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法云寺佛学院妙境长老用两年多时间详细讲解了《瑜伽師地論》,今后我们将陆续发布根据录音整理的文稿。


卷二十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瑜伽師地論讲解

 ◎妙境长老

 卷二十 修所成地

Tape234 Tape235 Tape236 Tape237 Tape238 Tape239
Tape240 Tape241 Tape242 Tape243 Tape244 Tape245

午二、善安住分二未一、略標

  復有五因,二十種相之所攝受,令於愛盡寂滅涅槃,速疾多住,心無退轉,亦無憂慮。謂我我今者,為何所在

   「復有五因,二十種相之所攝受,令於愛盡寂滅涅槃,速疾多住,心無退轉,亦無憂慮。謂我我今者,為何所在」入聖諦現觀,這一科裡分兩科。第一科是徵,第二科是解釋。又分兩科,第一科是辨入現觀。又分兩科,第一科是辨。辨裡面分二科,第一科明漸次,第二科明趣入。這個漸次這一科講完了。這個明趣入這一科分兩科,第一科善修治,這一科也講完了,現在是第二科善安住。這善安住這一科分三科,第一科是略標。

   「復有五因」前面善修治。你這位發出離心的修行人,經過善修治的用功以後,還有善安住的課程,這善安住的課程裡面說什麼呢?「復有五因」這裡邊有五種因,就是五種課程,這五種課程有二十種相的攝受;就是熏習;也就是觀察,它有什麼作用呢?「令於愛盡寂滅涅槃速疾多住」能使令你對於一切法的愛能滅盡了,不愛一切法了,就是你有無常無我的智慧,觀一切法苦,無常、無我,就沒有愛了,就是不受一切法了。受緣愛,你不受了的時候也就沒有愛了。這因為不受一切法的時候,一切法都是寂滅相,這涅槃的境界就出現了。

   「速疾多住」你能夠學習這五因二十種相,能畢業的話,你就會很迅速地安住在涅槃裡面。但是「多住」這個意思是說什麼呢?就是你有出觀、有入觀;你入定修作如是觀「愛盡寂滅涅槃」,你出觀了呢?就不是了,所以這個「住」不是永久的「常住」;是「多住」就是很多的時間能安住涅槃。這個初開始出現這種境界就是「諦現觀」,這個諦現觀成就了。就是大乘就是得無生法忍了,小乘就是得初果了。證入到這樣的果位的時候「心無退轉」從這麼以後,你這個清淨的心永久也不會再失掉了。「亦無憂慮」這種人他也不會再有所憂慮,有所憂愁,什麼憂愁呢?

   「謂我我今者,為何所在」他入於這個諦現觀之後;「我」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離一切相無分別境界,他不會再有所顧慮;說是這我在凡夫的時候這個「我」;得聖道時候這個「我」,現在這個「我」在什麼地方去了;不會有這種想法的,不會有這種顧慮,他那個心情,離一切分別相,是大自在的境界。

   這是你要把這五因二十種相能這樣攝受,能這樣學習成就,就會有這種境界出現了。這是略標,這是大要地標出來,提出來。下面第二科廣釋。分兩科,第一科先說這個五因是什麼。分三科,第一科是徵起。

  未二、廣釋分二由一、五因分三酉一、徵起

   「何等五因?」什麼是五因呢?這是徵起。第二科是列釋,分五科。第一科是由通達作意,這是第一個因。

  酉二、列釋分五戍一、由通達作意

  一、由通達作意故,謂由如是通達作意無間,必能趣入正性離生,入諦現觀,證聖智見。

   「一、由通達作意故」你要入諦現觀,愛盡寂滅涅槃,你要有通達作意這個條件,你要準備好,什麼叫做通達作意呢?

   「謂由如是通達作意無間,必能趣入正性離生」就是說,你由於這樣的通達作意無間,就是通達無我,就是明白無我的道理;當然一切法是無常的變異,但是其中我不可得,就是這個無我的作意,這個作意「無間」就是沒有煩惱間雜在裡邊,沒有煩惱,就是主要的煩惱就是我,執著有我這個我見,間雜在裡面;沒有煩惱間雜在裡面,你純是清淨的無我觀「必能趣入正性離生」「決定」你能夠進入到「正性」;正性就是涅槃;這個涅槃的境界;就是有漏的五蘊前一剎那滅,後一剎那不生的這個境界。

   從《阿含經》這個無常及無常滅,一切法剎那滅,剎那滅;剎那生,剎那滅這樣子,但是這一切法的生是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一切法是這樣生的。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就不生了。本來一切法是剎那滅,剎那生,剎那滅,剎那生的,但是你到達這個時候,你沒有受了,觸緣受,受緣愛,你有這無我的智慧的時候,你不受一切法了的時候,一切法就不生了;剎那滅以後一切法不生,那就是涅槃的境界,就是「趣入正性」,「離生」這個「生」就是煩惱,你有愛有取;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

就有生;你沒有煩惱了就離生;一切法不生,這個時候你就入諦現觀了。

   「入諦現觀」契入到真理的境界;真理的境界就是那個清淨無分別的智慧,與那個法性相應了,這是聖人的境界。「證聖智見」你就是證悟了,也就是成就了聖人的智慧和聖人的見的境界了。

   這個「見」也是智慧;就是能斷煩惱的那個智慧叫做「見」,這斷了煩惱就得解脫,那個證悟解脫的智慧叫「智」,或者通達不現見的一切法的智慧叫作「智」;這通達過去和未來的一切法的智慧叫作「智」;通達現在一切法的智慧叫作「見」。就是這麼解釋吧,總而言之就是聖人的清淨無分別的智慧,你成就了。這是通達作意。這通達作意,雖然這個地方說是廣釋,實在還是略釋,下面還有解釋,這是第一因。

  戍二、由所依

  二、由所依故。謂由依此所依無間,必能趣入正性離生,餘如前說。

   「二、由所依故」這是第二科,由所依。你入諦現觀,不僅是通達作意,還要有第二件事,就是所依。什麼是所依呢?

