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法云寺佛学院妙境长老用两年多时间详细讲解了《瑜伽師地論》,今后我们将陆续发布根据录音整理的文稿。


卷二十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瑜伽師地論讲解

 ◎妙境长老

 卷二十 修所成地

Tape234 Tape235 Tape236 Tape237 Tape238 Tape239
Tape240 Tape241 Tape242 Tape243 Tape244 Tape245

  辰二、別釋諸相分四巳一、初處觀察分二午一、釋分三未一、下劣形相

  由剃除鬚髮故,捨俗形好故,著壞色衣故,應自觀察形色異人,如是名為觀察誓受下劣形相

 「由剃除鬚髮故,捨俗形好故,著壞色衣故」這是第三科三摩地自在,分兩科。第一科辨得自在,又分兩科,第一科釋,釋裡邊又分四科,第一科善觀察,這一科又分兩科,第一科是略標,第二科是廣辨。廣辨裡邊分兩科,第一科總標四處,這昨天講過了,現在是第二科別釋諸相,這是解釋這個四處。分四科,第一科是初處的觀察。分兩科,第一科是解釋。又分三科,第一科下劣形相。

  「由剃除鬚髮故」這是發心學習聖道這個人,在這裡說就是修禪定這個人,想要成就三摩地自在的這個人,他應該怎麼樣學習呢?「由剃除鬚髮故」就是要剃除他的鬚,剃除他的髮,要這樣來學習,這是一樣。第二樣「捨俗形好故」要棄捨世間人所認為的那個形相的美好,也要棄捨。第三樣「著壞色衣故」你穿的衣服,也不要像世間人穿的那麼樣好,這顏色是很壞的,很不好的。這是三樣。「應自觀察形色異人」這位修行人,他想要得三摩地自在,應該自己觀察自己的形,觀察自己的色,不同於世俗上的人,「如是名為觀察誓受下劣形相」你想要得禪定,得三摩地自在,你先要作好這件事。

  未二、下劣威儀

  於行住坐臥語默等中,不隨欲行,制伏憍慢,往趣他家,審正觀察,遊行乞食。如是名為觀察誓受下劣威儀。

  「於行住坐臥語默等中,不隨欲行」前面是下劣形相,現在第二是下劣的威儀。「於行」你在行的時候、「住」的時候、「坐」的時候、「臥」的時候,「語」同人說話:或者是默然不說話的時候,在這麼多的威儀裡邊「不隨欲行」你心裡面不能夠隨著你的欲心去活動,不隨欲而行,隨欲而住,隨欲而坐,隨欲而臥,隨欲而語而默,這樣不及格。不要隨欲而活動。

  「制伏憍慢、往趣他家」,要能夠制伏自己的憍慢心,不可以有高慢心,瞧不起別人,要把這樣的毛病,要把它,調伏它。「往趣他家」是到別人的地方去。「審正觀察,遊行乞食」你要注意地去觀察,到別人的家去,你要注意地觀察,「遊行乞食」到別人家幹什麼呢?就是乞食,自己不生產,自己就是乞求你的飲食。「如是名為觀察誓受下劣威儀」下劣的威儀原來是這樣子。

 「不隨欲行,制伏憍慢,往趣他家、審正觀察,遊行乞食」這叫做下劣的威儀。看這倨《披尋記》【於行住坐臥語默等中不隨欲行者:聲聞地說:若行若住,若坐,若臥,若語,若默,正知而住】這個正知而住,這個「正知」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自己觀察自己的心,不要有染污心,有了的時候,立刻地恢復清淨,這叫作正知而住,如果是自己一直地向外攀緣,心裡面有染污了,自己還不知道,或者知道有染污心了而不加調伏,那都叫作,不是正知而住,那就是迷惑了。

  「於彼諸業正念所攝,不放逸攝」你這位修行人,「於彼諸業」就是或者是行或者是住,坐臥語默這麼多的活動中「正念所攝」你一直地保持清淨心,要這樣子,「不放逸攝」不要有染污心的思惟,要這樣子做。「是名不隨欲行」這就是「應隨月喻」這個是在涅槃經上說到這個譬喻;像那個月亮,初一、初二、初三、初四、初五它的光明越來越大,越來越增長,一直到十五的時候,它的光明特別地圓滿。我們發心用功修行的人,你的心也要這樣子,裡面的清淨心越來越增長,越來越廣大,無論什麼時候心裡都是清淨的,保持清淨,像月亮那樣。等到這月亮,十五是月圓,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光明就越來越少,越來越少,這表示什麼呢?你發心修行的時候使令心裡面這些染污越來越減少,越來越減少…所以這修行人,你要自己常照顧自己的這一念靈明的心,叫它清淨心增長,染污心漸漸減少,最後沒有染污心了,應該這樣學習,這叫做「應隨月喻」,用月來譬喻修行人的心。

   「往施主家,具足慚愧」因為這個修行人自己不生產…這個佛是怎麼樣安排,安排出家人自己不去生產,不去積畜財富,那麼,就去乞食,到施主家去乞食的時間候,具足慚愧心,我現在穿上了出家人的衣服,等於是貼上標籤了:「你是個修行人。」你若是在家居士,他也是信佛,但是他沒有標籤,表面上看,不知道他是佛教徒、不是佛教徒,但是出家人不同啊!一看!喔!你是出家人,是修行人了「具足慚愧」;一看我是修行人,但是我心裡面貪瞋痴沒有減少啊!要生慚愧心。「遠離憍慢」就不要憍慢,我的煩惱還沒有減少,我的戒定慧還沒有廣大起來,沒有建立起來,我怎麼可以瞧不起別人呢?

