠懇,就是…那就不是殷重。裏面也有專一的意思!這樣子無間是精進,殷重是懇切,這樣子去修止舉捨。

   「隨順而轉」雖然是對於色界的四禪無沉沒,它不能陵懱,你對它並不是那麼尊重,但是為了成就這個定,也隨順而轉、也隨順止舉捨的這個相-這個法相也是這樣的修。這樣修成就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是這樣意思,叫做隨法相轉。這樣意思!

  寅八、請問正法

   「又彼如是隨法相轉,數入、數出,為欲證得速疾通慧,依定圓滿,樂聞正法故;於時時中,殷勤請問。」這是第八段請問正法。「又彼如是」又彼那個修行人這樣子隨法相轉,就是隨止舉捨相這樣的修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這樣成功了。初禪也成功了,二禪、三禪…都成功了;成功了…

   「數入、數出」他還不是能夠停下來的,你要時時地練習,數數地入初禪、入二禪、入三禪、四禪,然後又從禪裏面出來。你初開始你像得未到地定也是一樣,初開始一下子是成功了,但是還不是那麼自在。你想要入未到地定還不是那麼容易,你想從未到地定裏面出來,還不是那麼如意的;不是隨你心要出來就能出來,有時出不來。有這個事情!你成功是成功了,還是不是那麼樣地如意、不是那麼樣地隨順。所以他常練習、數入、數出,數出、數入。為什麼要這樣子呢?

   「為欲證得速疾通慧」就是希望能夠成就速疾的通慧,就是很迅速的發出神通的智慧。這個《披尋記》說這是得到了漏盡通,當然《披尋記》的作者對於《瑜伽師地論》是非常熟的,他這麼解釋。當然這個時候也包括了前五通,這個神通的智慧是非常的迅速,你不能說我想要發出來這個天眼通、或者神足通、宿命通,立刻就要這件事就要出現。當然你若說是…入定有的時候不能、老半天不能入定,這神通也發不出來。你若從定裏邊出來,出不來也是不行;所以要速疾。所以你這入定得…雖然成就了,你還要常常的數入、數出訓練自己。

   「依定圓滿,樂聞正法故;於時時中,殷勤請問。」這個《披尋記》完全是按照佛法來講,我們看《披尋記》的文【又彼如是隨法相轉等者:隨定所緣境界諸法修止舉捨應時加行】這個時候應該修止,你就加行;加行就是努力的修行,叫做加行。努力的修行止!這個時候應該修觀、這時候應該修舉,你都是應時加行,是名隨法相轉。就是這樣意思!

   【隨其所欲入出自在】我認為這個地方,我這是說《披尋記》作者,他這地方解釋有一點錯誤,阿彌陀佛!我說他錯誤?這是我是大膽,說他錯誤。你看後文就知道,這個地方就是為了速疾通慧要訓練自己,所以數入、數出,應該這麼解釋。隨其所欲入出自在,到後邊才應該這樣子,是名數入、數出。

   「無有滯礙漏盡智通,是名速疾通慧。」他這是沒有滯礙的漏盡智通,這是聖道、這是出世間的境界了。不過是說他希望得到漏盡通那也可以!「為證此故,依定圓滿及聞正法,殷勤請問」這句話就是有點分寸了,為了成就漏盡智通-速疾通慧,所以依定圓滿。以圓滿的定為依止,及聞正法,就是聞苦、集、滅、道,就是正法,也就是四念處,殷勤的請問。你自己很難的無師自悟!