   「謂由依此所依無間,必能趣入正性離生」這是說,由於你有;你成就了所依,依此所依作你的依止處,就是這個,這就是定;就是三摩地,或者三摩地圓滿;或者三摩地自在;這個就是所依。「謂由依此所依無間」你能加上那個通達作意;這通達作意這個智慧以定為所依「無間」沒有煩惱的;就把我,我所的煩惱去掉了,「必能趣入正性離生」就是這樣子,就成功了。

   就是這修行光是智慧還不可以;沒有這個定,你智慧還不能見到真理;若是,只是有定,沒有智慧也不行;所以,有通達作意還要有所依。這個「所依」「必能趣入正性離生」什麼是「所依」呢?「餘如前說」像前面說過了;什麼是三摩地;三摩地圓滿;三摩地自在,這個是「所依」。

  戍三、由入境界門

  三、由入境界門故。謂由緣此入境界門,必能趣入正性離生,餘如前說。

   「三、由入境界門故」一共有五因,這兩個因說完了。現在是第三個因「入境界門」這還是一個因。「由入境界門故」你有一個定作所依止;還要有通達作意,通達作意去悟入這個諦現觀,要有一個入境界的門。像這個房子,你要進到這房子來,要有一個門才能進到這房子來。你要通達法性,也要有一個門;這「門」是什麼?就是所緣境;就是一個所緣境。你不能直接觀這個涅槃的境界;你要通過有為法;通過現在你的色受想行識;譬如說,以色為所緣境;色就是門。或者以受想行識為所緣境;受想行識就是境界門,它就是門。或者是,你觀這出入息;息就是門。就是以所緣境;就是四念處;身受心法都是門。其實一切法都是門;都是入涅槃的門,但是你要有通達作意,加上禪定的所依,這樣才可以。

   「謂由緣此入境界門,必能趣入正性離生」那也決定就得到諦現觀了。「餘如前說」像前面有解釋。前邊文上曾經說過有四十作意;作意有四十種;其實那就是境界門,也就是身受心法都是所緣境,有很多種很多種作意。不過,後邊還有解釋。

  戍四、由攝受資糧

  四、由攝受資糧故。謂由此攝受資糧,必能趣入正性離生,餘如前說。

   「四、由攝受資糧故。謂由此攝受資糧,必能趣入正性離生」前面有三個因,還不夠的呀!你還要有第四個。第四個就是「攝受資糧」。「由攝受資糧故」你還要爭取這個資糧;「資糧」就是前方便;也是前方便,你到一個遙遠的地方去,做事情,你一定準備資糧,這中途你要生活所需,你要準備好,經過多少天,到達那個地方,那中間所需這些就是資糧。

   現在你要達到聖境的時候;你現在是凡夫,要達到聖境,中間有一段距離,你也要有資糧,要有這個資糧才可以。這個資糧呢!這裡面有很多事。譬如說你一開始,你要修四聖種;這衣服、飲食、臥具這些東西,你修四念處這些事情,修還有六隨念,後邊有解釋。你還要這些東西,有這些方便法門做前方便,你要去學習要用功。「由此攝受資糧,必能趣入正性離生」,「餘如前說」這前面也說了很多了。

  戍五、由攝受方便

  五、由攝受方便故。謂由攝受如是方便,必能趣入正性離生,乃至廣說。

   「五、由攝受方便故」這是第五個;一共五個因,這是最後一個因,由攝受方便。這個「攝受」其實也就是「積集」,其實也就是「準備」;你要準備這些道前的資糧,也是資糧,但是和前面那個攝受資糧不同。

   「由攝受方便故,謂由攝受如是方便」就是你若譬如說出家,剃度了,剃髮出家,受戒,還要拜一個師父,拜一個和尚阿闍黎跟他學習佛法,這些事情也都是方便,也都是得道的前方便。

   「謂由攝受如是方便,必能趣入正性離生」由這些方便,你若是能夠做得合適,也就可以得聖道的。「乃至廣說」這件事,前面也是說了很多這些出家的事情。

  酉三、結說

  如是五因,當知依諦現觀逆次因說;非順次因。依最勝因如先說事,逆次說故。

   「如是五因,當知依諦現觀逆次因說」這第三科結說。這個第一科是徵起,第二科是列釋五因。現在是結說,結束這個五因之說。

   「如是五因」像前面說這種五因「當知依諦現觀逆次因說」就是不順那個次第說的。「非順次因」就是這個「因」;從凡夫開始修行來說呢!你先要有攝受方便,然後攝受資糧,然後入境界門,然後由所依,然後通達作意,這麼入諦現觀,應該是這樣子。現在說的是先由最殊勝的地方說。就是不順這個由淺而深的次第。這個次第是由淺而深,現在說,由深而淺;所以叫「逆次因說」,「非順次因」。這是這五因。

   「依最勝因,如先說事,逆次說故」依這個得聖道的因緣裡面,從最殊勝的那個地方開始說就是通達作意,這是最殊勝的「如先說事」像前面說的這個事。「逆次說故」逆這個次第;就是由深而淺這麼說,這是說成這麼一個次第。若順著次第,應該先說淺而漸漸地說深這麼說。