   「遠離憍傲、盪滌身心,是名制伏憍慢」要用佛法,要用禪定來沐浴,來洗,來滌除身心的污垢,是這樣子,是名叫制伏憍慢,往施主家,「往趣他家,遊行乞食」。「或有應往,或不應往」或者你去施主家,有的時候是這家應該去,有的時候也不應該去,或者他們正在匆忙的時候,你不要去,或者他們有污穢的事情,你也不要去,這在聲聞地說得很詳細,說是「或有應往,或不應往」,「及於往時,觀見眾色,或有應觀或不應觀」看見種種情況,有的是應該看,有的是你不要看。「是名審正觀察遊行乞食,如是諸義,聲聞地中廣辯其相。」

   這個《瑜伽師地論》它就是慈悲啊!就是樣樣說地詳詳細細地清清楚楚地告訴我們,這是觀察誓受下劣威儀。

  未三、下劣眾具

  又正觀察從他獲得,無所畜積,諸供身具,如是名為觀察誓受下劣眾具。

   「又正觀察從他獲得,無所畜積,諸供身具,如是名為觀察誓受下劣眾具。」第三個,下劣眾具。「又正觀察」這位修禪定的人,他要注意觀察,什麼事情,不可以不觀察就做這件事,要思惟。「從他獲得」你去乞求,從他,從施主那裡得到的東西,是你「無所畜積」你沒有積蓄,沒有這種東西,然後你從施主家得到,得到什麼呢?「供身具」供給你身體的生活所需的這些資具。「如是名為觀察誓受下劣眾具」。當然,也可能施主給你一個很名貴的東西,也可能。但是你不要作這個希望,就是怎麼樣不是太好,你也應該生歡喜心了,你要做這樣想,就是下劣的眾具,我維持生活就好了。

  午二、結

  由此五相,當知是名初處觀察。

   「由此五相,當知是名初處觀察」前面這是五相,第一個,下劣的形相這裡有三種;由剃除鬚髮;捨俗形好;著壞色衣;再下面下劣威儀;下劣眾具,這是五個「由此五相,當知是名初處觀察」這是第一個地方的觀察。

  巳二、第二處觀察分二午一、釋分三未一、初一相分二申一、標

   「又善說法毘奈耶中,諸出家者所受尸羅,略捨二事之所顯現」現在是第二科第二處的觀察。分兩科,第一科是解釋。分三科,第一科,初一相;也是五個相,現在第一個相。分兩科,第一科是標。「又善說法毘奈耶中,諸出家者」這就是佛法裡面,佛是善說法,他善於宣揚諸法的真理,而「毗奈耶」就是律,說法,說律,唯有佛有大智慧宣揚的法、律是最恰到好處。你在佛法裡面出家的這個人,所受的戒,「略捨二事之所顯現」簡略地說,就是棄捨這兩件事就表示你受了這種戒了,受了佛所說的戒了,就顯現出來佛法的戒。那兩件事呢?

  申二、列

  一者:棄捨父母、妻子、奴婢、僕使、朋友眷屬、財穀珍寶等所顯。二者:棄捨歌舞倡妓笑戲歡娛遊縱掉逸、親愛聚會種種世會之所顯現。

  「一者:棄捨父母、妻子、奴婢、僕使、朋友眷屬、財穀珍寶等所顯。」你想要成就一件大事,就是要,父母、妻子、奴婢、僕使、朋友、眷屬、財穀珍寶都要棄捨。你若去管理這一件事,你去照顧這一件事,你就不能修行,這的確是不容易,這件事很難,很難。你說,我一定要照顧我的父母,我要孝順我的父母,我要照顧我的妻子、奴婢、僕使、朋友、眷屬,我還要照顧我的財穀珍寶等,你要去忙這些事,那修行的事不要談,那就是不能做這件事。所以,明白一點說,你若想修行就不能講人情。說是,你講人情,這件事做不到,不能修行的。這可看見,修行這件事的價值有多高啊!要把父母、妻子都不要了,去做這件事,做了這件事了,有大成就的時候,來報父母恩,來照顧這一切事情,那麼這一件事就平衡了。

   「二者:棄捨歌舞倡妓」第二件事,這個戒律,佛法的戒律上,要棄捨歌舞,你還要想要唱歌,還要跳舞,你還想要演電影,「倡妓」就是唱戲的這一類的事情,你要笑戲,唱戲裡面就是編排一些令人笑,這些遊戲的事情,還有歡娛,人與人之間,男女之間的歡娛,「遊縱」到各地方去,有風景的地方去看看。「掉逸」那就是掉動或者是這些放逸的事情,「親愛聚會」這些事情,種種的世間的事,把這些事都棄捨了,這就表示是佛教的戒律。