   「由得正定,方能如實知見,乃至證無所作究竟涅槃故。」你得到正定以後,就是得到了色界四禪,然後你又能夠聽聞正法,這叫正定。這個時候才能如實知見諸法實相,乃至證無所作究竟涅槃,才能得到涅槃,那就是無漏的漏盡通了。這個文《披尋記》作者這麼解釋。

  寅九、愛樂遠離

  又依如是三摩地圓滿故;於正方便根本定攝內心奢摩他,證得遠離愛樂。

  這是第九科,叫愛樂遠離。

   「又依如是三摩地圓滿故」就是你成就了色界四禪,這就叫三摩地圓滿,得到這樣圓滿的三摩地之後…「於正方便根本定攝內心奢摩他」這個正方便是屬於根本定,色界四禪就是根本定;這個正方便屬於根本定的正方便,那麼是什麼呢?就是內心奢摩他。是心裏面寂靜、寂然不動,初禪的奢摩他,也是奢摩他;二禪、三禪、四禪都是奢摩他-內心的奢摩他。你內心奢摩他證得了、成就了,遠離愛樂。

   這個遠離就是初禪遠離了欲界的欲、二禪遠離了初禪的覺觀、三禪遠離了二禪的喜、四禪遠離三禪的樂,這個寂靜的境界,那就是這個奢摩他和奢摩他可不同了。對這個有愛樂,你成就了這樣的愛樂的境界。這個其實就是止、這個就是止,成就了四禪的止,你成就了這樣的愛樂,也就是愛樂這個遠離的止。遠離就是止,你愛樂這個止。

  寅十、愛樂觀察

  又證得法毘缽舍那。如實觀察,熾然明淨所有愛樂。

  這個就是觀-毘缽舍那就是觀,前面就是止。

   「又證得法毘缽舍那」這個成就是根本禪定的這個人,他也成就了法毘缽舍那,這法毘缽舍那,這個《披尋記》就是按苦、集、滅、道來說,按四聖諦來說毘缽舍那。這樣說…他要這麼說就是他有根據、有道理。「如實觀察」這個法的毘缽舍那就是觀,這個觀就是如實觀察,如其真實的形相去觀察它,觀察它不是真實的-就是空無所有的了。

   「熾然明淨」熾然就是顯著的意思,很顯著的意思;像黑暗中有猛火在那裏燃燒,看這個火顯現出來很明顯。這樣子去觀察,就是你觀察的很有力量的時候,你心裏面就明淨、心裏面明而清淨,光明清淨;那麼也就是滅除煩惱的意思。

   初禪的時候,沒有欲的煩惱就是明淨,二禪沒有覺觀的煩惱、三禪沒有喜的煩惱、四禪沒有樂的煩惱,那麼就都是明淨,所有愛樂。這樣的毘缽舍那越來越輾轉殊勝,那麼就是所有愛樂。這樣說這個毘缽舍那,如果是按照世間、一切世間清淨,就是將才我說的:觀察欲的過失、觀察覺觀的過失、觀察喜的過失、觀察樂的過失,這就叫做如實觀察熾然明淨。你成功了,那麼你得到愛樂,就是法毘缽舍那。但是現在這個《披尋記》的作者,是觀察四聖諦,那就是佛法了,出世間的清淨的境界,但是他要這麼解釋。這是第十個愛樂觀察,就是止也成就了、觀也成就了。

  丑二、結圓滿

  當知齊此已能證入根本靜慮,如是名為三摩地圓滿。

   「當知齊此已能證入根本靜慮」這是第二科結圓滿。第一科是列十相,三摩地圓滿這一科分兩科:第一科是辨圓滿相,這一科分兩科,第一科列十相,第二科結圓滿。「當知齊此已能證入根本靜慮」我們應該知道到此為止,這位修行人,他已經能證悟到色界四禪根本靜慮了,他完全這件事畢業了,這件事他做好了。

   「如是名為三摩地圓滿」這就叫做三摩地圓滿。得三摩地指未到地定說,三摩地圓滿就是色界四禪完全成功了、成就了。

  子二、明普攝義

   「又此三摩地圓滿廣聖教義,當知唯有如是十相。除此更無若過、若增。」這是第二科明普攝義,前邊是辨圓滿相,辨這三摩地圓滿相,這說完了、第一科說完了。現在第二科明普攝義,又此三摩地的圓滿,在廣大的聖教義裏邊所說的:當知唯有如是十相。就是這麼多!廣大的聖教,佛法裏面對於這三摩地圓滿就是這十個相貌。