  申二、二十相分五酉一、初因所攝分二戍一、舉五相分五亥一、通達障礙

  謂於空、無願、無相加行中,於隨入作意微細現行,有間,無間隨轉我慢俱行心相,能障現觀作意,正通達故。

   「謂於空、無願、無相加行中,於隨入作意微細現行,有間,無間隨轉我慢俱行心相,能障現觀作意,正通達故」前面說這個五因,其實這是略說的。現在第二科說二十相這是廣說了。分五科,第一科初因所攝;這是通達作意所說的這裡面所攝的。分兩科,第一科是舉五相;這個通達作意裡面有五個相;有五件事。一共有二十相要記住,這裡第一因這裡有五相。分五科,第一科是通達障礙。「謂於空,無願無相加行中」這個就是在四善根位的時候,暖,頂,忍、世第一,這個時候,就是內凡位的這個時候,內凡位這個時候,修這三三昧;修空三昧,修無願三昧,修無相三昧。

   這個「空」呢!就是修無我觀;就是在奢摩他裡修無我觀,就是空三昧。這個「無願三昧」就是觀察色受想行識是無常的,是苦的,是不淨,對這有漏的果報不歡喜,「無願三昧」。「無相三昧」呢?就是在奢摩他裡邊觀色不可得,受想行識不可得,一切相不可得;不思惟一切相,思惟無相;那就是「不與萬法為伴侶」這種,這樣的修行,而是在定裡面所以叫「無相三昧」。

   「加行中」就是努力地修三三昧,這就叫做通達作意,但是修這通達作意的時候「於隨入作意」就在你隨順趣入修三三昧的作意裡面「微細現行」有我慢、有我見、有我的執著,就在你這三三昧裡面微細現行,很微細地令你不容易覺了,你不大知道。

   「有間,無間隨轉我慢」「有間」就是有間斷,你在修三三昧的時候,這個我慢現起現行了,但是有間斷,一下子就不現了。「無間」呢!就是剎那剎那相續地,這我慢的,在那裡活動;譬如說,我現在很有修行啊!我現在能修空三昧,我現在能修無願三昧,修無相三昧,我久遠以來流轉生死;我現在可能不要流轉生死了,就是有這種分別,那就是「隨轉我慢」,這種我慢,隨著你的三三昧的通達作意在那裡「俱行」;同時地活動,你這我慢的心和這三三昧同時地活動。

   「心相能障現觀作意」你這樣地修行這三三昧,就是無我觀;無我觀裡面還有我的執著;這樣的情況「能障現觀作意」能障礙你,不得現觀作意,不得聖道,你這無漏的我,我所不成就,能障礙你。「正通達故」但是你現在自己知道了;喔!我在修三三昧裡面,本來是修無我觀的時候,但是這裡面還執著有我;你通達這件事;還是通達了,所以這一科的名字叫通達障礙;通達在自己修無我觀裡面,有障礙無我觀的這件事;還有這件事。這是第一科;第一相。

  亥二、棄捨麤重

  既通達已;於作意俱行心任運轉中,能善棄捨令無間滅。

   「既通達已;於作意俱行心任運轉中,能善棄捨令無間滅」這是第二科棄捨麤重。你既然是明白了,我在修無我觀裡面,這個我,我所的執著出來了,就是這高慢心就出來了。「於作意俱行心任運轉中」就是你這無我,三三昧的作意,警覺應起的如理作意現前叫做「作意」;這個作意在我,我所的執著,同時的活動的任運轉的裡面任運地活動,這時候的修行很高了。當然還是在賢位,沒有入到見道位的時候。「能善棄捨」你能夠很善巧地把這我,我所的執著棄掉,能去掉,能滅除去,不執著有我,不執著我慢,不要說「我比別人強」沒有這種想法。

   「令無間滅」令你這我,我所這個清淨的智慧不間斷中滅出去這我慢的這種執著,這無我的智慧叫做相續無間,我慢的心,滅掉他。這樣子叫「棄捨麤重」,就是把這我,我所的麤重的煩惱,把它滅出去。這是第二個相。

   《披尋記》「謂於空無願無相加行中等者:謂於諸有為趣生死法中,修習空行無願行無相行」這個行就是心的作用,你觀察我不可得,這是你心裡面的一種分別,所以叫做「行」。「無願行」,「無相」也是這樣「行」。「為欲入諦現觀證聖智見」為什麼要這樣子修行?就是目的是這樣子。「名空無願無相加行。然於彼行隨順趣入作意生時,有能障礙現觀我慢隨轉」隨著你的三三昧在活動。「或不相續」就是一剎那間,很短時間有我慢的心情又滅了,「不相續」了,「或復相續」剎那剎那相續。「是名有間無間」就這麼講。

   「任運而生,難可覺了,是名微細現行。心與隨轉,動亂於心,是名心俱行相。謂於爾時作是思惟:我於生死曾久流轉」過去久流轉生死。「我於生死當復流轉」,還是要流轉生死。「我於涅槃當能趣入,我為涅槃修諸善法!我能觀苦真實是苦,我能觀集真實是集,我能觀滅真實是滅,我能觀道真實是道,我能觀空真實是空,我觀無願真實無願,我觀無相真實無相。如是諸法,是我所有」是我能作得到,你們都不如我,心裡面就這樣子作意;這就是我慢。「如聲聞地說」這都是聲聞地的文。(陵本三十四卷十八頁)「是即我慢心俱行相,由是因緣,能障現觀,令不得入,若能了知如是我慢隨轉作意是障礙已,便能速疾以慧通達,名正通達。」