   這兩件事都棄捨了,你就可以修行,可以修禪定了。這是第一個相,初一相。

  未二、次二相

  又彼安住尸羅律儀,不由犯戒私自懇責;亦不為彼同梵行者,以法訶擯;有犯尸羅,而不輕舉。

  「又彼安住尸羅律儀」這下面是又有二種相。「又彼安住尸羅律儀」又那個人在佛法裡面出家了,他能夠安住在戒律上表現出來的律儀有二個相貌。「不由犯戒私自懇責」;這個「犯戒私自懇責」我犯了戒了,我自己知道,我私自地,「懇」就是誠懇地訶責自己,要發露懺悔,叫私自懇責,我若犯戒了呢!我自己就要這樣做;現在我沒有犯戒,沒犯戒;就「不由」,不會;沒有這件事了,沒有犯戒這件事,當然不需要私自懇責。「亦不為彼同梵行者,以法訶擯」我沒有犯戒,所以我同梵行者,與我同住的修聖道的人,他們也就不會「以法」如法地來訶斥我,不會。這輕微的是訶斥我,「擯」就是嚴重的驅逐了。因為我沒有犯戒,所以和我同位的修行人,也就不會訶斥我,也不會驅逐我,那這是表示自己持戒沒有違犯,這是第一個相貌。

  「有犯尸羅,而不輕舉」說別的人,和我同住的人,他們有人犯戒了「而不輕舉」我不輕易地舉發他,我不輕易地說:你犯什麼戒了,犯什麼戒,我不隨便地就舉發他,因為什麼呢?怕舉錯了,你冤枉他是不對的呀!所以,自己不犯戒,別人犯戒的時候,不隨便地舉發人,這是兩個相貌。加前面那一個相貌,這是三個了。

  未三、後二個

  若於尸羅有所缺犯,由此因緣,便自懇責。若同梵行以法訶擯;即便如法而自悔除。於能舉罪同梵行者,心無恚恨,無損無惱,而自修治。

  「若於尸羅有所缺犯」這是後二相。一共五相,前面有三個,還有二個,這兩個是什麼呢?「若於尸羅有所缺犯」前面是說我自己沒有犯戒。假設自己犯了戒,這條戒我沒有守護清淨,是缺少了,我犯戒了,「由此因緣,便自懇責」由於我犯戒,那我馬上要發露,我要發露懺悔,要誠懇地訶責自己,再不可以犯了,要這樣子。

  「若同梵行以法訶擯;即便如法而自悔除」,「若同梵行」,說我犯戒了我自己還覆藏,還隱藏著,還像沒有犯戒似的,那麼我同梵行的人知道了,他很合法地、有慈悲心,他舉發我的罪的時候是用慈悲心,用柔軟語,而且私下同我說,這樣合法的訶擯,「即便如法而自悔除」我立刻地以法,不能隨便地,違法不可以,律裡邊有規定,犯什麼戒,怎麼樣,怎麼樣,「而自悔除」自己馬上地要懺悔,要除滅自己犯戒的罪過恢復清淨。

     「於能舉罪同梵行者,心無恚恨」那個人,舉發我犯戒的這件事,舉出我的罪,那個同梵行的人「心無恚恨」我對於那個舉我罪的那個同梵行者,「心無恚恨」我心裡面不憤怒,當時不憤怒叫恚,以後也不憤怒叫恨,叫無恨。「無損無惱」我不會因你舉我的罪,我將來就找你麻煩要傷害你,或者我觸惱你,不這樣子,「無恚無恨,無損無惱」,「而自修治」而自己修治自己的不清淨心,令心清淨。「而自修治」令自己的心清淨,不要有憤恨的事情。這就是二相:一個是自己若是犯了戒馬上發露懺悔,私自懇責、便自懇責。同梵行來訶擯我,我能如法懺悔,對於舉罪的人我沒有恚恨,無損無惱。這兩相,加前面的三相,就是五相。

  午二、結

  由此五相,是名於第二處觀察。

   「由此五相,是名於第二處觀察」這是第二處的觀察有這五相,這五相主要就是持戒清淨,犯戒馬上能還淨,是這樣意思。

  巳三、第三處觀察分二午一、釋分二未一、標

  如是尸羅善圓滿已;應以五相精勤方便修諸善品。

   「如是尸羅善圓滿已;應以五相精勤方便修諸善品」這是第三科,第三處的觀察。分兩科,第一科是解釋,分兩科,第一科是標「如是尸羅善圓滿已」這位修行人,他能受戒,而能這樣子不犯戒,犯戒而能夠懺悔清淨,這是很圓滿,這是圓滿了。但是修行人不能到此為止,還有事情要做,「應以五相精勤方便修諸善品」應以五個相貌有五種情形,你要精勤地不懈怠,善巧方便地要做這五種事情,這五種善法。這是標,下面列出來。