   「除此更無若過、若增」除掉了這十相之外,再沒有若過、若增這件事,再加上幾條,沒這件事;超過這個十相,沒這件事!就是普攝義。這十相普攝了一切佛法中所說的三摩地圓滿的相貌,是這個意思。

  癸三、三摩地自在分二子一辨得自在分二丑一釋分四寅一、善觀察分二

  卯一、略標分二辰一、舉諸瑕穢

   「復次,雖已證得根本三摩地故,名三摩地圓滿,其心猶為三摩地生愛味、慢、見、疑、無明等,諸隨煩惱之所染污,未名圓滿清淨鮮白。」第二科三摩地圓滿說完了。現在第三科三摩地自地,解釋什麼叫三摩地自在。分二科,第一科辨得自在的相貌,分兩科,第一科解釋,分四科,第一科善觀察,又分兩科,第一科略標,又分兩科,第一科舉諸瑕穢。

   「復次,雖已證得」,前邊得三摩地,三摩地圓滿,意猶未足,那還沒有,你還不能夠所作己辦。復次,雖然已經證得了根本地,色界四禪的三摩地,名字叫作三摩地圓滿了,但是它這裡面還有一些缺點,還有污點。「其心猶為三摩地」,那個成就三摩地圓滿的人,他的內心裡邊還有問題,什麼問題呢?「猶為三摩地生愛味」,就在三摩地裡面,他會生愛著心,愛著這個三摩地,他有這樣的分別心。這「味」,感覺這個味道好,就是生愛著心。這「慢」,生高慢心,我了不起,我能得到色界四禪,你們不如我,瞧不起別人,是「慢」。「見」就是有「我」,「我所」見,有我見。我們看那個「不如理作意」,那兒有種種的邪知邪見,他們還不知道,不祇是有我見,還有疑,還有不明白、疑惑究竟是常?是無常?有邊?無邊?他也不決定。

   所以,那個人有禪定,有神通,有天眼通,說他就都知道,不是;他有很多問題,他還有愛味,有慢,有見,有疑,還有無明,很多事情都不懂,不知道。這是佛菩薩才會說出這句話,我們實在是不知道。說這人若有了神通的時候,他就什麼都知道嗎?我們不知道。那現在佛彌勒菩薩說了。得到了色界四禪的人,他還有這個問題,他心裡面有愛煩惱,還有高慢心,還有種種邪知邪見,還有疑惑不決定的事情-無明,還有很多不懂的事情。「諸隨煩惱之所染」,還有很多的諂曲的心,也有不真實的事情。他那個心,禪定的清淨心,還被這些煩惱所染污。「未名圓滿清淨鮮白」,還不能說是圓滿了,還不能說清淨,還不能說鮮白的。

   看這個《披尋記》【其心猶為三摩地生愛味等者:三摩呬多地說】這我們已經學過的,【愛上靜慮】愛上靜慮怎麼講?就是愛煩惱現前的靜慮。他得到靜慮,愛煩惱還現前,當然不是欲界的愛煩惱,是對禪定有愛著的心。【見上靜慮】,他有種種見還現前的,這樣的靜慮。【慢上靜慮,疑上靜慮,是名三摩地生愛慢見疑之所染污】,但是這個地方加個無明,前面沒說無明,【如彼別釋應知】前面那個三摩呬多地有解釋(陵本十二卷二頁)

   【又於彼定諸煩惱斷,猶未證得】你得到三摩地了,色界四禪了,但是那個禪定,你得了禪定的人,有那麼多的煩惱還沒斷。煩惱斷掉是清淨無漏的境界,還沒成就。這個「斷」有兩種,一個「伏斷」,一個「種子斷」;就是煩惱不現也叫做斷,一個把種子斷就叫「斷」。【猶未證得,故為無明等諸隨煩惱之所染污。爾時其心於入住出未能隨意自在】這個人得到三摩地圓滿了,但是他對於「入住出」入定、住定、出定,還沒能隨意自在,他不能要入就入,要出就出,不行,「未名圓滿」,所以不能叫做圓滿,「未名圓滿」。