  亥三、思惟真如

  依無間滅心,由新所起作意,以無常等行如實思惟。

   「依無間滅心,由新所起作意,以無常等行如實思惟」這是第三相;思惟真如,也就是說那個通達滅除我,我所的相貌。「依無間滅心」就是你這個無我觀,這三三昧,不間斷地滅出去這個我,我所心,這樣「由新所起作意」你開始這樣修行的時候,總是不是那麼樣的純熟,逐漸地逐漸地你就純熟,逐漸逐漸地就是有力量,所以,後後生起的,都是新所起的作意,但是內容是什麼呢?「以無常等行如實思惟」就是無常,無我,空,不淨,就是四念處,這些修行,這裡面就是那個十六心觀,就是那個。「如實思惟」如法的真實相這樣思惟,觀察的,這就叫作思惟真如。

  亥四、現觀智生

  由此作意,修習多修習故,所緣能緣平等平等智生。

   第四科現觀智生「由此作意,修習多修習故,所緣能緣平等平等智生」由於你在奢摩他裡邊作如是觀,修習;今天也修習,明天也修習,作了很多很多的修習,這樣修行,「所緣能緣平等智生」到了有一天早晨起來靜坐作如是觀的時候,這個「諦現觀」出現了,你就得初果了,得無生法忍了,是這個意思。這個「所緣能緣平等智生」,這個所緣的境界,是無常的,是無我的,能緣的智慧也是無常無我的,也是寂滅相的,所以,他們是平等平等的智慧,這個平等的智慧就是無漏的無分別的清淨智慧,這就是聖人的智慧出現了。

  亥五、了自所說

  彼於爾時能障現觀我慢亂心,便永斷滅,證得心一境性。便自思惟:我已證得心一境性,如實了知。

   「彼於爾時能障現觀我慢亂心,便永斷滅」這是第五相了自所證;明白自己所證悟的境界。彼那個修行人在那個時候,能障現觀的我慢的,那是一個亂心,他是搗亂的這個心「便永斷滅」永久地息滅了,再不會出現了,它再不能搗亂了。「證得心一境性」說這個人呢!就成就了「心一境性」,「心一境性」就是在禪定裡面,而不是在散亂心裡面,在禪定裡面,這聖人的智慧出現了,這太陽出來了,是這麼意思。

   這個,是定中修觀,不定中修觀這個事就在這裡可以知道。其實在…說是北傳佛教,這漢文佛教,不管是《大智度論》也好,《瑜伽師地論》也好都是主張定中修觀。當然!這件事呢!你沒得禪定的時候,你還不夠資格說這種話,你沒得到禪定,你都是在定外修觀嘛!不能說是定內修觀。成就了定;最低限度成就未到地定,或者色界四禪,這個時候你才能夠在定內修觀。可是出定以後,你行住坐臥,你也會有的時候會有如理作意,那就是定外修觀嘛!所以,北傳佛教,你在文字上看,也看出來,定外也有修觀。

   但是,得聖道是在定內的,而不是在定外,這件事是可以決定的了。說南傳佛教,你們看那個《清淨道論》上有一段文;是說天眼通說他好像定外;其實呢,還是要定內,你一定要有定而入定,然後才有力量發出天眼通來。如果你沒有定,你定外,你去修觀,你不能發天眼通的,你只是定外去作觀你不能發天眼通。所以,還是定內是最重要的。

   「便自思惟:我已證得心一境性」這個時候,這個修行人,這就是後得智了;他自己思惟,我現在也證得這無漏的心一境性;就是得這諦現觀了。「如實了知」他自己就了知。這可見得聖道的時候,自己知道得聖道的。

  戍二、結能入

  當知是名由通達作意故,入諦現觀

   「當知是名由通達作意故,入諦現觀」這是第二科結能入。這第一科舉五相,現在是第二科結能入。當知道是名由通達作意的故,你成就了。你契入了真理,契入了這法性的真理,成就了無漏的無分別的現觀智慧了。

   《披尋記》「證得心一境性者:此中心一境性,謂通達三摩地所行的影像」也就是所緣的影相「唯是其識」它是識所變現的影相,離開了識,你那所緣境是不可得的,所以「唯識無義」。「或通達此已,復思惟如性」。「思惟如性」呢,這個能通達的也不可得了。是「如解深密經說應知」(三卷三頁)

  酉二、第二因所攝分二戍一舉六相分二亥一、入住出相

  又若先以世間道得三摩地,亦得圓滿,亦得自在。彼或於入三摩地相,謂由此故,入三摩地。或於住三摩地相,謂由此故住三摩地。或於出三摩地相,謂由此故出三摩地。於此諸相作意思惟,安住其心,入諦現觀。

   「又若先以世間道得三摩地」這是第二科,就是第二因所攝,所屬的。分兩科,第一科舉六相。那個第一項有五相;第一因有五相,現在是第二因有六相。六相裡面分兩科,第一科入住出相。

   「又若先以世間道得三摩地」說是這個人,他是在得聖道之前,得諦現觀之前,他以世間道;不是以佛法,他修行得到未到地定了,得到三摩地,「亦得圓滿」或者進一步也得到色界的四禪。「亦得自在」又進一步四禪的清淨鮮白而得到神通了,那麼這就是依止。「彼或於入三摩地相,謂由此故入三摩地。或於住三摩地相,謂由此故住三摩地。或於出三摩地相,謂由此故出三摩地」這是說這個入住出相。