  未二、列

  謂時時間諮受讀誦論量抉擇,勤修善品;如是乃應受他信施;又樂遠離以正方便修諸作意;又復晝夜,於退分勝分二法,知斷修習;又於生死大過失,又於涅槃見勝功德。

   「謂時時間諮受讀誦論量抉擇,勤修善品」這是第一個事情,要「時時地諮受讀誦」因為佛法不是容易,不是你自己就能懂,你要「諮」就是向人請問,人家教授你,你要接受,什麼呢?「讀誦」或者是讀那個文,照文讀,而後又能背著能讀這個文,叫做「誦」,「論量」;「讀誦」是指文說的;「論量」指那個義,那裡邊的義,你不懂的要請問他,你自己要思惟。「抉擇」你和諮問的同時,你要這樣「讀誦論量」,你以後還要繼續地觀察思惟,叫作抉擇。「勤修善品」這個「勤修善品」呢!《披尋記》解釋為定資糧;就是要持戒清淨、守護根律儀、於食知量、初夜後夜修悎寤瑜伽、要正知而住,那叫做「勤修善品」。「如是乃應受他信施」你持戒清淨之後,你又能學習佛法「時時諮受讀誦論量抉擇勤修善品」又能這樣作呢!這時候你有資格接受別人的信施了,別人,那有信心的人,對你的供養,你有資格接受了啊!這是第一個相貌。

   「又樂遠離以正方便修諸作意」這是第二個相貌,「又樂遠離」又歡喜遠離憒鬧的地方,到寂靜處,「以正方便修諸作意」前面「勤修善品」那是前方便;修定的前方便;修定的前方便,現在是正方便,就是正式採取行動了,要修止觀了,前面講過那七種作意,也就可以說就是正方便。「修諸作意」修這七種作意,就是修止觀了。這是第二個相貌。

   「又復晝夜,於退分勝分二法,知斷修習」這是第三個相貌。「又復」「晝」是白天,「夜」是夜間,要精進地用功修行。「於退分勝分二法」精進修行有兩種情形;一個退,一個勝。「退」是什麼呢?比如說:我讀這金剛經,我背下來了,背了三天以後就不背了,就是「退」。我修止觀,修了三天以後不修了,那就是退。「勝」呢就是不退,繼續精進地勇猛地向前進,不怕困難,不怕一切困難,排除一切困難向前進,繼續精進地修行那叫作「勝分」。說是,我又開始學習佛法,我開始修學禪定,有退有勝,有兩種情形,「知斷修習」你若是「退」,把退的事情要停下來。若是「勝」,要繼續修習,令心不退轉,令自己不退。這是第三個。

   「又於生死見大過失,又於涅槃見勝功德」;「又於生死見大過失」是第四個,「又於涅槃見勝功德」是第五個。說是這個修行人受這下劣的形相,下劣的威儀,下劣的資具,這麼苦惱的事情都肯做,而後出家修行,這些事情,為什麼要做這個事情啊?原來就是這個原因「於生死見大過失」在生死裡,在六道輪迴裡面有大過失,很苦惱啊!若是到三惡道流轉很苦啊!有大過失,自己有煩惱會做錯事,造了罪業要流轉三惡道很苦,就是到了天上去,到了人間,也靠不住地呀!也都是無常的呀!有這過失。所以,就是父母都不照顧了呀!妻子都不要了,所有的財富都不要了,來做這件事。「又於涅槃見勝功德」解脫了生死,得到那不生不滅離一切相的境界,那是永久的安樂,而再沒有苦惱了。有大神通、道力,還能廣度眾生,所以有殊勝的功德,才能夠出家,這生活很清淡,很苦,很苦都甘心這樣做,原因就在這裡啊!

   這是發菩提心的意思「又於生死見大過失,又於涅槃見勝功德」這是發菩提心;精進地修行,要不忘菩提心。前面是解釋,後面第二是結。

  午二、結

  由此五相,是名第三處觀察。這是第三處,就是指這樣。

  巳四、第四處觀察分二午一、釋分二未一、辨四苦分二申一、標

   「如是精勤修善品者,略為四苦之所隨逐。」這是第四處的觀察,第四科。分兩科,第一科解釋,第二科結束。解釋中分兩科,第一科辨四苦,又分兩科,第一科標。

   「如是精勤修善品者」就像前面那三種觀察,說這個人,過清淡的生活裡面來修學聖道,還有問題你要注意!什麼呢?「略為四苦之所隨逐」簡簞地說,還有四種苦惱隨逐你,你自己要知道,要知道這件事,這是標,下面列。什麼四苦之所隨逐呢?先說第一種苦。

  申二、列

  謂於四沙門果,未能隨有所證故。猶為惡趣苦所隨逐

   「謂於四沙門果,未能隨有所證故」說我得到未到地定很好,我又得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也很好,但是你還沒得到聖道,你還沒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未能隨有所證」這個四沙門果這四果,四種道果,其中那一果你都沒成就的話。「猶為惡趣苦所隨逐」那你這個人還能為三惡道的苦所隨逐就像一個人有三個怨賊,拿著刀隨著你,隨時要殺你,你怕不怕?這是說得到禪定的人,若沒得禪定的人,更是危險啊!「猶為惡趣苦所隨逐」因為你沒得聖道,你的愛煩惱就沒有調伏,這見煩惱也沒調伏,你有見煩惱,有愛煩惱,隨時就會到三惡道去的,會到地獄去受苦,到餓鬼道到畜生世界去受苦去,你要知道這件事啊!