   【未得自性解脫,未名清淨】什麼叫「自性解脫」?就是他的心,他內心裡面還沒能解脫煩惱,所以不能算是清淨。「未得相續解脫」偶然地得禪定的人,他的愛慢見疑不現前,也有不現前的時候,偶然地說也有不現前。現在說「未得相續解脫」長時期解脫煩惱,所以他沒能長時期地解脫煩惱,所以「不名鮮白」;「未名圓滿清淨鮮白」,得到這個禪定了,三摩地圓滿的人,他心裡面還是這麼一個境界。

  辰二、思所應作

  為令如是諸隨煩惱不現行故,為練心故,為調心故,彼作是思:我應當證,心自在性、定自在性。於四處所,以二十二相應善觀察。

   「為令如是諸隨煩惱不現行故,為練心故,為調心故,彼作是思:我應當證,心自在性、定自在性。」這是第二科。前面是舉諸瑕穢,舉出來三摩地圓滿的人,心裡面還有污穢。現在這第二科思所應作。這個修行人是有智慧的人,得了三摩地圓滿還有問題,我現在還應該繼續努力修行,這樣意思。

   「為令如是諸隨煩惱不現行故」,這個修行人他想使令我心裡面這個愛煩惱慢見疑無明的煩惱,「諸隨煩惱不現行故」叫它不要活動,不要表現出來活動,所以要採取修行,要努力再修行,再修行呢?這是「為練心故,為調心故」,這個「練」就是常常的訓練,就是心裡面雖然這個時候,這個時候就要修止觀來練心,來對治它。「為調心故」這「調」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煩惱出現了的時候,馬上要覺悟,用止觀來調。那個「練心」就是煩惱沒現前,也就是修止觀來陶練它。「調心」呢?煩惱現前。煩惱現前他能知道,能覺悟我現在心裡面有愛著心了,有高慢心了,馬上要調。

   「彼作是思」那個修行人他心裡面這樣思惟「我應當證心自在性,定自在性」,我現在雖然是得到色界四禪了,但是心還不自在、定還不自在,我應該證得心自在性、定自在性。就是斷了這麼多的煩惱,斷了煩惱心自在,斷了煩惱定就自在。是名「於四處所,以二十二相應善觀察。」那麼我要修行,怎麼樣修行呢?就是在四種境界裡面,用二十二種相貌善巧地觀察,就是修學止觀這樣意思。

  卯二、廣辨分二辰一、總標四處

  謂自誓受下劣形相威儀眾具;又自誓受禁制尸羅;又自誓受精勤無間修習善法。若有為斷一切苦惱,受此三處;應正觀察眾苦隨逐。

   「謂自誓受下劣形相威儀眾具」這下面是廣辨。前面是略標,略標裡分二科,第一科舉諸瑕穢,第二科思所應作,這是略標。下面是廣辨。廣辨分二科,第一科是總標四處。「於四處所」這個「四處所」是什麼呢?「自誓受下劣形相威儀眾具」這是一個,我決定領受「下劣的形相,下劣的威儀,下劣的眾具」修行。為了得到那個殊勝的境界,就把自己的生活,把自己的情況,降到最低的形相,不怕人家瞧不起,這樣意思。

   「又自誓受禁制尸羅」,這是第二個,第二個處所。「誓受」,誓是決定的意思,我決定要秉受禁制尸羅,就是受戒,受的戒法,我這件事決定不做叫「禁制」。「又自誓受精勤無間修習善法」,自己決定要秉受精勤無間地修習善法,也就是二十二相應善觀察這裡面的事情,這麼多的善法。

   「若有為斷一切苦惱受此三處,應正觀察眾苦隨逐」,這是第四。「若有為斷一切苦惱」,你想要除斷一切的苦惱,你要領受這三個三種境界,前面三種境界。「應正觀察眾苦隨逐」還有很多的苦惱隨逐你,這個合起來一共是四個,這是標,總標四處。下邊第二科是別釋諸相,解釋那二十二相,分四處來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