   「彼或於入三摩地相」這是以未到地定為例;說彼那個人或者是在入三摩地的所緣相。「謂由此故」謂由此所緣相故入三摩地,你心裡面緣這個所緣境的時候,就入於未到地定了。你由初禪、四禪也都是這樣子。「或於住三摩地相,謂由此故住三摩地」或者這個人這個時候是有安住在三摩地的所緣相,謂由此所緣相故,就是繼續地安住在三摩地裡邊。

   「或於出三摩地相」從三摩地裡面出來,也有一個所緣相,那個相當然不是定內的所緣相,就是其他的事情了。或者你入定的時候,這時候想要去吃飯,你緣念這個吃飯的事情呢!就從這個三摩地裡邊出來了。或者緣念這時候要到廁所去,那麼,你就是用這個相,你就從三摩地裡面出來了。或者我這時候同誰有約會,我約會這誰要辦這件事,那時候你就從三摩地裡面出來了。所以,這出三摩地,裡面也是有原因的,那就是相。謂由此故,從三摩地裡面出來了。其他的三摩地圓滿,三摩地自在也都是這樣子。

   「於此諸相作意思惟,安住其心,入諦現觀」,「於此諸相」這麼多的相,你能夠作意思惟,去觀察這個相,「安住其心,入諦現觀」這個地方特別處在這個「入諦」,前面是入、住、出,這個地方單說「入」;「入諦現觀」的時候在禪定裡面修三三昧了,這就是「入諦現觀」。

   《披尋記》「或於入三摩地相等者:此中入住出相,如三摩呬多地別釋應知」這前面那地方講過這件事。前面這是第一科入住出三相,第二科是止舉捨又是三相。

  亥二、止舉捨相

  若得三摩地,而未圓滿,亦未自在。彼或思惟止相,或思惟舉相或思惟捨相,安住其心,入諦現觀。

   「若得三摩地,而未圓滿,亦未自在」若是成就了未到地定,而未圓滿色界四禪「亦未自在」假設他也圓滿了色界四禪,但是沒能夠得大自在,這個時候他要努力地向前進修,他就怎麼修呢?有止、舉、捨的三相「彼或思惟止相」就是修定,心無分別,安住所緣境心無分別。若是從這個未到地定,進一步修初禪,那就修七種作意了,也是有止有觀。「或思惟舉相」舉相就是,這個時候心裡面沉沒,或者是恐怕沉沒,那麼就思惟舉相,就是一個淨妙的所緣境;選擇這淨妙的所緣境去思惟觀察,這個精神就來了,就是努力地,正常地修止觀了。

   或者是你以佛、法、僧為所緣境,這些事情,那就能夠發動你的精神,使令你能夠精進地去修行。「或思惟捨相」思惟捨相,那是止觀相應了的境界,任運而住,也不需要特別努力,那叫做「捨相」;這樣子「安住其心」;或思惟止相安住其心,或思惟舉相安住其心,或思惟捨相安住其心「入諦現觀」也還是要修三三昧的。這是止、舉、捨、相和入、住、出、相加起來是六相,這個第二因。

  戍二、結安住

  如是當知由所依故,其心安住。

   「如是當知由所依故,其心安住」前面第一科是舉六相,現在第二科結安住。「如是」像前面說的這六相,這樣子「當知由所依故」因為你修三三昧,你還要有一個所依處,就是三摩地,三摩地圓滿,三摩地自在作你的所依止處「其心安住」安住這裡修三三昧才能夠入諦現觀的。

  酉三、第三因所攝分二戍一、舉二相分二亥一、辨障礙分三天一、標

  又有二法,於修現觀極為障礙。

   「又有二法,於修現觀極為障礙」這是第三因;第三因就是那個「入境界門」所攝的。分兩科,第一科舉二相。又分兩科,第一科舉障礙。分三科,第一科是標。標出這個障礙。「又有二法」又有兩件事;「於修現觀極為障礙」你想要修這個無漏的現觀成就,它障礙你,使令你不成就。

  天二、徵

  「何等為二」呢?

  天三、列

  一、不正尋思所作擾亂,心不安靜。二、於所知事,其心顛倒。

   「一、不正尋思所作擾亂,心不安靜」這樣子。就是在靜坐的時候本來是應該修三三昧有止有觀,但是這時候偏有不正、不合道理的分別「不正尋思」就是嘛!欲尋思,恚尋思,害尋思,親里的尋思,國土的尋思,就是思惟這些,還有不死尋思「所作擾亂,心不安靜」心裡面就不寂靜了。這個「欲尋思」呢:想要,我去找一點有營養的東西來吃;或者和誰以前見過面,現在這個人怎麼樣了,想念他,心不安靜,這也是障礙你的諦現觀。

   「二、於所知事,其心顛倒」所知事,所認識的身受心法的事情,「其心顛倒」認為是常樂我淨的,無常的事情認為是常,是苦惱的事情認為是樂,無我嘛,認為有我;不清淨的苦惱的境界認為是清淨的,是美妙的,心顛倒了。這樣子也障礙你諦現觀的成就的。

  亥二、明對治分二天一、標

  為欲對治如是障礙,當知有二種於所緣境安住其心。

   「為欲對治如是障礙,當知有二種於所緣境安住其心」前面是辨障礙,這底下明對治。分兩科,第一科是標。

   「為欲對治」就是這個修行人還好,知道自己有錯誤了,想消除去這種障礙消滅這個障礙,怎麼辦法呢?「當知有二種於所緣境安在其心」就可以滅除去這個障礙。這是標,下面是解釋。