   《披尋記》「謂於四沙門果等者:謂若證諦現觀,便不顛墮惡趣」這個諦現觀,下面再解釋,「便不」你若成就了聖道的時候,你就不會從人、天的世界墮落郅三惡道去受苦了,因為你得了聖道,把愛煩惱、見煩惱滅掉了,你心裡面永久是清淨莊嚴,而沒有煩惱,沒有罪垢,所以不會到三惡道去的。「及不復造諸惡趣」得了聖道以後你不會再造嚴重的罪過的事情,所以不會「不復造」罪過等「感彼異熟」招感彼三惡道的果報。「由是不為惡趣苦所隨逐」得了聖道以後,惡趣苦不隨逐你了。「又證現觀補特伽羅有多種差別」;「若於欲界未離欲者」說是這個人得了聖道,但是他在欲界;欲界的欲還沒能離,他還有欲。

   「初證現觀得預流果」這時候初開始得到無漏的智慧了,他是得到初果,預流果就是初果,這是一種情形。「若於欲界倍離欲者」若是這個修行人超過了初果,他能把欲界很多的欲都遠離了,這「倍」就是加倍,就是多的意思。欲界的煩惱分九品,這二果聖人,斷除去六品了,所以是斷除很多的欲了。這個人「初證現觀得一來果」就是得了斯陀含果,叫一來果;他要再來欲界一次,這樣子,譬如說這個得初果的人,他還沒離欲但是他見煩惱沒有了。他雖然有愛煩惱,他就不會牽引他到三惡道去。若是,你有愛煩惱又有見煩惱,那就能到三惡道去,還有見煩惱又有愛煩惱這個業的力量大,你沒有辦法回轉他,你不能阻止這個業力不得果報,就會到三惡道去受苦。若是你斷除去見煩惱;無我;無我所;得成於忍了的話,你愛煩惱雖然在,他力量不夠,他不能牽引你到三惡道去,所以,也沒有惡趣苦的隨逐。

   這二果,不但是見煩惱沒有了,愛煩惱也去掉了很多,所以,也沒有惡趣苦的隨逐。

   「若已離欲界欲者」若是這個修行人把欲界的欲完全棄捨了。「初證現觀得不還果」他就得了三果了,三果聖人了,那這人更不會到三惡道去了,三惡道若更不隨逐他。「翻此,應知於沙門果未能隨有所證」與前面說的相反的話,你對於這初果也沒得到二果、三果、四果也都沒得到「故為惡趣苦所隨逐」你愛煩惱也一直有,你也有見煩惱,那你三惡道的苦就隨著你。「是為第一所觀察相」這是第一觀察相這是第一種苦。

  體是生老病死法故,為內壞苦之所隨逐。

   「體是生老病死法故,為內壞苦之所隨逐。」「體是生老病死法」者,所有的眾生所得到的這個生命體,你這色受想行識這個生命體,他是無常法,他是要變化的,有生苦,有老苦,有病苦,有死苦就是把你這個身體給你破壞了。

   「為內壞苦之所隨逐」三惡道的苦;我現在在人間沒有三惡道的苦,還沒出現,但你現在在人間也並不太好,有生死病死苦,追著你,隨著你,也是苦惱,這是第二種苦。第二種苦,裡面有四苦,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再加上前面三惡道苦就是五個苦了。

  一切所愛離別法故,為愛壞苦之所隨逐。

   「一切所愛離別法故,為愛壞苦之所隨逐。」說是說到人有生老病死苦,但是也可能另外有如意的事情。不是完全是苦啊!這裡說「一切所愛」就算你還有很多可愛的,如意的事情,但是那個事情還是終究有一天要同你分別的,他不會永久地為你所掌握的。「為愛壞苦之所隨逐」就是愛別離苦。一定是還有這種苦。

  自業所作故,一切苦因之所隨逐。

   「自業所作故,一切苦因之所隨逐。」前邊是五個苦,加這一個愛別離苦,就是六個了。「自業所作故」就是你這個身體,色受想行識,是你前生的有漏的業力所得到的果報,這個色受想行識裡邊「一切苦因之所隨逐」這老病死苦的因,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很多的苦的因,都在你的色受想行識裡面,都隨逐你,這就是五取蘊苦。加上前面是六個了,再加這個就是七個,七苦。前面是辨四苦,辨四苦,其實裡面有七苦。

  未二、攝七相

  彼為如是四苦隨逐,應以七相審正觀察。

   「彼為如是四苦隨逐」彼那個得了禪定的人,但是他還沒得聖道「彼為如是四苦所隨逐,應以七相審正觀察」七種苦相來觀察他,他還有七種苦。這是未二、攝七相。底下第二科是結。第一科是解釋,現在是結束它。

  午二、結

  由此七相,是名第四處觀察

  「彼為如是四苦隨逐」由此七種苦相的情形,這是第四處的觀察。

  寅二、正思惟分三卯一、舉作意

  彼於如是四處,以二十二相正觀察時,便生如是如理作意:謂我為求如是事故,誓受下劣形相威儀及資身具,誓受禁戒,誓受精勤,常修善法。而我今者,於四種苦,為脫何等?

   「彼為如是四苦隨逐」這是第二科正思惟。前面三摩地自在這一科,第一科辨得自在,分兩科,第一科是解釋,解釋裡面分四科,第一科是善觀察,就是前面這講完了,現在第二科是正思惟。正思惟分三科,第一科舉作意。「彼於如是四處」說是那個修行人在這四種境界裡面「以二十二相正觀察時」這四處;前三處每一處有五相,第四處有七相,加起來就是二十二相。那個修行人在這四個地方用二十二種情況來觀察的時候「便生如是如理作意」他就會引發出來這樣合理的觀察、思惟,什麼呢?什麼如理作意呢?「謂我為求如是事故」這就是說,我為求得到三摩地自在的事情「誓受下劣形相威儀」我決定承受下劣的形相,下劣的威儀、下劣的資身具,誓受禁戒。這是第二處。

   「誓受下劣形相威儀及資身具」這是第一處,「誓受禁戒」是第二處「誓受精勤,常修善法」是第三處。「而我今者」我受這三處;「而我今者,於四種苦,為脫何等?」我努力地修行,得了色界四禪了得到這麼高的境界了,那我現在對這四種的苦惱,我解脫了那一種苦?自己審察自己。這叫作「舉作意」叫如理作意。

  卯二、顯精勤

  若我如是自策、自勵,誓受三處,猶為四苦,常所隨逐,未得解脫。我今不應為苦隨逐,未於勝定獲得自在,中路止息,或復退屈。

   「若我如是自策、自勵,誓受三處」這是第二科顯精勤。他這樣作意以後,他再想;若我這樣子,自己自動地鞭策自己,自己勉勵自己精進地用功「誓受三處,猶為四苦,常所隨逐」我還是有四種苦惱隨逐我,我還沒得解脫呀!「我今不應為苦隨逐,未於勝定獲得自在中路止息」我現在不應該有這四種苦隨逐我,我還沒有於勝定獲得自在,中路就止息了;我不應該這樣子。我沒得三摩地自在,我就中路就停下來「或復退屈」就退下來了,從禪定裡面退出,就是沒有禪定了,都不應該這樣子,這是顯精勤,精進地用功修行。

  卯三、結名想

  如是精勤如理作意,乃得名為出家之想,及沙門想。

   「如是精勤如理作意,乃得名為出家之想,及沙門想。」這是第三科結名想。若這樣地精勤用功修行,還能這樣地如理作意地觀察,「乃得名為出家之想」才算是,這個人算是個出家人,他算是有了出家人的思想了。「及沙門想」這個「沙門」翻個「勤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他才有這樣的名想,有這樣的名,可以稱之為出家人了,這個人,他有出家人的思想了,及沙門的名,沙門的想,可以稱之為沙門了,這樣意思。

  寅三、修方便分二卯一、舉依止分五辰一、樂斷

  彼於圓滿修多方便以為依止,由世間道,證得三摩地圓滿故;於煩惱斷,猶未證得,復依樂斷,常勤修習。

   「彼於圓滿修多方便以為依止,由世間道,證得三摩地圓滿故;於煩惱斷,猶未證得」這是第三科修方便。前面是第二科正思惟,第一科是善觀察,第二科正思惟,這第三科修方便。我們還沒得三摩地自在,這時候要精進修行,所以修方便。分兩科,第一科舉依止,分五科,第一科是樂斷。

   「彼於圓滿修多方便以為依止」就是那個修行人對於想要得到三摩地圓滿,他要努力地修了很多的方便,就是得到未到地定了,以未到地定為依止。「由世間道,證得三摩地圓滿故」以未到地定為依止繼續向前修行,他不是用佛法的苦集滅道,是用世間道;這個欲界是苦;色界定是微妙安靜是安樂;就是這樣的心情。

   「證得了三摩地圓滿」就是得到了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了。「於煩惱斷猶未證得」雖然是得到了四禪了,很好了,很高的禪定了,但是對於愛煩惱、見煩惱的斷,斷除這個多煩惱的聖境「猶未證得」還沒成就。「復依樂斷、常勤修習」所以為了成就三摩地的自在,他,所以,想要斷除這個煩惱,精進修行。因為你得到了色界四禪,裡面還有愛煩惱,有見煩惱,還有慢、憍慢的煩惱,還有無明,還有疑。有這麼多的煩惱,這是樂斷,下面第二科樂修。