  天二、釋

  謂為對治第一障故,修阿那波那念;為對治第二障故,修諸念住。

   「謂為對治第一障故」就是你這位修行人對治你第一種障礙:「不正尋思所作擾亂,心不安靜」這個障礙「修阿那波那念」修這個持息念;數息觀;修這個法門,就把那個雜亂的分別把它停下來,這是一種。這個數息觀在聲聞地說的很詳細的。「為對治第二障故,修諸念住」第二障礙,就是常、樂、我、淨的這種顛倒,你就要修四念住,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你這樣觀察,這樣對治它,就把那個顛倒心息滅了。

  戍二、結安住

  如是當知由入境界門故,其心安住。

   「如是當知由入境界門故,其心安住」這是第二科結安住。第一科是舉二相。這個三因有二相。這個結安住。「如是當知」像這樣子你就知道「由入境界門」譬如說這數息觀這是個境界門,四念處這是個境界門;這樣子,其心就安住下來把障礙滅除去了,其心就安住了,不顛倒了,也不亂了。

  酉四、第四因所攝分二戍一、舉四相分四亥一、遠離非處分二天一、標非處

  又於妙五欲樂習近者,於聖法毘奈耶,非所行處。

   「又於妙五欲樂習近者,於聖法毘奈耶,非所行處」這是第四因所攝;第四科。這個分三科,第一科舉四相,這第四因裡面有四相。分四科,第一科是遠離非處,這不清淨的地方你要遠離,分兩科,第一科標非處;什麼是非處呢?是不應該去走動的地方。

   「又於妙五欲樂習近者」就這個凡夫認為那個五欲是非常好的東西,數數地去親近這個五欲叫「習近」;「習」是數數地去愛著這個五欲樂。這一般的凡夫境界是這樣子。「於聖法毘奈耶,非所行處」在聖法律,在佛法裡面出家的人來說;修學聖道的人,這個五欲樂「非所行處」不是你應該到那裡活動的,你不應該常到五欲那裡面去活動。這是標非處。

  天二、明遠離

  若於隨宜所得衣服、飲食、諸坐臥具,便生喜足。隨所獲得利養恭敬制伏其心。謂依妙五欲,不由所得利養恭敬,心便堅住;由此因緣,遠離一切非所行處。

   「若於隨宜所得衣服、飲食、諸坐臥具,便生喜足」這是第二科,明遠離,明這遠離的事情。說是,不去親近五欲樂;是的,但是你也不能完全遠離這種五欲的事情;因為你還要穿衣服、吃飯,這也是一種欲,那怎麼辦呢?「若於隨宜」若是你這位修行人「於隨宜」隨其所宜得到的衣服得到的飲食,得到的諸坐臥具「便生喜足」得到的這些衣服,飲食諸坐臥具,你心裡面就歡喜,就滿足了。因為你身體的存在你沒有這些東西很難生存的嘛!還是要有這些事情,那麼有了以後就滿足了啊!

   「隨所獲得利養恭敬制伏其心」隨你所得到的這些衣服、飲食、諸坐臥具的利養,和人家對你的恭敬,你不要愛著。「制伏其心」你要用四念處來調伏你的心,你不要愛著;不要所得的東西特別執著,不應該。對於供養你的那些施主,你也不要太執著;也不要執著。如果心裡面有這種執著了呢!要制伏;制伏這個心,「制伏其心」。

   「隨所獲得利養恭敬制伏其心」怎麼叫做「制伏其心」呢?「謂依妙五欲,不由所得利養恭敬,心便堅住」就是你所得到的個五欲,你所得到的衣服、飲食、臥具、醫藥這些欲;「不由所得利養恭敬,心」你就要去執著去:這是我的,不是,說這個居士是我的,你不要這樣執著,我們的確還有這種過失,說這個居士是我的護法,就不可以供養別的比丘,的確是有這些問題。「由此因緣遠離一切非所行處」由於你有這樣的道心,由於你有這種觀察,由這個因緣,「遠離一切非所行處」不合道理的事情都不做,你就不執著。

  亥二、樂斷樂修

  既遠離已,依諸念住樂斷,樂修。於晝夜分,時時觀察自他所有衰盛等事,心生厭患。

   「既遠離已」這現在第二科樂斷樂修。既然是遠離了五欲,常常地制伏自己的心,清淨自己的心,以後還做什麼事情呢?「依諸念住樂斷樂修」就依四念處依這個四念住,樂斷樂修,心裡面歡喜斷煩惱,歡喜修學聖道。歡喜斷煩惱這件事還不容易,你歡喜斷煩惱嗎?你有煩惱的時候你歡喜斷嗎?自己要問問自己啊!我歡喜斷煩惱,歡喜修學聖道。「於晝夜分,時時觀察自他所有」這修四念處裡邊先主要,這地方修無常觀。「於晝」白天,是夜間的時候時時地觀察自己所有的,或者別人所有的,有什麼事情?「衰盛等事」就是衰敗的事情,就是原來很好忽然間衰敗了,這種境界你要思惟。「盛事」就是衰敗了以後又興盛起來,這個事情,這無常的變化。由盛轉為衰敗的時候,人非常地苦惱。由衰敗轉為興盛的時候,人就開始快樂,但是快樂中也有很多的苦惱,你對於這種興盛的事,衰敗的事,「心生厭患」不高興這種事情,都不要去愛著這些事情「心生厭患」。

  亥三、修習隨念

  又復修習佛隨念等,令心清淨。

   「又復修習佛隨念等,令心清淨」這第三科,前面是樂斷樂修。第一科是遠離非處,第二科樂斷樂修,現在第三科修習隨念。「又復修習佛隨念等,令心清淨」這是第四因攝受資糧。又這個修行人可以修習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戒隨念、施隨念、天隨念,這是六念。「又復修習佛隨念等,令心清淨」說一開始先不修四念處;修習這個六念法門。