  辰二、樂修

  又彼已得善世間道,數數為得三摩地自在故;依止樂修無間而轉。

   「又彼已得善世間道」得到了色界四禪,這是世間上很好的一條道「數數為得三摩地自在故」為了成就三摩地自在,所以,數數地還要繼續修行。得了色界四禪了,還沒能夠自在,為得自在故繼續努力修行。「依止樂修、無間而轉」依止樂修就是願;我要修成功三摩地自在,所以要「無間而轉」,不間斷,就是不懈怠地繼續努力修行。這是樂修,底下心無貪恚,要怎麼修行呢?就是這些事情。

  辰三、心無貪恚

  又於正信長者居士婆羅門等,獲得種種利養恭敬,而不依此利養恭敬,而生貪著,亦不於他利養恭敬,及餘不信婆羅門等,對面背面諸不可意身業,語業,現行事中,心生憤恚,又復於彼無損害心。

   「又於正信長者居士婆羅門等,獲得種種利養恭敬」這個人得了色界四禪了,只是沒得三摩地自在而已,這境界也很高了,他這個時候,他自己不生產嘛!就靠人家的供養生活,誰來供養呢?就是「正信的長者」於佛法有正信的長者,於佛法有正信的居士,就是有財富的人,長者就是有道德的人。還有「婆羅門」,就是相信梵天的這些人。「獲得種種利養恭敬」這些長者、居士、婆羅門等,為了他的成就道業,很多很多種的供養,供養他,他可以安心修行了,還恭敬他,這樣子。

   「而不依此利養恭敬而生貪著」你這個修行人;他們這些長者居士、婆羅門等,對你很恭敬,很供養你,但是對於這件事呢!你不貪著不執著,執著這件事,不愛著這件事;這件事也不容易。「亦不於他利養恭敬」「他利養恭敬」是什麼呢?就是正信長者居士婆羅門等不供養你,是供養另外一個修行人了;「他利養恭敬」供養另外一個修行人,他沒有供養你,供養另外一個修行人,你對於這件事,你不要煩惱,你不要「心生憤恚」這些事情。

   「及餘不信婆羅門等」「及餘」的,前面都是「正信」,現在說對於佛法沒有正信的婆羅門,長者、居士這些人。「對面背面諸不可意」或者當你的面來訶斥你或者背後,背面破壞你,這些事情都不是令人滿意的,「不可意」的「身業,語業現行事中」或者採取什麼行動來破壞你,或者說什麼語言來破壞你,這些事情,「心生憤恚」你心裡面不生憤恚,把前面那個「不」字,「亦不於他利養」那個「不」字,一直貫下來。你心裡面不憤恚,心裡面不煩惱。「又復於彼無損害心」他就是怎麼樣破壞你,你沒有傷害他的心,不要有這種心。這是第三科心無貪恚。下面第四科正念現前。

  辰四、正念現前

  又愛、慢、見、無明、疑惑,種種定中諸隨煩惱,不復現行,善守念住。

   「又愛、慢、見、無明、疑惑,種種定中諸隨煩惱,不復現行,善守念住」這是第四科。這位修行人,對於長者居士,相信的,不相信的事情,他心裡面都不煩惱。那麼他現在要回來反省自己在禪定裡面的「愛」煩惱,愛著禪定的煩惱,還有憍慢心,還有「見」,禪定裡面有種種邪見,當然,還有我,我所見,還有「無明」不明白道理,還有「疑」惑這些事情。「種種定中諸隨煩惱」或者初禪、或者二禪、或者三禪、四禪;初禪裡面有很多事情,有很多定。二禪、三禪、四禪,也有很多定。

   「諸隨煩惱」這個「隨煩惱」有兩個解釋;根本煩惱也就是隨煩惱;由根本煩惱流出來其他輕微的煩惱,也叫隨煩惱,「不復現行」你心裡面也不煩惱,在禪定裡面,不要有愛、慢、見、無明、疑惑這些煩惱不現行。「善守念住」這個善守念住怎麼講?《披尋記》「善守念住者,此中念住,謂四念住」、身、受、心、法、觀身受心法是無常無我的,是苦、空、無常、無我的。「應知於四念住安住正念」怎麼樣才能令諸隨煩惱不復現行呢?就是要修四念住了,就是在禪定裡面修四念住。修四念住呢,這些愛、慢、見、無明、疑惑等就「不復現行」不活動了。「應知於四念住安住正念,所作應作,離不應作,是名善守念住」這樣子。這是第四科,現在第五科離增上慢。

  辰五、離增上慢

  又非證得勝奢摩他,即以如是奢摩他故,謂己一切所作已辦;亦不向他說己所證。

   「又非證得勝奢摩他,即以如是奢摩他故,謂己一切所作已辦;亦不向他說己所證」這是離增上慢。「又非證得勝奢摩他」因為你三摩地沒自在,你還不是殊勝的定力;雖然不是殊勝定力,得到色界四禪也是很了不起的事情,所以「即以如是奢摩他故,謂己一切所作已辦」也不這樣子,也不認為我得到色界四禪!我就什麼事情都辦好了,也沒這種想法,沒有這種思想「亦不向他說己所證」也不向別人說我得色界四禪了,也不說這件事,不向人說這件事,那麼這就叫離增上慢。

  卯二、明正行分二辰一、少欲喜足分二巳一、舉於衣服

  彼由如是樂斷樂修,心無貪恚,正念現前,離增上慢,於諸衣服、隨宜獲得,便生喜足。

   「彼由如是樂斷樂修,心無貪恚」這底下第二科明正行。前面第一科舉依止,舉依止裡面分五科,講完了,現在第二科明正行。分兩科,第一科少欲喜足。分兩科,第一科舉於衣服。「彼由如是」彼那位修行人由於這樣子樂斷;前面說那個樂斷,前面說樂修,說心無貪恚,說正念現前,說離增上慢,前面是五科。「於諸衣服、隨宜獲得」對於自己的生活所需,這個衣服「隨宜獲得」隨其所宜,長者、居士、婆羅門等,隨他的意思,他願意給我什麼樣,我得到就好了「便生喜足」好的當然是歡喜,不好的也歡喜,也知足,這就是舉於衣服。

  巳二、例餘一切

  如於衣服,於餘飲食臥具等喜足,當知亦爾

   「如於衣服」這下面第二科例餘一切。如於衣服是這樣子能生喜足,「於餘飲食臥具等」也是喜足。雖然飲食不是那麼好,也是喜足,臥具也不是那麼好,也是喜足,不是說:這個我不吃,你們吃,我不吃。不是的,這個臥具你們用,我要用好的。不是這樣。「當知亦爾」就像衣服一樣的。

  辰二、正知受用

  又正了知而為受用。謂如是等諸資生具,但為治身令不敗壞,暫止饑渴,攝受梵行。廣說乃至,於食知量。

   「又正了知而為受用」這底下第二科正知受用,第一科少欲喜足,現在第二科正知受用,真是說得詳細,說得微細,「又正了知而為受用」就是受用這個衣服,飲食,臥具的時候你心裡面還要有正知的,怎麼叫做正知而為受用呢?就是受用的時候有正知,怎麼叫做有正知呢?「謂如是等諸資生具」就是說你得到的這些衣服,飲食、臥具等這些「資生」幫助生命的存在,這些資具,「但為治身」你的目的是什麼呢?就是來調理我這身體「令不敗壞」使令這個身體不要壞了,維持這個生命正常的存在不要壞了。

   「暫止飢渴」要有衣服穿,要有飲食,暫時地能停下來我的飢,停下我的渴,那麼我就可以有精神修學聖道「攝受梵行」攝受就是成就,成就聖道。說我得來的衣服、飲食、臥具這些;(為成道業應受此食)的意思,(正事良藥,為療形枯),「身不敗壞令不敗壞」就是這樣意思。這食存五觀裡面正好是這個意思。「廣說乃至、於食知量」這裡面中間還略去了一段。

   《披尋記》有說出來,「但為治身令不敗壞等者:聲聞地說:為身安住」這個身體能正常地存在,你要「食於所食」,你要…所應該吃的東西「為除飢渴,受諸飲食,為攝梵行,受諸飲食」。「此中三相」就是令身不敗壞一樣,暫止飲渴一樣,攝受梵行一相;三相應準彼知」彼聲聞地所說的就知道了「復說:由正思擇,食於所食,不為倡蕩」明白一點說就是婬欲,不是為淫欲而受這些事情的,「不為憍逸」不為我吃的東西比你吃的好,我就憍慢起來;不是的。「不為飾好」不為裝飾我穿的衣服比你好,不是那麼意思,也「不為端嚴」而受飲食、衣服、臥具的。「是名廣說乃至於食知量」。總而言之,(為成道業應受此食)。

  寅四、獲自在

  彼由如是正修行故;於三摩地獲得自在。依止彼故,其心清白,無有瑕穢,離隨煩惱。廣說乃至獲得不動,能引一切勝神通慧。

   「彼由如是正修行故」這是第四獲得自在。「彼由如是正修行故」前面說的這麼多,修四念住的…常常是為道而努力「於三摩地獲得自在」對於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就得大自在了。「依止彼故其心清白」依止彼自在的三摩地就是色界四禪;這時候你的內心就是清白的;什麼叫「清白」呢?沒有瑕穢;沒有愛、慢、見、無明、疑等這些瑕穢,遠離了這些煩惱的瑕穢;什麼叫沒有瑕穢呢?就是沒有煩惱。

   「廣說乃至獲得不動」就是得到四禪。得到「不動」這當然是清淨的不動;自在的不動;得到不動的四禪以後「能引一切勝神通慧」就是五種神通,你都能成就了。

  丑二、結

  「是名三摩地自在。」是名叫三摩地自在。這是結束這段文。

  子二、明普攝義

  此三摩地自在廣義,當知唯有如所說相,除此更無若過若增。

  「此三摩地自在」前面解釋辨得自在。這是第二科明普攝義。「此三摩地自在」的廣義「當知唯有如所說相」在很多的經論裡面說的三摩地,很多很多,當知也像前面所說的這樣。「除此更無若過若增」除了前面所說的之外,另外沒有說是能超過;能超過這個說法,另外還有高明的說法;沒有。「若增」說沒有超過,但是多了幾條,也沒有多;就是這麼多。