   修習佛隨念,就是你在經行的時候也好,或者是靜坐盤上腿的時候,心裡面還是修奢摩他,奢摩他修一會兒,然後就修佛隨念;修佛隨念,怎麼修呢?就思惟佛的功德;就按照如來、應供、正偏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就按照佛的十號來思惟佛的功德,這叫做佛隨念。

   這就是念佛法門;當然和我們持名念佛不同,持名比較簡單,就是不用費什麼力量,就是念佛名號就好了。現在思惟佛的功德你要用點力量;最低限度佛的十號你要找參考書,這「如來」怎麼講,你要思惟「如來」時,你看怎麼講呢?然後知道怎麼講,心裡面就在思惟。「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若人言如來有來有去,有坐有臥,是人不見如來」…是名如來;這樣思惟才可以。你若說:來、去者那個是如來,這就不對了。「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這個法隨念呢!佛隨念,我們還好像容易解釋,這法隨念,怎麼念法呢?其實我們以前是講過的,但是不是那麼熟悉,我也講一講什麼叫法隨念。

   這個法隨念,就是佛所說的這個正法,佛的大悲心,大智慧為一切眾生所宣說的正法,用七個行相來憶念,來觀察。

   第一個呢:是「善說」,就是善惡的善,言說的說。善說,就說得非常好。就是:佛說苦,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這就叫做善說。如果,佛說這個苦不是苦,集不是集,說這生、老、病、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這不是苦,那就不是善說了,說集不是集,是你有煩惱你造了業力,令你集成很多的苦,這苦是由煩惱和業力集成的;說是佛說這個集不是集,那就不是善說了,滅不是滅,道不是道,那就不是善說了。但是佛說這個苦真實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那就是善說;這就是「善說」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現見」:現見就是現在就可以看見。佛說這苦、集、滅、道,當然凡夫從文字上也可以這樣子去學習,但真實心裡面也不感覺到苦;在苦中而不知道是苦;苦、集、滅、道不承認這件事。但是你若是佛教徒的話,由佛說的法,你去修這種現觀;觀察這個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你若這樣子,真實這樣子去觀察的話;於現法中,就是於你現在這個生命體之中,不是說死掉了以後,不是,就是現在的時候就能令你見到苦,見到集,見到滅,見到道;這個見苦、見集這也是聖人,見滅就是見到法性理了;見道,這戒定慧就是道;這就是,你現在就可以得聖道,這個現見就是這樣意思,你現在這麼修這苦集滅道這種現觀,你現在就能見到苦集滅道,就能得聖道;就能斷除去見煩惱,愛煩惱,得阿羅漢,現在就可以的,只要你現在肯修,你就能成就,如果說你現在修了而不能夠現見;那佛的正法不是現見,可是事實上你真是能夠修苦集滅道的現觀,於現法中,就能夠見苦集滅道,能斷見道所斷煩惱,能斷修道的煩惱,你就能成功了。這叫作「現見」。

   善說、現見,「無熱」佛說的這個苦集滅道;這無熱是什麼?指「八正道」說的,這個「八正道」裡面沒有熱,這個熱是煩惱;這個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這是清淨的善法,裡面沒有煩惱,所以叫作「無熱」

   「應時」,再來是「應時」;「應時」怎麼講呢?就是八正道,你現在能夠修這八正道,你現在就可以見苦、見集、見滅、見道。就可以得聖道,這叫應時,不是將來的,將來才能得聖道,不是;就是現在就能得叫作「應時」,這是第四個。

   第五個是「引導」,你修八正道的時候,你修這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就是戒定慧,它能引導你去見苦、見集、見滅、見道,有這種力量,所以叫作引導。

   第六個是叫「近觀」,就是遠近的「近」,觀察的「觀」叫「近觀」。你修這八正道的時候,你作如是的止觀的修行的時候,你就能如實地知見苦集滅道的道理,什麼叫苦集滅道,你由修八正道你就能覺悟到覺悟這苦集滅道的道理了,你若修八正道的話,它有這個力量,所以叫作「近觀」。

   第七呢!叫「智者內證」這智慧的人是誰呢?就是佛和佛的弟子,都是有智慧的人,這些有智慧的人,他們已經成功了,作如是的修行這現觀,他們正等覺苦集滅道的道理了,這個不是口頭說說的,真實有成功的人,這些大阿羅漢,這些得無生法忍的聖人,都是這樣成功了的。

   這叫做「法隨念」。這個《大智度論》上也有。但是在這個《阿毘達摩法蘊足論》是目犍連尊者造的,這個論上說這個「法隨念」從這個法隨念上看,你真能作這樣的修行,你現在就能得聖道,這個話有這種意思,有這種味道。

   但是這上面呢!他只是叫你這樣憶念、觀察、思惟,思惟這個法是善說、現見、無熱、應時、引導、近觀、智者內證,這就是你能這樣觀察,你對佛法的信心就生起來了,你會有這樣的信心。這信心一生長起來,那就非要去修行不可了,有這種味道。這是法隨念。佛隨念,法隨念,還有僧隨念。這個僧隨念就是在佛法裡面修行的人有成就了: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二果、四果向、四果,一共四雙八輩;初果向、初果這一雙;乃至四果向、四果是第四雙,四雙一共八個人;都是聖人啊!這叫作「僧」。這些僧,他們得到了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這無漏的清淨的法身的功德了,是良福田,這裡面都是完全說的聖人,凡夫僧沒有說,凡夫沒有說在裡面,說聖僧啊!

   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還有戒隨念。戒隨念就是受的這些五戒,八戒,沙彌戒,沙彌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這些戒法。因為他們修行成功了的聖人沒有貪心,也沒有瞋心,也沒有愚痴心,所以他就身清淨,口清淨,意清淨,這個戒非常地清淨。

   佛、法、僧、戒,還有「布施」,就是要有慈悲心幫助別人解決困難,要有慈悲心,你常要用慈悲心,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這是將來能得大富貴,能得大財富,這個是布施。

   「念天」這個「天」是什麼呢?當然指欲界天說,就是他們對於佛法有信、戒、聞、捨、慧,沒說慚愧;信戒聞捨慧,他對佛法有信心,而且他受持著戒;若說是生諸天,或者是比丘也可能,或者是在家居士受著五戒。信、戒,聞,他能夠聽聞佛法。捨,他多少地能夠把自己的財富能布施出去,用慈悲心解決他人的困難,這叫「捨」。「慧」,也通達無常無我的道理。他將來死掉了以後,他就可以生到天上去了。這「念天」就這樣念。

   你這樣念,修這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戒隨念、施、天,就是這六種念,你這樣憶念,這樣修止,修憶念;「令心清淨」使令自己的心;這樣念了以後,在你心裡面這樣熏習,這清淨的力量就增長了,心就清淨,然後進一步修四念處,也就比較容易了,這是這樣意思。

  亥四、安住聖種

  又復安住諸聖種中。

   「又復安住諸聖種中」這是第四安住聖種;這安住聖種就是衣、食、住、樂斷、樂修這四種。

   《披尋記》「又復安住諸聖種中者:此說四聖種應知,能生眾聖。」眾多的聖人,由此生、建立的「能生眾聖,故名聖種,謂於衣服飲食臥具隨所得中皆生喜足」雖然是,不是這麼好,心裡也歡喜也滿足了,「是名前三聖種」衣服、飲食、臥具這是三個聖種「樂斷煩惱,樂修聖道,是名第四聖種」這是,「安住聖種中」這是一種,這是第四因。

  戍二、結安住

  如是當知由資糧故,其心安住。

   「如是當知由資糧故,其心安住」前面說這一共是四種,都是資糧「其心安住」其心安住在資糧這裡。這是第二科結安住。

  戍三、簡所說。

  此依最勝資糧道說。

   「此依最勝資糧道說」這第三個簡所說;簡別一下。現在說這個資糧道是按照資糧裡面最殊勝的資糧說的。這幾種,就是遠離非處、樂斷樂修、修習隨念、安住聖種,這是從最殊勝的說的;其實還有其他的一些資糧的。

  酉五、第五因所攝分二戍一、舉三相分二亥一、初二加行方便分三天一、標

  又彼如是資糧住已,為修相應作意加行,故有二種加行方便。

   「又彼如是資糧住已」第五科;第五因。第五因分兩科,第一科舉三相;這第五因裡面有三相,分二科,第一科,初二加行方便相,分三科,第一科是標。

   「又彼如是資糧住己」這麼多的資糧你都學習好了。「為修相應作意加行」這是修相應作意的加行,以此為資糧,你就可以進一步地正式修四念住了。「故有二種加行方便」這裡說,修相應作意加行有二種方便。這是標出來。

  天二、徵

  「何等為二?」是問。底下第三科列出來。

  天三、列

  一、自於契經阿毗達磨,讀誦受持,修正作意,於蘊等事,令極善巧。

   「一、自於契經阿毗達磨,讀誦受持,修正作意,於蘊等事,令極善巧」這是第三科列出來。列出來這個第五因。第五因這裡面實在也是資糧道。就是你自己…「契經」就是經;「阿毗達磨」就是論;這個「經論」你要讀誦受持;你修正作意,從經論裡面得到的法義來修正你內心的思想;究竟是什麼思想呢?怎麼叫修正作意呢?

   「於蘊等事,令極善巧」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十二緣起,這些事情,「令極善巧」使令你有大智慧;你觀察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就可以通達無我的道理了,什麼叫無我,你從這裡就會明白。這樣子呢!就是「學習經論、通達無我義」這是一個修道的前方便。

  二、依他師教,所謂大師,鄔波柁耶,阿遮利耶。於時時間、教授教誡,攝受依止。

   「二、依他師教,所謂大師,鄔波柁耶,阿遮利耶。於時時間、教授教誡,攝受依止」前面第一個加行。第二呢!還有「依他師教」你不能說:我自己去學習經論,這件事你能做得到嗎?你還要依止他人;另外的人,老師的教導;誰是你老師呢?「所謂大師」「大師」就是「佛」;其次是你的「鄔波柁耶」,就是你的小師,就是為你剃度的那個親教師。「阿遮利耶」剃度的同時還有一個阿闍黎軌範師。

   「於時時間、教授教誡」若佛在世的時候,佛當然是教導你,那麼佛若不在世,就是你的鄔波柁耶和這阿遮利這兩個人,時時間要教授你,他有責任來教授你佛法,教誡你不可以做錯事。「攝受依止」,這個「攝受」就是引導你,他用慈悲心來引導你,作你的聖道成就的依止處。你這聖道,要靠他的教導;教授教誡才能成就的,所以他是你的依止師,就是鄔波柁耶和阿遮利耶是你的依止師,這兩樣,第一是依法,後面是依人;佛說依法不依人,這是有大智慧的人,我們初發心的人自己智慧不夠,你自己學習經論容易,要有老師,鄔波柁耶、阿遮利教導你,你才能夠學習佛法學習得好一點。有老師教導能學習好,還是好樣的,都恐怕學不好啊!你若自己不努力,你還學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